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論目為血脈之宗

內經曰:諸脈者皆屬於目目得血而能視針經曰:五臟六腑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則為約束裡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于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岐故見兩物目者五臟六腑之精榮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主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發於陽故陰陽合傳而為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之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東垣曰:夫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走於面,而走空竅,其清陽氣上散於目而為精,其氣走於耳而為聽,因心煩事冗飲食失節勞役過度,致脾胃虛弱,心火大盛,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邪害空竅,失明則日月不明矣。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稟受於脾,上貫於目,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脈之宗也,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靜而安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絡也,主百脈皆榮於目既勞役運動勢乃妄行,又因邪氣所並而損血脈,故諸病生焉。凡醫者不理脾胃及養血安神,治標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
按此論目為腑臟血脈精氣之宗至為詳悉豈但世俗拘之於五輪八廓而已也。

論目昏赤腫翳膜皆屬於熱

原病式曰目昧不明目赤腫痛翳膜皆瘍皆為熱也,及目膜俗謂之眼黑亦為熱也,或平白目無所見者熱氣鬱之甚也,或言目昧為肝腎虛冷者誤也,是以妄謂肝生於目腎主瞳子故妄言目昧為虛而冷也。 然腎水冬陰也,虛則當熱肝木春陽也,虛則當冷腎陰肝陽豈能同虛而為冷者歟,或通言肝腎之中陰實陽虛而無由目昧也,俗妄謂肝腎之氣衰少而不能至於目也,不知經言熱甚目瞑眼黑也,豈由寒乎,又如仲景言傷寒病熱極則不識人乃目盲也,正理論曰由熱甚怫鬱於目而致之然也,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悉由熱氣怫鬱玄府閉密而致氣液血脈榮衛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鬱結微甚而有病之輕重也,故知熱鬱於目無所見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則轉難辨物由目之玄府閉小也,隔縑視物之象也,或視如繩翼者玄府有所閉合者也,或目昏而見黑花者由熱氣甚而發之於目亢則害承乃製而反出其泣氣液昧之以其至近故雖微而亦見如黑花也,及沖風泣而目暗者由熱甚而水化製之也,故經言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氣並於下則足陰足陰則脹也,夫一水不能勝五火故目 而盲是以沖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於目也,陽氣內守于睛是火氣燔目故見風泣下
按此論熱甚怫鬱陰陽並厥玄府閉密致目病之由為詳蓋一主於火熱之化也,若由飲食辛熱七情所動六氣淫鬱氣血虛實則東垣子和陳無擇輩論亦已詳然亦有痰熱濕熱與夫服食金石燥熱之藥致者,或久病後榮衛虛弱肝氣腎陰不足,或元氣精氣虛衰及脫營為病皆有虛熱實熱之殊並宜分治。

論眼証分表裡治

機要曰在腑則為表當除風散熱在臟則為裡宜養血安神暴發者為表而易治久病者在裡而難愈。

論目疾宜出血最急

子和曰聖人雖言目得血而能視然血亦有太過不及也,太過則目壅塞而發痛不反則目耗竭而失明故年少之人多太過年老之人多不及但年少之人則無不及年老之人其間猶有太過者不可不察也。 夫目之內皆太陽經之所起血多氣少目之銳 少陽經也,血少氣多目之上綱太陽經也,亦血多氣少目之下綱陽明經也,血氣俱多然陽明經起於目兩旁交 之中與太陽少陽俱會於目惟足厥陰經連於目系而已故血太過者太陽陽明之實也,血不及者厥陰之虛也,故出血者宜太陽陽明蓋此二經血多故也。少陽一經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陽陽明出血則目愈明刺少陽出血則目愈昏要知無使太過不及以血養目而已凡血之為物太多則濫太少則枯人熱則血行疾而多寒則血行遲而少此常理也,目者肝之外候也,肝主目在五行屬木雖木之為物太茂則蔽密太衰則枯瘁矣。夫目之五輪乃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其白人屬肺金肉輪屬脾土赤脈屬心火黑水神光屬腎水兼屬肝木此世俗皆知之矣。及有目疾則不知病之理豈知目不因火則不病何以言之白輪變赤火乘肺也,肉輪赤腫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與腎也,赤脈貫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故內經曰:熱勝則腫凡目暴赤腫起羞明隱澀淚出不止暴寒目瞞皆太熱之所為也,治火之法在藥則鹹寒吐之下之在針則神廷上星囟會前頂百會血之翳者可使立退痛者可使立已昧者可使立明腫者可使立消惟小兒不可刺囟會為肉分淺薄恐傷其骨然小兒水在上火在下故目明老人火在上水不足故目昏,內經曰:血實者宜決之,又經曰: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如雀目不能夜視及內障暴怒大憂之所致也,皆肝主目血少禁出血止宜補肝養腎至於暴赤腫痛皆宜以 針刺前五穴出血而已次調鹽油以塗發根甚者雖至於再至於三可也,量其病勢,以平為期。
按此謂目疾出血最急於初起熱痛暴發,或久病鬱甚非三棱針宣泄不可然年高之人及久病虛損並氣鬱者宜從毫針補瀉之則可故知子和亦大略言爾於少陽一經不宜出血無使太過不及以血養目而已斯意可見。

論內障外障

龍木論曰眼疾有七十二般內障二十三候外障四十九候病狀一一不同據其疾狀認識既不差錯治療必有所憑。
謹按諸候詳見本論然內障為黑水神光昏翳外障則有翳膜者是今論中雖具諸候而所用藥多本風熱故並略去然內障有因於痰熱氣鬱血熱陽陷陰虛脫榮所致種種病因皆略之不議況外障之翳有起於內 外 睛上睛下睛中當視其翳色從何經而來如東垣治例魏邦彥夫人目翳從下而上病自陽明來也,綠非五色之正殆肺腎合而為病也,乃就畫家以墨調膩粉合成色諦視之與翳色同矣。肺腎為病者無疑乃瀉肺腎之邪而以入陽明之藥為之使既效而他日複病作者三其所從來之經與翳色各異因詢此必經絡不調目病未已問之果然如所論治之疾遂不作若此憑其色究其所兼所本之因處治而不愈者蓋邪蘊日久而實元氣陰氣不足所致也,當以王道論治庶可但世俗不能守此理遂致失明者多矣。悲夫。

論瞳子散大

東垣曰:瞳子散大者由食辛熱之物太甚故也。所謂辛主散熱則助火上乘於腦中其精故散精散則視物亦散大也,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者也,今視物不真則精衰矣。蓋火之與氣勢不兩立故經曰:壯火食氣壯火散氣手少陰足厥陰所主風熱連目系邪入中人各從其類故循此道而來攻頭目腫悶而瞳子散大皆血虛陰弱故也。當除風熱涼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氣則愈矣。

論倒睫赤爛

東垣曰:夫眼生倒睫拳毛者兩目緊急皮縮之所致也,蓋內複熱致陰氣外行當去其內熱並火邪眼皮緩則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內臉向外速以三棱針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針鋒立愈目眶歲久赤爛俗呼為赤瞎是也,當以三棱針刺目眶外以瀉濕熱而愈。
按以上所論可謂深達病情然是証亦多是血熱陰虛火動所致蓋血所以滋經脈養毛發者也,故當外治以瀉其瘀熱內治以杜絕其源可也。

論目不能遠視為陰氣不足

東垣曰:能遠視不能近視者陽氣不足陰氣有餘也,乃氣虛而血盛也,血盛者陰火有餘氣虛者氣弱也,此老人桑榆之象也,能近視不能遠視者陽氣有餘陰氣不足也,乃血虛氣盛血虛氣盛者皆火有餘元氣不足火者元氣穀氣真氣之賊也,元氣來也,徐而和細細如線邪氣來也,緊而強如巨川之水不可遏。
謹按陽氣者猶日火也,陰氣者金水也,先儒所謂金水內明而外暗日火內暗而外明者也,然人目眼備臟腑五行精華相資而神明故能視即此理之常也,雖經曰:目得血而能視殊不言氣者蓋血得氣為水火之交而能神明之也,否則陰虛不能視遠陽乏不能視近是為老人桑榆之漸然學人於目病能求諸此則思過半矣。

論目疾分三因

陳無擇云:病者喜怒不節,憂思兼並,致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隨氣上厥,逢腦之虛侵淫眼系,蔭注於目輕則昏澀重則障翳眵淚 肉白膜瞞睛皆內所因,或數冒風寒不避暑濕邪中于項乘虛循系以入於腦故生外翳醫論中所謂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隨八風所中變生諸証皆外所因,或嗜欲不節飲食無時生食五辛熱啖炙爆馳騁田獵冒涉煙塵勞動外情喪明之本,皆不內外因治之。
按論中所言致証之因至為詳悉惜乎,其方多本於風熱及水臟陽虛處治而未備學人當自為通變矣。

論偷針眼

巢氏曰凡眼內 頭忽結成 三五日間便生濃汁世呼為偷針此由熱氣客在 間熱搏於津液所成但其勢輕者小小結聚汁潰熱歇乃瘥。
謹按世傳眼 初生小 視其背上即有細紅點如瘡以針刺破眼時即瘥故名偷針實解太陽經結熱也,人每試之有驗然巢氏但具所因而不更分經絡其諸名實所遇者多矣。

眼目治法

治風之劑

局方密蒙花散 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並暴赤腫

羌活 白蒺藜(炒) 木賊 密蒙花 石決明(各一兩) 菊花(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清食後調下

三因羌活散 治風毒上攻眼目昏澀翳膜生瘡及偏正頭疼目小黑花累累者

羌活 川芎 天麻 青皮 旋複花 南星(炮) 本(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入薑三片薄荷七葉。
按以上並足太陽厥陰藥也。

東垣明目細辛湯 治兩目發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風寒怕火眼睫成紐眵糊多癮澀而難開眉攢腫

悶鼻塞涕唾稠粘大便秘澀

麻黃 羌活(各三錢) 防風(二錢) 本 白茯苓 當歸尾(各一錢) 川芎 細辛 蔓荊子(各半錢) 荊芥穗(一錢半) 生地黃(一錢酒製) 椒(八個) 桃仁(二十個) 紅花(少許)
上 咀,分作四服每服水煎,食後熱服
按此足太陽厥陰手少陰藥也。

機要四物龍膽湯 治目赤暴發雲翳疼痛不可忍

四物湯(各半兩) 羌活 防風(各三錢) 防己 龍膽草(各二錢)
上 咀,作數服水煎
按此足厥陰太陰太陽藥也。

防風飲子 治拳毛倒睫

黃耆 甘草 人參(各一錢) 葛根(半錢) 防風 細辛葉 蔓荊子(各半錢) 當歸(七分半)
上 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按此足太陽陽明手足太陰藥也。

治熱之劑

局方洗心散 方見熱門

濟生羊肝丸 治肝經有熱目赤睛疼視物昏澀

羊肝(一具生用局方用白羊肝) 黃連(去鬚為末)
上先將羊肝去筋膜于沙盆內搗爛入連末杵和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用熟水送下
按此手少陰足太陰厥陰藥也。

東垣瀉熱黃連湯 治眼暴發赤腫疼痛

黃芩(酒製炒) 黃連(同上製) 草龍膽 生地黃(各一兩) 升麻(半兩) 柴胡(一兩)
上 咀,每四錢水煎去滓於日午前飯後熱服
按此手少陰太陰足陽明少陽少陰藥也。

治風熱之劑

局方明目流氣飲 治風熱上攻眼目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隱澀難開

大黃(煨) 牛蒡子(炒) 川芎 菊花 白蒺藜(炒) 細辛 防風 玄參 山梔 黃芩 甘草(炙) 蔓荊子 荊芥 木賊(各一兩) 草決明(一兩半) 蒼朮(泔浸炒二兩)
上為末,每二錢臨臥用,溫酒調下
按此手足三陰足陽明太陰藥也。

洗肝散 治風毒上攻暴作赤目腫痛難開隱澀眵淚

薄荷葉 當歸 羌活 防風 山梔仁 甘草 大黃 川芎(各二兩)
上為末,每二錢食後煎水調下
按此足太陽厥陰手足太陰藥也。

錢氏瀉青丸 治目暴發赤腫疼痛 方見熱門
按此足太陽少陽太陰厥陰藥也。

東垣連翹飲子 治目中溜火惡日與火癮澀小角緊久視昏花迎風有淚

蔓荊子 生甘草 連翹(各三分) 柴胡(二分) 黃芩(酒製半錢) 生地黃 當歸 紅葵花 人參(各三分) 黃耆 防風 羌活(各半錢) 升麻(一錢)
上 咀,作一服水煎,食後熱服
按此足三陽少陰厥陰藥也。

治濕熱之劑

神芎丸 治濕熱內甚目赤腫,或白睛黃色 方見火門
按此足陽明厥陰藥也。

東垣龍膽飲子 治肝眼流膿生疳翳濕熱為病

黃芩(炒) 青蛤粉 羌活 草龍膽(各三錢) 麻黃(一錢半) 蛇蛻皮 穀精草 川鬱金 炙甘草(各半錢) 升麻(二錢)
上細末每二錢食後茶調服。
按此足太陽陽明手足太陰藥也,以上六方宜隨表裡而輕重之亦不可例用。

理血之劑

局方明目地黃丸 治男女肝腎俱虛風邪所乘熱氣上攻目翳遮睛目澀多淚

牛膝(酒浸三兩) 石斛 枳殼(炒) 杏仁(去皮炒) 防風(各四兩) 生熟地黃(各一斤)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鹽湯下
按此出太陽例又氣藥也。

簡易加減駐景丸 治肝腎氣虛兩目昏暗視物不明

車前子(炒二兩) 熟地黃 當歸(各五兩) 楮實子 川椒(炒各一兩) 五味子 枸杞子(各二兩) 菟絲子(酒製半斤)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溫酒下。
謹按肝為相火有瀉無補況陰水虛而陽火實病目者多故此二方蓋補肝之陰虛也,頗有理故收入

地芝丸 治目不能遠視能近視,或亦妨近視

生地黃(焙乾) 天門冬(去心各四兩) 枳殼(二兩炒) 甘菊花(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茶清送下百丸食後。

理氣之劑

局方定志丸 治眼不能近視反能遠視者

白茯苓 人參(各三兩) 遠志(去心) 菖蒲(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七丸至二三十丸溫米飲下食後日三服。
按以上二方手太陰少陰藥也。

濟生桑白皮散 治肺氣壅塞毒氣上攻眼目白睛腫脹日夜疼痛

玄參 桑白皮 枳殼(炒) 升麻 杏仁(炒) 旋複花 防風 赤芍 黃芩 甘菊花 甘草(炙) 甜葶藶(炒各一兩)
上 咀,每半兩,入薑三片煎
按此又治風熱之劑也,出太陽例。

養陽之劑

東垣神效黃耆湯 治渾身麻木不仁,或頭面,或手,或腿腳麻木不仁兩目緊急縮小及羞明畏日,或視物無力

黃耆 (二兩) 人參(八錢) 炙甘草(一兩) 蔓荊子(三錢) 白芍(一兩) 陳皮(半兩)
上 咀,每五錢水煎臨臥熱服

蓋氣聰明湯 治飲食不節勞役形體脾胃不足得內障耳鳴,或多年目昏暗視物不能此藥能令人目廣大久服無內外障耳鳴耳聾之患

黃耆 甘草 人參(各半兩) 升麻 葛根(各三錢) 蔓荊子(一錢半) 芍藥 黃柏(酒炒各一錢)
上 咀,每服三錢水煎臨睡熱服近五更再服之得腫更妙如煩悶,或有熱漸加黃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若此一味多則不效

人參補胃湯 治勞役所傷飲食不節內障昏暗

前黃耆湯減陳皮 再減半加黃柏(一兩酒拌透)
上 咀,每服三四錢水煎食遠稍熱服後兩目廣大視物如童時覺兩腳踏地不知高下蓋冬天多服升陽藥故也。病減住服。
按以上手足太陰少陰藥也。

滋陰之劑

東垣連柏益陰丸

羌活 獨活 甘草 當歸尾(製) 防風 五味子(各半兩) 石決明(燒三錢) 草決明 細黃芩 黃柏 知母 黃連(酒拌炒各一兩)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百丸食遠茶清送下常多服補陽湯少服此丸

滋陰腎氣丸此壯水之主以鎮陽光

熟地黃(三兩) 牡丹皮(半兩) 生地黃(四兩) 澤瀉 茯苓(各二兩半) 當歸尾 山茱萸柴胡 五味子 乾山藥(各半兩)
上件于石臼中杵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鹽湯,空心服。
按以上並少陰藥也。

養陽滋陰之劑

局方菊睛丸 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常見黑花多淚

枸杞子(三兩) 蓯蓉(酒浸炒) 巴戟(去心各一兩) 甘菊花(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溫酒鹽湯食遠任下

東垣滋陰地黃丸 治眼目瞳子散大於黃睛視物無的,或卒然見非常之處

熟地黃(一兩) 生地黃(一兩半) 柴胡(八錢) 天門冬 炙甘草 枳殼(各三錢) 人參 地骨皮(各二錢) 黃連 五味子(各三錢) 黃芩(半兩) 當歸身(半兩酒拌焙)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百丸溫茶清送下日進二次忌辛辣生冷之物
按此二方足少陰之劑也,前方主右腎此方主左腎之藥故亦異爾

補陽湯 治陽不勝其陰乃陰盛陽虛則九竅不通青白翳見於大 及足太陽少陰經中鬱遏足厥陰肝經氣不得上通於目故青白翳內阻也,當於太陽少陰經中九原之下以蓋肝中陽氣衝天上行此乃先補其陽後於足太陽太陰標中(標者頭也,)瀉足厥陰肝經火下伏於陽中乃次治也,內經云:陰盛陽虛則當先補其陽後瀉其陰是也,每日清晨服補陽湯臨臥服益陰丸若天色變飲食不調俱不得服

羌活 獨活 甘草 人參 熟地黃 黃耆 白朮(各一兩) 澤瀉 陳皮(各半兩) 生地黃 白茯苓 知母(炒各三錢) 柴胡(三兩) 防風 白芍(各半兩) 肉桂(一錢) 當歸身(酒製三錢)
上同為粗末每服半兩水煎,空心服之。

沖和養胃湯 治內障眼得之脾胃元氣衰弱心火與三焦俱盛飲食失節形體勞役心不得休息故上為此疾服之神效

柴胡(七錢) 防風(半兩) 羌活 炙甘草 黃耆 (各一兩半) 當歸(製) 白朮 升麻 人參 葛根(各一兩) 白芍(六錢) 白茯苓(三錢) 乾薑(一錢) 五味子(二錢) 黃芩 黃連(各七錢)
上 咀,每五六錢水煎食遠稍熱服。
按以上足三陽手足太陰藥也。

治障翳諸方

龍木論還睛丸 治眼內赤澀有花,或黑,或白,或紅皆因肝臟積熱肺受風邪初患之時宜令針 治諸穴內服此

人參 桔梗 黃芩 熟地黃 防風 茺蔚子 車前子 知母(各二兩) 細辛 五味子(各二兩半) 玄參(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按本論治內障諸方與此相類者甚多姑存此法

局方蟬花無比散 治大人小兒風毒傷肝,或為氣攻一切眼目昏暗漸生翳膜,及久患頭風,牽搐兩眼漸漸細小,連眶赤爛

茯苓 甘草(炙) 防風(各四兩) 石決明(鹽水煮研如粉) 川芎 羌活 當歸(各三兩) 赤芍(十兩炒) 蒺藜(炒半斤) 蟬蛻(二兩) 蒼朮(十二兩) 蛇蛻(一兩)
上為末,每三錢食後米泔調茶清亦得
按此足三陽太陰厥陰藥也。

蟬花散 治肝經蘊熱毒氣上攻眼目赤腫多淚羞明一切風熱昏翳
穀精草 菊花 蟬蛻 羌活 甘草(炙) 白蒺藜(炒) 草決明 防風 山梔 川芎 密
蒙花 木賊 荊芥穗 黃芩 蔓荊子
上為末,每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按此足太陽少陽厥陰手太陰藥也。

本事方羊肝丸
菟絲子 車前子 麥門冬 決明子 茯苓 五味子 枸杞子 茺蔚子 苦葶藶 蕤仁 地膚子 澤瀉 防風 黃芩 杏仁(炒) 細辛 桂心 青葙子(各一兩) 熟地黃(一兩半) 白羯 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炒乾)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水下日三次
按此足太陽少陰手太陰少陰藥也。

秘方撥雲退翳丸 皇統年間醫官劉昌祖傳於世
栝蔞根 枳實 甘草(炙) 蔓荊子(焙) 薄荷(各五錢) 川芎 木賊(浸一宿焙) 密蒙花 荊芥穗 地骨皮 羌活 白蒺藜 甘菊花(各一兩) 蛇蛻 黃連(各三錢) 川椒(七錢半炒去目) 當歸(一兩半酒浸焙乾) 蟬蛻(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後臨臥日進三服翳者米泔水下睛暗當歸湯下內障木香湯下
按此足太陽厥陰手少陰藥也,然翳膜之疾有氣血虛實,或夾痰熱七情六淫,或陰火動濕熱致者種種不同皆宜求責但以上法不能以盡病情之變,學人宜擴充焉
點洗諸方

局方湯泡散 治肝經風熱上壅眼目赤澀睛疼多淚

赤芍 當歸 黃連(等分)
上為末,每二錢湯頓調熱洗日三五次御藥院方加荊芥

三因立勝散 治風熱攻眼隱澀羞明腫痛

黃連 秦皮 防風 黃芩(等分)
上 咀,水煎熱用新羊毫筆蘸刷洗眼

金露膏除昏退翳截定疼

蕤仁(槌碎) 黃丹(各一兩) 黃連(半兩) 蜜(六兩)
上先將黃丹炒令紫色入蜜攪勻下長流水四升以嫩柳枝五七莖一把定攪之次下蕤仁候滾十數沸

又下黃連用柳枝不住手攪疑至升七八合罩蘺內傾藥在紙上慢慢滴之勿令塵污如有瘀肉加 砂末一錢上火上慢開入前膏子內用

龍木論云:患傷寒熱病後切不可點恐損眼也,斯言可以為藥禁雲

寶鑒春雪膏 治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癮澀難開多眵淚羞明疼痛,或生翳膜

黃連(四兩銼用童便二升浸一宿去連用淬甘石) 南爐甘石(十二兩淬便汁浸) 好黃丹(六兩水飛) 砂(一錢細研水調在盞內頓乾為度,) 乳香 烏魚骨(燒存性) 當歸(各三錢) 麝香輕粉(各少許) 白丁香(半錢)
上各研另貯先用好蜜一斤四兩煉去蠟卻下甘石末不住手攪次下丹次下諸藥末不住手攪至紫金色不粘手為度,搓作鋌子每用一粒新水磨化時時點之忌酒濕面蕎麥之類

拔萃方 藥治偏頭疼眼疾

蒼耳頭 薄荷葉 盆硝 石膏(各一錢亂文者) 乳香 華細辛 貫芎(各半錢)
上為極細末早午夕三時 鼻

寶鑒方無蒼耳乳香細辛有荊芥桔梗

蟾光膏 治遠年病目不通道路退去雲膜須用十二月開成日合

白砂蜜(四兩用隔年蔥一根去鬚皮切短與蜜同煮去白膜要候蔥熟為度,以綿濾淨紙取蠟面)

黃丹 密陀僧(各水飛三錢生用) 爐甘石(火 五錢水飛)
以上三味研極細傾入前蜜中桃柳無節者各一枝攪勻

當歸 赤芍 杏仁(湯泡去皮尖各五錢) 黃連(去蘆淨二兩) 川芎(半兩) 秦皮 訶子皮 防風 石膏 玄精石 井泉石 無名異 玄參 代赭石 石決明
以上十味各三錢 咀用雪水,或長流水五升於銀器內熬至二升濾去滓淨再熬至一升傾入前藥蜜內銀器內慢火熬紫金色時再下後藥勿令過火

乳香 沒藥 琥珀 朱砂 蕤仁(各三錢)
以上五味先乾研極細入蕤仁研細水飛澄清極細才傾入前藥一同複熬以箸點藥於水中不散為度,勿令過與不及,取下於土中埋,七日取出置於銀器,或瓷器中,如法收貯,便再添入後細藥以桃柳枝攪勻。

南硼砂 珍珠 珊瑚枝 龍腦(各一錢) 麝香(半錢)
上五味研極細入藥中封定如有取不盡藥用淨水斟酌洗渲熬過另放洗眼,或膏子稠了傾些小調解。

灸雀目疳眼法

寶鑒雲小兒雀目夜不見物灸手大指甲後一寸內 橫大頭白肉際灸一炷如小麥大小兒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壯炷如小麥大在手大指次指兩骨間陷者中。
按灸法詳見資生等經,茲不備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