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第七

治癰疽方

癰疽論︰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答曰︰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從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肌膚於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黃帝曰︰何謂疽?岐伯答曰︰熱氣絕盛,下陷肌膚筋髓骨肉,內連五臟,血氣竭盡,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其上皮夭瘀以堅,亦如牛領之皮。癰者其上皮簿以澤。此其候。帝曰︰善。(《外台》卷二十四)

治癰腫,大按乃痛者病深,小按便痛者病淺,按之處陷不複者無膿,按之即複者有膿,若當上破者,膿出不盡,不盡稍深蝕骨,骨碎出,當以魚導側際,從下頭破令膿出盡,出盡則骨取白荻灰水淋之,煎令如膏,此不宜預作,作之十日則歇。並可以去黑子,黑子藥注便即拭去,不時拭則傷膚。又一方以桑白灰亦妙。(《外台》卷二十四)

凡破諸病肉濃處,當先廣封四面,不爾,瘡破裂氣泄便死,不可救也。有久癰余瘡為敗癰深疽,有脛間喜生瘡,中外惡瘡,霜寒凍不瘥經年,或骨疽亦名脛瘡,深爛青黑,四邊堅強,中央膿血惡汁出,百藥治不瘥,汁漬好肉處皆腫,亦有碎骨從中出者,可溫赤龍皮湯洗之,夏月日日洗之,冬月三日、四日一洗。潰肉多者,可時敷白 茹散食去之,可一日之中,三取豬矢燒作灰,下絹篩,以粉疽敗瘡中令滿,汁出脫去便敷之,長敷須瘥也。若更生青肉,複著白 茹微如前法也。(《外台》卷十四)

治癰、一切腫,未成腫,拔毒方。

牡蠣白者為細末,水調塗,乾更塗。(《証類本草》卷二十)

治癰疽不潰方。

薏苡仁一枚,吞之。(《本草綱目》卷二十二)

治癰已有膿,當使壞方。

取白雞兩翅羽肢各一枚,燒服之,即穿。(《肘後方》卷五)

治癰瘡,膿血不止,瘡中空虛,疼痛,排膿內補散方。

防風(一兩) 遠志(一兩) 當歸(二兩) 黃耆(一兩) 白芷(一兩) 甘草(一兩) 桔梗(一兩)通草(一兩) 濃朴(二兩) 人參(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 赤小豆(五合熬) 芎
凡十五物,治,合篩,未食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醫心方》卷十五)

治癰及癤如結實赤熱者方。

以水磨半夏塗之,燥複更塗,得流便消也。山草中,可自掘生半夏乃佳。此治神驗,勿不信也。(《外台》卷二十四)

治瘭疽、緩疽及發背方

胸中痛,少氣,急入暗中,以手掩左眼,竟視右眼見光者,胸中結癰也。若不見光,瘭疽內發。若吐膿血,此不治之疾,宜以灰掩膿血上,不爾,著傍人也。又齒間臭,熱血出,是瘭疽也,七日死,治所不瘥,宜以灰掩地血。瘭疽喜著指,與代指相似,人不別者,亦呼作代指,不急治,其毒逐脈上,入臟殺人也。南方人得此疾,皆斬去指,恐其毒上攻臟。故瘭疽著指頭者;其先作黯 ,然後腫赤黑黯, 痛入心是也。(《外台》卷二十四)

瘭疽者,肉中忽生一 子,如豆粟,劇者如梅李大,或赤或黑或白或青,其 有核,核有深著濃肉處皆割之,亦燒鐵令赤烙 上,令焦如炭,亦灸黯 上百壯為佳,早春酸摹葉薄其四面,防其長也。飲葵根汁,犀角汁、升麻汁折其熱,內外治依丹毒法也。(《肘後方》卷五)有緩疽者,初結腫形似癰,回回無頭尾,其色不異,但痛,深有根核,又與皮肉相親著外耳,一名內癰。其有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李狀,積日不消,喜變紫色黯黑,久即皮肉具爛,如初作服五香連翹湯, 去血,以小豆薄塗之,其間數針 去血,又薄之,取消也;若不消,色未變青黯者,以煉石薄之;若失時不得治,已爛者,猶服五香連翹湯及漏蘆湯下之,隨青肉去盡便停也,好肉即生,但敷升麻膏良,不生,單敷一物黃 散也;若敷白 茹散,積日青惡肉不盡者,可以漆頭赤皮 茹取半錢匕,和三大錢匕白 茹散中,合和敷之,惡肉去盡,還以淳用白 茹散也,視好肉欲生,可敷黃 散也。黃耆散方、白 茹散方、漆頭 茹散方,並一味單行,隨多少搗篩為散。(《外台》卷二十四)

治發背方。

以蝸牛一百個活者,以一升淨瓶入蝸牛,用新汲水一盞浸瓶中封系,自晚至明取出蝸牛放之,其水如涎,將真蛤粉不以多少旋調敷,以雛翎掃之瘡上,日可十餘度,其熱痛止,瘡便愈。(《証類本草》卷二十一)

治石癰及疔瘡雜治方

治癰堅如石,核複大,色不變,或作石癰,治之煉石散方。

鹿角(八兩一作白灰) 白蘞(三兩) 粗理黃石(一斤,酢五升先燒石令赤內酢中複燒內之酢盡半止)
上三味,搗篩作細末,以余醋拌和如泥,濃塗之,乾即塗,取消止,盡更合。諸漏瘰癘,其

又方

單磨鹿角、半夏塗,不如上方佳也(《外台》卷二十四)

治若發腫至堅,而有根者,名曰石癰也方。

灸腫三百壯,當石子破碎出,如不出,益壯,乃出。其癰疽、石癰、結筋、瘰癘,皆不可針角,針角殺人。(《外台》卷二十四)

又癰未潰方

草末和雞子白,塗紙令濃,貼上,燥複易,得痛自瘥。(《肘後方》卷五)

疔毒為瘡,肉中突起如魚眼狀,赤黑 痛,是寒毒之結,變作此疾,始作服湯,及如治丹法便瘥。(《外台》卷三十)

治毒瓦斯攻疰足脛,久瘡不瘥方。

白朮為細末,鹽漿水洗瘡乾貼,二日一換,可以負重涉險,凶年與老小休糧人不能別之,謂之米脯。(《証類本草》卷六)

治腳痛方。

以水蓼煮湯,令溫熱得所,頻頻淋洗瘡,乾自安。(《証類本草》卷十一)

治惡氣腫痛諸方

有氣腫病,其狀如癰,無頭虛腫,色不變,皮上急痛,手才著便覺痛,此由體熱當風,複被暴冷涼折之,結成氣腫也。宜服五香連翹湯,白針氣瀉之,敷蒺藜薄,亦用小豆薄,並得消也。

蒺藜薄方︰蒺藜子二升,下篩,以麻油和如泥,熬令焦黑,以塗細故熟布上,剪如腫大,勿小豆薄方︰無蒺藜可舂小豆下篩,雞子白和,塗腫上,乾複塗之,並得消也。(《醫心方》卷十六)

有氣痛病,身中忽有一處,痛如打棵之狀,不可堪耐,亦左右走身中,發作有時,痛發時則小熱,痛靜時便覺其處如冷水霜雪所加,此皆由冬時受溫風,至春夏暴寒涼來折之,不成溫病,乃變作氣痛也。

宜先服五香連翹湯數劑及竹瀝湯,摩丹參膏,又以白酒煮楊柳樹皮暖熨之,有赤氣點點見處,宜 去血也,其間將白薇散。(《醫心方》卷十六)

小竹瀝湯,治氣痛方。

淡竹瀝(二升) 夜干(二兩) 杏仁(二兩) 茵芋(半兩) 黃芩(半兩) 白朮(二兩) 木防己(二兩) 防風(二兩) 秦艽(二兩) 茯苓(三兩) 麻黃(一兩) 獨活(二兩) 枳實(二兩)
凡十五物, 咀,以水九升,煮藥折半,乃可內竹瀝,煮取三升,分四服,少嫩人分作五服

白薇散,治風熱相搏結氣痛,左右走身中,或有惡核起者,積服湯,餘熱未平複,宜此白薇散,以消餘熱方。

白薇(六分) 葳蕤(四分) 當歸(四分) 麻黃(三分) 秦艽(五分) 天門冬(四分) 蜀椒(二分) 木防己(四分) 紫胡(三分) 草(二分) 獨活(四分) 枳實(四分) 烏頭(二分) 術(六分) 人參(四分) 夜干(六分) 山茱萸(四分) 青木香(四分) 防風(六分) 白芷(
凡二十物,搗下絹篩,以酢漿服方寸匕,漸至二匕,日三。少嫩人隨長少減服之,毒微者可用酒也。(《醫心方》卷十六)

治風熱毒腫結赤,夜干膏方。

夜干(二兩) 常陸(切一升) 防己(四兩) 升麻(三兩)
上四物,切,以豬膏三升。微火煎常陸小焦黃,絞去滓,以摩病上。(《醫心方》卷十六)

五香湯,主惡氣毒腫方。

沉香 青木香 薰陸香 雞舌香(各一兩) 麝香(半兩)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外台》卷二十四)

大 漬腫毒,升麻湯方。

升麻(一兩) 黃芩(三兩) 梔子(二十枚) 漏蘆(二兩) 蒴 根(五兩) 芒硝(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候冷。分用漬 腫,常令濕潤即消。(《外台》卷三十)

治腫方。

柳枝如腳趾大,長三尺,二十枚,水煮令極熱,以故布裹腫處,取湯熱洗之,即瘥。(《証類本草》卷十四)

治惡脈、惡核、惡肉諸病方

惡脈病,身中忽有赤絡脈起如蚓狀,此由春冬惡風入絡脈之中,其血瘀所作。

宜服五香連翹湯, 去血,敷丹參膏,積日乃瘥。余度山嶺即患,常服五香湯,敷小豆得消。(《肘後方》卷五)

惡核病者,肉中忽有核如梅李,小者如豆粒,皮中慘痛,左右走身中,壯熱 惡寒是也。此宜服五香連翹湯,以小豆敷之,立消。若余核,亦得服丹參膏。(《肘後方》卷五)

惡肉病者,身中忽有肉如赤小豆粒,突出便長,如牛馬乳,亦如雞冠狀。

宜服漏蘆湯,外可以燒鐵烙之,日三烙,令稍焦,以升麻膏敷之。(《肘後方》卷五)

五香連翹湯,治惡肉、惡脈、惡核、瘰癧、風結腫氣痛方。

木香 沉香 雞舌香(各二兩) 麝香(半兩) 薰陸香(一兩) 夜干 紫葛 升麻 獨活寄生 甘草(炙) 連翹(各二兩) 大黃(三兩) 淡竹瀝(三升)
上十四物,以水九升,煮減半,內竹瀝,取三升,分三服,大良。(《肘後方》卷五)

漏蘆湯,治癰疽、丹疹、毒腫、惡肉方。

漏蘆 白蘞 黃芩 白薇 枳實(炙) 升麻 甘草(炙) 芍藥 麻黃(去節各二兩)大黃(三兩)
上十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若無藥用大黃下之佳。其丹毒須針 去血。(《肘後方》卷

丹參膏,治惡肉、惡核、瘰癧、風結、諸脈腫方。

丹參 蒴 (各二兩) 秦艽 獨活 烏頭 白芨 牛膝 菊花 防風(各一兩) 莽草葉 躑
上十二物,切,以苦酒二升漬之一宿,豬膏四斤俱煎之,令酒竭,勿過焦,去滓,以塗諸疾上,日五度,塗故布上貼之,此膏亦可服,得大行即須少少服。(《肘後方》卷五)

治丹毒及赤白疹方

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如丹塗,大者如手掌,甚者竟身癢,微腫。

有白丹者,肉中起癢痛,微虛腫如吹癮疹起者,治之亦如赤丹法;有雞冠丹者,赤色丹起,大者如連錢,小者如麻麥豆粒,肉上粟粟如雞冠肌理也,方說一名為茱萸火丹,治之如天火法;有水丹,由體熱過水濕搏之結丹,晃晃黃赤色,如有水在其中,喜著腹及陰處,治之亦如火丹法。其水丹著人足趺及 脛間者,作黃色如火丹狀,經久變紫色,不治皆成骨瘡也,無毒,非殺人疾,若成骨瘡,即難瘥也。經言︰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虛,真氣發散,又被寒氣搏皮膚,外發腠理,開毫毛,淫淫氣妄行之,則為癢也。所以有風疹風瘙疾,皆由於此有赤疹者,忽起如蚊蚤吮,煩癢,劇者連連重沓壟腫起,搔之逐手起。有白疹者亦如此証也

升麻膏,治丹毒腫熱瘡方。

升麻 白蘞 漏蘆 芒硝(各二兩) 黃芩 枳實 連翹 蛇銜(各三兩) 梔子(二十枚) 蒴
上十物,切,舂令細,納器中,以水三升漬半日,以豬脂五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日五度。若急合即水煎,極驗方。(《肘後方》卷五)

夫丹者,惡毒之氣,五色無常,無即治之,痛不可堪,又待壞則去膿血數升,或發於節解,多斷人四肢,蓋疽之類,治之方。

煮粟 有刺者洗之。(《外台》卷三十)

治丹發足踝方。

搗蒜如泥,以濃塗,乾即易之。(《外台》卷三十一)

治人面目身體卒赤黑丹起如疥狀,不治日劇,遍身即殺人也。

煎羊脂以摩之,青羊脂最良(《外台》卷三十)

又方

以豬槽下土泥塗之。(《外台》卷三十)

治丹若走皮中,侵廣者名為火丹,入腹殺人,治之方。

取蠐螬末以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若通身赤者方。

取婦人月布薄之,又取汁以浴小兒。(《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搗大黃水和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搗梔子水解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水和芒硝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丹毒,單用一物舂以薄之方。

生蛇銜 生地黃 生蒴 葉 生慎火葉 生菘菜葉 生五葉藤 豆豉 浮萍
上八物,一一別搗,別塗之。

大黃 黃芩 梔子 芒硝
上四物,各舂水和,各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白丹方。

搗白瓷器屑,豬膏和塗之。(《外台》卷三十)

又方

燒豬矢灰,和雞子白塗之。(《外台》卷三十)

凡赤疹,熱時發,冷即止,白疹天陰冷即發方。

白疹以水煮白礬汁拭之;又煮蒴 著少酒以浴;又以酒煮石南拭之;又以水煮雞屎汁拭之.

赤疹者,由令濕折於肌中,甚即為熱,熱成赤疹也。得天熱則劇,取冷則減,治之方。

取生蛇銜草搗極爛,以塗之,最驗。(《外台》卷三十)

白疹者,由風氣折於肌中之熱,熱與風搏,遂為白疹也。得天陰雨冷則劇出,風中亦劇,得暖晴則減,著衣身暖亦瘥,治之方。

水煮枳實拭之佳,又搗末熬之,青布裹熨之。(《外台》卷三十)

治一切疹方。

用煮蒴 湯和少酒塗,無不瘥。(《証類本草》卷十一)

治疥及癘瘍風方

治 瘡方

苦酒一升,溫令沸,以生韭一把內中,以薄瘡上,即瘥。(《外台》卷三十)

又方

雄黃(一兩) 黃芩(二兩) 松脂(二兩) 發灰(如彈丸大)
上四味,以白膏與松脂合搗,以敷瘡上。(《外台》卷三十)

又方

亂髮、頭垢等分,螺殼二十枚,燒,以臘月豬脂和如泥,以敷之。(《外台》卷三十)

又方

單躑蠍花三升,以水漬之半月,去滓,汁洗瘡。一方炙 以瘡敷上,蟲當出也。(《外台》卷三十)

又方

桃花、鹽等分,熟搗,以醋和敷之。(《外台》卷三十)

又方

皂莢十枚,苦酒四升煮之,去滓,煎如飴,以敷瘡上。(《外台》卷三十)

又方

新瓦罐一口,安雞屎一合,酒煎成膏塗之。(《外台》卷三十)

又方

木白汁(一合) 苦酒(二合) 小蒜(半合) 釜月下土(一合)
上四味,和如泥塗之,乾複塗。(《外台》卷三十)

治諸 瘡經年,依手拂疽,癢引日生不瘥,瘡久則有疽蟲,藜蘆膏方。

藜蘆(六分) 黃連(八分) 礬石(熬汁盡) 松脂 雄黃(研各八分) 苦參(六分)
上六味,搗,以濃絹篩之,用豬脂二升煎之,候膏成去滓,入雄黃、礬石末,攪令和調,待凝以敷之。諸瘡經年,或搔之汁出不生痂,百藥治不瘥,悉主之。 疥癢頭瘡亦效。熱瘡者,起瘡便生白膿是也。黃爛瘡者,起瘡淺,但出黃汁若肥瘡是也。侵淫瘡者,淺瘡黃汁出,兼搔之,漫延長不止是也。 瘡者,喜著手足相對,痛癢折裂,春夏隨瘥。(《外台》卷三

治疥方。

搗羊蹄根,和豬脂塗上,或著少鹽佳。(《外台》卷三十)

治疥及風瘙瘡,苦癢方。

丹參(四兩) 苦參(四兩) 蛇床子(一升)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煎之,以洗疥瘡,以粉粉身,日再為之,即瘥。(《外台》卷三十)

治疥湯方。

蜀椒四合,以水一斗,煮三沸,去滓,令溫冼疥。(《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大麻子一升,搗令破,煮如粥,以曲一斤著中,塗之。治馬疥最良。(《醫心方》卷十七)

治癘瘍方。

苦酒於瓦甌底磨硫黃,令如泥,又取附子截一頭,又磨硫黃上使熱,將臥先以布拭瘍上數過,乃以藥敷之,即愈。(《外台》卷十五)

又方

硫黃(研) 礬石(研) 水銀(別研入) 灶墨
上四味,等分,搗下篩,內碗子中以蔥葉中涕和研之,臨臥以敷病上。(《外台》卷十五)

治諸癩、惡瘡及侵淫瘡方

治癩方。

取 草一擔,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漬洗瘡,不過三、五度瘥。(《外台》卷三十)

治烏癩、白癩方。

皮(炙) 魁蛤 蝮蛇頭(炙) 木虻(四枚去翅足熬) 虻蟲(去翅足熬) 蠐螬(各一枚炙) 陵鯉甲(去頭足炙) 葛上亭長(七枚炙) 斑貓(去翅足七枚炙) 蜈蚣(去頭足炙) 附子(各三枚炮去皮) 蜘蛛(五枚炙) 水蛭(一枚) 雷丸(三十枚) 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熬) 水銀(研) 大黃 真丹 桂心 射罔(各一兩) 黃連(一分) 石膏(研二兩) 蜀椒(汗三分) 芒硝(一分研) 龍骨(三分) 甘遂(熬) 石(燒)滑石(各一分)
上二十八味,搗篩,蜜和丸如胡豆,服二丸,日三,加之,以知為度。忌豬肉、冷水、生蔥。此方分量多不同,為是古方傳寫瘥錯,若臨用時,即以意量之,(《外台》卷三十)

治白癩釀酒方。

苦參(二斤) 露蜂房(五兩炙)
上二味,切,以水三斗,法曲二斤,和藥漬,經三宿,絞去滓,炊黍米二斗,釀準常法作酒,候酒熟壓取,先食一飲一雞子,日三,稍稍增之,以瘥為度。(《外台》卷三十)

治白癩方。

乾艾葉濃煮,以漬曲作酒如常法,飲之令醺醺。(《外台》卷三十)

又方

大蝮蛇一枚,勿令傷,以酒漬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 火溫令酒盡,取蛇一寸許,以臘月豬膏和,敷瘡,瘥。亦治鼠 諸惡瘡。(《肘後方》卷五)

治惡瘡身體面目皆爛有汁方。

取生魚三寸者,並少豉合搗,令熟,以塗之,燥複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惡瘡方。

楝子(一升) 地榆(五兩) 桃仁(五兩) 苦參(五兩)
上四味,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惡瘡人不能名者方。

取頭垢、豬脂和塗瘡中。(《醫心方》卷十七)

治惡瘡粉方。

水銀 黃連 胡粉(熬令黃,各二兩)
上三味,下篩,粉瘡。瘡無汁者,唾和之。(《肘後方》卷五)

治卒毒瓦斯攻身,或腫、或赤痛、或癢,並分散上下同匝,煩毒欲死方。

取生鯽魚切之如 ,以鹽和搗,遍塗瘡上,乾複易之,此為侵淫瘡也。(《外台》卷二十九)

治諸瘡中風寒水露方

治因瘡腫,劇者數日死,或中風寒,或中水,或中狐尿棘刺方。

燒穰草及牛馬屎、生桑條,取得多煙者熏之,令汁出則愈。(《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以桑灰汁溫之,以漬瘡大良、神驗。(《外台》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