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辨太陽病脈証並治中篇第二

凡五十七條 方三十二

太陽統攝之榮衛,乃風寒始入之兩途,寒則傷榮,故以營傷於寒而病者為中篇,夫寒,冬令也。秋末春初以間乎冬,寒則有之,他時雖或暴變清冷,大率不外本序之令氣耳,終不得入隆冬嚴寒之例,以病言之,必也証候顯見如經,始可謂為傷寒,不可少有分毫違錯。蓋經之所以條例各病。對比而辨論者,正為與傷寒分別爭差也。讀者極力反複精究其旨,久久成熟,一旦貫通,則認病自然親切,而於凡異說之紛紜者,皆不為其所惑矣,慎哉。

(一)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或,未定之詞,寒為陰,陰不熱,以其著人而客於人之陽經,郁而與陽爭,爭則蒸而為熱,已發熱者,時之所至,郁爭而蒸也。未發熱者,始初之時,郁而未爭也。必,定然之詞,惡寒見上篇,然此以寒邪郁榮,故榮病而分見惡寒,曰必者,言發熱早晚不一,而惡寒則必定即見也。體痛者,寒主堅凝而傷榮,則榮實而強,衛虛而弱矣,榮強則血澀,衛弱則氣滯,故痛也。嘔,吐也。逆,俗謂惡心是也。胃口畏寒而寒涌也。陰謂關後,陽謂關前,俱緊,三關通度而急疾,寒性強勁而然也。難經曰,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是也。傷,猶中也。彼此兩相更互發明,言太陽之為病,中風固如彼矣,若或有如此者,則又是觸犯於寒而中之也。然陰寒之襲人,從榮而入,榮,血道也。寒之所以從榮入者,榮亦陰,亦從類也。猶龍虎之於風云,水火之於燥濕,各以其類而相從之自然也。此揭太陽分病之紀二,乃此篇之小總,下條乃申此而互言之,詳其義以出其治,余皆此條之差分耳,首尾脈絡,綱領條目,大端悉類上編,乃上篇之對待,太陽之太三辨,上編一,此其二,以下凡首稱傷寒者,則又皆指有此云云之謂也。

(二)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湯浸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此申上條而更互言之,所以致其詳而出其治也。頭痛已見太陽病,而此猶出者,以其專太陽而主始病也。上條先言或已發熱,或未發熱,而此先言頭痛,次言發熱者,則是以其已發熱者言也。身疼腰痛,骨節疼痛,即上條之體痛而詳言之也。上條言必惡寒,而此言惡風者,乃更互言之,與上編嗇嗇惡寒,淅淅惡風,雙關互文之意同,無汗,乃對上編之有汗而言,以見彼此兩相反,所以為風寒之辨別,不然無是証者,則不言也。然所以無汗者,汗乃血之液,血為榮,榮強則腠理閉密,雖熱,汗不出也。喘,氣逆也。衛主氣,衛弱則氣乏逆,呼吸不利而聲息所以不遂也。然上條言嘔而此言喘,嘔與喘,皆氣逆,亦互言以明互見之意,麻黃味苦而性溫,力能發汗以散寒,然桂枝湯中忌麻黃,而麻黃湯中用桂枝,何也?曰,麻黃者,突陣擒敵之大將也。桂枝者。運籌帷幄之參軍也。故委之以麻黃,必勝之算也。監之以桂枝,節製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熱,杏仁下氣而定喘,惟麻黃有專功之能,故不須啜粥之助。

(三)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者,以上二條互言者而言也。下仿此,一日太陽受之,太陽主表而屬外,故外者先當也。靜謂恬退而和平也。緊退恬靜和平,其為不傳而欲愈可診矣,頗欲吐屬上言,不甚待吐而不吐。蓋嘔逆未全止也。燥,乾也。數,五六至已上也。其主熱,急,躁疾也。欲傳而加進可知也。

(四)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証不見者,為不傳也。

見,音現,上條舉太陽而以脈言,此複舉陽明少陽而以証言,次第反複互相發明也。然不傳有二,一則不傳而遂自愈,一則不傳而猶或不解,若陽明少陽雖不見,太陽亦不解,則始終太陽者有之,余經同推,要皆以脈証所見為準,若只蒙龍拘拘,數日以論經,則去道遠矣。

(五)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表,太陽也。傷寒脈本緊,不緊而浮,則邪見還表而欲散可知矣,發,拓而出之也。麻黃湯者。乘其欲散而拓出之之謂也。(方見前)

(六)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浮與上同,而此多數,數者,傷寒之欲傳也。可發汗而宜麻黃湯者,言乘寒邪有向表之浮。當散其數,而不令其至於傳也。

(七)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此承上條複以其治不如法,因而致變者言,曉人當知謹也。身重,下後陰虛而倦怠也。悸屬心。心主血,陰虛則血虛,所以心不寧也。蓋不當下而反下之,故証變如此,不可汗者,禁勿重亡津液以複損其陰也。當自汗出乃解者,言下雖反而病未甚變,須待其津液回,當得自汗而解也。所以然者以下,乃申釋上文之詞,裡虛,以亡津液言,須表裡實,以待津液回,邪還表言也。

(八)傷寒發汗,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更,平聲。)

傷寒發汗者,服麻黃湯以發之之謂也。解,散也。複,重複也。既解而已過半日之久矣,何事而複哉,言發汗不如法,汗後不謹,重新又有所複中也。蓋汗出過多,則腠理反開,護養不謹,邪風又得易入,所以新又煩熱而脈轉浮數,故曰可更發汗,更,改也。言當改前法,故曰宜桂枝湯。桂枝湯者,中風解肌之法,微哉旨也。庸俗不省病加小愈之義,不遵約製,自肆粗下,不喻汗法微似之旨,騁以大汗為務,病致變矣,反謂為邪不盡,汗而又汗,輾轉增劇,卒致莫救,不知悔悟,噫,讀書不喻旨,趙括鑒矣,學醫廢人命,伊芳誰鑒邪,傷哉。

(九)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已,言發汗畢,非謂病罷也。浮數煩,與上同,而此多渴,渴者,亡津液而內燥,裡証也。以証有裡而人燥渴,故用四苓以滋之,以表在而脈浮數,故憑一桂以和之,謂五苓散能兩解表裡者,此也。(方見上編)

(十)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一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不汗出,汗出者,以發之而出者言也。然則此條二節,上節乃承上條而以其不煩者再言。下節乃承上節而以其更不渴者又出也。不煩,則熱較輕可知,故治亦不殊,不渴,則內燥更減可識,故但用四苓之一以潤之,然裡証既輕,則表為猶多可必,故須桂枝之三以解之,然則此湯之四物,其桂枝五苓二方之變製與。

(十一)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 (半升洗)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噫,影戒切,解,謂大邪退散也。胃為中土,溫潤則和,不和者,汗後亡津液,邪乍退散,正未全複而尚弱也。痞硬,伏飲摶膈也。噫,飽食息也。食臭。氣也。平人過飽傷食,則噫食臭。病患初瘥,脾胃尚弱,化輸未強,雖無過飽,猶之過飽而然也。水氣,亦謂飲也。雷鳴者,脾為陰。胃為陽,陰陽不和,薄動之聲也。下利者,惟陰陽之不和,則水穀不釐清,所以雜迸而走注也。生薑大棗,益胃而健脾,黃芩黃連,清上而堅下,半夏乾薑,蠲飲以散痞,人參甘草,益氣而和中,然則瀉心者,健其脾而脾輸,益其胃而胃化,斯所以為瀉去其心下痞硬之謂也。

(十二)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未汗而惡寒,邪盛而表實,仇讎之惡也。已汗而惡寒,邪退而表虛,怯懦之惡也。蓋汗出之後。大邪退散,榮氣衰微,衛氣疏慢,病雖未盡解,不他變而但惡寒,故曰虛,言表氣新虛而非病變也。然榮者陰也。陰氣衰微,故用芍藥之酸以收之,衛者陽也。陽氣疏慢,故用附子之辛以固之。甘草甘平,合榮衛而和諧之,乃國老之所長也。

(十三)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上節乃略上條而複言,所以起下文,而以其反者出也。不惡寒,其人表氣強也。但熱,亡津液而胃中乾,故曰實也。當和胃氣,以乾在胃而實也。故曰,與調胃承氣湯,然湯以瀉實,而甘草則和中益氣,何也?蓋實成於虛也。所謂量鑿而正枘,其斯之謂與,方見大陽下。

(十四)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桂枝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生薑(四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一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如桂枝法。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邪氣驟去,血氣暴虛也。用桂枝者,和其榮衛,不令暴虛易得重傷也。加人參芍藥者,收複其陰陽以益其虛也。加生薑者,健其乍回之胃以安其谷也。曰新加者,得非足一百一十三而成之之謂邪,微火皆當仿效首方,此蓋後人之贅耳。

(十五)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更行,猶言再用,不可再用桂枝湯,則是已經用過所以禁止也。蓋傷寒當發汗,不當用桂枝,桂枝固衛,寒不得泄,而氣轉上逆,所以喘益甚也。無大熱者,郁伏而不顯見也。以傷寒之表猶在,故用麻黃以發之,杏仁下氣定喘,甘草退熱和中,本麻黃正治之佐使也。石膏有徹熱之功。尤能助下喘之用,故易桂枝以石膏,為麻黃湯之變製,而太陽傷寒,誤汗轉喘之主治,所以必四物者而後可行也。

(十六)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喘屬肺,肺屬金,金性寒,故曰形寒飲冷則傷肺,汗後肺氣新虛,易得重傷,飲水,飲冷也。水灌則形寒,肺傷矣,其主氣所以皆喘也。

(十七)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汗多則血傷,血傷則心虛,心虛則動惕而悸,故叉手自冒覆而欲得人接也。桂枝走陰,斂液宅心,能固疏慢之表,甘草緩脾,和中益氣,能調不足之陽,然則二物之為方,收陰補陽之為用也。

(十八)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臍下悸者,腎乘心汗後液虛,欲上凌心而克之,故動惕於臍下也。欲作,待作未作之謂,奔豚見上編,然水停心下則悸,茯苓淡滲勝水,能伐腎臟之淫邪,桂枝走陰降腎,能御奔豚於未至。甘草益氣,能補汗後之陽虛,大棗和土,能製為邪之腎水,甘瀾水者,操之而使其性抵於純,不令其得以助黨而長禍也。

(十九)發汗後腹脹滿者,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濃朴(半斤去皮炙)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汗後腹脹滿者,胃中乾,陽虛氣滯而伏飲停蓄也。人參甘草之甘,益胃而滋乾,生薑半夏之辛,蠲飲而散滿,然脹非苦不泄,所以濃朴者,君四物而主治也。

(二十)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一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 (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傷寒中風,言傷寒與中風皆有此變証,大意與上編第六十條同,醫反下之至心下痞硬而滿,大略與上編第三十五條同,此多既誤而複誤,不得安以上,前誤成痞也。醫見至益甚,言複誤而痞加重也。此非結熱至末,乃原致痞之因,以出其治也。甘草大棗之甘,益反下之虛,乾薑半夏之辛。散上逆之滿,黃芩黃連之苦,解邪熱之煩,然証大略與上編第三十五條同,而方物有同有異者。不用桂枝,以無表也。同用甘草乾薑同為益虛而散硬也。不用參朮,惡益氣也。用大棗,取滋乾也。以既誤複誤而痞益甚,故用芩連以為乾薑之反佐,協同半夏以主散,此其所以有異同之分焉。

(二十一)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糧(一斤碎)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服瀉心湯已以上,承上條而再言之也。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言再治之不對,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言愈誤也。理中者以下,乃明其誤而出其治,難經曰,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穀。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靈樞曰,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小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然則利在下焦者,膀胱不滲而大腸滑脫也。禹余糧甘,平,消痞硬而鎮定其臟腑,赤石脂甘溫,固腸虛而收其滑脫,然收滑脫矣,而利仍不止者,膀胱不滲而水穀不分也。利小便者,導其水而釐清之,使腑司各行其所有事也。腑司各行其所有事,則利無餘治,而愈可必矣。

(二十二)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表,非病初之表,下複發汗,言疏緩其表之表也。解,猶救也。如解渴解急之類是也。解表。與發表不同,傷寒病初之表當發,故用麻黃湯,此以汗後之表當解,故曰宜桂枝湯,言與中風之表同,當解肌而固衛也。桂枝湯方見上編,攻痞方說見下編。

(二十三)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清穀不止,身疼痛者,下後胃傷,裡虛寒甚,飲食不腐化,而水穀不分,亡津液而骨屬不 利也。救,護也。利甚身疼痛,而急當救護其裡者,下後裡虛為重也。清便自調,言小便清而大便調也。小便清大便調,裡氣和矣,裡氣和而身疼痛者,衛不外固而不與榮和也。急當救護其表者,不令重虛之表又易得重傷也。救裡宜四逆湯者複陽而收陰也。救表宜桂枝湯者,固衛以和榮也。此救表救裡之所以各有其急也。四逆湯方見下編,桂枝湯方同上。

(二十四)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複代赭石湯主之。

 

旋複代赭石湯方

旋複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切) 代赭石(一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解,謂大邪已散也。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正氣未複,胃氣尚弱而伏飲為逆也。旋複半夏。蠲飲以消痞硬,人參甘草,養正以益新虛,代赭以鎮墜其噫氣,薑棗以調和其脾胃,然則七物者。養正散餘邪之要用也。

(二十五)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 半夏(二合洗) 龍骨(一兩半) 牡蠣(一兩半 ) 人參(一兩半) 茯苓(一兩半) 鉛丹(一兩半) 桂枝(一兩半去皮) 生薑(一兩半切) 大黃(二兩) 大棗(六枚擘)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胸滿者,下後裡虛,外熱入裡挾飲而上摶於膈所以煩也。驚屬心,心藏神而居膈,正虛邪勝。所以不寧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傷寒本一身疼痛,亡津液而血澀不利,故變沉滯而重甚也。夫以心虛則驚也。故用人參茯苓之甘淡,入心以益其虛,龍骨牡蠣鉛丹之重澀,斂心以鎮其驚。半夏辛溫,以散胸膈之滿,柴胡苦寒,以除鬱熱之煩,亡津液而小便不利,參苓足以潤之,胃中燥而譫語,薑棗有以調也。滿在膈中,半夏開之,非大黃不能滌,重在一身,人參滋之,非桂枝不能和,然是証也。雖無三陽之明文,而於是湯也。總三陽以和之之治可征也。

(二十六)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前第十五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云云,與此止差下字,余皆同,夫以汗下不同而治同者。汗與下雖殊,其為反誤而致變喘則一,惟其喘一,所以同歸於一治也。然以上編第四十條誤汗變喘用桂枝濃朴杏子湯而觀之,則此汗下後不可更用桂枝湯可知矣,通考則義全。

(二十七)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

 

梔子濃朴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 濃朴(四兩薑炙) 枳實(四兩湯浸去穰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凡下而致變者,皆誤也。心煩者,外邪入裡摶膈而鬱悶也。腹滿者,虛邪壅胃,彭亨而不散也。臥屬陰,腹滿者,陰滯也。起屬陽,心煩者,陽郁也。所以皆不安寧也。梔子苦寒,快涌心胸之煩,濃朴枳實,主泄胃腹之滿,所以三物者,能安誤下後之不安也。

(二十八)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丸藥誤用,不惟病變而且毒遺,誤於大下,不獨亡陰而陽亦損,所以身熱不去而微煩也。梔子酸苦,涌內熱而除煩,乾薑辛熱,散遺毒而益氣,吐能散滯,辛能複陽,此之謂也。

(二十九)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此條結痛,比上條微煩則較重,一証而爭差分也。前以差輕,故散之以乾薑,此以差重,故解之以香豉。蓋香豉能主傷寒寒熱惡毒,煩躁滿悶,然則二條者,大同小異之分也。

(三十)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此條亦與上同,窒者,邪熱壅滯而窒塞,未至於痛而比痛較輕也。心居胸膈,所以同為一治。

(三十一)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主之。虛煩不得眠者,大邪乍退,正氣暴虛,餘熱悶亂胃中乾而不和也。劇,極也。反覆顛倒心中懊者,胸膈壅滯不得舒快也。所以用梔子豉,高者因而越之之法也。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梔子甘草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入甘草二兩,餘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生薑五兩,餘依前法,得吐,止後服。少氣者,氣傷也。故加甘草以益之,嘔者,氣逆也。故加生薑以散之。

(三十二)凡用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梔子酸苦大寒而涌泄,病患舊微溏者,裡氣本虛而臟腑寒也。裡氣虛則易涌,臟腑寒則易泄。故揭示禁止如此。

(三十三)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內,謂反下則亡陰而裡虛,所以脈微細也。外,謂複汗則亡陽而表虛,所以振寒也。

(三十四)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証,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去皮生用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反下亡陰,陰既虛矣,又複發汗以亡其陽,則陽之虛,比之陰為尤甚,然陽用事於晝,熱之煩,陽之亢也。躁雖陰,陽之擾也。不得眠者,陽不能勝陰而爭奪於陰也。陰用事於夜,安靜者。無陽事也。不嘔不渴,無表証,脈沉微,身無大熱,則陽大虛不足以勝陰為諦矣,故用乾薑附子偏於辛熱以為湯者,恢複重虛之陽,而求以協和於偏勝之陰也。

(三十五)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中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朮(二兩) 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心下逆滿,伏飲上溢摶實於膈也。氣上沖胸,寒邪上涌挾飲為逆也。動經,傷動經脈,振振。奮動也。蓋人之經脈,賴津液以滋養,飲之為飲,津液類也。靜則為養,動則為病,病宜製勝之。不宜發汗,既吐下後,脈又沉緊而複發汗,則重亡津液,氣血衰耗,故變如此,術與茯苓,勝濕導飲,桂枝甘草,固表和中,故發汗動經,所需者四物也。

(三十六)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此申上條而複言失於不治則致廢之意,上條脈沉緊,以未發汗言也。此條脈甚微,以已發汗言也。經脈動,即動經之變文,惕,即振振搖也。大抵兩相更互發明之詞,久,言既經八九日。若猶不得解而更失於不治,則津液內亡,濕淫外漬,必致痺而成痿,痿者,兩足痿軟而不相及也。

(三十七)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溫針者,針用必先燒溫以去其寒性也。驚者,心有所動而惶懼也。蓋心乃神之舍,故謂心藏神。榮氣通於心,故榮與心皆主血,寒邪傷於榮,郁而蒸熱矣,溫針以攻寒,火之性大熱,血得熱則耗,耗則虛,血虛則心虛,心虛則舍空,舍空則神無所依而氣浮越於外,故失守而驚惶也。

(三十八)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二三日,當傳之時,不傳不變,但心中悸而煩者,邪雖衰微正亦虛弱,不足以退散之,所以持也。小建中者,桂枝湯倍芍藥而加膠飴也。桂枝湯扶陽而固衛,衛固則榮和,倍芍藥者,酸以收陰,陰收則陽歸附也。加膠飴者,甘以潤土,土潤則萬物生也。建,定法也。定法惟中,不偏不黨,王道蕩蕩,其斯之謂乎。

(三十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切) 桂枝(三兩去皮) 麥門冬(半升) 麻子仁(半升)大棗(十二枚擘)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阿膠(二兩)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複脈湯。

脈結代而心動悸者,虛多實少,譬如寇欲退散,主弱不能遣發而反自 徨也。人參甘草麥冬。益虛以複結代之脈,地黃阿膠麻仁,生血以寧動悸之心,桂枝和榮衛以救實,薑棗健脾胃以調中。清酒為長血氣之助,複脈乃核實義之名,然則是湯也。必欲使虛者加進,而馴至於實,則實者自退散,而還複於元之意也。本條結代,下文無代而有代陰,中間疑漏代一節。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結陰也下當有代脈一股。)此承結代,而推言結陰代陰,以各皆詳辨其狀,與辨脈下第四章意同。

(四十)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與桂枝附子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風濕相摶見上編,此以得之寒因,故身體疼煩不嘔不渴也。不能自轉側者,濕主重著也。浮。風也。虛則汗後之不足,澀,濕也。與上編小異而大同,桂枝附子湯者,即上編之甘草附子湯。以薑棗易術之變製也。去朮者,以寒本無汗,不似風之自汗而濕多也。用薑棗者,以寒屬陰,不如風陽之能食也。然去彼取此雖少殊,而其所以為散風除濕則均耳。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脈經末句湯名無白字。)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朮湯方

於桂枝附子湯方內,去桂枝加朮三兩,餘依前法。大便硬,裡實矣,故去桂枝,惡其主表而不知裡也。小便自利,濕勝也。故加朮,以其益土而能燥濕也。此加減舊缺,今補。

(四十一)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 與上編同者,風寒過太陽之榮衛,初交陽明之經絡,經絡同,所以風寒皆然也。無汗者,以起自傷寒,故汗不出,乃上編有汗之反對,風寒之辨別也。惡風乃惡寒之互文。風寒皆通惡,而不偏有無也。夫以太陽中風,項背強几几,汗出,惡風,用桂枝加葛根而論之。則此太陽傷寒,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當用麻黃加葛根,而用葛根湯者何哉。蓋几几乃加陽明之時,喘已不作,故去杏仁,不用麻黃湯之全方,不可以麻黃加為名,而用麻黃桂枝甘草葛根以為湯者,實則是麻黃加之規製也。用薑棗芍藥者,以陽明屬胃,胃為中宮,薑棗皆和中之物。芍藥有緩中之義也。不須啜粥,麻黃類例也。

(四十二)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麻黃湯主之。合病見上編,肺主氣,氣逆則喘,喘甚則肺脹,胸滿者,肺脹也。胸乃陽明之部分,喘乃太陽傷寒之本病,以喘不除,甚而至於胸滿,故曰合病,然肺不屬太陽陽明,而太陽陽明合病之傷寒。病全在肺,何也?曰,肺為五臟之華蓋,內受諸經百脈之朝會,其臟金,其性寒,寒邪湊於榮。肺以寒召寒,類應故也。不可下者,喘來自太陽之初,滿惟在胸,不在胃也。夫麻黃湯者,主治太陽傷寒之初病,有陽明,何以獨從太陽之主治也。曰,麻黃固善於散寒,其功尤能瀉肺家之實滿,杏仁惟其利於下氣,故其效則更長於定喘,桂枝雖佐,其實有綱維之妙,甘草雖使,其才有和緩之高,是故太陽表之治行,則陽明胸之功自奏矣。

(四十三)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必,定然之詞,自,謂自然而然也。蓋太陽者,膀胱也。膀胱主水,陽明者,胃經也。胃主谷。寒為陰,陰氣主下降,故傷寒無他故,自然而然下利者,太陽陽明合病,經中之邪熱甚,胃氣弱不化谷不釐清,雜迸而走注,所以謂之必也。以必定自然而然下利,故但用葛根湯散經中之寒邪。而以不治治利,以不治治利者,麻黃散太陽之表,葛根解陽明之肌,桂枝主榮衛之和,薑棗健脾之弱,甘草者,和中之國老,芍藥者,緩中而佐使,夫如是而經中之邪散,則胃中之正回,不釐清者自釐清,不顯治者而治在其中矣,噫,王者不治夷狄而夷狄治,聖人無為而無不為,所謂仁之盡義之至,吾於是乎重有感焉,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竊聖人之王道以亂名實者,謂不自欺以欺人,公孫龍不能為之說也。悲哉。

(四十四)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証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轉,與傳同,見第五問,並病見上編,太陽初得病時至不惡寒,是原致並之因,若太陽証不罷,至解之熏之,是言治之之次第,若發汗不徹至末,是反複申上文之詳,徹,除也。去也。不徹。言汗發不如法病不除去也。越,散也。言怫郁不散也。澀為血虛,血虛者,汗出過多也。所以轉陽明也。

(四十五)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沉為裡,緊為寒,結胸,故心下痛,熱實,故石硬,方見上編。蓋証同也。

(四十六)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蔞實(一枚大者)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正在心下,言不似大結胸之高而在上也。按之則痛,言比不按亦痛則較輕也。浮則淺於沉。滑則緩於緊,此結胸之所以有大小之分也。黃連苦寒,以泄熱也。半夏辛溫,以散結也。栝蔞實苦而潤,苦以益苦,則致熱於易泄為可知,潤以濟辛,則散結於無難開可必,所謂有兼人之勇而居上功者,惟此物為然也。

(四十七)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水,即飲也。以不實硬,故曰水結,胸脅亦裡也。以熱結不高,故曰在裡,此條兩節,上節以往來寒熱,故用大柴胡湯,下節以水結無大熱,故用大陷胸湯,然熱結與水結,胸脅與裡,皆互詞,大同小異,皆下法也。二方俱見上編。

(四十八)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於黃芩湯方內,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餘依黃芩湯法。陽明間太少而中居,太少病,陽明獨能逃其中乎,是故芍藥利太陽膀胱而去水緩中,黃芩除少陽寒熱而主腸胃不利,大棗益胃,甘草和中,是則四物之為湯,非合三家而和調一氣乎,然氣一也。下奪則利,上逆則嘔,半夏逐水散逆,生薑嘔家聖藥,加所當加,無如二物。

(四十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湯主之。

 

柴胡加桂枝湯方

柴胡(四兩) 桂枝(一兩半去皮)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黃芩(一兩半) 芍藥(一兩半) 生薑(一兩半切) 大棗(六枚擘)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支節,四肢百節也。支結言支飲摶聚而結也。發熱至微嘔,太陽之表也。故曰外証未去,以微而未去也。故加桂枝以解之,支結屬少陽,以結則難開也。故用柴胡為主治,然則是証也。雖無太少之明文,而於太少之治以究之,則亦因藥可以知病矣。

(五十)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身熱惡風,太陽表也。頸項強,有陽明也。脅下滿,少陽也。然則三陽俱見病矣,手足溫而渴者,邪湊半表半裡而裡証見也。夫以三陽俱見病而獨從少陽之小柴胡以為治者,太陽陽明之邪微,少陽近裡而裡証見,故從少陽一於和而三善則皆得也。

(五十一)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陽主氣,澀主痛,陰主血,弦主急,投以小建中者,求之於益陰而和陽也。不瘥,則不對可知矣,小柴胡者,少陽之主治也。蓋少陽屬木,其脈弦,木盛則土受製,故澀而急痛也。然則是治也者,伐木以救土之謂也。

(五十二)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三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三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後服汗出便愈。

胸,太陽陽明也。脅,少陽也。小便不利,太陽之膀胱不清也。渴而不嘔,陽明之胃熱而氣不逆也。頭汗出者,三陽之邪熱甚於上而氣不下行也。往來寒熱心煩者,少陽半表半裡之邪出入不常也。柴胡黃芩,主除往來之寒熱,桂枝甘草,和解未罷之表邪,牡蠣乾薑,咸以軟其結,辛以散其滿,栝蔞根者,苦以滋其渴,涼以散其熱,是湯也。亦三陽平解之一法也。

(五十三)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脈浮細而嗜臥者,大邪已退,血氣乍虛而肢體倦怠也。胸滿脅痛,則少陽未除,故與小柴胡以和之,脈但浮則邪還表,故與麻黃湯以發之。

(五十四)傷寒十三日,胸脅滿而嘔,日哺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証,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生之。

 

柴胡加芒硝湯方

於小柴胡湯方內,加芒硝六兩,餘依小柴胡湯法。十三日,過經也。不解,壞例也。非其治也以上,乃原其壞由於醫之誤,以下至末,救誤之治也。然微利矣,加芒硝以更下之者,丸之為丸,大率辛熱物,雖快攻下,下者藥也。熱以益熱。熱結反實而不出,故須咸以軟之也。

(五十五)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証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黃連(一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條上節,與上編第六十三條互相發明。蓋風寒至少陽証治無差殊,故更互為文而互言之。以見彼此皆然也。若心下滿以下二節,乃複言其變以出其治,結胸乃其變之重者,以其重而結於胸,故從大陷胸湯,痞則其變之輕者,以其輕而痞於心,故用半夏瀉心湯,半夏乾薑,辛以散虛滿之痞,黃芩黃連,苦以泄心膈之熱,人參甘草,甘以益下後之虛,大棗甘溫,潤以滋脾胃於健。曰瀉心者,言滿在心膈而不在胃也。

(五十六)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瀉心湯者,本所以治虛熱之氣痞也。治痞而痞不解,則非氣聚之痞可知矣,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津液澀而不行,伏飲停而凝聚,內熱甚而水結也。五苓散者,潤津液而滋燥渴,導水飲而蕩結熱,所以又得為消痞滿之一治也。

(五十七)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無,與毋通,此與上編末三條文少異而証同,上編言脈與如結胸狀,此言晝日明了,暮則譫語。上編言刺期門及與小柴胡湯,此言無犯胃氣及上二焦,皆互言以明互見之意,晝屬陽,明了者。陰邪退也。暮屬陰,譫語者,血証得陰而劇也。毋者,禁止之詞,犯胃氣,以禁下言也。上二焦。謂上焦中焦,以禁汗吐言也。蓋衛氣出上焦,津液蓄於中焦,汗則損衛氣而亡津液,是汗則犯二焦也。

又上焦主受納,中焦主受盛,吐則納與盛俱為逆,是吐則上中二焦亦俱犯也。然下固損胃,下焦犯矣,是三法皆不可用也。三法皆不可用者,邪本在血室,亦非三者攻之所可能及也。必自愈者,言伺其經行血下,則邪熱得以隨血而俱出,猶之紅汗而然,故決言必定自解而愈,以警人勿妄攻取,致謬誤以生變亂之意,夫以三法既皆不可用,則與其欲治,寧刺期門,及與小柴胡湯,而法在焉,即此條之必自愈而觀之,則上編之期門雖不刺,小柴胡湯雖不行,亦皆得終當自愈,從可知矣,且上編出三條,而此篇一條,下編雖無出,要皆欲人同推也。讀者通考而參詳之,則男子婦人 風寒為病,証治之異同,大端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