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共 38 頁
第三‧中焙舌
舌見紅色,內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熱結於裡也。君火熾盛,反兼水化,宜涼膈散、大柴胡湯下之也。
[ 中焙舌圖\pt101a3.bmp ] (缺)
【介按】 邪熱傳裡。熱結燥實。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見黑色。病必不輕。無論寒熱虛實。皆有黑苔。惟以潤、燥、老、嫩為辨。今此舌中黑而邊純紅。系是邪熱入裡。灼爍胃津。故用涼膈散。去其膈中無形之熱。再用大柴胡湯之表裡兼治也。
涼膈散
生甘草(二兩) 大黃(二兩) 連翹(四兩) 山梔子(一兩) 薄荷葉 黃芩 朴硝(各一兩)
每服一兩。水二盞。淡竹葉二十餘片。煎至一盞。去渣,入生蜜少許。不拘時熱服。以利為度。
【介按】 此方即調胃承氣湯。加連翹、薄荷、山梔、黃芩、竹葉,為清膈熱之良劑。汪昂云: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散火於上。而以大黃、芒硝之猛利,蕩熱於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湯
柴胡(四錢) 黃芩 芍藥(各一錢五分) 半夏 大黃(各二錢五分) 枳實(麩炒二錢)
上 咀,每服八錢。水一鐘半。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溫服。
【介按】 陳古愚曰:方用芍藥、黃芩、枳實、大黃者。以病勢內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內之煩急也。又用柴胡、半夏、以啟一陰一陽之氣。生薑、大棗、以宣發中焦之氣。蓋病勢雖已內入,而病情仍欲外達,故製此湯,還藉少陽之樞而外出,非若承氣之承熱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