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食不消候
宿食不消,由臟氣虛弱,寒氣在於脾胃之間,故使也。宿穀未消,新穀又入,脾氣既弱,故不能磨之,則經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脹氣急,噫氣醋臭,時複憎寒壯熱是也,或頭痛如瘧之狀。
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脈亦微而澀者,則宿食不消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凡食訖,覺腹內過飽,腸內先有宿氣,常須食前後,兩手撩膝,左右欹身,肚腹向前,努腰就肚,左三七,右二七,轉身按腰脊極勢。去太倉腹內宿氣不化、脾痺腸瘦、臟腑不和。得令腹脹滿,日日消除。
又云︰閉口微息,正坐向王氣,張鼻取氣,逼置齊下,小口微出氣十二通,以除結聚,低頭不息十二通,以消飲食,令身輕強,行之,冬月不寒。
又云︰端坐伸腰,舉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胃中寒食不消。
又云︰端坐伸腰,舉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所除胃寒,食不變,則愈。
又云︰ 行氣,低頭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之,痰飲宿食從下部出,自愈。 行氣者,身直頸曲,排氣下行十二通,愈宿食。
又云︰雁行氣,低臂推膝踞,以繩自縛拘左,低頭倚臂,不息十二通。消食輕身,益精神,惡氣不入,去萬邪。一本云︰正坐,仰天,呼吸天精,解酒食飲飽。出氣吐之數十,須臾立飢且醒。夏月行之,令人清涼。
二、食傷飽候
夫食過受於飽,則脾不能磨消,令氣急煩悶,睡臥不安。
寸口脈盛而緊者,傷受於食。脈緩大而實者,傷受於食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若腹中滿,食飲苦飽,端坐伸腰,以口納氣數十,滿,吐之,以便為故,不便複為之。有寒氣,腹中不安,亦行之。
又云︰端坐伸腰,口納氣數十。除腹中滿、食飲過飽、寒熱、腹中痛病。
三、谷勞候
脾胃虛弱,不能傳消穀食,使腑臟氣痞塞,其狀︰令人食已則臥,支體煩重而嗜眠是也
四、卒食病似傷寒候
此由脾胃有伏熱,因食不消,所以發熱,狀似傷寒,但言身不疼痛為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