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証治第十一

(論二首脈証十七條方三首)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衍義〕肺者。手太陰燥金。與足太陰同為濕化。內主音聲。外合皮毛。屬上焦陰部。行營衛。在五行生克。畏火克木。今為風中之。夫風者。內應肝木之氣。得火反侮所不勝之金。然木之子。火也。火必隨木而至。風能勝濕。熱能燥液。故為口燥。風火皆陽。二者合,則搖動不寧。動於肺,則燥其所液之濕。鼓其音聲。有出難入,而作喘鳴。動於榮衛。鼓其脈絡肌肉,則身運作腫脹。雖然。此特風中於肺。失其運用之一証耳。若內經所論肺風者。多汗、惡寒、色白、時咳、晝瘥、暮劇。是又敘其邪在肺作病狀如是。各立一義以為例耳。然後人自此而推。皆可得之。其在臟在舍在經絡。凡所見之病。不患其不備也。餘臟皆然。肺中寒。吐濁涕。

〔衍義〕肺者。陰也。居陽部,故曰陰中之陽。謂之嬌臟。惡熱複惡寒。過熱則傷所稟之陰。過寒則傷所部之陽,為相傳之官。布氣化液。行諸內外。陽傷則氣耗。陰傷則液衰。今寒中之,則氣液蓄於胸,而成濁飲。唾出於口。蓄於經脈。乃成濁涕。流出於鼻。以鼻是肺臟呼吸之門也。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衍義〕肺金主秋。當下四十五日後。陰氣微上。陽氣微下之時。內經論其平脈曰。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又曰:微毛而有胃氣。又曰:厭厭聶聶。如落榆葉狀。其陰陽微上下之象如此。又曰:死脈則為真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膚。又曰: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又曰:但毛無胃,則是陽氣不下。陰氣不上。盛陽當變陰而不變。既不收斂。又不和緩。惟浮。欲死可知已。因火克金而陰亡。內經謂其不過三日死。正與此同。蓋陰者陽之根。浮者有之。沉者亦有之。根壯而後枝葉茂。敘平脈惟貴輕虛以浮。非全無沉者。但浮沉皆止三菽之重耳。不欲其如石之沉也。今浮之虛。按之又弱如蔥葉。於三菽其有幾哉。越人曰。肝與肺有生熟浮沉之異。生浮則熟沉。生沉則熟浮。蓋陽極生陰。陰極生陽。更始體用之氣在二臟。故二臟之形亦如之。緣肺居陽部。故體輕浮。主氣以象陽。陽極變陰。故用收斂以象陰。肝居陰部。故體重沉。藏血以象陰。陰極變陽。故用升發以象陽。浮沉正此耳。五臟陰陽。各具一體用。不可不察。肝中風者。頭目 。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衍義〕五氣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與筋合。肝之筋與經脈。皆出足大趾之端。過股內。上循兩脅。出胸中。至於巔。今中於風則動搖。上者為頭目 。風甚則亢。亢則害。承乃製。兼金之體。於是血液皆衰。經絡盡從收斂而急束。故兩脅痛。不能俯仰。傴而行。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故令嗜甘也。若內經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此又並其臟之體用而言也。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千金云時盜汗出咳食已吐其汁)

〔衍義〕肝者。陰之陽。其氣溫和。啟陳舒榮而魂居之。並神出入。所畏者金也。金性涼。其氣收斂肅殺。故克之。令更中寒。金乃水之母。母必從子而至。以害其木。凝泣氣血。生化失職。不榮於上之筋脈,則兩臂不舉矣。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補注〕曷言死臟。已無生氣也。肝屬木應濡。是弱猶為本脈。然但浮之弱。既非長竿末梢之循矣。及按之曰如索,則弦緊俱見。曰不來,則脈有來去。乃陰陽往複之理。今但去。是直上下而無胃氣也。否則真氣將散。出入勉強。有委而不前。屈且難伸之狀。故曲如蛇行也。嗚呼。木之生也。有鼓動條達。發榮柔婉之妙。其死也。非強直而不複。即矯曲而不遂。木曰曲直。所以始之終之也。

肝著。其人當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複花湯主之。

旋複花湯方

旋複花(三兩) 蔥(十四莖) 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補注〕肝主疏泄。言其用也。倘郁抑不舒。勢必下乘中土。土必弱而時滿。氣必結而不開。故喜人之按之揉之也。肝氣之弱。言著之心胸之間也。先欲飲熱者。木汲在水。喜其生已。熱則能行。樂其散結。以此消息。病情斯得矣。故以旋複為君。主結氣脅下滿。消胸上痰,而以蔥通陽氣也。使徒治肝氣而不及血。似與所著不宣。故取有色無質者。能入藏血之地而不著耳。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補注〕心為君主。胞絡衛焉。邪豈得以干之乎。然則心中風者。殆胞絡受邪也。風為陽邪。善行數變,而所傷在君火之地。兩熱相合。勢必外蒸。傷寒言翕翕為溫熱而不至於大熱也。夫君火之官受困,則四肢自不能起,而蘊熱於內。懸懸如飢狀。乃痰飲蓄聚上脘。初非胃虛也。食又何能下乎。是不至嘔吐不止也。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補注〕心主散。寒入而火郁矣。郁則氣既不舒,而津液聚為濁飲。故其苦病如啖蒜者。正形容心中懊 不得舒坦。若為辛濁所傷也。至甚者。正以陰凝之邪。襲於陽部。阻其升降。前後不通。亦猶胸痺之痛。徹背徹心。比如蟲之蠱注。其狀更有甚於啖蒜者矣。其脈浮者。邪在上也。因高越之。使所結之飲上湧,則所受之邪亦外出矣。蓋吐中自有發散之義也。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衍義〕內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否則十二官危矣。形乃大傷。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況所安之宅乎。仲景謂心傷者。心之神因七情所傷也。蓋神乃氣之主帥。氣乃神之從卒。懵亂則神遷。遷則臟真之氣應之而亂。久則衰。衰則心傷矣。心既傷而複加之勞役。臟之真陰不能持守其火,而火亂動。動則上炎。其頭目即發赤。臟真從火炎。不從下行,而陰獨在下。故重。心虛則腎水乘之。內作。心痛而煩。外作。經絡之陰不得入與臟通。故發熱。心脈絡於小腸。火氣不行。伏鼓而動作。故當臍跳。仲景以弦脈為陰為虛。今見於心之陰臟。皆因心傷。所以得是脈也。心死臟。浮之實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衍義〕內經心脈如鉤。但鉤無胃曰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又云。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乃死。心死脈不可一氣言。心臟氣來。象雖不一。陰陽之道。未之或異。何也。心脈主夏。陽氣盛極於陰始生之時。極而不能生陰者死。陰極而反勝其陽者死。以陰靜。往來候之而已。來者候其陽。去者候其陰。來盛而去衰如鉤。終乏雍容和緩氣象。其能久而不死乎。和平之鉤者,則前曲後居之反也。所以如操帶鉤。無胃氣故也。陰陽生化。從守其臟。若薏苡子短數而動。又能無死乎。動如麻豆。殆與薏苡子象同。蓋躁疾者。氣脫亡陰也。故主死。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衍義〕神之所任物而不亂者。由氣血維持而養之以靜也。若氣血衰少,則神失所養而不寧。並神出入者謂之魂。守神之舍者謂之魄。神不寧則悲。悲則魂魄不安矣。心與目內外相關。目開則神存於中而應事。目合則神散於外而妄行。故畏合目。經云。陽盛則夢飛。陰盛則夢墜。今以虛不以盛。故夢遠而不飛墜耳。所言癲狂。非陰陽上下相並之病。乃獨持心臟。分氣血。陰陽相傾也。蓋陰在內。為陽之守。陽在外,為陰之衛。若陰氣衰。陽氣並於內。神亦入於陰。故癲。癲病者。神與聲皆閉藏而不發。若陽氣衰。陰氣並於外。神亦出於陽。故狂。狂病者。神與聲皆散亂而妄動也。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 而短氣。

〔衍義〕風陽邪也。內應肝。在心臟者。尚有翕翕發熱。況屬脾土。是賊邪乎。故外掣其皮。目 。內亂其意。如醉人,而腹中煩也。脾受賊邪。氣力散解。故重而短氣。且內經脾風者。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當不止腹中煩重而已。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衍義〕內經死脾脈至。脈來堅銳。如雀之啄。如鳥之距。狀其獨陰獨陽而不柔和也。如屋之漏狀。其動止之不常也。如水之流。狀其去之無節也。如弱而乍數乍疏。狀其進退無度也。今浮之大堅。非類鳥啄乎。按之如覆杯。非類鳥距乎。潔潔如搖者。非類屋漏與乍數乍疏乎。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 大黃(一斤)濃朴(一尺) 杏仁(一升去皮尖)
上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以知為度。

〔補注〕趺陽脈。土也。浮為陽。澀為陰。故浮之見陽。沉之見陰也。夫陽有餘,則胃氣強。陰不足,則太陰不固。故小便數。然則脾正為胃行津液者也。臟澀而不能約束水津,則留於胃者甚少,而胃自失所潤。然則胃之不潤。脾為之也,故曰為約於是以大黃、枳實去實。先以麻仁潤燥。芍藥養陰。且用濃朴佐杏仁以利肺氣。兼補益陰氣之用。斯得之矣。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

甘薑苓朮湯方

白朮(二兩) 甘草(二兩) 乾薑(四兩) 茯苓(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三升。去滓,分溫三服。腰即溫。

〔補注〕腎為水臟,而真陽伏焉。腎著之病。腎氣本衰。故水火俱虛,而後濕氣得以著之。何也。水與水為類。故易召也。其人身重。濕也。腰如坐冷水。有水狀。濕氣勝也。不渴者。陽明未嘗熱也。小便利。膀胱未嘗病也。飲食如故。中焦亦不病也。故曰病在下焦,而又申明所致病之由。言身勞則陽氣張而汗出。濕入則陰氣久而不散。以致冷痛腹重有如彼也。然論病固下焦症也,而立方皆中焦藥。豈無故哉。人之陽氣。原於下而盛於中。今因中州無恙之時。再一濃培脾土。使土旺可以製濕。陽壯足以發越。故取乾薑之辛熱。茯苓之淡滲。加於補中味內。三服可令腰溫。全不及下焦藥者。恐補腎則反助水益火。無由去濕也。仲景明言下焦。藥反出中焦者。不令人想見微旨耶。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衍義〕內經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又謂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是皆無胃氣而天真之陽已亡。惟真臟之殘陰。隨呼吸而動。單見本臟之象耳。浮以候外。外陽也。堅者。猶彈石奪索。乃真陰出於陽也。按以候裡。裡、陰也。動則為陽。亂動如轉丸。乃真陽將脫。動無倫序。不能去來。惟系息於其中。若益入尺。是陰陽離決。死兆彰彰矣。

問曰:三焦竭者。上焦竭。善噫。何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製。不須治。久則愈。

〔衍義〕竭者涸也。上焦屬心肺。一陰一陽之部。肺主氣。心主血。以行榮衛,為氣為血。有一衰弱,則榮衛不能相持而行。上焦之化政竭矣。雖中焦受穀氣。亦不消散,而聚於胸中,必待噫而出之。下焦屬肝腎。亦是一陰一陽之部。腎主閉藏。肝主疏泄。其氣不和,則榮不能內守。衛亦不能外固。下焦如瀆。氣化之政竭矣。故小便不禁而遺溺也。久而榮衛和,則自愈。嘗考傷寒論脈法中云。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吞酸。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溺。正此之謂。出於上焦,而中焦亦噫也。內經以督脈所生病為遺溺。靈樞以肝所生病為遺溺,則遺溺亦不惟此已。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大腸有寒者。多 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衍義〕熱在上焦為肺痿。義同肺痿條。然中焦為堅滿。亦與脾約同義。熱在下焦尿血及淋閉者。三焦下輸。入絡膀胱。即與內經胞移熱於膀胱為癃溺意同。蓋 膀胱為州都之官。氣化而溺出焉。熱在血,則血滲入膀胱。尿而出之。熱在氣。氣 郁成燥。水液因凝。故小便赤而淋閉不通。雖淋閉屬氣郁。亦有屬血者。氣病溺 色白。血病溺色赤,為熱在下焦。下焦固不獨膀胱。若腎若肝若小腸。皆居下焦。 各能積熱。如胞之移熱膀胱者。入則必自其竅出之。亦有不因下焦而溺血者。 如內經悲哀太過。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之類。病名有標本。急治標。緩 治本。凡遇是証。未可獨以下焦熱一語,而更不求其所來。 溏者大腸寒,則陽衰不能堅實糟粕。故屎薄少結,而中如 屎也。腸垢者。大腸屬金主液。有熱則就燥。郁滯其液。澀而不行。積為腸垢。若膿若血。頻並窘迫。故重下而不徹。亦有垢不因大腸移熱而生者。小腸後重下血。正與內經所謂結陰下血相類。小腸 屬火,為心之腑。心主血。小腸寒,則陽不得越。因郁為下重。血亦不入於脈。隨其所郁而便下。然亦有便血因火熱而溢者。不惟小腸而已。小腸有熱痔者。小腸 從臍下入大腸肛門。由肛門總為大小腸出入之門戶也。然大腸筋脈橫解者 亦為痔。督脈生病者。亦作痔。仲景舉小腸寒熱病中。因心及之耳。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 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輾轉痛移,為可治。 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複發為 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沖。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 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衍義〕仲景立積聚之名。蓋以臟者陰也。腑者陽也。陽動而陰靜。臟主血。臟病則血凝。凝故不移,而名曰積。腑主氣。腑病則氣停。停則終必動而名曰聚。 氣者。 即首章 之邪。從口入。宿食之氣也。脅下脾之幕。章門穴是其處。凡飲食入胃。輸精於脾。脾若不勝其氣之所宜者,則不布於三陰而積之於幕。故按之則所積之氣開,而痛暫愈。後集則又痛。是名 氣。蓋飲食之氣味。各有所喜入之臟。寧無從其所入之處而病者乎。故脅下痛。亦非獨 氣也。懸飲亦痛。寒邪泣 血在肝亦痛。但按之散與不散為異耳。雖然。寒氣之客於小絡者。按之暖。其痛 亦愈。及考內經靈樞。有積瘕而無聚。仲景去瘕而名聚。內經不分積瘕動靜。仲 景分屬之。靈樞有著筋經之動靜。仲景不言及。巢氏又增之為四。曰積、曰聚、曰 、瘕。積聚。臟腑虛弱。受風邪搏氣之所致也。 瘕由飲食不消。聚結漸長所致。 盤牢不移者 也。可以推移者瘕也。陳無擇遂以積聚氣結者屬肺。 瘕血結 者屬肝。更有五臟相傳之積。此與仲景所名又不同矣。內經靈樞以風寒飲食 七情。俱為積瘕之邪。巢氏陳氏分之如此。仲景獨以動靜立名。又不關內經靈 樞。巢氏或因仲景不言其邪。遂有四者之名。陳氏又從而立肺肝之名。名愈分 而理愈不明。名以人立。固從時遷可也。邪可遷乎哉。內經靈樞。未常以風寒不病血。飲食不病氣,而乃紛紛若是。古之然耶。今之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