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第一節‧臨產

徐藹輝曰︰《濟生產經》曰︰胎前之脈貴實;產後之脈貴虛。胎前則順氣安胎;產後則扶虛消瘀。此其要也。丹溪云:產後脈洪數;產前脈細小澀弱,多死。懷妊者,脈主洪數。已產而洪數不改者,多主死。

楊子建《十產論》︰一曰正產。二曰傷產︰未盈月而痛如欲產,非果產也,名為試月,遽爾用力,是謂傷產。三曰催產︰正產之候悉見而難產,用藥催之,是謂催產。四曰凍產︰冬產血凝不生。五曰熱產︰過熱血沸,令人昏暈。六曰橫產︰兒身半轉,遽爾用力,致先露手,令穩婆推足入腹。七曰偏產︰兒未正而用力所致。八曰礙產︰兒身已順,不能生下,或因臍帶絆肩,令穩婆撥之。九曰坐產︰急於高處系一手巾,令母攀之,輕輕屈足坐身,可產。十曰盤腸產︰臨產母腸先出,然後兒生;產後若腸不收,用醋半盞,新汲水七分和勻, 產母面,每 一縮,三 盡收。

孕婦只覺腹痛,未必遽產;連腰痛者為將產,胞系於腎故也。凡腰腹痛,試捏產母手中指中節或本節跳動,方可臨盆,即產。

王孟英按︰中指跳動,亦有不即產者;更有腰腹不甚痛,但覺酸墜而即產者。兒未生時,頭本在上,欲生時轉身向下,故腹痛難忍。此時婦當正身寬帶仰臥,待兒頭到了產戶,方可用力催下。若用力太早,或束肚倚著,兒不得轉身。即有橫生、逆生手足先出之患。

許叔微曰︰有產累日不下,服藥不驗,此必坐草太早。心懼而氣結不行也。經云︰恐則氣下;恐則精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氣乃不行。得紫蘇飲一服便產。(方見子懸門)

王孟英按︰難產自古有之。莊公寤生見於《左傳》。故先生如達,不坼不副,詩人以為異征。但先生難而後生易,理之常也,晚嫁者尤可察焉。然頗有雖晚嫁而初產不難者;非晚嫁而初產雖易,繼產反難者;或頻產皆易,間有一次甚難者;有一生所產皆易;有一生所產皆難者。此或由稟賦之不齊,或由人事之所召,未可以一例論也。諺云:十個孩兒十樣生,至哉言乎﹗若得兒身順下,縱稽時日,不必驚惶,安心靜俟可耳﹗

會稽施圃生茂才誕時,其母產十三日而始下,母子皆安。世俗不知此理,稍覺不易,先自慌張。近有狡黠穩婆,故為恫嚇,要取重價,臠而出之,索謝以去。奈貿貿者尚夸其手段之高。附識於此,冀世人之憬然悟。但有一種騾形者,交骨如環,不能開坼,名鎖子骨。能受孕而不能產,如懷娠,必以娩難死。此乃異稟,萬中不得其一。如交骨可開者,斷無不能娩者也。方書五種不孕之所謂螺者,即騾字訛也。蓋驢馬交而生騾,純牝無牡,其交骨如環無端,不交不孕,稟乎純陰,性極馴良,而善走勝於驢馬,然亦馬之屬也。

《易》曰︰坤為馬,行地無疆,利牝馬之貞,皆取象於此之謂也。人賦此形,而不能安其貞,則厄于娩矣。

催產神方 治胎漿已出,胎不得下,或延至兩三日者,一服即產,屢用有效。

當歸(四錢) 人參(一錢) 牛膝(二錢) 川芎(一錢) 龜板(三錢) 赫石(三錢研)肉桂(一錢去皮) 益母(二錢) 水煎服。

王孟英按︰此方極宜慎用,夏月尤忌,必審其確系虛寒者,始可服之。通津玉靈湯最妙。余用豬肉一味,煎清湯服,亦甚效。

附神驗保生無憂散 婦人臨產先服一二劑,自然易生;或遇橫生、倒產,甚至連日不生,速服一二劑,應手取效。

當歸(酒洗一錢五分) 川貝母(一錢) 黃耆(八分) 白芍(酒炒一錢二分冬月用一錢) 菟絲子(一錢四分) 濃朴(薑汁炒七分) 艾葉(七分) 荊芥穗(八分) 枳殼(炒六分) 川芎(一錢三分)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水二杯,薑二片,煎至八分,空腹溫服。

程氏方解 此方流傳海內,用者無不附應,而製方之妙,人皆不得其解。予謂孕婦胎氣完固,腹皮緊窄,氣血裹其胞胎,最難轉動。此方用撐法焉。歸、芎、白芍養血活血者也,濃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撐開血脈;羌活、荊芥疏通太陽,將背後一撐,太陽經脈最長,太陽治而諸經皆治;枳殼疏理結氣,將面前一撐;艾葉溫暖子宮,撐動子宮,則胞胎靈動;川貝、菟絲最能運胎順產,大具天然活潑之趣矣。此真無上良方云云。

如神散 路上草鞋一雙,名千裡馬,取鼻梁上繩洗淨燒灰,童便和酒調下三錢,神驗。武叔卿《濟陰綱目》云:於理固難通,于用實靈驗。

沈堯封曰︰千裡馬得人最下之氣,佐以童便之趨下,酒性之行血,故用之良驗。此藥不寒不熱,最是穩劑。

王孟英按︰催生藥不宜輕用,胎近產門而不能即下,始可用之。又須量其虛實,或補助其氣血;或展拓其機關;寒者溫行;熱者清降;逆者鎮墜。未可拘守成方而概施也。

《婦人良方》曰︰加味芎歸湯入龜板,治交骨不開。醋、油調滑石,塗入產門,為滑胎之聖藥。花蕊石散治血入胞衣,脹大不能下,或惡露上攻。蓖麻子治胎衣不下。佛手散治血虛危証。清魂散治血暈諸証。失笑散治惡露腹痛,不省人事。

徐藹輝曰︰佛手散亦下死胎。胎死宜先服此,不傷氣血。服此不下,次用平胃散加朴硝可也。

凍產治驗 劉複真治府判女,產死將殮。取紅花濃煎,扶女于凳上,以綿帛蘸湯罨之,隨以澆帛上,以器盛之,又暖又淋,久而蘇醒,遂產一男。蓋遇嚴冬,血凝不行,得溫故便產也。

逆產足先出,用鹽塗兒足底;橫產手先出,塗兒手心。

徐藹輝曰︰鹽螫手足,痛便縮入,俗乃謂之討鹽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