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脈體用
(見後附餘)
脈取寸口之義
《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生死。
《營衛生會篇》云︰人食氣於谷,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難經》云︰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
慎庵按︰人之臟腑、氣血、經脈、骨髓,皆有所會,名曰八會,而脈之大會,在於太淵,即手太陰動脈,在掌後陷中。
吳草廬曰︰寸關尺,輒云心脈、肺脈、肝脈、脾脈、腎脈者,非也。此手太陰肺經之動脈,分其部以候他臟之氣耳(李時珍曰︰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脈行始於肺,終於肝,而複會於肺。肺為氣所出入之門戶,故名曰氣口,而為脈之大會,以占一身焉。
釋寸口氣口脈口
張景岳曰︰愚按寸口、氣口、脈口之義,歷考經文,乃統兩手而言,非獨指兩寸為寸口,右手為氣口也。肺主諸氣,氣之盛衰見於此,故曰氣口;脈朝百脈,脈之大會聚於此,故曰脈口;脈出太淵,其長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雖三,而實則手太陰肺經一脈也。王叔和未詳經旨,突謂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氣口以前等說,以致後人,俱指兩寸為寸口,右關為氣口,而不複知統兩手而言矣。自晉及今,以訛傳訛,莫可解救也。
慎庵按︰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所言寸口,皆統三部而言,亦未嘗專指寸脈而言也。張說為是。
析寸關尺
《二難》曰︰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然則關之前曰寸,關之後曰尺,而所謂關者,乃間於尺寸之間,而為陰陽之界限,正當掌後高骨處是也。
滑伯仁曰︰手太陰之脈,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兩手大指之端,其魚際後一寸九分,通謂之寸口;於一寸九分之中,曰寸,曰尺;而關在其中矣。其所以云尺寸者,以內外本末,對待為言,而分其名也。
蔡氏云︰自肘中至魚際,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自肘前一尺,為陰之位,魚際後一寸,為陽之位。太陰動脈,前不及魚際橫紋一分,後不及肘中橫紋九寸,故古人於寸內,取九分為寸;尺內,取一寸為尺,以契陽九陰十之數。《脈經》曰︰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寸主射上焦,頭及皮毛竟手;關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論》云︰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調虛實,而除邪疾。上部天,兩額之動脈(當頷厭之分,足少陽脈氣所行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即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脈氣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即和 之分,手少陽脈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陰也(掌後寸口動脈,經渠之次,肺經脈氣所行也);中部地,手陽明也(手大指次指後銳骨下動脈,神門之次,心經脈氣所行也)。下部天,足厥陰也(氣沖下三寸動脈,五裡之分,肝經脈氣所行也,臥而取之,女子取太沖,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是也);下部地,足少陰也(內踝後跟骨旁動脈,太溪之分,腎經脈氣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陰也(魚際上越筋間動脈,直五裡下箕門之分,沉取乃得,脾經脈氣所行也,若胃氣欲候者,當取足跗上之沖陽)。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為九臟。(神臟五,以五臟藏神故曰神臟;形臟四,即頭角、耳目、口齒、胸中,共為九臟。)按︰此上古三部九候診法,以人身上中下三停分三部,三而三之,合為九候也。
《十八難》曰︰脈有三部九候,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臍之有疾也;尺為下部,法而應乎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
按︰此越人專以寸口寸關尺為三部,三部俱有浮中沉之三候,三而三之,合成九也。今人之所遵守者,以其簡捷不複知有古法矣。
附十二經動脈
手太陰肺脈,動中府、雲門、天府、俠白。
手陽明大腸脈,動合谷、陽溪。
足陽明胃脈,動沖陽。(在足大趾次趾陷中,為內庭,上內庭五寸,是即仲景所謂足太陰脾脈,動箕門、沖門。(在期門下尺五寸。)手少陰心脈,動極泉。(臂內腋下筋間。)手太陽小腸脈,動天窗。(在頸側大筋間,曲頰下。)足太陽膀胱脈,動委中。(在膝後。)足少陰腎脈,動太溪。(在踝後跟骨上。)手厥陰心包絡,動勞宮。(在掌中屈中指盡處。)手少陽三焦脈,動禾 。(在耳前。)足少陽膽脈,動聽會。(在耳前陷中。)足厥陰肝脈,動太沖、五裡、陰廉。
六部臟腑分屬定位
《脈要精微論》云︰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中者,即關脈也),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即寸脈也),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即心包絡);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李士材曰︰《內經》出胸腹膈三字,配寸關尺,腑不及膽者,寄於肝也;不及大腸小腸膀胱者,統於腹中也。
張路玉曰︰寸關分左右,尺獨不分者,一皆主乎腎也,腎為先天一氣之始,故首言也。
徐春甫曰︰內外每部,有前後半部之分也,脈之上至,應前半部為外;脈之下至,應後半部為內(一指前後分內外)。概而言之,臟腑近背之陽位者,以前半部候之;近腹之陰位者,以後半部候之。
張景岳曰︰觀易卦六爻,凡畫卦者,自下而上,上三爻為外卦,下三爻為內卦,則其上下內外之義明矣。又有以浮取為外,沉取為內,於義亦通。
滑伯仁曰︰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
《靈樞》曰︰宗氣出於上焦,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上焦在於膻中,中焦在於中脘,下焦在於臍下陰交。故寸主上焦,以候胸中;關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
此定診也。(此三焦分診於寸關尺也。)慎庵按︰以上診法,五臟定位,出於《素問》。三焦包羅乎五臟六腑之外,是一大腑,故《經》名孤腑,當依上中下,分診於寸關尺,是從《靈樞》也。膻中即心包絡。《經》云︰諸邪之命門在十四椎之下,下至上,在七椎之上,介乎兩腎之中,正當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極,名為丹田,是先天真陽之窟宅,而為腎經之 穴,故候右尺之元陽,即所以候命門也。至於六腑經文,首揭胃腑,余俱略而不言,但以胸膈腹三字該之者,以胃為十二經脈之化原,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顧胃腑於諸經,豈不重而且大乎?此皆本之於《內經》,為診家之定法,歷萬世而不移易者也。余大小腸、膽與膀胱四經部位,未經《內經》指明,致啟後世之疑,議者紛紛不一。以膽屬木,而附於肝,分屬左關同診。膀胱與腎俱屬水,分診於左尺。至大小腸二腑,或從兩寸,或從兩尺,未有定診。余著《存疑》一則,附見於後,就有道者正焉。
存疑
(見後附餘)
下指法
盧子由曰︰診法多端,全憑指法捷取。蓋人之中指,上兩節長;無名食指,上兩節短,參差不齊。若按尺,排指疏,則逾越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又不及寸關尺之界分。齊截三指,斯中指翹出,而節節相對,節無不轉,轉無不活,此別左右,分表裡,推內外,悉五層,候浮中沉,此三指法也。以中指並齊食指,去無名指;以中指並齊無名指,去食指,亦節無不轉,此衡寸口,權尺中,齊上下,推下上,推上下,均前後,兩指法也。至若左人迎,右氣口,候十二臟腑定位,如以右食指,切左寸臟心,腑小腸;右中指,切左關臟肝,腑膽;右無名指,切左尺臟腎,腑膀胱;如以左食指,切右寸臟肺,腑大腸;左中指,切右關臟脾,腑胃;左無名指,切右尺臟命門,腑三焦,(此遵古診,惟此右尺不可依此,當遵前條經文。)咸用指端舉按,別臟別腑,此單指法也。雖可三指並齊,及其定位,專指舉按,固得其真,不若獨指之無牽帶,別有低昂也。第惟食指肉薄而靈,中指則濃,無名指更濃且木,是必指端棱起如線者,名曰指目,以按脈中之脊,無論洪大弦革,即小細絲微,咸有脊焉,真如目之視物,妍丑畢具,故古人稱診脈,曰看脈,可想見其取用矣。每見惜指甲之修長,用指濃肉分,或指節之下,以憑診視者,真不啻目生頸腋胸脅間矣。
下指有輕重
《五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豆也)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滑伯仁曰︰取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按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腑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按之,附於肉下,近於筋骨間,陰也,臟也,亦腎肝之應也。不輕不重,中而候之,其脈得於肌肉間者,陰陽相通,中和之象,脾胃之應也。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所謂尋也。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一云︰舉必先按之,按則必先舉之,
診視大法
《脈要精微論》云︰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脈不得中,而有過失也。)凡診先以三指齊按,所以察其大綱,如陰陽表裡(統體而言),上下來去,長短溢脈覆脈之類是也。後以逐指單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經脈時脈,以審胃氣,分表裡寒熱虛實,辨氣分血分,陰陽盛衰,臟腑所屬。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斷病,何部異於眾脈,便屬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極者,以決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平人氣象論》云︰持脈有道,虛靜為保。以脈之理微,非靜心神,忘外慮,均呼吸,不能得也。故人之息未定,不可以診;己之息未定,亦不可以診。夫意逐物移,念隨事亂,謂能察認隱微,有是理乎?故必虛其心,靜其志,纖微無間,而診道斯為全矣,保不失也。
七診
《三部九候論》云︰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張注云︰謂其或在上,或在下,或在表,或在裡之不同也),獨陷下者病。(沉伏不起也。)《舉要》云︰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尋。(浮以候表,沉以候裡,中以候胃氣。上下,即寸與尺,此概兩手六部而言也;左右,左手右手也,一說上下左右,即《脈要精微論》所云,左外以候心,右外以候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此節與前診視大法參看。)
脈審上下來去
《脈要精微論》云︰上盛(寸部)則氣高(邪壅於上為厥巔疾(厥陽巔頂之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去聲)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上下皆指寸尺而言,惡字入聲。)張仲景曰︰初持法,來疾去遲,此由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滑伯仁曰︰脈有上下來去至止,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
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
吳鶴皋曰︰脈有上下,是陰陽相生,病雖重不死;脈有來去,是表裡交泰,病雖重必起;脈無上下來去,死無日矣。汪子良曰︰來以候外,去以候內。來實去虛,主病在外;來小去大,主病在內。
推求上下內外察病法
《脈要精微論》云︰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張注云︰推音吹,諸釋作推展之推者,非也。此言察病之法,當推求於脈,以決其疑似也。
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於外矣,然脈則沉遲不浮,是在內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積也。
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張云︰凡病若在裡,而欲推求於內矣。然脈則浮數不沉,是在外而非內矣,故知其身之有熱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張云︰凡推求於上部,然脈止見於上,而下部則弱,此以有升無降,上實下虛,故腰足為之清冷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張云︰凡推求於下部,然脈止見於下,而上部則虧,此以有降無升,清揚不能上達,故為頭項痛也。或以陽虛而陰湊之,亦為頭項痛。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
張云︰按之至骨,沉,陰勝也。脈氣少者,氣血衰也。陽氣衰而陰氣盛,故為是病。
因形氣以定診
《匯辨》云︰人之形體,各有不同,則脈之來去,因之亦異,不可執一說,以概病情也。何則?肥盛之人,氣居於表,六脈常帶浮洪;瘦小之人,氣斂於中,六脈常帶沉數;性急之人,五至方為平脈;性緩之人,四至便作熱醫。(此句未妥,亦須合症而診。)身長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見實強;南方之人,恆多軟弱。
少壯之人,脈多大;老年之人,脈多虛。醉後之脈常數,飲後之脈常洪。室女尼姑多濡滯,嬰兒之脈常七至。故《經》曰︰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者死。更有說焉,肥盛人雖曰浮洪是其常,使肌肉過於堅濃,則其脈來,勢不能直達於皮膚,反欲重按乃見,徒守浮洪之說,以輕手取之,則模糊細小,竟不能測;瘦小之人,雖曰沉數是其常,使肌肉過於淺薄,則其脈來,即呈於皮膚,反可浮取而知。性急之人,脈數是其常,當從容無事,亦近舒徐;性緩之人,脈遲是其常,值倥傯多冗,亦隨急數。北人脈強是其常,或累世膏粱,或母系南產,亦未必無軟弱之形;南人脈弱是其常,或先天稟足,或習耐勞苦,亦間有實強之狀,少壯脈大是其常,夭促者多見虛細;老年脈虛是其常,期頤者更為沉實。室女尼姑,濡弱者是其常,或境遇優游,襟懷恬淡,脈來亦定沖和。嬰兒氣稟純陽,急數者是其常;或質弱帶寒,脈來亦多遲慢。以此類推,則人固有一定之形氣,形氣之中,又必隨地轉移,方能盡言外之妙也。
脈審陰陽順逆
《平人氣象論》有云︰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
約注云︰春夏洪大為順,沉細為逆;秋冬沉細為順,洪大為逆。男子左大為順,女子右大為順。凡外感症,陽病見陽脈為順,陽病見陰脈為逆,陰病見陽脈亦為順。內傷症,陽病見陽脈為順,陽病見陰脈為逆,陰病見陰脈為順,陰病見陽脈為逆也。
《靈樞‧動輸篇》云︰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
約注云︰陽症脈宜浮大,小為陽症見陰脈;陰症脈宜沉細,大為陰症見陽脈。
張路玉曰︰陰陽,死生之大端,不出浮大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之總綱。仲景言傷寒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可以推卒病之逆順,亦可廣諸病之死生。
孫對薇曰︰陰根於陽,陽根於陰。表屬陽,以活動為性體,而有靜順之陰在內;裡屬陰,以靜順為性體,而有活動之陽在中,乃相依倚也。若表脈惟散尖洪大,裡脈惟蹇遲細小,乃陰陽不相和。各盛於本位,當收斂表陽,使根於內;溫和裡陰,使根於外。有表澀下,而裡沖上者,在外為陽氣不升,在內為陰火沖發;有表蹇澀,而裡洪數者,此陰乘陽,陽乘陰也。又云︰尖數在下,而不見平闊之體,此陽極也,當下之;平闊在上,而不見尖數之體,此陰勝也,當升之。
脈有五逆
《靈樞‧玉版篇》云︰諸病皆有逆順。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冷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皆為陰症見陽脈)。咳且溲(小便)血,脫形,其脈小勁(小不宜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小不宜疾),是謂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上溲血(下),形肉脫(外),脈摶(內),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虛而火盛),是四逆也。咳嘔,上腹脹(中),且餐泄(下),其脈絕,《靈樞‧五禁篇》曰︰何謂五逆?熱病脈靜(陽症見陰脈),汗已出,脈盛躁(病不為汗衰),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痺不移(凝血),血
四塞脈
《至真要大論》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澀,秋不數,是謂四塞。
吳注云︰言脈雖待時而至,若春至而全無冬脈,夏至而全無春脈,己雖專王,而早絕其母氣,是五臟不相貫通也。
又曰︰參見曰病,複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吳注云︰一部而參見諸部,此乘侮交至也。既見於本部,複見於他部,此淫氣太過也。未去而去,為本氣不足,來氣有餘;去而不去,為本氣有餘,來氣不足。王注︰複見,謂再見已衰、已死之氣也。
脈貴有神
李東垣曰︰脈之不病,其神不言,當自有也;脈既病,當求其中神之有與無焉。
如六數七極,熱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熱而有神,當泄其熱,則神在焉;寒而有神,當去其寒,則神在矣。寒熱之脈,無力無神,將何恃而泄熱去寒乎?苟不知此,而遽泄之去之,將何依以生,所以十亡八九。故經曰︰脈者血氣之先,血氣者人之神,可以不謹養乎?可不察其有無乎?按東垣此論,深達至理,但以有力二字言有神,恐不足盡有神之妙。王執中曰︰有神者,有力中帶光澤潤滑也,於解進矣。蕭子 歌云︰輕清穩濃肌肉裡,不離中部象自然,則又有進焉。
脈貴有根
《難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胸腹有物填塞,故吐之則愈,若無物可吐,則陰絕於下也)。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草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木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皆系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言其能建中立本,育氣固形,使諸邪不能傷其身,守其內而衛其外者也,故云)。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
脈無根有二說
《匯辨》云︰一以尺中為根。叔和云︰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蓋因其有根也。若腎脈獨敗,是無根矣,安望其發生乎?一以沉候為根。《經》曰,諸浮脈無根者皆死,是為有表無裡,孤陽不生,蓋陰陽互為其根,使陰既絕矣,孤陽豈能獨存乎?尺為腎部,而沉候之六脈,皆腎也(滑氏曰︰沉候亦腎肝之應,見前)。要知兩尺之無根,與沉取之無根,總屬腎水涸絕,而無資始之原,宜乎病之重困矣。
浮中沉候五臟說
王宗正曰︰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州,則與叔和之守寸關尺,寄位以候五臟六腑之脈者,不大相逕庭乎?豈知宗正亦從經文諸浮脈無根者皆死之句悟入,遂謂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心肺居於至高之分,故應乎浮;肝腎處乎至陰之位,故應乎沉;脾胃在中,故以中候候之。然能與叔和之法,參而用之,正有相成之妙。
(沖陽、太溪、太沖三脈)《匯辨》云︰凡傷寒危迫,手脈難明,須察足脈。不知者競相嘩矣,予請陳其說焉。
《經》曰︰治病必求於本。本之為言根也,源也。而本有先後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腎,而太溪一穴,在足內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此足少陰所注為 地也;後天之本在脾,而沖陽一穴,在足趺上五寸,高骨間動脈,去陷谷二寸,此足陽明所過,為原之地也。診太溪以察腎氣肝,在足指本節後二寸陷中。蓋肝者,東方木也,生物之始,又婦人主血,而肝為血海,此脈不衰,則生生之機,猶可望也。
脈以胃氣為本
《玉機真藏論》云︰脈弱以滑,是有胃氣。
《終始篇》云︰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是皆胃氣之謂。)張景岳曰︰大都脈代時宜,無太過,無不及,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便是胃氣之脈。
《平人氣象論》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秋病至秋而病,以胃尚存;今病,即病也,無胃氣故也,餘仿此。)《玉機真藏論》云︰胃者五臟之本。臟氣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致於手太陰也。(無胃者,非無胃也,邪奪之也,邪奪之,則胃不至,而真臟反至也)凡脈緩而和勻,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長不短,應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者,此真胃氣脈也。
盛啟東曰︰舉按堅強,搏擊有力,或微渺在骨,按不可得,胃氣絕也。
朱改之曰︰脈健旺者,按之柔和;微弱者,按之應指,便是胃氣;合微弦微鉤以觀,自得之
五臟平脈
心脈浮大而散,心合血脈,心隨血脈而行,持脈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脈而得者為浮;稍稍加力,脈道粗者為大,又稍加力,脈道闊濡者為散。肺脈浮澀而短,肺合皮毛,肺加力,不及本位曰短。肝脈弦而長,肝合筋,肝脈循筋而行,持脈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脈道如箏弦為弦;次稍加力,脈道迢迢者為長。脾脈緩而大,脾合肌肉,脾脈循肌肉而行,持脈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輕風微揚柳梢為緩;稍稍加力,脈道敦實者為大。腎脈沉而軟滑,腎合骨,腎脈循骨而行,按至骨而得者為沉;次重按之,脈道無力為軟;舉指來疾,流利者為滑。
滑伯仁曰︰此五臟平脈,須要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脈,自然可曉。《經》曰︰先識經脈,而後識病脈,此之謂也。
時脈
《玉機真藏論》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強,此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善怒,忽忽眩冒而巔疾;不及則胸痛引背,下則兩脅滿(忽忽不爽也,眩目視如轉也,,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身熱膚痛,為浸淫;不及則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氣逆而背痛;不及則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氣來沉而搏,故曰營,反此者病。其氣如彈石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解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不及則心懸如病飢,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眇音渺,季脅之下,挾脊兩旁空軟處腎外當眇,故眇中清冷也,解者,熱不熱,寒不寒,壯不壯,弱不弱,即倦怠無力不欲食是也)。
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四肢不舉,不及則九竅不通。
張三錫曰︰時脈者,謂春三月俱帶弦,夏三月俱帶洪,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沉。臟脈平,胃脈又應四時,乃無病者也,反此病矣。太過病在外,是外感邪氣也;不及病在中,是張路玉曰︰春脈弦,見於人迎,肝氣自旺也。設反見於氣口,又為土敗木賊之兆,或左右關雖弦,而小弱不振,是土衰木萎,法當培土榮木。設用伐肝之劑,則脾土愈困矣。或肝病証,見於左寸,包絡之火自旺也,或並見於右寸,火乘金位也。脾脈緩,諸部皆緩,而關部獨盛,中宮濕熱也;諸部皆緩,寸口獨滑,膈上有痰也;諸部皆緩,兩尺獨顯弦狀,豈非肝腎虛寒,不能生土之候乎。肺脈毛,昔人以浮澀而短為平脈,意謂多氣少血,脈不能滑,不知獨受營血之先,營行脈中之第一關隘,若肺不傷燥,必無短澀之理,即感秋燥之氣,亦肺病耳,非肺氣之本燥也。若諸部皆毛,寸口獨不毛者,陽虛濁陰用事,兼挾痰氣於上也。諸部不毛,氣口獨毛者,胃虛不能納食,及為泄瀉之征也。腎脈石,若諸脈不石,左寸獨石者,水氣凌心之象,右關獨石者,沉寒傷胃之象也。
脈逆四時
(此即克賊脈也)《玉機真藏論》曰︰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逆四時,為不可治。所謂逆四時者,春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王注︰未有,謂未有藏脈之形狀也。)春脈弦,得洪脈,至夏死;得澀脈,至秋死;得石脈,至冬死。以真臟之氣先泄也。
丹源子曰︰然必曰懸絕沉澀者,正見此等脈,與常脈迥別。故不懸絕者,不可遽云死也,且其死,亦有期。按︰仲景云︰二月得毛脈,至秋當死,是必待所勝者旺而後死也。又按︰《平人氣象論》所云,春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等云云,是又以春與秋互對,夏與冬互對,與此稍不同,而皆不曰死,亦謂其不懸絕也。學人再取其病証參之,益了然矣。大抵春夏忌沉澀,秋冬忌浮大,此其要耳。
五臟平病死脈
(《平人氣象論》)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曰心平(琅 音郎干,玉之有光似珠者,言盛滿滑利也)。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急促相仍),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輕取堅強不柔,重取牢平肺脈來,厭厭聶聶(眾苗齊秀之貌),如落榆莢,曰肺平(浮薄而輕虛)。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往來澀滯),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空虛無根),如風吹毛(散亂無緒),曰肺死。
平肝脈來,軟弱招招(猶迢迢也),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梢必柔軟,即和緩弦長之義),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堅勁無梢之和緩);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平脾脈來,和柔相雜,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輕疾不緩);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後二句,言點滴無倫,去而不返也。)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堅搏牽連),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音劈)如彈石,曰腎死。
按︰《十五難》所載,平病死脈,與本經各有異同,學人當以本經為正。
脈有溢覆關格
(此陰陽相乘之脈)《三難》曰︰關之前,陽之動也,脈當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臟之脈,人不龐安常曰︰寸倍尺為溢脈,一名外關,關以上,外脈也,陰拒陽而出,名曰內格。自關以上,溢於魚際,而關以後,脈伏行,陰壯乘陽,而陽竭則死,是寸口四倍於人迎。尺倍寸為覆脈,一名內關,關以下,內脈也,陽拒陰而入,名外格。自關以下,覆入尺澤,而關以前,脈伏行,陽亢乘陰,而陰竭亦死,是人迎四倍於寸口。
脈有伏匿
《二十難》曰︰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
張注云︰尺部而見陽脈,乃陽乘於陰。陽脈之中,雖時沉澀而短,此乃陽中伏陰。寸部而見陰脈,乃陰乘於陽也。陰脈之中,雖時浮滑而長,此乃陰中伏陽也。
稟賦脈
六陽脈,六部健旺;六陰脈,六部如絲。
仁齋曰︰陽脈雖病寒常浮洪,陰脈雖病熱常微細。
錢君穎曰︰稟陽臟者便燥,能飲冷,惡辛辣,不受補劑,畏熱喜涼;稟陰臟者便溏,喜飲熱,飲冷即瀉,喜辛辣,畏冷。
肥人脈沉瘦人脈浮
張三錫曰︰人肥白,脈多沉弱而濡,或滑,以形盛氣虛,多濕痰故耳。人黑瘦,脈多數疾,或弦,以陰水不足,火常盛故耳。
滑伯仁曰︰男子尺脈常弱,女子尺脈常盛。
朱丹溪曰︰男子寸盛而尺弱,女子尺盛而寸弱。(參黃子曰︰男子以陽為主,女子吳鶴皋曰︰神氣充實,一手或兩手脈上魚際必壽,素無此脈,一旦見者,陰乘陽也,為逆
反關脈
《內經》曰︰脾脈外鼓沉為腸,久自已。胃脈外鼓大為鬲,偏枯。
王啟玄注云︰外鼓,謂不當尺寸而鼓擊於臂外。
鄒丹源曰︰此即反關脈,謂其不行於關上,而見於關外,故曰反關也。其部位取法,亦與正有只一手反者。《內經》此節,特脾胃一部之主法,若心肺肝腎,亦可以三隅反矣。然溯其所自,此先天之變也,或形生之後,因驚撲,因病藥,而脈道外走者,此後天之失也。
附記︰孫兆診開寶寺僧,左手無脈,乃轉左臂上得之,而息至如常。孫曰︰意是年時,曾有驚撲,震動心神,故脈道外移,則不能複,今氣血已定,自不複歸,非有病也。
僧曰︰然,某襁褓時,兩受撲,皆幾死,今宜脈之失道,非有疾也。聞公神於醫,聊試耳。
反診脈
《脈經》曰︰寸口脈沉著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腎脈也,動苦少腹痛,腰體,癲疾。刺腎俞入七分,又刺陰維入五分。
慎庵按︰此乃反診之脈,非反關也。反仰其手,謂仰醫者之手,非仰病患之手也。
古人診病,必仰病患之手而診,醫者覆其手以候,惟反診異是,覆其病患之手,醫者乃仰手而取,則得其脈矣。此外惟南北二政之歲,三陰司天在泉,尺寸有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不應者脈極沉,不應診也,覆病患手診之,則脈見,非無脈也,舍此之外,無覆手之診。
南北政司天在泉不應之診
《匯辨》云︰南北二政,其面不同,司天在泉,移位相從。甲己之歲,是為南政。三陰司天,則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斯八歲者,皆曰北政。三陰不應。北政之歲,厥陰在泉,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不應之位,皆少陰也。諸部不應,反診較之。
不應之脈,皆在兩寸兩尺,一為手少陰心經,一為足少陰腎經也。凡南政之應在寸者,則北政應在尺;北政之應在寸者,則南政應在尺。值此不應之脈,乃歲運合宜,命曰天和之脈,不必求治,若誤治之,反伐天和矣。
不應有尺寸反左右交
尺當不應,而反浮大;寸當浮大,而反沉細;寸當不應,而反浮大;尺當浮大,而反沉細,是為尺寸反者,死。
右當不應,而反浮大;左當浮大,而反沉細;左當不應,而反浮大;右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交者,死。
外感辨風寒風熱憑証略脈說
張路玉曰︰肥人肌肉豐濃,胃氣沉潛,縱受風寒,未得即見表脈,但須辨証。
設鼻塞聲重,涕唾稠粘,風寒所傷也。
若鼻塞聲重,而屢咳痰不即應,極力咯之,乃得一線粘痰,甚則咽腫者,乃風熱也。以肥人實之故,不可以此膠執也。瘦人肌肉淺薄,胃氣外泄,即發熱頭痛,脈浮數,多屬於火;但以頭之時痛時止,熱之忽重忽輕,又為陰虛火擾之故也。惟發熱頭痛無間,晝夜不分輕重,人迎浮盛者,方是外感之病。亦有表邪挾內火,雖發熱頭痛,晝夜不分輕重,而煩躁口渴,臥寐不寧,皆邪火爍陰之候,惟宜辛涼發散,又當顧慮其陰。獨形瘦氣虛,顏白唇鮮,衛氣不固者,最易傷風,卻無內火之患矣。
脈有五邪
(虛實賊微邪是也。)《難經》曰︰從前來者為實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
春肝木王,其脈弦細而長,名曰肝脈也。反得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沉凌木,為微邪,雖病即瘥。(余四臟俱依此而推,不必重錄其文。)按︰我生,是將來,故在前而實;生我,是退氣,故在後而虛。克我,則為賊;我克,則為
診新病久病脈法
《內經》曰︰脈小弱以澀者,謂之久病;脈浮滑而病者,謂之新病。(再以望診中合色脈一條,參究得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