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三 論治(下)

張石頑曰︰麻疹者,手足太陰陽明二經蘊熱所發,小兒居多,大人亦時有之,是亦時氣傳染之類。其發熱時多咳嗽,多嚏多嘔,眼中如淚,面浮腮赤,多瀉,多痰,多熱,多渴,多煩悶,甚則躁亂,咽痛唇焦,神昏。通身紅赤,起而成粒,勻淨而小,斜目視之,隱隱皮膚之下,以手摸之,磊磊肌肉之間,其形若疥,其色若丹。以其陽氣從上,故頭面愈多者為順。法當清涼發散為主藥,用辛散以升發之,涼潤以清解之,切忌酸收。凡動氣燥悍,及一切溫補之藥,慎不可犯,誤用禍不旋踵。辛散如荊芥、薄荷、前胡、葛根、麻黃、石膏、鼠粘子,涼潤如玄參、栝蔞根、葳蕤、麥冬、生甘草、芩、連、貝母、連翹、竹葉,皆應用之藥。又當隨所發月時,量兒大小及見証輕重而為製劑。若漸出漸收者,其勢雖輕,而熱尚未平,須防喘急。若連綿三四日者,其勢雖盛,而熱已發泄,必無他變,宜大青湯,或消毒飲加玄參、石膏、麥冬、竹葉。若發熱時遍身汗出或衄血者,此毒解也,勿遽止之。若汗出太多,血流不止,當以清肺湯去款冬、杏仁,加麻黃根以斂汗,犀角地黃湯以止血。

遲則氣虛神耗,為難治也。若發熱時,或嘔吐,或自利者,此火邪內逼,毒瓦斯上下行也,俱宜清熱解毒利小便,切勿止澀。大凡疹症,發熱時未有不渴者,但當與綠豆、燈芯煎湯,勿與冷凍飲料,致成水蓄,多生變幻也。即葷腥酒面、生冷水果,咸須禁之。麻疹多有熱痰在肺,初發時必咳嗽,宜清熱透表,不得止嗽。麻後咳嗽,切忌辛溫酸澀,但用清咽滋肺湯以清餘熱,痰壅自愈。多喘者,熱邪壅肺也,切勿定喘,惟應大劑竹葉石膏湯去半夏加貝母、玄參、薄荷。如冬天寒甚,麻毒為寒鬱於內,不得透出而喘,加蜜酒炒麻黃一劑立止。夏月熱勢甚者,即用白虎東加竹葉。忌用升麻,誤服必喘。然喘為肺氣壅遏,故喘必兼嗽,而張口抬肩者,肺竅不通,不治也。故諺有喘而咳嗽者可療,喘而不嗽者難醫之語。又其証多泄瀉,慎勿止澀,惟宜芩、連、葛根,則瀉自止。疹家不忌瀉,瀉則陽明之邪熱得解,是亦表裡分消之義。又有疹收之後,飲食如常,卒然心腹絞痛,遍身冷汗如冰者,此元氣虛弱而中惡氣也,朝發夕死,勿妄治之。凡麻疹以鮮明似錦為吉,黑晦如煤最凶,頭面不出者重,紅紫黯慘者重,咽喉腫痛不食者重。黑黯乾枯,一出即沒者不治;鼻煽張目無神者不治;鼻青糞黑者不治;牙疳臭爛者不治。疹之牙疳最為難治,外用無比散吹之;內服加味清胃散,更加荊芥,石膏,緩則不救,疹中諸患,不宜依証施治,惟當治本。本者,手太陰、足陽明二經之邪熱也,解其邪熱,則諸証自退矣。有夾痘而出者,此毒瓦斯太盛,故一齊湧出,不必治疹,但當托痘為主。然治痘宜溫,治疹宜涼,此又不可不審。大人男婦出疹,當與外感並治,惟清涼解表,隨天時寒暑施治。凡麻痘並作,臟腑風熱交患也。麻乃風邪外感,豆為胎毒內發,二者相雜,赤暈發 。多有誤認痘出太密而委之不救,殊不知其為疹夾痘也,當與化斑湯續續頻進,麻毒解而痘自起矣。

大青湯 治斑子熱毒。

石膏(生) 知母 大青 玄參 生地 甘草(炙) 木通 荊芥 竹葉
水煎服。

消毒飲 治痘疹咽痛而起發遲。

鼠粘子(研,錢半) 甘草(五分) 荊芥(一錢)
水煎,日二服。

清肺湯 治痘疹肺熱,喘嗽吐痰

桔梗 甘草 麥門冬 款冬花 杏仁 貝母 牛蒡子
水煎服。

犀角地黃湯 治傷寒溫病,一應發汗而不得汗,內蓄血,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大便血,面黃或中脘作痛。

犀角 生地黃(酒浸,另搗) 牡丹皮 白芍(等分)
上四味水煎去滓,入地黃再煎數沸,濾清服。喜妄如狂,加大黃、黃芩。脈大來遲,腹不滿而自言滿者,加當歸,肉桂。吐衄加藕汁、側柏、童便。

清咽滋肺湯 治麻後餘熱咳嗽聲喑。

玄參 荊芥 葳蕤 鼠粘子 麥門冬 貝母(去心) 枳殼 桔梗 栝蔞根 馬兜鈴 藿香 丹皮 扁豆 赤芍(等分) 甘草(減半)
為散,每服三四錢,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 治大病後煩熱作渴。

竹葉 人參 甘草(炙) 石膏(生用,碎) 粳米 半夏 麥門冬
水煎溫服。

白虎湯 治熱病壯熱煩渴,及中 煩熱而渴。

石膏(八錢,生用,碎) 知母(三錢) 甘草(一錢,炙) 粳米(半合)
水煎,溫分三服,一日盡飲之。

無比散 治麻後牙疳腐爛。

取黃牛糞 存性,入龍腦少許,研細吹之。

加味清胃散 治斑疹口舌生瘡,齒齦腐爛。

生地黃 升麻 當歸 牡丹皮 川連(酒蒸) 犀角 連翹 生甘草
為散,水煎去滓,細細呷之,半日再服。

化斑湯 治痘與斑夾出,用此消斑起痘。

鼠粘子(一錢) 玄參(二錢) 柴胡(八分) 荊芥(六分) 生甘草(四分) 連翹(七分) 防風(六分) 木通(八分) 淡竹葉(十五片) 枳殼(七分) 蟬蛻(五分) 燈芯(二十莖)
水煎,溫,日二三服。

有種行漿疹子,極似痘,最難看。然痘則必有頂盤,疹雖有漿,而頭粒必不堅,根盤必無紅暈也。疹後痘不結痂,乃元氣虧損,當大補脾胃為主,不可誤認邪熱未盡,複與清熱退火之藥。

麻疹俗名痧子,浙人呼為 子,麻病風熱,人或未知。痧之與 ,字學不收,皆土音,習俗之訛耳。原其証之輕重,今昔懸殊。吾吳水土濡弱之鄉,生氣最易萌動,故麻疹之發,自始至終,不過二三日即安。從古迄今,靡不皆然。邇來風氣變遷,有似北方氣候,即尋常麻疹,必六七日乃化消。若熱勢未盡,或觸風寒,或犯飲食,變証百出,其危有甚於痘者。因遍考方書,從無麻疹專學,間有一二及此,無非附見痘疹之未,一皆簡略不詳。何怪兒科之莫能舉措,且以痘方混治。曷知麻屬陽,陽從陰化,故外出內沒而不漿;痘屬陰,陰從陽化,當外疏內托以助膿。二者相去天淵,烏可不辨。然皆為嬰孺說也。但今不特嬰孺,少壯每多患此,雖當參詳診切,仍不能捨此繩墨。而臨証之機,活法在乎心手,繩墨又不可拘也。

霖按︰《正字通》︰“麻,風熱病。本作 。”《玉篇》︰“隱疹,皮外小起也。”是痘疹、痧疹、麻疹,皆指其形似而言。若拘牽字學,則專治或出或不出之風熱時麻,而轉將人人不免之伏氣痧疹置之不問。因字害義,石頑老人未免疏漏矣。

發熱 麻痘之初必由發熱,但痘熱不過二三日即出,麻熱有六七日或半月乃出,或乍涼乍熱,或壯熱經日不退。始熱之際,必見面赤眼腫,多涕淚,咳嗽連聲,是其候也。熱甚經日不退曰壯熱,惟正出時為正候。若初發壯熱,至已出而熱不少衰者,其証必重,清熱透肌湯。出盡而壯熱不退者,竹葉石膏湯(方見前)去半夏加荊芥、玄參。沒後而壯熱不退者危急,需涼解為主。其有熱數日止而複作者,有早熱而暮退者。在初發時為熱邪末透,葛根解肌湯。正出之際,而煩熱轉甚,乃邪熱未解而複內攻也,清熱透肌湯。沒後見者,為餘邪未盡,四物湯換生地、赤芍,加連翹、玄參。亦有麻退身涼,越六七日而複熱者,非余熱未清,即複感風邪,當以意消息。或因大病之後,中氣虛而然者,治本為要。臨病之機,不可不審也。

清熱透肌湯 治麻疹未透,熱甚而咳。

玄參 石膏 鼠粘子 荊芥 防風 前胡 葛根 杏仁(等分) 生甘草(減半)
水煎,熱服。

葛根解肌湯 治麻疹初起,發熱咳嗽,或乍涼乍熱。

葛根 前胡 鼠粘子 荊芥 連翹 赤芍 蟬蛻 木通(等分) 生甘草(減半)
水煎,熱服。

四物湯 治營血虛熱。

熟地黃(二錢) 當歸身(一錢) 白芍(錢半) 川芎(八分)
上四味,水煎溫服。肥盛多濕痰,及嘔逆少食便清者禁用。

部位 麻屬腑候,發則先動陽分,而後歸陰經。一身之中,陽部宜多,陰部宜少。陽部宜透,陰部即不透,亦可無慮。若陰部多,而陽部反少不透者為險,防有他變。陽部者,頭面、背、四肢向外者,皆為陽。陰部者,胸、腹、腰、四肢向內者,皆為陰也。凡發自頭至足為齊,頭面多者為順。先從胸腹暖處起,漸發四肢者順。

如從手足起,漸發胸腹背者逆。

形色 色貴紅潤,形貴尖聳。若色雖紅潤而不起,二便艱澀者,清熱透肌湯(方見前)。如色淡不起,二便如常,此屬本虛,兼當培養氣血。亦有色黯不起,大便秘結,唇舌燥赤者,為火邪內鬱,白虎湯(方見前)加玄參、荊芥。其有色白,不分肉地,惟點粒高聳, 時即沒者,邪熱本輕也。然有表氣本虛而色白者,調護溫暖,一二日自變紅活也。若正出時為風寒所遏,而色白如膚,必毛竅悚栗,葛根解肌湯(方見前)。或麻出成片,一被風寒,便變為白,身不發熱而反內攻,煩躁腹痛,痰喘氣急者,危。如毒攻於胃,則嘔吐清水。攻於脾,則腹脹不食。攻於肺,則鼻塞喘促。攻於心包,則唇舌焦燥,不省人事,搖頭掣手。攻於腎肝,則變黑而不救也。若色紫赤而黯,是火毒熾盛,頂粒起者可治,宜涼血飲子。 語煩躁者,黃連解毒湯(方見前萬氏論中)調益元散,枯燥不起者難治。

若頂粒焦者,無論紅淡,皆為熱劇之候,並宜白虎湯(方見前),重用石膏。乾燥無汗,加麻黃以汗之;大便秘者,涼膈散下之。亦有麻發如雲頭大片,其形有二︰一者大片 赤,一者大片之上複有小紅點粒,皆火邪熾盛所致,白虎東加玄參、竹葉。若麻出斑斕如錦紋,或出膿血腥臭不干,心胸煩悶,嘔吐清水,身溫熱者,白虎東加黃芩、茅朮。若初發時有似斑屑者,乃風寒在表而成隱疹,只宜疏解。俟麻一透,其疹自退。切勿認為斑,而與苦寒之劑,致麻內陷而難救也。

涼血飲子 治麻疹火毒熾盛,紫赤而黯。

黃連(五分) 黃芩(一錢) 大生地(錢半) 荊芥(一錢) 玄參(一錢) 赤芍藥(八分) 紅花(三分) 木通(七分) 牡丹皮(八分)
水煎,溫服。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治暑月小便不利。

滑石(水飛,六兩) 甘草(炙六錢,生四錢)
為散,清水調服二三錢。發散溫病、熱病,加蔥白五七莖,香豉四合,水煎溫服。老人、虛人及病後傷津,小便不利,禁用此方。加蔥豉煎服,則兼散表邪。加吳茱萸,則治白痢。加紅曲,則治血痢。加炮薑,則兼消飲食。加朱砂,則兼退心火。加青黛,則散肝火。加薄荷,則清肺熱。加石膏,則除胃熱。其入通聖、雙解、解毒等方,隨証配合,未遑枚舉。

涼膈散 治溫熱時行,表裡實熱,及心火亢盛,目赤便秘,胃熱發斑。

大黃(酒浸,二兩) 芒硝(一兩) 連翹(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炙,六錢)山梔(八錢) 薄荷(七錢)
為散,每服四五錢,加竹葉十五片,水煎溫,日三夜二服,得下熱退為度。(世本無竹葉,有薑一片,棗一枚,蔥一莖。)

硝黃得枳朴之重著,則下熱承之而順下;得芩梔翹薄之輕揚,則上熱抑之而下清。此承氣、涼膈之所攸分也。用甘草者,即調胃承氣之義也。《局方》專主溫熱時行,故用竹葉。若治感冒之証,從世本用蔥白薑棗可也。

咳嗽 麻疹乾咳連聲不斷,是火邪凌爍肺金所致。然咳則毛竅開而麻易出。故未出之先最喜咳甚,發透其咳自己。若出盡及沒後而咳仍不止者,清咽滋肺湯(方見前)。咳嗽多痰,去麥冬,加橘皮、茯苓。其有感觸風寒,咳嗽煩悶,嘔逆清水,眼赤咽痛,口舌生瘡者,甘桔東加芩連。沒後見者,人參白虎湯去知母易麥冬,以滋化之。

甘桔湯 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瘡。

甘草 桔梗 山豆根 玄參 鼠粘子 荊芥(等分) 麥門冬(倍用)
水煎,溫服。

人參白虎湯 治熱病舌乾大渴,發熱背寒。

人參(一錢) 石膏(八錢,生用,碎) 知母(三錢) 粳米(半合) 甘草(一錢,炙)
水煎,溫,分三服,一日盡飲之。

汗 麻發之際,常宜微汗,微汗則肌腠疏豁而邪易透。不可複用升發,升發恐汗大泄,不無亡陽之慮。其有隱陷不透之壞証,用權升發得大汗而解者,此特語其變也。若壯熱無汗而皮膚乾燥者,必風寒壅滯難出,多成內攻之候,或腹脹痛,或發喘促,宜與葛根解肌湯(方見前)。冬月越脾、三拗選用,但不可過劑。亦有因熱極火鬱,皮膚乾燥而難出者,必致唇舌燥裂,二便秘澀,壯熱昏沉,或身體脹痛,喘促痰鳴,無論何時,急宜白虎湯(方見前)加玄參、牛蒡、芥、梔、竹葉之類。大抵麻証常以微汗為順,若始終無汗,雖沒後不無餘咎。其治總不逾上法也。

越脾湯 治風水惡寒,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

麻黃(去節) 甘草(炙) 石膏 生薑 大棗
水煎,溫服。

三拗湯 治風寒傷肺而咳,誤行斂肺而壅嗽喘急。

麻黃(不去節) 甘草(生) 杏仁(連皮尖)
更加荊芥、桔梗,名加味三拗湯。

嚏 麻疹初起而多嚏者,是內火因風邪激搏而然。正出時有嚏者,其候必輕。如沒後尚有嚏者,邪熱盡解,可無餘患矣。如嚏而多涕者,濁壅得泄,肺氣自清,最為吉兆。若無嚏而鼻塞不通,必有風邪留滯,宜辛涼之劑以透達者。

嘔吐 麻之初起,吐瀉交作者順,乾霍亂者逆,欲吐不吐者危。嘔吐是胃中熱邪不得發泄而作,葛根解肌湯(方見前)。正出及正沒時見者,消毒飲(方見前)加枳實、黃連。多痰者更加貝母、栝蔞根。若沒後而嘔者,脾胃虛而熱滯也,石斛清胃散。其有嘔而吐蛔者,胃中痰熱膠固,蟲無所養而上竄也,能食即定。如蛔出多而不能食,為胃敗不治。

石斛清胃散 治麻後嘔吐,胃虛不食熱滯。

石斛 茯苓 橘皮 生薑(一片) 蔥白(一莖)
水煎,溫服。血熱者加紫草、連翹。

泄瀉 泄瀉為麻疹之常候,熱邪得以開泄也。發熱時,瀉而黃赤稠粘,小水短澀者,屬熱,四苓散加木通、滑石。已出,人參白虎湯(方見前)去知母易麥冬。其証必多發渴,渴甚不止,熱甚不退,雖數劑無妨。如瀉下清稀白沫,腹疼喜得溫按者,屬寒,胃苓湯去蒼朮加煨薑。瀉利窘迫而腹痛脹滿,或噯氣如敗卵者,為飲食停滯,枳殼東加楂、檗、木通。大抵麻疹泄瀉屬熱者多,屬寒者少。辨治宜早,不可令其瀉久,瀉久則正氣下陷,或成腫滿,或變下利,並宜枳實、理中之類,以理脾胃為主。麻後瀉利不止,口渴目閉,四肢不溫者不治。嘔吐不食,洞泄不知者不治。

四苓散 治小便赤澀脹痛,及溫熱時行煩渴。

白朮(生) 茯苓 豬苓(各二錢) 澤瀉(三錢)
水煎服。

胃苓湯 治飲食停積,浮腫泄瀉,脈証俱實者。

濃朴(去皮,薑汁炒) 蒼朮(泔浸,去皮,麻油拌,炒黃) 茯苓 豬苓 甘草(炙) 白朮(生)陳皮(泡去浮白) 澤瀉 桂

平胃本平胃氣之墩阜,若因脾土之虛不能消運,又須稍借參苓,如養胃之類。然複有土衰不能分利而成腫脹,且氣雍不勝參朮,難合理中者,乃合五苓以健運水土,與正氣散之假蘇、藿以散客邪,兩不移易之定例也。

枳殼湯 治痘疹誤服參 ,腹脹喘急。

枳殼 濃朴(去皮,姜沙炒) 陳皮(泡去浮白) 甘草(炙)
水煎服。

目 麻疹發熱之時,眼光如水而多眵淚,或白睛微紅,此正候也。若沒後猶見紅赤,為肺經風熱未盡,瀉白散加荊芥、薄荷、玄參、牛蒡。閉不欲開,更加連翹、木通。赤而腫痛者,風熱上壅也,導赤散加荊、蒡、玄參。若為風熱所侵,而眼眶赤爛者,柴胡飲子。急須治之,否則為終身痼疾。

瀉白散 治肺熱咳,手足心熱。

桑根皮(薑汁和蜜炙) 地骨皮(各一兩) 甘草(炙,五錢)
為散,每服四五錢,入粳米百粒,竹葉一把,水煎服。加橘紅、桔梗名加味瀉白散。有熱更加知母、黃芩。如有客邪禁用。

或問︰地骨皮三焦氣分藥,瀉白用之何義?答言︰三焦屬腎,實則瀉其子也。

導赤散 治小腸實熱,小便赤澀。

生地黃(五錢) 木通 甘草梢(生,各一錢) 竹葉(一握)
上四味水煎,熱服。溺血加辰砂五分。(一方多燈草,一方多車前。)

柴胡飲子 治風熱眼眶赤爛。

柴胡 羌活 赤芍藥 桔梗 荊芥 生地(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水煎,熱服。

發不出 初起發熱咳嗽,渾身脹痛,有似傷寒之候。惟乾咳連聲,目赤多淚,嘔惡便溏,確為麻疹之驗。若將發之際,或為風寒暴襲,或因肢體坦露,寒鬱熱邪不能外出,此全盛之勢未萌,與出後沒早不同。如氣粗喘促,腹中脹痛,煩擾不寧,而不得出,急與麻杏甘石湯或越脾湯(方見前)去棗,重用石膏。輕則升麻湯,以升發之。若因觸犯霧露風寒,隱現不能發出,以新豬矢沖湯,隔簟蒸之,冷則更添滾者。並取豬矢燒灰,蔥白湯下二三錢。乃痘瘡黑陷,用燒人矢之變法。即燒人矢亦能發之。仍不出者,神丹不能複圖矣。

麻杏甘石湯 治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

麻黃(去節) 杏仁(泡,去皮尖,搗碎) 甘草 石膏
此麻黃湯去桂而兼越脾之意,專去上焦濕熱痰氣。與苓桂朮甘湯互發。彼借苓朮,專祛心下之支飲;此借石膏,專祛膈上之濕熱也。

升麻湯(一名升麻葛根湯) 治陽明經邪發熱及痘疹初起。

升麻(一錢) 葛根 白芍(各錢半) 甘草(炙,八分)
上四味,水煎溫服。

升葛為陽明經之向導,陽明專主肌肉,恐開泄太過,即以白芍斂護營血,甘草調和中氣,所以解利本經邪熱,及時行痘疹,皆為專藥。然在起脹後禁用。

透表 麻疹無問尖大細小,必得透表可無後患。其有一種匾闊 赤成塊,塊上複有小粒,平塌不起者;亦有一片如風毒,偏高

紅腫,但頭粒不尖。二者雖透,其中必有熱邪留伏,防有他變,並宜用竹葉石膏湯(方見前)去半夏以滋化之。縱有餘熱,從此渙散矣。

不透表 麻出而皮膚乾燥,毛竅疏栗不能透表者,風寒鬱遏也,越脾湯(方見前)、葛根解肌湯(方見前)隨輕重取用。其有表虛不勝疏透者,一味蔥白濃煎,時時與之,但得微汗即解。若頭粒隱隱,紅紫一片而不透表者,火毒熾盛也,白虎湯(方見前)加荊芥、玄參。如肌膚不燥,唇色淡白,二便如常而不透者,中氣本虛也,消毒飲(方見前)加連翹、木通、車前、茯苓。雖有蘊熱,不可輕用寒涼。即用峻劑升發,亦必不能複透。但當解利,使之內化為主。亦有胸背腰腹暖處起發而紅,頭面手足乍有乍無,此証必纏綿難已。且有沒後五七日,複發如前,二三次而愈者,此氣候之異,當非不透之比。只宜辛涼透表,漸次向安。欲求速效,轉增危殆。

沒早 麻出未經三日,或為風寒外鬱,或熱邪內陷,或誤食酸收之物,一日半日即沒,周身暖處絕無紅影,終變危候。若雖沒早,肌膚暖處尚未全沒,急需透表。發之不起,即當審其所觸,而與內解。如外為風寒所遏,邪反內攻而沒早者,消毒飲(方見前)加蔥頭,熱服,複透者吉。甚則加麻黃、穿山甲,或越脾、三拗選用。

若不急治,必喘脹而死。亦有遍身青紫熱腫,喘脹氣急,此毒滯血凝,半匿肌表,急投涼膈散(方見前)去芒硝,加麻黃、石膏,以發越之。若腹脹喘促,溺澀臍突者,涼膈散加葶藶,或可救一二。若內夾痰熱,火毒亢劇而伏匿煩躁,或腹脹喘急,不省人事者,白虎湯(方見前)加玄參、竹葉。若誤食酸醋收斂之物,伏匿壯熱,喘咳煩悶,以豬膽汁製甘草煎成,續續與之,得吐微汗為效。或苦瓠、生甘草煎湯灌之,亦能取吐,吐中便有發越之義。誤食豕肉,喘脹氣急,枳殼湯(方見前)加山楂、芒硝以下奪之。誤食核桃,喘咳聲喑,消毒飲(方見前)加石膏、馬兜鈴。若得熱退身安,氣息漸調者,方可無慮。或大病之後,或洞泄不止,中氣本虛,不能發越而沒早,惟當健運中氣,略兼解表清熱。若沒後遍身瘙癢者,露風早也,消風散以疏解之。

消風散 治風熱咳嗽,遍身疥瘰,小兒瘡疹餘熱。

川芎 羌活 防風 荊芥穗 藿香 人參 茯苓 僵蠶 蟬蛻(等分) 甘草(炙) 陳皮 濃朴(姜製,減半)
上十二味為散,每服三四錢,茶清調下。或用五錢,水煎,去滓服。如久病頭風目翳,每日三服效。此方妙用全在濃朴、人參。當知肌表之疾,無不由胃而發,故用濃朴清理其內,即以人參助諸風藥,消解風熱於外,則羌防荊芥輩方始得力耳。

難沒 西北水土剛勁,稟質亦濃,麻必五七日乃沒。東南風氣柔弱,麻出不過二三日即化。邇來地運變遷,未有不綿延數日者,當非難沒之比。若三四日後,點燥色白,隱隱於肌腠而難沒者,此必衛氣素微,不能 發。或衣被單薄,阻其發越之機,以致綿延多日。法當辛散透達,不可遽用寒涼,蔽其開泄之路也。

渴 渴若乃肺胃熱盛之候,唇口必紅。二便秘澀者,麥冬甘露飲。若二便清利,唇色不紅而但渴者,此必寒涼太過,脾虛不生津液而作渴也,七味白朮散去木香,加粳米。渴而煩躁者,是熱邪凌轢心包,宜白虎湯(方見前)加麥冬、竹葉。正沒時,竹葉石膏湯(方見前)去半夏。渴而腹脹者,本虛實滯,為難治也。

麥冬甘露飲 治麻疹熱甚而渴。

麥冬(二錢,去心) 玄參 黃芩 栝蔞根 連翹(各一錢) 生甘草(五分) 燈芯(二十莖) 竹葉(二十片)
水煎,溫服。

七味白朮散(即錢氏白朮散) 治胃虛津氣不行而渴。

人參(一錢至三錢) 白朮(炒黃,一錢至二錢) 茯苓(一錢至一錢半) 甘草(炙,六分至一錢)煨葛根 藿香 木香
為散,每服三四錢,水煎,日三服。

喘 喘者熱邪壅遏肺竅,氣道阻塞而然。其証有虛實之分,虛者難治,實者易調。虛則小便清利,大便溏泄,身無大熱,雖清痰潤肺,多難獲效,實則大便堅燥,小便赤澀,身發壯熱,竹葉石膏湯(方見前)去半夏加栝蔞仁、貝母,冬月量加蜜炙麻黃,隨手而應。若喘而無涕,兼之鼻煽者,不治。大抵未出而喘者易治,沒後喘者難治。初發之時喘者,三拗湯(方見前)加石膏、芽茶。喘而鼻乾口燥者,白虎湯(方見前)最捷。若見於麻後,又宜清咽滋肺湯(方見前)以滋肺胃,白虎湯又為切禁。故曰醫不執方,治法在人耳。

氣促 氣促多緣肺熱不清所致。初發正出時見之,清熱透肌湯(方見前)。在正沒、沒後,清咽滋肺湯(方見前)。如喉中有痰, 而鳴者,熱邪阻逆,不得發越也,見於初發正出之間,除熱清肺湯。正沒、沒後見者,必邪熱未透,或露風沒早,餘熱內攻,而肺氣受傷也,難治。

除熱清肺湯 治麻疹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秘結。

石膏(三錢) 玄參(一錢) 生地黃(一錢) 麥冬(去芯,一錢半) 赤芍 栝蔞根 貝母(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喑 肺胃熱邪為風寒所襲,不能盡達於表,咳盛咽傷,故喑,宜清咽滋肺湯(見前方)。若喑而腫痛者,射干消毒飲。然喑為麻疹之常,不可與痘喑比例。

射干消毒飲 治麻疹咳嗽聲喑,咽喉腫痛。

射干 玄參 連翹 鼠粘子 荊芥(等分) 甘草(減半)
水煎,溫服。

搐 搐為痰熱聚於心包,見於初發未透之時,清熱透肌湯(方見前)加栝蔞仁、竹葉。沒後見者難治,只宜輕清之劑調之,不可誤用金石。痰誕壅盛者,一味栝蔞湧吐之。若搐無痰鳴,或自嚙指者,非真搐也。此為正虛,不能主持,必死不治。

衄 衄者火邪熾盛,血隨火載,上行而溢於鼻。麻疹初起是為順候,其熱得以開泄,不治自己。若衄之不止,或失血者,犀角地黃湯(方見前)加荊芥穗。正沒及沒之後仍不止者,四物湯(方見前)加茅根、麥冬,以滋降之。

譫妄 譫妄是熱邪熾盛於心包。若發熱正出時見者,為火邪內伏,不得透表而致,白虎湯(方見前)加荊芥、鼠粘子,甚則加麻黃以發越之。在正沒、沒後,並宜竹葉石膏湯(方見前)去半夏加生地黃以清解之。

切牙 痘証切牙有寒熱之分。麻疹切牙皆為熱例,乃陽陷於陰,故多發渴而手足熱,喜飲冷者,麥門冬湯加丹皮;若手足不熱,而反厥冷,喜飲熱湯,此為熱邪內亢,後必下血,咽喉作痛,痰鳴而死。即與白虎湯(方見前),多不可救。

麥門冬湯 治痘疹便實而渴。

麥門冬(二錢) 當歸身(一錢) 白芍(錢半) 生地(二錢)
水煎,溫服。

唇燥 唇燥多屬脾胃之熱。淡而燥者,其熱輕;赤而燥者,其熱深;紫黑而燥者,熱劇而重也。隨輕重以清潤之。

唇舌破裂 唇舌破裂者,心脾之火上沖也,其色必多深赤。初發、正出時見之,白虎湯(方見前)加芩、連、玄參、荊芥、薄荷。若正沒、沒後見者,為心脾俱絕,及紫黑枯燥,而血不活者,皆難治也。

口氣 口氣穢濁,乃熱邪蘊隆於胃,清胃散加石膏、連翹、生甘草。其有臭不可聞者,此胃敗也,不治。若其人本有是証,不在此例。

清胃散 治胃中蘊熱,中脘作痛,痛後火氣發泄,必作寒熱乃止。及齒齦腫痛出血,痛引頭腦。

生地黃(四錢)升麻(錢半) 牡丹皮(五錢) 當歸 川連(酒蒸,各三錢)
為散,分三服,水煎去渣,細細呷之,半日再服。

犀角地黃湯專以散瘀為主,故用犀、芍。此則開提胃熱,故用升、連。其後加味清胃,則兼二方之製,但少芍藥耳。

舌胎 舌者心之苗,麻本火候,心屬於火,故舌多有胎。白為肺熱,黃為胃熱,但當清解疏利,更參外証而為施治。純黑為心絕。黑而濕者,熱淫血分;黑而燥者,熱淫氣分,皆為危候。並宜白虎湯(方見前),濕者加生地,黃黑參燥者加麥冬、竹葉。黑色漸退者吉,不退者不治。

口疳 牙疳腐爛,是熱留陽明,餘毒上沖所致,加味清胃散(方見前)加石膏、荊芥。大便秘者,當歸散微利之。外用栗根白皮煎湯漱淨,以無比散(方見前)或燒鹽散吹之。如通齦色白者,自外延入內者,無膿血者,齒落口臭者,喘促痰鳴者,皆為不治。若滿口唇舌黃赤白爛,獨牙齦無恙者,此為口瘡,非牙疳也。胃中餘熱未盡,毒壅上焦,二便必多艱澀,導赤散(方見前)以瀉心脾之火,外以綠袍散敷之。

當歸散 治口舌生瘡,牙齦毒發,大便秘結。

當歸 赤芍(各一錢) 川芎(五分) 大黃(三錢) 甘草(生,五分)
為散,加生薑一片,水煎服之。

燒鹽散 治牙疳潰爛。
取橡斗大者,實鹽滿殼合起,鐵絲扎定,燒存性,以碗覆地,入麝少許,研細敷之。

綠袍散 治一切口瘡腐爛。

荊芥穗 薄荷 青黛 玄明粉 硼砂(各二錢) 甘草(一錢半) 百藥煎(二錢半)
為散,點舌上,令其自化。

腹痛 腹痛之由不一,總為火毒內鬱,或風寒壅遏,或飲食停滯者,皆能致痛。於發熱正出時,風寒壅遏,毒反內攻而腹痛者,急與疏表,麻透自己。若飲食過傷,腹滿脹痛者,力為消導,其痛自除。時當正沒,沒未盡而腹痛者,兼清中外而痛自止。沒後見者,分利餘熱,其痛自愈。又須驗其有無他証,屬虛屬實,而與治之。

若熱邪內結而腹痛者,通利大便為主。有麻後脾氣不調而致腹脹,面目四肢浮腫,分利小水為要。至若元氣大虛,陰陽不能升降,小水不利,遍身浮腫,喘促兼見者,難治。

便秘 大便秘結,火壅血燥而耗津液,麻疹大非所宜。無論日期前後,速宜清潤,四順清涼飲,甚則涼膈散(方見前)以通利之。慎勿遲延,恐麻變焦紫而難救也。大抵麻疹自出至沒,二便俱不宜秘,秘即微利可也。

四順清涼飲(一名四順飲) 治血熱便秘脈實者。

當歸 赤芍 大黃(酒蒸) 甘草(各一錢五分)
水煎,入生白蜜一匙,熱服。

按︰清涼飲治上焦之燥熱,故用薄荷之辛散。四順飲主下焦之燥結,故用大黃之苦寒,功用天淵。

溺澀 小便赤澀,在初熱正出時,熱邪澀滲,是為正候。沒後見之,為餘熱下匿膀胱,導赤散(方見前)加麥冬,以滋氣化利之。仍不通者,必大便秘郁之故,大便一通,小便自利。

痢 麻之作痢,為熱邪內陷。在正沒或沒後而痢下色白者,黃芩東加防風、枳殼。下膿血者,白頭翁湯去黃柏加防風。或因食積而滯下者,枳殼湯(方見前)加楂、柏、木通。腹中作脹,時痛時止者,濃朴湯。亦有瀉久而成痢者,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自始至終痢不徹者,必有風毒留滯於內,則宜解毒行滯,而兼疏風實脾,庶幾克應。如痢下紫黯,如癰膿,如屋漏水,如雞肝色,如黑豆汁之類,加之氣喘燥渴,熱甚發呃,噤口不食,麻色紫晦者,皆死不治。

黃芩湯(一名黃芩芍藥湯) 治伏氣發溫,太陽少陽合病自利。

白芍(三錢) 甘草(炙,二錢) 大棗(四枚,擘) 黃芩(三錢)
水煎,溫服。

白頭翁湯 治熱利下重。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濃朴湯 治脾胃虛寒作脹,腹中時痛時止。

濃朴(去皮,薑汁炒) 陳皮(泡,去浮白) 甘草(炙) 茯苓 乾薑
潔古加半夏、枳實、薑、棗。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治胃虛客熱痞滿。

乾薑(炮) 人參 黃芩 川黃連
水煎,溫服。

下蟲 下蟲多見於沒後。此以胃熱少食,蟲不能安而下也。與過食傷中,蟲不能容而下不同。但須調其飲食自愈,非上出之比,不須治之。

睡 麻疹正出時,精神困倦,沉睡不醒者,為逆。蓋緣正氣虧損,邪火內鬱,正氣不勝所致。若沒後而沉睡不醒者,為氣血俱虛,補脾養血為要。如沒後煩擾而反不得寐,是余火複燃,急需滋養陰血,虛陽自斂。亦有昏睡不知起止,掐其頰車、合谷,不知疼痛,似寐非寐,無問正出、沒後,良非吉兆。當察其兼見何証,而與施治可也。

不食 不食是胃中邪熱熾盛,不可強與。雖數日不食,亦無妨害。在初發正出時,白虎湯(方見前)加荊芥。麻透熱清,自能食也。沒後不能食,石斛清胃散(方見前),諒加健運之味。元氣委頓者,急需培補,防有虛羸之患也。

鼻煽 鼻煽者,肺將絕也。若兼喘滿痰鳴,此必不治。如咽喉清利無喘滿,而精神不減者,可治,宜滋培肺氣為主。沒後見者死。

胸高 麻疹胸高,肺熱熾盛而脹也。多見於正沒沒後,為肺經壞証,不治。

身冷 麻為肺胃邪熱所發,本屬於陽,肢體常宜溫暖,若反清冷如冰,是為逆也。其有沒後遍體溫涼如故,獨下體厥冷過膝者,為腎敗,不治。如初出腰已下不熱,毒不能透而反漸沒者,亦為逆候,急當溫養脾腎,或有得生者。

妊娠 麻屬火候,最易墮胎。若初發正出時,須驗其色之紅淡,熱之重輕,而與疏解。疏解之中,佐以清涼。滋血安胎為主,四物湯(方見前)加條芩、艾葉、荊芥、紫蘇之類。若胎氣上沖,急用苧根、艾葉煎湯,磨檳榔續進以降之。一切實脾行氣溫燥之藥,既礙麻疹,複傷於氣,咸須禁之。

虛羸 麻患既平,形體羸瘦,精神倦怠,飲食減少,或咳嗽不止;或便泄不已,或身熱不除,皆真元虧損,恐成勞瘵,並宜雙和湯去川芎以和之。嗽加橘紅、貝母,咳加麥冬、百合,瀉加白朮、扁豆,食難腐化加砂仁、穀芽,氣血俱虛合四君子湯,隨証調之。切禁寒涼傷犯脾胃之藥。專力資培,緩圖平複可也。

雙和湯 治麻後虛羸。

熟地黃 白芍(酒炒。各一錢) 黃耆(蜜、酒炒) 當歸(各七分) 肉桂(三分,有熱去之) 生薑(一片) 炙甘草 川芎(各四分) 紅棗(一枚,去核)
水煎,溫服。

四君子湯 治胃氣虛弱,飲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參(一錢至三錢) 白朮(炒黃,一錢至二錢) 茯苓(一錢至錢半) 甘草(炙,六分至一錢)
上四味,水煎,空心溫服。

按︰四君子乃胃家氣分之專藥,胃氣虛而用之,功效立見。即血虛用四物亦必兼此。故八珍之主治不獨氣血兩虛也,即血虛者亦須兼用,但補氣則偏於四君,補血則偏於四物。若純用血藥,不得陽生之力,陰無由以化也。方中白朮,若治脾胃虛衰,大便不實,或嘔惡不食,合用炒焦,方有健運之力。如肺胃虛燥,咳嗽失血,須用陳米飯上蒸過十餘次者,則轉濁為清,轉燥為潤。是以異功散、八珍湯,及歸脾、逍遙等方內,並宜蒸者。即陰虛乾咳嗽、吐白血,總無妨礙。更加白蜜拌蒸,猶為合宜。其于輕重炮製之間,全在用者之活法權變。舉此可以類推三隅矣。

麻瘡 麻後發瘡,多緣生水澡浴太早,水氣留泊肌腠而發,但須日以荊、防、艾葉煎湯洗之。勿用生水,亦不可用瘡藥熏塗。失治必每歲依期而發。雖云小疾,亦須慎之。

霖按︰石頑論疹,分証施治,各中 竅;辨舌察色,尤多精義。然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巧。其化裁通便處,要在良工消息得之,又未可拘守成法也。

葉香岩曰︰痧屬陽腑經邪,初起必從表治,証見頭痛喘急,咳嗽氣粗嘔惡。一日二日即發者輕,三五日者重。

陽病七日外隱伏不透,邪反內攻,喘不止,必腹痛脹秘悶,危矣。治法宜苦辛清熱,涼膈去硝黃。

方書謂足陽明胃疹,如雲布密,或大顆如豆,但無根盤。

方書謂手太陰肺疹,但有點粒無片片者,用辛散解肌。冬月無汗,壯熱喘氣,用麻杏,如華蓋散、三拗湯。

夏月無汗,用辛涼解肌,葛根、前胡、薄荷、防風、香薷、牛蒡、枳殼、桔梗、木通之屬。

古人以表邪口渴,即加葛根,以其升陽明胃津。熱甚煩渴,用石膏辛寒解肌,無汗忌用。

凡瘡疹辛涼為宜。連翹辛涼,翹出眾草,能升能清,最利幼科,能解小兒六經諸熱。

春令發痧從風溫;夏季從暑風,暑必兼濕;秋令從熱爍燥氣;冬月從風寒。

疹宜通泄,泄瀉為順,下痢五色者亦無妨。惟二便不利者最多凶証。治法大忌止瀉。

痧本六氣客邪,風寒暑濕,必從火化,痧既外發,世人皆云邪透。孰謂出沒之際,升必有降,勝必有複。常有痧外發,身熱不除,致咽啞齦腐,喘急腹脹,下痢不食,煩躁昏沉,竟以告斃者,皆屬裡証不清致變。須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別病累瘁,須細體認。上焦藥用辛涼,中焦藥用苦辛寒,下焦藥用鹹寒。

上焦藥氣味宜以輕。肺主氣,皮毛屬肺之合。外邪宜辛勝,裡甚宜苦勝。若不煩渴,病日多,邪鬱不清,可淡滲以泄氣分。

中焦藥,沙火在中,為陽明燥化,多氣多血,用藥氣味苦寒為宜。若日多胃津消爍,苦則助燥劫津,甘寒宜用。

下焦藥咸苦為主。若熱毒下注成痢,不必鹹以軟堅,但取苦味堅陰燥濕。

古人以痧為經腑之病,忌溫燥澀補。所謂痘喜溫暖,疹喜清涼也。然常有氣弱體虛,表散寒涼非法,淹淹釀成損怯。但陰傷為多,救陰必扶持胃汁。氣衰者亦有之,急當益氣。稚年陽體,純剛之藥忌用。幼科方書歌

括曰︰赤疹遇清涼而消,白疹得溫暖而解。此溫字即後人酒釀、檉木、粗草、紙木、棉紗之屬。雖不可不知,然近年用者多無益。

痧疳濕盛熱蒸,口舌咽喉疳蝕,若不速治,有穿腮破頰,咽閉喘促,告斃矣。治之宜早。外治另有專方。若湯藥方,法必輕淡,能解上病。或清散亦可。

痧痢乃熱毒內陷,與傷寒協熱邪盡則痢止同法。忌升提,忌補澀。輕則分利宣通,重則苦寒解毒。

許宣治曰︰疹痘形証大略相似,治者每嚴于豆,而略于疹。不知痘之境寬,雖見險惡,猶可從容圖治;疹之境促,變生頃刻,多不及救,故不可不預防也。預防之法,在病家,坐臥欲暖,飲食宜淡,二語盡之;在醫家,慎發表三字盡之。所謂慎發表者,其一體實之兒,火毒盛甚,發之太過,熱壅於上,多有氣粗喘閉者。醫家見其喘閉,複以表藥繼之,熱不能降,焚灼而死。抑思古方升麻葛根湯之用白芍所以和陰也,麻黃石膏湯發中有降也。其一體虛之兒,出每遲滯,小經發散,元氣已浮。醫者謂出未透,更重發之,疹雖出而陽氣盡拔,無陰以攝,致喘脫者多矣。余用地黃東加人參納氣歸元,曾救一二。故凡見體弱之兒,顱開面白,目無神,或瘧痢病後出得遲緩,即當照顧元氣,不可過行發表。

或問︰痘出於臟,疹出於腑。胃,腑也,何以痘多胃熱發斑之証;肺,臟也,何以疹多肺閉喘促之証?

余曰︰痘出於臟,而赴於胃,是由臟而之腑,胃主肌肉故也。疹出於腑,而甚於肺,是由腑而之臟,肺主皮毛故也。然則痘之出,五臟之毒而胃總受之;疹之出,六腑之毒而肺總受之。所謂先起於陽者,出於六腑也;後歸於陰者,肺受之也。

痧疹之出,不離肺胃兩家,喘閉者肺証也,煩渴者胃証也。冬月因寒喘閉,麻黃、杏仁為救急之藥,治之速,疹出喘定而解。若夏令出疹,麻黃與時不合。庸工不識,一見喘閉,執而用之,每多隨藥而死。蓋痧疹多火証,火甚克金,夏令金虧,天人皆病,麻黃萬不能受。冬月之喘閉,有面青唇黯肢冷者,故可用麻黃。夏月肺氣已虧,表氣已開,斷無寒証,間有肢冷者,是陽氣虧不能四達也,只可荊、防、甘、桔從輕用藥。氣虧甚者,可加人參。火甚者,升麻石膏湯。喘定者可治。

胃熱煩渴者必多汗。此純是裡熱,即荊防葛根亦不可輕使。升麻石膏湯乃對証之藥,合之甘桔,則肺胃兩家之熱解矣。喘閉証在一二朝見,汗渴証在五六朝見。肺不容邪,其變也速;胃能容受,其變也遲。

疹之出必先咳嗽。不嗽而出,非痧疹也。出噴嚏者吉,肺氣通也。

盛夏之令,火旺金傷,保肺為上。輕輕一散,即宜保肺,石膏、梨汁二味最妙。

石膏一味,為痧疹之至寶,色白屬金,味甘微辛,升中有降,降中有升,雖為清胃之藥,實保肺之靈丹也。

刑金之火,由胃而來。石膏本清胃之藥,而清肺者是與之去路也。

夏月無麻黃証,其有不出者,是正氣為熱所傷,不能升舉,疏托中宜兼益氣,是余得心之處。

其有富貴之家,痧毒本甚,更加鬱遏太過,火甚金傷,致生喘促者,經謂壯火食氣是也。急宜瀉火保肺,不得再行表散。亦有貧寒之子,破屋當風,衣不蔽膝,沙毒正出,外受寒邪,忽生喘促者,急宜溫散,使表氣宣通,痧毒得解。否則痧閉,頃成不救。寒邪外閉,火甚傷金,二証皆見喘促,醫者當知診視。寒邪外閉者,面色青,四肢冷,痧點隱隱於皮膚之內,鼻煽而聲細,微有惡寒之象,宜麻黃、杏仁、蘇葉、防風、胡荽等味急進。一服暖覆,片時喘定面赤,痧漸出者生。若面色如銀者,不可治也。火甚傷金者,壯熱面赤,煩躁口渴,四肢熱,喘息粗,而脈洪大,心煩嘔吐,或吐出長蟲,急宜白虎加黃連,雖嚴寒之令勿避也。

前二証,一經說明,不難分辨。複有火毒本甚,外感寒邪,外雖寒而中實熱,又宜表裡雙解。古人有麻黃石膏湯,余仿其法,全活甚多。又有火毒本甚,父母只知鬱遏,醫家只知表散,內外交熾,火極似水,反生厥逆之象者,書謂熱深厥亦深是也,宜白虎東加黃連。若作寒治,殆矣。

治痧疹有三法︰一升散,一降火,一養陰。善用者,升散之中,即寓清涼之意;養陰之劑,不離生發之機。

痧點隱隱未透,發熱咳嗽,有涕淚,宜升散;兩頰不透,宜升散;發熱肢冷,面不赤,唇不燥,宜升散;喘促鼻煽,辨得是表邪,宜升散;泄瀉日五六行,宜升散。

痧疹已出,壯熱不退,宜降火;嘔吐煩渴,吐出長蟲,宜降火;不食宜降火;熱盛爍金而喘,宜降火;鼻衄宜降火;小便不利宜降火;喉痛腮腫,牙痛口瘡,宜降火;牙疳臭爛,宜降火。

痧疹三四日後,大熱不退,宜養陰;紫點不收,宜養陰;脈來數大,宜養陰;夜熱心煩 齒,宜養陰;音啞不清,宜養陰;目赤羞明,宜養陰;身癢便燥,宜養陰。宜升散而不升散,重則頃成喘閉,輕則餘毒淹纏。宜降火而不降火,則肺胃受傷,或音啞煩渴,或牙疳口瘡。宜養陰而不養陰,則午後潮熱,肌膚瘦削,漸成疳証。

痧出總要表透,表一透,裡熱雖甚,清之可愈。表未透,毒陷於中,門戶一關,發表不可,養陰又不可,多致因循而死。

表透者,非皮毛之表,要從臟腑透。出沒得從容,才得表透。亦有火毒甚,外見繁紅,沒後猶作牙疳肺癰者,或鼻衄下痢者,臟腑之毒未透出也。

痧痘之毒由臟腑而出,雖已到表而根蒂在裡。解字從表,化字從裡。表雖解而裡不化,其為後患實多。

肺主皮毛,痧疹雖出於六腑,必從皮毛而解,故不離乎肺。解之不透,久咳潮熱,累成痧疳。此疳字非疳積之疳,因其潮熱肌瘦,有似乎疳耳。治宜潤肺為主,辛燥藥用不得。解表之藥從陽分從氣分,其效速而易見。化毒之藥從陰分從血分,其效緩而難成。《金鏡錄》養陰退陽四字,治痧之要訣也。

養陰退陽,書用四物湯,余少時常習用之,多不獲效,以歸芎辛溫之性為不合也。因製生地、丹皮、麥冬、赤芍為痧疹四物湯,節節應手。古方不必盡泥,師其意可也。

痧後潮熱,最為可嫌。發在午後,天明退涼。退時脈平靜,發時脈數大。唇紅舌赤而無苔,切牙揉鼻人漸瘦,每多不治。間有能食者,大劑養陰,可救一二。

胃為受毒之壑,遺熱甚多,其急莫如牙疳,牙疳是失清之証,必須大劑清裡。若便閉者可下之,使熱毒內泄,與痘後同治,余有勒馬飲方。甚者加大黃急下之。稍遲不但齒落腮穿,更有唇鼻皆爛者,塗藥不過幫扶而已。

痧後音啞者,多由火甚傷金,治宜甘、桔、牛蒡、山梔之屬。痧後口瘡治法同牙疳臭爛,與痘後同治。往年痧疹多不損目,邇來有損目者。其來甚速,二三日間,翳膜遮透,即不能治。緣兒本有肝熱,更加鬱遏,或病家不知是火,飲以芫荽酒,遂令熱毒攻目。速宜清涼養陰退陽,不可再行疏散。

痧後咯吐膿血腥臭,有肺癰者,有胃癰者,皆肺胃遺毒為患。循經而出則為牙疳,著於臟腑則為癰也。治當辨其在肺在胃,余用甘、桔、牛蒡、銀花、料豆、枳殼、赤芍數味,在肺加山梔、貝母、桑皮,在胃加生地、花粉、木通以佐之,身無大熱者可治。

問︰牙疳、肺癰可治者何也?此毒已化而出也。毒化而臟腑不敗者可治,臟腑敗者不能治也。

大人出痧疹十中二三,多有房室經產之患,大概輕輕一散,即宜養陰。麻黃、升麻、羌活等味,俱當慎用。

霖按︰葉、許二君之論,審証定變,各有心傳,真綠文赤字之書,讀者當細心領會,作治疹圭臬,不可忽也。若泥執不化,率爾操觚,又為二君之罪人矣。

吳鞠通曰︰若明六氣為病,疹不難治。但疹之限期最迫,只有三日,一以辛涼解透為主,如俗所用防風、廣皮、升麻、柴胡之類,皆在所禁。世俗見疹必表,外道也。大約先用辛涼清解,後用甘涼收功。赤疹誤用麻黃、三春柳等辛溫傷肺,以致喘嗽欲厥者,初用辛涼加苦桔梗、旋複花上提下降,甚則用白虎加旋複花、苦杏仁,繼用甘涼加旋複花以救之,咳大減者去之。凡小兒連咳數十聲不能回轉,半日方回,如水雞聲者,千金葦莖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近世用大黃者,殺之也。蓋葶藶走肺經氣分,雖兼走大腸,然從上下降,而又有大棗以載之緩之,使不急於趨下;大黃則純走腸胃血分,下有形之滯,並不走肺,徒傷其無過之地故也。若固執病在臟瀉其腑之法,則誤矣。

章虛谷曰︰每見治疹 ,起首必用升麻葛根湯,世俗相沿,牢不可破。雖升散其毒不為大害,但止見其標不察其本,或証不應藥則茫然莫知其故。是以有屢用升提表散而 不出,竟不知其臟氣怯弱不能傳送毒瓦斯,徒用表藥,耗散衛氣,毒更難出。或本無寒邪外閉腠理,而妄用麻黃大泄肺氣,至於鼻煽而喘,毒伏心腎,煩擾不安而死。醫者卒不悟其所以然,良由平日認定疹出於腑,及 毒在皮毛肌肉等說。既不究胎毒發源傳化之由,而見內毒不能外達者,反認作外毒內陷而謂無法可治。試思 毒如果本在肌肉,初治莫不先用升提表散其 ,豈有不出之理?即或有外邪內食阻滯,亦必有証可辨,治之何難?其毒即非由臟而發,則臟氣本和,又用升表之藥,豈有外毒內陷之事乎?殊不知臟氣不能送毒傳化,雖用升表無益;而非外毒內陷,實是內毒未出。乃平素未明此理,亦可慨也。且起首必用升葛湯為定法,則不獨未明疹 源流,並將斑疹混而不分矣。汪 庵升葛湯歌曰︰斑疹已出慎勿使。可見將斑疹混治已久。世俗熟誦《湯頭歌》,授受流傳,以為定法,更無疑議。而不思升麻葛根,陽明之藥也,陽明主肌肉,邪熱閉郁則成斑。斑者赤色成片,或如錦紋,捫之無形,不成顆粒。若未發透而用表散,則宜升葛湯。已發透而清裡,當用白虎湯。或兼內實積滯,宜承氣湯。至於疹 ,雖有外感風溫,胎毒內發之殊,然皆由心肺兩經從營出衛,為血絡中病。因從毛竅而出,故有顆粒,與斑之由陽明而發於肌肉者迥異,奈何不分臟腑經絡,而以治斑之藥治疹,已非對証,而更不明疹 之源流傳化,欲求治法之善以愈病,不亦難乎?因其臟氣無虧,已經送毒外出,得升散之藥,因勢導之而成功者多,遂篤信初治必用升提表散,終不自覺法之未善。或遇臟氣怯弱,內毒不能外達,皆認作外毒內陷,歸於不治也。若知源流所自,辨其由外感由胎毒之殊,而按時透發者,原可不藥而愈。或不能透發,則必審其所因,或因外邪閉遏,或因內食阻滯,或因元氣怯弱,或宜升散,或宜通利,或宜補托,隨証而施,則斷不可拘執先用升散為定法也。豈可囿於前人之說,而不準之以理乎?明醫者,倘不以余言為河漢,或可備芻蕘之采。有司命之責者,胡可忽哉。

霖按︰章氏此論,深明慎發表之義。其案中治稟氣怯弱,不能送毒外達之証,于辛涼透發劑內重加玄參;遇元陽不足者,則涼透中稍佐附子,皆有卓見。較馮楚瞻之全真一氣湯,精當多矣。

先哲論治病須辨三因,察六氣。愚意三因既辨,六氣已包括於中。痧疹伏毒為時厲感召,若能詳辨其內外二因,可不致操刃殺人。所謂內因者,命門伏藏胎毒是矣。然稟賦不一,未可拘牽。或多實熱,或本虛寒。或臟氣怯弱,表散太過,則火盛傷金;或腠理致密,失於宣托,則毒難外達。或貪房室,少陰不藏;或緣病後,元陽未複。或為痰滯,或為食積。或因勞傷而蓄血,或因生冷而損脾。或苦寒過劑,可溫補暫投;或辛燥劫津,而養陰難緩。所謂外因者,風寒暑濕燥火是矣。然須先明大運之轉移,後察當年司天在泉,及主客氣運之偏勝。惟是木火當旺,或多淫雨嚴寒;水土司權,常見飆風燥熱。亢害承製,救弊補偏,要未可一概論也。人之稟受不同,治法亦當各異。宜表宜清,宜攻宜補,辨明所因,庶免虛實寒熱之誤。張石頑曰︰古人成法,雖當參詳診切,仍不能舍其繩墨。臨証之機,活法在乎心手,而繩墨又不可拘也。此千古不易之論,豈獨痧疹為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