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胎前
惡阻
惡心、頭眩、惡食、擇食是也。
懷娠兩月,宜絕醫藥。妊娠一月,足厥陰脈養之;二月足少陽脈養之,多致惡心、頭眩、喜酸,俗為之病兒,非醫藥所治,治之則愈甚,待其自安可耳。
懷娠一月,不須安胎。胎未成而嘔吐,母病也。若注意安胎,便用砂、芩之類,則反傷脾胃,故但當治其母病,則嘔逆自止,惟方藥有與病相合,而於胎不相宜者,當去之。
中氣不運。孕當兩三月,因中氣多滯,不能運化,不思穀味,聞食即惡心,多阻,宜疏理脾胃,香砂六君子湯。(和三。)加烏梅亦可。
稟受怯弱。氣血不足,轉致內鬱,郁氣上沖於胃則嘔逆,血虛而心失所養則煩悶。宜調血散郁為主,參橘飲。(和一。)
甚有虛弱之極,或作寒熱往來,倦怠不能自支,此肝腎不足也,須兼補足厥陰與足少陰經。
胃有痰飲。血壅不行,則飲隨氣上,停滯肝經,故喜酸物,惟金能克木,宜以辛味勝之,砂仁、藿香,自不可少。
半夏雖損胎,不妨權用,但不宜多耳。半夏茯苓湯可酌用之。(和二。)
胃氣虛寒。宜溫補脾胃,以下其逆氣,六君子湯。(補一。)
肝火沖胃。寅卯時覺少腹有氣上沖,此肝火挾衝脈之火上沖也,故心中煩憒熱悶,嘔逆不止。宜竹茹麥冬湯。(寒一。)
氣鬱傷肝。大怒後,肝氣挾胎氣上逆也,故胸滿眩暈而吐逆,宜疏肝,不宜補氣。抑青丸可治。(散一。)
外傷風寒。嘔而頭暈,亦有兼風寒外襲者。宜於調氣之中,加紫蘇以散之。虛則可投參蘇二味。
上實下虛。惡阻若兼腰痛,謹防胎墮。宜六君合四物去川芎,加川斷、杜仲以安之。切勿用升舉藥,愈升則上愈實而下愈虛,是促其墮矣。(補一、補七。)
嘔吐不受藥。津液燥涸,少陰虛火上浮,厥陰鬱火上達,少陽伏火上乘,是以嘔吐不能受藥也。速當救急以治其標,滋陰清燥湯。(寒一。)
子煩
煩症有四︰肺虛而火乘之,心煩也;停痰積飲,惡聞食氣,胸中煩也;但熱而煩,虛煩也;氣鬱不舒,頻吐涎沫,胎動不安,子煩也。
心肺虛熱。陰既養胎,孤陽獨旺,心肺虛熱,故煩,宜清心肺。
心驚膽怯。受胎後,血氣壅郁,熱氣上沖心肺,故煩悶不安,心膽俱怯。竹葉安胎飲,犀角散。腎火動,六味地黃丸。(和四、寒三、補二。)
停痰積飲。氣鬱不舒,以致嘔吐涎沫,劇則胎動,竹葉湯。(寒四。)麥冬飲。(寒五。)
津液枯燥。臟腑氣虛,營衛不和,致陰陽偏勝,而熱入心脾也。知母丸。(寒六。)知母飲。(寒七。)
脾腎氣虛而火鬱。逍遙散加黃芩、砂仁。(和五。)
胎氣上逼。氣逆脹悶,清肝飲。(散二。)
上焦氣鬱。郁則為火而中氣不和。分氣飲。(和六。)
暴渴不止。血欲凝而渴,非疾也,飲五味子汁自愈。
君火乘肺。盛夏君火大行,上乘肺金,以致煩躁胎動不安。宜清心火。
子懸
胎氣不和,上湊心腹,致脹滿痞悶,疼痛不安。
濁氣上沖而心腹痛。宜疏氣舒郁,紫蘇飲。(散三。)
胎熱氣逆。孕在三月,君相二火養胎,致胎熱沖心而痛。紫蘇飲。(散三。)若胎上攻心,不知人事。宜調中和氣飲。(寒八。)
寒飲與氣相爭。腹有寒氣,小腹如扇,惡寒喜熱,子宮寒也。附子湯可權用之。(熱一。)然脈果遲細,方無有誤。
子腫
氣壅成濕,濕氣上行,面目故腫。子腫腫在頭面;子滿腫在遍體;子氣腫在下體。
脾胃氣虛。土氣不和,不能製水,水氣不化,停積於中而溢於外則腫。白朮散。(和十八。)六君子湯。(補一。)
感犯風寒。紫蘇飲去白芍,加防風。(散三。)
濕痰壅滯。六君子湯。(補一。)黑山梔(一合),米飲下。
血少氣滯。加味歸脾湯。(補三。)
子滿
心胸脹滿,氣不舒展,或至遍身浮腫,喘急不安。
水血相搏。土不克水,水與血相搏,散於四肢,遂致遍身腫滿,少腹急而溲不利,鯉魚湯、澤瀉散。(和七、瀉一。)
濕熱腫於下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茯苓。(補六。)
傷食吐瀉。六君子湯,加砂仁、穀芽。(補一。)
脾虛胃弱。四君子東加訶子、薑皮。(補四。)
風邪外襲。紫蘇飲,去人參、白芍,加藿香。(散三。)
子氣
原素有風濕,妊娠三月後,兩腳面浮腫,行走艱難,喘悶似水氣狀,腳指縫黃水出,謂之子氣。切勿作水病治,至分娩自消。
中氣不得升發。當疏理鬱滯,天仙藤散。(散五。)
下元虛弱而兼風邪。宜生血行氣,烏藥順氣東加減用之。(散六。)
子喑
舌為心苗,肺主聲音,肺腎為子母之臟。心肺腎三臟,皆能致喑。如妊娠九月而喑,則以胞之絡脈系腎。少陰之脈貫腎,上系舌本。脈絡阻滯,故有言無聲。分娩後自然聲出,不必治。
心火克肺。宜降少陰之火。
心腎不足。宜補少陰。
痰涎滯絡。宜清痰飲。
子癇
忽然昏冒,不知人事,甚則角弓反張,須臾自醒,良久複作,此由血虛而外邪襲之也。
血燥類中風。宜清熱養血,加味羚羊角散。(寒九。)又忽然昏迷倒地者,乃血氣養胎,母乏精力,以致眩仆。只宜飲食以補之。
水衰火旺。當瀉南補北,使肝火平和,六味加歸芍。(補二。)
外感風寒。憎寒壯熱,頭疼煩悶,宜芎蘇散。(散七。)
伏熱在內。懷孕後,多臥熱褥,乃食熱物,或服峻補之劑,致令熱伏胎中,旋挾肝臟,風熱攻壅,入腦則頭暈昏迷。宜服天冬飲子。(寒十。)
胃中濕痰。有濕痰則血氣壅秘,癱瘓不能舉動。宜烏藥順氣湯,以發其汗。(散六。)
風火相煽。鉤藤湯,加黃芩、梔子、柴胡。痰湧,加竹瀝;風盛,加全蟲;氣血虛,用八珍湯,加鉤藤、梔子;煩熱多,加釵斛。(散八,補五。)若無力而抽搐,汗出如油,汗絕也,不治。
胎氣傷於熱毒。頭眩眼花,腮項暴腫成核,痛甚嘔吐。若加痰壅,危在頃刻,急投消風散。(散三十三。)
藥毒攻胎,上沖心腹。口不能言,項直,自汗,身熱,與子癇相似,六脈浮數,十不一生,速用生白扁豆一味,研末,汲井水灌之。
子淋
氣血養胎不及,宣通滲道,遂使膀胱郁熱不化而為淋,法當養血為主,兼利小便。
肝經濕熱。龍膽瀉肝湯。(寒十一。)
血虛生熱。安榮散。(補八。)
血得熱而溢於脬。勞傷經絡,熱生於內,熱盛血溢,故血隨溺中出也,宜養血安胎,四苓加阿膠。(瀉二。)
腎虛不能製水。虛則熱客於膀胱,地膚子湯。又四物湯,加知、柏、玄參、麥冬、北五味。(瀉三、補七。)
臍腹脹痛。脾胃氣虛也,安胎飲加二陳湯。(補九、和八。)
肺氣虛而溲短。補中益氣湯,加山藥、麥冬。(補六。)
服滲濕之劑,而益加頻數,或澀而不利。
四物東加知母、川柏、懷牛膝、茯苓、甘草。(補七。)
腿足轉筋。左歸飲,加當歸、菟絲子、製附子。(補三十三。)
胎壓膀胱。六脈細弱,氣血俱虛,不能承載其胎也,補中益氣湯,升舉其胎,則小便自利。若利小便,胎墮而死。
(補六。)
子嗽
津血養胎,肺乏濡潤,兼之鬱火上炎,故嗽不止,法當潤肺為主。
胃火沖肺。食生冷又食椒、薑,致傷胎氣而咳嗽不止,五虎湯。(和七。)
脾肺氣虛,傷於風寒。補中益氣湯,加桑皮、杏仁、桔梗。(補六。)
肺虛不生水,水虛而火炎。宜清金滋水,又當以安胎為要。
陰火克肺。天冬湯。(寒十二。)
風寒客肺。寧肺飲。(寒十三。)
嗽血不止。清肺飲。(寒二十七。)
子瘧
其母素有肝火,遇孕則水養胎元,肝血愈燥,寒熱往來,是以不免似瘧,實非瘧也。或因氣血虛損,風寒乘之。風為陽邪,化氣為熱,寒為陰邪,化氣為寒,陰陽並挾,寒熱互見。宜大補氣血,輕表外邪。若寒熱不已,熏蒸其胎,胎必傷矣。
肝枯發火。逍遙散。(和五。)
化源不足。六味丸。(補二。)
氣虛寒熱。六君子湯去半夏,加藿香。(補一。)
陰陽之氣不和。宜和解,小柴胡湯。(和十。)
心腹痛
臟腑既虛,外觸風寒,邪正相擊,而並於氣,隨氣上下。沖於心則心痛;攻于腹則腹痛;若至久不瘥,沖於胞胎則胎下。
腹痛惡寒,少腹如扇。子宮受寒而不能合,故開而若扇。宜附子湯。(熱一。)
血脹腹痛。此子宮久虛也,不速治則胎墮。杜仲丸。(補十。)
痛引兩脅,小便數,大便滑。宜安胎和氣飲。(和十一。)
微痛連腰,飲食無味。此胎氣不安也。宜安胎飲。(補九。)
痛不可忍,胎動欲落。若初病而身體強健者,可用紋銀數兩,先煎,后加茅根二斤,煮汁飲之。
氣脹刺痛,腸鳴嘔逆。此岔怒憂思過度,飲食失節所致,宜木香散。若氣鬱生火,加清火之味。(散九。)
胞阻腹痛。血為胞所阻,不能流行。血滯則氣亦滯,故腹中痛。宜四物加膠、艾、甘草。挾風則為濁痰。阿膠能去風而澄濁,艾能導血歸經。(補七。)
脾胃氣虛,不能承載。安胎飲加升麻、白朮,或補中益氣湯。(補九、補六。)
忽然 痛。此妊娠至五六月有之。大棗十四枚,炒炭,食鹽一錢,炒赤,共研,酒下。
頓仆胎動,腹痛下血。四物加膠、艾,不應,用八珍加膠、艾,或再加知母亦可。若搶心短氣,腹滿作痛,四物加阿膠、砂仁、陳皮、黃芩。(補七、補五。)
風邪痰飲,交結於心之支絡。宜四物合二陳,加藿香、紫蘇,或阿膠散加旋複花,或當歸芍藥湯,擇而用之。(補七、和八、補六十三、補十一。)
腹痛連髖。宜五加皮散,或五加皮丸。(散十、散十一。)
皮膚疼痛,筋骨拘急,手足攣拳。此內食生冷,外受風寒,寒冷之氣,內外相搏。而胎不安也,宜安胎和氣飲。(和十一。)
筋骨疼痛,四肢不安。因怪夢多驚,或喧呼忪悸,以致胎氣不安,故兩脅腹脹,連臍急痛,坐臥不寧,氣促如喘。速投大聖散。(補十二。)
腹痛時作,小腹重墜。血虛氣陷也。用加味安胎飲。(補十三。)
宿寒搏血,血凝氣滯。宜五靈脂、蒲黃並炒炭,醋調下;或用五君子湯。(補十四。)
遍身痛,沖心欲死,不能飲食。宜白朮、芍藥、黃芩。
心下滿,氣急切痛。赤茯苓、桑白皮、前胡、郁李仁、蘇梗、五加皮。
血虛而熱。生地二斤搗汁,和酒一升,煎半服。
胎氣自痛。宜內補丸。(補十五。)
胞絡虛而風寒搏之,少腹痛甚。紫蘇飲加生薑。如氣血兩虛,八珍湯可加減用之。(散三、補五。)
氣攻左右,小便不利。小柴胡東加青皮、梔子。(和十。)
因怒而小腹疼痛,水道重墜。肝火熾盛所致。龍膽瀉肝湯,後用四君加升、柴。(寒十一、補四。)
小腹痛連腰脅。此驚惱所致也,甚則下血不止。宜阿膠、當歸、人參、茯苓,加香附、艾,並炒炭,煎服。
腰脅痛
血氣蔭胎,不能養腎,腎虛而腰必痛;或勞力傷腎,致動胞系,痛甚而胞系必脫;又房事不節,胞系傷而痛不止,遂至胎墮者多矣。宜安胎為主。
腎氣虛弱。青娥丸加熟地;八珍東加杜仲、阿膠、艾、砂仁。(補十六、補五。)
氣血滯而不行。縮砂飲、紫蘇飲,加桔梗、香附。(散十二、散三。)
風邪所乘。此必腰痛如折。紫酒或四物東加桑寄生、防風。(補十七、補七。)
閃挫而痛。通氣散加安胎飲。(補十八、補九。)
肝火熾盛。小柴胡東加左金丸。(和十、寒十四。)
天陰及久坐而痛。濕熱也。二妙散加杜仲、米仁。(和四十四。)
腰重如帶冷物,寒濕也。通氣散加川斷、杜仲。(補十八。)
肝脾鬱結。歸脾東加柴胡,加左金丸。(補十九、寒十四。)
下血
衝任二脈,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受胎則月水應斷,衝任氣虛,不能固攝,血常溢下,名曰胞漏,莫作月水論,久而不止則胎墮。非時而下為胎漏,依期而漏號激經,尿血溺時方有,胞漏血常下而不停。
見紅腰痛。六味丸合四君子湯,去甘草,加杜仲、川斷、粘米。(補二、補四。)
榮血有風。榮經為風所勝,故經血動而下也,所下者本非養胎之血,若認作胎漏,服保養胎元之藥,是實實矣,胎必墮下。宜服防風丸。(散十三。)
按月出血點滴為胎漏。此因氣血並虛也。宜服補中安胎飲。(補二十。)
因事而動,以至下血。二地加枳殼炭二、三分。
頓仆動胎,下血不止。安胎飲加阿膠、艾炒炭;如感寒頭痛,加蓮鬚。(補九。)
胎氣內熱,迫血妄行。涼胎飲。(寒十五。)
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補六。)
脾氣虛,不能攝血。歸脾飲。(補十九。)
肝脾郁怒。加味歸脾湯,或小柴胡湯。(補三、和十。)
肝脾風熱。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一。)
肝脾濕熱。升陽除濕湯。(散十四。)
風入腸胃。胃風湯。(散十五。)
胎急不安,下血不止。桑寄生散。(和十二。)
因驚而氣虛,虛則下陷而見血。安胎飲加人參。(補九。)
血離其位,積於胞宮,為脹為痛。四物重加當歸。(補七。)
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此濕熱也。用升陽除濕湯,又用黃 六兩、糯米五合,水五升,煎半分,作兩服。(散十四。)
症氣相妨,亦為漏下。行經之時,血虛而寒氣乘之,血遂凝結而成症,其症不結於子宮,仍能行經成孕。既孕見血,為之漏下,是症氣為害也。宜下之,桂枝茯苓湯,然方中桃仁一味,恐妨胎,須酌用。若症在腹中,於胎無害,俟分娩後治之為妥。(散十六。)
尿血
胎漏,血自人門出;尿血,血從尿門出。因心經有火,移於小腸,滲入膀胱,溺時而下,不溺則不下也。
形體勞而過食燔炙之物。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一。)
赤帶漏下,如豬肝汁。側柏丸。(寒十六。)
轉胞
胞即膀胱,以胎漸長大,下逼於胞,胞為胎逼而側,故名轉胞。有因胎陷而致轉胞者,有因氣不化水,水蓄胞中,胎又從而逼之而致轉胞者,其候煩悶汗出,氣逆奔迫,水道不通,小腹急痛,宜速治之,急則令孕婦仰臥床上,豎起兩足,亦能稍瘥。轉胞與子淋相類,但淋則痛而不脹,轉胞則脹而不痛,即因脹極而痛,溺孔卻不痛也。若淋症則小便點滴,溺孔痛甚如割。
血氣虛弱,胎不能舉。補中益氣東加減用之,八珍東加廣皮、木香,亦治此症。(補五、補六。)
脾肺氣虛,不能輪泄膀胱。異功散加豬苓、澤瀉。(補二十二。)
熱氣鬱結膀胱,以致津液不利。滋腎丸加丹皮、澤瀉。(寒十七。)
金為火爍,脾土濕熱,致溲便不利。清金利水東加山梔、釵斛。(寒十八。)
忍尿飽食,房勞氣逆,而水不能化,以致轉胞。宜治其氣,蘇香丸。(散十七。)
胎氣上逼
胎動氣逆,上逼心肺,以致氣寒不轉悶亂喘促,此調養失宜,氣血不和也。子懸是胎氣不和,此因氣血不調,以致胎動不安也。
胎氣上逆。紫蘇飲。(散三。)當歸芍藥湯。(補十。)
肝火內熱。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一。)
胃火上逆。四物湯去川芎,加山梔、黃芩、甘草。(補七。)
脾氣不舒。加味歸脾飲。(補三。)
飲食無味。六君子湯。(補一。)
脾胃虛寒。五君子湯。(補十四。)
風邪勝,喘不能臥。參蘇飲。(和十三。)
火動其胎,逆上作喘。黃芩、香附,末,用砂仁煎湯下。
腎氣不歸元,上乘於肺而作喘。生脈散,都氣飲,加阿膠。(補二十三、補二十四。)
胎氣上逼,熱痛下血,以致煩悶困篤。蔥二十莖,濃煎飲之,胎死即下,未死即安。
臟躁
因氣血養胎,津液不能充潤而肺躁也,當補其母。
肺躁欲哭數欠伸。甘草大棗湯。(補二十五。)八珍湯。(補五。)淡竹茹湯。(寒十九。)
寒水攻心而悲淚。五君子東加砂仁。(補十四。)
肺受風邪,頻致淚下。四物寄生湯。(和十四。)
胎動
胎動則腹痛,胎漏無腹痛;胎動宜行氣,胎漏宜清熱。若手足冷厥,唇口青黑,宜人參、甘草、當歸、阿膠、蓮鬚、蔥白。
胎動作喘。宜降火,用黃芩、香附末,清湯下。
腹痛下黃汁。黃 、川芎、粘米煎服。
衝任風寒,以致胎動。當歸、川芎、紫蘇、生薑,煎服。
元氣不足,怠倦不能承載。宜服安胎調氣飲,(補二十六。)如微熱腰痛,連進兩服。
怒氣傷肝。鬱結不舒,觸動血脈,而胎不能安。宜安胎飲加香附、柴胡、白芍。(補九。)有火,加梔子、丹皮。
因母病而胎動。但治母病,不必安胎,惟犯胎之藥不可入。其餘飲酒房勞,觸忤仆傷,以致胎動,俱當安胎為主。
胎動下血。蔥白煎湯,入阿膠、艾炭,再煎服。又當歸、川芎、阿膠、艾、黃芩、甘草,煎服。
胎動腹痛,面青冷汗,氣欲絕。此勞動傷胎,宜急治之,鉤藤湯。(散八。)
胎不動不墜,腹冷如冰。血少不能榮養其胎也,宜補血湯。(補二十七。)
胎痛
血少不能榮養其胎也。
血衰氣滯。宜抑陽助陰,四物東加香附、紫蘇。(補七。)
小腹重墜。地黃、當歸、參、朮、陳皮,四君子湯。(補四。)補中益氣東加歸、地。(補六。)亦治胎脹。
孤漿
懷孕六七月,暴下漿水斗餘,胎亦必從而墮,此元氣虛而血傷也。
胎動腹痛,忽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宜黃 糯米湯。(補二十八。)
吐血
氣血壅養胎元,六淫七情,皆足以動其血氣,氣逆而火上乘之,故血溢於口。但火有虛焰、實熱之分,治有清火、補水之異。若以尋常治血之法,行血消血,動用四物,胎必墮矣。
火從胎氣上升,載血而出。生地、麥冬、白芍、黃芩、阿膠、蒲黃炭、香附炭。
肝經風熱。防風、黃芩。
肝經怒火。小柴胡湯去半夏,加山梔、生地,或投加味消遙散。(和十、補二十一。)
傷寒
全以清熱安胎為主,然安胎而仍用參、朮等味,則邪熱固閉,反致胎下。只要隨症用藥,勿犯胎氣,始為合法。
惡寒頭痛。邪在表也,宜香蘇散。(散十八。)若煩渴,則邪在半表半裡,黃龍湯。(和十五。)
發熱躁渴,溲赤便閉,或下利赤水。邪在裡也,三黃解毒湯。(寒二十。)
熱極斑如錦紋。四物湯去川芎,加黃芩、玄參、知母、大青葉。(補七。)
壯熱百節痛。宜柴胡、葛根、黃芩、山梔、知母、大青。
熱結於胃,胸口煩悶。宜涼膈滋陰丸。(寒二十一。)
汗下後,熱不止。宜加味竹葉湯。(寒二十二。)
病熱而嘔,不食而煩。宜蘆根清胃飲。(寒二十四。)
下後脅熱利不止。黃芩湯。(寒二十四。)
斑赤黑,小便如血,氣斷如絕,胎落而未落。宜用梔子、黃芩、生地、青黛、葛根、升麻、杏仁、蔥白,煎湯速服之。
心驚發熱。辰砂安神丸。(補二十九。)
心氣虛不能主血。補心湯。(補三十。)
胃經火動。犀角地黃湯。(寒二十五。)
肺受火克。清肺飲。(寒二十七。)
膏粱積熱。加味清胃散。(寒二十六。)
腎水虧而陰火動。加味六味丸。(補五十。)
吐衄口噤項強類中風。加味安胎飲。(補三十。)
口鼻出血。血熱沖傷胞絡也,治當涼胎為主。衄血湯。(寒二十九。)
痢疾
後重不可降氣,便膿不得行血,惟順氣和血,佐以導滯消積之味,此治妊娠痢疾之要法也。
腹脹而痛,裡急後重。三黃解毒東加木香、當歸。(寒二十。)
血痢不止。熱乘大腸也,黃芩、芍藥、甘草。
腹重墜下,元氣虛也;胎動不安,內熱甚也。補中益氣東加黃芩、白芍。(補六。)
痢下黃水,脾氣下陷也。補中益氣湯。(補六。)
黃而兼青,肝木克土也。宜平肝補土,補中益氣東加白芍、青皮。(補六。)
黃而兼黑,水反侮土也。宜補脾腎。七味丸。(補三十一。)肉桂有礙於胎,可易肉果、菟絲子。然火盛者亦兼黑色,宜投寒涼之劑。
腸胃虛弱,風邪客之。胃風湯。(散十五。)
赤白膿血不止。黃連湯。(寒二十八。)
赤白灰色泄痢痛欲死。大寧散。(澀一。)
腹痛胸滿。當歸芍藥湯。(補十一。)
腸鳴後重,穀道疼痛。蒙薑黃連丸。(和十六。)
胎氣不和,相火上炎,郁而為熱,亦致下利不止,似痢而實非痢也。四物東加黃芩、白朮、生地。(補七。)
泄瀉
血壅胎元則脾陰虛,不能運化水穀,而為泄瀉;又胎系於腎,胎竊腎中之氣,則腎陽不克,上蒸脾土,亦致脾虛泄瀉。即或間有風、寒、暑、濕之所感者,亦半屬於脾腎之虧。
大便虛急。此脾土燥、大腸澀也。宜理脾胃與大腸,川連、乾薑、木香、甘草。
嘔吐腹痛,手足逆冷。寒水侮土也。六君子湯,(補一,)去半夏,加補骨脂、益智仁、煨鮮姜。
寒熱作嘔,肝木侮土也。異功散加柴胡、白芍、生薑。有火,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二、補二十一。)
百節酸疼。因縱意口腹也,歸涼節命散。(和十七。)
臍下陰冷。理中異功散加肉果、木香。(熱二、補二十二。)
協熱作瀉。三黃熟艾湯。(寒三十三。)
伏暑不消,煩渴瀉水。四苓散。(瀉二。)
傷濕泄瀉,小便自利。胃苓湯。(瀉四。)
脾腎虛弱。白朮散。(和十八。)
久瀉不已。安胎和氣飲,加減八珍湯。(和十一、補三十二。)
氣急筋攣骨節痛。平安散、紫蘇飲。(和十九、散三。)
霍亂
嘔吐傷氣,瀉利傷血,妊娠危症也。急治之。
心腹絞痛,吐痢並作。因五味積而為痰,心情郁而為火,乍感寒熱,邪正交爭,陰陽相混,故致此病。香蘇散加藿香。(散十八。)回生散。(散十九。)
心躁腹痛,吐瀉並作。六和湯。(和二十。)
頭痛發熱。是風邪也。藿香正氣散。(散二十。)
熱氣鬱結,胸中煩躁。蘆根、竹茹、葛根、麥冬、知母、人參、蔥。
四肢厥逆,脈息虛弱。人參白朮散。(和二十一。)
傷食
脾胃滯,則水穀不能化精氣以養胎,宜善為消導。
腹痛而食不化。二陳東加砂仁,去半夏;如嘔吐,加藿香、砂仁;氣滯,加木香。(和八。)
吞酸噯腐。二陳湯去半夏,加左金丸。(和八、寒十四。)
腹滿泄瀉。異功散加砂仁、木香、穀芽。(補二十二。)
脾氣虛弱。白朮、陳皮為末,穀芽湯下。
盅鳴
兒在胞中,口含臍帶上疙瘩,因妊娠舉臂攀高,脫於口而不能複含,故作聲。令妊婦曲腰就地,如拾物狀,使臍帶仍入兒口即止。或用鼠窟中土為末,入麝香二厘,酒調下二錢。
墮胎
三、五、七月多墮胎,以三月屬心胞,五月屬脾,七月屬肺,皆臟脈,臟屬陰,陰氣易虧,故胎亦易墮,此人皆防之。而一月為胚,形如珠露,胎元未固,又為足厥陰肝脈養之。肝氣多郁,肝火易動,或不自謹,胎即消而落矣。一切忿怒勞倦,皆宜慎之。若房事更在所忌。
衝任氣虛。宜養脾胃。千金保胎丸。(補三十五。)六味丸加杜仲、川斷、阿膠、北五味。使腎氣壯而胎可固,十聖散。(補三十四。)每月服六帖。
子宮為風冷所乘,致營衛虧弱。八珍東加桑寄生、防風。(補五。)
少陽火動。性急者多怒,面色黑而氣實,此相火太盛,不能生氣化胎;及食氣傷精,故致胎墮。四物東加知母、黃柏、黃芩、麥冬。(補七。)
陰虛內熱。黃芩、阿膠、生地、麥冬、白芍。
胎不長
胎兒全賴血氣所養,而血氣又賴脾胃水穀之精化之也。以健脾扶胃為主。八珍東加蓮肉,忌食鯉魚、莧菜。(補五。)
肝氣鬱怒而氣逆,則血不調,血不調則胎無以養而萎。逍遙散。(和五。)
氣血寒而陽不足,則胎不長。左歸飲加當歸、砂仁、乾薑。(補三十三。)
火邪盛而真陰損,致血熱而胎不長。加味逍遙散加黃芩、川連、知母。(補二十一。)
鬼胎
腹脹連胸,面色或青或黃,脈澀而短,或不數月而腹大如鼓,形若抱瓮,按之其冷如冰,總緣精神虛弱,妖魅乘虛而入之也;或本婦所願不遂,發為白淫,流入子宮,結而為胎,均曰鬼胎。斬鬼丹。(攻一。)雄黃丸。
傷胎
驚恐跌仆,中寒中熱,毒藥毒食,皆致傷胎。胎之生死,脈未可憑。須細心體認,必實見其口舌色青,腹冷口穢,方可用下。
下血不止,胎上沖心,四肢厥冷,悶絕將死。竹茹、蘄艾,煎汁去渣,入阿膠、白蜜服,川芎、當歸二味,煎服亦隱。如腹中急痛,血從口出,亦用竹茹等味煎服。七寶丹亦可下胎。(散二十二。)《千金》神造湯。(攻十三。)蟹爪一升,阿膠三兩,甘草一兩。
半產漏下,昏冒瞑目。因血亡而心與胞絡之火上乘也。惟養血清火,俾心氣清而不昏,肺氣清而不瞑,庶為得法,切忌用風藥發汗。
經損而血不止。非氣虛則血熱。氣虛,宜阿膠、艾、伏龍肝;血熱,宜生地、丹皮、麥冬、茯苓、丹參、當歸之類。
腸覃石瘕
肺主衛,衛為氣,得熱則泄,得寒則澀,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系,結瘕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漸而至大,如懷子狀,氣病而血未病,故月事不斷,應時而下,木香通氣散。(散二十二。)
寒氣客於子門,氣不通,而月事不下,結硬如石,非大辛熱之劑不能消,見 丸。(攻四。)
倘有孕,用香附子(醋炒)、桃仁、海粉(醋煮)、白朮,為末,麵糊丸,服之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