子煩並五心煩熱及煩躁口乾論
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竹葉安胎飲主之。大抵皆由心肺虛熱,是以撩亂心煩,或積痰於胸,吐涎惡食,亦令心煩,劇則胎動不安。如心肺虛熱,或積痰於中,千金竹瀝湯。若吐甚,胎動不安,煩悶口乾,不得眠,又吐涎過多,以致外雖不熱,而覺五心煩熱,或日間不覺,而夜覺熱者,並宜加味竹葉湯。氣虛倍人參,氣滯紫蘇飲,痰滯二陳加白朮、黃芩、枳殼,脅滿寒熱小柴胡,脾胃虛弱六君子加紫蘇、山梔。至於妊娠煩躁口乾者,緣足太陰脾其氣通於口,手少陰心其氣通於舌,臟腑氣虛,熱乘心脾,津液枯燥,故心煩口乾,與子煩大同小異,宜用加減參麥湯,又有用知母丸而效者。如肝經火動,加味逍遙散。若腎經火動,宜地黃丸,隨証加味用之。如孕婦口乾不臥,一味黃連散,或用尊生加味安胎飲。查方書有婦人暴渴,惟飲五味汁之証,蓋血欲凝成胎,脈息調和,非疾病也。因肺腎二經有火,火入肺則煩,入腎則躁。胎系於腎,腎水養其胎元,則不足以滋腎中之火,火上爍肺,變為煩躁者,金虧水涸之候,法當滋化源,清金保肺,壯水滋腎為主。
竹葉安胎飲 治孕婦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証。
人參 生地 棗仁(去殼炒研) 遠志(甘草水製,去骨。各一錢) 當歸(酒洗) 白朮(土炒。各二錢) 麥冬(去心) 條芩 川芎(各八分) 陳皮 炙草(各四分) 竹葉(十四片)
薑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渴加竹茹七分。
千金竹瀝湯 治妊娠子煩。
竹瀝(一盞) 茯苓(四錢) 麥冬(去心) 防風 黃芩(各三錢)
上藥四味,以水四升,合竹瀝煮取二升,分三服。不瘥,更作。此乃古方分兩,宜易今法用之。
加味竹葉湯 治妊娠心煩不解,名曰子煩。並治五心煩熱。原方竹葉湯無人參、粳米。
人參 黃芩(各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麥冬(二錢五分,去心) 竹葉(五片) 粳米(一撮)
水煎,空心熱服。肥人,加製半夏、生薑為引。因血虛煩熱,宜原方兼用四物湯。因中氣虛弱,宜原方兼用四君子湯。一方,照原方加當歸、防風、炒梔仁,亦名加味竹葉湯。
二陳湯 治痰積嘔惡。
陳皮(一錢) 半夏(製) 茯苓(各一錢五分) 炙草(八分)
水煎服。
加減參麥湯 治孕婦心神煩躁,壅熱口乾。
人參 知母 麥冬(去心) 梔子(炒。各一錢) 栝蔞根 犀角(磨。各八分) 條芩 炙草(各五分)
棗一枚,水煎服。夏加竹瀝八分,薑汁少許。
知母丸(又名一母丸。) 治妊娠因服藥致胎氣不安,有似虛煩不得眠,巢氏謂之子煩。醫者不知,作虛煩治之,損動胎氣宜矣。
知母(二兩,酒焙)
為細末,棗肉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煎人參湯化服。
一味黃連散 治孕婦口乾不臥。
黃連(一錢)
上為末,粥飲湯調下。或用丹溪安胎飲加麥冬、干葛,服之亦妙。
尊生加味安胎飲 治孕婦口乾。
歸身(酒浸) 白芍(炒) 熟地 生地 砂仁 阿膠(蛤粉炒成珠。各一錢) 條芩(一錢五分) 杜仲(鹽酒炒斷絲) 白朮(土炒。各二錢) 川芎 陳皮 蘇梗(各五分) 續斷(炒,取淨肉) 麥冬(去心) 干葛 知母(酒焙) 梔子(炒黑) 花粉 犀角 竹瀝(各八分)
水煎服。考尊生安胎飲本方,自歸身起至續斷止,共藥十三味。今此方名加味,又自麥冬至竹瀝,連前共二十味。如嫌藥味過多,臨証酌而減之可耳。
紫蘇飲 四物湯 丹溪安胎飲(俱見本卷安胎門。) 小柴胡湯 六君子湯(俱見本卷諸痛門。) 加味逍遙散(見本卷子懸門。附逍遙散下。) 地黃丸(見本卷諸痛門,附六味地黃湯下。) 四君子湯(見本卷胎逆上逼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