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之六

秋傷於濕大意

土寄於四季之末,四時皆有濕氣,何獨經謂“秋傷於濕”乎?蓋一歲之六氣者,風、君、相、濕、燥、寒也。推四之氣。大暑至白露,正值濕土司權,是故謂之“秋傷於濕”。鞠通先生列濕溫於夏末秋初,誠有高見。豐謂因濕為病者有六︰一曰傷濕,一曰中濕,一曰冒濕,一曰濕熱,一曰寒濕,一曰濕溫。蓋傷濕者,有表裡之分焉︰在表由於居濕涉水,雨露沾衣,從外而受者也。在裡由於喜飲茶酒,多食瓜果,從內而生者也。中濕者,卒然昏倒,頗與中風相似。冒濕者,因冒早晨霧露,或冒雲瘴山嵐。濕熱者,夏末秋初感受為多,他時為少。寒濕者,先傷於濕,後傷生冷。濕溫者,濕釀成溫,溫未化熱,最難速愈,非寒濕之証,辛散可化,濕熱之証,清利可平之比也。此六者,皆濕邪之為病耳。喻嘉言先生又謂秋傷於燥,發出秋燥之論。其說未嘗有謬。據按六氣而論,其實濕氣在於秋分之前,燥氣在於秋分之後,理固然矣。姑附秋燥一條,以備參考。

傷濕

傷濕之病,原有表裡之因。蓋傷乎表者,因於居濕涉水,雨露沾衣,其濕從外而受,束于軀殼,証見頭脹而痛,胸前作悶,舌苔白滑,口不作渴,身重而痛,發熱體疲,小便清長,脈浮而緩,或濡而小者,此言濕邪傷於表也。又有傷於裡者,因於喜飲茶酒,多食瓜果,其濕從內而生,踞於脾臟,証見肌肉隱黃,脘中不暢,舌苔黃膩,口渴不欲飲水,身體倦怠,微熱汗少,小便短赤,脈沉而緩者,此言濕氣傷於裡也。李時珍曰︰凡風藥可以勝濕,利小便可以引濕,為治表裡濕邪之則也。豐師其法,治表濕宜辛散太陽法減去桂、豉,加之蒼、朴,俾其在表之濕,從微汗而解也。治裡濕宜通利州都法,俾其在裡之濕,從小便而去也。傷濕之証,務宜分表裡而治之,斯為確當。

倪松亭云︰治濕之道非一,當細察而藥之。如濕氣在於皮膚者,宜用麻、桂、二朮之屬,以表其汗,譬如陰晦非雨不晴也。亦有用羌、防、白芷之風藥以勝濕者,譬如清風荐爽,濕氣自消也,水濕積於腸胃,肚腹腫脹者,宜用遂、戟、芫、牽之屬以攻其下,譬如水滿溝渠,非導之不去也。寒濕在於肌肉筋骨之間,拘攣作痛,或麻痺不仁者,宜用薑、附、丁、桂之屬以溫其經,譬如太陽中天,則濕自乾也,濕氣在於臟腑之內,肌膚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術、蒼、朴、夏之屬之健脾燥濕,譬如些微之濕,以灰土糝之,則濕自燥也。濕氣在於小腸膀胱,或腫或渴,或小水不通,宜用二苓、車、瀉之屬以滲利之,譬如水溢溝澮,非疏通其竇不達也。學人能于斯理玩熟,則治濕之法,必中鵠矣。

豐按︰此論可為治濕之提綱,醫者勿忽﹗

中濕

中濕者,即類中門中之濕中也。蓋濕為陰邪,病發徐而不驟。今忽中者,必因脾胃素虧之體,宿有痰飲內留,偶被濕氣所侵,與痰相搏而上沖,令人涎潮壅塞,忽然昏倒,神識昏迷。與中風之証,亦頗相似,但其脈沉緩、沉細、沉澀之不同,且無口眼 斜不仁不用之各異,此即丹溪所謂濕熱生痰,昏冒之証也。宜以增損胃苓法去豬苓、澤瀉、滑石,加蘇子、製夏、遠志、菖蒲治之。倘有痰築喉間,聲如鼎沸,誠有須臾變証之虞,可加蘇合香丸,分為兩次沖服。倘得痰平人省,始有轉機,否則不可救也。

冒濕

冒濕之病,得之於早晨霧露,雲瘴山嵐,或天陰淫雨,晴後濕蒸。初受其氣者,似乎有物蒙之,以致首如裹,遍體不舒,四肢懈怠,脈來濡緩之象。宜用宣疏表濕法取其微汗,仿嘉言貴徐不貴驟之意,俾其濕邪還表而解,毋使其由表而入於裡。倘或脘中痞悶,微熱汗少,小便短赤,是濕邪已入於裡也。宣疏之劑,又不相宜,宜改通利之方,自然中的。傷濕條內,須參閱之。

濕熱

賈氏曰︰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乾燥。若此論之,濕熱之証,在長夏而不在秋,豈非與《內經》之“秋傷於濕”不合耶?細思之,斯二句書,不重夏秋二字,當重在熱涼二字也。蓋熱蒸則濕,涼勝則燥,理固然矣。即如立秋處暑之令,炎蒸如夏,患者非秋濕,即秋暑。其實秋令之濕熱,亦必夾之秋暑也。

考濕熱之見証,身熱有汗,苔黃而澤,煩渴溺赤,脈來洪數是也,當用通利州都法治之。如大便秘結,加栝蔞、薤白,開其上以潤其下。如大便未下,脈形實大有力者,是濕熱夾有積滯也,宜本法內加元明粉、製大黃治之。

或問曰︰先賢嘗謂暑必夾濕,今先生謂濕熱夾暑,有是說乎?答曰︰小暑之節,在於相火之後,大暑之氣,在於濕土之先,故先賢有暑必夾濕之訓也。豐謂濕熱夾暑,專在大暑至白露而言。蓋斯時濕土主氣,暑氣漸退,濕令方來,而濕甚於暑者,故謂之濕熱夾暑也。又問曰︰章虛谷錄薛生白濕溫之條,加之注解,統以濕溫稱為濕熱。今先生分門而論者何也?曰︰濕體本寒,寒濕可以溫散;醞釀成熱,熱濕可以清通。惟濕溫不熱不寒,最為難治,斷不可混濕溫為濕熱,理當分列濕熱濕溫為二門。又問曰︰濕熱致病者多,何略而弗詳乎?曰︰因濕致病者,固屬不少,如腫滿、黃膽、淋濁等証,諸先賢皆早詳於雜証之書,是編專論時病,毋庸迭贅可耳。

寒濕

傷濕又兼寒,名曰寒濕。蓋因先傷於濕,又傷生冷也。夫寒濕之証,頭有汗而身無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轉側,近之則痛劇,脈緩近遲,小便清白,宜以辛熱燥濕法治之。毋使其醞釀成溫,而成濕溫之病,溫甚成熱,而成濕熱之病;又毋使其變為痰飲,伏而不發,交冬發為咳嗽之病。由是觀之,可不速罄其濕乎﹗須知寒濕之病,患於陽虛寒體者為多,辛熱燥濕之法,未嘗不為吻合。濕熱之証,患於陰虛火體者為多,此法又宜酌用耳。貿貿者,不別病之寒濕熱濕,體之陰虛陽虛,一遇濕病,概投通利之方,若此魯莽,未有不誤人者也。

濕溫

濕溫之病,議論紛紛,後學幾無成法可遵。有言溫病複感乎濕,名曰濕溫,據此而論,是病乃在乎春。有言素傷於濕,因而中暑,暑濕相搏,名曰濕溫,據此而論,是病又在乎夏。有言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於濕者,名曰濕溫,據此而論,是病又在乎夏末秋初。細揆三論,論濕溫在夏末秋初者,與《內經》秋傷於濕之訓,頗不齟齬;又與四之氣大暑至白露,濕土主氣,亦屬符節;當宗夏末秋初為界限也。所有前言溫病複感於濕,蓋溫病在春,當雲溫病夾濕;言素傷於濕,因而中暑,暑病在夏,當雲中暑夾濕;皆不可以濕溫名之。考其致病之因,良由濕邪踞於氣分,醞釀成溫,尚未化熱,不比寒濕之病,辛散可瘳,濕熱之病,清利乃解耳。是病之脈,脈無定體,或洪或緩,或伏或細,故難以一定之脈,印定眼目也。其証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苔白,或黃,口渴不引飲。宜用清宣溫化法去連翹,加濃朴、豆卷治之。倘頭痛無汗,惡寒身重,有邪在表,宜用宣疏表濕法,加葛、羌、神曲治之。倘口渴自利,是濕流下焦,宜本法內去半夏,加生米仁、澤瀉治之。倘有脛冷腹滿,是濕邪抑遏陽氣,宜用宣陽透伏法去草果、蜀漆,加陳皮、腹皮治之。如果寒熱似瘧,舌苔白滑,是為邪遏膜原,宜用宣透膜原法治之。如或失治,變為神昏譫語,或笑或痙,是為邪逼心包,營分被擾,宜用祛熱宣竅法,加羚羊、鉤藤、元參、生地治之。如撮空理線,苔黃起刺,或轉黑色,大便不通,此濕熱化燥,閉結胃腑,宜用潤下救津法,以生軍易熟軍,更加枳殼,庶幾攻下有力耳。倘苔不起刺,不焦黃,此法不可亂投。濕溫之病,變証最多,殊難罄述,宜臨証時活法可也。

秋燥

推六氣之中︰燥金主氣,自秋分而至立冬。喻嘉言以燥令行於秋分之後,所以謂秋不遽燥,確與氣運相合也。沈目南云︰《性理大全》謂燥屬次寒,奈後賢悉謂屬熱,大相徑庭。如盛夏暑熱炎蒸,汗出 ,肌肉潮潤而不燥也。深秋燥令氣行,人體肺金應之,肌膚乾而燥,乃火令無權,故燥屬涼,謂屬熱者非矣。豐細玩之,誠非謬也。凡治初患之燥氣,當宗屬涼擬法。夫秋燥之氣,始客於表,頭微痛,畏寒咳嗽,無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溫平燥法治之。若熱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涼氣,已化為火,宜本法內除去蘇、荊、桂,芍,加元參、麥冬、牛蒡、象貝治之。如咳嗽胸疼,痰中兼血,是肺絡被燥火所劫,宜用金水相生法去東參、五味,加西洋參、旱蓮草治之。如諸証一無,惟腹作脹,大便不行,此燥結盤踞於裡,宜用松柏通幽法治之。總而言之,燥氣侵表,病在乎肺,入裡病在腸胃,其餘肝燥腎燥,血枯虛燥,皆屬內傷之病,茲不立論。

或問曰︰先生遵喻氏《秋燥論》中秋不遽燥,燥氣行於秋分以後之說,殊未見《醫醇KT 義》中,論之最詳,又明出喻氏之謬,既謂燥氣行於秋分以後,而秋分以前四十五日,全不關於秋燥矣,故云初秋尚熱,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此誠是振聾發 之語,先生曷不遵之為龜鑒耶?答曰︰子不知六氣循環,亦疑喻氏之謬,不察大寒至驚蟄,主氣風木;春分至立夏,主氣君火;小滿至小暑,主氣相火;大暑至白露,主氣濕土;秋分至立冬,主氣燥金;小雪至小寒,主氣寒水。此年年之主氣,千古不易。由是而推,則燥金之令,確在乎秋分而至立冬,而秋分以前之白露、處暑、立秋四十五日,猶是濕土主氣,豈可誤為燥氣乎?子以為然否?或唯唯而退。

程曦曰︰論燥氣者,首推嘉言,其次目南與鞠通也。嘉言論燥,引大易水流濕,火就燥,各從其類,乃論燥之複氣也。目南所論燥病屬涼,謂之次寒,乃論燥之勝氣也。至鞠通論燥,有勝氣複氣,與正化對化,從本從標之說,可為定論,乃曰︰如仲景用麻、桂、薑、附,治寒之勝氣也,治寒之正化也,治寒之本病也。白虎、承氣,治寒之複氣也,治寒之對化也,治塞之標病也。能於此理悟通,則燥氣之勝複正對本標,亦皆了然於胸中矣。

江誠曰︰人皆知溫為熱,而不知燥為涼。以燥為熱者,蓋因燥字從火之弊耳。試問既以燥為熱,曷不以溫字從水而為寒乎?不知四時之令,由春溫而後夏熱,由秋涼而後冬寒,目南先生引《性理大全》之說,謂燥屬涼,真所謂千載迷津,一朝點破耳。

擬用諸法

辛散太陽法︰(見前)

通利州都法︰(見前)

增損胃苓法︰(見前)

宣疏表濕法︰治冒濕証,首如裹,遍體不舒,四肢懈怠。

蒼朮(一錢,土炒) 防風(一錢五分) 秦艽(一錢五分) 藿香(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砂殼(八分) 生甘草(五分)
加生薑三片,煎服。

此治冒濕之法也。君以蒼朮、防、秦,宣疏肌表之濕。被濕所冒,則氣機遂滯,故臣以藿、陳、砂殼,通暢不舒之氣。濕藥頗燥,佐以甘草潤之。濕體本寒,使以生薑溫之。

辛熱燥濕法︰治寒濕之病,頭有汗而身無汗,遍身拘急而痛。

蒼朮(一錢二分,土炒) 防風(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羌活(一錢五分)獨活(一錢五分) 白芷(一錢二分) 草豆蔻(七分) 乾薑(六分)
水煎服。

法中蒼、防、甘草,即海藏神朮散也,用於外感寒濕之証,最為中的。更加二活、白芷,透濕於表;草蔻、乾薑,燥濕於裡。諸藥皆溫熱辛散,倘陰虛火旺之體,勿可浪投。

清宣溫化法︰(見前)

宣透膜原法︰(見前)

宣陽透伏法︰(見前)

祛熱宣竅法︰(見前)

潤下救津法︰(見前)

苦溫平燥法︰治燥氣侵表,頭微痛,畏寒無汗,鼻塞咳嗽。

杏仁(三錢,去皮尖,研) 陳橘皮(一錢五分) 紫蘇葉(一錢) 荊芥穗(一錢五分) 桂枝(一錢,蜜水炒) 白芍(一錢,酒炒微焦) 前胡(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五分)
水煎,溫服。

凡感燥之勝氣者,宜苦溫為主。故以橘、杏、蘇、荊以解之,加白芍之酸,桂枝之辛,是遵聖訓“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是也。秋燥之証,每多咳嗽,故佐前、桔以宜其肺,肺得宣暢,則燥氣自然解耳。

金水相生法

松柏通幽法︰治燥結盤踞於裡,腹脹便閉。

松子仁(四錢) 柏子仁(三錢) 冬葵子(三錢) 火麻仁(三錢) 苦桔梗(一錢) 栝蔞殼(三錢) 薤白頭(八分) 大腹皮(一錢,酒洗)
加白蜂蜜一調羹沖服。

此仿古人五仁丸之法也。松、柏、葵、麻,皆滑利之品,潤腸之功非小,較硝、黃之推蕩尤穩耳。丹溪治腸痺,每每開提上竅,或以桔梗、蔞、薤開其上複潤其下。更加大腹寬其腸,白蜜潤其燥,幽門得寬得潤,何慮其不通哉。

備用成方

羌活勝濕湯︰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

羌活 獨活 川芎 本 蔓荊子 防風 甘草
水煎服。

平胃散︰治濕淫於內,脾胃不能克製者。

蒼朮 陳皮 濃朴 甘草
為末,薑湯下。

除濕湯︰治傷濕腹痛,身重足軟,大便溏瀉。

蒼朮 陳皮 茯苓 製夏 藿香 濃朴 甘草
水煎服。

豐按︰羌活勝濕湯,是治表濕。平胃散,除濕湯,是治裡濕。傷濕之証,總當分表裡而治之。

金匱腎著湯︰治傷濕身重,腹痛腰冷。

乾薑 茯苓 白朮 甘草
水煎服。

豐按︰《經心錄》加肉桂、牛膝、杜仲、澤瀉,更為切當。 庵雖謂屬外感之濕,非腎虛也,竊謂受邪之處,無有不虛,標本兼治,未嘗不妥。

松峰達原飲(又可達原飲有知母、黃芩,無黃柏、梔子、茯苓)︰治濕熱盤踞膜原。

檳榔 草果 濃朴 白芍 甘草 黃柏 梔子 茯苓
水煎服。

劉松峰曰︰溫而兼濕,故去知母,而換黃柏以燥濕,且救水而利膀胱;去黃芩換梔子,瀉三焦之火,而下行利水;加茯苓利小便而益脾胃。三者備,而濕熱除矣。

三仁湯︰治濕溫胸悶不飢,舌白不渴,午後身熱,狀若陰虛。

杏仁 蔻仁 生米仁 滑石 通草 竹葉 濃朴 製夏
水煎,日三服。

蒼苓白虎湯︰治濕溫身重,胸滿頭痛,妄言多汗,兩脛逆冷。

蒼朮 茯苓 石膏 知母 生甘草
加粳米,煎服。

豐按︰三仁湯,治濕溫之輕者。蒼苓白虎湯,治濕溫之重者。當別見証而分治之。

桂苓甘露飲︰統治濕溫濕熱。

茯苓 豬苓 白朮 澤瀉 肉桂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水煎,溫服。

豐按︰此方即五苓散加三石。蓋五苓利濕,三石清熱,治濕溫最合,倘治濕熱,當去肉桂可也。

杏蘇散︰治燥傷本臟,頭微痛惡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脈弦無汗。

杏仁 蘇梗 茯苓 製夏 陳皮 甘草 枳殼 枯梗 前胡
加薑、棗,煎服。

清燥救肺湯︰治諸氣 郁,諸痿喘嘔之因於燥者。

麥冬 阿膠 杏仁 麻仁 桑葉 枇杷葉 人參 甘草 石膏
水煎,溫服。

滋燥養營湯︰治火爍肺金,血虛外燥,皮膚皺揭,筋急爪枯,或大便秘結。

當歸 黃芩 生地 熟地 白芍 甘草 秦艽 防風
水煎,溫服。

蜜煎導法︰治陽明証,自汗,小便利,大便秘者。

蜂蜜
用銅器微火熬,頻擾勿令焦,候凝如飴,捻作挺子,頭銳如指,糝皂角末少許,乘熱納穀道中,用手抱住,欲大便時去之(加鹽少許亦可,鹽能潤燥軟堅)。

豐按︰六氣之中,惟燥氣難明。今人治燥,動手非沙參、玉竹,即生地、二冬,不知燥有勝氣複氣;在表在裡之分。如杏蘇散,是治燥之勝氣;清燥救肺湯,是治燥之複氣,滋燥養營湯,血虛外燥者宜之;蜜煎導法,液虧裡燥者宜之。一偏滋補清涼,非法也。

臨証治案

裡濕釀熱將成疸証

徽商張某,神氣疲倦,胸次不舒,飲食減少,作事不耐煩勞。前醫謂脾虧,用六君子湯為主,未效。又疑陰虛,改用六味湯為主,服下更不相宜。來舍就診,脈息沉小緩澀,舌苔微白,面目隱黃。豐曰︰此屬裡濕之証,誤用滋補,使氣機閉塞,則濕釀熱,熱蒸為黃,黃膽將成之候。倘不敢用標藥,蔓延日久,必難圖也。即用增損胃苓法去豬苓,加秦艽、茵陳、楂肉、雞金治之。服五劑胸脘得暢,黃色更明,惟小便不得通利,仍照原方去秦艽,加木通、桔梗。又服五劑之後,黃色漸退,小水亦長,改用調中補土之方,乃得全愈。

裡濕誤補成臌得破則愈

西鄉鄭某,水濕內侵於脾,神疲肢軟,自疑為體虧而餌大棗,則腹皮日脹,納食尤劇,來求豐診。兩手之脈,沉緩而鈍,以手按其腹,緊脹如鼓,此屬氣阻濕留,將成臌脹之候。乘此體質尚實,正氣未衰,當用消破之劑,以治其標。即以蓬朮、檳榔、青皮、菔子、乾薑、官桂、濃朴、蒼朮,雞金為引,連服七劑而寬。

中濕誤作虛風

城東葉某,因公勞役,由遠方歸,覺眩暈神疲,自以為虧,先服東參、龍眼。即延醫治,乃作水不涵木,木動生風論治,服藥後忽倒,神識模糊,急求治於豐,診得脈象沉小而滑。思脈沉肢冷為中氣,今肢不冷者非;忽倒神昏似中風,然無口眼斜者又非。推其起病之初,有眩暈神疲等証。其神疲者必因濕困於脾也;眩暈者,無痰不作也。此宿伏之痰,與新侵之濕,相搏上沖所致,斯為中濕証也。即用宣竅導痰法加竹瀝、薑汁治之,三劑而神醒矣。後用六君為主,以收全效。

秋濕時令忽患暴中

丁丑孟秋,炎蒸如夏,乍雨如霉,患急病者甚眾。有城北王某,刈稻歸來,正欲晚餐,倏然昏倒,不知人事,痰響喉間。吾衢土俗,以為齷齪,即倩人揪刮,神識略見清明。邀豐診之,脈來沉細,舌苔白滑。豐曰︰此中濕也。旁有一醫曰︰沉細之脈,白滑之苔,當是中寒,分明四逆、大順之証。豐曰︰欲用桂、附,則予謝不敏矣。彼醫不言而退。其妻泣涕求治。豐聞呼吸之聲,將有痰起,風雲之變,恐在頃刻。

即用藿香、神曲、川朴、杏仁、製夏、陳皮、菖蒲、遠志、竹瀝、薑汁,合為一劑,服之未有進退;令加蘇合香丸,痰響漸平,人事稍醒。守舊略為增損,連嘗數劑而瘥。

江誠曰︰舌苔白滑,寒象也。沉細之脈,少陰中寒也。考今歲又系太陽在泉,寒淫於內,彼醫謂中寒,欲用四逆、大順,似乎相象。不知中寒、中濕,大有攸分。以脈舌而論,似屬中寒;以時令而論,實為中濕。雖脈沉細,舌苔白滑,但無吐瀉、腹痛、肢冷等証,豈可遽認為寒;四逆、大順,豈可隨手而用﹗況在孟秋,正值濕土主氣,相火客氣,又非寒水加臨之候,故是証直斷為濕,而用宣竅導痰之藥,以收效耳。

濕溫誤作伏暑

錢江陸某,偶患濕溫時氣,延醫調治,從伏暑立方,未效來迓于豐。推其起病根由,確系濕溫之病,前用一派涼劑,焉望中 。殊不知濕為陰邪,因氣機閉阻,濕邪漸化為溫,而未釀熱,所以涼藥無功,即熱劑亦無效驗,非比寒濕辛散可解,熱濕清利可瘥。今診脈形,右部勝左,舌苔黃澤,胸悶汗多,發熱纏綿靡已。此邪尚在氣分,猶望其宣透而解,當用清宣溫化法加濃朴治之。服二劑胸次稍寬,汗亦減少,惟軀熱尚未退盡,繼以舊法除去半夏,再加通草、蟬衣,連服三煎遂愈。

高年濕溫傷氣

微歙程其,年屆賜鳩,忽患濕溫之証,曾延醫治,一稱伏暑,一稱濕溫,一稱虛損,清利與補,皆未中鵠,始來商治於豐。診其脈,虛數少神,心煩口渴,微熱有汗,神氣極疲,此皆濕溫傷氣之証也。治宜益氣卻邪,即以東參、麥、味、甘草、陳皮、生苡、苓、瀉治之。令服數帖,熱渴並減。但精神尚倦,飲食少餐,姑率舊章,佐以神、苓、夏、曲,又服數帖,日複一日矣。

濕溫化燥攻下得愈

須江周某之郎,由濕溫誤治,變為唇焦齒燥,舌苔乾黑,身熱不眠,張目妄言,脈實有力。此分明濕溫化熱,熱化燥,燥結陽明,非攻下不能愈也。即用潤下救津法,服之未效,屢欲更衣而不得,後以熟軍改為生軍,更加杏霜、枳殼,始得大解,色如敗醬,臭不可近。是夜得安寐, 妄全無,次日舌苔亦轉潤矣。繼以清養肺胃,調理二旬而安。

妊娠燥氣為病

三湘喻某之內,孕經七月,忽受燥氣,咳嗽音嘶。前醫貿貿,不詢月數,方內遂批為子喑,竟忘卻《內經》有“婦人重身,九月而喑”一段。醫者如此,未免為識者所譏,觀其方案,龐雜之至,所以罔效。豐診其脈,弦滑而來,斯時肺經司胎,咳逆音啞,顯系肺金被燥氣所侵之証。宜辛涼解表法去蟬衣、淡豉。
加桑葉、菊花,橄欖為引,連嘗三服,音揚咳止矣。

感受秋涼燥氣

城西戴某之女,賦稟素虧,忽患微寒微熱,乏痰而咳。前醫用 皮、桂、芍,和其營衛;百合、款冬,潤其乾咳;西黨、歸身,補其氣血。方藥似不雜亂,但服下胸膈更閉,咳逆益勤,寒熱依然不減。豐診其脈,浮弦沉弱,舌苔白薄,此感秋涼之燥氣也。即用蘇梗、橘紅、蟬衣、淡豉、蔞皮、叭噠、象貝、前胡。服二劑,寒熱遂減,咳逆猶存,病家畏散,不敢再服,複來邀診。

豐曰︰邪不去則肺不清;肺不清則咳不止,倘懼散而喜補,補住其邪,則虛損必不可免。仍令原方服二劑,其咳日漸減矣。後用輕靈之藥而愈。可見有是病當用是藥,知其虧而不補者,蓋邪未盡故也。

血虧液燥加感燥氣

雲岫錢某之妹,素來清瘦,營血本虧,大解每每維艱,津液亦虧固已。邇來畏寒作咳,胸次不舒,脈象左部小澀,而右部弦勁,此屬陽明本燥,加感燥之勝氣,肺經受病,氣機不宣,則大便益不通耳。遂用蘇梗、杏仁、陳皮、桔梗、蔞皮、薤白、淡豉、蔥葉治之。服二劑,畏寒已屏,咳逆亦疏,惟大解五日未行。思丹溪治腸痺之証,每每開提肺氣,使上焦舒暢,則下竅自通泰矣。今照舊章加之兜鈴、紫菀、柏子、麻仁,除去蘇、陳、蔥、豉。令服四煎,得燥屎數枚,肛門痛裂,又加麥冬、歸、地、生黑芝麻,服下始獲痊愈。

程曦曰︰鞠通論燥氣,有勝複之分。今觀書中之論治,更有表裡之別焉。如秋分至立冬之候,有頭痛惡寒作咳者,是燥氣在表之証也,法當宣散其肺。有大便秘結而艱難者,是燥氣在裡之証也,法當滋潤腸胃,其能識勝複,別表裡者,則治燥之法,無餘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