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續刊傷寒金鏡錄原序

傷寒一症,傳變不常,有本傳、越經傳、巡經傳、巡經得度傳、誤下傳、表裡傳、上行傳、頃刻之間,生死系焉。可以寄人死生者,惟醫焉耳矣。夫何脈理玄妙,七表八裡九道,形似難辨,此庸醫所以接踵而殺人者多也。元、若敖氏抱獨見之明,著《金鏡錄》一書,只以舌証,不以脈辨,其法淺而易知,試而輒效,誠千載不偶之秘書也。惟黑舌之症,稍有未盡,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濕潤、黑而濡滑、黑而柔軟、皆寒症也。黑而腫、黑而焦、黑而乾澀、黑而卷縮、黑而堅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熱症也。學醫者推類以盡其餘,則庶幾矣。予在南都,偶得此書,深珍重之。後會副憲篤齋湯公,出是編示之,極稱其善,已命工梓行會稽郡矣。予患天下之人,未盡知也。複梓之以廣其傳云。

賜同進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陳楠書

原序

傷寒一書,自漢張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萬世之龜鑒也。論中梓訛難明,晉叔和成其章序。成無己《明理論》,劉河間五運六氣,參同仲景鈐法,則病之所變。預可知也。陰陽傳變汗瘥圖局,曰汗、曰吐、曰下,死生吉凶棺墓圖局,曰死、曰生,隨治隨效,如附應聲,則萬舉萬全矣。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傳變吉凶,深為妙也。

舌乃心之苗,心君主之。官應南方赤色,甚者或燥、或澀、青、白、黑。是數者,熱氣淺深之謂。舌白者,肺金之色也。由寒水甚而製火。不能平金,則肺自甚。故色白也。舌青者,肝木之色也。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色青也。色青為寒者訛矣。仲景法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色青者,熱在裡也。大承氣湯下之。舌黃者,由火甚,則水必衰。所以一水不能製五火而脾土自旺。故色黃也。舌紅為熱,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熱深甚也。舌黑亦言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反兼水化,故色黑也。五色應五臟固如此。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未傳於裡也。舌白苔滑者,痛引陰筋,名臟結也。舌之赤者,邪將入也。舌之紫者,邪毒之氣盛也。舌之紅點者,火之亢極也。舌之燥裂者,熱之深甚也。或有黑圈黑點者,水之萌發也。舌根黑者,水之將至也。舌心黑者,水之已至也。舌全黑者,水之體也。其死無疑矣。舌黃者,土之正色也。邪初入於胃,則本色微黃發見。舌黃白者,胃熱而大腸寒也。舌之統黃者,則胃實而大腸燥也,調胃承氣湯下之,黃自去矣。舌灰黑者,厥陰肝木相承,速用大承氣湯下之,可保。但五死一生,大抵傷寒傳變不一,要須觀其形、察其色、辨其舌、審其症、切其脈、對症用藥,在於活法。如脈浮緊而澀者,日數雖多,邪在表也,汗之而愈。若脈沉實而滑,日數雖少,邪在內也,下之而痊。其有半表半裡,傳到少陽只一証,則小柴胡湯主之,無不效也。太陰腹滿自利,脈沉而細者,附子理中湯主之。太陰腹滿時痛便硬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少陰舌乾、口燥、津不到咽者,人參白虎湯主之。少陰發熱而惡寒,脈沉而遲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助陽而汗之。厥陰舌卷囊縮,脈沉而弦者,為毒瓦斯藏。脈沉而短者,用承氣湯下之。若厥冷、耳聾、囊縮、脈沉而弦者,少陰兩感、不治之症也。此則三陰有可汗、可下、可溫之理。

敖君立法辨舌,自為專門體認之精。當時嘗著《點點金》及《金鏡錄》二書,皆秘之而不傳。余於正德戊辰歲,見一人能辨舌色,用藥輒效,因扣之,彼終不言。偶於南雍得《金鏡錄》,歸檢之,乃知斯人辨舌、用藥之妙,皆本是書。惟《點點金》一書,則於傷寒家多有不切。其與仲景鈐法奧旨同者,特《金鏡錄》爾。故餘並刊於官舍,使前人之書,皆得以行於世。而四方學人。亦知所去取云:

時嘉靖己丑歲仲冬吉旦
南京太醫院院判長洲薛己識
青藩良醫所良醫馬崇儒校刊

原序

凡傷寒熱病傳經之邪,比雜病不同。必辨其脈、症、舌、表裡汗下之。庶不有誤。況脈者,血之腑,屬陰,當其得病之初,正氣相摶。若真氣未衰,脈必滑數而有力。病久熱甚氣衰,脈必微細而無力,方數而甚也,但可養陰退陽。此識脈之要也。或初病即惡寒發熱。後必有渴水燥熱之証。或逆厥而利。此熱証傳經之邪也。若始終皆熱証。惟熱而不惡寒。故傷寒為病。初則頭痛。必無發熱惡寒渴水之症。一病便有逆厥泄利。或但惡寒而無發熱。此寒症也。此識症之妙也。如舌本者,乃心之竅於舌。心屬火,主熱,象離明。人得病,初在表,則舌自紅而無白苔等色。表邪入於半表半裡之間,其舌色變為白苔而滑見矣,切不可不明表症。故邪傳於裡未罷,則舌必見黃苔。乃邪已入於胃。急宜下之。苔黃自去而疾安矣。至此醫之不依次。誤用湯丸。失於遲下。其苔必黑。變症蜂起。此為難治。若見舌苔如漆黑之光者,十無一生。此心火自炎。與邪熱二火相攻。極熱則有兼化水象。故色從黑而應水化也。若乃臟腑皆受,邪毒日深,為症必作熱症,雖宜下之,乃去胸中之熱,否則其熱散入絡臟之中,鮮有不死者。譬如火之自炎,初則紅,過則薪為黑色炭矣,此亢則害,承乃製,今以前十二舌明著,猶恐未盡諸症,複作二十四圖,並方治列於左,則區區推源尋流,實可決生死之妙也。

傷寒用藥說

夫醫者何,猶防之將也。凡視人疾,在究其淺深之異而療之。且疾之襲人,若寇之侵境,方其至也,必瞰其勢之強弱,先以安撫,次以講和,戒嚴守御,以防其逆也。如堅然不退,至再至三,恣強肆侮,意謀土地也,當此之際,奈何必選將練兵,克期攻戰,寇滅乃已。若愴惶無措,則地土陷矣。豈非將者,不識韜略,不知合變,以致誤也,可勝嘆哉。

夫今之醫,不閱方書,不察脈理,臨症茫然,當解而不解,當吐下而不吐下,畏首畏尾,顛倒錯亂,助病日深。殊不知醫乃司命,其可輕忽如此。大抵病之輕淺者,即為和解,深重者,即便攻擊。故曰用藥之時,膽欲大而心欲小,毋使君臣失職,佐使不當,反嫁疾焉。苟能如將之用兵,進退合宜,操存有法,何疾之不知也。余每察脈用藥,覺有疑滯,幸承先師之誨,故姑撮其要領,以告後人云。

至正改元一陽吉日
永和三仙至人蕭璜鳴書

至正元年一陽月上浣之日


第五‧紅星舌

[ 紅星舌圖\pt101a5.bmp ] (缺)

舌見淡紅中有大紅星者,乃少陰君火,熱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勢以侮脾土,將欲發黃之後也。宜茵陳五苓散治之。

【介按】 發黃有如橘黃而明者。陽明熱勝也。有如熏黃而晦者。太陰濕勝也。且以小便不利為濕熱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發黃。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茲以濕熱瘀郁熏蒸成黃。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是屬濕熱發黃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後,則鬱熱熾盛,灼耗脾液,而舌現紅星,成為熱毒傳裡之症。如《舌鑒辨正》所謂 “全舌純紅而深紅星,乃臟腑血分皆熱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實熱人誤服溫補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熱大渴,心胸脹滿,皮膚燥癢,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澀不等。(均屬裡症)宜十全苦寒救補湯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澤瀉(二兩五錢)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一兩五錢) 官桂(五錢) 木通 滑石(各一兩) 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入薑汁並蜜各少許,用白滾水調服。

【介按】 《醫宗金鑒》云:“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澤瀉之鹹寒。咸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製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又云:“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表裡不實。小便不利者。無不克也。”茲又加以滑石、甘草、木通者。因太陰濕鬱蒸熱為黃。既宣其氣化。並滲其濕熱。使黃從小便而解也。


第二‧將瘟舌

舌見紅色。熱蓄於內也。不問何經。宜用透頂清神散治之。

[ 將瘟舌圖\pt101a2.bmp ] (缺)

【介按】 舌色如淡紅、嫩紅、或白中帶紅。外証初起微寒。繼即發熱不已。口渴甚者。溫邪初起也。治宜辛涼清解。

如純紅或鮮紅起刺者。膽經與營分邪熱熾盛也。治宜苦寒清解。如不解,是溫邪伏於少陰。而發於少陽之表。治以滋少陰之液,則少陽之熱自解。如舌絳神呆。語言顛倒。小便赤澀。點滴如稠者。此熱結膀胱也。急宜導赤清熱。如舌色鮮紅。神昏譫語。見於斑疹已透之後者。熱痰乘於胞絡也。治宜清熱消痰。若舌色鮮澤純紅。外証神昏、譫語、煩躁不寧 者。溫邪入於胞絡也。輕則於清解藥中,加廣鬱金、鮮石菖蒲等味以開之。重則用牛黃丸至寶丹等、以芳香開竅,又據《舌鑒辨正》謂“將瘟舌。即純紅舌。非純而不雜。即瘀紅之色也。”臟腑熱極者、中時疫者、誤服溫補者,皆有之。宜三黃白虎加連翹。或大小承氣等酌用。此舌亦有表証者,則兩臉周身必發熱、頭暈、目眩、乍熱乍寒、脈浮數。邪熱在太陽也。宜薄荷、荊芥、葛根、生甘草、涼散表邪。不可遽用“寒涼攻下”。今此舌只用含有刺戟性之透頂清神散以吹鼻 取嚏。因病在神識昏憒之際。乃是臨時救急之法也。

透頂清神散

豬牙皂角 細辛 白芷 當歸
上為細末。各等分。和勻。病患先噙水一口。以藥少許吹鼻內。吐出水。取嚏為度。如未嚏,仍用此藥吹入。凡瘟 疫之家。不拘已未患者。皆宜用之。

【介按】 此方取細辛、皂角。善能刺戟神經以開竅。配以白芷之芳香上達。當歸之通脈舒筋。仿通關散之意以吹鼻取嚏。凡遇神識昏憒。人事不知之症。臨時用之。即能開竅而蘇神也。


第三‧中焙舌

舌見紅色,內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熱結於裡也。君火熾盛,反兼水化,宜涼膈散、大柴胡湯下之也。

[ 中焙舌圖\pt101a3.bmp ] (缺)

【介按】 邪熱傳裡。熱結燥實。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見黑色。病必不輕。無論寒熱虛實。皆有黑苔。惟以潤、燥、老、嫩為辨。今此舌中黑而邊純紅。系是邪熱入裡。灼爍胃津。故用涼膈散。去其膈中無形之熱。再用大柴胡湯之表裡兼治也。

涼膈散

生甘草(二兩) 大黃(二兩) 連翹(四兩) 山梔子(一兩) 薄荷葉 黃芩 朴硝(各一兩)

每服一兩。水二盞。淡竹葉二十餘片。煎至一盞。去渣,入生蜜少許。不拘時熱服。以利為度。

【介按】 此方即調胃承氣湯。加連翹、薄荷、山梔、黃芩、竹葉,為清膈熱之良劑。汪昂云: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散火於上。而以大黃、芒硝之猛利,蕩熱於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湯

柴胡(四錢) 黃芩 芍藥(各一錢五分) 半夏 大黃(各二錢五分) 枳實(麩炒二錢)
上 咀,每服八錢。水一鐘半。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溫服。

【介按】 陳古愚曰:方用芍藥、黃芩、枳實、大黃者。以病勢內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內之煩急也。又用柴胡、半夏、以啟一陰一陽之氣。生薑、大棗、以宣發中焦之氣。蓋病勢雖已內入,而病情仍欲外達,故製此湯,還藉少陽之樞而外出,非若承氣之承熱氣也。


第四‧生斑舌

舌有紅色而有小黑點者。熱毒乘虛入胃。蓄熱則發斑。宜用玄參升麻葛根湯、化斑湯解之。

[ 生斑舌圖\pt101a4.bmp ] (缺)

【介按】 舌苔純紅起刺者。外証必有煩躁不寧。耳聾顴紅。胸前發斑。甚則神昏譫語。治宜清少陽之熱。解營分之邪。或舌如芒刺。斑見紫色。目赤面紅。神呆不語。治宜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丹皮、芍藥。)去芍藥,加焦山梔、銀花、菖蒲等味。以解包絡之熱,至於斑色之輕重。前賢吳坤安分辨甚晰。其言曰:“凡斑疹赤者為胃熱。紫色為熱甚。紫黑為胃爛。赤斑五死五生。黑斑九死一生。鮮紅起發稀朗者。雖大不妨。如針頭稠密。紫黑成片者難治。藍斑黑斑者死。”

又據《舌鑒辨正》。對於此舌之治法。大相懸殊。爰述其言曰:“全舌純紅而有小黑點者。臟腑皆熱也。傷寒邪傳陽明府。失治、以致邪火逼入三陰証。或疫毒直中三陰証。或實熱人誤服辛溫藥。燥傷三陰証均有之。不論老少何病何脈。見此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補湯。(生石膏八兩研粉 生知母六錢去毛 黃柏四錢 黃芩六錢 大黃 芒硝各三錢 生陳濃朴一錢 生枳實錢半 暹犀角尖四錢)倍加真犀角尖,連服必愈。舊說用元參、升麻葛根湯及化斑湯。誤人多矣。”但舌苔有紅中兼紫黑斑。或外証兼發斑者。心胃熱極也。宜用三黃湯。(黃連、黃芩、大黃。)合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加減治之。

玄參升麻葛根湯

即玄參升麻湯加葛根。

【介按】 升麻性主上升,為升發上行之專藥。如若治傷寒失表失清,及溫暑時邪,與胃熱相摶而發斑之症,須防肺氣上逆,轉致喘嗽之患。葛根雖能鼓舞胃氣,升津止渴而解肌熱,若治發斑亦不相宜。是以先賢朱震亨先生曾有“凡斑疹已見紅點。不可用升麻葛根湯。恐表虛反增斑爛也”之戒。至若元參。雖能滋液消斑。茲與升麻、葛根同用,恐是杯水車薪,無益於事。故《舌鑒辨正》有“誤人多矣”之譏評也。

化斑湯

即白虎湯加人參。

【介按】 趙以德云:“石膏能治三焦火熱。功多於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為君。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益所傷之氣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資金而為佐也。”據是以觀,則知是方以救肺為主。雖亦能清胃生津,惟治舌紅而有黑點,熱毒入胃而發斑之証,尚須參用承氣法為是。


第五‧紅星舌

[ 紅星舌圖\pt101a5.bmp ] (缺)

舌見淡紅中有大紅星者,乃少陰君火,熱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勢以侮脾土,將欲發黃之後也。宜茵陳五苓散治之。

【介按】 發黃有如橘黃而明者。陽明熱勝也。有如熏黃而晦者。太陰濕勝也。且以小便不利為濕熱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發黃。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茲以濕熱瘀郁熏蒸成黃。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是屬濕熱發黃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後,則鬱熱熾盛,灼耗脾液,而舌現紅星,成為熱毒傳裡之症。如《舌鑒辨正》所謂 “全舌純紅而深紅星,乃臟腑血分皆熱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實熱人誤服溫補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熱大渴,心胸脹滿,皮膚燥癢,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澀不等。(均屬裡症)宜十全苦寒救補湯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澤瀉(二兩五錢)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一兩五錢) 官桂(五錢) 木通 滑石(各一兩) 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入薑汁並蜜各少許,用白滾水調服。

【介按】 《醫宗金鑒》云:“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澤瀉之鹹寒。咸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製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又云:“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表裡不實。小便不利者。無不克也。”茲又加以滑石、甘草、木通者。因太陰濕鬱蒸熱為黃。既宣其氣化。並滲其濕熱。使黃從小便而解也。


第五‧紅星舌

[ 紅星舌圖\pt101a5.bmp ] (缺)

舌見淡紅中有大紅星者,乃少陰君火,熱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勢以侮脾土,將欲發黃之後也。宜茵陳五苓散治之。

【介按】 發黃有如橘黃而明者。陽明熱勝也。有如熏黃而晦者。太陰濕勝也。且以小便不利為濕熱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發黃。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茲以濕熱瘀郁熏蒸成黃。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是屬濕熱發黃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後,則鬱熱熾盛,灼耗脾液,而舌現紅星,成為熱毒傳裡之症。如《舌鑒辨正》所謂 “全舌純紅而深紅星,乃臟腑血分皆熱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實熱人誤服溫補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熱大渴,心胸脹滿,皮膚燥癢,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澀不等。(均屬裡症)宜十全苦寒救補湯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澤瀉(二兩五錢)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一兩五錢) 官桂(五錢) 木通 滑石(各一兩) 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入薑汁並蜜各少許,用白滾水調服。

【介按】 《醫宗金鑒》云:“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澤瀉之鹹寒。咸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製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又云:“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表裡不實。小便不利者。無不克也。”茲又加以滑石、甘草、木通者。因太陰濕鬱蒸熱為黃。既宣其氣化。並滲其濕熱。使黃從小便而解也。


第七‧裡圈舌

舌見淡紅色,而中有一紅暈。沿皆純黑。乃餘毒遺於心胞絡之間。與邪火鬱結。二火亢極。故有是症。以承氣湯下之。

[ 裡圈舌圖\pt101a7.bmp ] (缺)

【介按】 舌苔淡紅而起重暈者。乃是溫病熱毒傳內之証也。熱毒傳內一次。舌增紅暈一層。一暈尚輕。二暈為重。三暈必死。因其邪熱上乘胞絡。外証必有神昏譫語。煩躁不寧。或發斑疹等証。症極危險。故先治以調胃承氣湯。速清 熱毒而存液也。

調胃承氣湯

(方見前) 炙甘草(三錢) 大黃(六錢) 硝(二錢)
上 咀,用水一鐘半。先煎甘草、大黃,將熟去渣。下芒硝。再煎三五沸,頓熱服。

【介按】 內經云:“熱淫於內。治以鹹寒。火淫於內。治以苦寒。”故君以大黃之苦寒滌熱。臣以芒硝之鹹寒軟堅。更佐甘草之甘緩。俾留硝黃於胃中。清熱而解毒也。


第八‧人裂舌

舌見紅色,更有裂紋如人字形,亦有此形者,(介按︰此句指圖形而言。)乃君火燔灼,熱毒炎上,故發裂也,宜用涼膈散治之。

[ 人裂舌圖\pt101a8.bmp ] (缺)

【介按】 年老之人,輒有舌中開裂,其苔則滑膩,或滑而微白,乃是津液乾枯之體。而患寒濕之象。治療適當。尚屬不妨。惟不論男婦老少。凡患暑溫燥熱之症。而見苔色焦黃。或兼灰黑燥刺。致有裂紋如人字。或如爻字。外証身熱口渴。甚則神昏、譫語。治宜亟與白虎湯合承氣湯。以急下而救液。今治以涼膈散者。是使熱降清升。上下通治之義也。前賢梁特岩云:“不論白、紅、黃、黑各舌,若中有裂紋。如川字、爻字、人字不等。或裂字直槽者。多由實熱人誤服溫補藥。熱火在臟腑相爭所致。大承氣雖能下毒。而未能涼沁腸胃。宜以白虎湯合與承氣。循環急服。不知者以為太重。實則力求周密之策也。”凡實熱內逼而見此舌。皆宜如此以治之。

涼膈散

(方見前)


第九‧蟲碎舌

舌見紅色。更有紅點如蟲蝕之狀者。乃熱毒熾甚。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濟故也。宜用小承氣湯下之。

[ 蟲碎舌圖\pt101a9.bmp ] (缺)

【介按】 舌絳碎而有深紅之點者,是屬熱毒蘊久不宣。熏蒸上達之候。故宜小承氣湯以蕩滌之。然亦可用白虎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而治之。藉清熱毒而滋津液。庶或有濟至於紅色蟲碎舌。是紅舌中更有紅點如蟲碎之狀者。熱毒熾盛也。宜用小承氣湯下之。如不退,再用大承氣湯攻之。惟邵仙根謂。“舌絳碎而有黃白腐點者。此濕熱邪毒蘊伏不宣。蒸腐氣血。化為瘀濁。得風木之氣化而成蟲也。”但《金匱要略》有“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之証,則邵氏之言。又為疳蝕之症矣。

小承氣湯

(從傷寒論新補) 大黃(四兩) 濃朴(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介按】 唐容川曰:小承氣湯、重在小腸。故仲景提出“腹大滿”三字為眼目。蓋小腸正當大腹之內。小腸通身、接連油網。油是脾所司。膜網上連肝系。肝氣下行,則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肝屬木。故枳朴秉木氣者。能疏利脾土。使油膜之氣。下達小腸而出也。又用大黃歸於脾土者。瀉膏油與腸中之實熱。此小承氣、所以重在小腸也。其不用芒硝。以小腸不秉燥氣。不取硝之滑潤也。


第十‧厥陰舌

[ 厥陰舌圖\pt101a10.bmp ] (缺) 舌見紅色。內有黑紋者,乃陰毒中於厥陰經。肝主筋。故舌見如絲之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湯治之。

【介按】 既云陰毒中於厥陰。其苔應當青滑。依據舊說。因肝屬風木之臟。主筋而色青故也。至於淡紫青筋舌,則淡紫帶青而濕潤。又絆青黑筋者,乃寒邪直中陰經也。必身涼而四肢厥冷。其脈沉緩或沉弦。可用四逆、理中、等湯以溫之。如小腹痛甚者,宜回陽急救湯。(附子、乾薑、肉桂、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甘草、五味子)治之。更須辨其舌之或乾、或潤。若舌不濕潤而乾枯者,乃是實熱之証,宜用寒涼之劑以治之。即梁特岩所謂“余以為凡舌色純紅兼顯黑絲,必非寒証。當是熱氣結於足少陰,宜用寒涼藥”者之候也。

四逆湯

附子(一枚生作八片) 甘草(六錢二分半) 乾薑(半兩炮)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煎六分。不拘時溫服。

【介按】 方名四逆者,言其能治少陰中外皆寒,四肢之厥逆也。取薑附之辛熱。助陽以勝寒。因甘草得薑附,能鼓腎陽而溫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薑附得甘草,能通關節而走四肢,有逐陰回陽之力。俾陽氣外達,則四肢轉溫矣。

理中湯

人參 甘草(炙) 乾薑(炮) 白朮(炒) 服法如前。

【介按】 此為溫補中氣之要方也。王晉三曰:人參、甘草,甘以和陰。白朮、乾薑,辛以和陽。辛甘相輔以處中,則陰陽自然和順矣。


第十一‧裡黑舌

舌見紅色,內有乾硬黑色。形如小長舌有刺者,此熱毒熾甚。堅結大腸,金受火製,不能平木故也。調胃承氣湯下之。

[ 裡黑舌圖\pt101a11.bmp ] (缺)

【介按】 苔至黑色而有刺。舌上必然乾燥無津。臍腹必然硬滿耕痛。大便必然秘結。此是胃中津液將涸。熱結大腸。故用調胃承氣湯,以解邪熱而調胃液。但証既如是。不若用大承氣湯。奏效較速也。

調胃承氣湯

(方見前)


第十二‧死現舌

舌見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無一治。右前舌。雖有色圖。恐其久而渝淡無辨。故注之。

[ 死現舌圖\pt101a12.bmp ] (缺)

【介按】 苔見黑色。病必不輕。不論寒熱。虛實諸症。皆有此色。惟舌至全黑。病已入裡。非臟腑極熱。即為臟腑極寒。若虛寒而舌黑,則必濕滑無苔。若真寒假熱而舌黑,則必全黑而不分經。如全黑無苔而底紋粗澀乾焦。刮之不淨。

是為熱極之候。如全黑無苔而無罅點。乾燥少津而光亮。此為絳色之變態,是腎虛液涸之証。如全黑而有罅有點,是熱極之實証。惟苔黑腐爛,為心腎俱絕。舌黑卷縮為肝臟已絕。皆為不治之証。茲謂水克火而百無一治者,即是臟腑極寒極虛之証也。


第十三‧黃苔舌

舌見尖白根黃,其表証未罷。須宜解表。然後方可攻之。如大便秘者,用涼膈散加硝黃泡服。小便澀者,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薑汁少許,以白滾湯不拘時調服。

[ 黑苔舌圖\pt101a13.bmp ] (缺)

【介按】 凡表証如風熱暑燥。皆有黃舌。惟傷寒由表入裡。傳至陽明之府。其舌必黃。由淺轉深。今見尖白根黃。

此系太陽感寒。陽明內熱,或風熱之邪。客於陽明之表,均宜涼散為治。蓋以白苔主表,黃苔主裡。太陽主表,陽明主裡。故舌苔見尖白根黃,或見白中帶黃。如或微黃而薄者,其舌必黃燥。此是表邪初入於裡之候也。外証必見惡寒身熱,治宜辛涼解表。若根黃尖白而不甚乾,短縮不能伸出者,有宿食也,宜下之。若惡寒已罷。而惟身熱便秘者,此是邪熱入胃。故宜涼膈散治之。硝黃用泡者,取其藥力之專也。至若小便短澀。舌見黃膩,乃是濕熱未淨之候。故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味。滲濕清熱以治之。

涼膈散

(方見前)

五苓散

(方見前)

益元散

(從名醫方論新補) 滑石(六兩水飛) 甘草(一兩) 辰砂(三錢)
上為細末。新汲水一碗。調服三錢。

【介按】 此方即六一散加辰砂也。取其益氣而不助邪。逐邪而不傷正。故有益元之名。柯韻伯曰:心為五臟主。暑熱擾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鎮之,則神氣可以遽複。涼水以滋之,則邪熱可以急除。此清心之陽。熱可通行也。


第十四‧黑心舌

舌見弦白心黑。脈沉微者,難治。脈浮滑者,可汗。沉實者,可下。始病即發此者,乃危殆之甚也。調胃承氣湯下之。

[ 黑心舌圖\pt101a14.bmp ] (缺)

【介按】 此舌當作四節解之。其一。舌見沿白心黑。脈沉微者,有始病即見此舌。非由白黃變化舌轉瘦小者,為真臟中寒而寒水凌心。腎色外見。急用溫劑治之。稍緩則誤事。故曰難治。此即章虛谷所謂“凡黑苔,大有虛實寒熱之不同。其潤而不燥,或無苔如煙煤者,正是腎水來乘心火。其陽虛極”之候也。其二。脈浮滑者,可汗。即仲景《傷寒論》所謂“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之候也。其三。脈沉實者,可下。其舌如中黑無苔而舌底乾燥有小點紋可見者,

乃胃經實熱。治宜三黃白虎湯(黃連、黃芩、黃梔、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亦有邪熱傳裡,以致舌為黑色。因其熱結燥實。津液焦灼。急宜攻下其熱滯以存津。故用調胃承氣湯以治之。即王孟英所謂“其舌心並無黑苔。而舌根有黑苔而燥者,宜下之”之類也。其四。始病即發此舌者,乃是寒邪直中三陰之証。其舌必潤、症勢險急。不及救治。故曰危 殆之甚也。

調胃承氣湯

(方見前)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惡寒。如飲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利者,解毒湯可。此亦危殆也。

[ 尖白根黑舌圖\pt101a15.bmp ] (缺)

【介按】 白苔帶黑點,或帶黑紋而粘者,此屬太陰氣分之濕証。故有身痛惡寒。渴不多飲之候。治宜行濕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脫。濕之不潤。此時邪已化熱燥耗胃液。故見自汗、口渴之証狀。而用白虎湯清胃熱以治之。若熱邪從陽明而轉至太陰。其熱愈深。其毒愈重。此時苔色轉見純黑而無芒刺矣。因其熱毒無處發泄。直奔大腸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湯,以解腸胃之熱毒為最要。然症勢至此。亦危極矣。

五苓散

(方見前)

白虎湯

知母(一錢五分) 甘草(炙一錢) 石膏(四錢) 糯米(一撮)
上 咀,每服一兩,用水一鐘半。入糯米。先煎。下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參亦可。

【介按】 張仲景《傷寒論》內之白虎湯,有粳米而無糯米。蓋糯米甘溫,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

除煩清熱以止渴也。柯韻伯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熱汗自出。熱灼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故兼浮也。蓋陽明屬胃。外主肌肉,雖有大熱而未成實。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兩擅內外之能。故以為君。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以為臣。用甘草、粳米調和於中宮。且能土中瀉火。作甘稼穡。寒劑得之緩其寒。苦藥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連於味也。得二味為佐。庶大寒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協和甘草、粳米之補承製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乃操萬全之術者也。

解毒湯

黃連(一兩) 黃柏(五錢) 山梔子(二十枚) 黃芩(五錢)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去渣熱服。

【介按】 汪昂曰:寒極曰陰毒,熱極曰陽毒,是方名曰黃連解毒,是君以黃連直解心經火毒,黃芩瀉肺經火毒,黃柏瀉腎經火毒,梔子通瀉三焦火毒,使諸火毒從膀胱而出也。


第十六‧白苔黑點舌

舌見白苔中有小點亂生者,尚有表証。其病求之雖惡,宜涼膈散微表之。表退即當下之。下用調胃承氣湯。

[ 白苔黑點舌圖\pt101a16.bmp ] (缺)

【介按】 舌苔白而中有燥刺者,此系溫邪在手太陰肺經。外証初必惡寒。繼即發熱不已。症勢雖似惡候。治宜辛涼清解,宜用涼膈散先清上中二焦之熱。若熱退而大便未下者,即當改投攻下之劑。如欲下之,宜與調胃承氣湯。

涼膈散 調胃承氣湯 (方見前)


第十七‧灰苔黑暈舌

舌見如灰色。中間更有黑暈兩條。此熱乘腎與命門也,宜急下之。服解毒湯。下三五次。遲則難治。如初服,加大黃。酒浸泡。量大小用之。

[ 灰苔黑暈舌圖\pt101a17.bmp ] (缺)

【介按】 舌至灰色。病概非輕。如苔燥少津。均是實熱裡症。而無虛寒表症。如溫燥時疫。郁積停胸。蓄血如狂。

宿食未消之類是也。若傷寒已經汗解。而舌尖灰黑。此是宿食未消,或因食滯而餘熱複熾。治宜調胃承氣湯。若雜症而見此舌,宜用大承氣湯加黃連治之。今以舌見灰色而有黑暈兩條,是屬熱毒傳遍三陰。治法急宜泄熱攻下。如白虎合承氣湯,或十全苦寒救補湯(方見前)以急下之。大便下後。再用解毒湯以清解餘熱。惟熱毒傳裡已深。若嫌解毒湯太輕,故須急投三五次,服至灰暈退淨為止。初次服時,加酒浸大黃泡之,其分量,須別病患之年齡酌用之。惟舌見灰黑,是足三陰雜病,而以太少兩陰為較多。其始由白漸黃,由黃而轉灰黑者,為傳經症,或生刺點燥裂,不拘在根在尖,均宜急行攻下。又有淡灰色中而起深黑重暈者,為溫病熱毒,急宜涼膈、雙解等劑,以清熱解毒治之。然亦有屢經汗下而舌苔灰黑不退,其舌滋潤,或不潤不燥者,脈必虛微無力,此系汗下太過,傷其津液,治宜養津滋液為要,不得妄用硝黃矣。

解毒湯 (方見前)


第十八‧微黃舌

舌見微黃色者,初病即得之。發譫語。此由失汗,表邪入裡也。必用汗下兼行,以雙解散加解毒湯兩停主之。

[ 微黃舌圖\pt101a18.bmp ] (缺)

【介按】 舌苔微黃而薄,是外邪初入陽明。猶帶表証。微兼惡寒。治宜辛涼解散。如黃而兼燥。外証不惡寒、反惡熱,是邪初入陽明之裡,或溫熱內發欲出陽明之表。治宜涼解裡熱,是以風熱溫暑之表証。及傷寒傳入陽明之府証。其苔必現微黃。如若失治,則黃色由薄而轉濃。甚則變為焦黃。外証大熱、大渴、譫語、便閉、或無汗、或自汗。此因熱邪由表入裡。治宜汗下兼行。但須清解涼散。今因雙解散內有辛溫升散之品。故加解毒湯以佐之。凡治此等証候。用藥必須隨症斟酌。倘如舌苔黃燥,或生芒刺。而有臍腹脹滿硬痛之証者,治法又宜急下以存津。

雙解散加解毒湯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麻黃 連翹 芒硝(各半兩)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三兩) 甘草(二兩) 荊芥(半兩) 白朮 山梔(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鐘半。薑三片。煎八分服。不拘時。一云有桂枝二兩。

【介按】 雙解散。即防風通聖散去硝黃是也。今此方有硝黃而無薄荷。名之曰雙解散加解毒湯者,諒系雙解表裡熱毒之意也。吳鶴皋曰:解表有防風、麻黃、薄荷、荊芥、川芎。解裡有石膏、滑石、黃芩、梔子、連翹。複有當歸、芍藥以和血。桔梗、白朮、甘草以調氣。營衛皆和,表裡俱暢。故曰雙解。


第十九‧白苔邊黃舌

舌中見白苔。外則微黃者,必作泄,宜服解毒湯。惡寒者,五苓散。

[ 白苔邊黃舌圖\pt101a19.bmp ] (缺)

【介按】 白苔屬肺。黃苔屬胃。茲因熱熾於胃。邪尚在肺。日久不解,則肺胃之邪熱。移於大腸而作泄。故用解毒湯以清熱解毒。如若外証惡寒者,則為寒濕作瀉。其舌必潤。故用五苓散以滲其濕也。

解毒湯 五苓散 (方見前)


第二十‧微黃舌

舌見微黃色者,表証未罷,宜用小柴胡湯。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湯下之。表裡雙除。臨証審用之。

[ 微黃舌圖\pt101a20.bmp ] (缺)

【介按】 黃苔薄滑者,是邪初入裡。表症未罷。熱未傷津。猶可用柴葛芩翹,或梔豉翹薄之類。輕清泄熱,以透表邪而達肌表。若黃薄而膩者,則為濕熱膩滯之候。治宜於清熱之中兼用滲濕之品。故用小柴胡湯合天水散以治之。但邪尚在半表半裡之間。小柴胡內之人參,用時尚須斟酌。故曰臨証者審用之也。若舌苔黃膩而垢,或乾澀深黃濃膩者,此是表邪入裡之候。故宜大柴胡湯以下之。

天水散

太原甘草(炙一兩) 桂府滑石(六兩)
上各另為末。每服五錢。入生薑汁並蜜各少許。用蔥白湯任意調服。如發表用豆豉、蔥頭煎湯調服。

【介按】 柯韻伯曰:“滑石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從小便而泄。炙甘草稟草中沖和之性。調和內外。止渴生津。用以為佐。保元氣而瀉虛火,則五臟自和矣。”又據原文謂“如發表,用豆豉、蔥頭煎湯調服”者,因蔥白、豆豉即古方之蔥豉湯,為治新邪初感引動伏熱之要劑,是以張路玉謂“本方藥味雖輕。功效最著。凡虛人風熱伏氣發溫。及產後感冒。靡不隨手獲效”也。

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 (二方見前)


第二十一‧黃心舌

舌有黃心色者,必初白苔而變黃色也。皆表而傳裡。熱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遲必變黑色為惡症,為惡亢害鬼賊,邪氣深也。不治,宜用調胃承氣湯下之。

[ 黃心舌圖\pt101a21.bmp ] (缺)

【介按】 傷寒由表入裡。舌苔必然先白後黃。及至純黃無白。邪已離表入裡。即仲景所云“胃家實”也。因舌中屬胃。凡腸中有燥矢。舌心必然黃燥、或黃濃焦老。中心裂紋起刺。腹中硬滿脹痛。急用調胃承氣湯下之。否則由黃轉黑 而燥。大便秘結。猶可以承氣下之。如若失治。舌變枯黑燥裂。堅斂焦刺,乃是腎津胃液俱竭。情勢危險,是屬不治之症矣。倘如不忍坐視。惟以大劑滋液清熱之品。希冀萬一而已。原文所謂“宜用調胃承氣湯”之句。應在“宜急下之”之下。非在“不治”之下。古書文法。類多如是。不獨此條為然也。

調胃承氣湯 (見前方)


第二十二‧左邊白苔舌

舌左有白苔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湯加人參三錢服之。

[ 左邊白苔舌圖\pt101a22.bmp ] (缺)

【介按】 舌左邊主胃。故白色在左。其苔必燥。而自汗出,則為胃熱熾盛,是以治法宗仲景《傷寒論》“服桂枝湯大 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之例。蓋以汗出過多。恐傷陽明之液。故用白虎加人參。急救胃液而滋陽明之燥也。

白虎湯 (方見前)


第二十三‧右邊白滑舌

舌右有白苔滑。病在肌肉,為邪在半裡半表。必往來寒熱,宜小柴胡湯和解之。

[ 右邊白滑舌圖\pt101a23.bmp ] (缺)

【介按】 凡風寒之入。由皮毛而腠理,為陽明少陽之界。作表症看。非邪已入陽明之裡。而複傳於少陽也。如外証身熱微寒,或往來寒熱。舌苔中白邊紅、或根白尖紅。脈象弦滑者,此邪在於肌肉腠理之間,陽明少陽之界。治宜解肌為主,以取肌表之汗,則寒熱自退。因少陽在太陽陽明之間,是以少陽之症,有兼太陽者,有兼陽明者,茲以陽明兼少陽為病。舌右白滑而往來寒熱。治法宗仲景《傷寒論》“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然汗出而解也”之意。故用小柴胡湯治之。俾上焦之痰飲化而津液行。胃氣一和。 然汗出,則寒熱自解矣。


第二十四‧左邊白滑舌

舌左見白苔滑者,此臟結之証。邪並入臟。難治。

[ 左邊白滑舌圖\pt101a24.bmp ] (缺)

【介按】 臟結之証。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而入陰筋。外証無往來寒熱。初時病從表入。因醫者下之太早。邪氣久伏不發而成。《傷寒論》云:“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

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又曰:“臟結無陽証。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又曰:“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但臟結可分為三種。如新陳之邪。互相交結而不解。痞連臍旁者,脾臟結也。痛引少腹者,腎臟結也。自脅入陰筋者,肝臟結也。若三陰之臟俱結,則其人必主死矣。今白滑之色。

見於舌之左根。可知其痛在於臍之左旁。此時汗之無益。下之無效。故為難治之症也。


第二十五‧中黃邊白舌

舌見四圍白而中黃者,必作煩渴嘔吐之症。兼有表者,五苓散、益元散兼服。須待黃盡。方可下也。

[ 中黃邊白舌圖\pt101a25.bmp ] (缺)

【介按】 表邪未罷。將欲化熱,則舌見邊白中黃。其苔必然粘膩。因為水停胸中而津不升,則作煩渴,甚則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矣。治宜用五苓散以發汗,則膀胱之氣化而津液生。嘔渴自止。蓋以膀胱化水下出為小便。化氣外出於皮毛。皮毛又為肺所主。故兼用益元散清肺利濕以助之,原文所謂“須待黃盡”,是待舌苔純黃而言。倘如舌變純黃而濃燥者,方可用攻下之劑。惟在嘔吐之時。如能兼用瀉心湯法則奏效尤速也。

五苓散 益元散 (二方見前)


第二十六‧黃苔黑點舌

舌見黃色而有黑點者,邪遍六腑。將入五臟也。服調胃承氣湯下之。次進和解散。十救四五也。

[ 黃苔黑點舌圖\pt101a26.bmp ] (缺)

【介按】 黃苔主裡。如見黑點芒刺。必是老黃焦燥,外証必有口渴身熱。譫語便閉。此系胃中熱極。將由腑而入臟。

急宜調胃承氣湯,以清熱邪而保胃液。得能黃苔稍退。熱勢已減。而後再進和解散也。惟和解散中之藥性。過於辛溫升 散。在愚見不如用涼膈散為穩。

調胃承氣湯 (方見前)

和解散

陳皮(一錢) 濃朴(薑製一錢) 本 桔梗(各五分) 甘草(炙五分) 蒼朮(三錢)
上 咀。水一鐘半。薑三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渣。不拘時服。

【介按】 此方即平胃散加 本、桔梗也。取蒼朮之苦甘。長於發汗而燥濕。濃朴苦溫,能散濕滿而平胃。因濕之不行。

由於氣滯。故佐陳皮以理氣。甘先入脾。故使甘草以補脾。名曰平胃者,先賢謂“培卑監之土而使平”也。今加以 本之辛溫上達,能祛風邪而行濕。桔梗苦辛上行,能載諸藥以上浮。由是觀之,則此方為祛風行濕理氣健脾之劑也。


第二十七‧根黃尖白舌

舌見根黃尖白者,表少裡多,宜天水散一服。涼膈散二服。合而服之。脈弦者,防風通聖散主之。

[ 根黃尖白舌圖\pt101a27.bmp ] (缺)

【介按】 舌根屬下脘。舌尖屬上脘。此舌根黃尖白。病系外寒裡熱。即世俗所謂寒邪包火之症,或表邪入裡。已成表少裡多之候。外証必熱多寒少。故用涼膈散合天水散,以通水道而清膈熱。如若脈弦。此是邪尚在表。故用防風通聖散,以解風熱之邪也。亦有根黃尖白。不甚乾燥。短縮不能伸出自如者,痰挾宿食之証也,宜用下法以治之。

天水散 涼膈散 (二方見前)

防風通聖散

(從名醫方論新補)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芒硝(各半兩)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三 兩) 甘草(三兩) 荊芥 白朮 梔子(各二錢半) 生薑(三片) 每服三錢。

【介按】 吳琨曰: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泄。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後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溺而泄。風淫於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藥也。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之游火。風之為患。

肝木主之。川芎、歸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朮。所以和胃氣而健脾。劉守真氏長於治火。此方之旨,詳且悉哉。


第二十八‧純黃隔瓣舌

舌見黃而澀,有隔瓣者,熱已入胃。邪毒深矣。心火煩渴。急宜大承氣湯下。若身發黃者,用茵陳蒿湯。下血。用 抵當湯。水在脅內。十棗湯。結胸甚者,大陷胸湯。痞用大黃瀉心湯。

[ 純黃隔瓣舌圖\pt101a28.bmp ] (缺)

【介按】 黃苔起瓣。系是臟腑實熱已極,或因溫暑熱邪。灼爍胃液,或因溫燥之藥。誤投劫津。致熱毒熏蒸而現此舌。外証必大熱、大渴。面赤、唇紅。甚則譫語、神昏。治宜大承氣湯,以急下而救液。至於發黃之証,有濕熱與蓄血之異。如陽明熱勝挾濕而發黃者,外証遍身無汗。但頭汗出而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此系熱不得越。郁蒸為黃也。治宜茵陳蒿湯。苦寒通泄。使內瘀之熱下趨,則黃從大便而解。如發黃而小便清利,或大便反易。脈象沉細而結。此是蓄血之發黃也。治宜抵當湯,以消瘀而退黃。更有懸飲之病。脈象沉弦而細。因其水飲。凝結,懸於胸脅之間,以致咳引內痛。照此証狀。不得誤認為結胸。治宜十棗湯。直達病所。使水飲下趨而無結痛之患。又有結胸之症。因病初在太陽。

醫者失表而誤下之,則邪熱入裡與內蓄之水飲結於胸中。脈象沉緊。心下痛而按之石硬。此系熱實而致結胸。治宜大陷胸湯。使其軟堅破積而導去熱邪。夫病在於陽而反下之,熱入而為結胸,既已述其病狀與治法,然亦有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而作痞者,不可不知也。但痞與結胸。同為硬滿之症。當以痛與不痛而辨明之。如滿而硬痛,是謂結胸。滿而不痛,是謂痞滿。凡治傷寒。大下之後而複汗之,則正虛邪入。心下成痞。外証如有惡寒、身熱。先宜治以解表之劑。待其表解之後。再進大黃瀉心湯,以攻痞而滌熱。此言舌苔純黃起瓣。固宜大承氣湯之峻下。然須詳審病証。仔細診察。

否則如發黃有濕熱與蓄血之別。又有懸飲與結胸之辨。倘若誤用承氣。更有結胸與痞滿之變也。

大承氣湯

濃朴(薑製三錢) 枳實(麩炒二錢) 大黃(二錢) 芒硝(二錢) 每服一兩。水一鐘半。先煎枳實。候熱,方入大黃。再煎數沸。入芒硝。煎三五沸。去渣熱服。

【介按】 大承氣湯之功用。取其急下之義。如陽明証之譫語、潮熱。及二陽並病以致潮熱,或陽明下後。心中懊而煩。腹滿痛。本有宿食。又如少陰証之口燥、舌乾,或自利清水。色純青等証。皆因胃中熱極而燥矢為患,故用大黃之苦寒。滌腐穢而清熱毒。芒硝苦鹹而化燥矢。又有枳朴以消留滯之氣。夫大腸為傳導之官。變化出焉。然則大承氣者,

所以通泄大腸。而承製胃中之熱氣者也。

茵陳湯

茵陳(五錢) 大黃(三錢) 山梔子(七枚)
上每服一兩。水一盞半。先煎茵陳半熟。次入二味。再煎去渣。通口熱服。

【介按】 柯韻伯曰:茵陳稟北方之氣。經冬不凋。傲霜凌雪。遍受大寒之氣。故能除熱邪留結。率梔子以通水源。

大黃以調胃實。令一身內外瘀熱。悉從小便而出。腹滿自減,腸中無傷。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陽明利水之聖劑也。

抵當湯

水蛭(糯米炒七個) 虻蟲(炒去羽足七個) 大黃(三錢)
上作一服,水一盞半,煎一鐘,去渣,通口服。

【介按】 張仲景先生之抵當湯。尚有桃仁一味。今無桃仁。諒系原書失載所致。至於方義。先哲柯韻伯已甚詳晰。

爰述其言曰:蛭蟲之善飲血者,而利於水。虻蟲之善吮血者,而猛於陸。並取水陸之善取血者以攻之。同氣相求。更佐桃仁之苦甘。推陳致新。大黃之苦寒。蕩滌邪熱。故名抵當也。若熱雖盛而未狂。少腹滿而未硬,宜小其製為丸以緩治 之。

十棗湯

芫花(醋浸炒) 大戟 甘遂(煨各等分)
上每服二錢。弱人減半,以水一鐘半。大棗十枚,劈碎。煎取八分。去渣。通口服。

【介按】 柯韻伯曰:甘遂、芫花、大戟。三味皆辛苦氣寒而稟性最毒。並舉而用之。氣味合。相濟相須。故可交相去邪之巢穴。決其瀆而大之。一舉而水患可平也。然水利所湊。其元氣已虛。而毒藥攻邪。必脾胃反弱。使無健脾、調胃之品為主宰。邪氣盡而大命亦隨之矣。故選十棗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以培脾土之虛,一以製水氣之橫。一以解諸藥之毒。得一物而三善備。即不使邪氣之盛而不製。又不使元氣之虛而不支。此仲景立法之盡善也。昧者惑於甘能中滿之說而不敢用。豈知承製之理乎。

大陷胸湯

大黃(七錢) 芒硝(三錢) 甘遂末(四分)
上用水二鐘。先煎大黃至一鐘,去渣,下芒硝,煎三五沸。再用甘遂末,溫服取利。

【介按】 大黃、芒硝,善滌腸胃之實熱。但病在胸中,而亦以此為君者,因熱淫於內,治以苦寒,藉以滌胸中之熱。

又任甘遂之苦辛。直攻胸間之飲邪,則不專蕩胃中之邪穢矣。此系邪留胸間而及於胃。胸胃俱病。而致結胸之專劑也。

大黃瀉心湯

大黃(五錢) 黃連 黃芩(各二錢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一鐘。去渣。通口服。若有宿食痰飲者,加半夏曲二錢。

【介按】 心下痞。按之濡而不硬,是內陷之邪。與無形之氣。摶聚不散而為熱痞。故用苦寒能降之品,以泄無形之熱。不用枳朴者,非蕩實熱之劑也。若兼宿食、痰飲為患者,再用半夏曲以開痞而蠲飲也。


第二十九‧微紅黑灰舌

舌見四邊微紅。中央灰黑色者,此由失下而致。用大承氣湯下之。熱退可愈。必三四下方退。五次下之而不退者,不治。

[ 微紅黑灰舌圖\pt101a29.bmp ] (缺)

【介按】 舌見灰色。病概不輕。均是裡症。無表症,有實熱症、無虛寒症。又有邪熱傳裡。時疫流行。鬱結停胸。蓄血如狂之諸証。治法不外寒涼攻下。今此舌系是應下失下之症。而見黑灰乾燥之舌。急宜大承氣湯以下之。已無疑義。即《舌鑒辨正》所謂“熱傳三陰,則有灰黑乾苔。皆當攻下泄熱”者是也。但大承氣以苦寒勝熱之劑。倍濃朴以承氣機之變動。設或陽亢陰竭。已無氣之可承,則為脈澀。直視、喘滿而死矣。所以五次下之而舌色如故者,則為不治之症也。然亦有舌心灰黑而膩者,是屬胃熱蒸動脾濕之症矣。故凡診舌。不論何色。皆當辨明燥、濕、乾、潤之殊也。

大承氣湯 (方見前)


第三十‧黃色黑點舌

舌見黃而黑點亂生者,其症必渴譫語。脈滑者生。脈澀者死。循衣摸床者不治。若下之,見黑糞亦不治。下宜大承氣湯。

[ 黃色黑點舌圖\pt101a30.bmp ] (缺)

【介按】 舌苔焦黃而起黑刺。症至大渴譫語。此是邪熱入裡。灼耗津液。病勢最險。惟脈滑則邪正俱實。尚有生機。澀則津液劫盡。即俗語所謂“燈燼油乾則必死”也。至於循衣摸床,乃是陽明之壞病。故曰不治。如在險象未露之先。欲行施治,則用大承氣湯下之。服藥之後。如見黑糞。此系熱毒深重。滲入大腸。胃氣全消。故為不治之症也。

大承氣湯 (方見前)


第三十一‧黃苔黑中舌

舌見黃中黑至尖者,熱氣已深。兩感見之。十當九死。惡寒甚者,亦死。不惡寒而下利者,可治,宜用調胃承氣湯 主之。

[ 黃苔黑中舌圖\pt101a31.bmp ] (缺)

【介按】 兩感者,即陰陽俱傷、表裡同病也。如太陽與少陰同病,則頭痛與口乾、煩滿。陽明與太陰同病,則身熱、譫語與腹滿、不欲食。少陽與厥陰同病,則耳聾與囊縮而厥。三陰三陽俱受病則水漿不入。昏不知人。六日當死,是即內經所謂“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之症也。茲以傷寒之邪。郁久化熱。由三陽而轉入厥陰。故見舌苔邊黃而中黑至尖。此時熱爍肝液。內風已動。九竅將閉。本屬壞症。故曰十當九死。至若惡寒亦死者,即張仲景所謂“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亦即“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之候也。不惡寒而下利者,是陽明合並厥陰之熱。漸耗腎液。致腸中燥矢迫水下流,而自利清水,故用調胃承氣湯,清胃熱而下燥矢。此即張仲景所謂“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之症也。

調胃承氣湯 (方見前)


第三十二‧邊紅黑心舌

舌見外淡紅心淡黑者,如惡風,表未罷,用雙解散加解毒湯相半,微汗之,汗罷即下。如結胸煩躁。目直視者,不治。非結胸者,可治。

[ 邊紅黑心舌圖\pt101a32.bmp ] (缺)

【介按】 傷寒入裡化熱,由陽明而入三陰。舌即邊紅而中淡黑。如外証惡風者,知其表未罷也。雖云惡風。實賅惡寒而言。蓋惡風未有不兼惡寒。惡寒未有不兼惡風者,宜用雙解散合解毒湯。內清外達而治之。及至汗出表解之後。審其舌苔乾燥。臍腹硬滿。大便秘結者,再以承氣湯下之。倘如表邪未罷之時。誤用攻下之劑。因誤下而熱邪內陷,則為結胸,或傷心腎之液。陰竭陽浮,以致煩躁,或傷肝液而目直視者,則為不治之症也。如若誤下而致腹滿時痛,未成結胸而無煩燥,目直視等險象者,尚可設法以救之。惟有中黑而枯,並無積苔,邊亦不絳,或略有微刺者,為津枯、血燥症,急宜養液生津,不得妄用攻下之劑也。

雙解散 解毒湯 (二方見前)


第三十三‧灰色尖黃舌

舌見灰色尖黃。不惡風寒。脈浮者,可下之。若惡風惡寒者,用雙解散解毒湯主之。三四下之。見糞黑者,不治。

[ 灰色尖黃舌圖\pt101a33.bmp ] (缺)

【介按】 不惡風寒者,太陽之邪侵及陽明之府也。舌尖黃而根灰色者,陽明熱極。灼及肝液也。其脈必浮弦而數。

故可仿承氣之例以下之。此即張仲景所謂“病無表裡証。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之候也。若惡風寒者,邪未盡入於裡。故可用雙解散以發太陽之表。複解陽明之裡。又以解毒湯清陽明之熱毒也。若見糞黑,則為熱毒深重。津液已耗。故曰不治也。


第三十四‧灰黑起紋舌

舌見灰黑色而有黑紋者,用大承氣湯下之。脈浮。渴飲水者,用涼膈散解之。十可救其二三。

[ 灰黑起紋舌圖\pt101a34.bmp ] (缺)

【介按】 舌苔灰黑,是溫病熱毒傳遍三陰。治法均宜急行攻下。如見黑紋,是夾雜陽明實熱為患。故用大承氣湯急下以救之。若脈浮而口渴者,邪熱雖在陽明而大便未硬。故用涼膈散以清膈熱為治也。惟灰黑與淡黑色頗相似。灰色則黑中帶紫。淡則黑中帶白之異。若熱邪直中三陰。其舌灰黑無苔。治宜急下救液。如寒邪直中三陰。其舌淡黑無苔,則治法宜溫經散寒。臨証之際。務須仔細辨別之。

大承氣湯 涼膈散 (二方見前)


第三十五‧根黑尖黃舌

舌根微黑尖黃。脈滑者,可下之。脈浮者,當養陰退陽。若惡風寒者,微汗之。用雙解散。若下利。用解毒湯。十 全七八也。

[ 根黑尖黃舌圖\pt101a35.bmp ] (缺)

【介按】 傷寒傳裡化熱,則舌苔變黑。自舌中黑起延至根尖者,較多。自根尖黑起延至舌中者,較少。熱甚則芒刺乾焦罅裂。其初必由白苔變黃。由黃變黑。甚至刮之不脫。濕之不潤者,熱極傷液也。治宜苦寒泄熱,急下救液。茲因舌根微黑尖黃而脈滑者,外証必有譫語、潮熱、腹滿、便硬等証。此系胃中熱盛,腎液漸耗,急用攻下之劑,以滌胃熱而存腎液。若脈浮者,邪雖化熱,只爍胃津,即當養陰液以退邪熱。如惡風寒,則知其邪尚在太陽陽明之間,故用雙解散,以解表裡之邪。若邪熱下陷入腸而作利,即內經所謂“暴注下迫,皆屬於熱”之候矣。故用解毒湯,以清腸胃之熱也。

雙解散 解毒湯 (二方見前)


第三十六‧根灰尖黃舌

舌見根微黑。尖黃隱見,或有一紋者,脈實,用大承氣湯下之。脈浮渴飲水者,用涼膈散解之。十可救其二三。

[ 根灰尖黃舌圖\pt101a36.bmp ] (缺)

【介按】 舌見根黑尖黃,或邊黃中心焦黑起刺。而脈實者,臍腹必脹滿硬痛。此系陽明實熱之症。故可用大承氣湯。苦寒以泄陽明之熱。急下以救津液之虛。若脈浮而口渴飲水者,邪未入腑。猶可用涼膈散以解熱也。

大承氣湯 涼膈散 (二方見前)


結語

以上三十六舌。乃傷寒驗舌之捷徑。臨症用心處之。百無一失。

【介按】 以上驗舌之法。確系診斷傷寒之捷徑。茲以舌之部位言之,則舌尖屬上脘。舌心屬中脘。舌根屬下脘。全舌 屬胃。中心亦屬胃。舌尖屬心。舌根屬腎。兩旁屬肝膽。四畔屬脾。至於形色而言,則白屬肺經。絳屬心經。黃屬胃經。

鮮紅屬膽經。黑屬脾經。紫色屬腎經。焦紫起刺屬肝經。青滑亦屬肝經。然苔色雖有臟腑之分。亦須依據部位為主。如 舌苔見於某部。即為某經之病者是也。原書察舌辨症之法。雖則言簡意賅。尚少紫、藍、霉醬色之諸舌。即黑苔之關於 虛寒者。亦略而不詳。今特依據先賢學說。參以歷年臨証實驗。附述如下。

(一)紫色

紫見全舌。是臟腑表裡實熱之証也。凡傷寒化熱。內熱熏蒸。誤服溫補。酒食濕滯者。皆有之。惟淡紫中夾帶別色,則虛寒症亦有之。如淡紫帶青。青紫無苔。多水滑潤而瘦小者。為傷寒直中肝腎之陰症。治宜溫散為主。又有紫色如熟豬肝上罩浮滑苔者。邪熱傳裡。表未淨也。治宜清解為主。若全紫光暗。並無附苔者。熱極似寒也。症勢極危。惟有用急下之法。間有轉危為安者。又有紫苔中心帶青。或灰黑者。熱傷血分也。治宜微下之。更有酒後中寒。及痰熱郁久者。亦有舌苔紫色者。但須辨其舌之潤燥。病之原因。而分別治之。

(二)藍色

藍色者。綠與青碧相合。猶染色之三藍也。如微藍而不滿舌。是邪熱鴟張。肝液被灼之候。治宜平肝熄風化毒為主。如全舌滑膩中見藍色者。為濕痰或痰飲化熱之候。治宜清化為主。如瘟疫及濕溫。熱郁不解。而見 藍苔者。治宜芳香清泄。若光藍無苔。不論何症何脈。皆屬氣血極虧所致。法在不治。若舌滑中而見藍色苔者。邪熱傳 入厥陰。陰液受傷。法在不治。若孕婦舌見純藍者。胎死腹中也。宜急下之。若藍色而有苔者。是臟腑被熱傷氣分。以致經不行血。其症則顛狂怒罵。時哭時笑。大熱大渴。捶胸驚怪不等。治宜十全苦寒救補湯。(見前)倍生石膏、黃連急 投之。

(三)霉醬色

霉醬色者。是黃赤兼黑之狀。乃臟腑本熱而夾有宿食也。凡內熱久郁。實熱蒸胃。宿食困脾。傷寒傳陰。中暑煩躁。腹痛瀉利或秘結。大熱大渴等症皆有之。治宜十全苦寒救補湯連服之。如全舌霉色。中有黃苔。是實熱郁積之症。宜大承氣湯連服之。如舌中霉色浮濃。刮之不淨。或刮後頃刻複生者。此宿食在中郁久化熱也。先用大承氣湯。次用三黃白虎湯。循環急服之。

(四)虛寒黑色舌

凡虛寒而舌黑者,則必濕滑無苔。(口不苦。唇不燥而多津。)無朱點、無芒刺、無罅裂。刮之明淨。如水浸豬腰。有淡淡之形者。是臟腑極寒之症也。亦有舌色全黑而不分經。且必淡白之時。忽然轉黑,其初無變黃之一境。約略望之。似有焦黑芒刺乾裂之狀。然刮之必淨。濕之必潤。環唇皆白而不紅焦,是寒結在臟也。

外証亦周身大熱。煩躁而惡衣被。雖亦口渴喜飲。飲則不多。與實熱症相似。其實中宮寒極。外假熱而內真寒也。然必煩亂昏沉。六脈必遲弱無力。大便雖結常欲下而不下。治法均宜溫補為主。又有中黑無苔而舌底濕嫩。光滑無點紋者,乃胃經虛寒也。宜附子理中湯加肉桂、黃耆以治之。


後序

傷寒之病。傳變不一。瞬息之間。死生決焉。專門之醫。每病於此。予觀古虞廷尉陳君彥材所送金鏡一錄。元敖氏立辨三十六舌圖。法詳以証。症附以方。明白簡要。可以使人緣形以察脈。由粗而得精。中砭劑於膏肓。寄死生於呼吸。不苦其難。而卒應其變。雖病者地乏良醫。亦有所據。而易為力。其不盡然者天乎。誠哉。傷寒家之捷徑也。用梓之以廣其傳。夫良醫者猶良相也。相傳得。斯不誤天下蒼生司命者。其鑒之哉。其鑒之哉。

嘉靖己未夏日
西蜀篤齋湯紹恩謹識
北海堯崗馬崇儒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