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準傷寒治法
人病不止於傷寒。而特立傷寒一法。凡有病而治之。皆當準此。以為之繩度也。
傷寒傷風辨証
傷寒無汗。惡寒面色慘。脈浮、緊。鼻壅閉而乾。傷風自汗。惡風面色光澤。其脈浮而緩。鼻注清涕。凡遇新得之病。須要如此別之。
傷寒証
足太陽經。頭項痛。腰脊強。以少陽、陽明、太陽三經通論。則此經為表。以本經專論。又當分表之表、表之裡之異焉。此經受邪最先。外來之邪。莫甚於寒。寒不傷衛。而傷榮。衛不受傷則強。寒主收斂閉藏。所以無汗。無汗衛強。表之實也。太陽之經。有標有本。標病。則身熱。本病。則惡寒。凡傷寒邪。其候必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疾。大略與內傷同。內傷則右關以上。脈大於左口腹為之不利。傷寒則左關以上。脈大於右。鼻息為之不利。一二日宜麻黃湯主之。此特舉其常數而已。然有一日之內。就傳經者。亦有二三日。只在一經者。不可越經而治。
傷風証
風。陽邪也。風喜傷衛。衛既受傷。則腠理為之不密。所以自汗而惡風。與寒邪傷人不同。寒為肅殺之氣。其色必慘。風為鼓舞之氣。其色必和。各從其類也。衛者。外衛也。對榮而言。為表之表。對無汗而言。為表之虛。脈來浮緩。然其所可對者。經絡標本而已。是以頭項腰脊俱疼。身表亦為之熱。一二日間。宜用桂枝湯主之。其傳經與傷寒無異。當以脈証辨之。但桂枝湯頗燥。非通於脈者。不可用也。遇此經症。莫若用易老神朮湯。尤為穩當。
傷寒見風傷風見寒
太陽症。頭痛。腰脊強。發熱。惡寒。無汗。本傷寒也。又感風邪。其脈浮、緩。是傷寒見風也。太陽症。頭項腰脊俱疼。發熱。惡風。自汗。本傷風也。又感寒邪。其脈浮、緊。是傷風見寒也。舊用各半湯。今用九味羌活湯。傷寒。傷風。始得之症不同。至傳經皆同。故此後混為一治。
傷寒傷風傳至肌肉
太陽經。傷寒。傷風。失於解表。則傳肌肉之間。肌肉之間者。衛榮之下是也。衛榮屬太陽之標。肌肉屬陽明之標。邪傳至此。當三二日發。其經夾鼻。絡於目 額中。從頭下至足。行身之前。以太陽一經而論。則衛為表之表。榮為表之裡。以太陽少陽陽明三經而論。則少陽為半表半裡。陽明為表之裹。太陽為表之表也。去太陽未遠。其脈尚浮。已入陽明。其脈乃長。未至陽明之本。是以幾幾而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也。惡寒症已罷。不可純用辛熱之劑以發之。若誤用麻黃桂枝。則有發黃等症。葛根湯主之。
傳筋
風寒之襲人。有傷經之邪。有傳經之邪。其傷經之邪。在衛則桂枝湯。在榮則麻黃湯。其傳經之邪。在肌肉。則葛根湯。在筋。則用大青龍湯。高下淺深各不同。蓋榮衛為表之表。肌肉為表之裡。至於筋。邪入深矣。恃其未入腑。故亦屬表之裡焉。表症未已。故頭項腰脊強痛。身發熱脈浮緊。裡症將作。故煩躁引飲。過飲則停水。所以大青龍湯內。用石膏以解煩躁。用杏仁以去水逆。其有身熱嘔噦。脈來浮而滑者。則用小青龍湯主之。
傳少陽
身之後屬太陽。身之前屬陽明。身之側屬少陽。邪之襲人。在太陽。則惡寒。在陽明。則惡熱。少陽居中。介乎二者之間。其經循脅絡於耳。始於目銳 。終於竅陰交膻中。邪傳至此。一寒一熱。胸脅痛。耳聾。嘔逆。脈弦。太陽在標。可汗而解。麻黃湯是也。在本可滲而解。五苓散是也。陽明在標。可以解肌。葛根湯是也。在本可下而解。三承氣湯是也。獨少陽居中。不表不裡。開竅於膽。有入無出。故禁發汗。禁下。禁利小便。唯宜和之以小柴胡湯。然此方冷熱均平。從乎中而治也。苟裡証居多。表証居少。又非此方所能也。當治之以大柴胡湯。
傳陽明經
邪之傷經。有高下之不同。邪之傳經。有淺深之不一。高則桂枝湯。下則麻黃湯。淺則葛根湯。青龍湯。半深半淺。則小柴胡湯。深則大柴胡湯。三承氣湯。自柴胡湯以前。皆表之劑也。自小柴胡湯以後。皆下之劑也。未入腑發之。固有微甚矣。已入腑下之。豈無輕重乎。故大柴胡湯。治二分裡一分表。小承氣湯。治痞實兩証。調胃承氣。治痞燥實三証大承氣。治痞滿燥實四証。各各不同也。苟不審而行之。不失之過。則失之不及矣。夫豈可乎。
傳三陰經
陽經有太陽、少陽、陽明。陰經有太陰、少陰、厥陰。治陽經順而易。治陰經逆而難。所以易者。以其治可得而一也。所以難者。以其治不可得而一也。何也陽經之邪。始寒而終熱。有一定之法。人所易知。陰經之邪。或寒而或熱。無一定之法。人所難知。苟無所辨。欲下之則有可溫之說以拒之於中。欲溫之。則有可下之說以撓之於內。二者交戰於胸中。殊無定見。豈不誤人性命乎。殊不知陰經之邪有二。有自陽經而傳來者。有不自陽經而直中者。自陽經而傳來。則為熱邪。不自陽經來而直中。則為寒邪。熱邪為病。在太陰。則腹滿。而嗌乾。在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在厥陰。則煩滿而囊縮。脈皆沉疾而有力。是其經雖陰而証則陽矣。其少陰厥陰。雖有厥逆之症。而內則實惡熱而欲得涼也。寒邪為病。在太陰。則腹滿而吐利。不渴。在少陰。則吐利欲寐。足脛寒而小便色白。惡寒 臥。或臍腹間痛。在厥陰。則手足厥冷。小腹痛。吐利而寒。脈皆沉細而無力。是其經既陰而症又陰也。其少陰。厥陰。雖有燥有煩乾渴之症。終是惡寒而大小便利也。二者之邪。其始之所得。既不同。其終之所至。亦不同。以此別之。若睹黑白。何難之有哉。大凡臨症在兩似之間。必須審其得病之始。自陽經傳來。或六七日。或十數日得。以上陽邪之候。必須下之。以承氣輩。不自陽經傳來。而直中之。初病之間遂得。以上陰邪之候。必須溫之。以四逆之輩。庶免實實虛虛之禍。而人無夭札之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