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之四

夏傷於暑大意

夏傷於暑者,謂季夏、小暑、大暑之令,傷於暑也。其時天暑地熱,人在其中,感之皆稱暑病。夫暑邪襲人,有傷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風、暑溫、暑咳、暑瘵之異。傷暑者,靜而得之為傷陰暑,動而得之為傷陽暑。冒暑者,較傷暑為輕,不過邪冒肌表而已。中暑者,即中 也,忽然卒倒,如中風狀。暑風者,須臾昏倒,手足遂抽。暑溫者,較陽暑略為輕可。暑咳者,暑熱襲肺而咳逆。暑瘵者,暑熱劫絡而吐血。又有霍亂之証,因暑氣夾風、寒、濕、食擾亂於中。痧氣之証,因南方體弱,偶犯沙穢之氣。穢濁之証,因暑氣夾穢而襲人,即俗稱為齷齪也。此皆季夏由暑氣所傷之証也。更有春末夏初之疰夏,孟夏之熱病,仲夏之霉濕,亦當論治。蓋疰夏者,因時令之火為病。熱病者,因冬時之伏氣為病。霉濕者,入霉之後,梅雨淫淋,感其雨濕之氣為病。斯三者,附論于茲,則夏令之病,皆全備矣。

傷暑

長夏傷暑,有陰陽之別焉。夫陰暑之為病,因於天氣炎蒸,納涼于深堂大廈,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之陰証也。其脈浮弦有力,或浮緊,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而無汗。此為陰寒所逼,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解表法減去防風,益以香薷、藿香治之。嘔逆加茯苓、半夏,便瀉加濃朴、木香。又有陽暑之病,緣于行旅長途,務農田野,烈日下逼得之者,是動而得之之陽証也。其脈浮洪有力,或洪數,面垢喘咳,壯熱心煩,口渴欲飲,蒸蒸自汗。此為炎熱所蒸,使周身中外皆熱,宜以清涼滌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參治之。嘔逆加竹茹、黃連,便瀉加葛根、荷葉。更宜審其體實、體虛而藥之,自無不當耳。

張介賓曰︰陰暑証,或在於表,或在於裡,惟富貴安逸之人多有之,總由恣情任性,不慎風寒所致也。陽暑証,惟辛苦勞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觸冒暑熱,有勢所不容已也。然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則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陽暑多不見,而陰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者,但見發熱頭痛等証,則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無非寒涼,其不達也亦甚矣。

江誠曰︰介賓先生謂陰暑多於陽暑,最為確切。今人治暑不別陰陽,一見發燒,遂投涼藥,若此貿貿,則害人匪淺矣。

冒暑

冒暑者,偶然感冒暑邪,較傷暑之証,稍為輕淺耳。夫暑熱之邪,初冒於肌表者,即有頭暈、寒熱、汗出、咳嗽等証,宜以清涼滌暑法加杏仁、蔞殼治之。其証雖較傷暑為輕,然失治入裡,此又不可以不知也。如入於肉分者,則周身煩躁,頭脹體燒,或身如針刺,或有赤腫等証,宜以祛暑解毒法治之。如入於腸胃者,則有腹痛水瀉,小便短赤,口渴欲飲,嘔逆等証,宜以增損胃苓法佐黃連治之。然冒暑之証,雖謂為輕,亦必須防微杜漸耳。

中暑

(即中 附︰暑厥)

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東垣曰︰避暑乘涼得之者,名曰中暑。其實二說皆是陰暑之証,而無中字情形,似不可以中暑名之。考中暑即系中 ,中 之証,可以不必另分。蓋中暑忽然而發,如矢石之中人也,不似傷暑初則寒熱無汗,或壯熱蒸汗之可比。是病忽然悶倒,昏不知人,軀熱汗微,氣喘不語,牙關微緊,亦或口開,狀若中風,但無口眼 斜之別,其脈洪濡,或滑而數。緣其人不辭勞苦,赤日中行,酷暑之氣,鼓動其痰,痰阻心包所致,宜清暑開痰法治之。如果手足厥冷,名曰暑厥,宜蘇合香丸化開灌之,或以來複丹研末白湯灌之,或以蒜水灌之,或剝蒜肉入鼻中,皆取其通竅也。俟其人事稍蘇,繼進卻暑調元法為治。

暑風

暑風之病,良由暑熱極盛,金被火刑,木無所畏,則風從內而生,此與外感風邪之治法,相懸霄壤,若誤汗之,變証百出矣。夫木既化乎風,而脾土未嘗不受其所製者,是以卒然昏倒,四肢搐搦,內擾神舍,志識不清,脈多弦勁或洪大,或滑數。總當去時令之火,火去則金自清,而木自平,兼開鬱悶之痰,痰開則神自安,而氣自寧也,擬用清離定巽法佐以鬱金、川貝治之。倘有角弓反張,牙關緊閉者,宜加犀角、羚羊;痰塞喉間有聲者,宜加膽星、天竺;服藥之後,依然昏憒者,宜加遠志、菖蒲。然而証候至此,亦難治矣。

暑溫

考暑溫之証,較陽暑略為輕可。吳淮陰曰︰溫者熱之漸,熱乃溫之極也。其名暑溫,比暑熱為輕者,不待言矣。在醫者務宜留心慎藥,弗使溫盛成熱耳。夫暑溫之初病也,右脈勝於左部,或洪或數,舌苔微白,或黃而潤,身熱有汗,或口渴,或咳嗽,此邪在上焦氣分,當用清涼滌暑法加杏仁、蔞殼治之。倘汗少而有微寒,或有頭痛者,宜透肌膚之冒,于本法內去扁豆、瓜翠,加藿香、香薷治之。如口不渴者,乃兼濕也,加米仁、半夏治之。如舌苔黃燥,渴欲喜飲,宜清胃家之熱,用涼解裡熱法治之。如舌苔光絳,傷於陰也,宜用清熱保津法加西洋參、北沙參、元參治之。總當細究其因,或夾冒,或夾濕,或胃熱,或陰傷,按証而分治之,未有不向愈者。

暑咳

暑咳之為病,獨在暑月也。良由暑熱下逼,先傷乎上,夫五臟之位,惟肺最高,為諸臟之華蓋,暑熱襲之,肺經先病者,固無論矣。且暑中有火,肺體屬金,火未有不克金者也。其脈濡滑而數,兩寸有力而強,咳逆乏痰,即有亦少,或身熱口渴,或胸悶脅痛,此皆暑熱入肺之脈証也,宜用清宣金臟法加滑石、甘草治之。如痰多者,不因暑而因濕,不名咳而名嗽,不在肺而在脾,不用清而用溫。果因痰而致嗽者,宜用加味二陳法治之。倘不細辨,以暑為濕,誤用溫藥,擾動其絡,絡中血沸,而成吐血之 ,然則宜用卻暑調元法去東參、半夏,加杏仁、花粉、旱蓮、生地治之。大概總宜清暑保金,庶不至蔓延虛損耳。

暑瘵

暑瘵者,驟然吐血衄血,頭目不清,煩熱口渴,咳嗽氣喘,脈象浮取則洪,中取則空,沉取複有。此因盛夏之月,相火用事,火爍肺金,複燃陽絡,絡血上溢所致。昧者以為癆瘵,殊不知火載血上,非真陰虧損而為虛癆者比也。

當清暑熱以保肺,清絡熱以止血。如初起體實者,宜以清宣金臟法加枯芩、黑梔治之。體弱者,宜以卻暑調元法去石膏、半夏、粳米,加鮮地、鮮斛、鮮藕節治之。如未止,再加丹皮、旱蓮草可也。雖非癆瘵之病,但失血後有潮熱咳嗽之証,小數之脈,其陰分不虧亦虧,又當以甘鹹養陰法治之,倘蹉跎失治,傷及真陰,遂難療矣。

霍亂

霍亂之証,在夏秋為多,得之於風、寒、暑、熱,飲食生冷之邪,雜糅交病於中,正不能堪,一任邪之揮霍擾亂,故令三焦混淆,清濁相干,亂於腸胃也。其証嘔吐瀉利,腹中大痛,脈多微澀,或沉而伏,或大而虛。其風甚者,則頭痛寒熱。寒甚者,則轉筋厥冷。暑甚者,則大渴引飲。邪在上焦則吐多,下焦則瀉多,中焦則吐瀉俱甚。總宜治亂保安法加減主之,風甚加蘇葉、橘紅,寒甚加草蔻、木瓜,暑甚加蘆根、竹茹,吐多加黃連、乾薑,瀉多加葛根、荷葉。倘吐瀉不已,損傷中焦之氣,以致陰陽間隔,手足厥冷,脈微欲絕,不多飲水者,無分風、寒、暑、熱,急以挽正回陽法救之。若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名曰乾霍亂也,又名絞腸痧也,急用古方炒鹽調童便,服之探吐則愈。若舌卷筋縮,卵陰入腹為難治。大率霍亂之脈,洪大而滑者生,微澀漸遲者死。

痧氣

南方之人,體氣不實,偶觸糞土沙穢之氣,即腹痛悶亂,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訛也。蓋痧在皮膚氣分者,宜刮之,在肌肉血分者,宜刺之,此輕而淺者言也。若深重者脹塞腸胃,壅阻經絡,直犯乎心,斯須莫救,刮刺無功,非藥劑不能救也。須知痧無定脈,凡脈與証不應者,即為痧脈也。其見証不可不分︰如風痧者,頭疼自汗,腹痛肢麻。暑痧者,頭暈汗多,吐瀉腹痛。陰痧者,腹痛肢冷,即涼痧也。陽痧者,腹痛肢暖,即熱痧也。又有膚隱紅點,一如 疹,此痧在肌表,為紅痧也。滿身脹痛,且有黑斑,此痧毒在乎臟腑,為烏痧也。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大痛,為絞腸痧也。痧之為病,不盡六氣所觸,或因飢飽勞役,或因穢濁所犯,皆可成痧,總宜芳香化濁法治之。法內有半夏、藿香,慎勿信俗醫為痧病中之禁藥也。風痧加荊芥、防風,暑痧加滑石、木瓜,陰痧加豆蔻、砂仁,陽痧加連翹、梔子,紅痧加牛蒡、薄荷,烏痧加檳榔、枳殼,悶痧加細辛、桔梗,絞腸痧加檀香、烏藥,倘其勢急不及進湯藥者,先以痧疫回春丹治之。

穢濁

穢濁者,即俗稱為齷齪也。是証多發於夏秋之間,良由天暑下逼,地濕上騰,暑濕交蒸,更兼穢濁之氣,交混於內,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初起頭痛而脹,胸脘痞悶,膚熱有汗,頻欲惡心,右脈滯鈍者是也。然有暑濕之分,不可以不察也。如偏於暑者,舌苔黃色,口渴心煩,為暑穢也。偏於濕者,苔白而膩,口不作渴,為濕穢也。均宜芳香化濁法治之,暑穢加滑石、甘草,濕穢加神曲、茅、蒼。吾衢見穢濁之証,便禁藥餌,惟以揪刮當先,殊不知禁滋膩呆滯之藥,如地、歸、沙參等味是也,芳香氣分之品、又何害乎?倘執禁藥之說,每見其輕証轉重,重証轉危,誤人性命,不可勝數,悲哉悲哉﹗

疰夏

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長暴暖,忽然眩暈、頭疼、身倦、腳軟,體熱食少,頻欲呵欠,心煩自汗是也。蓋緣三月屬辰土,四月屬巳火,五月屬午火,火土交旺之候,金水未有不衰,夫金衰不能製木,木動則生內風,故有眩暈頭疼。金為土之子,子虛則盜母氣,脾神困頓,故有身倦足軟,體熱食少。又水衰者,不能上濟乎心,故有頻欲呵欠,心煩自汗等証。此皆時令之火為患,非春夏溫熱之為病也。蔓延失治,必成癆怯之根,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暈甚者,加菊花、桑葉;頭痛甚者,加佩蘭、荷錢;疲倦身熱,加潞黨、川斛;心煩多汗,加浮麥、蓮子。加減得法,奏效更捷耳。

熱病

《金鑒》云︰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熱病者,乃冬傷正令之微寒,未即病也。倪氏謂︰交立夏以來,久伏之氣,隨時令之熱而觸發,故初病即發熱汗出,口渴心煩,不惡寒而反惡熱,脈來洪大之象,是為熱病也。《醫通》曰︰邪非外來,故但熱而不惡寒,熱自內發,故口燥渴而多引飲,其邪既郁為熱,不得複言為寒。合而觀之,熱病因伏氣者了然,然較晚發更發於晚,比諸溫更伏於深。初起之時,宜用清涼透邪法。熱勢不衰,繼用清涼蕩熱法。倘有惡寒相兼,脈象舉取浮緊,是有夏時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熱在裡,先用辛溫解表法,以透其外,外邪得透,再用清涼之劑,以蕩其裡熱也。設無浮緊之脈,又無惡寒之証,誤用辛溫之方,耗傷津液者,宜用清熱保津法加西洋參、石膏治之。倘或兼之惡風,微微汗出,脈象舉取浮緩,此表有風邪所加,風在外而熱在裡,當用辛涼解表法,先解其外也。至於舌苔化燥,譫語昏狂,急用清涼蕩熱法加紫雪丹治之。發斑者,加黃連、梔子;發疹者,加荷葉、牛蒡。須知熱病最易傷陰,當刻刻保陰為要,辛溫劫液之劑,勿浪用也。

霉濕

霉濕之為病,在乎五月也。芒種之後,逢丙入霉,霉與梅通,其時梅熟黃落,乍雨乍晴,天之日下逼,地之濕上蒸,萬物感其氣則霉,人感其氣則病。以其氣從口鼻而入,即犯上中二焦,以致胸痞腹悶,身熱有汗,時欲惡心,右脈極鈍之象,舌苔白滑。以上皆霉濕之濁氣,壅遏上中氣分之証,非香燥之劑,不能破也。擬以芳香化濁法,俾其氣機開暢,則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倘或連朝風雨,人冒之者,即患身痛腰疼,惡寒發熱,此邪由太陽之表,而入於少陰之裡,即《內經》所謂雨氣通於腎也,宜乎表裡兩解,擬以二活同祛法。倘兼腹痛泄瀉,再加煨葛、木香治之。

或問曰︰濕土之令,始於大暑,終於白露。今論霉濕在乎芒種之後,夏至節中,斯時相火司令,不論火而論濕,得非矛盾乎?答曰︰濕土之令,在於夏末秋前,蓋按《內經》六氣之主政也。然而土寄於四季之末,四時皆有濕病,總當因時製宜,不必拘於常例。即如春日陽和,夏日炎熱,秋日燥烈,冬日溫暖,何濕之有?惟其春雨瀟瀟,夏雨淋淋,秋雨霏霏,冬雨紛紛,人感之者,皆為濕病。今專論霉濕在乎五月,以其乍雨乍晴,濕中有熱,熱中有濕,與諸濕之病頗異,故列霉濕為一門。

擬用諸法

辛溫解表法︰(見前)

清涼滌暑法︰(見前)

祛暑解毒法︰治暑毒煩熱赤腫,身如針刺。

茯苓(三錢) 製半夏(一錢五分) 滑石(三錢,水飛) 粉甘草(五分)參葉(六分) 黃連(八分) 銀花(三錢) 連翹(三錢,去心)
加綠豆衣三錢,煎服。

凡暑熱成毒者,此法最宜。苓、夏偕甘,即海藏消暑方也。

滑石偕甘,即河間清暑方也。更佐參葉以卻暑,黃連以清心,銀翹、綠豆以解毒也。

增損胃苓法︰治暑濕內襲,腹痛水瀉,小便熱赤。

蒼朮(一錢,米泔炒) 濃朴(一錢,薑汁炒) 廣陳皮(一錢五分) 豬苓(一錢五分) 白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滑石(三錢,水飛) 藿香(一錢五分)
水煎,溫服。

蒼朴、陳皮以化濕,即平胃散損甘草也。二苓、澤瀉以利濕,即五苓散損桂、朮也。增滑石清暑滲濕,增藿香止瀉和中。凡因暑濕而致瀉者,是法最為拍合耳。

清暑開痰法︰治中暑神昏不語,身熱汗微,氣喘等証。

黃連(一錢二分) 香薷(一錢) 扁豆衣(三錢) 濃朴(一錢,薑汁炒) 杏仁(二錢,去皮尖研) 陳皮(一錢五分) 製夏(一錢五分) 益元散(三錢,入煎)
加荷葉梗七寸為引。汗多除去香薷。

連、薷、扁、朴,清熱祛暑;杏仁、陳、夏,順氣開痰;益元散,清暑寧心;荷葉梗,透邪宣竅。

卻暑調元法︰治暑熱盛極,元氣受傷。

石膏(四錢,煨) 滑石(三錢,飛) 白茯苓(三錢) 製半夏(一錢) 東洋人參(二錢,或用西洋人參) 麥門冬(二錢,去心) 粉甘草(六分)
加粳米一撮為引。

石膏、滑石,卻暑瀉火為君;茯苓、半夏,消暑調中為臣;暑熱刑金,故以人參、麥冬保肺為佐,暑熱傷氣,故以甘草、粳米調元為使。

清離定巽法︰治昏倒抽搐,熱極生風之証。

連翹(三錢,去心) 竹葉(一錢五分) 細生地(四錢) 元參(三錢) 甘菊花(一錢) 冬桑葉(三錢) 鉤藤鉤(四錢) 宣木瓜(一錢)
井華水煎服。

此法治熱極生風之証,故用連翹、竹葉,以清其熱;熱甚必傷陰,故用細地、元參,以保其陰;菊花、桑葉,平其木而定肝風;鉤藤、木瓜,舒其筋而寧抽搐。大易以離為火,以巽為風,今曰清離定巽,即清火定風之謂也。

涼解裡熱法︰(見前)

清熱保津法︰(見前)

清宣金臟法︰治熱爍肺金,咳逆胸悶,身體發熱。

牛蒡子(一錢五分) 川貝母(二錢,去心) 馬兜鈴(一錢) 杏仁(二錢,去皮尖,研) 陳栝蔞殼(三錢) 桔梗(一錢五分) 冬桑葉(三錢)
加枇杷葉三錢去毛蜜炙為引。

夏日炎暑,火旺克金,宜乎清熱宣氣,保其金臟。法中蒡、貝、兜鈴,清其肺熱;杏、蔞、桔梗,宣其肺氣。夫人身之氣,肝從左升,肺從右降,今肺被暑熱所爍,而無降氣之能,反上逆而為咳矣。故佐桑葉以平其肝,弗令左升太過;杷葉以降其肺,俾其右降自然。升降如常,則咳逆自安謐矣。

加味二陳法︰(見後)

甘鹹養陰法︰治熱傷血絡,損及陰分,潮熱咳嗽。

大乾地(四錢) 龜版(三錢,炙) 阿膠(二錢,另燉沖) 旱蓮草(三錢)女貞子(二錢) 牡丹皮(一錢五分)
加淡菜三錢,井水煎服。

法中乾地甘寒,龜版鹹寒,皆養陰之要藥。阿膠甘平,淡菜鹹溫,並治血之佳珍。旱蓮甘寒,汁黑屬腎,女貞甘涼,隆冬不凋,僉能補益腎陰。佐以丹皮之苦,清血中之伏火,火得平靜,則潮熱咳血均愈矣。

治亂保安法︰治夏秋之間,霍亂吐瀉,腹中絞痛。

廣藿香(一錢五分) 台烏藥(一錢) 廣木香(五分) 製半夏(一錢) 白茯苓(三錢) 茅蒼朮(八分,米泔浸炒) 陽春砂仁(八分,研沖)
加伏龍肝三錢,水煎服。

邪擾中州,揮霍擾亂,宜此法也。首用藿香、烏、木,行氣分以治其亂。夏、苓、蒼朮,祛暑濕以保其中。更佐砂仁和其脾,伏龍安其胃,此猶兵法剿撫兼施之意也。

挽正回陽法︰治中寒腹痛,吐瀉肢冷,或昏不知人,脈微欲絕。

東洋參(三錢,米炒) 白茯苓(三錢) 于潛術(一錢,土炒) 粉甘草(五分,炙) 安桂(八分,細銼分沖) 淡附片(八分) 炮薑炭(六分) 吳茱萸(八分,泡淡)
頭服略煎,次服濃煎。

是法即陶節 回陽救急湯,除陳、夏、五味也。蓋以參、苓、朮、草挽其正,炮薑、桂、附回其陽,更佐吳茱萸,破中下之陰寒,陰寒一破,有若撥開雲霧,而見天與日也。

芳香化濁法︰治五月霉濕,並治穢濁之氣。

藿香葉(一錢) 佩蘭葉(一錢) 陳廣皮(一錢五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酒洗) 濃朴(八分,薑汁炒)
加鮮荷葉三錢為引。

此法因穢濁霉濕而立也。君藿、蘭之芳香,以化其濁;臣陳、夏之溫燥,以化其濕;佐腹皮寬其胸腹,濃朴暢其脾胃,上中氣機,一得寬暢,則濕濁不克凝留;使荷葉之升清,清升則濁自降。

金水相生法︰治疰夏眩暈神倦,呵欠煩汗,及久咳肺腎並虧。

東洋參(三錢) 麥冬(三錢,去心) 五味子(三分) 知母(一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法內人參補肺,麥冬清肺,五味斂肺,此千金生脈飲也。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汗多等証。今以此方治疰夏,真為合拍。加色白之知母,以清其肺,複清其腎;色黑之元參,以滋其腎,兼滋其肺;更以甘草協和諸藥,俾金能生水,水能潤金之妙耳。

二活同祛法︰治表裡受濕,寒熱身疼,腰痛等証。

羌活(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五分) 獨活(一錢五分) 細辛(五分) 茅蒼朮(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加生薑三片,煎服。

兩感表裡之濕証,此法堪施。其中羌活、防風,散太陽之表濕;獨活、細辛,搜少陰之裡濕;蒼朮燥濕氣,生薑消水氣;蓋恐諸藥辛溫苦燥,故佐甘草以緩之。

備用成方

藿香正氣散︰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凡感嵐障不正之氣,並宜增減用之。

藿香 紫蘇 白芷 桔梗 大腹皮 濃朴 陳皮 半夏曲 白朮 茯苓 甘草
加薑、棗,煎服。

六和湯︰治夏月飲食不調,內傷生冷,外傷暑氣,寒熱交作,霍亂吐瀉,及伏暑煩悶等証。

藿香 砂仁 杏仁 濃朴 扁豆 木瓜 人參 白朮 茯苓 半夏 甘草
加薑、棗,煎服。

縮脾飲︰清暑氣,除煩渴,止吐瀉霍亂,及暑月酒食所傷

扁豆 葛根 烏梅 草果 砂仁 粉甘草

豐按︰正氣散之白朮,六和湯之人參,縮脾飲之烏梅,凡病初起者,如參、朮之滯,烏梅之收,不克遽用,務宜臨証時增減可也。

香薷飲︰治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痛肢倦,或煩渴,或吐瀉。

香薷 製濃朴 扁豆
本方加黃連名四味香薷飲,治同。

新加香薷飲︰治暑溫汗不出者。

香薷 濃朴 鮮扁豆花 銀花 連翹
水煎,稍涼服。

豐按︰香薷辛溫香散,宜於陰暑而不宜於陽暑也。蓋陰暑無汗,用香薷以發之;陽暑多汗,用之能無害乎?李時珍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猶冬月之用麻黃。由是論之,其發表之功可見矣。今人不別陰陽,一概用之則誤甚。

桂苓甘露飲︰治中暑受濕,引飲過多,頭痛煩渴,濕熱便秘。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甘草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豐按︰河間製是方,以膏、寒、滑、草清其暑熱,佐以五苓利其濕熱。如舌苔白者,或黃澤者,皆可用之;稍乾燥者,是暑熱將化為火,肉桂又當禁用。

竹葉石膏湯︰治傷暑發渴,脈虛。

竹葉 石膏 人參 甘草 麥冬 製夏
加粳米、生薑,水煎,溫服。

人參白虎湯︰治太陽中 ,身熱汗出,惡寒足冷,脈微口渴。

人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加粳米為引。先煮石膏數十沸,再投藥米,米熟湯成,溫服。

豐按︰斯二方,皆長沙所作,人皆知長沙之書,專治傷寒,誰知其亦治暑乎﹗故豐嘗謂欲治六氣之時邪,總當先讀傷寒書而後可。

六一散︰治傷寒中暑,表裡俱熱,煩熱口渴,小便不通,瀉痢暑瘧,霍亂吐瀉。

滑石(六兩,水飛) 甘草(一兩)
為末,燈心湯調下。

此方是河間所作也,一名天水散。少加辰砂以清心,名益元散;少加薄荷以清肺,名雞蘇散︰少加青黛以清肝,名碧玉散。治同。

三石湯︰治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

生石膏 寒水石 飛滑石 通草 杏仁 竹茹 銀花 金汁
水煎,溫服。

清營湯︰治暑溫逼近心包,舌赤煩渴,不寐譫語。舌苔白滑,不可與也。

元參 丹參 生地 麥冬 黃連 竹葉 連翹 銀花 犀角
水煎,溫服。

豐按,鞠通先生云︰溫者熱之漸,熱者溫之極也,暑溫較暑熱為輕者,不述可知。此二方乃大寒之劑,治暑溫似乎過峻,試問治暑熱之病,將何寒藥所用耶?竊謂治暑熱,二方最可,治暑溫,不若豐之清涼滌暑法為穩。

來複丹︰治上盛下虛,裡寒外熱,及伏暑泄瀉,中 冒暑。

玄精石 硝石 硫黃 五靈脂 青皮 陳皮
米飲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

豐按︰此丹可備中暑之急。

介賓玉女煎︰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煩熱乾渴,失血等証。

生石膏 知母 麥冬 熟地 牛膝
水煎服。如火盛極者,加梔子、地骨皮之屬。

豐按︰此方,以生地易熟地最妥。

生脈散︰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虛而咳。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胸滿氣促,身熱心煩,口渴惡食,自汗身重,肢體疼痛,小便赤澀,大便溏黃,而脈虛者。

人參 黃耆 白朮 炙草 麥冬 五味子 蒼朮 神曲 青皮 陳皮 黃柏 澤瀉 升麻 葛根 當歸
加薑、棗,煎服。

豐按︰千金生脈散,治熱傷元氣,熱中無濕,所以用麥冬以清熱,人參以補氣,五味以斂氣,無濕之証,故用甘涼滋臟無害也。東垣清暑益氣湯,治暑傷元氣,暑中有濕,所以用柏、蒼、陳、澤等藥于益氣之中,有濕之証,故佐苦燥通利無害也。古人用藥,少而不漏,多而不亂,學人當細玩之。

漿水散︰治中暑泄瀉,多汗脈弱。

炮薑 附子 炙甘草 肉桂 高良薑 醋炒半夏
漿水煎,去滓冷服。

《醫通》曰︰漿水者,乃秫米和曲釀成,如醋而淡。《集解》曰︰泄利漿水,澄澈清冷。觀此二說,全不相合,豐每用是方,以土漿煎藥,無不取效,似不必辨其孰是。考土漿之功能、主治瀉痢,入此方中,最合拍耳。

冷香飲子︰治中暑,內夾生冷凍飲料食,腹痛瀉痢。

附子 草果 橘紅 炙草
加生薑,水煎,冷服。

大順散︰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霍亂吐瀉。

乾薑 肉桂 杏仁 甘草
共為末,每服二錢,沸湯調服。

豐按︰漿水散,冷香飲子,皆治中暑之泄瀉,而用薑、附之熱劑,其實治暑月之陰寒,非治陽暑之証,可想而知矣。大順散,亦然也。所以治暑宜分陰陽,弗執暑為陽邪之說耳。

痧疫回春丹︰治一切痧疫神效。

蒼朮(二兩) 雄黃(七錢,飛淨) 沉香(六錢) 丁香(一兩) 木香(一兩)鬱金(一兩) 蟾酥(四錢) 麝香(一錢)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加飛淨朱砂為衣,每服五厘,開水吞服,亦可研末吹鼻。

豐按︰此丹治痧極妥,無論風、暑、陰、陽、紅、烏、悶、絞等痧,皆可治之。倘能辨者,於藥引中變動可也。

行軍散︰治霍亂痧疫,去一切穢惡。

西牛黃(一錢) 當門子(一錢) 雄黃(八錢,飛淨) 火硝(三分) 蓬砂(一錢) 梅冰(一錢) 飛金(二十頁) 真珠(一錢)
八味各研極細,再合擂勻,每二、三分冷開水下。

絳雪(一名紅靈丹)︰治霍亂吐瀉,痧脹時疫等証。

朱砂(一兩) 雄黃(六錢,飛) 飛金(五十頁) 礞石(四錢, ) 牙硝(一兩) 蓬砂(六錢) 當門子(三錢) 梅片(三錢)
共研極細末,每一分開水送下。

豐按︰此二方,皆可援一時之急,凡有求名遠處者,覓利他方者,皆可預藏於篋,以備自用,或可濟人。

紫雪︰治內外煩熱,一切火証。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磁石 硝石 朴硝 辰砂 沉香 木香 丁香 麝香 升麻 元參 羚羊角 犀角 甘草 黃金
合成退火氣,冷開水調服每一、二錢。

豐按︰是方藥力峻猛,體非強壯,証非實火,不宜浪用。嘗見今之醫者,一遇神昏譫語,不分虛實,遂謂邪入心包,隨手用之,毫無忌憚。倘鄭聲喃喃,由心神不足而致者,一妄用之,禍必旋踵。臨証之際,當分虛實而施,庶無差誤。

黃龍湯︰治失下循衣撮空,體虛熱盛,不下必死。

大黃 濃朴 枳實 芒硝 熟地黃 當歸 人參
照常煎服。

豐按︰此方治熱病已成可下之証。醫者因其體虛,當下失下,而成撮空理線,循衣摸床等証,所以用攻補兼施之方,蕩其邪而不傷正,補其正而不礙邪,誠穩妥之良方,今醫畏用何哉?

臨証治案

陰暑誤用陽暑之藥

古黔吳某,晚餐之後,貪涼而睡,醒來頭痛畏寒,壯熱無汗,氣口脈緊,舌苔邊白中黃。豐曰︰此陰暑兼食之証也。即以藿香正氣散去白朮,加香薷治之,服一煎未有進退。又更一醫,遂駁陰暑之謬,暑本屬陽,何謂為陰?見病患身熱如火,遂用白虎東加蘆根、連翹等藥。初服一帖,似得小效,繼服一帖,即譫語神昏,頻欲作嘔,舌苔灰黑。醫謂邪入心包,照前方再加犀角、黃連、紫雪等品,服下全無應驗,仍求豐診。其脈右勝於左,形力並強,此邪尚在氣分,猶未逆傳心包,視其舌苔,灰黑而濃,依然身熱昏譫嘔逆等証。竊思其邪必被寒涼之藥所阻,非溫宣透法,不克望其轉機。當用杏仁、薤白、豆卷、藿香、神曲、蔻仁、香薷、橘殼,加益元散合為一劑,服頭煎熱勢益劇,次煎通身有汗,則壯熱漸退盡矣。來邀複診,神未清明,譫語仍有,舌苔未退,更覺焦乾,右脈仍強,愈按愈實。豐曰︰汗出熱退,理當脈靜津回,神氣清爽,今不然者,定有燥結留於腸胃。思表邪退盡,攻下無妨,用黃龍湯以芒硝改元明粉,以人參換西洋參,服下半日許,遂得更衣,諸恙忽退,繼用蘇土養陰之法,日漸全可。

或問曰︰彼醫証雖誤治,謂暑本屬陽,何謂為陰?亦似近理,其說當有所本也。答曰︰然也,即《條辨》有云︰暑字從日,日豈陰物乎?暑中有火,火豈陰邪乎?殊不知前賢取陰暑二字之義。陰,陰寒也;暑,暑月也。暑月傷於陰寒,故名陰暑。曰︰何不以傷寒名之?曰︰寒乃冬令之氣,在暑月不能直指為寒,蓋恐後學不明時令,先賢之用心,亦良苦矣。

驟然中暑

盛夏時,豐赴西鄉療病,路過石梁村口,見一人奄然昏倒於道旁,遂停輿出診。脈之兩手洪大,其為暑熱所中者昭然。即以通關散吹鼻,似欲噴嚏而不得,令輿夫揪之,又令入村採蒜取汁,頻頻灌之,連得噴嚏,少焉乃蘇。求賜一方,遂用六和湯去參、朮、濃朴,加滑石、通草,囑服三帖。數日後,登門泥首而去。

暑風急証

城西陳某,年近五旬,倏然昏倒,人事無知,手足抽掣。一醫作中暑論治,雖不中亦不遠矣。一醫輒稱中風,反駁前醫有誤,敢以小續命湯試之,更加搐搦,身熱大汗,迓豐商治。診其脈,洪大而數,牙關緊閉,舌不能出,但見唇焦齒燥。豐曰︰此暑風証也。稱中風之醫,亦在座中,遂曰︰子不觀《指南醫案》,常有暑風,何得有搐搦之証?曰︰香岩之案,謂暑風系暑月所感之風,非熱極生風之內風也。豐今所謂乃暑熱內燃,金被火爍,木無所製,致發內風之証也。理當清其暑熱,兼平風木。遂用清離定巽法加石膏、甘草,橘絡、扁豆花治之。彼醫似為不然,病家咸信于豐,即使人揀來煎服,幸喜法中病機,抽搐稍定,神識亦省,繼服二帖,得全愈矣。

江誠曰︰今之醫者,每見夏月有頭痛發熱,而無昏倒肢抽,皆批為暑風之証,大概亦得香岩之皮毛,而未得其骨髓,此耳聽之學,非神聽之學可知。

暑溫過服大寒致變

西鄉吳某,偶患暑溫,半月餘矣。前醫認証無差,惜乎過用寒劑,非但邪不能透,而反深陷於裡,竟致身熱如火,四末如冰。複邀其診,乃云熱厥,仍照舊方,添入膏、知、犀角等藥,服之益劇,始來求治於豐。診其左右之脈,舉按不應指,沉取則滑數。豐曰︰邪已深陷於裡也。其兄曰︰此何証也?曰︰暑溫証也。曰︰前醫亦云是証,治之無效何?曰︰暑溫減暑熱一等,蓋暑溫之勢緩,纏綿而愈遲;暑熱之勢暴,涼之而愈速。前醫小題大作,不用清透之方,恣用大寒之藥,致氣機得寒益閉,暑溫之邪,陷而不透,非其認証不明,實系寒涼過度。刻下厥冷過乎肘膝,舌苔灰黑而膩,倘或痰聲一起,即有倉扁之巧,亦莫如何﹗明知証屬暑溫,不宜熱藥,今被寒涼所壓,寒氣在外在上,而暑氣在裡在下,暫當以熱藥破其寒涼,非治病也,乃治藥也。得能手足轉溫,仍當清涼養陰以收功。遂用大順散加附子、老蔻。服一帖,手足漸轉為溫,繼服之,舌苔仍化為燥,通身大熱,此寒氣化也,暑氣出也,當變其法。乃用清涼透邪法去淡豉,加細地、麥冬、蟬衣、荷葉,一日連服二劑,周身得汗,而熱始退盡矣。後擬之法,皆養肺胃之陰,調治匝月而愈。

程曦曰︰學醫知常為易,知變為難。病有千變,而藥亦有千變。即如是証,過服寒涼,熱証未去,而寒証又生,此病一變也。暫用溫熱之劑,先破寒涼之氣,此藥一變也。服之肢體回溫,舌苔仍燥,此病又一變也。即舍熱藥,轉用涼劑收功,此藥又一變也。不知通變之醫,反謂朝秦暮楚,僥幸圖功耳。

暑熱劫絡致成暑瘵

長洲葉某,忽然血湧盈升,身熱口渴,速來求治於豐。抵其寓,見幾上有參湯一盞,病者即詢可服否?豐曰︰姑診其脈,辨其虛實可知。按之洪大而來,舌苔黃而欠潤,此暑熱內劫陽絡之候,即經謂陽絡傷,血從上溢是也,當從暑瘵治之,速清暑熱以養其陰,參湯勿可服也。遂用玉女煎以生地易熟地,再加滑石、蔞根、杏仁、桑葉,兩日連嘗四劑,咳血並止,身熱亦退矣。

陰寒霍亂熱補而瘳

施秉羅某之父,大耋高年,素來矍鑠,忽于孟秋之初,霍亂吐瀉,肢痛肢涼。差人來請豐診、其脈遲細,神識模糊。曰︰此中陰寒之証也。急以挽正回陽法治之,至日晡腹痛益甚,汗出淋漓,逆冷益深,倏然昏倒,大眾驚慌,複來邀診。診得六脈全無,不語如尸,呼吸微絕。思丹溪有云︰倉卒中寒,病發而暴,難分經絡,溫補自解。忽記其家有真參寶藏,速取一錢,合野山高麗參五錢,淡附片四錢,濃煎滲下,次煎繼之,約一時許,忽長嘆一聲,漸有呼吸,五更時分,身體稍溫。次日清晨,又邀複診,按其脈象,沉細如絲,舌淡無榮,苔白而潤,四肢轉暖,人事亦清,吐瀉腹痛僉減,今當溫補脾陽,兼養心營,仍用二參、附片,加入薑炭、 、甘、歸、神、柏、棗,服下又中病機,一候遂全瘥矣。

陰虛疰夏

江蘇張某,于麥秋患頭暈目眩,食減神疲,偶患頭痛。一醫作水不涵木治之,雖未中機,尚稱平穩。一醫作風濕侵脾治之,服之神氣更疲。邀豐診之,脈濡且弱,毫無外感之形,見其呵欠頻頻,似屬虧象。豐曰︰此陰虛之體,過於煩勞,勞傷神氣所致,所以前醫滋補無妨,後醫宣散有損。張曰︰頭痛非外感乎?曰︰非也。外感頭痛,痛而不止;今痛而暈,時作時止,是屬內傷。曰︰何証也?曰︰疰夏也。當用金水相生法去玄參、知母,加冬桑葉、 豆衣、省頭草治之,服至第三劑,諸 皆屏矣。

熱病化燥傷津

芹嶺王某,來郡應試,忽沾熱病,其師知醫,以為風食,而用羌、防、楂、曲等藥,則熱渴更甚,譫語發狂。邀豐醫治,脈形洪數有力,舌苔黑燥而濃,此屬熱邪化燥,津液被劫,非咸苦下法,不能攻其熱而保其陰,倘畏而不用,則津液告匱為難治。即以潤下救津法加紫雪五分,隨即揀來煎服。服後約半日許,遂欲更衣,乃得燥屎數團,狂勢似緩。繼進次煎,又得燥屎無數,神氣覺疲,令房中寂靜,待其安睡,計五、六時始醒,醒來神識已清,身涼微汗,舌黑而潤,六脈不躁。豐曰︰“邪已解也。”用西洋參、麥冬、生地、玉竹、麻仁、蔞殼、米仁、炙草等藥,令服三劑而安。

霉濕時病

東鄉劉某,來舍就醫,面目浮腫,肌膚隱黃,胸痞脘悶,時欲寒熱,舌苔黃膩,脈來濡緩而滯。豐曰︰此感時令之濕熱也,必因連日務農,值此入霉之候,乍雨乍晴之天,濕熱之邪,固所不免。病者曰然。豐用芳香化濁法,加白芷、茵陳、黃芩、神曲治之,服五帖,遂向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