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之三 痰門

(附痰飲)

痰本脾胃津液。周流運用。血氣山之如道路。然不可無者。但內外感傷。則津液壅逆稠濁。或隨氣升降。遍身上下無處不到。其為病也種種不一。初起頭疼發熱。類是外感表症。久則咳嗽朝輕夜重。內傷陰火又有痰飲流注肢節。痰痛類乎風症。但痰症胸滿食減。肌色如故。脈滑不勻為異耳。又眼胞及眼下如炭。煙熏黑者痰也。要分久新。新而輕者。形色青白稀薄。氣味亦淡。久而重者。黃濁稠粘凝結。咯之難出。漸成惡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帶血而出。生於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腫脹泄瀉。其脈緩。肥人多有之。名曰濕痰。若挾食積瘀血。遂窠囊痞塊。又名食痰。留於胃脘。多嘔吐吞酸嘈雜。上沖頭面烘熱。名曰火痰。若因飲酒乾嘔。多成臂脅痛。又名酒痰。升於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乾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久為老痰。鬱痰。又七情鬱滯咽膈。多胸脅痞滿。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如破絮。或如梅核。名曰氣痰迷於心多怔忡顛狂。夢寐奇怪其脈洪。名曰熱痰。動於肝。多眩運頭風。眼目 動昏澀。耳葉瘙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蜷跛奇症。名曰風痰。聚於腎。多足膝酸軟。腰背強痛。肢節冷痺骨痛。名曰寒痰。又勞。或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悶。或背中常有一點如冰冷痛。或心下冰冷時痛。或四肢腫硬似痛非痛。或骨節刺痛無常處。或吐冷涎綠水黑汁。或大小便膿。或關格不通。以致癆瘵荏苒。婦人經閉。小兒驚搐。皆須先去敗痰。然後調理。如斗毆胸骨撲傷刺痛不已。散血之劑罔功續以自己。飲之須臾吐痰。其痛立止。百病兼痰。如此治法。以痰生於脾胃。宜實脾燥濕。又隨氣而升。宜順氣為先。分導次之。又氣升屬火。順氣在於降火。熱痰則清之。濕痰則燥之。風痰則散之。鬱痰則開之。頑痰則軟之。食痰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中氣虛者宜固中氣。以運痰。若攻之太急。則胃氣虛而痰愈盛矣。凡痰喘聲脈散。汗出如油身冷如冰者必死也。

脈云

脈弦細滑。大小不勻痰之為病。偏弦為飲。雙弦為癃飲。浮滑而洪。膈上有稠痰也。

立方

二陳湯 此為治痰之主方。加減錄後。

茯苓(一錢) 甘草 (五分) 陳皮(去白) 半夏(各二錢薑礬製)

二陳橘半茯苓草。清氣化痰為至寶。
膈上不寬加枳桔。火旺生痰黃芩好。
參朮如名六君子。健脾和胃無如此。
中脘生痰去了參。舒中順氣香砂增。
飲食過餐不克消。曲麥山楂濃朴調。
再加枳實黃芩炒。何必拘愁體弱嬌。
咳嗽生痰分冷熱。熱即芩連並枳桔。
寒痰枳宿配原方。化氣胸中痰自滅。
風寒外感嗽何辜。二陳枳桔與前胡。
干葛桑杏能消去。東垣為此號參蘇。
二陳半夏性本燥。血虛煩渴皆不要。
人有風痰疾病生。天麻白附皂角星。
濕痰在胃身多軟。二術仍須配二陳。
火鬱胸中是痰結。滯住喉間咯不絕。
星蔞香附桔連翹。少佐玄胡痰自消。
痰在經絡及四肢。薑汁還將竹瀝施。
脾胃有痰須枳實。脅間白芥永全除。
溫膽東加竹茹實。寧神豁痰為第一。
五六日來嘔不休。心中脹悶手難揉。
多加枳朴芩連芍。便秘硝黃一服療。
嘈雜噯氣一般看。胸中積熱與停痰。
石膏香附並南星。二陳加減有何難。
悶脹吞酸與吐酸。本方加入炒茱萸。
此是二陳加減法。休將方與外人傳。

玉樞丹(即紫金錠)

此丹解諸毒療諸瘡。利關竅。治百病。開頑痰。功過於牛黃。居家出外。不可無此。

山茨菰(三兩去皮淨) 紅芽大戟(一兩五錢洗焙為末) 麝香(五錢) 千金子(一兩去油殼淨) 文蛤(即五倍子二兩)
上各為末。以糯米粉糊和勻。於木柏中杵千下。分作六十錠。每服半錠。重症一錠。薑湯。或薄荷湯。磨下。修合日於端午。重陽。勿令婦人孝服及雞犬要在淨室中。處心焚香修製。

竹瀝達痰丸 此方清氣化痰。不傷元氣。痰自大便中出。

半夏(薑礬製) 橘紅(各四兩) 人參 白朮(各二兩土炒) 茯苓(去皮) 沉香(各一兩)大黃(三兩蒸九次) 黃芩(一兩五錢酒炒) 甘草(五錢) 青礞石(一兩二錢消 )
上為末,竹瀝一大碗。薑汁二酒鐘。為丸如綠豆大。每八十丸,白滾湯送下。

蠲痰飲 治痰流注四肢。阻滯經絡。疼痛之極。

羌活 威靈仙 蒼朮(各一錢) 桂枝 沉香 烏藥 膽星(各一錢二分) 木通 牛膝(各八分)
薑汁五茶匙。竹瀝半杯。熱服。

導痰湯 治痰凝氣滯。

半夏(二兩) 南星 枳殼 橘紅 赤茯苓(各五錢) 甘草(一錢)
薑五片煎服。

逐痰湯 治痰壅塞上焦不行。

大黃(四錢) 黃芩 沉香 枳實 半夏(各二錢) 南星(一錢)
竹瀝半杯。生薑五片。煎服。

消痰噙化丸 治一切痰氣凝結。痰嗽喘急。

苦丁茶 孩兒茶(各五錢) 牛黃(四錢) 天花粉(三錢) 川貝母 硼砂 真沉香(各二
上為末,蜜丸如雞豆大。噙口中潤下。

加味滾痰丸 治諸般痰症。失心喪志。癲狂癇病。效驗如神。

大黃(六兩蒸晒九次) 黃芩(五兩酒炒) 膽南星 青礞石( ) 沉香 橘紅(各二兩
上為細末,竹瀝為丸。每服三錢。空心白湯下。

舒中化痰湯 治氣不降升。痰涎壅盛。

橘紅 貝母 枳實 柴胡 膽南星(各一錢二分) 木通 半夏 蔞仁 桔梗 蘇子(各
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化痰湯 治痰嗽。並氣上逆。

黃連(一錢五分酒炒) 桑白皮 杏仁 枳殼 海石(各二錢研細) 橘紅 蘇子(炒研)茯苓 黃芩(酒炒) 半夏曲(各一錢二分)
生薑三片煎服。

和中丸 治濕痰症。

蒼朮(米泔浸炒) 橘紅(薑汁拌晒) 黃芩(各四兩酒炒) 半夏(薑礬製) 香附(各三兩
上為末,水法為丸。每服三錢。空心白滾湯下。

牛黃丸 治諸風緩縱。言語謇澀。心怔健忘。頭目眩暈。胸中煩鬱。痰涎壅塞。心經不足。神志不定。驚恐畏怖。虛損少睡。喜怒無時。癲狂癇症。並皆治之。

茯神 遠志(去骨) 羚羊角 麥門冬(各一兩五錢去心) 牛黃(一兩二錢) 犀角 龍腦 真阿膠(蛤粉炒) 麝香 沉香(各二兩) 川芎 杏仁(去尖油) 人參 枳實(各八錢麩炒) 金箔(三百片為衣) 防風 當歸(酒洗) 朱砂(研細) 大附子(黃連甘草煮) 桔梗(各一兩炒)白芷(七錢) 黃連(二兩薑汁炒)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重一錢二分。朱砂金箔為衣。蠟封。薑湯調下。小兒驚風。薄

四製丸 化痰清熱。並治陰虛咳嗽。

半夏(四斤泡去臍) 分作四分。一分生薑黃連各四兩。水二碗同煮乾。一分知母貝母各四兩
上諸藥揀出。只用製過半夏。切片晒乾。為細末,水法為丸。每服二錢。空心薑湯送下

附飲

痰伏胞絡。自肺竅嗽出。涎伏脾胃。自口角流出。飲生胃腑。從食脘吐出。飲症有六。水停腸胃。腹響轆轆有聲。名痰飲。水流在脅。咳吐則痛。名懸飲水流四肢。身體重痛。名溢飲。水停膈上。飽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名支飲。水停心下。背冷如手掌大。四肢歷節疼痛。缺盆咳嗽轉甚。名留飲。水停膈滿。嘔吐喘咳。腰背痛淚出。名伏飲。六者不同。皆因飲水。及茶酒停蓄不散。再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而成。脈多弦滑或伏。眼下皮如炭黑。治法在皮裡膜外。表分者汗之。在胸膈者吐之。在四肢經絡脅肋者。分利之。在腸胃裡分者下之。病患一臂痛。不一時複移在一臂。其脈沉細非風也。必有飲在上焦矣。

附飲

挖涎卅 治一切痰飲症。或漉漉有聲。或手足冷痺。氣脈不通。

大戟 白芥子 栝蔞曲(各二兩) 薄桂(三錢) 全蠍(八個) 雄黃 朱砂(各一錢)
上為末,粉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臨臥薑湯送下。

五飲湯 治五飲神效。曰留飲。曰癖飲。曰痰飲。曰溢飲。曰流飲。

旋複花 人參 橘紅 枳實 白朮(各錢) 茯苓 濃朴 半夏 澤瀉 獵苓(各八分)前胡 桂心 白芍 甘草(各六分)
薑五片煎服。

降痰丸 治三焦氣閉。痰飲痞滿。咳嗽吐痰。肢體倦怠。不思飲食。

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三棱 枳殼(麩炒) 半夏(薑礬製) 大黃 黑牽牛(各一兩)
上為末,麵糊為丸。每服三錢。薑湯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