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諸嗽門
嗽証
古人云。臟腑皆有咳嗽。夫嗽屬肺。何為臟腑亦皆有之、蓋咳嗽為病。有自外而入者。
有自內 而發者。風寒暑濕外也。七情飢飽。內也。風寒暑濕。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故雖 外邪。欲傳臟腑。亦 必先從其合而為嗽。此自外而入者也。七情飢飽。內有所傷。則邪氣上逆。肺為氣出入之道 故五臟之邪。上蒸於肺。而為嗽。此自內而發者也。然風寒暑濕。有不為嗽者。蓋所感者 重。徑傷臟腑。不留於皮毛。七情亦有不為嗽者。蓋病尚淺。止在本臟。未即上攻。所以傷寒 以有嗽為輕。而七情飢飽之嗽。久而複見。凡諸嗽。未審內外所感。並宜二陳湯。加杏仁五味人參各半錢。重飲水一二口而暫止者。熱嗽也。呷熱湯而暫停者。冷嗽也。治熱嗽以小柴胡湯。加五味。冷嗽理中湯。加五味。皆已試之驗。此出醫余。
諸嗽皆可佐以應夢觀音散。而加喘者。以此於食前。吞下養正丹。
壅嗽聲重痰稠。或咳有血。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細嚼。煎蘇子降氣湯送下。
感風而嗽者。惡風有汗。或身體發熱。或鼻流清涕。桂枝湯。加人參杏仁五味各半錢。
應嗽多汗。體虛而又不勝熱藥者。橘蘇散。
感寒而嗽者。惡風無汗。或身體發熱。或鼻流清涕。宜杏子湯。
若風寒俱感而嗽者。或惡風無汗。或惡風有汗。頭痛身疼。塞鼻熏眼。涕疾稠粘者。小 青龍湯。以上三藥。傷寒太陽經有嗽者。皆可用。
感暑而嗽者。自汗煩渴。或帶寒。面垢。六和湯。加五味子一錢。
感濕而嗽者。身體痛重。或汗或小便不利。此多乘熱入水。或冒雨露。或浴后不解濕衣 致 此。宜白朮湯。熱嗽咽喉乾痛。鼻出熱氣。其痰嗽而難出。色黃且濃。或帶血縷。或帶血腥 臭。或堅如蠣肉。不若風寒之嗽。
痰清而白。宜金沸草散。仍以辰砂化痰丸。或薄荷煎。八風丹。含化。熱嗽于金沸草 散中。加五味杏仁茯苓足成十品。入棗子一個同煎。功效尤勝。名旋複湯。
有熱嗽諸藥不效。竹葉石膏湯。去竹葉入粳米。少加知母。多加五味、杏仁。此必審是伏熱。在上焦心肺間。可用。
有熱嗽失聲。咽痛。多進冷劑而聲愈不出者。宜以生薑汁。調消風散。少少進之。或只 一味 薑汁亦得。冷熱嗽后。失聲者尤宜。嗽而失聲者。非獨熱嗽有之。宜審其証用藥。佐以橄欖 丸含化。仍濃煎獨味枇杷葉散。熱服。
冷熱嗽。因增減衣裳。寒熱俱感。遇乍寒亦嗽。乍熱亦嗽。飲熱亦嗽。飲冷亦嗽。宜金 沸草 散。消風散。各一帖和煎。或應夢人參散。或款冬花散。二母散。仍以辰砂化痰丸。八風 丹。或四和丸。含化。七情飢飽嗽。無非傷動臟腑正氣。致邪上逆。結成痰涎。肺道不理。
宜順為先。四七湯半帖。加桑白皮杏仁五味子人參阿膠各半錢。
有嗽血痰。與食俱出者。此蓋飲食失節。致肝氣不利。而肺又有客邪。肝濁道。肺清道 清濁相干。宜二陳湯。加木香、杏仁、細辛、枳殼各半錢。
有飲冷熱酒。或飲冷水。傷肺致嗽。俗謂之湊肺。宜紫菀飲。勞嗽。有久嗽成勞者。有 因病 勞久嗽者。其証寒熱往來。或濁熱無寒。咽乾嗌痛。精神疲極。所嗽之痰。或濃。或時有血 腥臭異常。語聲不出者。補肺湯半帖。加杏仁、貝母、款冬花、阿膠、百合各半錢。煎去渣。調鐘乳粉。咽痛者。更加桔梗半錢。熱甚者。更加秦艽半錢。嘔者。去地黃。加半夏如 其數。氣急者。加靈砂丹。或三炒丹。
經年累月久嗽不已。服藥不瘥。余無他証。卻與勞嗽不同。宜三拗湯。仍佐以青金丹。
脾胃如常。飲食不妨者。加味人參清肺湯。參粟湯。有暴嗽。服藥不效者。或教之進 生料 鹿茸丸。大菟絲子丸方愈。此乃腎虛所致。有本有標。卻不可以暴嗽為疑。遽補之非。然所以易愈者。亦覺之早故也。
嗽而有血。見諸血門。嗽血証。
時行嗽。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氣急。狀如傷冷熱。連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兩日 即輕 記壬午秋。滿城有此病。繼時甲午年夏秋之交。此病又自南而北。得免者少。並呼為蝦蟆 瘟。用參蘇飲。加細辛半錢。
哮喘
喘氣之病。哮吼如水雞之聲。牽引胸背。氣不得息。坐臥不安 此謂嗽而氣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則發。一時暴感。並於前嗽藥中。加桑白皮。則續 加仍吞養正丹。間進青金丹。風寒喘嗽。宜九寶湯。若干喘不嗽。不分久遠近發。宜蘇子 降氣湯。或神秘湯。吞養正丹。重則四磨飲。或六磨飲。吞靈砂丹。或應夢觀音散。吞養正 丹。尤宜。
喘而服藥不效者。利導之。宜神保丸。大便已溏者。不可用。
不嗽而氣自急。有二証。須用分別。有外邪迫肺。而氣急者。病初得。氣不急。必兼外 証。
此謂之喘。若用耗氣除邪之藥。則元氣愈脫。而氣愈上奔矣。宜於虛損門氣急痰証求之。氣 急。而膈間更有刺痛處。宜分氣飲。治嗽與喘。用五味為多。但五味有南有北。生津止渴。
潤肺益腎。治勞嗽者。宜用北五味若風邪在肺。宜用南五味。不若二者兼用。
嘔吐
(附惡心)
嘔與吐之辨。已於傷寒論之。然証亦不一。有寒嘔。有熱嘔。氣嘔。痰嘔、吐食嘔、吐 血、吐蛔、惡心、乾嘔。除熱嘔吐血外。近世嘔吐二字。皆通用。然卻無甚利害。理亦自不妨。
並小半夏茯苓湯。或二陳湯。或理中湯。多加生薑煎。生薑嘔中之聖藥。大痛色如青菜葉者死。
寒嘔。中脘停寒。飲食喜辛熱。物入口。即吐出。宜二陳湯。加丁香十粒。或理中東加 枳實 半錢。不效。則溫中湯。甚則附子理中湯。或丁附湯。並須冷服。蓋冷遇冷則相入。庶不吐 出。有痰飲。粥藥到口即吐。人皆謂其翻胃。非也。此乃痰氣結在咽膈之間。宜先以薑蘇湯下靈砂丹。俟藥可進。則以順氣之藥繼之。
外有吐瀉及痢疾。或腹冷痛。進熱劑太驟。以致嘔逆。宜二陳湯。加砂仁白豆蔻各半錢 甚 則入沉香少許。寒、熱、氣、食、痰、血六嘔。外有漏氣走哺。漏氣者。上焦熱。食必先吐 而後下。汗出身。胃熱走哺者。下焦熱。氣逆不續。大小便不通。嘔吐不禁。
熱嘔。見諸傷門。傷寒嘔吐証。凡進熱藥愈增者。當於寒嘔中求。熱嘔宜二陳湯。加黃連一錢氣嘔胸滿膈脹。關格不通。不食常飽。食則常氣逆而吐。此因盛怒。中飲食而然。宜二陳 湯。加枳實木香各半錢。或吳茱萸湯。不效。則丁沉透膈湯。及五膈寬中湯。
食嘔。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氣。並飲食不節而生。大概治以理中為先。二陳湯。加 枳實一錢。或加南星七分。沉香木香各四分。亦好。或只服枳南湯或導痰湯。
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發。俗謂之冷癇。或服新法半夏湯。或抓脾湯。外有熱痰而嘔 者。
宜小半夏茯苓湯。加竹茹如錢大。若嘔痰而或致厥者。乃寒痰逆悶。謂之痰厥。宜薑附湯。
以生附代熟附。
吐蛔。乃胃寒所生。經云蛔者長蟲也。胃中冷則吐蛔。成蛔厥。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 粒。
檳榔半錢。吞烏梅丸。惡心乾嘔。欲吐不吐。心下映漾。人如畏舡。宜大半夏湯。或小半夏 茯苓湯。或理中湯。治中湯。皆可用。嘔吐。諸藥不效當借鎮重之藥。以墜其逆氣。宜姜蘇 湯下靈砂丹。須百粒作一服。俟藥得效。卻以養正丹。半硫丸導之。嘔吐。津液既去。其口 必渴。不可因渴而遽以為熱。
又有嘔吐。諸藥不效。又別無前項痰氣等証。乃蛔在胸膈作嘔。見藥則動。動則不納藥 藥 出而蛔不出。雖非吐蛔之比。亦宜用吐蛔藥。或於治嘔藥中。入炒川椒十粒。蛔見椒。則頭 伏故也。
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加丁香。到口即吐。后去乾薑。只參附。加丁木二香煎 更磨入沉香。藥立吐定。蓋虛痰氣凝結。丁附既溫。佐以沉木香則通。乾薑白朮則泥耳。
吐血
(見血門)
停飲伏痰
飲凡有六。懸溢交痰留伏。痰飲。特六飲之一耳。人病此而止曰痰飲者。蓋停既久。未 有不 為痰。多因氣道閉塞。津液不通。譬如溝渠壅遏。積淹停滯。則倒流逆上。瘀濁臭穢。無所 不有。若不疏決溝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無是理也。
凡為喘、為咳、為嘔、為泄、為眩、為暈、心嘈、怔忡、驚悸、為寒熱、痛腫、為痞膈、為 壅閉。或胸脅間轆轆有聲。或背心一片常如水冷。皆飲食所致。此即如水之壅。有瘀濁臭穢 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並宜蘇子降氣湯。導痰 湯各半帖。和煎。或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木香各半錢。吞五套丸。或以五套丸料。依分兩 作飲子煎服。尤好。平居皆無他事。只有痰數口。或清或堅。宜二陳湯小半夏茯苓湯。痰多 間進青州白丸子。和來複丹服。來白丸如和以八神來複丹。即名青神丸。此非特治痰飲。
尤甚療喘、嗽、嘔、吐逆、翻胃。若服藥未效者。二生湯。加木香半錢。若頑涎隨氣逆上 不為藥解。當自下部利之宜五膈寬中散。加半夏半錢。吞破飲丸。仍佐以半硫丸。恐大便複 秘。飲利不盡。半硫丸當常服。若大便先不因藥自利。及老人虛人。當利其小便。宜小半夏 茯苓湯。改用赤苓而倍之。或導痰湯。加豬苓半錢。
痰飲暈眩。及成飲厥者。宜別加木香二生湯吞青州白丸子和靈砂丹名青令丹或吞養正丹 半 硫丸痰飲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疼。兩手軟痺。醫誤以為風。則非其治。宜導痰湯。加木香 薑黃各半錢。
病痰飲而變生諸証。不當為諸証牽掣。妄言作名。且以治飲為先。飲消則諸証自愈。有 卒然 昏悶。口眼 斜。似中而實非中。四肢戰曳。身如浮云。似虛而實非虛。皆痰飲所為也。又 有腎虛寒。不能攝水。致邪水溢上。故作痰飲。宜八味丸。
翻胃
翻胃之病。所以重於嘔吐者。嘔吐食入即吐。翻胃則或一日半日食複翻上。不化如故。
腹中 非不欲食。不肯留。胃氣不溫。不能消食。食既不消。不為糟粕。而入大腸。必隨氣逆上。
從口而出。故翻胃人胸膈多為冷氣所痞。二陳湯。加丁香十粒。枳殼半錢。或治中湯。加枳殼砂仁各半錢。半夏一錢。入米與生薑同煎。
若胃寒甚服藥而翻者。宜附子粳米湯。加丁香十粒砂仁半錢。大便秘者。更加枳殼半錢
若胸膈痞甚而翻。宜谷神嘉禾散。生附一錢。或丁沉透膈湯。五膈寬中散。加生附一錢 仍 以來複丹。升降其陰陽。通其隧道。半硫丸。亦可通之。隧道久不通。名結腸翻胃。半硫丸 尤宜。百藥無效。勢危篤者。宜桂香。青金散以墜之。一法用胡椒一味。醋浸之。晒乾。醋 浸不計遍數。愈多愈好。碾末醋糊為丸。淡醋湯下十丸。加至三四十丸。
不喜食
脾運食而傳於肺。脾氣不足。故不喜食。宜啟脾丸。煮朴丸。若脾虛而不進食者。當實 脾。
宜鹿茸橘皮煎丸。若脾冷甚而不進食者。理中湯。未效。附子理中湯。加砂仁半錢。或丁香 煮散。心腎虛。致脾氣不足以運者。鹿茸橘皮煎丸。脾上交於心。下交於腎者也。
噫氣吞酸
吞酸者。宿食所為。故曰中脘有飲。嘈有宿食。則酸。噫氣吞酸。噯宿腐氣。逆咽酸水 亦 有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者。亦有膈間常如酸折。皆飲食傷。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 散。加神曲麥 各半錢。或八味平胃散。
咳逆
胃實即噫。胃虛即噦。逆者。胃中虛。膈上熱也。咳逆為病。古為之噦。近為之呃。乃 胃寒 所生。寒氣自逆而呃上。此証最危。間有熱呃。已見傷寒証。其有他病發呃者。皆屬寒。宜 用半夏一兩。生薑兩半。水一碗。煎半碗熱服。或用丁香十粒。柿蒂十個。切碎。白水盞半 煎。或理中東加枳殼茯苓各半錢。半夏一錢。不效。更加丁香十粒。
亦有無病。偶然致呃。此緣氣逆而生。重者或經一二日。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半夏 湯。
或用煎湯。泡蘿卜子。研取汁。調木香調氣散。乘熱服。逆氣用之。最佳。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複加以嘔吐。輕劑不能取效。宜丁香煮散。以及附子粳米湯。增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二十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