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頁,共 179 頁
驚悸(十五)
肝脈驚暴,有所驚駭。驚生病者,其脈止而複來(目睛不轉,呼吸不能,氣促,)寸口脈動而弱,動為驚,弱為悸。
寸口脈緊,趺陽脈浮,胃氣則虛,是為悸。
趺陽微而浮,浮為胃虛,微則不食,此恐懼之脈,憂迫所作也。
蓋因血虛,肝生血,無血則木盛,易驚,心神忤亂,氣與涎結,遂使驚悸,血虛宜朱砂安神丸;氣涎心郁在心膽經,宜溫膽湯。忪悸在心脾經,因失志氣鬱涎聚,宜定志湯。
小兒驚搐涎潮如死,乃母胎時受怖,為腹中積熱,宜墜涎鎮火清心也。
朱砂安神丸
治血虛驚悸,凡血虛則木火盛也。
朱砂(一錢另研) 黃連(一錢半) 甘草 地黃 川歸(五錢) 炊餅丸。
溫膽湯
治心膽怯,易驚。
半夏 竹茹 枳實 陳皮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
寒水石散
治因驚,心氣不行,郁而生涎,結為飲。
寒水石( ) 活石(水飛各一兩) 甘草 龍腦(少許)
上熱則水下,寒則薑湯下。
三因論悸
有悸然而心築築動,有驚悸忪悸,痰飲閉於中脘,其証短氣、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外有肝痺、肺 。心中虛寒亦似驚也。
治驚悸癲癇狂妄,大率痰宜吐之,火則下之,血虛宜補血、平木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