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治法
太陽標病。身熱。惡寒。頭痛腰背強。無汗。脈來浮緊。麻黃湯主之。
太陽經病。與陽明標病。鼻乾惡熱不惡寒。脈浮而長。葛根湯主之。
太陽經病。身熱。頭痛。項脊強。惡寒。煩躁飲水。脈浮緊。大青龍湯主之。
太陽經病。身熱頭痛。項背腰脊強。惡風。心下有水氣而嘔噦。脈來浮緊。小青龍湯主之。
以上四條皆表証發汗藥也。
傷寒五六日。胸脅滿痛。喜嘔。往來寒熱。脈弦而數。少陽經病也。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至十餘日不解。胸脅滿痛而嘔。少陽經病也。日晡潮熱。大便結而燥。脈數而頗沉。大柴胡湯主之。
目疼。鼻乾。發熱而不惡寒。大渴而大便未結。脈浮而長。白虎湯主之。
若脈來長而帶浮。背微惡寒。無他表証而渴者。陽明經病也。白虎東加人參主之。
傷寒頭痛。項背腰脊強。惡寒。渴而飲水。小便不利。脈來浮緊。太陽本病也。五苓散主之
以上五條和解藥也。
身熱。鼻乾。身重。氣短。腹滿。潮熱。不惡寒。譫言。譫語。心下痞。胸滿。大便難。口渴。心煩。自汗。小便赤澀。脈沉而疾滑實長大。大承氣湯主之。
身熱。鼻乾。內熱。胃中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譫語。心下痞而實。腹中無轉矢氣。脈沉疾而有力。小承氣湯主之譫語。身熱。小便赤澀。渴而內熱。大便難而不滿。腹中有轉矢氣。脈沉而疾滑實大。調胃承氣湯主之。
以上三條入裡下藥也。
前此傳陽經之邪。用藥法也。失治則傳入陰經。又具三陰經治例於後。腹滿實痛。嗌乾。手足溫。脈沉細實有力。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口燥。舌乾而渴。足脛冷。脈沉疾有力。大承氣湯主之。煩滿而囊縮脈沉疾而有力。大承氣湯主之。
以上三條。三陰經下藥也。
心下結硬而痛。兼項背強。如柔 狀。自汗直視。脈沉實而疾。大陷胸湯主之。
心下結硬而痛。兼懊憹不寧者。
心下結硬而痛。直至小腹。兼舌燥而渴。潮熱而煩者。
心下結硬而痛。兼頭汗自出。頭以下無之。小便不利。或發黃者。
心下結硬而痛。兼連胸脅滿痛。但微汗出而無大熱者。心下結硬而痛兼喘者。以上六証。俱大陷胸湯主之。若非脈沉實而疾。與大便閉結。用不可行也
心下結硬。按之而痛。兼有熱者。小陷胸湯主之。
心下結痛。無熱証而脈弱者。此寒實結胸也。枳實理中丸。主之若脈沉實者。三物白散主之。
以上八條。治結胸之藥也。
心下滿而不痛。半夏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按之濡。關上脈浮而疾。兼熱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兼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硬。胃中不和。兼乾嘔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硬。兼乾嘔心煩不得安者。甘草瀉心湯主之。
以上五條治痞之藥也。
小便利而赤。大便下如豚肝黑色。即褐色也。其人如狂狀。桃仁承氣湯主之。
小便赤而利。其人欲狂。大腹滿痛。抵當湯主之。
身黃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狀。
身熱而煩喜忘。大便黑色。
有熱小腹滿。小便大便自利。四証俱抵當湯主之。
血結胸中心下。手不可近。為中部蓄血。及無寒熱胸滿。飲水不欲咽。喜忘昏迷如狂二証。
俱桃仁承氣湯主之。以上蓄血下藥也。必脈沉疾。方可投之。
胸中痛。手不可近。實者犀角地黃湯主之。若虛不能飲食。黃芩芍藥東加生薑黃 主之。
以上必脈虛洪細數。方可投之。
以上七條治蓄血之藥也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飲。大茵陳湯主之。
小便不利。發熱而渴。茵陳調五苓散主之。
小便自利。四肢沉重。渴欲引飲。梔子柏皮湯主之。
寒熱往來。一身盡黃。小柴胡加梔子湯主之。
少陽太陽陽明三經合病。身熱不去。小便自利而煩。麻黃黃連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將欲發黃。急用瓜蒂散搐入鼻中。出黃水可也。
以上六條。治黃之藥也。
傷冷中寒。脈弱氣虛。變而為陰黃者。理中東加茵陳蒿主之。
小便不利。煩躁而渴。茵陳蒿東加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主之。
煩躁喘嘔不渴。茵陳蒿東加陳皮半夏白朮生薑茯苓主之。
四肢遍身疼者。茵陳蒿東加附子甘草主之。
肢體逆冷。腰上自汗。茵陳蒿東加附子甘草乾薑主之。
身冷汗不止者。茵陳蒿東加附子乾薑主之。
服前藥未已。脈尚伏者。茵陳蒿東加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主之。
以上七條。治陰症發黃之藥也。若脈微氣弱。俱依仲景三經藥方。加一味茵陳蒿。尤為穩當。
肌中斑爛。多咳而心煩。但嘔清汁。脈浮洪。葛根橘皮湯主之。
面上斑爛多。陽毒已成。腰背痛。煩悶不安。狂言見鬼。下利咽喉痛。下膿血。脈浮大數陽毒,升麻湯主之。
身上斑爛多。熱甚煩躁。譫語喉痺腫痛。陽毒玄參升麻湯主之。
少陽陽明合病發斑。渾身壯熱。百節疼痛。升麻梔子湯主之。
通治斑症。消毒犀角飲子主之。或麻黃葛根湯至穩。
陰証有斑。陰毒升麻鱉甲湯主之。大建中湯尤妙。
以上六條。治斑之藥也。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無汗。反惡寒。脈浮緊者。各剛 。麻黃如獨活防風湯主之。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自汗不惡寒。脈浮緩者。名柔 。桂枝加川芎防風湯主之。
汗下後不解。乍靜乍躁。目直視。口噤。往來寒熱。脈浮弦。少陽經病。小柴胡加防風湯主之。
發熱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脈浮長。太陽兼陽明病。防風兼當歸散主之。
項背反張。脈沉而細。口噤。太陰 也。心腹痛。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主之。
陰 脈微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頭脹目搖口噤。附子散主之。
陰 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脈來微細。桂心白朮湯主之。
陰 閉目。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脈來微弱。附子防風湯主之。
陰 一二日。面腫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陰氣內傷。脈來微弱。八物白朮散主之。
小續命湯。共治 病之要藥也。須看虛實經絡加減用之。
以上九條。治 之藥也。
虛邪傳於胸中。結痛懊憹不得眠。梔子豉湯主之。
身熱邪氣內傳。心中煩而不眠。梔子乾薑湯主之。
以上二條。治懊憹之藥也。
傷寒壞病變証
太陽標病中風。身熱頭痛。項強惡風。誤下之。前証仍在。加以自汗而喘。胃氣不和。脈浮而弱。桂枝加濃朴杏子湯主之。
太陽標本病。頭痛項強。自汗惡風。身寒。脈浮而微。誤汗之。遂漏不止。小便。難而清。四肢拘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太陽標本病。頭痛自汗惡風。誤下之。胸滿脈促。前証仍在。桂枝加芍藥主之。若脈微而遲。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傷風誤汗之。脈浮而緩。反浮而洪。自汗。用桂枝不能止。形似瘧。一日再發。桂枝二麻黃一湯主之。
太陽病。身熱頭痛。脈浮而緊無汗。醫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傷寒已經發汗。表証未除。協熱而利。其脈尚浮。桂枝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病。身熱惡風。項背強而脈浮。誤下之。腹滿痛而利。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腹滿而痛實。不自利。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太陽標病。頭項腰背疼。脈浮緊。已發其汗。多漏不止。加喘而無大熱者。不可用桂枝。宜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主之。
厥陰標病。傷寒陰結。不大便六七日。大下之。結已去。脈不浮。反沉而遲。手足厥冷。咽喉不利。吐膿血。利不止。為難治也。若溫之則咽喉痛。唯麻黃升麻湯主之。
太陽脈浮。自汗惡風。傷寒誤下之。利不止。脈浮大而長。葛根加黃芩黃連湯主之。
太陽病傷寒。已發其汗而少瘥。過經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
大便結硬。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太陽經傷寒。誤下之。裡未實。胸滿氣痞。小便清而不利。不當渴而湯。頭汗出。往來寒熱。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太陽病傷寒。發汗後表解。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也。當散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太陽經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及脈沉緊。而誤汗之。以動其經。身如振搖。桂枝茯苓白朮甘草湯主之。
太陽經病傷寒。傳裡未實。反吐下之而不解。熱結於內而微惡風。脈尚浮。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表未解。當汗。誤下之。利不止心下痞。當以理中丸和之與理中丸益甚。邪在下焦也。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
傷寒頭痛。當以藥汗之。誤以火迫切而致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傷寒自汗。當與桂枝湯。服藥後不解。胸中痞氣上沖不得息。寸脈浮。胸中有寒也。瓜蒂散主之。
傷寒發表攻裡。表証解。心下痞硬。噫氣未除。旋複代赭湯主之。
陽明經病自汗。醫又攻之。小便當不利。今反自利。津液內竭。雖大便硬乾燥。宜蜜煎導之。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少陰病二三日。咽喉痛。甘草湯主之。不愈。桔梗湯主之。
少陰病咽中生瘡。言語聲不出者。苦參湯主之。
少陰病咽痛下利脈微。白通湯主之。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少陰病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或咳或嘔。真武湯主之。
少陰病。三四日以上。經病漸好。但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病患手足厥冷。心下滿而煩。寸脈作緊。瓜蒂散主之。
厥陰四肢逆冷。心下悸者。內傷冷水故也。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風附
傷風面色光澤。發熱頭背腰脊疼。自汗惡風。脈浮緩。桂枝湯主之。非惡風不可用。設在兩疑之間。莫若用神朮湯主之。
辨傷寒潮熱形証死訣
合汗不汗。令病患九竅閉塞而熱悶亂者死。
合瀉不瀉。令病患腹脹滿。身虛腫者。死。
合灸不灸。令病患陰疝凝。待上沖者。死。
不汗強汗。令病患鼻塞吐血。心肝受損者。死。
不瀉強瀉。令病患腸滑者。死。
不灸強灸。令病患火氣入腸。五臟受邪者。死。
辨外証九候死訣
患人頭有汗。身體不涼。焦躁極者。死。
患人自覺骨髓熱。口出氣粗。膚虛腫者。死。
患人腸脹大嘔者。死。
患人汗出如油轉出不流口噤戰者死。
患人先手足焦。口唇裂。舌黑鼻塞者。死。
患人心下悶。上氣喘粗。胃氣逆者。死。
患人汗不出。鼻塞不通者。死。
入患門察形証訣
凡人患入門到床前。病患自在冷笑者。死。
患人四肢沉重。昏咳噫慢者。死。
患人扶著。身重如石強叫者。死。
患人眼目盲。謂之神光脫者。死。
患人小腸榮衛不行胞絡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