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症
濕之為病。有外因內因之不同。有濕熱寒濕之各別。苟不辨表裡察虛實而求本施治。未有不誤人於反掌間者矣。如外因之濕也。有感天地之氣者。則雨露水土之屬。有中陰濕之氣者。則臥地濕衣之屬。多傷人皮肉筋脈者也。內因之濕也。有由於飲食者。則酒酪炙 之屬。有由於停積者。則生冷瓜果之屬。多傷人臟腑腸胃者也。其見症也。在肌表則為發熱。為惡寒。為自汗。在經絡則為痺為重。為筋骨疼痛。為腰痛不能轉側。為四肢痿弱酸痛。在肌肉則為麻木。為 腫。為黃膽。為按肉如泥不起。在臟腑則為嘔惡。為脹滿。為小水秘澀。為黃赤。為大便泄瀉。為後重 疝等症。然在外者為輕。在內者為重。及其甚也。則未有表濕而不連臟者。裡濕而不連經者。此濕病之變。不為不多也。況濕從內生。多由氣血之虛。水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即濕從外入。亦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故。若泥於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之旨。而概以濕為實症。豈不誤施而犯虛虛之戒耶。夫濕從土化而分旺四季。故土近東南則火土合氣。而濕以化熱。如脈滑數。小便赤澀。大便秘結。引飲自汗者。方是熱症治法。宜清宜利。四苓散大小釐清飲。茵陳飲之類主之。土近西北。則水土合德。而濕以化寒。如脈細遲。小便清白。大便泄利。身痛無汗者。方是寒症治法。宜溫宜燥。五苓散理中湯。金匱腎氣湯之類主之。大抵濕中有火。則濕熱薰蒸而停郁為熱。濕中無火。則濕氣不化而流聚為寒。且內濕之症。屬陰虛者。因濕生熱而陰愈虛。陰虛則精血內耗。而濕熱反羈留而不動。屬陽虛者。因濕化寒而陽愈虛。腸虛則真火內敗。而寒濕更積蓄而不消。是以醫家察脈。而確知其為陰虛生濕也。須用壯水補陰之品。則真水營運而邪濕必無所容。察脈而確知其為陽虛生濕也。須用益火補陽之藥。則陽氣流通。陰濕不攻而自走。可見內傷外感之症。皆由元氣虛弱。致濕邪內而發之。外而襲之。經曰:壯者。氣行則已。怯者著而為病。彼妄行攻擊。喜投推蕩者。安可不兢兢自慎哉。蓋脾元健運。則散精於肺。而膚腠堅固。外濕無由而入也。腎氣充實。則陰陽調和。而升降有度。內濕何自而生乎。不然者。徒知表汗燥濕。利二便之法。而不惜人元氣。將見腫脹泄瀉之症變。而議論更多臆說矣。開鬼門。潔淨府。人以為確守經義。而罔顧元氣。宜其人甚多而濕病之根難拔。先生卓見。自不雷同。
四苓散
澤瀉(一兩七錢五分) 豬苓 茯苓 白朮(炒各七錢五分)
古法為末。今法以水煎服。
五苓散
即前方減澤瀉五錢。加肉桂五錢。 古法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今法以水煎服。
大釐清飲
梔子(炒焦) 豬苓(各四錢) 茯苓 澤瀉 木通(各二錢) 枳殼(一錢) 車前子(一錢)
水一鐘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小釐清飲
茯苓(三錢) 澤瀉(二錢) 苡仁(二錢) 豬苓(二錢) 枳殼(一錢) 濃朴(一錢)
水鐘半。煎八分。食遠服。
茵陳飲
茵陳 梔子(焦) 澤瀉 青皮(各三錢) 甘草(一錢) 甘菊花(二錢)
用水三四鐘。煎二鐘。不時陸續飲之。
理中湯
人參 白朮(炒) 炮薑 甘草(炙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金匱腎氣湯
熟地(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山藥(一錢) 牛膝(一錢) 山萸肉(一錢)車前子(一錢) 丹皮(八分) 澤瀉(五分) 附子(五分) 肉桂(五分)
水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