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五 陽明方

大承氣湯

治陽明病大實大滿。大便不通。腹痛大熱。其脈沉實者。此方主之。(此內台方與傷寒論大同小異。)

芒硝(三合 內台方。三兩) 大黃(四兩 酒洗。) 枳實(五枚 炙。) 濃朴(半斤去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服一升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服一升滓內芒硝。更上微

歌曰 大黃四兩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朴枳先熬黃後入。去渣硝入火微熏。

蔚按: 承氣湯有起死回生之功。惟善讀仲景書者方知其妙。俗醫以滋潤之脂麻油、當歸、火真陰不複。往往死於糞出之後。於是咸相戒曰。潤腸之品。且能殺人。而大承氣湯。更無論矣。甚矣哉。大承氣湯之功用。盡為那庸耳俗目所掩也。

張隱庵曰:傷寒六經。止陽明少陰有急下証。蓋陽明秉悍熱之氣。少陰為君火之化。在陽明在鮮有能生之。且予嘗聞之曰。痞滿燥實堅五証皆備。然後可下。噫。當下者。全不在此五証

小承氣湯

治陽明病潮熱。大便難。脈沉而滑。及內實腹痛者。此方主之。(內台方。原文

大黃(四兩) 濃朴(二兩 炙。去皮。) 枳實(三枚 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

歌曰 朴二枳三四兩黃。小承微結好商量。長沙下法分輕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男元犀按。三承氣俱陽明之正方。調胃承氣。其方已載於太陽篇。故不複列。傷寒論云:陽也。胃絡上通於心。陽明之燥火與少陰之君火相合。故心煩。可與此湯。解見太陽本方下。至於大承氣。取急下之義。陽明譫語潮熱。胃中有燥屎五六枚。及二陽並病潮熱。及陽明下後心中懊憹而煩。胃有燥屎。及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此有燥屎。及少陰証口燥咽乾。或自利清水色純青等証。俾奏功於頃刻。小承氣取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之義。陽明病熱未潮。大便不硬。恐有燥屎。少與此湯轉矢氣者。可與大承氣攻之。若不轉矢氣者不與。及太陽病吐下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令邪去而正不傷。論中逐條俱有深義。

張令韶云。胃與大腸小腸交相貫通者也。胃接小腸。小腸接大腸。胃主消磨水穀。化其精微。內灌溉於臟腑。外充溢於皮毛。其糟粕下入於小腸。小腸受其糟粕複加運化。傳入於大腸。大腸方變化傳道於直腸而出。故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是大承氣者。所以通泄大腸而上承熱氣者也。故用朴實以去留滯。大黃以滌腐穢。芒硝上承熱氣。小承氣者。所以通泄小腸而上承胃氣者也。故曰微和胃氣。是承製胃府太過之氣者也。不用芒硝而亦名承氣者以此。若調胃承氣。乃調和胃氣而上承君火之熱者也。以未成糟粕。故無用枳、朴之消留滯。此三承氣之義也。承者製也。謂製其太過之氣也。故曰。亢則害承乃製。

柯韻伯曰:諸病皆因於氣。穢物之不去。由於氣之不順也。故攻積之劑。必用氣分之藥。因是氣藥為臣。名小承氣。味多性猛。製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味寡性緩。製小其服。欲微和胃氣也。大小之分以此。且煎法更有妙義。大承氣用水一斗。煮枳、朴取五升。內大黃再煮。取二升,去服一升滓內芒硝。何哉。蓋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鈍而和緩。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後枳、朴除其痞滿。若小承氣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黃而煎法不同。此可見微和之義也。按張憲公云。承者。以卑承尊而無專成之義。天尊地卑。一形氣也。形統於氣。故地統於天化糟粕。運精微。而成傳化之府。豈專以塊然之形亦惟承此乾行不息之氣耳。湯名承氣。確有取義。非取順氣之義也。憲公此解。超出前人惜其所著傷寒類疏。未刊行世。憲公諱孝培。古吳人也。

豬苓湯

治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脈浮發熱者主之。

豬苓(一兩) 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滑石(一兩) 阿膠(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服一升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 澤膠豬茯滑相連。咳嘔心煩渴不眠。煮好去渣膠後入。育陰利水法兼全。述 此湯與五苓之用。有天淵之別。五苓散治太陽入本。太陽司寒水。故加桂以溫之。是暖亡陽。而裡熱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之津液也。若過於滲利。則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膠。即從利水中育陰。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雖渴而裡無熱者。不可與也。

蜜煎導方

治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也。大便雖硬。不可攻之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也。(內台方原文。)合。)
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之。稍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字正韻直略切。粘也。)

豬膽汁方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原

歌曰 蜜煎熟後樣如飴。溫納肛門法本奇。更有醋調膽汁灌。外通二法審誰宜。

蔚按: 津液內竭。便雖硬而不宜攻。取蜜之甘潤。導大腸之氣下行。若熱結於下。取豬為水之物一下。而無形之熱亦蕩滌無餘矣。

按內台方云。將蜜於銅器內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滴水中堅凝。可用。蘸皂汁二枚。以小竹管插入膽口留一截。用油潤。內入穀道中。以手將膽捻之。其汁自內出。一食頃。當大便下。又用土瓜根削如指狀。蘸豬膽汁內入穀道中。亦可用。

茵陳蒿湯

治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渴欲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方主之。又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不利腹微滿者。此方主之。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 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煎取三升,去服一升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

歌曰 二兩大黃十四梔。茵陳六兩早煎宜。身黃尿短腹微滿。解自前陰法最奇。

柯韻伯曰:太陽陽明俱有發黃証。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則熱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則熱不得下亦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也。張令韶之說最妙。)然裡有不同。肌肉是太陽之裡。當汗而發之。故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按柯韻伯移此方於太陽篇。亦有見解。然原本系是陽明。聖經必不可擅改。)心胸是太陽之裡陽明之表。當寒以勝之。故用梔子柏皮湯。乃清火法。腸胃是陽明之裡。當瀉之於內。故立本方。是逐穢法。茵陳稟北方之色。經冬不凋。傲霜凌雪。遍受大寒之氣。故能除熱邪留結。率梔子以通水源。大黃以調胃實。令一身內外瘀熱悉從小便而出。腹滿自減。腸胃無傷。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陽明利水之聖劑也。又按仲景治陽明渴飲有三法。太陽篇之五苓散微發汗以散水氣者不與焉。若大渴煩躁小便自利者。白虎東加參清火而生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豬苓湯滋陰以利水。若小便不利而發黃腹滿者。茵陳湯以泄熱令黃從小便出。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竊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氣化之品。通大便。必用承氣之品。以小便由於氣化也。茲小便不利。不用二苓者何。本論云: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小便故也。須知陽明汗出多而渴者。不可用。則汗不出而渴者。津液先虛。更不可用明矣。此主以推陳致新之茵陳。佐以屈曲下行之梔子。不用枳、朴以承氣。與芒硝之峻利。則大黃但能潤腸泄熱。緩緩而行。故必一宿而腹始減。黃從小便去。而不由大腸去。仲景立法之奇。匪夷所思耳。

麻仁丸

治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此之。

麻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 炙。) 大黃(一斤 去皮。) 濃朴(一尺去
上六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漸加。以知為度。

歌曰 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黃朴一斤丸飲下。緩通脾約是專家。(一本。濃

男元犀按。脾為胃行其津液也。今胃熱而津液枯。脾無所行而為窮約。故取麻仁、杏仁多脂治在脾而取緩。欲脾不下泄其津液。而小便數已還津液於胃中。而大便難已也。

蔚按: 古今權量尺寸不同。考之內台方。麻仁四兩。杏仁六兩。芍藥、枳實各二兩。濃朴三

梔子柏皮湯

治傷寒身發黃發熱。

梔子(十五枚) 甘草(一兩) 黃柏(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歌曰 裡郁業經向外驅。身黃發熱四言規。(身黃發熱之外無他証。)草須一兩二黃柏。十五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治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湯主之。

麻黃(二兩 去節。) 連翹(二兩) 赤小豆(一升) 甘草(二兩) 生梓白皮(一升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分溫三服半日服

歌曰 黃病薑翹二兩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棗須十二能通竅。四十杏仁二草嘉。

蔚按: 梔子柏皮湯。治濕熱已發於外。止有身黃發熱而無內瘀之証。此治瘀熱在裡。迫其濕豆利水奠安太陰。俾病氣合於太陰而為黃者。仍助太陰之氣。使其外出下出而悉去也。潦水者雨後水行 地。取其同氣相求。地氣升而為雨。亦取其從下而上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