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四 女科証治

天台程鐘齡女科一卷。悉從諸大家論說中斟酌盡善而出之。字字毫發無憾。並無近世臨証指南等纖巧習氣。故依治每收實功。茲卷大半宗此。以為女科正范。此外諸症。與方脈同治者。概不贅敘。

婦女証論

婦女之症。不肯對人言。與小兒之不能自言。其難治一也。醫家又未便逐細詢間。則更暗中摸索矣。然大要不離乎中情鬱結者近是。蓋婦女陰嗇之性。識見拘墟。一有逆意。即牢結胸中。又不能散悶於外。則郁久而成病矣。主治之法。審無外感內傷別症。唯有養血疏肝四字。用四物湯、逍遙散之類。可以得其八九。其一切雜症。與方脈同治。茲不贅敘。若胎前產後。此生死交關處。詳敘於後。慎勿忽諸。

室女

室女天癸未至。有病從幼科論。天癸既行。則與婦人同治矣。然其神完氣足。經水應無愆期。其有時經閉者。若非血海乾枯。必其經脈逆轉。血枯則內熱咳嗽。漸成怯症。經逆則為吐為衄。血必妄行。皆非輕候也。須速治之。如或經水適來。偶阻溺竅。則小便不通。腹脹欲死。急宜通其經而便自利。用調經飲。

月經

經者常也。月行有常度。經水有常期。其愆乎常者。皆病也。方書以趲前為熱。退后為寒。此說亦難盡信。要之。察其色總以紅為正。其變為紫黑者。熱也。黃如米泔者。濕也。淺淡紅白者。虛也。或成塊而紫黑。色黯者。寒凝也。成塊而紫黑。色明者。熱結也。將行而腹痛拒按者。氣滯血凝也。既行而腹痛喜按者。氣虛血少也。經前發熱者。為血熱。經後發熱者。為血虛。腹脹者。為氣滯。腹痛者。為血滯。泄瀉者。是脾虛。溏瀉者。是寒濕。凡逆行上溢而吐衄。錯行下流而暴崩。皆屬血熱妄行。而亦有絡脈傷損。瘀積肝旺所致。若經水過多者。色淡為虛。色深為熱。或兼赤白帶而下者。臭者為濕熱。腥者為寒濕。

血枯與經逆者。並用益母勝金丹加牛膝主之。經阻溺竅者。調經飲並澤蘭湯主之。經水紫黑者。生地四物東加丹參、丹皮、益母草。淡紅者。八珍湯主之。黃如米泔者。六君子東加苡仁、扁豆。寒凝成塊者。四物東加桂心、牛膝。熱結成塊者。生地四物東加丹參、丹皮、益母草。氣血凝滯而作痛脹者。調經飲或四物東加延胡、香附、木香。氣虛血少。而或痛或熱者。四物東加人參、白朮。泄瀉溏利者。六君子湯主之。血熱而上下妄行者。四物東加丹皮、阿膠、黃芩、黑山梔。絡脈傷而妄行者。或喜怒。或過勞。八珍湯主之。瘀血積則血不歸經。獨聖丸主之。肝火旺不能藏血者。逍遙散主之。其兼赤白帶者。五苓散加減治之。

肝氣

肝氣者。婦女之本病。婦女以血為主。血足則盈而木氣盛。血虧則熱而木氣亢。木盛木亢。皆易生怒。故肝氣唯婦女為易動焉。然怒氣泄則肝血必大傷。怒氣鬱則肝血又暗損。怒者。血之賊也。其結氣在本位者。為左脅痛。移邪於肺者。右脅亦痛。氣上逆者。頭痛目痛。胃脘痛。氣旁散而下注者。手足筋脈拘攣。腹痛小腹痛。瘰癧乳岩。陰腫陰癢陰挺諸症。其變病也不一。隨症而治之。

左脅痛。肝氣不和。柴胡疏肝散。若七情鬱結。用逍遙散、解恨煎。右脅痛。用推氣散。如肝燥而皮泡脹痛者。栝蔞散。頭痛者。痛或連眉棱骨眼眶。逍遙散主之。目痛者。蒺藜東加柴胡、山梔。胃脘痛者。沉香降氣散、柴胡疏肝散並主之。手足筋脈拘攣者。肝氣熱也。五痿東加黃芩、丹皮。腹痛者。木乘土也。芍藥甘草湯主之。小腹痛者。疝瘕之氣。橘核丸主之。

瘰癧者。血燥有火也。消瘰丸散之。兼服逍遙散。乳岩者。逍遙散、歸脾湯二方間服。陰腫陰癢陰挺諸症。逍遙散主之。甚則龍膽瀉肝湯。

帶下

帶症有青黃赤白黑之分。亦不必分屬五臟。總之不外乎脾虛有濕而已。用五味異功散加扁豆、苡仁、山藥、澤瀉等。無不愈者。倘挾五色。則加本臟藥一二味亦可。若有熱。加黃柏、蓮心為得。

青色屬肝。異功散加柴胡、山梔。黃色屬脾。加石斛、荷葉、陳米。赤色屬心。加丹參、當歸。白色屬肺。倍加苡仁。黑色屬腎。加杜仲、續斷。

嗣孕

求嗣之法別無他術。只有實心待人。廣行善事而已。男子葆精。女子調經。詩曰。婦人和平。則樂有子。男女有病。或氣血不足。隨症調理。無不得子者。至有孕之脈。左寸心脈動甚。為孕子之兆。心主血。心脈旺則血旺。故知有子。若兩尺脈旺。與兩寸迥別。亦為有子。若流利雀啄。亦為孕脈。蓋經脈閉塞不行。故脈疾而歇至。此數月之胎也。或謂兩寸皆浮大。主生二男。兩手皆沉實。主生二女。若經斷三月。以川芎末煎艾湯。空心服之。腹內微動者。即胎也。葆精之道。首宜寡欲。次宜服藥。

真水虛而左尺無力者。六味丸合五子丸。或左歸丸。真火衰而右尺無力者。八味丸合五子丸。或右歸丸。兩尺俱無力者。十補丸合五子丸。精薄不凝者。六味丸合五子丸。加魚鰾、鹿角膠之屬。氣虛不能射遠者。贊育丹主之。

調經之法。見於月經篇。

血熱者。益母勝金丹加生地、丹皮。血寒者。益母勝金丹加肉桂。氣滯腹痛者。四物東加延胡、香附、木香。或調經飲。氣虛者。四物東加人參、白朮、黃耆。氣血並虛者。毓麟珠主之。

胎前諸症

妊娠之月。宜節欲食淡。勿過勞。亦勿過佚。日常走動。以活其胎。屏絕嗔怒。以靜其性。自然易生易育。兒亦聰明多壽矣。然兒在腹中。為時又久。一切皆能致病。備舉其症。以示治法。

惡阻者。濁氣閉塞中脘。停痰眩暈。嘔吐滿悶。宜二陳東加枳殼主之。脾虛者。六君子東加蘇梗、砂仁、香附。

胎動不安者。起居不慎也。安胎飲主之。

胎漏者。經水忽下。血瀝盡則胎不保。四物東加防風、黃芩主之。如血虛。加茯苓、阿膠、艾葉。氣虛下陷者。補中益氣湯。

子懸者。胎上逼也。紫蘇飲加減主之。更有氣逆而厥暈者。名曰子眩。其症甚危。亦用前藥。如脾虛挾痰者。六君子湯。胎不長者。產母宿疾所致。五味異功散。或八珍湯主之。

子煩者。煩心悶亂也。四六兩月居多。火盛而煩。淡竹葉湯。若氣滯而悶。宜二陳東加白朮、黃芩、蘇梗、枳殼。

子癇者。血虛受風。忽然口噤反張。其症最暴。受風者。羚羊角散定之。若怒動肝火者。佐以逍遙散。胎氣上逆者。佐以紫蘇飲。

子鳴者。小兒口中脫出胞乳。腹內哭聲也。須曲腰就地。如拾物狀。一二刻。疙瘩仍入兒口。即止。用四物東加白朮、茯苓。以安胎氣。

子喑者。腎脈系舌本。為胎氣壅閉。故不能言。不須服藥。分娩後自能言矣。

小便不通者。小腸有熱也。四物東加黃芩澤瀉主之。然有胞胎墜壓。胞系撩亂。點滴不通者。名曰轉胞。其禍最速。茯苓升麻湯主之。或服補中益氣湯。隨服而探吐之。

胎水腫滿者。名曰子腫。由胞胎壅遏。水飲不流所致。五皮飲加白朮、茯苓主之。脾虛不能製水者。六君子湯。乳自出者。名曰乳泣。生子多不育。八珍湯補之。

熱病損胎者。病熱而胎損腹中也。古方用黑神散下之。或平胃散加朴硝五錢下之。更穩。產母面赤舌青。其子已損。若面青舌赤。母亦難全。慎哉。

小產者。未足月而欲生。總因勞傷所致。急用安胎飲以安之。既產而腹痛拒按者。瘀血也。當歸澤蘭湯主之。

小產後血不止。或煩渴面赤。脈虛微者。氣血大虛也。八珍東加炮薑補之。若腹痛嘔瀉。脾胃虛也。香砂六君子東加薑、桂。

臨產將護法

臨產之月。一宜善養。勿呆坐。勿多睡。勿飽食。常食糜粥。以解飢渴。天熱則擇涼處。天寒則擇暖室。二宜選穩。須預請老練穩婆。備辦需用之物。臨產時但用老婦二人撐扶。不許多人喧鬧。三宜服藥。懷孕八月。宜服保產無憂湯二三劑。臨產時再服此劑。撐開道路。則兒易生。如或連日不產。用力太早。宜服加味八珍湯。以助其力。人生人系天生人。有自然之造化。不假人力強為。其有調護失宜而為逆產者。則命在呼吸。備列方法。以保兩全。

凍產者。天寒氣血凝滯。難以速生。須暖其室。濃其衣服。

熱產者。暑月過熱。恐頭目昏眩。而生血暈。宜就涼處。若水閣風雨。更宜謹避。

橫生者。兒方轉身。用力太急也。產母宜安然仰睡。令老練穩婆先推兒身順直。以中指探兒肩。不令臍帶扳羈。然後用脫花煎催之。產母努力。兒即順生。

倒產者。兒未轉身。努力太早。手腳先出也。令穩婆輕手推入。若良久不生。穩婆手入產戶。就一邊撥轉兒頭。服脫花煎。

偏產者。兒已轉身。母努力太急。逼兒頭偏一邊。雖露頂。非也。乃額角耳。令穩婆輕手扶正其頭。兒即下。若兒頂后骨偏注穀道。露額。穩婆輕手於穀道外旁托正。產母努力即生。

礙產者。兒轉身時。臍帶絆其肩。以致不生。穩婆輕手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去臍帶。即生。

盤腸產者。臨產子腸先出。然後生。子腸出時。以潔淨漆器盛之。用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塗產母頂。腸即收。急洗去其藥。其腸若乾。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又有用麻油紙燃點燈。吹熄。以煙熏其鼻。腸即上。

交骨不開。有鎖骨者。有血虛不能運達者。令穩婆以麻油調滑石。塗入產門。或用兩指緩緩撐開。服加味歸芎湯、脫花煎。

產門不閉。氣血虛也。八珍湯補之。如不應。十全大補湯。

胞衣不下者。因力乏不能努力。宜用物系定。再服歸芎湯。即下。或血入胞衣。脹大不下。

心腹脹痛。喘急。急用清酒送失笑丸三錢。其衣自下。如不應。花蕊石散、牛膝散亦得。

產後諸症

產後最宜將護。一曰倚坐。上床以被褥靠之。暑月以橙靠之。不可遽然睡倒。須至十日後。方可平睡。常以手從心摩至臍下。俾瘀露下行。二曰擇食。初生後宜專食粥。半月後方可食打開雞蛋。盈月後可食羊肉、豬蹄等物。三曰避風。養神。少言語。大忌梳頭濯足。恐招風濕。四曰服藥。初產畢。即用生化湯或歸薑湯。以驅瘀血。自然安吉。其有變生他症者。隨症治之。

產後血暈者。瘀血上攻。胸腹脹痛拒按。宜歸芎湯下失笑丸。若去血過多。心慌自汗。用歸薑飲加人參。甚則加熟附子。

產後不語者。由心腎不交。氣血虛弱所致。七珍散、歸脾湯並主之。若虛火上炎。六味地黃丸。

產後發熱者。若無風寒表邪之象。則血虛也。四物東加黑薑補之。或加童便為引更效。如有脾虛傷食。用異功散加神曲、麥芽。大凡風寒發熱。晝夜不退。若血虛與傷食發熱。則晡熱晨退。然傷食更必吞酸噯腐滿悶。以此為別。更有氣血大虛。陰躁作渴者。乃陽隨陰散之危候。十全大補湯救之。

狂言如見鬼神者。有敗血上沖。胸腹脹痛。宜澤蘭湯並失笑丸。若血虛神不守舍。則心慌自汗。宜安神定志丸加人參、歸、芎治之。歸脾湯亦得。

心神驚悸者。心血空虛也。七福飲、秘旨安神丸之類。

汗多變痙者。陽氣大虛也。十全大補湯主之。

產後身痛。若遍身手按更痛者。瘀血凝滯也。四物東加黑薑、桃仁、紅花、澤蘭化之。若身痛喜按者。血虛也。四物東加黑薑、參、朮補之。若兼風寒。必頭痛鼻塞惡寒。宜古拜散加當歸、川芎、秦艽、黑薑散之。

產後腰痛。若上連脊背。下連腿膝者。風也。獨活寄生湯主之。若專腰痛者。虛也。八珍湯加杜仲、續斷、肉桂。若惡露不盡。痛如錐剌者。速用桃仁湯化之。免作癰腫。

產後心腹諸痛。受風寒者。口鼻氣冷。停食者。吞酸噯腐。俱用二香散。惟瘀血作痛。若刀錐之刺。失笑丸主之。其中氣虛寒。腹中冷痛。得熱則止者。理中東加桂心。若小腹痛處有塊。不可手按者。此名兒枕痛。瘀滯也。失笑丸主之。

惡露不絕者。因肝氣不和。用逍遙散。因脾不統血。用歸脾湯。若因瘀滯而新血不得歸經。必腹痛拒按。歸芎湯下失笑丸。

蓐勞者。寒熱食少頭脹肢痛。最難調治。八珍湯養之。

喘促者。榮血暴竭。衛氣無依。最為難治。六味地黃東加人參。若脾肺兩虛。四君子東加黑薑、當歸。若瘀血入肺。口鼻起黑氣及鼻衄者。此肺胃將絕之候。急服參蘇飲。如厥冷自汗。更加附子。間有得生者。

產後乳少。由元氣虛弱。八珍湯主之。若乳房 脹。是未通也。速宜吮通。服王不留行湯。若為兒口吹氣。壅腫不通。不急治即成乳癰。速服栝蔞乳香散。敷香附餅。若兒飲不盡。留乳作腫者。亦如前法。亦有郁怒而乳腫者。於栝蔞乳香散內加柴胡、赤芍、橘葉、甘草。

乳癰初起。由膽胃熱毒。服栝蔞乳香散。敷香附餅即消。如已成膿。則以神仙太乙膏貼之。吸盡膿則愈矣。

乳岩初起。內結小核。不赤不痛。漸大而潰。形如熟榴。內潰深洞。此脾肺鬱結。氣血虧損。

最為難治。初起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二方間服。亦可內消。及其病勢既成。雖有盧扁。亦難為力。

乳卸者。乳頭拖下一二尺。此肝經風熱發泄。用小柴胡東加羌防主之。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一分。研塗頂心。俟乳頭收上。即洗去。

產後諸症

益母勝金丹 調經行血。

砂仁拌熟地 酒蒸當歸 酒蒸茺蔚子 土炒上白朮 酒炒香附(各四兩)酒炒白芍 酒蒸丹參(各三兩) 酒蒸川芎(二兩五錢)
以益母草八兩。酒水各半熬膏。蜜丸。開水下。

獨聖丸 去瘀積。

五靈脂去土。炒煙盡。為末。醋丸。酒送下。

蒺藜湯 治目赤腫痛。

白蒺藜(一錢五分) 荊芥 赤芍(各一錢) 羌活 防風(各七分) 甘草(五分) 加有須蔥白二段

龍膽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

龍膽草 澤瀉(各一錢) 車前子 木通 生地 山梔 酒炒當歸 黃芩 甘草(各五分)

解恨煎 治暴怒傷肝。氣逆脹滿。

陳皮 半夏 濃朴 茯苓(各一錢五分) 蘇葉 芍藥(各一錢) 砂仁(七分)
如脅肋脹痛加白芥子一錢。如胸膈氣滯加枳殼、香附、藿香。

調經飲 治經阻氣滯而作痛者。

當歸(三錢) 牛膝 山楂 香附(各二錢) 青皮 茯苓(各一錢五分)

五子丸 此方同六味丸八味丸合成。為種子之方。

枸杞子 菟絲子(各四兩) 五味子 車前子 覆盆子(各二兩)石斛六兩熬膏。蜜丸。開水下四錢。

贊育丹 治男子精衰陽痿。而艱子息。

熟地 白朮(各八兩) 當歸 枸杞(各六兩) 杜仲 仙茅 韭子 巴戟肉 山茱萸淫羊藿 肉蓯蓉(各四兩) 蛇床 附子 肉桂(各二兩)

毓麟珠 治婦人氣血虛。而經不調不孕者。

人參 白朮 茯苓 芍藥 川芎 炙草 杜仲 鹿角霜 川椒(各二兩) 熟地 當歸 菟絲子(各四兩)
蜜丸。空心服。

安胎飲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茯苓 阿膠(各一錢) 白朮(三錢) 炙草 艾葉(各三分)

紫蘇飲

當歸 川芎 紫蘇(各一錢) 炙草 人參 白芍(各五分) 大腹皮(八分) 加薑一片蔥白一寸

淡竹葉湯

淡竹葉(七片) 黃芩 知母 麥冬(各一錢) 茯苓(二錢)

羚羊角散

羚羊角 獨活 當歸(各二錢) 川芎 茯神 防風 炙甘草(各七分) 鉤藤(三錢)桑寄生(二錢) 人參(八分)

茯苓升麻湯 治妊娠小便不通。

茯苓(赤白各五錢) 升麻(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川芎(一錢) 苧根(三錢)
或調琥珀末二錢服更佳

黑神散 隆冬寒月。及體氣虛寒者用此。

桂心 當歸 芍藥 炙草 乾薑 生地(各一兩) 黑豆(二兩) 附子(炮去皮五錢)

當歸澤蘭湯

當歸 澤蘭 酒芍 川芎 熟地(一錢五分) 延胡索 紅花 香附 丹皮(各五分) 桃仁(七粒)

保產無憂湯 臨產日。先服一二劑。

酒洗當歸(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 黃耆(八分) 艾葉(七分) 酒芍(一錢二分)菟絲子(一錢四分) 薑汁炒濃朴(七分) 荊芥(八分) 枳殼(六分) 川芎(一錢三分)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薑(三片)

加味八珍湯

人參 白朮(各一錢) 茯苓(八分) 當歸(五錢) 炙草(三分)川芎(一錢五分) 酒芍(二錢) 熟地(一錢五分) 乳香(五分) 酒炒丹參(三錢) 益母草(二錢)

加味歸芎湯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龜板(童便炙三錢) 婦人頭發(一握燒灰存性)

脫花煎 凡將產。先服此藥催生最佳。胎死腹中。加朴硝三錢即下。

當歸(八錢) 肉桂(二錢) 川芎 牛膝(各二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紅花(一錢)

失笑丸 治瘀血脹胞。並治兒枕痛。

五靈脂(去土炒) 蒲黃(炒)
等分為末。醋丸。每服三錢。酒下。

花蕊石散 服此瘀血化水。其人即蘇。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黃(四兩)
為末和勻。入瓦罐封固。用炭 二炷香。取研。童便酒下。

牛膝散 治胎衣脹急。緩則不救。

牛膝 川芎 炒蒲黃 丹皮(各一兩) 桂心(四錢) 當歸(一兩五錢)
共為末。每服五錢。水煎。

生化湯 產後去瘀要藥。

當歸(三錢) 黑薑(五分) 川芎(一錢五分) 益母草(一錢) 桃仁(七粒研)

歸薑湯 產後心慌自汗。

當歸(三錢) 黑薑(七分) 炒棗仁(一錢五分)

七珍散

人參 石菖蒲 生地 川芎(各一兩) 防風 辰砂(各五錢) 細辛(一錢)
為末。薄荷湯調下。

古拜散 產後受風諸症。

荊芥穗為末。每服三錢。生薑湯調下。

獨活寄生湯

獨活 桑寄生 防風 秦艽 威靈仙 牛膝 茯苓(各一錢) 桂心(五分) 細辛 炙草(各三分) 當歸 金毛狗脊(各二錢)

桃仁湯

桃仁(十粒炒) 當歸(三錢) 牛膝(二錢) 澤蘭(三錢) 蘇木(一錢)

二香散 散寒消食。

砂仁 木香 黑薑 陳皮 炙甘草(各一兩) 香附(三兩)
共為末。

參蘇飲

人參(一兩) 蘇木(三錢)

王不留行煎

王不留行(一錢五分) 通草(一錢) 赤芍(一錢五分) 蔥白頭(五個) 炒麥芽(三錢)

栝蔞乳香散

栝蔞(一個) 明乳香(二錢)
酒煎服。

香附餅

香附(一兩) 麝香(二分)
共研勻。以蒲公英二兩。酒調藥敷之。

神仙太乙膏 治一切癰疽。

元參 白芷 當歸 肉桂 生地 赤芍 大黃(各一兩) 黃丹(十三兩炒篩)
用麻油二斤熬藥。去渣成珠。入黃丹再熬為膏。

四物湯 逍遙散 澤蘭湯 八珍湯 六君子湯 生地四物湯(即四物湯去熟地用生地)

五苓散 異功散 六味丸(即六味地黃湯)二陳湯 補中益氣湯 五皮飲 平胃散 香砂六君子湯 十全大補湯 理中湯(即附子理中湯) 小柴胡湯(以上諸方俱見卷一) 柴胡疏肝散栝蔞散 五痿湯 芍藥甘草湯 橘核丸 消瘰丸(以上諸方見肝部) 推氣散(見肺部)

沉香降氣丸 歸脾湯 十補丸 安神定志丸 七福飲 秘旨安神丸(以上見心部) 左歸丸

八味丸 右歸丸(以上見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