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原名為《金匱要略方論》。《金匱要略》與《傷寒論》合稱為《傷寒雜病論》,為東漢張仲景所撰。
《金匱》的含義,是因古人習慣將貴重的物品放在“金匱”中貯存,“金匱”即表示極為珍貴的意思;《要略》兩字,顧名思義,則是指簡明扼要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測,東漢末年,由於戰禍不斷,百姓經常遷徙避難,文書保存不易,雖然經過西晉王叔和重新編撰,但《金匱要略》已經不是張仲景原著的全貌,而是經過刪減後,所留存下最為寶貴的部分內容。
《金匱要略》的內容為,第一篇為總則,第二篇至第十七篇為內科病,第十八篇為外科病,第十九篇為雜病,第二十篇至二十二篇為婦產科病,第二十三篇為雜療方,第二十四篇至第二十五篇為飲食禁忌。
《金匱要略》記載方劑260餘首,不僅重視單味藥物在劑量大小與炮製方法的運用,更注重靈活地配伍不同的藥物以加強療效;書中對於湯劑的煎煮方法,有先煎、後下、沖服、分煎,去滓再煎等;對於煎藥的用水來源,也細分為清水,泉水、甘瀾水、漿水、水酒合煎、醋水合煎等;又特別講究服藥的方法,分別有“日再服”、“日三服”、“日夜連續多次服”、“一日不可再服”等。
在治療方法中,《金匱要略》確立了麻、桂等湯藥的汗法,瓜蒂湯的吐法,承氣湯的下法,柴胡湯的和法,理中湯的溫法,白虎湯的清法,鱉甲煎丸的消法,小建中湯與腎氣丸的補法,開創了中醫八法的診治原則,因此,二千餘年以來,《金匱要略》成為歷代立法制方的依據,而被後世推崇為“方書之祖”。
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原名為《金匱要略方論》。《金匱要略》與《傷寒論》合稱為《傷寒雜病論》,為東漢張仲景所撰。
《金匱》的含義,是因古人習慣將貴重的物品放在“金匱”中貯存,“金匱”即表示極為珍貴的意思;《要略》兩字,顧名思義,則是指簡明扼要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測,東漢末年,由於戰禍不斷,百姓經常遷徙避難,文書保存不易,雖然經過西晉王叔和重新編撰,但《金匱要略》已經不是張仲景原著的全貌,而是經過刪減後,所留存下最為寶貴的部分內容。
《金匱要略》的內容為,第一篇為總則,第二篇至第十七篇為內科病,第十八篇為外科病,第十九篇為雜病,第二十篇至二十二篇為婦產科病,第二十三篇為雜療方,第二十四篇至第二十五篇為飲食禁忌。
《金匱要略》記載方劑260餘首,不僅重視單味藥物在劑量大小與炮製方法的運用,更注重靈活地配伍不同的藥物以加強療效;書中對於湯劑的煎煮方法,有先煎、後下、沖服、分煎,去滓再煎等;對於煎藥的用水來源,也細分為清水,泉水、甘瀾水、漿水、水酒合煎、醋水合煎等;又特別講究服藥的方法,分別有“日再服”、“日三服”、“日夜連續多次服”、“一日不可再服”等。
在治療方法中,《金匱要略》確立了麻、桂等湯藥的汗法,瓜蒂湯的吐法,承氣湯的下法,柴胡湯的和法,理中湯的溫法,白虎湯的清法,鱉甲煎丸的消法,小建中湯與腎氣丸的補法,開創了中醫八法的診治原則,因此,二千餘年以來,《金匱要略》成為歷代立法制方的依據,而被後世推崇為“方書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