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備用方類
大順散
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
甘草(三斤) 乾薑 杏仁(去皮尖,炒) 肉桂(去皮,各六兩四錢)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蜜炒,及八分黃熟,次入乾薑同炒,卻入杏仁,候杏仁不作聲為度,用篩篩淨,後入肉桂,一處搗羅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盅,煎五七分溫服。如煩躁,井花水調下,不拘時候,以沸湯點服亦可。
此劫劑也,從治火攻,用暑厥等劇証則效,效後仍用辛涼劑調理,切不可常用。
龍鬚散(一名甘草散)
治中暑迷悶,不省人事,及泄瀉霍亂煩渴,一服即愈,能解暑毒。
白礬(生,一兩) 五倍子(生,三錢) 烏梅(捶去仁,二兩) 甘草(炙,一兩五錢,一方生用) 飛羅面(一兩,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上為末,入飛羅面拌勻,每服二錢,新水調下。
一方加訶子肉,滴水為丸,如彈子大,細嚼水下。名龍涎丸,此豁痰劫劑,輕証不可用。
加味桂苓甘露飲
即桂苓甘露飲,外加人參、香薷、甘草煎服,治法同前。
補中益氣湯
治暑傷元氣,脈虛身弱者用之。
黃耆(炙一錢五分) 人參 甘草(炙,各五分) 當歸(七分) 白朮(土炒,八分) 柴胡(三分)升麻(三分) 廣陳皮(留白,一錢)渴加葛根五分,咳加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五粒。
一方有白芍藥五分,秋冬不用,黃柏三分,以滋腎水,瀉伏火,加紅龍三分,入心養血。
上作一服,水煎午前稍熱服。
溫補但助火,反昏沉,須加連膏方效。
調中湯
大黃(去皮,七錢) 葛根 黃芩 本 白朮 芍藥 桔梗 雲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五錢)
上 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煎八分,移時再服,得利即止。
此下藥也,須有生冷面食積聚者,方可用。
霖按︰治暑首以六和湯、香薷飲,此兩方乃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之劑,未可概治也。五苓散為傷寒中風有表裡証,渴欲飲水,所以用桂朮蒸膀胱之津液上騰,宣陽氣,布水精,乃治濕之方。九味羌活湯、人參敗毒散,辛溫升散,暑濕忌汗,用者皆宜慎。其大順散,治暑月內傷飲冷証,非治暑也,移治暑厥燥火之病,恐貽人夭殃。即使脈伏肢冷,汗多舌潤,亦當以參附回陽,斷不可專恃薑桂燥烈之品。況熱厥亡陽,辨之不真,雖參附亦殺人事也,可不慎諸,增訂數方,附列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