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鼻淵

嘗觀古人謂鼻淵一症。乃寒凝腦戶。太陽濕熱為病。皆治標而不求其本。攻邪而反耗其元。於經旨迥乎不合。其說可足信歟。內經曰:膽移熱於腦。則辛 鼻淵。明明屬之內傷。與外感全無關涉。何醫家辛夷蒼耳防芷雜投。致輕者重。而重者危。無非泥古書不化。而虛實莫辨。夭枉人命。是可悲也。夫腦屬神臟。藏精髓而居高位。鼻為肺竅。司呼吸而聞香臭。清陽由此而升。濁陰無由而上。是為平人。而要非論膽熱及於腦。腦熱及於鼻者也。蓋少陽生發之氣。全賴腎水為之滋養。腎水虛則膽中之火無製。而上逆於腦。腦熱蒸蒸氣化。濁涕走空竅而出於鼻。臭濁不堪。聞涕愈下。則液愈耗。液愈耗則陰愈虧。斯時也。頭為之苦傾矣。喉為之作咳矣。身為之潮熱矣。食飲為之減少矣。而醫猶謂之曰風未散也。表藥不可缺。寒未退也。辛味不可除。曾不知辛散傷元。有升無降。有陽無陰。腎肝虛於下。而肺氣虛於上。雖有盧扁。其奈之何哉。雖然。膽之火。胡為而入腦也。經謂其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曲折布於腦後。脈絡貫通。易於感召。惟其虛也。則灼腦炙髓。陰液下漏。治法宜戒怒以養陽。絕欲以養陰。藥進補水保肺。而藿香牛腦。尤為必用之藥。俾水壯火熄。木榮金肅。膽汁充滿。而生之氣流行。火自安其位矣。倘脾胃漸虧。陽分漸弱。壯水之法。又宜變通。或脾腎雙補。或陰陽兩救。庶幾於病有濟。而不致錯誤也。且腦為諸陽之會。髓為至精之物。鼻屬金氣之路。治腦也補在髓。治鼻也清在金。腦滿可以生水而製火。金空可以化液而製木。而春升少陽之氣。與厥陰相為表裡。上屬於腦。如此則內經謂膽熱所關。義亦明矣。馮氏有言。鼻淵乃風熱灼腦而液下滲。或黃或白。或帶血如膿狀。此腎虛之症也。斯言極中病情。第此風非外入之風。乃肝膽火勝而熱極風生也。若寒凝腦戶。濕熱為病。較馮氏之說。不啻霄壤之隔。治鼻淵者。其可不知清竅無壅。陽開陰合之理。而深玩味也哉。治以腎為主。暢所欲言。可補前人之未備。

益氣湯 治鼻病過於解散。其治流清涕者。繼成濁涕。漸而腥穢黃赤間雜。皆由滲開腦戶。日積月累而致 羸。用此湯治之。

黃耆(一錢五分蜜水炒) 人參(一錢) 白朮(一錢炒) 當歸(一錢) 麥冬(一錢)炙甘草(五分) 藿香(一錢) 五味子(十粒)虛寒少入細辛。內熱監以山梔。加薑棗。水煎服。

補腦丸 治鼻淵久不愈者。神效。此上病下取。高者抑之之治也。

人參(一兩) 麥冬(二兩去心) 茯苓(一兩五錢人乳拌蒸) 熟地(二兩) 萸肉(一兩蒸) 黃耆(二兩蜜灸) 枸杞子(二兩酒蒸) 菟絲子(二兩酒蒸) 鹿茸(一兩五錢酥炙) 五味子(一兩蜜水拌焙) 牛腦(一具蒸熟搗入)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