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歷節病脈証治第五
(論一首脈証三條方十二首)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痺。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衍義〕此証半身不遂者。偏風所中也。但臂不遂者。風邪上受也。風之所客。凝澀榮衛。經脈不行。分肉筋骨俱不利,故曰此為痺。衛者。水穀之悍氣。陽也。溫分肉。肥腠理。循行脈外。佐其動也。滑利充溢。榮者。水穀之精氣。陰也。循脈中。應刻而動。沉動翕徐。今因風著為痺。榮遂改微。衛遂變數。故脈微數也。此即內經風論謂風各入其門戶所中者之一証耳。其餘散於各篇。不言風而病偏枯者,則不可勝數,或得之汗出偏沮,或得之陽盛陰不足,或胃脈內外大小不一,或心脈小堅急,或腎水虛者。靈樞亦敘於熱病篇中。皆能致偏枯喑痱之病。觀夫經旨不言其邪。惟從陰陽臟氣有餘不足之故。豈無深旨。是六淫七情飲食起居房勞。凡能傷其陰陽臟氣之虛。致榮衛經脈痺而不能周流於身者。皆其邪也。不可一言而盡指之故耳。劉河間因不以此証列於風類,而乃入火類。曰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亦非外中於風。良由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製之,而熱氣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無知也,或即不死。發過而偏枯者。由經絡左右雙行而熱。郁結氣血。不能宣通。若一例得通則否者。痺而癱瘓也。此論發前人所未發。觀是書者。尤宜兼通焉。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 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沫。
〔衍義〕內經有謂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百病之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經絡。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稟於腸胃。仲景今言是病。即此之謂也。絡脈。蓋經脈行氣。皆在皮部。絡脈浮近於皮膚。故善惡之色見於外。經脈伏行於隧道。故善惡之脈。朝於寸口而後見。絡脈不自動。隨經脈而動。此由絡脈之血空虛。所以脈見得也。寒邪之氣緊束。故浮緊之脈。並見於寸口。絡脈從經脈。左右雙行。當邪入之時不治。至於其邪隨絡脈流行。邪所在之側,則血虛。虛則經氣緩。邪所不在之側,則血和。和則經氣行如度而急。緩急牽引。故口緩 僻不遂。邪在於絡。其衛氣循於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者。與之相遇,則不榮於肌膚。故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則榮氣之行澀。內不養於骨。則骨重。外不滋於肉,則身重而不勝。仲景所謂入腑入臟者。腑六臟五。果何屬也。意即內經之所謂稟於胃者也。夫胃者土也。水穀之海。十二經皆受氣於胃。胃者六腑之總司。多氣多血者也。心者神明之宅。五臟之主。由是諸腑經絡受邪。變氣則歸於胃。胃得之則熱甚。津液壅溢為痰涎。閉塞隧道。榮衛不行。胃之支。別脈上絡於心者。並塞其神氣出入之竅。故不識人也。諸臟受邪。極而變者。亦必歸於心。於是心得邪,則神散而樞機息。舌者心之竅。機息則舌縱。廉泉開。舌縱,則難以言。廉泉開,則口流涎。此是俗所宗之說也。
侯氏黑散 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台治風癲)菊花(四十分) 白朮(十分) 細辛(三分) 茯苓(三分)牡蠣(三分) 桔梗(八分) 防風(十分) 人參(三分)礬石(三分) 黃芩(五分) 當歸(三分) 乾薑(三分) 芎 (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在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能助藥力。
〔衍義〕心主血。陽臟也。榮衛不布。內無所養,則心中惡寒。不足生焉。是以菊花為君。治風兼治濕。治風以防風佐。治濕以白朮佐。桔梗亦能治風痺。通膈氣。舟楫諸藥。細辛、桂枝助防風。礬石茯苓助白朮。黃芩、乾薑、牡蠣。開利內外寒熱痺氣。參、歸更與乾薑、牡蠣。治心中惡寒不足者。初治欲開其痺著,則用溫酒以行藥勢。禁諸熱物。宜冷食者,為礬石能固澀諸藥。助其久效,而礬石性得冷即止。得熱即下故也。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衍義〕天道乾健而坤靜順。人道亦應之。氣健而血順也。血氣和平。然後脈不緩不急。不遲不數。日行百刻。以周於身而朝寸口。是以候寸口以求其虛實。遲則知陽氣之不能健運。緩則知榮氣之應刻不逮。榮氣不逮則亡血。衛氣不運。因而中風。經虛邪入。榮衛不布於皮膚。血凝津滯。發為身癢癮疹。然疹有赤白。不獨屬風也。原屬津凝血滯。治與濕同。且榮衛不健。與邪混郁於胸中,則害其宗氣之布息。故胸滿而短氣也。
風引湯 除熱癱癇。
大黃 乾薑 龍骨(各四兩) 桂枝(三兩) 甘草 牡蠣(各二兩)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提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 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螈 。日發數十次難療等証。熱邪以除。巢氏云。腳氣宜風引。
〔衍義〕風者外司厥陰。內屬肝木。上隸手經。下隸足經。中見少陽相火。所以風自內發者。由火熱而生也。風生必害中土。土主四肢。土病則四末不用。聚液成痰。癱瘓者。以風邪挾痰於四肢故也。癇者。以風熱急其筋脈。內應於心主故也。由是二者。盡可用此湯治之。首用大黃之寒走而不止者瀉之。俾火退風息。凝痰掃去矣。複用乾薑之熱止而不走者。何哉?前哲有云。大黃之推陳致新。如將軍之戡定禍亂。然使將無監軍。兵無向導。能獨成其功乎。夫一陰一陽之為道。故寒與熱相濟。行與止相須。然後寒者不慘。熱者不酷。行者不疾。止者不停。所以大黃逐熱行滯。以通榮衛而利關節,則必以乾薑安之。桂枝導之。佐大黃之達四肢臟腑而不肆其峻快。不然。將從諸藥石而下走矣。桂枝又散風木。乾薑又能治血。祛風濕痺。去風毒痺。二者因得以相製為使。猶慮乾薑之熱中。更以石膏、滑石製之。稟清肅之金性。以製木救土。瀉陽明肺熱。解肌肉風痺也。陰水不足。火因妄動而生風。滿招損。自役其心。精神不守。非鎮重之劑,則不能安其神。益其水。故以寒水石補陰水。紫石英、白石脂、赤石脂、牡蠣、龍骨斂精神。定魂魄。固根本也。
防己地黃湯 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一分) 桂枝(三分) 防風(三分) 甘草(一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一宿。絞取汁。生地黃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飯久。以銅器盛其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衍義〕狂走譫語有熱。脈長者則陽明。若此無寒熱。其脈浮者。非其証也。然脈浮者。血虛從邪。並於陽而然也。內經曰:邪入於陽則狂。此狂者。謂五臟陰血虛乏。魂魄不清。昏動而然也。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其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涼血補陰。熟蒸以歸五臟。益精養神也。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也。又降陰法也。陰之不降者。須少升以提其陽。然後降之。方可下。不然則氣之相並。不得分解矣。
頭風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上。令藥力行。
〔衍義〕頭者諸陽之所會。太陽為之長。若風寒濕客之。諸陽不得流通。與邪壅塞於巔而作痛。故用附子性之走者。於疾處散其邪。以鹽味之潤下。從太陽膀胱水性者佐之。用以引諸藥下降,則壅通而病愈矣。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
〔衍義〕腎主水。骨與之合。水性下。故脈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與之合。血性濡。血虛則脈弱。故脈弱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為水所主。心氣不得越。因而傷之。水汗相搏。聚以成濕。濕成則內應於脾。脾、土也。土克腎水。是以濕傷其骨。關節者。骨之所湊。筋之所束。故濕獨善流關節。以克其所勝。侮其不勝。然水汗所郁之濕。久變為熱。濕熱相蒸。濕屬土。土色黃。是以歷節發出黃汗也。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
〔衍義〕趺陽胃脈屬土。土濕所化也。脈經謂浮滑為有宿食。此雖非宿食之穀。然滑乃陽盛也。內經曰:食入於胃。長氣於陽。是乃飲食肥美所長之陽。成其濕熱之氣。宜乎亦得稱以穀也。脈浮汗自出者。內經曰:汗者穀之精氣。今穀之盛陽。出之於表。浮為衛虛。不能固腠理。因自汗出也。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衍義〕少陰脈者。太沖腎脈也。腎脈本沉。因飲食當風使之浮。浮則腎傷。腎屬陰。主血。傷必不足而脈弱也。肥人本多氣多血。其脈充盛。今反澀。由其血不足也。小者氣衰也。由飲酒所致。蓋因酒濕熱有毒。飲之過則傷衛傷榮。迫津為汗。汗出當風。乘虛入客。與衛相干,則短氣自汗出。入傷筋骨,則歷節疼痛。不可屈伸。諸肢節疼痛。身體 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四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麻黃(二兩)生薑(五兩) 白朮(五兩) 知母(四兩) 防風(四兩) 附子(二兩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衍義〕此風寒濕痺其榮衛。三焦之病。頭眩短氣。上焦痺也。諸肢節疼痛。身體羸。筋骨痺。韻書以 為火。以羸為筋結也。然濕多則腫。寒多則痛。風多則動。故用桂枝治風。麻黃治寒。白朮治濕。防風佐桂。附子佐麻黃、白朮。其芍藥、生薑、甘草。亦和發其榮衛。如桂枝湯例也。知母治腳腫。引諸藥祛邪益氣力。附子行藥勢為開痺大劑。然分兩多而水少。恐分其服而非一劑也。三因方云。每服四錢。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榮氣不通。衛不獨行。榮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衍義〕內經云。味過於酸。肝氣以津。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以津。蓋謂津液不仁而內溢。短肌。謂走血而肌縮。大骨氣勞。謂鹹入骨走血。髓無養也。由是知此之謂泄。即溢也。津液不溢。蓄而成濕。筋得濕,則弛長而緩。故名為泄。髓無血也。鹹多傷骨。因致痿而為枯。血走。絕而不流。謂之斷。濕勝謂之泄。血不流則榮不通。榮與衛相將。榮不通,則衛不獨行也。三焦形體。皆藉血以養。血亡則三焦無所依。四屬者。皮肉脂髓也。無血以滋,則身體羸瘦。獨有所蓄之濕。下流傷腎。腎主下焦。故腳腫大。濕勝則多汗。脾色黃。濕本於脾。故黃汗出。腎虛而陽不下降。則脛冷。假令陰虛濕郁變熱,則濕不泄而流於筋骨關節也。夫仲景誠善於立言者矣。即歷節一証。各分其因,以水。以酒。以天氣。此又以飲食之味。然獨出治天氣一方。人或怪其不具。噫。方可具哉。病有不常。體有強弱。時有寒暑。已出之方。猶自為準繩而已。又焉可執而不變也。若能求經氣。辨邪正。明藥性。亦何患其有証而無方歟。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烏頭湯方 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麻黃 芍藥 黃耆(各三兩) 甘草(炙)川烏(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
上五味 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衍義〕此湯概治歷節不可屈伸疼痛。於方下又複言治腳氣疼痛,必仲景書歷節條下有方,而無藥石。見腳氣中方名同而有藥。集書者遂兩出之。且二病皆因風寒傷於筋。麻黃開玄府。通腠理。散寒邪。解氣痺。芍藥以理血痺。甘草通經脈而和藥。黃耆益衛氣。氣壯則邪退。烏頭善走。入肝筋逐風寒。蜜煎以緩其性。使之留連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潤。又可益血養筋。並製烏頭燥熱之毒也。
礬石湯 治腳氣衝心。
礬石(二兩)
上一味。以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
〔衍義〕腳心病者。古人謂感水濕之邪。即內經痿痺厥逆証也。東垣有飲乳酪之說。予思足六經起於足五趾間。若天之六淫。飲食寒熱勞逸之氣。凡留滯於下者。皆足以致其腫痺不仁。屈伸不利。氣逆上沖也。豈獨水濕之邪。白礬味酸澀性燥。可去濕消腫。收斂逆氣。然腳氣衝心。水克火也。豈細故哉。
附方
古今錄驗續命湯 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麻黃 桂枝 當歸 人參 石膏 乾薑 甘草(各三兩) 芎 (一兩五錢)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勿當風。並治咳逆上氣。不得臥。面目浮腫。
〔衍義〕痱病者。榮衛氣血不養於內外。故身體不用。機關不利。精神不治。然是証。有虛有實。虛者。自飲食房勞七情得之。內經謂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是也。實者。是風寒暑濕感之。虛以實治,則氣血愈散。此方乃治實邪也。故麻黃為君。佐乾薑開寒痺。石膏解風痺。當歸和血。人參益氣。芎 行血散風也。其並治咳逆上氣面浮者。亦為風寒所致也。
千金三黃湯 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
麻黃(五分) 獨活(四分) 細辛(二分) 黃耆(二分) 黃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熱加大黃二分。腹滿加枳實一枚。氣逆加人參三分。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近效方朮附湯 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銼。每五錢匕薑五片。棗一枚。水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崔氏八味丸 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乾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肉桂 附子(炮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千金方越婢加朮湯 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屬風氣。下焦腳弱。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薑(二兩) 甘草(二兩) 白朮(四兩) 大棗(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服三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