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兒科証治
兒科論治
小兒之病。百倍難於方脈。其疾痛 癢不能自言。旁人又不能代言。全恃醫家以意揣之。揣之不合。殺人易於反掌。即揣得其當。而小兒純陽之體。易虛易實。藥一過分。變幻百端。此非絕頂聰明。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者。未易勝任也。至於護惜之深。姑息之至。則飽暖失宜。果物恣食。畏苦廢藥。或求速雜投。則又非醫家之咎矣。然揣之之法。不過辨其表裡虛實寒熱。其法與方脈無異。其症亦與方脈同。方脈中之病。小兒亦無不有也。故不能兒科者。或能治方脈。不能方脈者。必不能治兒科。
初生保治
初生三朝。即用三黃湯解其胎毒。服三四日後。每日投金銀花湯。至彌月而止。可保其痘稀。而少瘡疹之患。若遇寒冬之月。或小兒體寒質薄。則專用金銀花湯亦可。彌月間聲直發搐。撮口臍風。是胎風也。俗名腹裡驚。因其母肝氣素郁。兒稟受之。再浴時斷臍時。或有進風。得外風則內風動。此症發之太早。泣不出聲。泣而無淚者。皆難治。治法。痰盛者先治痰。火盛者先清火。或用益黃散治之。視其牙齦有泡。急以綿裹指擦破之。用青黛、冰片。略塗口內為妙。至三歲以前。形質微弱。無脈可憑。但察其脈之強弱緩急而已。須更審其食指寅卯辰三關。男左女右。食指近手第一節為寅關。次節為卯關。上節為辰關。凡兒有病。必有脈紋外現。如現紋在寅關。不過卯關者易治。連卯關者難治。過辰關者更難治。若一條紋。從寅關直透卯透辰者必死。其紋青色為風。紫為瀉利。青紫為肝木乘脾。紅則為熱。合之唇舌面色。亦可得其大概也。三歲后六七至為平脈。四五至為寒。九十至為困。脈弦急為氣不和。沉緩為傷食。促結為虛驚。浮為風。沉細為寒。脈亂者不治。
外熱內熱辨
外熱與內熱不同。外熱者。身終日發熱。或拘束肢冷。外有清涕咳嗽。頭痛鼻塞之象。內則脈浮而不渴。此外解之症也。不可用涼藥。宜荊防散表之。得汗自愈。內熱者。如夜熱潮熱。晝輕夜重。病最纏綿。或口渴。或腹脹。或盜汗。其症有因傷食停痞。伏燥伏火。陰虛陽虛等異。宜分別而治。此內解之症也。不可用表藥。傷食者。保和丸加地骨皮消之。停痞者。和中丸加鱉甲、牡蠣消之。伏燥者。貝母栝蔞散潤之。伏火者。黃芩芍藥東加山梔、丹皮等清之。陰虛者。蒿皮四物湯退之。陽虛者。四君子湯養之。此等熱久必傷陰。日漸削瘦。成為疳癆。慎勿忽視。
非驚論
方脈中有中寒中暑諸症。時醫混以為中風。東垣、景岳以非風別之。善矣。兒科有急驚風慢驚風二症。不惟驚字全無乾涉。即風字亦未可混稱。乃自有驚風之名。而濫以丸子相投。從此小兒之遭其劫者。不知萬萬矣。試思驚字何解。凡受嚇者謂之驚。嚇則神魂失守。心神恍惚。惕惕悸動。唯心虛者易犯此。在方脈中亦有之。兒科中大驚猝恐一症。即此候也。是真驚也。故用藥以人參、五味、棗仁、丹參等安神定魂為主。斷無有攻痰散風而能治驚症者。且風字亦有二義。在外感則為風邪。宜用表散。在內病則為肝風。宜用鎮息。今混言之曰風。究竟外風乎。內風乎。治外風之藥不可以治肝。治肝風之藥不可以解表。甚矣哉其混也。蓋時俗所謂急驚風者。痰火閉也。小兒受暑熱則生火。乳積則生痰。痰火相搏。則血虛而肝失所養。肝主筋。筋脈乾熱則抽搐。故外作拘攣。面現青色。是肝燥而風內動。非外風也。是痰火閉其竅。而目竄牙緊發厥。非嚇驚也。但利其竅。清其火。降其痰。則神醒矣。此症即不醫亦能自醒。而漫以驚風名之可乎?世俗所謂慢驚風者。脾虛生風也。小兒或吐或瀉。久則脾虛。肝木乘之。手足微搐。是內風侮土。非外風也。陽衰神怠。氣息短促。是中氣脫乏。非嚇驚也。宜補其脾。回其陽。則土振而木靜矣。此症不補必死。而謬以驚風名之可乎。且急驚為實火症。慢驚為虛寒症。如水火然。治急驚藥不可以治慢。治慢驚藥不可以治急。而世俗竟有以一粒丹丸。名之曰治急慢驚風。欺人乎。欺天乎。茲特並揭之曰非驚。而分為痰火閉症。木侮土症。則為實為虛。當各求其病源而治之。而小兒庶不至於枉死。
痰火閉症
痰火之症。即俗所謂急驚風也。小兒或感風寒。或積乳食。皆能生痰。痰積則化火。或受暑熱亦生火。失於清解。則火升而痰亦升。痰火上壅。閉其肺竅。則諸竅皆閉。其症目直氣喘。昏悶不醒。且火甚則肝燥筋急。為搐搦掣顫反引竄視。而八候生焉。總因痰火鬱結。肝風內動而成。當其拘攣弓仰之時。但以手扶。勿可用力抱緊。傷其筋絡。致成廢疾。初起以通關散開其嚏。得嚏則醒。輕者利火降痰湯。重者清膈煎加石菖蒲、竹茹。或抱龍丸。醒後清熱養血湯。
木侮土症
木侮土症。即俗所謂慢驚風也。小兒受暑受寒。或傷乳食。皆能作吐作瀉。或吐瀉交作。久則脾土虛弱。肝木乘之。其瀉漸見青色。面部痿白帶青。手足微搐無力。神氣懨懨不振。而慢脾成矣。初起即宜異功散。吐則加藿香、煨薑。若病已數日。糞見青色。即加木香或肉桂。若手足皆冷。脈息微細。唇舌痿白。此將脫之症。宜急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中回陽。尚有可救。諸臟之症皆緩。獨脾病之變甚速。盡有吐瀉一晝夜而即脫者。慎勿緩視也。
大驚猝恐
大驚猝恐。真驚也。小兒氣血未充。心神怯弱。一遇驚嚇。則神魂震怖。舉動失常。夜則跳醒。晝則驚惕。治宜安神魂。斂心氣。七福飲、秘旨安神丸、安神定志湯皆可。心有蘊熱而驚悸者。七味安神丸。神定后。氣虛者。四君子湯以補其陽。血虛者。六味地黃丸以補其陰。若妄投以朱砂鎮驚丸子。耗其心血。則愈發愈盛。肝風乘虛而亢。其勢不可複製矣。慎之。
夜啼
夜啼之症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熱。若僅胃停乳食。則不能安寐而已。不啼也。脾寒者。溫其脾而啼止。藿香和中湯主之。心熱者。清其心而啼亦止。導赤散加川連主之。或花火膏亦可。切勿亂投消痰破氣之藥。致損真元。
吐瀉
小兒吐瀉之症最多。或專吐。或專瀉。或吐瀉交作。其因傷食而吐瀉者。腹必硬。所吐所瀉。必有酸臭氣。保和丸消之。因伏暑而吐瀉者。小水必不利。必兼煩渴。吐則香薷飲。瀉則四苓散加益元散。或導赤散加川連清之。因受寒而吐瀉者。唇舌面色必痿白。口不渴。四肢或冷。此症易成慢脾。始則平胃散、二陳東加煨薑。以溫其中。繼則六君子湯。以補其脾。若虛寒甚。則附子理中湯。不可稍緩。其因伏火而吐瀉者。身必熱。唇舌必赤。清中飲導之。火退后。仍宜四君子湯。以養其脾。蓋火吐則乳飲不得入。一入即出。寒吐則乳飲受而後出。此其辨也。然吐瀉久則脾胃必虛。肝木必侮。無論因何而起。凡大吐大瀉之後。即有火亦清。有食亦出。速宜培補脾陽。勿使氣脫。
傷暑
小兒性秉純陽。不受火迫。一染邪暑。熱焰沸張。其症肌熱煩躁。口渴唇紅。溺澀。急宜香薷飲調服益元散以解之。且暑中有濕。濕易傷脾。故每作瀉利。甚者兼吐。治法詳吐瀉門。若受暑風而清涕頭痛者。用香薷飲加秦艽、荊芥主之。若熱動肝風而發搐厥。宜用清熱湯利其暑熱。而風自息。昏悶者。通關散啟其嚏。切勿輕用治驚化痰之品。戕其正氣。變生他症。
食積痞積蟲積痰積水積
諸積皆屬於脾。脾土果旺。則何物不化。至於成積。脾力之弱可知已。然積既已成。勢不能不用藥以消。夫欲消困脾之積。必更傷受困之脾。願治積者。必時時顧念脾土而後可。食積者。肚腹必硬。膨脹拒按。吞酸噯腐。不思飲食。保和丸、大和中飲等消之。脾虛者。六君子湯參用。痞積者。或瘧後痰結。或血裹肝氣。伏於脅下。時痛時止。和中丸消之。外貼消痞膏。氣虛者。六君子湯參用。蟲積者。濕熱所化也。蟲有九而血鱉最狠。蝤蟲最馴。寸白蟲上能蝕肺。柳葉蟲下能蝕肝。凡患蟲症。則唇內起白點。若蟲長一尺。貫胃則危。沖心則死。其人日漸消瘦。蟲則吸血自肥。當以化蟲丸下之。腹痛則服花椒湯。蟲聞椒則伏也。下後。仍以異功散養脾。痰積者。飲食所積。脾不能化。則釀而為痰。其症初起時。兩脈皆弦。腹漸脹大而軟。急宜六君子湯加濃朴、麥芽、萊菔子等以消之。若遷延日久。則痰積愈多。一旦上湧。發為厥逆。則吐之不能。下之不得。無藥可治也。水積者。即水腫之症。治法具詳卷一。
疳症
疳者乾也。久熱傷陰。津液乾涸之症。俗名童子癆。其症總因飲食不節。積滯化火。漸或生痞生蟲。致成骨蒸。內熱銷灼其陰。其症腹大青筋。發直毛焦。肌膚枯燥。唇舌絳紅。而疳症成矣。此症陰血既願。勢已難回。況又有熱未清。積未去乎。善治者。必乘其陰血未願之時。清其火。消其積。育其陰。調其脾胃。尚克有濟。初治宜清熱導滯湯。有蟲者。唇內起白點。以化蟲丸間服。若陰分既虛。則用理陰和中煎。胃口不開。則並用異功散調其胃。俾得陽生陰長。庶幾有救。大約此症腹軟者。雖虛可治。為其能受補也。腹硬者難治。為其不可消也。
盜汗自汗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然亦有秉質如此。終歲習以為常。此不必治也。若平日並無此症。又非夏秋暑月。而無端盜汗者。宜四物東加龍骨、牡蠣、浮小麥、北五味之屬。以養其陰。無端自汗者。宜四君子東加北五味、牡蠣。以養其陽。或加玉屏風散亦可。
咳嗽
小兒咳嗽。半由於風寒。初起以杏蘇煎散之。痰薄者。加半夏、生薑。痰濃者。加川貝、花粉、栝蔞仁之屬。肺有火邪。則瀉白散。此一定之治法也。若秋冬燥令。肺受火刑。則咳而無痰。甚者咳血。宜以貝母栝蔞散潤其肺。清肅之氣下行。則咳自止。
解顱龜胸龜背
解顱者。腦蓋未滿。頭顱不合。中陷而四角起。如古錢之形。此先天不足所致。暑月服六味地黃丸。冬春之月補天大造丸。俟氣虛漸充。則自合矣。龜胸者。肺熱作脹。胸骨高起。須白虎湯加瀉白散。以涼肺氣。若喘急者。難治也。龜背者。背骨高突如龜。此先天不足。督脈為病。補天大造丸加金毛狗脊治之。此外諸症治法。與方脈同。故不贅敘。
解顱龜胸龜背
三黃湯
黃芩 黃柏 川黃連 大黃(各一錢)濃煎。將絲綿作乳頭狀。蘸藥時時令吮。每日五六回。不必盡劑。
益黃散
陳皮(一錢) 青皮 訶子肉 炙草(各五分) 丁香(三分)
荊防散
荊芥(一錢) 防風 蘇梗 川芎 陳皮(各八分) 杏仁(二錢) 甘草 薑皮(各三分)
保和丸
山楂炭 茯苓 萊菔子(各一錢五分) 神曲 半夏 陳皮 連翹(各一錢)
和中丸
白朮(二兩) 扁豆 茯苓 砂仁 半夏(各一兩) 枳實 神曲 炒麥芽 楂炭 香附 丹參(各一兩五錢) 陳皮 五穀蟲(各二兩)
共為末。每服三錢。
貝母栝蔞散
川貝(二錢) 栝蔞仁(一錢五分) 山梔 黃芩 橘紅(各一錢) 甘草(五分)
熱甚加川連八分痰多加膽星五分
黃芩芍藥湯
黃芩 白芍(各二錢) 生甘草(一錢)
蒿皮四物湯
生地(三錢) 北沙參 炙鱉甲(各二錢) 歸身 白芍 青蒿(各一錢) 地骨皮(一錢五分) 丹皮(八分) 甘草(五分)
四君子湯
人參 茯苓(各一錢) 白朮(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大棗(三枚)
通關散
細辛 皂角(各三錢) 生半夏(二錢)
共研末。吹入鼻孔取嚏。
利火降痰湯
黃連(八分) 連翹(一錢五分) 山梔 滑石(各二錢) 木通 黃芩 枳實 栝蔞霜 車前(各一錢) 鉤藤(四錢) 柴胡(六分) 甘草(三分)
清膈煎
製膽星 木通(各一錢) 白芥子 川貝(各二錢) 海石(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抱龍丸
膽星(二錢) 天竺黃(一錢五分) 雄黃 辰砂(各一錢) 麝香(三分)
共為末糊丸。燈心湯下。
清熱養血湯
細生地(三錢) 丹參(一錢五分) 黑山梔 青蒿 丹皮(各一錢) 赤芍(八分)生甘草(五分)
異功散
即前四君子東加陳皮一錢。
附子理中湯
人參 白朮(各二錢) 附子 乾薑 炙草(各一錢)
七福飲
人參 熟地(各三錢) 歸身 棗仁(各二錢) 白朮(一錢五分)炙草(一錢) 遠志(五分)
秘旨安神丸
人參 棗仁 茯神 半夏(各二錢) 歸身 白芍 橘紅(各一錢五分) 北五味 炙草(各五分) 生薑(三片)
安神定志丸
茯苓 茯神 人參 龍齒(各一錢) 遠志(五分)
七味安神丸
黃連 當歸 麥冬 茯苓 甘草(各二錢) 朱砂(三錢) 冰片(二分)
共研末為丸。燈心湯下一錢。
六味地黃湯
熟地(四錢) 山藥 萸肉(各二錢) 丹皮 澤瀉 茯苓(各一錢五分)
藿香和中湯
藿香(八分) 濃朴 砂仁 陳皮 炙草(各五分)生薑(二片)
此方加蒼朮白芷蘇梗川芎香附楂炭麥芽治感寒停食
導赤散
生地(二錢) 木通 麥冬 車前 竹葉(各一錢) 甘草(三分) 加燈心三十寸虛者加人參五分
花火膏
燈花三顆煎湯。
香薷飲
香薷 扁豆 濃朴(各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四苓散
白朮(一錢) 赤苓(三錢) 木通 豬苓(各一錢) 車前 澤瀉(各一錢五分)
益元散
滑石粉(六錢) 生甘草(一錢)
平胃散加減
藿香 濃朴(各一錢五分) 蒼朮(八分) 陳皮(一錢)
二陳湯
製半夏 陳皮 茯苓(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生薑(二片)
六君子湯
即前四君子東加半夏一錢五分。陳皮一錢。
清中飲
川連(五分) 釵石斛 生穀芽(各三錢) 赤苓 車前(各二錢) 酒芩 藿香(各八分) 加薑汁炒竹茹一錢五分
清熱湯
鉤藤(四錢) 山梔 連翹 青蒿(各一錢五分) 僵蠶 赤芍 香薷(各一錢) 滑石(二錢) 川連 柴胡(各五分)
大和中飲
炒麥芽 楂炭(各三錢) 枳實 砂仁(各六分) 陳皮 濃朴 澤瀉(各一錢)
化蟲丸
蕪荑 雷丸(各五錢) 檳榔 本香 白朮 陳皮 神曲(各三錢) 雄黃(一錢五分)
共為末糊丸。使君子肉三錢煎湯。送下三錢。
清熱導滯湯
胡黃連(五分) 地骨皮 楂炭(各二錢) 青蒿 山梔 大腹皮(各一錢五分) 炒麥芽(三錢)檳榔 濃朴 丹皮 生甘草(各一錢) 加紅棗五枚
理陰和中煎
生地 北沙參 生穀芽(各三錢) 地骨皮 首烏 青蒿子 炒麥芽 豆皮 牡蠣(各二錢) 白芍 楂炭(各一錢五分) 濃朴 丹皮(各一錢)
四物湯
熟地(四錢) 歸身 白芍(各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
玉屏風散
生黃 (二錢) 防風(八分)
杏蘇煎
杏仁(二錢) 蘇梗 前胡 赤芍 荊芥(各一錢) 陳皮(八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瀉白散
桑白皮(蜜炙一錢五分) 地骨皮(二錢)
白虎湯
生石膏(四錢) 知母(一錢五分) 粳米(一撮) 甘草(五分)
補天大造丸
人參(二兩) 黃耆 白朮(各三兩) 當歸 棗仁 山藥 茯苓(各一兩五錢) 熟地 枸杞(各四兩) 河車(一具)
用鹿角一斤。龜板八兩熬膏。同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