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傷積(附︰傷食)

總括 頭痛身熱腹微脹,足冷神昏只愛眠;因食所傷脾氣弱,下宜遲緩表為先。

脈法 右手氣口脈大於人迎一二倍為傷食,宿食不消,則右關脈沉而滑,虎口脈紋而黃色為脾家有積,小兒脈沉者為乳不消。

《內經》曰︰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小兒所患積症皆因乳哺不節,過食生冷堅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積中脘,外為風寒所傷,或因夜臥失蓋,致頭疼面黃身熱,眼胞微腫,腹痛膨脹,足冷肚熱,喜睡神昏,不思飲食,或嘔或噦,口噫酸氣,大便酸臭,此皆為積所傷。有食飽傷脾,脾氣稍虛,拘留難化,停而不去,遂成其積,積敗為痢。

仁齋曰︰小兒有積,面目黃腫,肚熱脹滿,覆睡多困,叫啼不食或大腸閉澀,小便如油,或便利不噤,糞白而酸臭,皆積症也,然有乳積、食積、氣積、驚積,須當辨明。吐乳、瀉乳,其氣酸臭,此由啼叫未已,以乳與兒,停積不化,是為乳積。肚皮帶熱,渴瀉或嘔,此由飲食無度,多餐過飽,飽後即睡得之,是為食積。腹痛叫啼,痢如 渤,此因觸忤其氣,營衛不和,淹涎日久得之,是為氣積。有時時瀉下清水,如生草汁,是受驚而後有積,煩悶啾唧,常似生嗔,名為驚積,因受病日久而積成之。或額上有汗,喘息煩渴,潮熱往來,肚腹有熱,睡中覺腹內有物跳動者是也。然積有虛有實,虛則渾身微熱,不思飲食,昏昧神緩,抱起如睡;實則吐熱糞閉,囟腫喉塞,痰壅涎鳴,熱毒發瘡,推此可見矣。其傷乳傷食而身熱者,惟肚腹之熱為甚。人知傷積足冷肚熱,糞酸極臭,而夜間有熱,傷積之明驗,人所不知也。其或變症,面黑,瀉黑,久瀉未已,肚腹脹滿,氣出粗大,手心生瘡,瘦弱柔軟,皆不可療。小兒消積多用青皮,然青皮最能發汗,有汗者切勿多與之。小兒諸疾皆乳食無度,過於傷飽,以致不能克化,留而成積。初得之時,不問乳積、食積、氣積,進以消積丸,其驚以辰砂膏或青龍丸,量輕重而疏導之,仍以調氣和脾胃取愈。蓋脾胃已傷,又以藥傷之,使營運之氣減削,食愈難消,故致深劇。《五常政大論》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瓜菜食養之,物必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凡人以胃氣為本,惟治病亦然。

小兒脾胃有虛有實,虛則嘔吐不食之症,實則痞滿內實之症。虛者益之,實者損之,欲得其平則可矣。胃虛用木香丁皮濃朴肉豆蔻之類,胃實用桔梗枳殼柴胡大黃等劑。若夫胃中停寒則停,薑官桂丁香,又不可缺,貴在酌量。但以大小分劑與之,夫是謂之平。蓋心者脾之母,進食不止於和脾,益火能生土,當以心藥入於脾胃中,庶幾得之,古人進食方劑多用益智者此也。

附︰傷食

凡小兒飲食停滯中焦不化而發熱者必惡食也,或暖氣作酸,或惡聞食味,或欲吐不吐,或吐之不盡,或惡心,或氣短痞悶,或胃口作疼,或心下痞滿、按之則痛,此皆停食之候也。若感寒邪者,則左手人迎(左關)氣口(右關)俱大。外症頭痛惡寒拘急,中脘痞滿、或吐或嘔或痛者,以藿香正氣散或人參養胃湯,或木香砂仁之類。若肉食不化,必加棠子(即山楂肉)末;面食不化者加神曲、麥芽;生冷肉食不化者加草果、砂仁、枳實、青皮主之。如食在胃口上,未入於胃,乃可吐之,不吐則消導之,待食下胃變化糟粕,外症已解乃可下其食也,宜三黃枳實丸。熱多者大柴胡湯,如無外感,但只傷食者方可下之。凡治夾食傷寒不可先攻其食,且先發散寒邪,次可消導之也。

〔附方〕

消積丸 白朮 陳皮 青皮 益智 神曲 三棱 丁香 茴香

辰砂膏 硼砂 辰砂 真珠 全蠍 馬牙硝(各一錢) 麝香(一匙)

青龍丸 青黛 茯神 蘆薈 南星 麝香 輕粉 全蠍 朱砂為衣,薄荷湯下。

藿香正氣散 藿香 濃朴 白芷 半夏 桔梗 茯苓 紫蘇 白朮 陳皮 大腹皮 甘草

人參養胃湯 人參 半夏 陳皮 茯苓 蒼朮 濃朴 藿香 肉果

三黃枳實丸 枳實 黃連 大黃 陳皮 白朮 黃芩 草豆蔻

大柴胡湯 見瘧疾症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