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黃耆

主治肌表之水也。故能治黃汗、盜汗、皮水。又旁治身體腫或不仁者。

[考 証]

芍桂枝苦酒湯証曰︰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又云︰汗沾衣、色正黃加 汁;防己黃耆湯証曰︰身重、汗出惡風。
以上二方,黃耆皆五兩。

防己茯苓湯証曰︰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
黃耆桂枝五物湯証曰︰身體不仁。
以上二方,黃耆皆三兩。

桂枝加黃耆湯証曰︰身常暮盜汗出者。又云︰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 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
以上一方,黃耆二兩。

黃耆建中湯証,不具也。
以上一方,黃耆一兩半。

上歷觀此諸方,黃耆主治肌表之水也。故能治黃汗、盜汗、皮水。又能治身體腫或不仁者,是腫與不仁,亦皆肌表之水也。

[互 考]

芍桂枝苦酒湯、桂枝加黃耆湯,同治黃汗也。而 芍桂枝苦酒湯証曰︰汗沾衣,是汗甚多也。桂枝加黃耆湯証曰︰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是汗少也。以此考之,汗之多少,即用黃耆多少,則其功的然可知矣。

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同治肌膚水腫也。而黃耆有多少。防己黃耆湯証曰︰身重汗出。防己茯苓湯証曰︰水氣在皮膚中,此隨水氣多少,而黃耆亦有多少。則黃耆治肌表之水明矣。故 芍桂枝苦酒湯、桂枝加黃耆湯,隨汗之多少,而用黃耆亦有多少也。

黃耆桂枝五物湯証曰︰身體不仁。為則按︰仲景之治不仁,雖隨其所在,處方不同。而歷觀其藥,皆是治水也。然則不仁,是水病也。故小腹不仁、小便不利者,用八味丸以利小便,則不仁自治。是不仁者,水也。學人思諸。

防己黃耆湯,《金匱要略》載其分量與《外台秘要》異。為則夷考其得失,《外台秘要》古,而《金匱要略》不古矣。故今從其古者也。

[辨 誤]

余嘗讀本草載黃耆之功。陶弘景曰︰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益氣。甄權曰︰主虛喘,腎衰耳聾,內補。嘉謨曰︰人參補中,黃耆實表也。余亦嘗讀《金匱要略》,審仲景之處方,皆以黃耆治皮膚水氣,未嘗言補虛實表也。為則嘗聞之,周分置醫,職四焉︰曰食醫、曰疾醫、曰瘍醫、曰獸醫。夫張仲景者,蓋古疾醫之流也。夫陶弘景尊信仙方之人也。故仲景動言疾病,而弘景動論養氣,談延命,未嘗論疾病。後世之喜醫方者,皆眩其俊傑,而不知其有害于疾醫也。彼所尊信而我尊信之,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豈不亦悲哉?夫逐奔獸者,不見大山。嗜欲在外,則聰明所蔽。故其見物同,而用物之異。仲景主疾病者也,弘景主延命者也;仲景以黃耆治水氣,弘景以之補虛。夫藥者,毒也。毒藥何補之為,是以不補而為補,以不補而為補,是其聰明為延命之欲所蔽也。古語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夫古所謂虛實者,以其常而言之也。昔者常無者,今則有之,則是實也。昔者常有者,今則無之,則是虛也。邪者,常無者也;精者,常有者也。故古所謂實者,病也。而虛者,精也。因病而虛,則毒藥以解其病毒而複其故也。非病而虛,則非毒藥之所治也,以谷肉養之。故曰攻病以毒藥,養精以谷肉果菜。今試論之。天寒肌膚粟起,當此時服黃耆而不已也。以衣衾則已,以衣衾而不已也,啜粥而已,無他。是非病而精虛也。若乃手足拘急惡寒,是與衣衾而不已也,啜粥而不已也,與毒藥而已也。無他,是邪實也。嗚呼?仲景氏哉?信而有征,此孔子所以非法言不敢道也,甄權、嘉謨不言疾醫之法言也,抑亦弘景禍之矣。言必以仙方,必以陰陽,此 功之所以不著也。

[品 考]

黃耆漢土、朝鮮、本邦皆產也。漢土出綿上者,以為上品,其他皆下品也。其出朝鮮、本邦者,亦皆下品也。今華舶之所載而來者,多是下品,不可不擇也。凡黃耆之品,柔軟、肉中白色,潤澤味甘,是為上品也,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