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病機一十九條獨遺燥氣,他凡秋傷於燥,皆謂秋傷於濕。歷代諸賢,隨文作解,弗察 於寒 肝木 紀 可 試觀草木菁英可掬,一乘金氣,勿焉改容,焦其上首,而燥氣先傷上焦華蓋,豈不明耶。詳 此則病機之諸氣 郁,皆屬於肺,諸痿喘嘔,皆屬於上,二條明指燥病言矣。生氣通天論,秋傷於燥,上逆而咳,發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終。與病機二條,適相吻合矣。要知肺 氣不燥,則諸氣稟清肅之令,而周身四達,亦何致恚郁耶。諸痿喘嘔之屬於上者,上亦指肺,不指心也。若統上焦心肺並言,則心病不主痿喘及嘔也。惟肺燥甚,則肺葉痿而不用,肺氣 逆而喘鳴,食難膈而嘔出。三者皆燥証之極者也。經文原有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之文,其可稱為濕病乎?其左 脅痛,不能轉側,嗌乾面塵,身無膏澤。足外反熱,腰痛驚 駭筋攣。丈夫 疝,婦人少腹痛,目昧 瘡,則燥病之本於肝,而散見不一者也。肝臟見燥 証,固當急救肝葉,勿令焦損。然清其肺金,除其燥本,尤為先務。若肺金自病,不及於肝,即專力救肺,焦枯且恐立至,尚可分功緩圖乎。)
麥門冬湯
(金匱) 治火氣上逆,咽喉不利。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粳 米(三合) 水一 喻嘉言曰︰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証。用寒涼藥而火反升,徒知與火相爭,知母 貝母 隊中 之奇
炙甘草湯
(仲景) 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咳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脈動而中 能自還者曰結,不能自還曰代。氣血虛衰,不能相續也。心中動悸,真氣內虛也。肺痿 多者,以胃中之津液上供,悉從燥熱化為涎沫也。)寶鑒用治呃逆。
甘草(炙四兩) 生薑 桂枝 人參 阿膠(蛤粉炒二兩) 生地黃(一斤) 麥冬(去 心) 麻仁
人參麥冬甘草大棗,益中氣而複脈。生地阿膠,助營血而寧心。麻仁潤滑,以緩脾胃。 薑桂 濕劑 門中 在 肺 咳 製 用炙甘草湯,此補虛勞也。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故肺痿有寒熱之異。)
清燥救肺湯
治諸氣 郁,諸痿喘嘔。
二桑葉(經霜者。得金氣而柔順不凋,取之為君,去枝梗。三錢。) 石膏(稟清肅之 氣,極 胡麻仁( 枇杷葉(一 生地黃,熱 喻嘉言曰︰諸氣 郁之屬於肺者,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氣鬱之方,用辛香行氣,絕 無一 以喘 也。 內經 即 約 不 肺 仿
通幽湯
(東垣) 治幽門不通,上沖吸門,噎塞不開,氣不得下,大便艱難,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門。(下脘即幽門,胃之下口也。人身上下有七門,皆下沖上也。幽門上沖吸門,吸 門即會厭,氣喉上掩飲食者也。沖其吸入之氣,不得下歸肝腎,為陰火所拒,故膈噎不通。 濁陰不得下降,而大便乾燥不行。胃之濕與陰火,俱在其中,則腹脹作矣。治在幽門,使 幽門通利,泄其陰火,潤其燥血,生其新血,則幽門通,吸門亦不受邪,膈噎得開,脹滿俱 去矣。是濁陰得下歸地也。)
當歸身 升麻 桃仁(研) 紅花 甘草(炙) 原生地 原熟地 或加檳榔
當歸二地,滋陰以養血,桃仁紅花,潤燥而行血,檳榔下墜而破氣滯。加升麻者,天地 之道 垣曰 飽勞 便 以桃仁酒製大黃通之。風燥者,以麻仁加大黃利之。氣塞者,郁李仁杏仁皂角仁潤之。不可 概用牽牛巴豆之類下之,損其津液。暫得通快,燥結愈甚,遂成不救。)加大黃麻仁,名當 歸潤腸湯,治同。
濟川煎
凡病涉虛損,而大便閉結不通,則硝黃攻擊等劑,必不可用。若勢有不得不通者,主之,此用通於補之劑也。
當歸(三五錢) 牛膝(二錢) 肉蓯蓉(酒洗去鹹。二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升 麻(五七 加黃芩,
潤腸丸
(東垣) 治腸胃有伏火,大便秘澀。全不思食,風結血結。(風結即風秘,由風搏 臟,傳於大腸。或素有風病者,亦多秘。氣秘,由氣不升降。血秘,由亡血血虛,津液不 熱秘,由大腸熱結。冷秘,由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非燥糞也。仲景曰 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 曰陰結。李東垣曰︰實秘熱秘,即陽結也,宜散之。虛秘冷秘,即陰結也,宜溫之。)
大黃 歸尾 羌活(五錢) 桃仁(研) 大麻仁(去殼一兩)蜜丸。一方有防風。風 濕加秦艽皂
歸尾桃仁,潤燥活血,羌活搜風散邪,大黃破結通幽,麻仁滑腸利竅。血和風疏,腸胃 得潤 用枳 是也 加防風皂角仁,蜜丸,名活血潤燥丸,治同。(皂角得濕則滑,濕滑則燥結自除)去羌 活,加 等分蜜丸
決津煎
治婦人血虛經滯,不能流暢而痛極者,當以水濟水。若江河一決,而積垢皆去,宜 湯,隨証加減主之。此用補為瀉之神劑也。
當歸(三五錢或一兩) 澤瀉(一錢五分) 肉桂(一二三錢) 熟地(二三錢或五七 錢。或不用 可。如氣滯而 如小腹不暖而 彌佳。如氣虛
韭汁牛乳飲
(丹溪) 治胃脘有死血,乾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胃脘有死血者,嗜 辛,躁暴多怒,積久而成瘀熱也。枯槁者,血聚則肝氣燥,燥熱故槁也。瘀血阻礙,故 作痛,翻胃而吐出也。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故腸枯而便秘。膈噎翻胃,多因氣血兩 胃槁胃冷而成。飲可下而食不下,槁在吸門,即喉間之會厭也。食下胃脘痛,須臾吐出 在賁門,胃之上口也,此上焦名噎。食下良久吐出,槁在幽門,胃之下口也,此中焦名 朝食暮吐,槁在闌門,小腸下口也,此下焦名翻胃。又有寒痰,瘀血,食積,壅塞胃口 或補,或消,或潤,宜隨病施治。) 韭菜汁 牛乳 等分。時時呷之。有痰阻者,加薑汁。一方去牛乳,加陳酒,治血膈尤 捷。 矣。 嘔,朱 乳 不如少服藥,飲牛乳,加韭汁,或薑汁,或陳酒為佳。)
活血潤燥生津湯
(丹溪) 治內燥,津液枯少。
當歸 白芍 熟地黃(一錢) 天冬 麥冬 栝蔞(八分) 桃仁(研) 紅花(五分) 歸芍地黃滋陰養血,栝蔞二冬,潤燥生津,桃仁紅花,活血去瘀。凡陰虛血燥而兼瘀滯 者,
甘露飲
治胸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吐血衄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即 飢煩 治脾 短,
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 石斛 茵陳 黃芩 枳殼 枇杷葉 甘草 一方加桂苓,名 桂苓
此方創自潔古老人,朱丹溪以為此心肺胃三經藥也。主治胸中客熱,口臭齒爛,心煩咽 痛等 可治 則以 (按此方以固本丸為主,而加入他藥。原因胃中濕熱下流歸坎,則水源濁泛,故見証如 此。 猶未 水木 丹溪 去枇 加知 附小甘露飲,山梔黃芩生地升麻桔梗茵陳石斛甘草,治脾勞實熱,身體面目悉黃,舌乾,咽
消渴方
(丹溪) 治渴証胃熱,善消水穀。 (渴而多飲為上消,肺熱也。多食善飢為中消,胃熱也。渴而小便數有膏為下消,腎熱 也。 黃口 必 以清其熱。血分渴者,喜飲熱水,宜甘溫酸劑,以滋其陰。上輕,中重,下危。如上中平,則不傳下。腎消,小便甜者為重。水生於甘,而死於鹹。小便本鹹而反甘,是生氣泄,脾氣 下陷入腎中。為土克水也,多死。)
黃連 天花粉 生地汁 藕汁 牛乳 將黃連花粉為末。調服,或加薑汁蜂蜜為膏,噙 化。
地黃引子
(易簡) 治消渴煩躁,咽乾面赤,腎火上炎。
人參 黃耆(蜜炙) 甘草(炙) 生地黃 熟地黃 天冬 麥冬 枇杷葉(蜜炙) 石 斛澤瀉
此方生津補血,潤燥止渴,佐以澤瀉枳殼,疏導二腑。 (澤瀉瀉膀胱之火,枳殼寬大腸之氣。)使小腑清利,則心火下降。(心與小腸相為表裡。 經 其渴自止矣。(喻嘉言曰︰人參白虎湯,專治氣分燥熱,此湯專治血分燥熱。竹葉黃耆湯,兼治氣血燥熱,宜辨証而擇用之。附竹葉黃耆湯,淡竹葉生地黃各二錢。當歸川芎芍藥麥冬 炒黃芩人參黃耆甘草半夏 石膏各一錢。治消渴氣血兩虛,兼有胃火者。)
治久嗽方
(千金) 潤肺散寒。(白蜜滑能潤肺,生薑辛能散寒。)
白蜜(一斤) 生薑(二斤取汁) 先秤銅銚知斤兩訖,納蜜薑汁,微火熬令薑汁盡,唯有蜜斤 知母止嗽 時嚼服,
瓊玉膏
(申先生) 治乾咳嗽。(有聲無痰,謂之乾咳,緣肺腎津枯所致。若火鬱其痰而乾咳 者,當用升發之藥,如逍遙散之類,隨用滋陰之劑收功。)
地黃(四斤) 茯苓(十二兩) 人參(六兩) 白蜜(二斤) 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 地黃滋陰生水。水能製火。白蜜甘涼性潤。潤能去燥。氣為水母。土為金母。故用參苓 補土
麻仁蘇子粥
(本事方) 治老人風秘。(許叔微曰︰一婦年八十四,忽腹痛頭痛,惡心不食。 議補脾治風,清利頭目。服藥難愈,全不進食,其家憂惶。予辨前藥皆誤,此是老人風 臟腑壅滯,聚於胸中,則腹脹惡心,不思飲食,上至於巔,則頭痛不青也。令作此粥,而氣泄,不結烘如椒者十餘枚,漸得通利,不藥而愈矣。)及產後大便不通。(婦人產後 種疾,郁冒則多汗,多汗則大便不通,故難於用藥。)
大麻仁 紫蘇子 等分。洗淨合研,再用水研,取汁煮粥。 麻仁陽明正藥,滑陽潤燥,利便除風。蘇子兼走太陰,潤肺通腸,和血下氣。行而不峻,緩
桑白皮等汁十味煎
(許仁則) 治氣嗽經久,將成肺痿。乍寒乍熱,唾涕稠粘。喘息氣上,唇 有唾血者。漸覺瘦悴,小便赤少,色敗毛聳。此亦成蒸。及久嗽成肺癰,唾悉成 少。
桑白皮(一升) 地骨皮(三升。二味合煎。取汁三升。) 生地汁(五升) 生麥冬 汁(二升)
麥冬生地葛根竹澀薑 手,煎如飴糖。夜臥 冬補肺生津,地骨退 膏補土以生金,地汁
滋燥養營湯
治炎爍肺金,血虛外燥,皮膚皴揭,筋急爪枯,或大便風秘。(肺主皮毛,肝 肝血不足,風熱勝而筋燥,故外見皮毛枯槁,肌膚燥癢,內有筋急便秘之証。)
當歸(酒洗二錢) 生地黃 熟地黃 芍藥(炒) 黃芩(酒炒) 秦艽(一錢) 防風甘草(五 火而益血為臣 潤。)又秦艽能 劑則補陰血為佐
白茯苓丸
治腎消,因中消之後,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遂致此疾。兩腿漸細,力。(腎消即下消,乃上消中消之傳變,飲一溲二,溲如膏油。王注曰︰肺主氣,氣 則氣能管束津液,其精微者,榮養筋骨血脈,餘者為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 隨溲下如膏油也。)
茯苓 黃連 花粉 萆 熟地黃 覆盆子 人參 元參(一兩) 蛇床子(七錢五分) 雞 茯苓降心火而交肺腎,連清脾火而瀉心。石斛平胃熱而澀腎,熟地元參生腎水,覆盆蛇 床固 而止 渴,毋乃 心 地
文蛤散
本文云,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匙。 金匱於小溲微覺不利,蚤用文蛤一味治之。方書從不錄用,詎知軟堅之品,非劫陰即傷 陰。 之表
黃湯
(本事方) 治心中煩躁,不生津液,不思飲食。
黃耆 熟地黃 芍藥 五味子 麥冬 天冬 人參 甘草 茯苓 加薑棗烏梅煎。
黃耆人參補氣,熟地芍藥補血。烏梅五味,斂耗生津。天冬麥冬,瀉火補水。茯苓淡以 利濕
宣明黃湯
治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
黃耆(三兩) 五味子 人參 麥門冬 桑白皮(二兩) 枸杞子 熟地黃(兩半) 為末。每服
宣明麥門冬飲子
治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胸滿心煩,精神短少。
人參 茯神 麥門冬 五味子 生地黃甘草(炙) 知母 葛根 栝蔞根(等分) 咀。 每服五
喻嘉言曰︰宣明二方,為內經心移寒移熱兩証,各出其治。一種苦心,非不可嘉。然移 寒移 必 瀉 正
易老門冬飲子
治老弱虛人大渴。
人參 枸杞子 白茯苓 甘草 五味子 麥門冬 加薑煎。 喻嘉言曰︰按易老方,即變宣明麥冬飲子,去生地知母葛根,加枸杞也。方下不言心移 熱於 無過
豬膏湯
治過勞四肢,筋液耗竭,數數轉筋,爪甲皆痛,不能久立,名曰筋極。(肝主筋,六極之一也。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筋骨過勞,耗其津液,不能榮養 急而筋數轉也。爪甲者,筋之余,筋屬木,猶木枯則枝葉皆萎也。不能久立,筋衰不 也。)
豬脂 薑汁(二升) 酒(五合) 先將豬脂薑汁,熬取三升,再入酒,分三服。
津竭筋枯,非草木之藥卒能責效。豬脂潤能養筋,薑汁辛能潤燥,酒和血而性善行,取 易達 除薑汁,加金銀花,煮酒飲,治瘡疥,最良。
豬膏髮煎
(金匱) 治諸黃,令病從小便出。
豬膏(半斤) 亂髮(如雞子大三枚) 二味和煎,髮消藥成,分再服。
徐忠可曰︰此為黃膽之穀氣實者設也。腎為胃關,胃家穀氣實,則氣閉而腎燥。故以豬 膏潤 注 又 腹大如鼓,百藥不效。用豬膏四兩,髮灰四兩,一劑而愈。仲景豈欺我哉。
人參白虎湯
原治太陽中喝,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竹葉石膏湯
治虛煩燥渴。 以上二方俱見卷八下瀉火門 喻嘉言曰︰按此二方,治火熱傷其肺胃,清熱救渴之良劑也。故消渴病之在上焦者,必 取用 而 飲 津 門 亦不傳下消矣。三消皆可用,予實不敢信其然也。乃至三因之石子薺 湯,潔古之清涼飲子。 俱從此方增入他藥,引入他臟。全失急救肺胃之意,此後賢之所以為後賢耶。
甘麥大棗湯
(金匱) 治婦人臟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亦補脾氣。(婦人血室 受積而郁久為熱,則臟為之燥。靈樞曰︰一陰主關,關至闔折,則肝氣絕而喜悲,則知 乘肝,為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病從血來,故見陰象也。靈樞曰︰胃病善伸數欠顏 則知燥氣侵胃,為欠伸。但使肝氣津潤,君火不亢,則臟陰不燥,何致乘肝侵胃。今令悲 傷欠伸,其肝陰之熱可知,心肺之熱亦可知,故以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三錢)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小麥能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且有消煩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之為君。甘草瀉心火而 和胃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