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一 引種

《泰西方鑒》云︰種疹法︰先於患者發疹最多處部,以鈹針微刺之,急將綿一片,浸取其血。爾後就種者上徐徐刺之,令血流漓,凡一刻頃,乃取彼浸血綿貼其疵上,直緊綁之,放置三日許,而後撤去。但要其針疵不深不淺,一適其宜;貼綿間不長不短,惟中其時。

霖按︰此即泰西牛痘法也,由清冷淵、消濼等穴引出命門伏毒。痧疹與痘証,雖有氣血之殊,然其理則一。可以擇天時,察人事,較疫癘感召,內外之因齊發者不同。今牛痘業已盛行,未見流弊,醫家病家,可勿疑貳。

又法︰取浸血綿一片,插入鼻中,亦能傳染。

霖按︰此即中土種痘法也,由此引命門伏毒,由臟腑而肌肉。雖可擇天時,察人事,究未若由經絡引出者為穩。

又法︰取患者眼淚,若鼻涕,蘸綿以插入種者鼻內,或貼之皮膚,亦能傳染。

又法︰將患者之親近衣,遍摩種者之身體,或著之 腳,是亦一良法也。

霖按︰此兩節合中西種痘法脫化出者,用涕淚較刺血為尤便。但從經絡引出者為善,由臟腑引出者究未妥當。

凡種疹者,有八益焉。不至陷不治,一也;無其毒侵肺以發咳嗽,二也;雖有餘毒,無侵入眼耳及他要具,三也;比較於天行,則質善而証順,四也;縱發 腫、大熱、煩悶等,其証大率輕易,五也;天行之疹者,間易至勞狀,至於種者,則決無有其患,六也;病中或發嚏,或多淚,然至疹痂乾燥乃即止,七也;于種痘法則疵瘡膿潰動經久,於此法則其疵速愈,八也。

霖按︰手少陽三焦經正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間,上貫肘,循 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清冷淵、消濼二穴,在肘上 外,正三焦經脈處也。痧痘為命門伏藏胎毒,考命門背KT 七節間之穴,為相火之宅,心包為相火之臟,三焦則相火之腑也,由三焦經脈處引達命門伏毒,所謂同氣相求,其理顯然,又何瞻顧疑懼之有?

人為三才之一,本與天地相肖。督脈統一身之陽,任脈統一身之陰,此即人身之乾坤,亦即九一二數之相表裡也。肺與大腸屬兌金,胃與脾屬艮土,亦即四六二數之相表裡也。心與小腸屬離火,膀胱與腎屬坎水,亦即三七二數之相表裡也。心包絡、三焦屬震,震陽木,即為相火,膽與肝屬巽木,亦即八二二數之相表裡也。震是陽木,何以為相火?火無體,以木為體。說卦傳謂震為雷,為龍雷之火,豈不象人身之相火乎。不但包絡、三焦是震卦,即右尺命門亦是震卦,人自不察耳。此乾坤六子以配人身之定體。命門為水中真火,先天胎毒伏藏。命門如雷火潛於水底,遇時則發,發即燎原,豈若取同氣之三焦,由經絡外達,不傷臟腑之為善乎。

或問︰命門之所以屬震卦,亦有說乎?命門者,背KT 七節間之穴也。背KT 二十一節,三七二十一,命門當其七節之間,正猶震卦一陽在二陰之下,其象最肖。此乾坤始交,一陽初動,為生育之根也。前對臍,穴名神闕,猶北極之對南極也。位居水中,其氣則真陽之氣,為水中之火,故為三焦、包絡相火之原。三焦、包絡經脈之流行,皆相火之流行也。命門猶宮舍,經脈猶道路,皆統之於相火,皆可屬之於右尺。而七節間之一陽,其為震卦,不甚顯然哉。痘疹為命門伏毒,由三焦經脈引而外達,其理甚明。恐株守成法者固執不通其變,故不憚反複,再申其義,惟閱者諒之。

昔賢論三焦一府,紛紛聚訟,莫衷一是。或謂無形,或謂有形;或言是一,或言是二。甚則雲為腎旁之脂者。雖明如張隱庵,游移其詞,亦不能指為何物。考臟腑之學,西士言之最詳。觀《全體通考》,三焦即所謂腹包膜也。其膜包繞全腹,上通巔頂,下行膀胱,中有脂膜橫於肝胃之間。惟遮陰道,護子宮,則男女稍異耳。《內經》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豈虛語哉。

或問︰腹包膜即三焦,亦有証據否?曰︰觀其包二腸、遮兩腎,正當七節之間命門部位,既藏水中真火,即為相火之宅。居其位,行其權,此膜即為相火之腑。考心肺之下,肝胃之上,有膈膜一層。其形薄如細網,上與心包絡之下面相連,下與此膜之上層黏續,氣脈通貫,則包絡即為相火之臟。由膈膜上通腦筋,即經所云上焦如霧是也。中有薄膜兩層,包肝裹胃,即經所云中焦如漚是也。繞膀胱,遮陰道,以行其氣化,即經所云下焦如瀆是也。以此証之,腹包膜即三焦,夫複何疑?若求此膜功用,全文自有《通考》在,篇幅有限,故不縷述。

泰西引種痘疹,其法稍有不同。種痘用鈹針挑刺 外皮及次皮,不令傷肌出血,以痘膿留著皮間。種疹刺令見血,俟血流盡,始將疹血綿貼其疵上。此中有陰陽互根之至理存焉。近人種牛痘,不獨三焦經穴不明,而血附氣、氣依血之義茫然不解,無怪乎每多流弊也。

引種諸書,僉雲刺 外皮,而不言清冷淵、消濼二穴者,蓋嬰兒由肩至肘,長僅四五寸,每種三五粒,則二穴亦在其中,況 外皆三焦經脈所過之地。然究不若點此二穴引種為善。是經穴之不可不考也。《甲乙》、《銅人明堂》諸經,載清冷淵穴在肘上二寸,伸肘舉臂取之;消濼穴在肩下臂外,開腋斜肘分下 取之。觀此二穴皆在外之証也。

考取 穴,是針灸家要事。而漢唐以降,針灸失傳,為不明同身取寸之義,僅以患人之中指中節取寸,便為獨得心傳。殊不知瘦人指長而身小,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闊;肥人指短而身長,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狹?有身長指長而頭小者,則頭間之寸豈不嫌長;有身短指短而頭大者,則頭間之寸豈不嫌短?似此肥瘦長短之差訛,安能準的?所謂同身取寸者,必同其身體而取之也。縱觀諸家,惟東醫山崎子政骨度折量一法,深得先聖奧旨。其法以《靈樞‧骨度》篇尺寸為主,再量人身尺寸,隨取而折之,自無長短肥瘦之差訛。假如《靈樞‧骨度》篇雲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而患人由肩至肘量五寸一分,以三折合之,所云某穴至某穴一寸者,僅得三分。識此同身取寸之義,明而針灸之,法不致失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