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傷風

風為陽邪。只傷三腸。不傳三陰。由太陽而陽明。由陽明而少陽。亦有首尾只在一經者。非若傷寒之傳三陰也。肺為華蓋。內通膀胱。而為氣之主。所以太陽傷風。則肺亦咳。凡渾身酸痛。咽乾眼脹。或鼻之兩旁迎香穴痛。不必咳嗽。汗出然後為風也。治分有汗無汗。無汗為感冒。有汗為傷風。傷風之脈。浮細而緩。或前小后大。人身之中有衛氣。有榮氣。榮深而衛淺。風但傷衛。所以不可發表。發之則汗多亡陽。或津液虧損。變生壞症。宜用參蘇飲。微解其肌。仲景用稀粥以助汗者。因解肌之藥不能達表。故與粥以助之。若腹中有滯。此法又不宜用矣。解散之後。身熱咳嗽者。此中伏有妙義。經云。外邪之入必與內邪相合。傷風之人。平日有痰有火。火熏皮毛。腠理不密。風從火勢。火借風威。互相鼓煽。不去其痰。屢痊屢發無有已也。此痰伏於肺胃之間。膠粘固結。非半夏可除。宜用蘇杏二陳湯。內有杏仁油以潤之。金沸鹹以軟之。庶幾痰消而火降也。如耳中氣閉。咳嗽口苦。邪傳少陽膽經。宜用柴陳湯。亦加杏仁金沸之類。不可過用發散也。三陽既盡。咳嗽宜愈。每見傷風久嗽不止者。其故何耶。真陰素虛。咳久傷氣。肺葉不收。不治多成癆怯。宜用加味地黃湯。斂而降之。若脈來細緩無力。或洪大無力者。中氣大虛。土不生金。宜用加減補中湯。固其元氣。曾見傷風氣虛。隨治隨作。后至氣脫而死。病症雖小。亦可畏也。傷風汗多者。衛氣不固。風邪襲入榮中。以致四肢微冷。冷汗多出。脈來沉細如絲。宜用桂枝芍藥湯。倍加黃。若脈來洪大無力。身熱汗出者。元氣猶未大傷。但用桂枝湯可也。傷風面腫者。咳嗽氣急。脈多沉弦。風邪從呼吸而入。客於肺管。肺葉脹大不收。失其降下之令。氣逆於頭面而為腫也。甚則上身俱腫。醫者不識。呼為水腫。誤人多矣。宜用芎蘇散散之。咳血者。宜用茯苓補心湯治之(肺逆失降而為膚腫且肺主皮毛故也豈可誤為水哉)無汗傷風者謂之感冒。因有咳嗽邪氣。留連三陽。不傳三陰。所以較傷寒為輕也。但當禁其飲食。與傷風不同。宜用藥芎散。或人參敗毒散治之。其中在經在腑。悉從傷寒調治。無二法也。

參蘇飲

陳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桔梗 枳殼 前胡 木香 紫蘇 葛根 人參
風盛則氣壅。氣壅故痰聚。是方多用順氣之品。可見傷風以利氣為第一義矣。醫者須識此意。咳嗽聲啞者。宜加黃芩。(按黃芩宜用枯者取輕清之義原本未分晰特重訂正)

蘇杏二陳湯

陳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枳殼 桔梗 紫蘇 杏仁 金沸草 桑皮
此方順氣化痰。於理是矣。而又用紫蘇者。以其餘邪未盡也。胸不寬加濃朴。
(按方中金沸草宜絹包不爾有毛射入肺而咳甚矣)

加味柴陳湯

柴胡 黃芩 半夏 甘草 陳皮 白茯 枳殼 杏仁 金沸草

加味地黃湯

熟地 山藥 白茯 山萸 丹皮 澤瀉 麥冬 五味 烏梅

加減益氣湯

人參 白朮 甘草 黃耆 當歸 陳皮 麥冬 五味子

桂枝湯

桂枝(三錢) 白芍(生用三錢) 甘草(二錢) 大棗(三枚) 浮麥(一撮)
氣虛脈細加黃耆 。

茯苓補心湯

陳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枳殼 桔梗 前胡 紫蘇 干葛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萬不可用以滋陰膩膈遏伏外邪當辨外風之有無是為至要)
此即參蘇飲合四物湯是也。參蘇一倍。四物湯原是兩倍。不可輕重失倫。
咳血者。忌半夏。以花粉代之。川芎亦當議去。(按審邪正而用藥如正虛邪重當用參蘇飲二倍四物湯一倍醫貴變通而化裁之豈可執一以誤人哉。)

芎蘇散

紫蘇 干葛 柴胡 川芎 陳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枳殼 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