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鶴膝風
脛細而膝腫是也。為風寒濕三氣。合痺於膝而成。初起。發熱頭痛。宜五積散。痢後變成者亦宜之。若久病。為足三陰虛。宜十全大補湯。加附子牛膝杜仲防風羌活主之。又治初起外法。用陳年白芥子研末。以薑汁蔥汁調塗一伏時。患處起泡。泡干脫皮。自愈。五積散。(四十二)十全大補湯。(十一)
又按。鶴膝風多是虛寒。腳氣多是濕熱。一攻一補。治法各判。然腳氣有腎虛氣喘小腹痺者。腎氣丸必不可緩。鶴膝風有赤熱 腫者。二妙散桂枝芍藥知母湯。亦所必需。此活法也。
腳氣
腳之腫大是也。東垣云。南方卑濕。其濕從外以襲入。北方常食膻乳。又飲酒太過。脾胃有傷。不能運化。其濕從中以流下。初起發熱惡寒。似傷寒症。若上氣喘急。及上少腹不仁。恐致攻心不救。若患久不治。即成痼矣。此症名壅疾。不可驟補。
一腳氣腫痛不可忍。宜 雞鳴散。(一百零八)腳氣氣喘。少腹不仁。須防其入心。宜後方。腳氣服雞鳴散愈後。亦宜之。用桂附地黃丸。(十五)一兩脛大。為濕腳氣。兩脛不腫。或頑麻。或攣急。或緩縱。名干腳氣。宜 四物湯。加牛膝獨活蒼朮黃柏木瓜澤瀉肉桂之類。(九)
積聚
積者。五臟所生。推之不移。屬陰。聚者。六腑所成。推之則移。屬陽。當辨其新久虛實而施治。內經云:大積大聚。不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則死。此治積聚之法也。 脈宜沉實。 忌虛弱。
- 積聚新病。審其可用發散者。宜用五積散。(四十二)
- 積聚新病。審其可用消導攻下者。宜用備急丸。(五十三)
平胃散。加入 蓄瞿麥炒大麥芽川芎。以上八味。各用五錢。沉香木香各一錢五分。大黃酒浸二兩。共為細末。每服三錢。薑湯送下。忌油膩動氣之物。及房事一月。藥須黃昏服。勿食晚飯。大小便見惡物為度。(八十)肝之積在左脅下。名曰肥氣。去蒼朮。加柴胡鱉甲青皮莪朮。
○肺之積在右脅下。名曰息賁。加白豆蔻桑白皮鬱金。
○心之積起臍上。上至心。下大如臂。名曰伏梁。去蒼朮。加肉桂黃連石菖蒲莪朮。
○脾之積在胃脘。腹大如盤。名曰痞氣。原方不加減。
○腎之積在臍下。發於小腹。上沖心而痛。名曰奔豚。上方去蒼朮大黃陳皮麥芽 蓄。加茯苓四兩。肉桂附子當歸吳茱萸各五錢。川楝子李根白皮膈一兩。淡鹽湯送下。或煉蜜為小丸。吞下四錢更佳。
○凡熱積。加黃連黃芩。寒積。加薑桂附子。酒積。加葛根。痰積。加半夏。水積。加桑白皮赤小豆。血積。加桃仁紅花。肉積。加阿魏山楂。果積。加麝香草果。 - 久病及虛弱之人。不可徑用前藥。或先服補藥。然後攻之。或攻藥去病之半。而即補之。或服攻藥三日。服補藥一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若愈後。必以補藥收功。宜 六君子湯。(二) 香砂六君子湯。(三) 附子理中湯。(一百零七)
以上三方。唯臍下動氣。去白朮。加肉桂一錢五分。服攻藥。大下積血。自汗不止。氣弱不能轉動者。宜急進參附湯。若貧者。以當歸補血湯。加附子三錢代之。(一百零五)
嘔吐噦呃
聲與物俱出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噦。氣自臍下沖逆有聲。聲短而頻。古人名噦又名咳逆為呃。方書命名各異。今從俗本分名。使人易曉。脈陽緊陰數為吐。陽浮而數亦吐。寸緊尺澀胸滿而吐。寸口脈數者。吐。緊而澀者難治。緊而滑者吐逆。脈弱而嘔。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吐出色如青菜者。危。
上四症。皆屬氣逆。有統治之法。宜二陳湯。隨症加減。(八十二)
如為寒氣所客。脈遲畏寒。加砂仁藿香乾薑
○如乾嘔吐涎沫。加人參一錢。吳茱萸二錢。
大棗三枚。倍生薑。
○如食不得入。為火阻於上。加黃連黃芩人參。
○如為飲食所傷。吞酸
噯腐。加蒼朮藿香砂仁麥芽山楂。
○如有聲無物。加生竹茹二錢。人參一錢。旋複花三錢。
代赭石一錢五分。大棗二粒。如吐酸水。加吳茱萸一錢。黃連五分。
○如脾胃虛弱。運化遲
而嘔吐者。加人參白朮砂仁木香。
○如食已即吐。是胃中有熱。食入則兩熱相沖。不得停留
而吐。若大便秘結。可加大黃三錢。
○若寒熱往來。脅痛而嘔者。為少陽症。加人參黃芩各一錢。柴胡三錢。大棗二粒。
○如驟然發呃者。為胃火上沖。加麥芽石斛麥冬枇杷葉竹茹扁豆各二錢。
○久病發呃。有脾虛腎虛之分。脾虛者。加參朮丁香柿蒂。腎虛者。加參附乾薑
沉香巴戟天。此症多死。
○如吐蟲者。去甘草。加川椒人參吳茱萸黃連川楝子烏梅三粒。粳
米一百粒。
五淋癃閉
淋病。小便滴瀝澀痛。欲去不去。欲止不止是也。古人分為五種。石淋。下如沙石。膏 淋。下如膏脂。勞淋。從勞役而得。氣淋。氣滯不通。臍下悶痛。血淋。瘀血停蓄。莖中割 痛。皆為熱結膀胱所致。而治者。卻不重在膀胱。而重在三焦。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 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又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此數語。數百年來注家俱誤。 不知津液為汗之源。膀胱氣化。則能出汗故仲景發汗法。必取之太陽也水道為行水之道。三 焦得職。則小水通調。須知外出為膀胱之津液。下出為三焦之水道也。又有清心之法。以心 與小腸相表裡也。又有清肝之法。以肝主疏泄也。又有補腎之法。以腎為司水之臟也。治三 焦與膀胱之正法。則用五淋散。清心滋腎。則用導赤散。清肝。則用龍膽瀉肝湯之類。至於 癃閉症。小便點滴不通。甚則脹悶欲死。其病源亦同前症。而治法更進一步。有用八味丸。 倍桂附。蒸動腎氣以開關者有用滋腎丸。滋陰以化陽者。有用補中益氣湯。服後以手探吐者。 (如滴水之器。閉其上竅而倒懸之。點滴不能下也。去其上閉。則下竅通矣。)有用五淋散。 加入麻黃杏仁。以取微汗。(麻黃力猛。能通陽氣於至陰之地。下肺氣。主皮毛。配杏仁以 降氣下達州都。導水必自高原之義也。)有用人參麻黃各一兩。水煎服者。夏月不敢用麻黃。有用紫蘇防風杏仁各三錢水煎服溫覆取微汗者。有用白菊花根搗爛。以生白酒沖和取汁溫 飲者有用水母四兩。 薺十四粒。水煎服者。有用皂角蔥頭王不留行各數兩。煎湯一盆。令 病者坐浸其中。熏洗小腹下體。久之熱氣內達。壅滯自開而便通者。務宜審其脈症而施治。 不可執一。
脈宜浮大。忌細小。
五淋散。(五十通治五淋癃閉。)
加減法。氣淋。加荊芥香附生麥芽。
○血淋。加牛膝桃仁紅花生地。入麝香少許。
○石淋。送下六一散三錢。
○膏淋。合萆薢釐清飲。
○勞淋。合補中益氣湯。
○如過服金石藥。
與老人陽已痿。思色以降其精。致精內敗而為淋。加萆薢石菖蒲菟絲子以導之。
六一散。(五十二石淋) 萆薢釐清飲。(八十三膏淋) 導赤散。(四十九赤淋。) 龍膽瀉肝湯。(九十七莖腫莖中痛甚宜之) 補中益氣湯。(五氣淋。) 六味丸(十四水虛。) 八 味丸。(十五冷淋。) 濟生腎氣丸。(一百零二扶陽以化陰。) 滋腎丸。(九十四滋陰以化 陽。) 四生丸(一百血淋。) 百合湯。(九十三氣淋。)
續論
三焦包羅臟腑。主氣而即主水。(水由氣化也。) 故曰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上焦如霧。氣中有水也。下焦如瀆。水中有氣也。中焦如漚。氣水相函於其中也。凡水道不通。溢於外而為腫。積於中而為脹。凌於肺為咳嘔。流於腸為泄瀉。宜專責之三焦。與他臟無涉。時醫治他臟而幸效。不可援以為例。
遺精
夢而遺者。相火之熾也。宜封髓丹。無夢而遺者。心腎之虛也。宜金鎖固精丸。然肝主 疏泄。肝火大盛。宜暫用龍膽瀉肝湯。肝魂不守。宜多服二加龍骨湯。肝熱膽寒。宜溫膽湯。 加人參茯神棗仁蓮肉。精之蓄泄。無非聽命於心。威喜丸。平淡而神奇。四君子東加遠志。 亦補養得法。徒用補腎及固澀之藥。無益也。然此症。必須清心寡欲。靜養年餘方效。藥石 原不足賴。
時賢沈錄芊云。心藏神。肝藏魂。腎藏精。夢中所主之心。即心之神也。夢中所見之形。 即肝之魂也。夢中所泄之精。即腎之精也。要之心為君。肝腎為相。未有君火動而相火不隨 之者。當先治其心。而後及其餘。宜黃連清心飲。萬用黃連生地甘草當歸人參茯神棗仁遠志 蓮子。按錄芊著有沈氏尊生一書。大抵皆見病治病。不脫江蘇氣習。此一條。用藥雖庸。而立論頗超。故節錄之。
訣雲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症之的。
正傳云。兩尺洪數必便濁遺精。
赤白濁
濁者。小水不清也。方書皆責之腎。今則求之於脾。脾土之濕熱下注。則為濁病。濕勝於熱則白。熱勝於濕則赤。治之之法。不外導其濕熱。濕熱去。則濁者清矣。 醫鑒曰。淋濁之病細數何妨。少陰微者。氣閉膀胱。女人見之。陰中生瘡大實易愈。細澀則亡。
- 濁病初起。宜導其濕熱。宜 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黃柏萆薢主之。如赤濁。加丹參。(八十三)
- 濁病稍久。當固其精道。利其水治。宜萆薢釐清飲(八十三)
- 內經云:中氣虛而溺為之變。與濁症不同。宜四君子湯。一補中益氣湯。(五)
- 命門火衰。氣不攝精。每致敗精為濁。宜桂附八味丸。加菟絲子車前子。以導敗精。
- 濁出精竅。與淋出溺竅者不同。病之稍久。宜固腎。不宜利水。此要旨也。
自汗盜汗
傷寒門。以自汗為傷風。盜汗為少陽症。其餘雜病。自汗為陽虛。盜汗為陰虛。然陰陽 互為其根。自汗亦有陰虛者。盜汗亦陽虛者。宜辨而治之。
- 陽虛自汗。其人常畏寒。宜 參附湯。(一百零五)朮附湯。(一百零五) 附湯。(一百零五)
- 陰虛盜汗。其人常發熱。宜 當歸六黃湯。(六)
- 陰陽兩虛。自汗盜汗。怔忡不眠煩躁等症。宜 歸脾湯。加麥冬五味。(二十)
人參養榮湯。(十二)
- 自汗發熱。為前此傷風醫不得法所致。宜玉屏風散(八十七)
怔忡
(驚悸不眠健忘症。治同。) 高鼓峰曰。怔忡。血少也。其原於腎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大劑歸脾湯。 去木香。加麥冬五味枸杞。吞都氣丸。如怔忡而實。挾包絡一種有餘之火兼痰者。則加生地黃連川貝之類。以清之。 按一症之治。只此數語。緣讀書臨症之多。故能片言居要。而胡念齋又補出胃絡不能上 通症。脾脈不能入心症。宗氣虛而虛裡穴動症。水氣凌心症。奔豚上乘症。治法不甚相遠。 唯水氣與奔豚。當另法治之。愚謂水氣凌心。輕則用小半夏湯。倍加茯苓以泄之。重則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以安之。再重。則用真武湯。以鎮之。
○奔豚。則用桂枝東加桂以泄之。 或黑錫丹。以鎮之。或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以緩之。金匱奔 湯。亦有意義。烏梅丸亦 可借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名都氣丸。(十四)
婦人科
婦人之病。與男子同。唯經帶胎前產後。另有方法。
- 妊婦患傷寒雜病。俱以四物湯為主。無汗。加麻黃細辛。有汗。加桂甘草。寒熱往來。 加柴胡黃芩。鼻乾不眠。加升麻葛根大黃芒硝乾薑附子。俱可隨症加入。古人六合四物湯。 論之詳矣。
- 婦人有胎。恐服藥有礙。灶中黃土研末。以水和塗於心下及臍下。乾則易之。
- 受胎二三月。必嘔惡心。以月水不通。陽明之氣。壅盛上 。至四五月自愈。如病甚。 用
- 胎前下血。名曰胎漏。氣虛不攝血也。多服補中益氣湯。如因惱怒傷肝者。宜加味逍 遙散。加生地。
- 胎動不安。血不養胎也。宜四物湯。去川芎加白朮杜仲。若有火者。再加黃芩。如腹 時痛多寒者。加川椒。此一味。今人罕用。金匱用以養胎。
- 墮胎症屢患者。必應期而墮總屬氣血大虛。余昔惑於丹溪之說。以黃芩白朮為安胎聖藥。內子患此。四年中連服五次皆墮。後有老醫。用四物湯。加真鹿膠補骨脂菟絲子杜仲川續斷而安。余始悟命門為人立命之本。女以系胞。必用溫藥熱藥始效。趙氏醫貫。用六味八味。加艾葉阿膠。大有灼見。如不受溫藥峻劑者。以杜仲八兩。糯米湯泡炒勿焦取粉。真桑上寄生人參五味子各四兩為末。以黃 一斤。白朮大棗各六兩。煮膏為丸。米湯送下四錢。一日兩服。神效。一子腫。宜五皮散。加白朮子嗽。宜二陳湯。加阿膠麥冬桑白皮五味子乾薑細辛。子懸宜四物湯。去川芎。加黃芩白朮甘草。子瀉宜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加黃芩 砂仁。
- 臨產交骨不開。宜四物。去芍地。加發炭三錢。龜板五錢。水煎服。如血水大下而不 產者。是血乾而胎滯。氣虛推送無力。宜當歸補血湯。加人參肉桂各一錢。甚者。去桂。加 附子三錢。此法時醫不講。
- 產後血暈。用醋炭熏鼻。老酒和童便飲之。不可放倒。如氣血脫而暈者。必唇口手 足厥冷。以當歸補血湯。加參附乾薑。以回其陽。甚者。必用通脈四逆湯。如認作血暈治之。 則一胎衣不下。用歸身五錢。川芎三錢。水煎服。或血入衣中。脹而不下。宜清酒送下失 笑散。
- 產後發熱。有外感者。照常法治之。如無外感。用當歸補血湯。
- 血塊痛。宜四物。倍當歸。去地黃。加牛膝桃仁肉桂青皮醋炒大黃下之。
- 產後泄瀉。不可利水。只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 產後大便不通。宜八珍湯。加桃仁杏仁。
- 子宮下墜。乃勞力所傷也。宜補中益氣湯。加附子。玉門不閉。治同。
- 產後。瘀血不行腹痛者。宜當歸四錢。川芎二錢。炮薑炙草各一錢。桃仁七枚。名生 化湯
- 產後感風成痙。口噤。角弓反張。無汗者名剛痙。宜荊芥穗一兩。以童便煎灌之。或 桂枝湯。加葛根三錢。有汗。為柔痙。宜桂枝。加栝蔞根三錢。二痙屬虛者。以十全大補湯。 加
- 產後喘促。口鼻起黑氣。為瘀血入肺。不治。或用人參一兩。蘇木三錢。水煎頓服。
若厥冷自汗。必用通脈四逆湯。進二三劑。厥回脈複。可治。
婦人雜病
- 經水不調屬虛者。乃衝任之血不足。宜服歸脾湯二十劑。再以海螵蛸四兩。茜草一兩。 以
- 經水不調屬實者。自有實症實脈可驗。宜四物湯。加醋炒大黃香附桃仁丹皮青皮紅花 之類。
- 經水不調因郁而致者。宜加味逍遙散。
- 婦人肥而不妊。乃子宮脂滿。宜四物湯。去地黃。加香附半夏貝母。以益母膏為丸。 如瘦
- 婦人帶病。皆由中土虧損。帶脈不能收引。以致十二經脈。因而內陷也。宜六君子湯。 加炮薑以補脾。甚者。以補中益氣湯。以提之。或以椿根皮黃柏牡蠣粉醋糊為丸。間服以澀 之。
- 傷寒(傷寒以六經為主。太陽陽明少陽為三陽。太陰少陰厥陰為三陰。病症百出無常。 總范 一百病 敢
太陽
(為寒水之經。主一身之表。) 何謂太陽經症。曰頭痛項強發熱惡寒是也。一脈緩自汗惡風。為虛邪。宜桂枝湯。
○如 .. 八九 .. 不 .. 邪未 .. 而竭 .. 棗。 二湯 ..按此二法。治表中之表也。○時法。冬月以加味香蘇飲代上二方。三時感胃。以九味羌活 何謂太陽腑症。曰表邪不去。必入於裡。膀胱為表中之裡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 太陽症。其人口渴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為膀胱蓄水症。宜五苓散。
- 太陽症。其人如狂。小腹硬滿。小便自利脈沉。為膀胱蓄血症。(古用抵當湯丸。今 畏其按此二法治表中之裡也 何謂太陽變症。曰汗下失宜從陰從陽之不一也。
- 不應下而下之。續得下利清穀身疼痛。宜四逆湯。以救清穀之裡。又以桂枝湯。以救 身疼
-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 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太陽病。發汗太過。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 湯主
- 太陽病。發汗太過。動其營血。而衛邪反內伏。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 振欲 陽
- 陽盛於內。誤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十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 欲
-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為裡症)頭痛有熱(為表症。)外不解。由於內不通也。下之。 裡和而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加瘧狀。日晡所發熱。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與大承氣 湯。
-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停者。沉滯不起也。陰陽者。尺寸也。)先振栗汗出乃解。
但
汗
以上言汗下失宜。熱熾而傷其陰陰傷則從陽明陽化之症多以大腸陽明遞相傳也。 何謂發汗利水。為治太陽兩大門。曰邪傷太陽病在寒水之經也。驅其水氣以外出。則為 汗逐 太陽為寒水之經。邪之初傷。必須發汗。麻黃湯。發皮膚之汗。桂枝湯。發經絡之汗。 葛根 發汗 渴 雷 散之 大陷 甚於 宜小 出不 強。 以桂陽明
(主裡。外候肌肉。內候胃中。) 何謂陽明經症。曰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反惡熱是也。有未罷太陽已罷太陽之辨。 若兼見頭痛惡寒是太陽症未罷。自汗脈緩。宜桂枝湯。項背KT KT 者。桂枝加葛根 湯主之。無 若無頭痛惡寒但見壯熱口渴。是已罷太陽。為陽明經之本症。宜白虎湯主之。 何謂陽明腑症。曰潮熱譫語。手足腋下 然汗出。腹滿大便硬是也。有太陽陽明。少陽 陽明 本太陽症。治之失法。亡其津液。致太陽之熱。乘胃燥而轉屬陽明。其症小便數。大便 硬。 本少陽病。治之失法。亡其津液。致少陽之邪。乘胃燥而轉屬陽明。為大便結燥。傷寒 論謂 遂 歸於 愚按陽明在經。未離太陽宜汗之。既離太陽。宜清之。在腑。審其輕重下之。若在經腑 之界 口乾口 是開 出於 以為
少陽
(主半表半裡)
何謂少陽經症。曰口苦咽乾目眩是也。有虛火實火之辨。
寒熱往來於外。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為虛火症。宜小柴胡湯。
寒熱往來於外。心中痞硬。鬱鬱微煩。嘔不止。為實火症。宜大柴胡湯。
何謂少陽腑症。曰少陽主寒熱屬於半表則為經。屬於半裡則為腑。其症雖無寒熱往來於外。因嘔而痞不痛者。半夏瀉心湯。胸中有熱而欲嘔胃中有邪氣而腹中痛。宜黃連湯。邪已入裡。則膽火下攻於脾而自利。宜黃芩湯。膽火上逆於胃而為嘔。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以上四方。寒熱攻補並用。仍不離少陽和解法。傳經發明
按宋元以後醫書。皆謂邪從三陽傳入。俱是熱症。唯有下之一法。論中四逆白通理中等 方。 俱為 不然 有 非也。有謂遞次傳入三陰盡無寒症者。 亦非 何則。人 今試譬之 寒。第覺 寒。寒性 謂誤藥而變 凡汗下失宜。過之。則傷正而虛其陽。不及。則熱熾而傷其陰。虛其陽。則從少陰陰化 之症 化熱 疼痛 陰化 裡寒外 陽從陰
太陰
(為濕土純陰之臟也。病入太陰。從陰化者多。從陽化者少) 何謂太陰之邪從陰化。傷寒論云。腹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時腹自痛是也宜理 中湯 何謂太陰之邪從陽化。傷寒論云。發汗複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又曰: 腹滿 而痛。)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少陰
(腎中水火同具邪傷其經或從水化而為寒。或從火化而為熱。二症俱以脈沉細但欲寐為 何謂少陰之邪從水化而為寒。曰脈沉細而微但欲寐。背惡寒口中和腹痛下利清穀。小便 白是 少陰病寒邪始傷是當無熱。而反發熱。為太陽之 陽外呈。脈沉。為少陰之生氣不升。 恐陰 太陽
以上交陰陽法。 少陰病。自始得以至於二三日。俱無裡症。可知太陽之表熱。非汗不解。而又恐傷汗以 傷腎 湯。
以上微發汗法。 手足厥冷吐利小便複利。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宜四逆湯。 裡寒外熱。面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利止脈不出。汗出而厥。宜通脈四逆湯。少陰下利。 微續 汗下後。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 利。 武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寒者。(太陽之陽虛。不與少陰之君火相合)當灸 之。 ○ 痛 (輒 雲 少陰病吐利。(神機不能交會於中土。)手足逆冷。(中上氣虛。不能達於四肢。)煩躁欲 死者 吳
以上用溫劑法。何謂少陰之邪從火化而為熱。曰脈沉細而數。仍欲寐而內煩外躁。或不臥口中熱下利清水小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與桔梗湯。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朱苓湯主之。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下利便膿血。桃花湯主之。
以上皆以補正為救陰法。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舌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柯注云。熱淫於內。因而轉屬陽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柯注云。得病六七日。當解不解。 津 心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柯注云。是土燥火炎
以上皆以攻邪為救陰法。厥陰
(為風木之臟。從熱化者多。從寒化者少。以木中有火故也。)
何謂厥陰症。傷寒論云。厥陰之為病。消渴。(火盛。)氣上撞心。(氣逆即火逆)心中 疼 熱。 臭。 則症 相 即 轉屬厥陰。為病危。厥陰病衰。轉屬少陽。為欲愈。
一烏梅丸。為厥陰症之總方。吐蛔久利尤隹。一病初起。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宜當歸 四逆 後必
一脈結(脈緩時一止日結。活人雲陰盛則結。)代。(一臟氣敗。其脈動而中止。不能自 還。 虛 生 按前言表症。而手足厥逆。此言裡症。而脈結代。雖為厥陰寒化。終不用薑附大熱之品。 以 厥 皆所以下無形之邪也。若以承氣下之。利不止矣。
一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利欲飲水者。熱也。白頭翁湯主之。
以上治熱化之法。一厥者必發熱。熱與厥相應。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此四症。是厥陰傷寒之定局。 先熱 少而一乘脾乘肺二症宜辨。一曰傷寒腹滿。(經云。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此由肝火也。)譫語 (經
一曰傷寒發熱。嗇嗇惡寒。(肺主皮毛。此症因無頭痛項強。知其非太陽病。為肺虛。) 渴欲 此 其一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此亦肝乘脾也。)先與小建中湯。(平肝以補 脾。) 所
一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清入胃。必作 利也 水在 發散
卷四 太陽方
桂枝湯
桂枝 白芍(各三錢) 甘草(二錢炙) 生薑(三錢切片。) 大棗(四枚)
水二杯。煎八分。溫服服後。少頃 粥一杯。以助藥力。溫覆微似汗。若一服病止。不必再麻黃湯
麻黃(三錢去根節。) 桂枝(二錢) 杏仁(去皮尖。二十三枚。) 甘草(一錢)
水三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吹去上沫。納諸藥。煎八分。溫服。不須 粥。余將息如前法。大青龍湯
麻黃(六錢去根節) 桂枝(二錢) 甘草(二錢炙。) 杏仁(去皮尖。十二枚。) 生薑(三錢切片。) 大棗(四枚) 石膏(碎。以棉裹。四錢五分) 水四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半。去上沫。納諸藥。再煮八分。溫服。溫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
小青龍湯
麻黃(去根節) 白芍 乾薑(不炒。)甘草 桂枝(各二錢) 半夏(三錢) 五味子(一錢) 細辛
水三杯半。先煮麻黃至二杯半。去沫。納諸藥。煎八分。溫服。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
○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錢五分。)
○小便不利。小腹痛滿。去麻黃。加茯 錢。)
○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二十一枚。
○按論云。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今芫花 不常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按近傳傷寒論有分兩。理宜兩湯各煎聽用。如各半湯。則各取其半而合服之。如二一湯。則取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而服之。猶水陸之師。各有節製。兩軍相為表裡。異道夾攻之義。後人等其分兩。
五苓散
合為一方。與葛根輩何異。
澤瀉(一兩六株) 豬苓 茯苓 白朮(各十八株) 桂枝(半兩)
共為末。以米飲和服二錢五分。日三服。多飲暖水以出汗。抵當湯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十二個。) 大黃(三錢) 桃仁(七個)
水一杯半。煎七分服。不下。再服。桃仁承氣湯
桃仁(十六粒。去皮尖。)大黃(四錢) 甘草 桂枝(各二錢) 芒硝(二錢)
水二杯。煎八分去滓。入芒硝。煎微沸。溫服。四逆湯。真武湯。(俱見下少陰。)桂枝加附子湯。白虎加人參湯。(即白虎東加人參一錢。)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即見下陽明。)生薑瀉心湯。生薑(二錢)炙草 人參 黃芩(各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乾薑 黃連(各五分) 水煎服
大陷胸湯
大黃(二錢) 芒硝(一錢) 甘遂(末三分)
水一杯。先煮大黃至六分去滓。入芒硝。煮二沸。納甘遂末。服得快。勿再服。大陷胸丸
大黃(四錢) 葶藶子(熬。) 芒硝 杏仁(各一錢五分)
搗為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入甘遂末三分。白蜜半匙。水一杯。煎半杯溫服。一宿乃下小陷胸湯
黃連(一錢) 半夏(二錢) 栝蔞實(二錢)
水一杯半。先煮栝蔞至一杯。入二味。再煎至七分服。微下黃涎。三物白散
桔梗 貝母(各四錢二分) 巴豆(一錢二分去心熬黑。)
共為末。以白飲和服一錢一分。羸者七分。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十棗湯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異篩秤末合和之。水二杯半。煮大棗十枚。至七分去滓。強人納藥末七八分。羸人五六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芍藥 生薑 茯苓 白朮(各三錢) 炙草(二錢) 大棗(四枚)
水煎溫服。小便利。則愈。卷四 陽明方
桂枝加葛根湯
即桂枝東加葛根四錢。
水三杯半。先煮葛根至二杯半。吹去沫。入諸藥。煎至八分。溫服。不須 粥。葛根湯。
葛根(四錢) 麻黃(三錢) 生薑(三錢) 甘草(二錢) 桂枝(二錢) 大棗(四枚) 白芍(二
水三鐘半。先煮麻黃葛根至二鐘去沫。入諸藥。至八分。溫服。微似汗。不須啜粥。梔子豉湯
梔子(七枚生用) 香豉(三錢)
水三鐘。先煮梔子至一鐘半。入香豉煮七分。溫服。一服得吐。不用再服。
葛根加半夏湯。(即葛根東加半夏二錢。)白虎湯
石膏(八錢綿裹) 知母(三錢) 炙草(一錢) 粳米(四錢)
水三杯。煎一杯服。麻仁丸
麻仁(另研) 芍藥 枳實(炒) 濃朴(各五兩炒) 杏仁(五兩半研作脂。) 大黃(一斤蒸焙)
煉蜜丸如梧子大。米飲送十丸。漸加。以知為度。(此方分兩照脾約丸。)煎蜜導方
蜜一杯。於銅器內煮如飴狀。取紙卷作挺子。以線札之。以蜜濃包之。如指許長二寸。微熱
豬膽汁導方
豬膽一枚。和醋少許。以竹管灌入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錢清酒潤。) 炙草(二錢) 芒硝(三錢)
水二杯半。先煮大黃甘草。取一杯去滓。入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小承氣湯
大黃(四錢) 濃朴 枳實(各三錢)
水二杯。煎八分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再煮服。若更衣分服。大承氣湯
大黃(二錢酒潤。) 濃朴(四錢) 枳實 芒硝(各二錢)
水三杯。先煮枳實濃朴。至一杯半去滓。納大黃。煮一杯去滓。納芒硝。微火煮一二沸。服卷四 少陽方
小柴胡湯
柴胡(四錢) 人參 黃芩 炙草 生薑(各二錢五分) 半夏(二錢) 大棗(二枚)
水三鐘。煎一鐘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一日夜作三服。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二錢。
○渴者。去半夏。加人參七分。栝蔞根二錢利愈。
○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一錢。乾薑一錢半。大柴胡湯
柴胡(四錢) 半夏(二錢) 黃芩 芍藥 大棗(二枚) 枳實(各錢半) 生薑(二錢五分)一本。有大黃五分。
水三鐘。煎八分。溫服。一日夜作三服。半夏瀉心湯
半夏(三錢) 黃芩 乾薑 炙草 人參(各一錢五分) 黃連(五分) 大棗(二枚)
水三杯。煎一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黃連湯
黃連 炙草 乾薑 桂枝(各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半夏(二錢) 大棗(二粒)
水二杯。煎七分。溫服。黃芩湯
黃芩(三錢) 炙草 芍藥(各二錢) 大棗(三粒)
水煎服。日二夜一。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即前方。加半夏二錢。生薑三錢。
卷四 太陰方
理中丸湯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各三兩)
共研末蜜丸如雞子黃大。研碎以沸湯服一丸。日三四服。服後啜熱粥。以腹熱為度或用各三錢。水二鐘。煎八分。溫服。服後啜熱粥
○若臍上築者。去術。加桂。
○吐多者去朮加生薑者。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 生薑(各三錢) 大棗(四枚) 芍藥(六錢) 炙草(二錢) 水三杯煎一杯服。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 生薑(各三錢) 芍藥(六錢) 炙草(二錢) 大黃(七分) 大棗(四枚)
水三杯。煎八分。溫服。卷四 少陰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去節。) 細辛(各三錢) 附子(一錢五分)
水三鐘。先煮麻黃至二鐘去沫。入諸藥。煎七分。溫服。
○按近醫惑於細辛用不過一錢之邪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去節) 甘草(各三錢) 附子(一錢五分)
煎法同上。真武湯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二錢) 白朮(二錢) 附子(一錢泡。)
水三鐘。煎八分。溫服。四逆湯
甘草(四錢炙。) 乾薑(三錢) 附子(二錢生用。)
水三鐘。煎八分。溫服。
○乾薑再加三錢。名通脈四逆湯。
○加茯苓六錢人參一錢。名茯苓白通湯
乾薑(三錢) 附子(三錢生用) 蔥白(二根)
水二鐘。煎八分。溫服。○加豬膽汁一湯匙人尿半湯匙。名白通加豬膽汁湯。
附子湯
附子(二錢) 茯苓(三錢) 人參(二錢) 白朮(四錢) 芍藥(二錢)
水二鐘。煎八分。溫服吳茱萸湯
吳茱萸(三錢湯泡) 人參(一錢半) 大棗(四枚) 生薑(六錢) 水煎服。
甘草湯
甘草(二錢) 水三鐘。煎一鐘。分兩次服。
甘草桔梗湯
甘草(六錢) 桔梗(三錢)
水三鐘。煎一鐘半。分三服。苦酒湯
半夏(一枚生的破十四片) 雞子(一枚去黃。)
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再作三服豬膚湯
豬膚(四兩) 水六杯。煎三杯去滓。加白蜜半盞。米粉三錢熬香。分三服。
半夏散及湯
半夏 桂枝 炙草
各等分為末。白飲和服二錢。日三服。不能服散者。用水一杯。煮七沸。入散三錢。更煮三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黃連(四錢) 黃芩(一錢) 芍藥(三錢) 阿膠(三錢) 雞子黃(一枚)
水三杯。煎二杯去滓。入膠烊盡。小冷。入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一日三服。桃花湯
赤石脂(八錢留一錢研末。) 乾薑(五分) 粳米(四錢)
水三杯。煎八分。入石脂末一錢。調服。日作三服。大承氣湯
(見陽明)
豬苓湯
豬苓 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各三錢)
水二杯。先煮四味。至一杯去滓。入膠煎服。卷四 厥陰方
烏梅丸
烏梅(九十三枚) 細辛(六錢) 乾薑(一兩) 當歸(四錢) 黃連(一兩六錢) 附子(六錢炮)
各另研末。合篩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飯上蒸之搗成泥。入煉蜜。共搗千下。丸如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錢) 桂枝 白芍(各二錢) 甘草(炙) 木通(各一錢五分) 細辛(一錢) 紅棗(五
水三杯。煎八分。溫服。
○寒氣盛者。加吳茱萸生薑各二錢。老黃酒半杯。同煎服。白頭翁湯
白頭翁(一錢)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一錢五分)
水二鐘。煎八分。溫服。炙甘草湯
炙草(二錢) 桂枝 生薑(各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火麻仁 麥門冬 阿膠(各二錢) 生
四逆湯
炙草 枳實 柴胡 芍藥(各等分)
研末白飲和服二錢。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
○悸者。加桂枝五煮薤白虎湯
(見陽明)
小建中湯
芍藥(六錢) 桂枝 生薑(各三錢) 炙草(二錢) 大棗(四枚)
水三杯。煎一杯去滓。入飴糖四錢。烊溫服。茯苓甘草湯。茯苓 桂枝(各二錢) 炙草(一錢) 生薑(三錢)
水二杯。煎一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