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咳嗽門

卜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蓋因風溫襲肺,引動心包之火上逆,故治法仍宜宣散肺經風邪,參入寧心緩火之品。仲景方法,略示其端,但語焉而未詳,後人未細審耳。

前胡 杏仁 象貝 桔梗 射干 遠志(甘草湯製) 麥冬 沙參小麥一兩煎湯代水。(微妙在此一味。)

淵按︰非深入仲景堂奧不能道。用宣散肺金風溫之方,加小麥一兩,清心熱,即補心虛,何等靈敏。

胡 咳嗽嘔吐,痰濃頭痛,風熱上蘊,肺胃失降。

前胡 杏仁 蘇子 橘紅 款冬花 桑白皮 防風 桑葉 冬瓜子

丁 形寒飲冷則傷肺,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為咳嗽。自秋冬歷春夏,每每夜甚,氣升不得臥。

近來吐血數口,是伏寒化熱,而陽絡受傷矣。祛其伏寒,退其伏熱,必兼降氣化痰。

紫菀 杏仁 款冬花 橘紅 川貝 茯苓 桂枝 淡黃芩 桔梗 半夏 桑白皮 枇杷葉

胡 肺有風邪則咳,胃有濕痰則滿。腎虛則腰痛,肝虛則目花。既不可徒散,亦未可徒補,擬兩顧法。

蘇子降氣湯去桂枝,加茯苓、玉竹、 豆衣、桑葉、胡桃肉、枇杷葉。

某 素有寒嗽,時發時止。上年歲底發時,寒熱六七日方止。至春初,喉痛三日,聲音遂啞,而咳嗽作。總因風溫襲於肺部。宜宣邪降氣,冀免喘急。

旋複花 荊芥 杏仁 款冬花 前胡 蘇子 枳殼 川貝 川芎 桔梗 蛤殼 枇杷葉

許 寒嗽交冬則發,兼患頸項強急。

大熟地(六錢,麻黃一錢煎汁浸,炒松) 茯苓(三錢,細辛五分煎汁浸,炒)胡桃肉(四錢) 五味子(八分,淡姜一錢同炒) 陳皮(二錢,鹽水炒) 半夏(錢半,炒) 川貝(三錢) 款冬花(三錢) 苡仁(四錢) 杏仁霜(三錢) 歸身(三錢,酒炒) 黨參(三錢,元米炒)
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晨開水送下三錢。

淵按︰久嗽宜此方。若頸項強急,未免有外風襲三陽經也,何不以湯劑兼治之。

僧 咳嗽七八年,咳甚必汗出。近半年以來痰中見血兩次,肺氣腎陰虧損矣。慮加內熱,延成勞怯。

大熟地 歸身 蛤殼 北沙參 麥冬 川貝 甜杏仁 蘇子 桑白皮 炙甘草 枇杷葉

又 久嗽肺腎交虛,猶幸胃氣尚旺。法以金水同治,冀精氣漸生。

大熟地 歸身 炙甘草 潞黨參 桂枝 款冬花 炮薑 麥冬 半夏 阿膠 蛤殼此方炙甘草合麥門冬湯。病由寒伏肺底,致成咳嗽,日久傷及精氣,故於滋補中兼化痰。

又 久嗽汗出,諸藥不效。用寧肺散。

粟殼(一兩六錢,醋炒) 炙烏梅肉(四錢)
共研末,每服三錢,下午開水調服。朝服金水六君子丸四錢,開水送下。

張 十年前三瘧之後,盜汗常出,陰津大傷。去秋咳嗽氣升,痰中帶血。至今行動氣喘,內熱多汗,食少無力,脈虛細數,勞損根深。

四君子東加五味子、熟地、焦六曲、粟殼、紫石英、熟附子、黃耆、白芍、麥冬。

又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腎虛不能納氣,氣反上逆而喘。

痰飲留中,加以汗出陽虛,咳血陰虛,內熱食少,肺腎虛勞之候。

四君子東加麥冬、紫石英、熟附子、丹皮、大熟地、半夏、白芍、沉香、五味子、粟殼、烏梅。

淵按︰奪血毋汗,奪汗毋血。血,陰也;汗,亦陰也。何以言陰虛陽虛?蓋汗出為陽氣失衛,咳血為陰火所迫,故有陰陽之分。

又 盜汗氣喘,咳嗽脈細。精氣兩虛,舍補攝肺腎之外,更將何法以治﹗景岳云︰大虛之症即微補尚難見效,而況于不補乎?前方加歸身、牡蠣、龍骨、黃耆。

姚 咳嗽將及一年,陰陽之氣各造其偏。陽虛則外寒,陰虛生內熱。夏令濕熱用事,邇日寒暄不調,脾胃傷戕,恐致成勞,毋忽!

沙參 茯苓 五味子 麥冬 黃耆 川貝 苡仁 沙苑子 玉竹 枇杷葉

又 脈數未退,陰虛未複。咳嗽不止,肺氣日虛。夏暑將臨,病尚未穩,仍宜小心安養為要。

大生地 生洋參 麥冬 川貝 玉竹 五味子 黃耆 沙參 茯苓 枇杷露

唐 七旬有六之年,面色紅潤,脈形堅搏,外似有餘,裡實不足。屢患咳嗽,嬌臟暗傷。本月初旬微感風溫,咳嗽又作。舌苔薄白,底有裂紋,飲食略減。風溫久戀,劫胃津,灼肺陰。不可再投辛散,當以甘潤生津。

花粉 沙參 玉竹 麥冬 苡仁 杏仁 川貝 桑葉

李 咳嗽喉癢,痰或稀或濃,濃則腥臭。脈象右弦而滑,左弦小數。肝經有郁勃之熱,肺家有膠粘之痰。

此痰為火鬱而臭,並非肺癰可比。當以平肝開郁,參清金化痰。

沙參 橘紅 蘇子 杏仁 石決明 川貝 茯苓 丹皮 蛤殼 枇杷葉 陳海蜇(漂淡) 地栗

許 咳嗽面白為金傷,脈數而洪屬虛火,是脈克色而火勝金也。夏至一陰生,正屬火令,為剝極則複之際。倘若剝而不複,頗有火灼金銷之慮。

黨參 黃 炙甘草 茯苓 懷山藥 麥冬 沙參 五味子 紫菀 陳皮此生脈散合六君子東加紫菀。夫四君去朮加黃 、山藥、陳皮,亦名六君,在《醫方集解》中。

王 暑風從背俞而內薄於肺,濕熱從胃脈而上注於肺,外內合邪,其氣並於胸中,氣不得通,因而上逆,氣升作咳。舌苔薄白,口膩不渴,治屬飲家。

半夏 陳皮 枳殼 馬兜鈴 杏仁 射干 通草 冬瓜子 枇杷葉

淵按︰宜佐開泄暑風之藥一二味,如香薷、蘇梗之類。

闕 體弱素虧,頻年屢患咳嗽。今春產後悲傷,咳嗽複作,背寒內熱,氣逆痰多,脈虛數,大便溏。延今百日,病成蓐勞。按產後血舍空虛,八脈之氣先傷於下,加以悲哀傷肺,咳嗽震動,衝脈之氣上逆。經云︰衝脈為病,逆氣裡急。陽維為病苦寒熱。頻進疏風清熱,脾胃再傷,以致腹痛便溏,食減無味,斯皆見咳治咳之弊。越人謂上損及脾,下損過胃,俱屬難治。姑擬通補奇經,鎮攝衝脈,複入扶脾理肺。未能免俗,聊複爾爾。

大熟地(砂仁炒炭) 當歸(小茴三分拌炒) 紫石英 白芍(桂枝三分拌炒) 白茯苓 川貝 牛膝(鹽水炒)

張 稚齡形瘦色黃,痰多食少,晝日微咳,夜寐則喉中 吼有聲。病已半載,性畏服藥。此脾虛濕熱蒸痰阻肺也。商用藥棗法。

人參 炙甘草 冬朮 茯苓 製川朴 蒼朮 宋半夏 陳皮 川貝 榧子
上藥各研末,和一處。用好大棗一百枚,去核,將藥末納入棗中,以線扎好。每棗一枚大約納藥二分為準。再用甜葶藶一兩,河水兩大碗,用棗煮,候棗軟熟,不可太爛,取出,晒乾。

候飢時,將棗細嚼一枚。一日可用五、六枚。余棗湯去葶藶,將湯煎濃至一茶杯,分三次先溫服。

此平胃、六君子東加川貝、榧子也。製法極好。治脾虛濕熱蒸痰阻肺,喉中痰多者,從葛可久白鳳膏化出,頗有巧意。服之遂愈。

淵按︰心思巧妙,觸發後學不少。

畢 勞心苦志,耗損營陰。陰虛生內熱,熱勝則風動,由是心悸少寐,頭眩咳嗽,晡熱朝涼,種種病情,相因而至。前議甘涼生津,微苦泄熱,服後熱減咳稀,原得小效。而或謂外感,改投辛散,雜入消導苦寒,以致咳頻汗多。猶雲邪未盡達,再欲發汗。大言不慚,豈非痴人說夢耶﹗余今仍用甘涼,竊恐見此方者,又訾議於後也。呵呵!

沙參 玉竹 麥冬 地骨皮 茯苓 川貝 豆衣 茯神 鐘乳石 雪梨肉 紅棗

奚 風邪襲肺,肺氣失宣。一月以來咳嗽,上引頭痛,乃振動肝膽之陽也。幸胃旺能食,邪未延及於中。第久戀於肺者,勢必漸化為熱。乃咳而喉痛、音啞,肺陰為熱耗矣。宣風散熱,潤肺化痰,是其治法。然非數劑所能治。蓋風入肺系,祛之亦不易也。

牛蒡子 馬兜鈴 川貝 桔梗 杏仁 生甘草 海浮石 蛤殼 阿膠 桑葉 枇杷葉
另︰蛤粉一兩,青黛二錢,蟬蛻七分,共三味,研為細末。分七服,藥汁調下,每日一服。

肺陰已傷,引動肝陽,咳作頭痛,青蛤散頗合。皂莢子不可用,恐劫液也。

戴 五臟皆有咳,總不離乎肺。肺為嬌臟,不耐邪侵,感寒則咳,受熱則咳,初起微有寒熱,必夾表邪。邪戀肺虛,脈形空大。前方降氣化痰,保肺滌飲,俱無少效。據雲得汗則身體輕快,想由肺氣雖虛,留邪未盡。補虛而兼化邪,亦一法也。用錢氏法。

牛蒡子(元米炒) 馬兜鈴 杏仁 阿膠(蛤粉炒) 蘇子 桑白皮款冬花 炙甘草 茯苓 桑葉 枇杷葉

沈 脈虛軟而似數,內傷虛弱奚疑﹗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虛處受邪,其病則實。咳嗽雖由外感,而實則因於氣虛。以為風寒固不可,以為虛損未必可。玉竹飲子主之。

玉竹 杏仁 蘇子 桑白皮 款冬花 旋複花 沙參(元米炒) 象貝 橘紅 枇杷葉

岑 煩勞疲極則傷肝,肝傷則氣逆而上迫,為脅痛,為咳嗽。

秦氏所謂先脅痛而後咳者,肝傷肺也。治法不在肺而在於肝。夏令將臨,恐有失血之虞。

旋複花 桃仁炭 杏仁 川貝 蘇子 冬瓜子 黑山梔 丹皮 鬱金 苡仁 枇杷露

祝 咳嗽夜重,風寒傷於肺,勞碌傷於腎。腎氣上逆,故重咳于夜也。

前胡 杏仁 象貝 橘紅 半夏 旋複花 紫菀 茯苓 沉香 沙苑子

淵按︰治風寒則可矣,治腎虛則未也。

某 咳嗽白痰味鹹,是腎虛水泛為痰也。小便黃,陰虛內熱。

初起雖有風寒,日久亦從熱化,而元氣漸虛矣。今從肺腎圖治。

沙參 玉竹 橘紅 甜杏仁 茯苓 川貝 紫菀 蛤殼 金狗脊 十大功勞

平 病起傷風咳嗽,邪留肺系。久咳傷陰,火起於腎,上沖於心,心中熱癢則咳甚而膚熱,迨火降則熱亦退而稍平。其所以發熱者,由於陰虛也。惟胃納甚少,滋陰之藥不宜過,當以金土水三臟皆調。立夏在前,冀其熱減為妙。

大生地(蛤粉拌搗) 阿膠(米粉拌炒) 懷山藥 炙甘草 川貝 五味子茯苓 牛蒡子 丹皮(炒焦) 橘紅 紫菀 枇杷葉

仁淵曰︰咳嗽一証,最為難治。外感固不可擅用清滋,即內傷之咳,亦未可擅用冬、地,須察其病因在何臟腑而施治。療久咳必先顧其胃氣,未有胃不順而咳可愈者。經謂︰十二經皆有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此言外感之咳,從感寒飲寒而起,邪由皮毛而內合於肺,或散或溫或涼,從肺主治。其飲熱受熱者,亦可隅反。若內傷之咳,則五臟十二經皆有,斷不可專治其肺。

蓋咳在肺,所以致咳不在肺。五臟六腑苟有一氣之逆,觸動肺氣,即能作咳。醫經旨“聚於胃、關於肺”二語,深得咳嗽要言。夫胃有五竅,如閭裡門戶。水穀入胃,渣滓由下脘傳小腸,水液即從旁竅而出,傳布三焦,由中焦蒸化,至上焦為津液,滲下焦為便溺。今臟腑之氣失順,逆擊於肺作咳,胃竅之水飲不能盡化津液,聚於上脘而為痰涎,寒則痰稀,熱則痰濃。前人論脾乃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今讀西國醫書,謂咳痰不從肺出,即從胃脘而來。証以經文“聚於胃、關於肺”二語,始知前人所論非是。按前賢論咳嗽者甚多,至“聚於胃”三字,從未論及,豈《內經》此言漫無著落耶?今得西醫剖視之書,益見《內經》之精。至何臟何腑之逆,虛實之辨,當詳參脈証。經文於此尤為精細,不難按証用藥。

茲集外感內傷為一編,讀者宜細繹之,勿混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