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辨太陽病脈証並治下編第三

凡三十八條 方十八

中風者,單只衛中於風而病也。傷寒者,單只榮傷於寒而病也。若風寒俱有而中傷,則榮衛皆受而俱病,故以榮衛俱中傷風寒而病者為下編。蓋寒雖專令乎冬,而風則無時不有,所以或則單中單傷,或則俱有而中傷也。單中單傷而為病者已云難治矣,然則俱中傷而病者,其治不尤難乎。何也?寒須發汗,風則解肌,欲並行而不悖,其為兩難也。何如哉,故能發兩難發之汗者名曰青龍,能解兩難解之熱者名曰白虎,能救無兩難,而誤服大青龍之逆者則曰真武焉,夫所謂青龍白虎真武者,言其靈應不難於其所難,妙效驗於不可測度,有如此其神,神湯之謂也。神其神。禮記曰唯聖者能之,其斯之謂乎,學人能明諸此,始可與言醫也已。

(一)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以真武湯救之。末後六字,舊本大青龍湯主之,黃氏正之如此。蓋既曰不可服,服之為逆,則安得又複有大青龍湯主之之文,傳寫之誤甚明,黃氏正之甚是,當從之,後人又因其更改致疑,並六字皆刪之。刪之則上編第二十五條無憑証據,故存朱以備通考,然此與下條互相發明而同一治,故合二說並見於下。

(二)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証者,大青龍湯發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綿裹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上條太陽中風者,言有上編第三條之証也。病屬太陽則脈浮,然浮以候風,緊以候寒,發熱者。中風熱即發也。惡寒身疼痛,不汗出,皆寒也。風為煩,寒則躁。蓋謂風寒俱有而中傷,風多寒少之証,猶指言此風之中有寒之謂也。此條傷寒者,言有中篇首條之証也。緩者風之診,身不疼亦風也。但重,寒也。乍有輕時,亦為有風而然也。無少陰証者,言若是但欲寐,則涉於少陰之疑似矣。今是但重,故曰無少陰証,亦謂風寒兩中傷,榮衛俱受病,寒多風少之証,猶指言此寒之中有風之謂也。蓋風寒二者,大率多相因而少相離,有寒時,不皆無風,有風時,不皆無寒,所以單中單傷者,固嘗自是,相兼而中傷者,亦嘗多有,此大青龍之所以作也。二條者互文而互相發明,以為此篇之小總,太陽分病之紀,上編一,中篇二,此其三焉,三者,太陽一經吃緊太三辨也。

以下凡似此云云以為稱首者,皆風寒俱有而中傷之証,其例則又皆統乎此也。夫風寒二治,大法不外乎桂枝麻黃之二湯,然桂枝湯中忌麻黃,而麻黃湯中反用桂枝,此中有極深奧義,非言國文字可以形容暴白者,要在人之心領神會耳,大青龍者,桂枝麻黃二湯合劑之變製也。故為並中風寒之主治,校之桂枝麻黃各半湯,與桂枝二麻黃一湯,則少芍藥而多石膏,去芍藥者,不欲其收也。以其無芍藥而觀之,即麻黃湯方加石膏薑棗也。薑棗本桂枝湯中所有,其製則重在石膏,按本草,石膏辛甘大寒,辛以散風,甘以散寒,寒以除熱,故為並中風寒發熱之用,然青龍以桂枝麻黃得石膏之辛甘而有青龍之名,其白虎亦以知母粳米得石膏之辛寒而有白虎之名,一物二用,得君而成其功名於異世,神變於時者也。夫所謂青龍白虎者,青乃木色,龍乃木神,木主春,春熱而煩躁,雷雨解而致和焉。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龍興雲雨至,發煩躁之汗而榮衛以和,龍之所以為湯,神湯之謂也。白乃金色,虎乃金神,金主秋,秋熱而燥渴,金風解而荐涼焉,人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虎嘯谷風生,解燥渴之熱而表裡以涼,虎之所以為湯,神湯之謂也。然均是龍也而一則曰主之,一則曰發之,何也?主之者,以煩躁之急疾屬動而言,發之者,以但重之沉默屬靜而言之也。上條末節,脈微弱汗出惡風。蓋指上編陽浮而陰弱中風之証而言,中風誤服大青龍則為逆,其第二十五條是也。與此參看,其義自合,夫以中風之用桂枝湯,傷寒用麻黃湯,風寒俱中傷而用大青龍湯。向使認病親切於克始,用湯的對於及時,則三法行之之下,風寒尚有餘治乎,然則三百九十七一百一十三者,醫藥注誤之所致十八九,病病傳變之所致無二三,由此觀之,司命君子可能不惕惕於心乎,是故,仲景氏之所以若然者,豈得已哉,惟其不得已,故諄諄然曰,知犯何逆,隨証治之。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斯言也。豈非深憂天下後世而自致其不能盡其所欲言之意耶。嗚呼!以仲景氏方法之多如許,而猶自致其不能盡其所欲言之意如此,則後之以截江,殺車,活人,類証。纂要,自謂能盡傷寒之治,而膠柱以待天下後世者,吾不知其是誠何心也。

(三)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証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

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皆與首條同,而無惡寒煩躁,則是較輕於首條,亦風寒俱有而中傷之証也。微除,言雖未全罷亦已減輕也。發煩風壅而氣昏也。目瞑,寒郁而血滯也。劇。作衄之兆也。衄,鼻出血也。鼻為肺之竅,肺為陽中之陰而主氣,陽邪上盛,所以氣載血上妄行而逆出於鼻也。陽氣,以風而言也。風為陽而由氣道,所以得隨衄散解,故曰陽氣重故也。用麻黃湯者,以寒屬陰,性沉滯而難解,所以須發之也。方見中篇,下同。

(四)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此承上條複以其更較輕者言,以見証亦有不治自愈之變,所以曉人勿妄治以致誤之意,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與上條同,而無疼痛,既無疼痛,則比之上條又更較輕於首條可知矣,所以不待攻治,得衄則亦自愈,得衄自愈者,汗本血之液,北人謂衄為紅汗,達此義也。

(五)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以傷寒為首稱而承之以脈浮緊者,寒多風少之謂也。上二條皆風多寒少,前條以服藥已微除。汗發不對而致衄,上條以較輕得自衄,此以寒多不發汗而致衄,三條之所以辨差分也。蓋寒多則於法當發汗,當發而失於不發,熱郁血亂,所以衄也。衄則陽邪之風散,麻黃湯者,發其尚未散之寒也。

(六)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令,平聲,此總上三條而著其不可汗之脈,所以嚴致戒慎之意也。蓋尺以候陰,遲為不足。血,陰也。榮主血,汗者,血之液,尺遲不可發汗者,嫌奪血也。

(七)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杏仁(二十四個去皮尖)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一兩) 生薑(一兩切) 甘草(一兩炙) 麻黃(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八九日,約言久也。如瘧狀,謂有往來寒熱而無作輟之常也。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者,風寒俱有而寒少風多也。不嘔不渴清便欲自可,邪之往來,出者未徹表,入亦未及裡也。一日二三度發,乃邪居淺近,則往來易及而頻數,故脈亦微緩而謂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已下,重以不得解者言而出其治也。陰言後,陽言前,俱虛,故禁攻也。更,再也。不可汗,已過表也。不可吐下,未見有裡也。熱色,陽浮外薄也。然陽雖外薄,以陰寒持之而不能散,所以小汗亦不能得出,氣鬱而癢也。桂枝麻黃各半湯者,總風寒而兩解之之謂也。此與第十四篇第二十章互看。

(八)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十八銖去皮) 芍藥(十八銖) 甘草(十八銖炙) 生薑(一兩三錢切) 大棗 (四枚擘) 麻黃(十八銖去節)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咀,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與上條同,上條以脈微而惡寒為陰陽俱虛,此以脈微弱為無陽,兩皆不可更汗亦同,然風為陽,病屬太陽,而曰無陽,誠不可曉,闕疑可也。或曰,無陽者,謂有疾在陰而無在陽也。審藥識病,即越婢觀之可知矣,越,逾也過也。婢,女子之卑者也。女子,陰也。卑,少也。言其人本來虛弱,有宿疾在少陰,少陰之脈本微弱而有不可發汗之義,所以但責其難發汗之過在於少陰,法則謂之無陽,方則謂之越婢,且是湯也。名雖越婢之輔桂枝,實則桂枝麻黃之合濟,乃大青龍以芍藥易杏仁之變製耳,去杏仁者,惡其從陽而主氣也。用芍藥者,以其走陰而酸收也。以此易彼而曰桂枝二,則主之以不發汗可知,而越婢一者,乃麻黃石膏之二物,則是寓微發於不發之中亦可識也。寓微發者,寒少也。主之以不發者,風多而宿疾在少陰也。又況首條末節不可服大青龍以發汗,亦由脈微弱,首條末節者,以太陽中風言也。此與上二條者。皆以風多寒少言也。合而觀之,則無陽之陽義不微矣乎,說者如此,未知是否。

(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服桂枝湯,証轉大汗出,脈轉洪大者,風多寒少,風邪欲散而寒持之,兩皆不得解而熱反甚也。與桂枝湯如前法者,重賾之也。形如瘧日再發者,邪居淺而外向,終為微寒所持,故曰汗出必解。言須發之也。桂枝二麻黃一湯者,重解風而輕於散寒也。

(十)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與上條同而多大煩渴。蓋比上條汗更出過多,亡津液而表裡燥熱更甚,所以用白虎兩解表裡之熱,加人參潤其燥而消其渴也。(方見下。)

(十一)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餘依桂枝湯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服桂枝湯病不解而証變者,不獨中風而且有寒也。又或下之,益誤也。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者,風寒之表皆在而未除也。心下滿微痛者,誤下而証入裡也。小便不利,下後亡津液而水飲停也。去桂枝用芍藥甘草者,收重傷之陰而益裡傷之虛也。薑棗健脾胃而和中,下後用之更宜,故二物仍其舊也。茯苓淡滲以利竅,術能益土以勝水,本其有停飲之故,所以加之,以為拯前治之誤也。脈經術上無白字。

(十二)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有熱則不大便為裡實明矣,故雖頭痛亦宜承氣湯下之,小便清則裡無熱可知,故曰仍在表宜發汗,然小便清而頭痛,陽邪上盛也。故衄可必,而宜桂枝湯解之,承氣湯有四方,此不明言。要當隨証辨用耳,桂枝湯方見上編。

(十三)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見中篇首條,其脈不浮,浮者,風也。言不獨傷於寒而亦有風則然也。滑為裡熱,以滑且浮,知熱不獨在裡也。故指言此表有熱。蓋表裡俱熱之謂也。裡有寒者,裡字非對表而稱,以熱之裡言。蓋傷寒之熱本寒因也。故謂熱裡有寒,指熱之所以然者言也。夫寒與風俱中傷,表與裡既皆熱,欲兩皆而解之,誠哉極其難也。譬如夏秋兩屆之間,燥熱酷甚,非金風之荐涼,則暑毒不解也。是故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陰獸,虎嘯谷風冷,涼生酷暑消,神於解秋,莫如白虎,知母石膏,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辛甘且寒,得白虎之體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溫,甘取其緩,溫取其和,緩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飲四物之成湯,來白虎之嗥嘯,陽氣者,以天地之疾風名也。湯行而虎嘯者同氣相求也。虎嘯而風生者,同聲相應也。風生而熱解者,物理必至也。抑嘗以此合大小青龍真武而論之,四物者。四方之通神也。而以命方。蓋謂化裁四時,神妙萬世,名義兩符,實自然而然者也。方而若此可謂至矣,然不明言其神,而神卒不容掩者,君子盛德,此其道之所以大也與,此與厥陰篇第二十五條互看。

(十四)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用白虎湯方內加人參三兩,餘依白虎湯法。

傷寒脈浮與上條同,發熱無汗,風寒之表在也。故謂不解,不可與白虎者,白虎義取解秋。嘯谷風而涼收燥熱,非為發表也。渴欲飲水者,裡熱燥甚,希救也。無表証,謂惡寒頭身疼痛皆除,非謂熱也。以証大意與上條同,故主冶亦與之同,以多渴也。故加人參之潤以滋之也。

(十五)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無大熱,風微也。口燥渴心煩,裡熱甚也。背者,太陽經脈之所適,人身至陰之地,不勝寒而有餘,惡所以微也。以上三條大意互相發明,所以治亦相仿佛而不甚殊。

(十六)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牡蠣(五兩熬) 龍骨(四兩) 大棗(十二枚擘)蜀漆(三兩洗去腳)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亡陽者,陽以氣言,火能助氣,甚則反耗氣也。驚狂起臥不安者,神者,陽之靈,陽亡則神散亂所以動皆不安,陽主動也。桂枝甘草,和傷寒之脈浮,蜀漆辛平,散火邪之錯逆,龍骨牡蠣,固澀以收陽神之散亂,大棗生薑,醒脾以緩起臥之不安,去芍藥者,嫌其主陰,則反得以勝陽也。

(十七)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火逆,承上條而言也。然雖逆而又逆,而証則未變重,故方物反差少而大意不殊。

(十八)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

痺,濕病也。因火逆治,火邪夾陽邪而上逆,真陽不下通,陰不用事,化不行而水不得泄,故濕著下體而重痺也。

(十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

得之便厥,咽中乾,煩燥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四兩) 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之。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 芒硝(半斤)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溫服。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
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數,音朔,反,音板,腳攣急者,足經始終於足,寒則拘攣也。以上言風寒俱有之表裡証。故謂與桂枝湯為反。蓋桂枝是中風之主治,反,不順也。厥,謂四肢冷也。咽中乾煩燥吐逆者。誤汗損陽陽虛陰獨盛也。甘草益氣,乾薑助陽,複其陽者,充其氣之謂也。厥愈足溫,陽氣複也。芍藥用白,酸能斂陰而主血也。甘草用炙,甘能補中而益脾也。腳即伸,陰血行也。蓋以一誤治而表裡俱傷,故必求陰陽如此次第而俱複,胃不和而譫語者,亡津液而胃實也。承氣而曰調胃者,以胃屬陽而主裡,故用甘草和陰陽而緩中也。重發汗而複加燒針,則二者皆有以大損於陽矣,故用偏於助陽之四逆,以救其陽也。

問曰,証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証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燥,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脛,音幸,此申釋上文意,象,似也。陽以風言,旦,曉也。言似中風分曉,以不啻中風。故設難詳申其義,且明治不可苟,序不可紊,以致戒慎之意,末後不複言若重發汗以下一節者。以其或然或不然故也。

(二十)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寸口,氣口也。五臟別論,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對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而變見於氣口也。故寸口主脾胃,浮緊為弦,是肝脈也。乘脾者,肝木自盛,脾胃之土受製也。縱見辨脈法上編,期門見太陽上編,刺之者瀉木以救土也。

(二十一)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風寒尚在太陽而未除也。大渴欲飲水者,肝木本自盛而邪熱熾欲得潤也。腹必滿者,水漫而泛濫也。自汗出,則津液得外滲矣,小便利,則水得下行矣,夫水,木之母也。母必為子,木得水則益甚而橫,故挾水為邪,反侮所不勝而上乘於肺,肺金若虛,受其邪而不能派散之,則水不得泄而腫作矣,乃金臟實,不納其邪而轉運散之,渙為自汗而外滲,瀦為小便而下行,此肝乘肺者所以不足為害,而反欲自解也。橫亦見辨脈法上縱同條,然縱橫不同,而同刺期門者,縱以木賊土,橫以木侮金,皆由木自盛,而以瀉木為主治一也。

(二十二)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濡,與軟同,古字通用,複,亦反也。緊反入裡,言寒邪轉內伏也。濡,言不硬不痛而柔軟也。痞,言氣隔不通而痞塞也。易曰,天地不交而萬物不生也。內陰而外陽也。內柔而外剛也。本義曰。蓋乾往居外而坤來居內也。雖然,傾痞有先痞後喜之象,故君子不可不勉,學人不可不知所務。

(二十三)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此申上條言脈以出其治,脈見關上者,以痞在心下也。以氣痞而濡,所以浮也。然痞之濡。由熱聚也。故用黃連清之於上,聚雖氣也。痞則固矣,故用大黃傾之於下,麻沸湯者,其取圖經所謂去瘀之義歟。

(二十四)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痞,本陰邪內伏,而虛熱上凝,複惡寒汗出,則表虛而陽不為衛護可知矣,瀉心湯,固所以為清熱傾痞之用,加附子蓋所以為斂其汗而固其陽也。黃芩為附子而更加,表裡兩解具見矣。

(二十五)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

素,舊常也。臍旁,陰分也。臟,陰也。以陰邪結於陰經之臟,攻之不可及,所以於法為當死也。

(二十六)臟結無陽証,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無陽証,言當臟結之時,表已罷除,無太陽也。不往來寒熱,言痞雖屬脅下,由素常有而發。非少陽傳經之邪也。反靜,言無陽明之譫妄也。舌,心之苗也。苔滑,生長滑膩如胎膜也。苔滑本由丹田有熱,胸中有寒而成,然丹田,陰也。胸中,陽也。熱反在陰而寒反在陽,所以為不可攻也。

(二十七)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此設問答以明結胸臟結之同異,時時下利者,陰邪結於陰臟而寒甚也。以寒甚,故脈多小細與緊,此其所以下同。蓋結胸以陽邪結於陽,臟結以陰邪結於陰故也。末複申言臟結有難治之故者,叮嚀戒謹之意也。

(二十八)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二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水氣,謂飲也。咳與喘,皆肺逆也。蓋肺屬金,金性寒,水者金之子,故水寒相摶則傷肺也。

或為多証者,水流行不一,無所不之也。夫風寒之表不解,桂枝麻黃甘草所以解之,水寒之相摶。乾薑半夏細辛所以散之,然水寒欲散而肺欲收,芍藥五味子者,酸以收肺氣之逆也。然則是湯也。乃直易於散水寒也。其猶龍之不難於翻江倒海之謂歟,夫龍,一也。於其翻江倒海也。而小言之。以其興雲致雨也。乃大言之,能大能小,化物而不泥於物,龍固如是夫,白虎真武雖無大小之可言,其於主乎人身而為四體之元神則不偏殊,故在風寒之厲病,皆有感而遂通之妙應,若謂與在天之主四時者期如此,則去道遠矣,故曰道不遠人,而不為索隱行怪者,聖腎無身外之道也。老氏以降龍伏虎為造道之始,其亦知夫反求諸身之謂乎,讀者,顧可忽哉。

加減法(或為諸証之治。)

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麻黃發汗,利則不宜,而或為諸証皆去者,以汗則重亡津液也。利,水橫行也。加蕘花,導水也。)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渴,津液不足也。去半夏,以其燥津液也。加栝蔞根,以其徹熱而生津也。)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噎與● 咽同,水寒窒氣也。附子者,利氣散水寒也。)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水停下焦而不行,則小便不利而少腹滿,茯苓淡滲。故能通竅而利水道也。)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喘,水氣射肺而聲息不利也。加杏仁,潤肺以下其氣也。)

(二十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發熱不渴,寒勝也。故以服湯已而渴,為寒去欲解,大意與上條相仿,故治亦同。

(三十)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

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二三日,邪熱正熾之時也。不能臥但欲起者,邪屬裡而熱壅甚,所以知其心下必結也。寒分。與溫病等篇第四條之寒分同,所以脈微弱也。利止作結胸,熱反上逆也。四日,承上文二三日而言也。末句此下疑有脫誤。

(三十一)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不汗出,得汗出則解,不解者,以有風而誤於偏攻,熱反入裡,所以變痞硬嘔吐而下利也。大柴胡湯者,合表裡而兩皆解之也。方見上編。

(三十二)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六兩) 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誤汗則亡陽而表疏,誤下則亡陰而裡傷,煩燥者,風寒俱有而熱甚也。茯苓人參,入心以益虛。心安則液斂也。四逆湯者,回陽以複陰,陽倡則陰隨也。

(三十三)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不解,以大勢言,不獨謂表也。表裡俱熱,言風寒俱有也。時時惡風,言表未除也。以舌乾燥煩而表裡之熱俱甚,故用白虎,以大渴欲飲水,故加人參,方見前。

(三十四)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

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証,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表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言,裡以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言,陽微結,謂由陽氣衰微故結,不可全責病於陰也。脈沉亦在裡,言不但細為在裡,以見表裡証俱有也。汗出為陽微,至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一節,是申釋上文,脈雖沉緊。至故知非少陰也。一節,言此但以頭汗可辨為有陽,不然余皆似少陰,曉人當致精細,大意類第二條,第二條以中傷之初,故脈如彼,而用大青龍以發汗,此以五六日証屬半表半裡,而脈如此。故從小柴胡以和解之也。末言和之若猶不愈,則當消息胃實而用治,故曰得屎而解。

(三十五)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三兩) 人參(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半夏 (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胸,上焦也。熱以風言,陽也。言陽熱摶於上焦也。胃,中焦也。邪氣以寒言,陰也。言陰寒鬱於中焦也。腹中痛,陰凝而窒滯也。欲嘔吐,熱壅而上逆也。夫熱摶上焦,黃連清之,非桂枝不解也。寒郁中焦,人參理之,非乾薑不散也。甘草大棗,益胃而和中,半夏辛溫,寬胸而止嘔吐也。

(三十六)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五個熬去翅)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時當下血,若不下,更服。

應,平聲。,音醉,此與上編第二十一以下三條同,以風寒俱有,而比上編為難解,故用上編之方而變湯為丸,然名雖丸也。猶煮湯焉,夫湯,蕩也。丸緩也。變湯為丸而猶不離乎湯,其取欲緩不緩,不蕩而蕩之意歟,且曰不可餘藥,言即使如上編之用湯猶未為對,必如是而後可,亦奇製也。其猶兵家之八陣歟,八陣武侯兵也。變則反正為奇,以奇為正,謂醫與將同道者,尚在同一權變哉。時,周時也。

(三十七)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六七日經盡之時也。脈遲浮弱,風寒入裡而表未除,所以猶惡風寒也。手足溫,半入於裡而未可下也。不能食,誤下而裡傷也。脅下滿痛,邪摶少陽也。面目及身黃,土受木賊而色外薄也。頸項強,太陽陽明之証猶在也。小便難,亡津液也。後以大便言,下重者,柴胡寒,裡陰已虛而氣滯也。本渴而飲水嘔者,水逆也。柴胡不中與者,以嘔由水逆,非少陽或為之証也。食穀者噦。言過飽則亦當噦噫,申明上文,嘔,非柴胡所宜之意,末後疑有脫落。

(三十八)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熱,風也。言俗謂傷寒過經不解者,以庸下不省並中有風,誤於治之所致也。若自下利至末,乃推明其所以為誤,而出其救誤之治,反和以不厥言,非宜謂平和,方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