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四 瘟疫門

瘟疫總括

溫病傷寒傳變同,感寒即病傷寒名,冬受寒邪春複感,因感而發溫病成,至夏感發為熱病,逐戶相傳乃天行,四時不正為時氣,痧疹瘟 要詳明。

【注】瘟病之傳變與傷寒無異,有冬感於寒而即病者,名曰傷寒。有冬傷於寒而未即病者,寒邪藏於肌膚之內,伏於榮衛之間,至春複感春風,發為溫病;到夏複感暑熱,發為熱病。若逐戶闔門老幼相傳,乃天行瘟疫,其害更烈。或春夏應暖熱而反寒,秋冬應寒涼而反熱,此時四時不正之氣,名曰時氣,相感為病,亦與傷寒同其治也。其間或發 、發痧、發疹,要當詳明其証,治法在後。

溫病

冬受寒邪不即病,複感春寒發名溫,証同傷寒治雙解,嘔加生薑半夏均。

【注】溫病一証,乃冬受寒邪不即為病,至春複感春風而發者也。現証與傷寒相同,用雙解通聖湯兩解之。若嘔吐者,以生薑、半夏入之,其嘔自止。

雙解通聖湯(方見傷寒)

風溫

風溫複感春風發,汗熱身重睡鼾眠,汗少荊防敗毒治,汗多桂枝白虎煎。

【注】風溫,冬受寒邪,複感春風而發為病也。其証身重睡憨,發熱自汗。汗少者,以荊防敗毒散解之;汗多者,以桂枝合白虎湯清解之。

荊防敗毒散

荊芥 防風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甘草(生) 川芎 枳殼(麩炒) 桔梗 茯苓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荊防敗毒宜時氣,風溫無汗用之靈,荊防羌獨柴前草,川芎枳桔與茯苓。

桂枝合白虎湯

桂枝 芍藥 石膏〔 (按:石膏以生用為是)〕 知母(生) 粳米 甘草(生)引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方歌】桂枝湯合白虎湯,壯熱多汗服此方,桂芍石膏知母草,粳米大棗共生薑。

熱病

冬受寒邪不即病,至夏複感暑熱成,身不惡寒而多渴,証同溫病治亦同。

【注】熱病,乃冬受寒邪不即為病,至夏複感暑熱而成,故名曰熱病。現証與溫病相類,但不惡寒、口乾作渴為少異耳,治法亦與溫病同。

瘟疫

天行厲氣瘟疫病,為病挨門合境同,皆由邪自口鼻入,故此傳染迅如風。當分表裡陰陽毒,因時取治審重輕,古法皆以攻為急,荊防普濟救苦攻。

【注】瘟疫一証,乃天地之厲氣流行,沿門闔戶,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蓋邪氣自口鼻而入,故傳染之速迅如風火。但毒有在表、在裡、在陰,在陽之分,其或發、或攻、或清,當因春風、夏熱、秋涼、冬寒之四時各異,隨人虛實,量乎輕重以施治也。古法皆以攻毒為急者,以邪自口鼻而入,在裡之病多故也。發以荊防敗毒散,清以普濟消毒飲,攻以二聖救苦丹,則酌量合宜,審度醫治,庶幾臨証時有得心應手之妙矣﹗

荊防敗毒散(方見風溫)

普濟消毒飲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陳皮 桔梗 板藍根 升麻 柴胡 薄荷 連翹(去心) 牛蒡子(炒研) 僵蠶(炒) 馬勃 甘草(生) 元參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普濟消毒清時瘟,芩連陳桔板藍根,升柴薄荷翹牛蒡,僵蠶馬勃草元參。

二聖救苦丹

大黃(四兩) 皂角(二兩)
上為末,水丸,每服一錢,量兒大小與之,用無根水下。

瘟疹痧

傷寒疹 失汗下,時氣初感即其然,表邪複郁榮衛分,外泛皮脈痧疹 。痧白疹紅如膚粟, 紅如豆片連連,紅輕赤重黑多死,淡紅稀暗是陰 。未透升麻消毒治,熱盛三黃石膏煎,已透消 青黛飲,痧疹表裡雙解先。

【注】傷寒發 、疹、痧,皆因汗下失宜,外邪覆郁,內熱泛出而成也。惟時氣傳染,感而即出,亦猶疫之為病,烈而速也,發於衛分則為痧,衛主氣,故色白如膚粟也。發於榮分則為疹 ,榮主血,故色紅。膚淺為疹,深重為 。 形如豆,甚則成片連連。 疹之色紅者輕,赤者重,黑者死,此以色辨熱之淺深,驗死生也。若其色淡紅稀暗者,皆因邪在三陽,已成 疹,由外入裡,邪從陰化,或過服涼藥所致,是為陰 、陰痧、陰 疹,法當從陰寒治也。 出未透,表熱輕者,宜升麻葛根湯合消毒犀角飲治之;表熱重者,宜三黃石膏湯發之;已透者,用消 青黛飲加減清之;疹痧初起,表裡不清,用雙解通聖湯先通表裡,餘法同前。

升麻葛根湯合消毒犀角飲

升麻 葛根 芍藥 牛蒡子 甘草(生) 荊芥 防風 犀角
引用芫荽,水煎服。

【方歌】升麻消毒表 疹,升葛芍草蒡荊防,倍加犀角急煎服,表實熱盛另有方。

三黃石膏湯

黃連 梔子 黃芩 黃柏 豆豉 麻黃 石膏
引用生蔥,水煎服。

【方歌】三黃石膏發 疹,表實熱盛有奇功,連芩梔柏與豆豉,麻黃石膏生用蔥。

消 青黛飲

石膏〔 (按:生用為宜)〕 知母 犀角 甘草(生) 梔子(生) 川連(生) 青黛 元參 柴胡 生地 人參 大黃
引用薑、棗,水煎,臨服,入苦酒一匙和服。

【方歌】消 青黛消毒 ,石知犀角草梔連,青黛元參柴生地,人參大黃斟酌添。

雙解通聖湯(方見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