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頁,共 101 頁
第三十八問 婦人渴病與三消之病同異
答曰:夫渴之為病一也。推其受病之源。所得各異。指迷方論消渴之病。自來有二。多緣嗜欲太甚。自為虛寒。服五石湯丸。猛烈燥藥。積之在臟。遂至精血枯涸。又久飲酒者,酒性酷熱。熏蒸於臟肺。是致津液耗竭。渴乃生焉。婦人之渴。多因損血。血虛則熱。熱則能消飲。所以多渴,故與男子之病有異也。
柏子仁湯,滋養營衛。調心順氣,亦治上焦虛熱。煩燥口苦。四肢倦怠。津液內燥。服之效。
新蘿參 黃 茯神 栝蔞根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甘草(各一兩) 北五味(半兩炒) 柏子仁(半兩) 熟地(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薑三片。棗三枚。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辰砂聚寶丹,治心肺積蘊虛熱。口苦舌乾面赤。大便滲泄。肌肉瘦瘁。四肢少力。精神恍惚。又治消渴。消中。消腎。三焦留熱。
鐵粉(三錢半) 牡蠣(三錢半) 辰砂(半兩) 栝蔞根(半兩) 黃連(二錢半) 金銀箔(各五十片為衣) 知母(三錢半) 新蘿參(半兩) 白扁豆(湯浸去皮取末半兩)
上件栝蔞根末等五味。同前藥末。用生栝蔞根去皮。取汁一盞。白沙蜜一小盞。同銀器中煉七八沸。候冷。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麥門冬湯放冷送下。食後。一日之間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