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內外傷辨
(附內傷)
凡傷寒。惡寒。猛火不除。內傷。惡寒。稍就溫暖即止。傷風。惡風。不耐一切風寒。內傷。惡風。偏惡夢小賊風。外傷。惡熱。無有休歇。日晡轉劇。直待汗下方退。內傷內傷頭痛時止時作外傷頭疼非發散直待入裡方罷。內傷元氣不足。神思昏怠。語言倦懶。外傷邪氣有餘。神思猛壯語言強健。內傷則手心熱而手背不熱。外傷則手背熱而手心不熱。內傷邪在血脈中而不渴。外傷邪氣傳裡則大渴。又以手按心口不痛為勞役傷。痛為飲食傷。勞役傷發熱兼惡寒。頭骨節俱痛。飲食傷不惡寒但發熱。頭不甚痛。骨節不痛。但中脘飽悶。見食即惡。宜細辨之。
脈云
凡內傷氣口脈洪盛外傷人迎脈浮緊。然內傷勞役。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脈之有宿食也。
立方
補中益氣湯 治內傷勞倦。加減於後。
人參 黃耆 甘草 當歸 白朮(各一錢二分) 升麻(五分) 柴胡 陳皮(各八分)
如咳嗽去人參加五味子麥門冬。秋冬加不去節麻黃。春加款冬花。心下痞悶加芍藥。黃連能。加枳實濃朴。木香砂仁。天寒加乾薑。腹痛加白芍。寒痛加桂。夏加黃芩。冬加益智。臍下痛加熟地。不已是寒也。加桂。腳軟痛。加黃柏。不已加防己。身刺痛。倍當歸。加枳殼。身體重痛。乃風濕相搏。去人參黃 。加羌活蒼朮防風。宿食加山楂麥芽。食不知味。加神曲。飢餓日久。去柴胡。加乾山藥。食不下。胃中有寒。或氣滯。加青皮木香。精神短少。倍參。加五味。犯房者。陽虛去升柴。加桂附。陰虛者。去升柴。加熟地山藥茱萸。傷飲食。視其所傷何物。各以主藥治之。如傷於魚肉。用山楂陳皮。蓬朮三棱。甚至有加阿魏砂仁巴豆霜。如傷於米食。用麥芽神曲。枳實檳榔草果。如傷於面食。用萊菔子為君。而佐以蒼朮濃朴陳皮。如傷於生冷。用官桂木香。乾薑砂仁。
附諸內傷
傷寒家以外感風寒為外傷。內傷飲食勞倦為內傷矣。然而曰。內非止於飲食勞倦也。凡傷於撲輕生。必傷於血。血之積於上。則胸膈疼。血積於中。則中脘痛。血積於下。則小腹痛。傷重則行其血。傷不重則活其血。血既行則養其血而已矣。或忿恨沖心。暴怒頓發。爭言斗舌叫。號罵詈。必傷於氣。氣之積不散。則兩脅脹滿。胸膈塞悶。甚至發為鼓症。飲食不進。而病斯劇矣。宜大劑伐肝化氣之藥治之。或自恃強壯不惜氣力。縱情於女色。耗亡其真精。則小腹並其冷如冰。其豎如石痛連陰器。小便秘而不通。切不可以精虛之故。妄加補劑。
又不可以誤為霍亂。妄投鹽水。要當以活血為主。而調氣次之。待其痛止。養和方可。漸加帶補之劑。
附諸內傷
補榮湯 治五臟俱虛。思慮過度。傷精損血。頭眩目昏。睡臥不寧。
天門冬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沙參 棗仁 遠志(各一錢五分) 地骨皮 生地 當歸柏子仁 茯神(各一錢) 棗二枚煎服。
調元益本湯 治勞神過度。元氣虛弱。四肢倦怠。
白朮 人參 黃耆 山藥 茯苓(各二錢) 紫河車(三錢) 當歸 丹皮 棗仁 遠志(各一錢五分)棗二枚。煎服。
秘授術寶真丹 治一切內傷虛損。
雲苓(去皮) 白朮(土炒)人參 黃耆 阿膠(各四兩蛤粉炒) 當歸(酒浸) 生地 丹皮(各五兩炒) 紫河車(二具) 海狗腎(一對酥炙) 甘草(一兩炙) 杜仲(鹽水炒) 山茱萸骨碎補(各三兩)
上製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五錢空心鹽湯送下。
和榮抑氣湯 治跌墜所傷。心腹作痛。
當歸 生地 玄胡索 木香 沉香(各二錢) 紅花 烏藥 鬱金 山楂 蘇木
水煎服。
又方 治血凝氣滯。
桂枝 附子(各一錢) 烏藥 五靈脂 陳皮(各三錢) 丁香(八分)
水酒各半煎服。
內傷於血。視其所傷者何處。分上下治之。如胸前痛。則用紅花赤曲。降香丹皮。而以桔梗引經。枳殼開氣如兩脅痛。用當歸蘇木。紅花桃仁。而以青皮柴胡引經。以木香調氣。如中脘痛君。佐以當歸紅花蓬朮。而以青皮官桂引經。檳榔破氣。凡血並不行。加穿山甲麝香。內傷於氣。宜伐肝破氣之藥治之。用青皮為君。佐以芍藥香附烏藥官桂木香。內傷於精宜養血調氣之藥治之。用紅花為君。佐以桃仁。丹皮。當歸。生地。牛膝。甘草。少調下三錢。此其大略而言。若夫斟酌損益。則非言之所能盡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