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傷寒
傷寒論
經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余始讀而疑之。謂既傷於寒。何以反病熱乎。蓋寒者天之陰氣也。熱者人之陽氣也。天以陰氣侵人,則拘急而畏寒。人以陽氣被郁,則蒸冒而發熱。然邪氣既盛。正氣不能拒之而出。須以辛溫之藥助之。使邪從汗解而愈。此發表之所由設也。重則麻黃。次則羌活。又次則紫蘇。皆當因其輕重而施之。中病即止。毋使過劑。過則邪氣既去。正氣反虛。種種變遷。不易枚舉。蓋汗者身之液也。始由寒閉腠理。無從發越。故藉汗以疏通。令氣和平斯已。今發之太過,則人身之津液既耗於外。必竭於內。無論汗多亡陽。而胃腑燥竭。腎陰消亡。煩渴秘結等症。總由一汗所致。諸謂其可泛視乎。故余嘗謂治傷寒法。不可不汗。不可輕汗。不可大汗。不可再汗。不可誤汗。明乎此者。庶入仲景之室而免文伯之恐也。
- 太陽受冬月嚴寒。頭疼壯熱。畏寒拘急。脈緊盛而無汗者。仲景用麻黃二錢。桂枝一錢。甘草五分。杏仁八粒。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名麻黃湯。治冬月正傷寒。此不可不汗也。
- 前症雖具。或感非時暴寒。不可與麻黃湯用羌活紫蘇防風荊芥葛根廣皮川芎甘草等。量症加減。此不可大汗也。
- 前症雖具。或元氣素弱。或向有雜病。及產後。痘後。失血後。兼勞倦內傷。並犯房欲者。果又冒寒。方與荊防蘇葛甘草陳皮。隨症加減。微解其表。若不因寒而發熱者。只治其本。此不可輕汗也。
- 前症雖具。曾經發表出汗。不可複用發散。蓋邪既卻矣。而又汗之。能不傷正氣乎。此不可再汗也。
- 凡惡寒發熱。雜症皆有。即一瘡一癤亦複如是。豈可不審何証所致概用發散。如余治一婦惡寒發熱。脈得洪數。詢之乃左乳腫痛。余竟治其乳。腫痛頓消。寒熱亦止。舉一可例其餘。此不可誤汗也。
余觀近時風尚。凡病家。醫士。及旁觀者一發寒熱。動以傷寒首戒。每必曰曾汗否。曾下否。使汗之下之而斃。縱無憾也。如不汗不下而痊。猶未愜志焉。此生民之厄運。未俗之波靡也。失哲代起而痛發之。相沿不覺。可勝悼哉。余習見勞倦陰虛雜症。胎前產後暑病等。妄發汗而死者。不可勝計。不得不深致焉。
兩感論
傷寒一經有一經之症,則有一經之治。或傷於陽。或傷於陰。固不同也。經何以言兩感哉。傷寒有並病矣。如雲太陽未已。複過陽明或少陽。並之已盡,則入裡。未盡。猶在表。是陽與陽並也。烏知陰不與陰並耶。有合病矣。如雲太陽陽明齊病。陽明少陽齊病。或三陽合病,則自下利是陽與陽合也。烏知陰不與陰合耶。有傳經矣。如雲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然有始終只在一經者。有傳一二經而止者。有越經而傳者。有過經不解者。是由陽傳入也。若陰出之陽則愈矣。有直中矣。三陰受邪。始終不發熱。乃不從陽經傳入。是陰自受病也,則與陽不相侔矣。若此者。俱不可謂之兩感。而所謂兩感者,則一陰一陽同受病也。如雲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雖然。三陽之頭疼身熱耳聾。感於寒者,則誠有之。三陰之煩滿譫語囊縮,則是傳經熱証。若初感於寒,則固未之或見也。且傳經熱証。與兩感之証。既已相同。何以於傳經者。曰熱雖甚不死。於兩感者。曰必不免於死。余不能無辨焉。蓋傳經者。由三陽入三陰。始終發熱。乃脈與証相合者也。兩感者,則一陰一陽。外受寒為表實。內受寒為裡虛。必脈証不相合者也。如嗣真雲太陽症得少陰脈。少陰症反發熱之例。差足以當之。故予嘗謂傳經之邪。感之者多實。故不即犯三陰而無慮其為甚。兩感之邪。受之者必虛。故即兼及三陰而觸之即不免。經雖不言虛實。而雖甚必不免之辭。不可充而見之哉。若嗣真注兩感篇,則依文配釋。求之病情。終不相符。故予以嗣真太陽少陰之例。推之於陽明太陰。少陽厥陰。當無不然。又何疑之有。附嗣真少陰症似太陽太陽脈似少陰不同論蓋太陽病。脈似少陰。少陰病。証似太陽。所以謂之反。而治當異也。今深究其旨。均自脈沉發熱。以其有頭疼。故為太陽病。脈當浮。今反脈不浮而沉者。以裡虛久寒正氣衰微所致。今身體疼痛。故宜救裡。使正氣內強。逼邪外出。而乾薑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若裡不虛寒,則見脈浮。而正屬太陽麻黃証也。均自脈沉發熱。以其無頭疼。故名少陰病。當無熱。今反寒邪在表。但皮膚郁閉而為熱。如在裡,則外必無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間之熱。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假使寒邪惟在裡。當見吐利厥逆等症。而正屬少陰四逆湯証也。以此觀之。表邪浮淺。發熱之反尤輕。正氣衰微。脈沉之反為重。此四逆為劑。不為不重於麻黃附子細辛湯也。可見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生附配乾薑。補中有發。所謂太陽少陰脈沉發熱雖同。而受病有無頭疼與用藥自別。故並言之耳。若誤治之。其死必矣。
按嗣真云。太陽症頭疼身熱。是太陽感寒也。脈當浮而反沉。是少陰脈。又非少陰感寒乎。用四逆湯。治少陰。救裡為急。不慮太陽之邪不出也。又云少陰症脈沉。是少陰感寒也。不應熱而反發熱。是太陽症。又非太陽感寒乎。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兼治太陽。以發表熱。不慮少陰之經不溫也。雖然。太陽症而脈浮。複兼吐利。將獨治太陽乎。少陰脈沉而發熱。不兼太陽,則又當專主少陰矣。不可不知。由此推之。如陽明身熱潮熱。而脈微弱下利四肢厥冷,則又是太陰矣。寧獨主陽明也乎。不得不參附子理中等湯。救太陰之裡也。少陽寒熱往來。而脈細蛔厥煩躁腹疼。則又是厥陰矣。寧獨主少陽也乎。不得不參吳茱萸等湯。救厥陰之逆也。蓋陽症陽脈。易辨也。陽症陰脈。症假脈真也。又有症假而脈亦假者。如陰極發躁。欲投水中。脈來鼓指。重按全無。內真寒而外假熱也。更有脈澀肢冷。嘔逆便秘。伏熱於中。水極似火。火極亦似水也。凡此者又豈可與兩感同論哉。要之治其本者。百不一失。治其標者。百不一得。臨症者慎旃。
四逆湯
附子(二錢) 甘草 乾薑(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 細辛(各二錢) 附子(一錢)
水煎服
理中湯
人參 白朮 乾薑(各一錢) 甘草(八分)
水煎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薑。小便不利。加茯苓。腎氣動者。去術。
吳茱萸湯
吳茱萸 生薑(各三錢) 人參(一錢)
水鐘半。棗一枚。煎七分服。
太陽論
經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又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頭項痛。腰脊強。以其經從頭項下肩膊挾脊抵腰中。其所統者大。其所循者遠。故易以犯。犯之則惡寒發熱。獨甚於他經。仲景以麻黃湯發之。此有是太陽症。用是太陽藥也。若在陽明,則熱多而寒少。無是症矣。在少陽,則寒往而熱來。亦無是症矣。傳入三陰,則有熱而無寒。更無是症矣。故惟太陽一經。寒獨甚。脈獨緊。汗獨無。未傳陽明,則口不渴。未傳少陽,則耳不聾。仲景用麻黃湯為太陽之正治。固非易老九味羌活湯之所能代也。若苟非太陽而陽明,則用葛根湯。非太陽而少陽,則用柴胡湯。均非麻黃湯之可假借也。雖然太陽一經。非獨冬時嚴寒。能觸犯之。而四時寒邪。皆能犯之。如犯之而身果寒。脈果緊。其症具在。即四時皆用麻黃可也。如犯之而寒不甚。緊不盛。其症雖具。即冬時不用麻黃可也。況作勞辛苦之人。及本元虧損之後。而偶冒寒邪。脈緊少力者。又當從權以治。不必執用麻黃可也。蓋以麻黃驍悍之性。攻邪固易。損正不難。一誤投之。為變不測。可不慎乎。
按麻黃湯。為太陽經正藥。余所以諄諄慎之者。蓋非其時。非其經。非其人之質足以當之。鮮不為害。請勿輕試。為天下幸甚。
治驗
一友積勞後。感寒發熱。醫者不審。以麻黃湯進。目赤鼻衄。痰中帶血。繼以小柴胡湯。舌乾乏津。余診之。脈來虛數無力。乃勞倦而兼陰虛候也。誤投熱藥。能不動血而竭其液耶。連進地黃湯三劑。血止而神尚未清。用生脈散及歸脾湯去 術投之。神雖安而舌仍不生津。予曰:腎主五液。而肺為生化之源。滋陰益氣。兩不見效。何也?余熟思之。乃悟麻黃性不內守。服之而竟無汗。徒傷其陰。口鼻見血。而藥性終未發泄。故津液不行。予仍以生脈散固其本。用葛根陳皮引之。遂得微汗。舌果津生。後以歸脾湯六味丸而痊。
一醫者素自矜負。秋月感寒。自以麻黃湯二劑飲之。目赤唇焦。裸體罔顧。遂成壞症。
一藥客感冒風寒。自謂知藥。竟以麻黃五錢服之。吐血不止而斃。此二症雖進黃連解毒犀角地黃湯。終不挽回。大可駭也。
麻黃湯
麻黃(二錢) 桂枝(一錢) 甘草(五分) 杏仁(八粒)
加薑棗水煎
九味羌活湯
羌活 防風 蒼朮(各一錢)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黃 黃芩(各一錢五分) 細辛(七分)
加薑棗水煎
陽明少陽論
經曰: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夫同是受寒。不日一日。獨日二日三日者。蓋傳經之邪居多。而自感者少。自感則寒。傳經則熱。仲景用葛根湯小柴胡湯主二經之病。節庵一曰解肌。一曰和解。又謂不從標本從乎中治。固知非若太陽汗之而愈也。學人其可執乎。然二經亦有自感者。如陽明為邪。首面大腫。少陽為邪。耳前後腫。此不從太陽傳入。而發熱與傷寒無異。東垣用普濟消毒飲子。及鼠粘子湯。治之。蓋陽明主燥。少陽主火。非比太陽屬寒水之司。故治各不同也。
按寒邪入裡。未有不傳陽明。乃陽明腑病。非陽明之經也。陽明者胃也。胃為水穀之海。一受寒邪,則水穀不行。為熱。為渴。為脹滿。甚則譫語狂言。皆其邪也。治之者。不可過汗以竭其液。一也不可早下以傷其陰。二也。不可寒涼以阻其化。三也。宜以葛根平胃加減調之。若少陽一經。屬木有火。為嘔。為聲。為寒熱往來,則以小柴胡湯為主。女子臨經即謂熱入血室。甚則譫語。加生地丹皮。乃至正之法也。尤不可汗下。
陽明傳變至多。治之貴乎得宜。寒則凝而食不化。熱則燥而液愈亡。故止渴用葛粉以鼓舞胃氣。勝於花粉知母。平胃用濃朴以溫中州。非比木香豆蔻。如在上用桔梗枳殼。在下用枳實青皮。而甘草調中。陳皮理氣。山楂萊菔消滯之類。雖極平和。實至當不易之常理也。然有飲食伏於中。而不顯於脈症者。有脈症似乎飲食。而實非飲食為患。乃中氣虛所致,則又當細問其病因。察其脈色舌苔。按其胸腹有無痛處。大便曾解不解。或補或瀉。出一定之見以療之。方為得耳。
葛根湯
葛根(一錢半) 麻黃(一錢) 桂枝 芍藥 甘草(各六分)
加薑棗水煎。此方治太陽無汗惡風。太陽陽明合病。如陽明腑病。不可概用。
小柴胡湯
柴胡(二錢) 黃芩 人參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即前方加生地丹皮各一錢)
普濟消毒飲子
黃芩(酒炒) 黃連(各八分焙) 人參 橘紅 玄參 甘草(生用) 連翹 牛蒡子(炒研) 桔梗 柴胡 僵蠶(炒) 薄荷(各五分) 板藍根 馬屁勃 升麻(各二分)
水煎服。(便秘酒煨大黃一錢)
鼠粘子湯
牛蒡子(焙研) 枳殼 甘草(炙) 柴胡 連翹 黃芩 桔梗(各一錢) 薄荷葉(二錢)
水煎
三陰論
經言六經。而即繼之曰。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此何以說也。余請以三陰概之可乎。傷寒傳入三陰。已寒變為熱矣。蓋太陰者脾也。其經布胃絡嗌。故邪入之,則腹滿而嗌乾。然經既屬脾。經病則脾亦病。脾主消磨。亦失其職。況布於胃則食不化。而腹滿絡於嗌,則熱傷陰而嗌乾。且但曰滿。則邪猶在中焦。未可遽下。故腹滿平以濃朴陳皮。嗌乾和以葛根枳桔。此雖治太陰之經。實即治陽明之腑也。少陰者腎也。其經絡肺系舌本。故邪入之,則口燥舌乾。而渴。然經雖屬腎。土旺則水必虧。腎為胃關。亦失傳化。況絡於肺,則水不升而作渴。系於舌,則津益亡而口燥。此時邪熱已深。仲景所謂忽下以存津液。故實則大小承氣下之。虛則六味地黃潤之。此雖治少陰之經。亦即治足陽明兼手太陽手陽明之腑也。厥陰者肝也。其經循陰器而絡於咽。故邪入之,則煩滿而囊縮。厥陰者。陰之盡也。經雖屬肝。此時胃邪下陷。陽亢陰渴。腎水既虧。肝火彌熾。蓄熱不解,則煩而且滿。陰氣已極,則囊縮少泄。如果大便未下。急與下之。下後不解。即與黃連解毒之類。宣散蓄熱。庶或有生。此雖治厥陰之經。實即治五臟六腑俱受之病也。不然。或謂邪入於臟。或謂邪入於腑。又為藏物之臟。紛紛不已。曷與正之。
按三陰邪熱。皆從三陽傳入。而陽明失治尤多。始而過汗以竭其液。繼而過下以損其陰。液者。氣之餘也。陰者。血之屬也。氣血既損,則煩滿燥渴等症作矣。況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三陰既虧,則腐熟傳道化物之司。愈失其職。仲景欲急下以存津液。豈無有窺其微者耶。養葵先生出。直以六味補水。挽其源而治之矣。
三焦論
內經傳入三陰。止曰可泄而已。仲景以下字易之。立大小調胃三承氣湯。後人遵而用之。一汗之後。輒爾遽下。遺人夭殃者多矣。不知仲景分痞滿燥實堅。有上中下三焦氣血水穀之別。不精求其理,則其法不可得而施也。何以言之。上焦者。氣分也。主納而不出。病則不能主納矣。於是為痞。在上者因而越之。然有可吐者。有不可吐者。有吐後不減者須枳桔陳皮之屬。泄上焦之氣則得矣。中焦者。主腐熟水穀者也。病則不能主腐熟矣。於是為滿。腸胃為市。無物不受。宜各隨其所受而消之磨之。加以苦溫等藥。是泄中焦法也。下焦者。陰分也。主出而不納。病則不能主出矣。於是為燥實堅積。蘊熱既久。津液必亡。不能傳導。須以蕩滌之。劑下之。斯愈矣。由是觀之,則上中下三焦。自有淺深次第。有治上焦而中焦得快者。或治中焦而下焦得通者。斷未有不泄上中二焦。而遽用承氣以下下焦之理也。觀其曰邪在中焦。不用枳實濃朴。恐傷上焦元氣。以甘草和中。名曰調胃。豈芒硝大黃。獨不傷元氣乎。又豈甘草一味所能調之乎。觀其曰上焦受傷。則痞而實。去芒硝。名小承氣。謂不傷下焦真陰。豈枳實濃朴大黃。果不伐其根本乎。觀其又曰:三焦俱傷。痞滿燥實堅俱全。用大承氣湯。將謂上不傷元氣。下不伐真陰乎。又豈可一概浪投者乎。必須以手按病患。自胸至少腹果有硬處。手不可近。不得已而施之可耳。雖然。其間有至理存焉。人之所藉以有生者命門也。其所以稟命而營運者。三焦也。命門為生氣之原。一名守邪之神。三焦者。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故寒邪侵犯。獨賴此火以御之。使不得深入肌膚。即發壯熱。而出納腐熟之司,則不能如平人令矣。所以傷寒獨不可食。食亦不化。正謂邪熱不殺谷也。宜用甘苦溫之藥助之方可。奈何反用苦寒以伐其生氣哉。否則此火一衰。寒邪直犯則為純陰症矣。豈能發熱乎。
按予一日讀東垣脾胃論。其詮解黃 。謂除躁熱肌熱之聖藥。又云溫肉分。益皮毛。實腠理。以益元氣而補三焦也。似乎勞倦發熱。亦本之三焦,則余以傷寒發熱。歸於三焦。益非無據。然內傷不能食而可食。傷寒獨不可食。何歟。一則本氣自病。利用補。一則客氣來乘。利用攻也。
附時珍三焦辨
時珍曰。三焦者。元氣之別使。命門者。三焦之本原。蓋一原一委也。命門指所居之府。而名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為出納腐熱之司。蓋一以體名。一以用名。其體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節之旁。兩腎之間。二系著脊。下通二腎。上通心肺。貫屬於腦。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氣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胡桃仁頗類其壯。而外皮水汁皆青黑。能入北方。通命門。利三焦。愚按即胰脂也。聯絡臟腑。充周一身。皆藉此。
謂胃承氣湯
大黃(六錢酒洗) 芒硝(四錢) 甘草(一錢)
水煎。
小承氣湯
大黃(四錢) 濃朴(二錢炒) 枳實(一錢炒)
水煎。
大承氣湯
大黃(五錢) 濃朴(二錢炒) 枳實(一錢炒) 芒硝(四錢)
水煎。
陰証論
陰寒一症。向謂寒邪直中。便爾四肢厥逆。陽氣頓竭。身如被杖。腹中絞痛。下利清穀。脈微欲絕。急投四逆理中輩以溫之。猶恐不及。竊思人之一身。有衛氣營氣。宗氣元氣。春升之氣。水穀之氣。種種護持。發源於三焦命門。以為生生之用者也。何寒邪一犯。輒爾深入至此。不知此非外中之寒。乃本身無火。命門真原。早已衰絕。即不受寒。而陰慘之象。已具於身中。偶或觸之。而遂至是也。或以為陽氣暴絕。或以為生冷內傷。或以為大寒侵犯。皆言其標而不言其本。所以仲景取方。止曰救裡。意可知矣。況此症生氣索然。變異頃刻。非薑桂參附。不足回垂絕之元陽。猶得藉口於外中也哉。
- 少陰下利清穀。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生附子一錢。炙甘草一錢。乾薑一錢五分。溫服。面赤。加蔥。腹痛。加芍藥。嘔。加生薑。咽痛。加桔梗。利止脈不出。加人參。
- 傷寒已發汗。不解。反惡寒者。虛也。仲景用白芍藥三錢。炙甘草三錢。炮附子二錢補之。黃耆建中湯。亦可用。
- 傷寒下後。又發其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症。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溫之。
- 傷寒陰盛格陽。其人必躁熱而不飲水。脈沉手足厥逆者。是此症也。孫兆用霹靂散。附子一枚。燒存性。為末。蜜水調服。節庵用回陽返本湯更勝。李東垣治馮翰林侄。陰盛格陽傷寒。面紅目赤。煩渴引飲。脈來七八至。但按之則散。用薑附東加人參投入。兩服之。得汗而愈。此則神聖之妙也。
- 夾陰傷寒。先因欲事。後感寒邪。陽衰陰盛。六脈沉伏。小腹絞痛。四肢逆冷。嘔吐清水。不假此藥。無以回陽。人參炮薑各一兩。生附子一枚。破作八片。水煎分服。脈出身溫而愈。吳綬曰。附子乃陰症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症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元。佐以附子溫經散寒。拾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按陰寒之症。為害迅速。余所以詳列之者。蓋欲臨是症者。加意焉而不敢忽也。
通脈四逆湯
四逆東加甘草一倍
乾薑附子湯
乾薑(二錢) 附子(三錢)
水煎服
回陽反本湯
熟附子 乾薑 甘草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臘茶 陳皮
面戴陽者。下虛也。加蔥七莖。黃連少許。用澄清泥漿水煎。臨服。入蜜五匙。頓冷凍飲料之。
黃耆建中湯
黃耆(蜜炙一錢五分) 芍藥(二錢炒) 肉桂(一錢去皮) 甘草(五分炙)
加薑棗水煎。去渣。入餳一大匙。煎一沸服。若大便溏利。或嘔者。不用餳
參附湯
人參(半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分作三服。薑水煎。
陰虛論
夫陰寒者。腎中之真火衰也。陰虛者。胃中之真水虧也。真火衰,則有寒而無熱。真水虧,則有熱而無寒。經曰:陰虛則發熱是也。世或不察。見其發熱。動曰傷寒。舛誤悖謬。莫可言狀。殊不知與傷寒二字。絕不相干。試診其脈。則不緊而數。不實而虛。驗其症。或頭目眩暈。或引衣倦臥。或腰腿酸疼。或渴喜熱飲。身雖熱而未嘗惡寒。不喜食而未嘗脹滿。詢其因。非酒色過縱。必大勞大病後。不能謹欲。乃致此。急與六味地黃湯大劑飲之,則熱退而病卻矣。或畏寒口渴,則用七味湯。足冷脈弱,則與八味湯。或有畏其泥膈而不敢輕嘗者。蓋不知六味八味等湯。皆是腎經本藥。直達下焦。使果陰虛。急藉以益水補火。必不可缺。必不可緩之劑。更何疑之有。
治驗
一人年五旬。得發熱症。已曾服藥七八日矣。比予診之。脈來虛數。目赤唇焦。舌腫大無津。余曰。此腎陰水衰之候也。宜進地黃湯。彼家猶豫。複延醫者曰。脈虛甚矣。乃所用藥,則芩連梔粉清火之劑。余曰。若服此而津生。所不待言。服此而更甚,則非此藥所能療也。及服之愈甚。始信予言。遂進地黃湯一劑。覺少寐而舌和。二劑而津果生。後與生脈散相間服之得痊。
一人年五旬餘。素不謹欲。冒寒發熱。他醫曾與解散。及余視之,則脈微細。面色通紅。目赤唇焦。舌黑而枯。予曰:此真陰衰竭。水火兩虧。宜以八味東加五味子峻補方可。其家雖信。未肯輕投。余曰。不用此藥,則無救矣。急延吾友唐子松聲驗之何如。比至診之。謂余曰。此八味東加五味子候也。其言若合符節。遂取而進服之。果舌有微津。連劑焦枯頓釋。又加人參。調理而安。后不守禁。半載后。犯房戒。用他藥以殞。
一徽商年二十八。病後不謹發熱。彼家以過啖濃味故複。醫者投小柴胡湯三劑。體倦。腰胯痛。不能轉側。余診之。脈微弱。曰此女勞複也。以七味東加五味杜仲。連進二劑。即能轉側。又數劑。兼人參而痊。
六味地黃湯
懷熟地(三錢) 山茱萸(一錢五分去核) 茯苓(一錢) 淮山藥(一錢五分炒)牡丹皮(一錢) 澤瀉(一錢)
水煎。
八味地黃湯(即前方) 加熟附肉桂(各五分) 去附子名七味湯
內傷論
內傷一門。東垣先生辨之詳矣。或勞役無節。或飢飽失時。或思慮過度。皆足傷其中氣而發熱焉。此與傷寒亦絕不相干。而治之者輒藉口而妄治。真大可嘆矣。診其脈。不辨其氣口弦大無力也。察其症。頭疼。不辨其時作時止也。惡寒不辨其得就溫暖即解也。發熱。不辨其四肢乏力無氣以動也。不食。不辨其口淡無味也。惡風。不辨其惟惡些小賊風也。喘急。不辨其氣耗而乏也。不寐。不辨其心血不足也。神昏。不辨其神氣浮越也。及用藥。又烏信東垣補中益氣湯。可止頭疼。可除寒熱。可進飲食。可定喘促。烏信濟生歸脾湯。可益心神。可調榮血。身雖大熱。而投之輒應。其神妙有如是乎。彼猶且揚揚驕人曰。此太陽症也。此陽明少陽症也。汗之不愈。表未解也。下之不愈。裡未清也。直至敗壞。而醫者病者。終不覺悟。尚忍言哉。尚忍言哉。但東垣補中益氣湯。其加減法最詳。獨兼外感者,則慎用黃 兼停滯者,則漸進參朮。惟在用之得宜耳。
按內傷症。必自汗。必體倦。必唇口淡白。必飲食無味。必脈大無力。縱使發熱。即與補中。倘兼風食,則先與解散。而後補之。若驟補,則邪反熾而難為療矣。此又不可不慎也。
補中益氣湯
人參 黃耆(蜜炙) 白朮(土炒各一錢五分) 甘草(炙五分) 當歸(一錢)陳皮(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加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歸脾湯
人參 白朮(土炒) 白茯神 黃 (蜜炙) 棗仁(炒研各二錢)遠志肉(甘草湯泡淨焙) 當歸(各一錢)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龍眼肉(二錢)
加薑棗水煎服
表症論
傷寒之用表藥。固其常也。而余獨鰓鰓慎之。何歟。蓋藥性有剛柔。人質有濃薄。喜用之則昌。不喜用之則危。匪細故也。即以麻黃論。味輕而浮。長於驅寒者也。而失之太熱。羌活獨活。利關節為最勝也。而失之過燥。如太陰之蒼朮。陽明之白芷。厥陰之川芎吳茱萸。少陰之細辛。太陽之 本。氣味辛烈。亦複如是。故仲景立麻黃湯。潤以杏仁。和以甘草。果足敵麻黃桂枝之辛熱乎。易老九味羌活湯。匯諸燥味。以黃芩生地監之。寡不勝眾。又豈製方之善者乎。余獨不然。漫立一方以平易易之。紫蘇味之辛溫者也。足以去寒。防風荊芥。味之辛散者也。足以去風。柴胡性升。能除表熱。葛根性潤。長於解肌。廣皮辛苦。能散能降。甘桔味甘。合以生薑。辛甘發散。如是而寒有不除。風有不解者乎。如是而有耗其津液。損其真陰。亡其元陽者乎。若果脈緊無汗,則加麻黃羌活。脈細濕勝,則用蒼朮獨活。如吳茱細辛白芷本之屬。倘或對症。暫投則可。否則感冒輕者。稟質薄者。及病後。勞後。產後。酒色后。即惡寒發熱。豈可一概不審。而漫執古方以恣浪投者邪。即予所定之方。亦未必中肯綮也。
紫蘇飲
紫蘇(一錢五分) 防風 荊芥 柴胡 葛根 廣皮 桔梗(各一錢) 甘草(炙三分) 山楂(一錢五分)
加生薑三片水煎。頭痛。加川芎五分。夾食。加濃朴一錢薑製。枳殼一錢麩炒。如咳嗽。去柴胡。加前胡一錢。
按此方雖平易。虛者猶不能當。慎勿泛用多用。得汗即止。
裡症論
傷寒傳裡。發熱口乾。胸滿。煩躁。甚則譫語揭衣。皆裡實也。攻之無疑。又何慎焉。不知攻裡之法。宜緩不宜速。宜平不宜峻。宜專不宜雜。宜升不宜降。宜潤不宜燥。何以言之。飲食入胃。消之者脾。腐之者中焦易易者。惟一為所阻。而藉藥以化之,則不能朝飲夕效。部分有上中下。用藥有深淺次第。如邪在上中二焦而遽下之。成結胸痞氣是也。所謂宜緩不宜速也。人之所籍以生者胃氣耳。既為風寒飲食所傷。而複藥以克之。是重傷也。惟用辛溫苦平之劑。令其克化足矣。非比大積大聚。必得蓬朮大黃等峻厲以蕩之。庶胃氣不大壞。而完複可俟也。所謂宜平不宜峻也。既傷於食。必審何物受傷。何藥能製。如山楂製肉。萊菔製面與豆。陳皮製蛋。杏仁製粉。葛根製酒。茗製穀氣之類。一物一治。用的為君。以他藥佐之。庶易見功。不然泛投取應。豈可得乎。所謂宜專不宜雜也。凡物之理。有升必有降。若降令太過,則壅塞而不行。胃氣喜升。葛根能鼓舞之。膽氣欲升。柴胡能條達之。而後加以內消之藥,則升降之道得。而物易以化矣。所謂宜升不宜降也。大腸主津。小腸主液。腎為胃關。又主五液。其所以能變化傳導者賴此耳。若辛熱躁烈之藥。有以竭之,則煩躁斑黃譫妄之所由作也。如平胃散中。濃朴。苦溫者也。同以葛根則潤。青皮枳實。苦而下降也。緩以甘桔則不峻。楂肉味酸。能調五味而化油膩。廣皮枳殼。能理氣而快膈。若婦人多怒。加香附以調之。故傷寒裡藥。發表在前。汗液外泄。不可又用蒼朮木香草果豆蔻之屬。複竭其液也。觀其燥結。獨用膽汁蜜導。又可知矣。所謂宜潤不宜燥也。
枳朴湯
枳殼(麩炒) 濃朴(薑汁炒) 桔梗 柴胡 廣皮(各一錢)山楂 葛根(各一錢五分) 甘草(二分炙)
加砂仁生薑。水煎。如寒未除。加紫蘇一錢。傷面。加卜子一錢。邪在下。加青皮枳實各一錢。去枳殼服四五劑。邪已變化。如未大便。用豬膽或蜜煎導之。
按上表裡二法。最為穩當。惟不竭其津液也。豈待清火而後愈乎。蓋寒涼一早。食便不消。其熱愈熾。所謂點沸不如抽薪也。
熱症論
傷寒熱症煩躁口乾。耳聾目昏。唇焦舌赤。甚則發斑發黃。譫語狂妄。皆火為之芩連梔柏大黃之屬。非正治之藥乎。然而未可以驟也。如太陽表未解而脈浮數。火鬱則宜發之也。少陽寒熱嘔而口苦。木郁則宜達之也。陽明胃實而熱者。上郁則宜奪之也。惟邪熱已深。蓄而不解。脈洪且數。長而有力。上焦。涼膈散。中焦。白虎湯。三焦。黃連解毒湯。虛煩。梔子豆豉湯。斑毒。三黃石膏湯。發黃。茵陳梔子湯。導赤散。皆治火之劑也。殊不知有虛火實火之分。上焦虛渴。生脈散。中焦血虛發熱。症類白虎。當歸補血湯。下焦真水已竭。屢清不解。六味地黃湯。仲景恐腎水干。急下以存津液。何不亟亟滋陰。尚恐不及。反用承氣以下之乎。余每治傷寒發熱不止。脈來虛數。大便或行或結。口燥咽乾。耳聾目瞀。胸中覺飢無所脹滿。即股六味地黃大劑飲之。無不應手獲效。真百發百中之神劑也。若以芩連梔柏。大苦大寒。反傷真氣。趙氏所謂以有形之水。沃無形之火。適足以傷生耳。安見其有濟也。
按清火。有直折。從治。升散。甘緩。壯水諸法。須看其形色脈候虛實。及進寒涼而彌甚者。不可不知變計也。東垣升陽散火。內經導火歸元。固有采其微者矣。
涼膈散
大黃 朴硝 甘草 黃芩 山梔 薄荷(各二兩) 連翹(四兩)
各為末。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白虎湯
石膏 知母(各三錢) 甘草(五分炙) 粳米(半合)
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等分)
水煎。
梔子豆豉湯
肥梔子(四枚) 香豉(五錢)
水二鐘。煎梔子一鐘。入豉煎至七分。去渣服。
三黃石膏湯
黃連 黃芩 大黃 石膏
水煎。
茵陳梔子湯
茵陳(三錢) 山梔 大黃(各二錢)
水煎。
導赤散
生地黃 木通 甘草(炙各一錢)
為末。每服一錢。竹葉湯調服。
升陽散火湯
升麻 獨活 羌活 防風 柴胡 葛根 人參 甘草 白芍藥
水煎。
生脈散
人參(二錢) 麥門冬(一錢半) 五味子(三分杵)
水煎。
當歸補血湯
黃耆(六錢蜜炙) 當歸(四錢)
水煎。
舌論
凡看傷寒傳變。首辨舌色,則寒熱虛實之理。昭然可見。如口之渴與不渴。津之有亡枯潤。色之紅赤淡白。苔之黃白焦黑。刺之多少。或易刮。或刮不去易生。腫之大小濃薄。伸縮之難易。飲之喜熱喜冷。皆不可不細審也。仲景云。邪在表不渴。傳裡則渴。直中三陰則口不渴。蓄血者口亦不渴。此渴與不渴之宜辨也。汗多則液亡舌乾。燥熱妄投。舌亦干。濕家氣不化。舌亦干。熱甚則津枯。陰竭津亦枯。此津之有無枯潤宜辨也。心火旺,則舌色赤。脾氣虛,則舌淡白。此色之紅赤淡白宜辨也。胸中有寒,則苔白而滑。有食。則苔黃。熱甚則苔黑。腎水竭,則苔亦焦黑。此苔之黃白焦黑宜辨也。邪熱淺則刺少。深則刺多。真陰衰亦刺多。又刺易刮者可治。刮不去易生者難治。此刺之多少難易宜辨也。濕熱甚,則舌腫大。腎液亡,則舌亦腫大。若干且濃語不清者難治。此腫之大小濃薄宜辨也。舌雖干。易伸如常者可治。舌縮不能伸不能言者不治。此伸縮之難易宜辨也。實渴則喜冷凍飲料。恣而無厭。虛渴則喜熱飲。少與即止。此飲之寒熱多少宜辨也。以上分別。最宜詳細。而其尤要者。在兼脈與症。而察其虛實。施其補瀉。他不具論。只如舌黑焦枯。或腫或刺。群工視之不辨。而知其熱症。非黃連解毒,則大小承氣下之也。殊不知脈虛數。或微細。胸腹無脹滿。舌雖黑雖焦枯。雖腫雖生刺。乃真水衰竭。不能製火。惟以六味地黃大劑飲之。虛寒。加桂附五味子,則焦黑腫刺。渙若冰釋。若芩連花粉。愈投愈甚。此予所屢見。而親信其必然者也。又嘗治二人。入水發熱。濕氣大勝。舌乾無津。與平胃散加葛根飲之。舌遂生津。乃知脾胃受濕,則氣不化。津無以生。用蒼朮以燥其濕,則氣化而津生耳。
治驗
一婦人發熱旬餘。舌乾生刺。診其脈。微細而軟。按其胸腹無苦。予曰:此過用克伐而胃氣虛也。急進米飲。俟三日胃氣當複。枯者可潤。而刺自去矣。且聞藥則嘔。若複攻之。死在旦夕。其母從之。遂以米飲進。覺甘美而嘔止舌稍和。三日而津果生。原醫者來視。猶囑曰。未可與米湯。尚宜消導。真所謂盲人騎瞎馬。半夜臨深池。此輩是也。
一柴客往上海取帳。勞役而過啖。遂發寒熱。及歸。醫與消導藥三劑。舌乾而不得臥。胸中如芒刺。比余診之。脈細而數。予曰此得之勞後使內。非關食邪也。與六味湯二劑頓愈。
附金鏡錄辨舌黑治法曾禧治鄭汝東妹婿。患傷寒得黑舌。謂當用附子理中湯。人咸驚駭。遂止。亦莫能療。困甚。曾往視之。謂用前藥。猶有生理。其家拼從之。數劑而愈。金台姜夢輝患傷寒。亦得此舌。手足厥冷。呃逆不止。眾猶作火治。幾至危殆。判院吳仁齋。用附子理中湯而愈。立齋曰。舌黑之症。有火極似水者。即林學士所謂薪為黑炭之意也。宜涼膈散之類。以瀉其陽。有水來克火者。即曾醫士所療之人是也。宜理中湯以消陰翳。夫有是病。必用是藥。附子療寒。其效可數。奈何世皆以為必不可用之藥。寧視人之死而不救。不亦哀哉。至於火極似水之症。用藥得宜。效應不異。不可便謂為百無一治而棄之也。
平胃散
蒼朮(米泔浸透切炒) 濃朴(薑汁炒) 陳皮(各一錢) 甘草(炙四分)
水煎。
附子理中湯
人參 白朮(土炒) 甘草(炙) 附子(炮) 乾薑(炒各等分)
水煎。
結胸論
結胸痞氣。二者皆曰下早而成。但有輕重之分。實無陰陽之別。仲景以大小陷胸及瀉心湯主之。余不能不致疑其間也。夫既曰下之早,則邪或在表。或在上皆未可遽下者也。未可下而下之,則邪氣反結於胸中。有痛有不痛。或痞滿而不快也。試思所下之藥。必大黃芒硝峻厲等味。苟失其宜。則外邪內陷而不複出。中氣下陷而不複運。故為結為痞。豈有誤下乃結。因結複下之理乎。然則仲景大小陷胸等湯。何為而設也。仲景云。大結胸。手不可按。用大黃芒硝入甘遂末。名大陷胸湯。乃蕩滌之劑。恐為失下者立。小結胸。用黃連半夏加栝蔞實。名小陷胸湯。乃痰熱為患。又豈曰下早所致乎。水結胸。半夏茯苓湯入薑汁。乃水停心下也。心下痞。腹鳴下利。半夏瀉心湯。人參半夏乾薑甘草大棗。因中氣傷也。同黃連黃芩。或熱猶未解乎。若然則結胸何法以治之。曰邪氣尚實仍與內消。中氣傷殘。只應溫補。理中東加枳實主之。或藿香半夏甘草人參加炒枳實。隨症施之可耳。斷無複下陷胸之法也。
大陷胸湯
大黃(四錢) 芒硝(三錢) 甘遂末(二分)
水煎入甘遂末調服。
小陷胸湯
黃連(一錢五分) 半夏(三錢) 栝蔞實(二錢)
水煎服。
半夏茯苓湯
半夏(四錢) 白茯苓(二錢五分)
水煎。入薑汁服。
半夏瀉心湯
人參 半夏 乾薑 甘草 黃芩(各一錢) 黃連(五分)
加薑五片。棗五枚。水煎服。
枳實理中湯
枳實(麩炒) 乾薑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或為末。蜜丸彈子大。熱湯化下。連進二三服。
濃朴半夏甘草人參湯
濃朴 半夏(各一錢) 甘草 人參(各五分)
薑五片水煎。
發狂譫語
狂者。陽明邪熱所發。有實無虛也。譫語,則虛實參半焉。鄭聲,則虛多而實少矣。何以言之。陽明多氣多血。邪又乘焉,則亢陽無製上亂神明。躁擾狂越。不可名狀。故為大實大熱也。聖惠方。用大黃五兩。醋炒微赤為散。以臘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五匙。冷水下。蓋取其駿快之性。定 亂以致太平。非此不能。譫語者。亦屬胃邪所致。然有熱入血室。或蓄血停痰。鬱結驚恐。種種不一,則虛實參之。鄭聲者。止將一事一物。重複諄諄。乃因心有所寄。情有所偏。兼以火邪,則虛多而實少矣。
昔攖寧生治一人發狂。視人為鬼其脈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摶。曰此得之陽明胃實。以三化湯三四下之愈。此陽明發狂也。
治一女患心疾。狂歌痛哭。裸裎詈罵。問之則瞪視默默。脈沉堅而結。曰得之憂憤沉郁。食與痰交積胸中。湧之皆積痰裹血。複與火劑清上膈。此兼鬱痰而狂也。
橘泉翁治吳檢討子。年十八。眩暈狂亂。醫以為中寒。已而四肢厥逆。欲自投火中。有欲用烏附回陽者。翁曰。此心脾火盛。陽明內實。非熱藥可療。以瀉火解毒三劑得減。此兼火而狂也。
汪石山治一婦。三十餘。忽病狂言。披發裸形。不知羞惡。其脈浮緩而濡。曰此必忍飢或勞倦傷胃而然耳。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二陽者胃與大腸也。忍飢過勞。胃傷而火動矣。延及心脾,則心所藏之神。脾所藏之意。皆為擾亂。失所依歸。安得不狂。此陽明虛也。法當補之。遂用獨參東加竹瀝飲之痊。此因內傷而狂也。
壺仙翁治發狂譫語。歌笑不倫。手足厥逆。身冷而掌有汗。兩手脈沉滑有力。曰陽勝拒陰。火極而伏。反兼勝已之化。亢則害。承乃製也。熱勝血菀。故發狂譫語。火性炎上故歌笑不倫。陽極則反。故身冷厥逆。泄其血則火除。抑其陽則神寧。乃用桃仁承氣湯下血數升。益以黃連竹瀝石膏之劑。大汗而解。此兼血而狂也。要知狂為危候。醫者到此。未便措手。輒曰下之。豈知有如是變幻。吾故表而出之。
丹溪治一少年。秋初熱病。口渴而妄語。兩顴火赤。醫作大熱治。翁診之。脈弱而遲。告曰此作勞後病溫。惟當服補劑自已。今六脈時見搏手。必涼藥所致。竟以附子湯啜之。應手而瘥。
又治憲幕傅氏子。病妄語。時若有所見。翁切其脈。告曰。此病痰也。然脈虛弦而沉數。蓋得之當暑飲醉。又大驚。傅曰。然。嘗夏因勞而甚渴。恣飲梅水一二升。又連得驚數次。遂病。翁以治痰補虛之劑處之。浹旬愈。此二症又譫妄之異者。並載附焉。
二化湯
濃朴(薑汁炒) 大黃 枳實(麩炒) 羌活(各三錢)
水煎服。
獨參湯
人參(不拘多少分兩隨症)
拍破水煎服。
桃仁承氣湯
桃仁 肉桂 甘草(各一錢) 大黃(二錢半) 芒硝(一錢半)
水煎服。
蓄血
蓄血一症。治之非難。而辨之為難。辨之非難。而辨之之早為難也。當其發作時。與外感無異。醫者從而治之。竟不得愈。何故。蓋血病而氣不病也。其人或勞倦。或跌撲。或閃挫。或郁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蓄之久必發而寒熱乃作。節庵謂表邪當汗不汗。熱毒內積所致,則未必然也。又曰:凡見眼閉。目紅。神昏。語短。眩冒。健忘。煩躁。漱水。驚狂。譫語。鼻衄。吐紅。背冷。足寒。四肢厥逆。胸腹急滿。大便黑。小便數。皆瘀血症。雖有多般。不必悉具。但見一二。便作血症主張。此言最為得之。非節庵心體熟識。烏能辨此。治之維何。實者桃仁承氣東加肉桂。虛者六味地黃東加肉桂。蓋瘀血。死血也。寒則凝。熱則行。自然之理。又或用破血理氣之藥而效者。又或用犀角地黃湯治上焦。抵當丸治下焦。總之下盡黑物則愈爾。
按蓄血症。面色削瘦。白而無神。四肢無力。遍身發熱。用他藥不效者。必是此症。以小柴胡東加丹皮生地澤蘭鉤藤治之。甚則加桃仁紅花。如血去多而中氣寒者。以理中東加歸芍調之。
治驗
一徽商年十八。從遠歸。當晚忽暈倒。遍體俱冷。醫一作火治。一作痰治。俱不效。余診之。脈虛而芤。動則眩暈。不能起坐。忽吐出紫血。予曰:此瘀血症也。下出為順。用人參二錢。肉桂一錢。澤蘭二錢。丹皮當歸廣皮各一錢。一劑而血下行。三劑而身漸暖。數劑乃痊。
一男子發熱。面白無神。脈得微澀欲絕。大便黑。時頭眩。余曰此瘀血症而脈如此。何敢攻之。連進地黃湯四劑覺安甚。又加桂四劑。所去瘀血不計。但口乾舌燥。加五味子四劑。又下瘀血。腹中安舒。而脈與舌猶故。痰中見血。以門冬貝母生地丹皮等漸愈。蓋此症兼內傷元氣。賴溫補而效。肺經未免受克。故以保肺收攻。和血導瘀湯
澤蘭(一錢五分) 牡丹皮(一錢) 當歸尾(一錢) 陳皮(一錢) 鉤藤鉤(一錢)懷生地(一錢) 桃仁(七粒研) 紫濃朴(七分薑製) 炙甘草(三分) 紅花(五分)
加生薑一片。水煎。甚者加蘇木。虛者去桃仁紅花。
乾薑湯 治去血而嘔逆肢冷。
炮薑(一錢) 茯苓(一錢) 炙甘草(三分) 當歸(一錢) 澤蘭(一錢)廣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鉤藤(一錢五分)
大棗二枚。水煎。
犀角地黃湯
犀角(一錢) 生地黃(四錢) 牡丹皮(一錢) 芍藥(一錢)
水煎。
抵當湯
水蛭 虻蟲 桃仁(各十枚) 大黃(八錢)
水煎。
發
者。陽明胃經邪熱所化。不發於表而發於裡。不發於初而發於後。故陽明當汗不汗。當下不下。不當下而下。其蓄熱皆能成 。點有大小稀密。色有紅淡紫黑。或隱或現。或易出易收。或不易出不易收。總以熱之微甚。為毒之輕重。無論粗者為 。細者為疹。稀少為蚊跡。必須葛根托透為主。若仲景治赤 。用阿膠大青湯。豆豉為君主發。而大青阿膠甘草。乃解毒化熱者也。治溫毒發 嘔逆。用黑膏。生地倍豉。又加豬膏。純於解毒。入雄黃麝香為使,則又兼乎發者也。學人雖不可執其方。得此意而通之,則 之宜托與化。治法從可推矣。余治一婦。夏月飲火酒。發 面赤煩熱。診其脈絕無。予曰:此火鬱而熱極。用梔子豆豉東加葛根濃朴黃連清之。 大出而脈遂見矣。又一人傷寒。過經不解。遍體黑 。唇口焦枯。脈大便結。以三黃石膏湯飲之痊。又一婦熱入血室。后發 點。以小柴胡東加生地丹皮獲愈。又一友嗜煙酒。常腹痛嘔逆。身發大塊。余以枳殼濃朴等平其濕熱。逾日忽變頭粒成 。用解毒涼血而安。凡此皆火熱之變也。至於胃邪未清而發 者。尤多。必脹悶不堪,則當內消為主。不可驟進寒涼。恐 不出而邪反結也。如 既出而熱不甚。無火症,則又不必化而自愈。切勿更投涼藥以傷之。學人其可執乎。
干葛濃朴湯 治胃實胸膈脹滿。身發紅點。脈大有力。不可服涼藥。
葛根 濃朴(薑製) 枳殼(麩炒) 陳皮 桔梗(各一錢) 山楂(一錢半) 甘草(三分)
煩躁。加豆豉。實滿。加萊菔子。加薑。水煎。
阿膠大青湯 治赤 。
大青 阿膠 甘草(各一錢) 豆豉(三錢)
水煎。
黑膏 治溫毒發 嘔逆。使毒從皮中出。
生地黃(二兩六錢) 好豉(一兩六錢)豬膏十兩。合露煎之。令三分減一。絞去渣。入雄黃麝香如豆大攪和。分三服忌蕪荑。
陽毒升麻湯 治陽毒赤 。狂言。吐膿血。
升麻(一錢五分) 犀角(磨)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各八分)
水煎。入犀角汁服。
玄參升麻湯 治咽痛發 。
玄參 升麻(各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水煎服。
白虎人參湯(一名化 湯)治赤 。口燥煩渴。中 。
知母 石膏(各三錢) 人參 甘草(各一錢) 粳米(一撮)
水煎。
發疹(附)
疹者。太陰肺經風熱所致。與 絕不相同。而治法亦異。蓋疹之發也。乘於時氣。無論長幼男女。傳染不一。或呼 子。或稱麻子。吳俗則為之痧。總名曰疹。乃另一種。非 疹之疹也。其形密似針頭。其色淡若桃花。頭面愈多者佳。以肺位至高也。上見咳嚏。下見泄瀉。以肺與大腸為表裡也。宜辛涼。不宜溫熱。以兌為燥勝也。宜辛散。不宜苦寒。以肺主皮毛也。溫之則火爍金而毒不解。寒之則熱內伏而邪不化。總以荊防薄荷大力葛根前桔之屬。發透為主。使毒盡出皮膚。而鮮內攻之患。最為上策。冬月大寒。不易出者。稍加麻黃。夏月大熱。不易解者。宜入連翹。胃氣弱。以米飲助之。邪不在胃也。中氣實。以枳朴平之。暫假則易也。至孕婦發痘而胎不宜墮者。痘喜內實也。發疹而胎不自固者。疹喜內虛也。然欲安之而卒不可得。又何故。蓋胞系於腎。金為之母。今發疹則肺家之血。盡出於外。腎經絕生化之源。而無以自養。故胎必墮而罕留也。又豈得與 同日語哉。且 以二三日之間。即化為輕。疹以六七日之內。漸沒為安,則又殊矣。
按憶自己丑及壬辰癸巳。疹症大行。無論長幼。闔境相沿。比余診之,則咳嗽噴嚏泄瀉。甚至目紅鼻衄咽痛聲啞。眾咸作 治。予曰:此皆屬肺經症。乃疹而非 也。考之方書。獨於幼科準繩得之。猶未愜意。內弟孫子大起專幼科。性嗜學。乃出朱惠民傳心錄示余。余讀之。見其方法井井。治驗昭昭。予遵而行之。百不爽一。任其變幻而總以發透為主。其間有停食者。有失血者。有胎孕者。略為加減。或兼消兼清。而孕未有不墮者。孕墮而疹未有不愈者。余於是時。莫不應手取效。又豈敢忘其所自哉。姑識之。
治驗
一女子食面停滯。而疹甚稠密。余先與托疹。胸膈脹滿。加卜子濃朴而胸始寬。疹亦透。但能食者多。而此其百一耳。
一男人發疹。因服涼藥。腹痛泄瀉。疹色淡白。余與白茯苓炙甘草濃朴陳皮葛根桔梗薄荷煨薑二劑。腹痛止而疹紅綻乃愈。
一男子夏令發疹。幼科加麻黃羌活。鼻衄不止。咽痛聲啞。予與玄參連翹甘桔鼠粘薄荷等清涼而安。蓋疹不慮其多而慮其伏。伏則喘急鼻扇。甚則成疳痢勞瘵。多至不救。更有一人之身而二三發者。乃時氣所感。非比痘症終生一次不可不知。
荊防飲
防風 荊芥 鼠粘子(焙研) 前胡 桔梗 蘇薄荷 陳皮 葛根(各一錢)甘草(二分) 山楂肉(一錢五分)
加生薑一片。芫荽一撮。無則用子。如發透。去荊防。胸膈不寬。加枳朴。痰多。加蘇子。瀉甚。去鼠粘。咽痛。加射干。火毒。加玄參。腹痛。加茯苓濃朴。二劑後。去荊防。加薄荷一錢。枳殼一錢。一疹本肺經。世俗動以羌活太陽藥燥之。一失也。其害則為咽痛煩躁尤輕。又以石膏湯寒其胃。一失也。其害則變異頃刻。立致其死。銜冤者可不大畏哉。
發黃
夫雜症之發黃。多由於濕。傷寒之發黃。多由於熱。濕則黃色暗。而熱則黃色明也。濕則酒面魚腥之所化。故脹滿而不甚渴。熱則辛散燥烈之所致。故煩躁而不自寧。治之者亦不可一例而施也。脹滿者。平胃散為主。加以清水之劑。煩躁者。梔子豆豉湯為要。佐以生津之味。如干葛知母門冬花粉。皆所以滋陰也。山梔黃連黃芩黃柏。皆所以抑陽也。蒼朮秦艽茯苓車前。皆所以除濕也。至於食疸,則枳實萊菔之類。必不可缺。酒疸,則解酲五苓之中。又所急需。女勞疸。雖有礬石砂石散。不如地黃湯易生地。入車前牛膝尤勝。陰黃。四肢冷脈微。附子理中東加茵陳。此先賢微妙之法也。又有蓄血發黃。桃亡承氣湯。止治其血而黃自退也。蓋此症受補者少。而不受補者多。不渴者易療。而渴者難療。久而不愈。中滿腹脹。便成不治之候矣。
茵陳梔子湯 治發黃。小便赤。
茵陳(二錢) 梔子(一錢炒) 黃連(一錢) 車前子(一錢炒) 澤瀉(一錢)枳殼(一錢) 廣陳皮(一錢) 干葛(一錢)
燈芯生薑水煎。或加秦艽豆豉花粉知母。
平胃散 治濕鬱發黃。
蒼朮(一錢米泔製) 濃朴(一錢薑汁炒) 廣皮(一錢) 甘草(三分) 山梔(一錢炒)茵陳(二錢) 秦艽(一錢) 茯苓(一錢) 生地(一錢) 葛根(一錢)
燈芯生薑水煎。
枳實湯 治食疸。
枳實(一錢五分) 陳神曲(一錢炒) 萊菔子(一錢五分炒研) 青皮(一錢) 豆豉(一錢)茵陳(一錢) 廣皮(一錢) 山梔(一錢炒) 黃芩(一錢) 濃朴(一錢薑製)
薑一片水煎。
吐蛔
蛔者依胃為養。贊助化物之需。故古方欲其安而不欲其動。用炮薑理中東加川椒烏梅。所謂聞酸則靜。見苦則安也。吳綬謂蛔厥卻緣多飢。節庵謂妄發厥陰汗。胃冷蛔上。又謂吐蛔雖大熱。勿犯寒涼,則蛔厥之用溫中也必矣。及閱仲景烏梅丸。烏梅為君。人參附子細辛桂枝蜀椒當歸為佐。而柏皮之外。又加黃連。乃倍乾薑。豈寒因熱用。熱因寒用法乎。乃余見一婦。煩熱嘔酸。脈數吐蛔。欲投茱製黃連薑汁炒梔方可。奈醫者執用溫藥。隨飲隨斃。益信仲景烏梅丸倍黃連。早已開示後學一大法門。而習俗罕究也。又治二婦。食傷脹滿不堪。蛔竄十餘不止。氣口脈有力。竟投枳朴等。溫中內消而愈。蓋失飢與傷飽。又不可執一者乎。要之蛔在平人。宜有不宜無。宜少不宜多濕。熱甚。蛔蟲滋長。發胃脘痛。吐出則少愈。若胃敗吐蛔。色黑且腐。並成族來者。在不治例。
理中湯
人參 白朮(土炒) 乾薑(炮各一錢) 甘草(八分) 烏梅肉(二個) 川椒(十粒)
水煎。
烏梅丸 治蛔厥
烏梅(七十五個) 人參 附子(炮) 柏皮 桂枝 細辛(各一兩五錢)乾薑(二兩五錢炮) 黃連(四兩) 蜀椒 當歸(各一兩)
十味各搗末。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飯上蒸之。飯熟搗梅成泥和勻諸藥。蜜丸梧子大。米飲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忌生冷滑物。
枳實湯 治胸滿。右關脈有力。吐蛔不止。
枳實(麩炒) 紫濃朴(薑製) 廣皮(各一錢) 山楂(一錢半) 柴胡(七分) 萊菔子(炒研一錢)
炒熟砂仁末五分。生薑一片。水煎。
清中湯 治脈數。嘔酸黃水。煩躁吐蛔。
山梔(炒) 半夏(各一錢) 黃連(七分) 茯苓 廣皮(各一錢) 炙甘草(三分)竹茹一錢。川椒十粒。生薑一片。水煎。
厥症
陰陽二厥。節庵辨之詳矣。但寒厥易辨。而熱厥易忽。以其脈俱微細。四肢俱冷,則有以認熱為寒者矣。但寒厥腹疼而瀉。熱厥腹或疼而不瀉。寒厥則喜熱飲。熱厥則喜冷凍飲料。寒厥喜暖與日火光。熱厥畏熱而不喜明。寒厥投熱藥或捍格而移時即安。熱厥服香燥而嘔逆彌甚。余一日初秋冒暑。飲食未化。即便吐逆。少頃氣上壅。四肢漸冷。語言難布。及按脈則細微。自思吐之太甚。故氣逆不下。當晚以鐵鏽水磨下。覺少平。次日又出外不避暑。逾日複作。一友教以沉香磨服。氣不下。若見日光與火。便覺厭極。且終夜危坐。不能安寢。余乃思曰。此火逆沖上四肢故冷。是熱厥也。命取黑山梔三錢冷水調下。當飲便安。複治一女子。下痢艱迫。四肢冷。脈微細。一醫欲用理中加茱萸治。余曰。此火邪內伏。非寒也。竟以山梔芍藥黃連木香等而愈。況傷寒熱厥從傳經來。寒厥從直中來。又甚不侔者乎。
按二厥之外。有氣厥者。五志過極。氣鬱不伸。脈必沉伏。婦人多見之。蘇合香丸。烏藥順氣選用。有痰厥者。體肥痰盛。氣壅脈滑。宜導痰湯二陳湯。虛者倍加人參。有食厥者。發之必暴。飲食不化。填塞中焦。上部有脈。下部無脈。鹽湯探吐。最妙法也。有大吐血後或產後。去血過多。陽無所附。自汗手足冷。宜益氣。獨參湯理中湯之類。有真氣虛寒者。參附湯八味湯。益火之原。以消陰翳。
症
之為言痙也。痙直而不柔和也。凡病至此。實危且迫。仲景以有汗無汗分剛與柔。尤當以失汗過汗分實與虛可也。如雲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則成。蓋濕傷筋則拘攣。寒入骨則強直。小續命湯。有汗去麻黃。無汗去附子治之。此因邪氣盛。而筋脈為之不利也。如雲大發濕家汗,則成 。蓋濕流肢節。大發其汗,則濕氣複襲而侵之。筋脈重傷。關節不利。宜秦艽等舒筋利濕以和之。如雲發產後病後失血瘡家汗,則成 蓋氣血既虧。複耗其液,則筋脈失所滋養。而角弓反張之症見。乃氣血大損故也。立齋以十全大補參附歸脾腎氣等湯。隨症選用。實有卓見。若作風治,則失之矣。
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 人參(去蘆) 黃芩 芍藥(酒炒) 甘草(炙)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己 官桂(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五錢)
每服五錢。薑五片。水煎服。剛 去附子。柔 減麻黃。
秦艽升麻湯
升麻 葛根 甘草(炙) 芍藥(炒) 人參(各五錢) 秦艽 白芷 防風 桂枝(各三錢)
每服一兩。蔥白三莖。水煎。
十全大補湯
肉桂(去皮) 甘草(炙) 芍藥(炒) 黃耆(蜜炙) 當歸(酒淨)川芎 人參(去蘆) 白朮(土炒) 茯苓 熟地黃(各等分)
每服六錢。薑三片。棗二枚。水煎。
人參養榮湯
白芍藥(一錢五分酒炒)人參 黃耆 (蜜炙) 白朮(土炒) 炙甘草 陳皮 桂心 當歸(各一錢) 熟地黃 五味子(杵) 茯苓(各七分) 遠志肉(五分)
薑棗水煎。
汗下不解
夫汗之不解者。謂汗出不徹也。汗出不徹,則脈緊惡寒而表症仍在。尤宜汗之者也。然有汗愈出而愈不解者。如汗出而肢冷。陽氣衰也。汗出而脈躁。陰氣竭也。汗出而煩滿。胃液乾也。所謂汗所當汗而不解者。失之不及者少。失之太過者多也。汗所不當汗而不解者,則認症不的。非因他証,則屬虛候也。凡此者均謂之不解。而症既懸絕,則治亦異珠。豈可以其汗出不為汗衰。而複汗之。一逆再逆。以夭人命乎。下之不解者。謂下之而腹滿如故。身熱如故。尤宜下之者也。然有愈下而愈不解者。如結胸痞滿下利等症。使複下之,則既已失下。而不可複下之。必也使不下之,則痞結不去。邪氣在而正氣虛也。差治者。調其元氣。而佐以除邪。不善治者。惟求盡劑。罔顧人命。此時而議清議攻議補。俱在所難。惟以升陽益胃。兼消兼和。庶或冀其萬一。不然,則所云不解者。終不解矣。
自利
夫三陰之中寒,則下利清穀。仲景用理中薑附湯。三陽合病,則自下利。仲景以太陽少陽用黃芩湯。少陽陽明用承氣湯。蓋少陽則火鬱。而陽明則上郁也。雖然。三陽邪猶在表。何遽自利以邪鬱而不伸,則為飧泄也。故宜以升發之劑揚之。不得遽以黃芩承氣抑之可耳。然又有表邪未解。而早投下劑,則邪因而下陷。有表邪未清。而早用寒涼,則水因而旁及。均不可謂協熱而又清之,則邪愈不出而食愈不化矣。惟當進升發內消輕緩之劑。瀉上中之邪。而下焦自實矣。倘果脈數身熱。而下利逼迫。火性急速。方可用芩芍。緩中清火。而以枳朴甘草陳皮佐之。加柴葛上升。乃至當之法。今人不審所因。一遇下利。舍溫中而外。輒日協熱。將何以治之而得效也
黃芩濃朴湯 治協熱下利。
黃芩(一錢五分) 白芍藥(炒) 濃朴(薑製) 枳殼(炒) 廣陳皮 葛根(各一錢) 甘草(五分炙) 柴胡(七分)
加薑一片。水煎。
四氣論
風寒暑濕。四氣為病。加燥火而六焉,則不得概以傷寒混治也。蓋寒傷經絡。足太陽經主之。風傷皮毛。手太陰經主之。而寒亦有傷肺風亦能犯太陽。總之以辛溫者治寒。辛涼者治風。其大較也。然麻黃雖熱。體輕反能入肺。故有三拗湯以瀉肺邪。桂枝辛甘。性熱反可祛寒。故入麻黃湯以調營衛。然世俗相沿。每用桂枝治風。不若以荊防為當。蓋肺屬金畏熱。嘗見投桂枝者。往往口鼻見紅。及咽痛等候也。抑寒傷形。暑傷氣。傷形者。邪有餘。則宜散。傷氣者。正不足,則宜補。故均有發熱。而自汗氣喘。體倦虛煩。及面垢前板齒燥泄瀉。種種不同。若兼感寒,則無是証矣。宜以十味香薷。清暑益氣大順散。分別以治。豈得混於寒哉。寒傷經絡。身熱而痛。濕傷筋骨。身重而痛。但濕流肢節或腰腳。脈必細或緩。兼寒則拘攣。兼熱則腫赤。甚為嘔逆。為煩滿。宜以羌活勝濕湯。蒼朮平胃散分內外治之,則又與寒迥別也。至於燥火二症。且甚懸絕者乎。
按寒與風異治者。蓋寒無汗而風有汗也。寒與暑異治者。寒欲發汗。而暑欲止汗也。寒與濕異治者。寒從汗解而濕不可大汗也。寒與燥火異治者。燥宜潤。得風藥而愈烈。火宜降。得風藥而彌熾也。
荊防湯 治傷風咳嗽
防風 荊芥 前胡 桔梗 廣皮 枳殼(各一錢) 甘草(三分)
生薑一片。水煎。
三拗湯 治肺風。痰喘初起無汗者。
麻黃(不去節) 杏仁(不去尖) 甘草(不炙各等分)
生薑水煎。
參蘇飲 治肺寒咳嗽。
人參 紫蘇 前胡 桔梗 陳皮 枳殼 葛根 半夏 茯苓 甘草(各等分) 木香(磨入一分)
棗一枚。薑一片。水煎。
香薷飲 治一切暑毒。霍亂吐瀉。
香薷(三錢) 茯苓 白扁豆(炒) 濃朴(薑製)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加黃連名黃連香薷飲。
十味香薷散 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瀉等症。
香藿(一兩) 人參 陳皮 白朮(土炒) 茯苓 甘草(炙) 木瓜 濃朴(薑製) 扁豆(炒) 黃耆(各半兩炙)
每服一兩。水煎冷服。
大順散 治納涼太過。飲冷太多。脾胃受寒。霍亂吐瀉。水穀不入。臟腑不調。此舍時從症之劑也。
甘草(二兩) 乾薑 杏仁(去皮尖) 肉桂(去皮各四兩)
上先將甘草炙熟。次入乾薑同炒令姜裂。又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聲為度。後入肉桂為末。每服二錢。井花水調下。沸湯點服亦得。
清暑益氣湯
蒼朮(錢半米泔浸炒) 黃耆(蜜炙) 升麻(各一錢) 人參 白朮(土炒)
當歸 陳皮 神曲(炒) 澤瀉(各五分) 干葛 青皮 甘草(炙) 黃柏 麥冬(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杵)
水煎服。
羌活勝濕湯
羌活 獨活 本 川芎 防風(各一錢) 甘草 蔓荊子(各三分)
水煎。
平胃散
茅朮(米泔浸炒) 濃朴(薑汁炒) 陳皮(各一錢) 甘草(三分炙)
水煎。
夾食夾氣
世俗有夾食夾氣夾驚夾痰。而亦加以傷寒之名者。夫既曰食氣痰驚,則宜從四者以治。又何複雲傷寒為也。或者曰。因有是四者而複感寒。故云夾也。何以見之。如脈實而脹滿者。食也。應發熱而亦有惡寒者。如脈沉而不快者。氣也。不應發熱而亦有發熱者。如脈弦而作嘔者。驚也。不應寒熱而亦有寒熱往來者。脈滑而喘逆者痰也。不應寒熱而亦有寒熱大作者。以其兼寒也。故謂之夾也亦宜。殊不知因乎食者。消其食而寒自止。因乎氣者。下其氣而熱自退。因乎驚者。溫其膽而寒熱自已。因乎痰者。化其痰而寒熱頓除。初不必沾沾於傷寒。而亦將解其表而後治之也耶。如養葵先生有云。凡雜症有發熱者。皆有頭疼項強目痛鼻乾脅痛口苦等症。何必拘為傷寒局傷寒方以治之也。夫見是諸症。尚有不因傷寒者。況不見諸症。而欲強附以傷寒,則誠不可解者也。
濃朴湯 治因食。
濃朴(薑製) 枳殼(麩焙) 廣皮(各一錢) 山楂(二錢) 卜子(一錢焙研)甘草(三分炙) 柴胡(七分) 葛根(一錢)
加熟砂仁末七分。薑一片。水煎。
順氣飲 治因氣。
木香(五分) 烏藥 陳皮 枳殼(炒) 茯苓(各一錢)甘草(三分炙) 柴胡(五分) 桔梗(一錢) 香附(一錢便製)
加熟砂仁末一錢。薑一片。水煎。
溫膽湯 治因驚。
半夏 枳實 竹茹 茯苓(各一錢) 甘草(三分炙) 廣皮(一錢) 鉤藤鉤(二錢)
加棗一枚。薑一片。水煎。
二陳湯 治因痰。
蘇子(一錢半焙研) 半夏 茯苓 陳皮 杜仲(各一錢鹽水炒)甘草(三分炙) 前胡 桔梗(各一錢) 杏仁(一錢湯泡去皮尖)
加薑一片。水煎。如有火。加栝蔞霜。
附壞症
凡傷寒時疫。不問陰陽老幼妊婦。誤服藥餌。困重垂死。脈沉伏。不省人事。七日以後。皆可服之。百不失一。此名奪命散。又名複脈湯。人參一兩。水二鐘。緊火煎一鐘。以井水浸冷服之。少頃鼻梁有汗出。脈複立瘥。蘇韜光侍郎云。用此救數十人。出王KT 百一選方。
附遺毒
凡傷寒遺毒。發於耳之前後及項下腫硬。用見腫消草、生白芨、生白蘞、生大黃、生大薊根、野苧麻根。搗成餅。入芒硝一錢。和貼留頭。乾即易之。若加金線重樓。及山茨菇尤妙。出傷寒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