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三 瀉心湯類‧七

生薑瀉心湯(一)

生薑(四兩,切) 甘草(炙) 人參 黃芩(各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黃連 乾薑(各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汗後而邪未盡,必有留飲在心下。其症甚雜,而方中諸藥,一一對症,內中又有一藥治兩症者、亦有兩藥合治一症者,錯綜變化,攻補兼施,寒熱互用。皆本《內經》立方諸法,其藥性又有與《神農本草》所載無處不合。學人能於此等方講求其理,而推展之,則操縱在我矣。

凡瀉心諸法,皆已汗、已下、已吐之餘疾。

甘草瀉心湯(二)

即生薑瀉心湯去人參、生薑,加甘草一兩。

甘草(四兩,炙) 黃芩 乾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兩次誤下,故用甘草以補胃,而痞自除,俗醫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三)

翻胃以此加減治之。

半夏(半升,洗) 黃芩 乾薑 甘草(炙) 人參(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証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本症仍在,則即用本方治之。若心下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又指不痛二字,痞症尤的。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以上三瀉心之藥,大半皆本於柴胡湯,故其所治之症,多與柴胡症相同,而加治虛治痞之藥耳。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分溫再服。此又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

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緊脈為陰,此所謂病發於陰,下之作痞是也。按之自濡,但氣痞耳。並無脅下之水。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邪氣甚高。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再誤。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詳見前桂枝類中。

附子瀉心湯(五)

大黃(二兩,酒浸) 黃連(炒) 黃芩(炒,各一兩) 附子(一兩,去皮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納附子汁,分溫再服。此法更精,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陽欲其熟而性重;開痞欲其生而性輕也。

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此條不過二語,而妙理無窮,前條發汗之後惡寒,則用桂枝;此條汗出惡寒,則用附子,蓋發汗之後,汗已止而猶惡寒,乃表邪未盡,故先用桂枝,以去表邪,此惡寒而仍汗出,則亡陽在即,故加入附子以回陽氣,又彼先後分二方,此並一方者,何也?蓋彼有表,複有裡;此則只有裡病,故有分有合也。

黃連湯(六)

即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

黃連 甘草(炙) 乾薑 桂枝(去皮,各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夜二服。治上焦之病,服藥宜少而數。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諸瀉心之法,皆治心胃之間,寒熱不調,全屬裡症。此方以黃芩易桂枝,去瀉心之名,而曰黃連湯,乃表邪尚有一分未盡,胃中邪氣,尚當外達,故加桂枝一味,以和表裡,則意無不到矣。

黃芩湯(七)

黃芩(三兩)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八)

黃芩(三兩)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下利即專於治利,不雜以風寒表藥,此亦急當救裡之義,若嘔,亦即兼以止嘔之藥。總之,見症施治,服藥後而本症愈,複見他症,則仍見症施治,可推而知也。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九)

乾薑 黃連 黃芩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本症。醫複吐下之,誤治。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此屬厥陰條,寒格自用乾薑,吐下自用芩連。因誤治而虛其正氣,則用人參,分途而治,無所不包,又各不相礙。古方之所以入化也。

旋複代赭石湯(十)

旋複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代赭石(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升,日三服。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病久治多,未必皆屬誤治。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靈樞‧口問篇》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複出於胃,故為噫。

俗名噯氣。皆陰陽不和於中之故。旋複代赭湯主之。此乃病已向愈,中有留邪,在於心胃之間,與前諸瀉心法,大約相近。《本草》云︰旋複治結氣、脅下滿。代赭治腹中邪毒瓦斯。加此二物以治噫,余則散痞補虛之法也。

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十一)

濃朴(半斤,炙去皮) 生薑(切) 半夏(洗,各半升)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發汗後,腹脹滿者,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發汗後,則邪氣已去,而猶腹脹滿,乃虛邪入腹,故以濃朴除脹滿,余則補虛助胃也。

卷三 白虎湯類‧八

白虎湯(一)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火候。

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此寒熱二字必倒誤。乃表有寒,裡有熱也。觀下條“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鑿鑿可証。《活人書》作表裡有熱,亦未穩。白虎湯主之。

傷寒脈滑而厥者,熱厥。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以上皆陽明熱症之在經者,以三陽統於陽明也。但身重腹滿,則似風濕,宜用術附︰面垢譫語,則似胃實,宜用承氣。此處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別,全在參觀脈症,使有顯據,方不誤投。發汗則譫語;陽從此越。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陰從此脫。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自汗則熱氣盛於經,非石膏不治。

按︰亡陽之症有二,下焦之陽虛飛越於外,而欲上脫,則用參附等藥以回之;上焦之陽盛,逼陰於外,而欲上泄,則用石膏以收之,同一亡陽,而治法迥殊,細審之自明,否則死生立判。

白虎加人參湯(二)

白虎湯原方加人參三兩 煮服同前法。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煩渴不解,因汗多而胃液乾枯,邪雖去而陽明之火獨熾、故用此以生津止汗,息火解煩。汗後諸變不同,總宜隨症用藥。

傷寒若吐、若下後,前汗後,此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此四字為白虎對症。

時時惡風,表邪未盡,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胃液已盡,不在經、不在腑,亦非若承氣症之有實邪。因胃口津液枯竭;內火如焚,欲引水自救,故其象如此,與熱邪在腑者迥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熱在內。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此亦虛燥之症。微惡寒,謂雖惡寒且甚微。又︰周身不寒,寒獨在背,知外邪已解,若大惡寒,則不得用此湯矣。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無汗二字,最為白虎所忌。其表不解者,惡寒。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不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白虎加參湯,大段治汗、吐、下之後、邪已去而有留熱在於陽明。又因胃液乾枯,故用之以生津解熱,若更虛羸,則為竹葉石膏湯症矣。

壯火食氣。此方瀉火,即所以生氣也。

竹葉石膏湯(三)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斤,洗) 人參(二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又一煮法。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人參、麥冬。氣逆欲吐者,半夏、竹葉。竹葉石膏湯主之。此仲景先生治傷寒愈後調養之方也,其法專於滋養肺胃之陰氣,以複津液。蓋傷寒雖六經傳遍,而汗、吐、下三者,皆肺胃當之。

又《內經》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故滋養肺胃,岐黃以至仲景不易之法也。後之庸醫,則用溫熱之藥,峻補脾腎,而千聖相傳之精義,消亡盡矣。

卷三 五苓散類‧九

五苓散(一)

豬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服散取其停留胸中,多飲暖水,取其氣散營衛。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以五苓散主之。胃中乾而欲飲,此無水也,與水則愈,小便不利而欲飲,此蓄水也,利水則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蓋由同一渴,而渴之象不同,及渴之余症,亦各不同也。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汗不盡,則有留飲。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証,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胸中有水,則不能容水矣。五苓散主之。桂枝治表,余四味治裡。多飲暖水汗出愈,表裡俱到。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治痞而痞不解,反渴,則為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皆為虛象。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誤治。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此屬實邪。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隨症施治,不執一端。渴者與五苓散。如其渴不止,五苓散亦一法也。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此亦表裡同治之法。

豬苓湯(二)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滑石(碎) 阿膠(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陽明之渴,故與五苓相近,而獨去桂枝,恐助陽也。論中又云︰陽明汗多而渴,不可與豬苓湯,以胃中燥,不可更利其小便也。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此亦熱邪傳少陰之症。蓋少陰口燥口乾,有大承氣急下之法,今止嘔渴,則熱邪尚輕,故用此方,使熱邪從小便出,其路尤近也。

文蛤散(三)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寒在肉中。

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此熱結在皮膚肌肉之中,不在胃口,故欲飲而不渴,文蛤取其軟堅逐水。

若不瘥者,與五苓散。不應則表裡同治。

茯苓甘草湯(四)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桂枝止汗,余四味止渴。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此方之義,從未有能詮釋者,蓋汗出之後,而渴不止,與五苓,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後,並無渴症,又未指明別有何症。

忽無端而與茯苓甘草湯,此意何居?要知此處“汗出”二字,乃發汗後,汗出不止也。汗出不止,則亡陽在即,當與以真武湯;其稍輕者,當與以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更輕者,則與以此湯。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鉦之,故真武則佐以附子回陽;此二方,則以桂枝甘草斂汗,而茯苓則皆以為主藥。此方之義,不了然乎? 觀下條心悸,治法益明。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水犯心則悸。當服茯苓甘草湯。《本草》︰茯苓治心下結痛,恐、悸。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卷三 四逆湯類‧十

四逆湯(一)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常人則取中者,小者可知。乾薑三兩。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論》云︰厥者,陰陽氣不順接,手足逆冷是也。凡《論》中言“脈沉、微、遲、弱”者,則厥冷不待言而可知,此方溫中散寒,故附子用生者。

四逆、理中,皆溫熱之劑,而四逆一類,總不離乾薑,以通陽也,治宜下焦;理中一類,總不離白朮,以守中也,治宜中焦。餘藥皆相同,而功用迥別。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便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以上義詳雜方條內。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陰陽兩虛之後,又複竭其陽,非此湯不能挽回陽氣。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說詳前桂枝條內。

病發熱頭疼,此乃表邪。脈反沉,見裡脈。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身體疼痛,陰陽二症皆有之。今脈沉而疼痛,雖發熱,亦是裡寒外熱之症,故用四逆。

脈浮而遲,表熱浮。裡寒,遲。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明所以不渴之故,當溫之,宜四逆輩。有寒則不渴。則知渴者,皆當作熱治。不曰四逆湯,而曰四逆輩,凡溫熱之劑,皆可選用。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病與脈相合,則溫不可遲。宜四逆湯。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此二句指不食之時言。此與少陽之嘔,當有分別,宜以他症驗之。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始得”言病方起;“脈弦”則有力,故知為實。不可下也,欲吐則病在上焦,下之為逆。當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此少陰宜吐之法。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乾嘔無物,則知其為飲矣。不可吐也,當溫之。寒飲無實物,溫之則寒散,而飲亦去矣,凡治飲皆用溫法。

宜四逆湯。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症,其疼亦屬陰疼。又下利清穀,厥逆而惡寒者,三者皆虛寒內症。四逆湯主之。按︰此條諸症,皆屬陰寒,因為易辨,惟“熱不去”三字,則安知非表邪未盡。即惡寒,亦安知非太陽未罷之惡寒。惟下利厥逆,則所謂急當救裡,不論其有表無表,而扶陽不可緩矣。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汗下後而厥冷,則虛寒極矣。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亦外熱內虛寒之故。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以上五條,皆系汗下之後,陽氣大虛,故雖外有微熱,而總以扶陽為急,大小便俱利,則內陽亦盡矣。不僅手足逆冷為陽微之驗也。

四逆加人參湯(二)

四逆湯原方加人參一兩。煎服法同。

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按︰亡陰即為亡血,不必真脫血也。成無己注引《金匱玉函》曰︰水竭則無血。謂︰利止則津液內竭。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加參以生津液。

通脈四逆湯(三)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強人四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補益津液。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寒逼陽於外。手足厥逆,外症。脈微欲絕,內症 身反不惡寒,寒邪已入裡。其人面色赤,陽越。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陽升。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其脈即出者愈。諸症或陽或陰,乃閉塞不通之故,用辛溫通陽之品以治之。其兼症不同,詳加減法。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汗出而厥,陽有立亡之象。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四)

通脈四逆原方加豬膽汁半合。煎如前法,煎成納豬膽汁,溫服,其脈即出。豬膽汁苦滑之極,引藥直達下焦。

吐已下斷,利止也。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乾薑附子湯(五)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

下之後,複發汗,先竭其陰,後竭其陽。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陽虛有二症,有喜陽者;有畏陽者。大抵陰亦虛者畏陽;陰不虛者喜陽。此因下後陰亦虛,故反畏陽也。不嘔不渴,無表証,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此邪已退,而陽氣衰弱,故止用薑附回陽。乾薑附子湯主之。

白通湯(六)

乾薑附子湯原方加蔥白四莖。煎服法照前。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此專治少陰之利,用蔥白所以通少陰之陽氣。

白通加豬膽汁湯(七)

白通湯原方加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納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汁亦可。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無脈厥逆,嘔而且煩,則上下俱不通。陰陽相格,故加豬膽、人尿,引陽藥達於至陰而通之。《內經》所云︰“反佐以取之”是也。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暴出乃藥力所迫,藥力盡則氣乃絕。微續乃正氣自複,故可生也。

少陰篇云︰少陰病,下利不止,惡寒而 臥,手足溫者可治。則又當以手足之溫,驗其陽之有無也。

前雲,其脈即出者愈。此云︰暴出者死。益暴出與即出不同。暴出,一時出盡,即出,言服藥後,少頃即徐徐微續也,須善會之。

茯苓四逆湯(八)

茯苓(四兩一本作六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陽氣不攝而煩,所謂陰煩也。然亦必參以他症,方不誤認為梔子湯症。茯苓四逆湯主之。《本草》︰茯苓治逆氣煩滿。

四逆散(九)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乾) 柴胡 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納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別錄》︰薤白,主溫中散結。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此乃少陰傳經之熱邪,並無脈微惡寒等陰症。即下利一端,並非清谷,而反下重,故不得用溫熱。四逆散主之,疏邪通氣。同名四逆,與前諸法迥殊。諸兼症皆在加減中。

當歸四逆湯(十)

治利極神。

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各三兩) 甘草 通草(各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十一)

當歸(三兩) 甘草 通草(各二兩) 芍藥 桂枝 細辛(各三兩) 大棗(二十五枚) 吳茱萸(二升) 生薑(半斤)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分溫五服。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此四逆乃太陽傳經之邪,而表症猶未罷,因陽氣已虛,故用桂枝湯加當歸和血;細辛溫散,以和表裡之陽也。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內有久寒,指平素言。必從問而得之,或另有現症,乃為可據。吳茱萸溫中散寒,其性更烈。

按︰前四逆諸法,皆主於溫,此二方則溫中兼通陽和陰之法。下利脈大者,虛也。凡症虛而脈反大者,皆元氣不固也。以其強下之故也。惟求所以致虛之故。設脈浮革,辨脈法篇云︰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因而腸鳴者,腸鳴亦氣不通和之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

卷三 理中湯類‧十一

熟讀在胸,救人無算。與時醫所論陰陽,迥不相同。

理中丸(一)

折三劑,每味三錢。

人參 甘草(炙) 白朮 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理中丸與湯本屬一方。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急則用湯。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即欲作奔豚,桂枝加桂之法。

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有乾薑而複加生薑,知乾薑不治嘔也。下多者,還用術;術能止利。悸者,加茯苓二兩;悸為心下有水,故用茯苓。渴欲飲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消飲生津。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此痛因氣不足之故。《別錄》云︰人參治心腹鼓痛。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此腹滿乃陽氣不充之故。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揭衣被。

桂枝湯之飲熱粥,欲其助藥力以外散;此飲熱粥,欲其助藥力以內溫。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論》中又云︰嘔吐而利,名曰霍亂。又云︰頭痛則身疼,惡寒吐利,名曰霍亂。合觀之,則霍亂之症始備,蓋亦傷寒之類。後人以暑月之吐利當之,而亦用理中,更造為大順散者,皆無稽之論也。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此熱勝寒之霍亂。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湯主之。此寒勝熱之霍亂。

按︰霍亂之症,皆由寒熱之氣不和,陰陽拒格,上下不通,水火不濟之所致。五苓所以分其清濁;理中所以壯其陽氣,皆中焦之治法也。

大病瘥後,喜唾,胃液不藏,兼有寒飲,久不了了,胃上有寒,當以丸藥理之,當緩治之。宜理中丸。

真武湯(二)

茯苓 芍藥 生薑(切,各三兩)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此即下利清穀之類,故去芍藥加乾薑;若熱利,則芍藥又為要藥也,須審之。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太陽病乃桂枝症也,其發汗當取微似汗,則衛氣泄而不傷營。若發汗太過,動其營血,大汗雖出而衛邪反內伏,所以病仍不解,觀前桂枝湯條下服法,可推而知也。其人仍發熱,表邪仍在。心下悸,下焦腎水因心液不足,隨陽而上犯。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陽氣泄則虛浮無依著;真武湯主之。此方鉦伏腎水,挽回陽氣。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以上濕邪之症。

此為有水氣,水亦濕也。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此四症或有或無,方中加減法俱詳。真武湯主之。此方因發汗不合法,上焦之津液乾枯,腎水上救,以此鉦腎氣,治逆水,不專為汗多亡陽而設,治亡陽之方、諸四逆湯,乃正法也。

附子湯(三)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寒邪已微。其背惡寒者,當灸之。但背惡寒,則寒邪聚於一處,故用灸法。

按︰白虎加人參湯,亦有背微惡寒之症,乃彼用寒涼,此用溫熱,何也?蓋惡寒既有微甚之不同,而其相反處,全在口中和,與口燥渴之迥別。故欲知裡症之寒熱,全在渴不渴辨之,此傷寒之要訣也。附子湯主之。此乃病已向愈,正氣虛,而余寒尚存之証也。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此亦虛寒余症。

甘草附子湯(四)

甘草(二兩,炙) 白朮(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即服桂枝湯。《論》中所云︰風濕發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能食汗出,複煩者,尚有餘邪郁而未盡。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始。此言初服之始。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段形容風濕之狀,病情略備。

桂枝附子湯(五)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按︰此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但彼桂枝用三兩,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後脈促胸滿之症。此桂枝加一兩,附子加二枚以治風濕身疼脈浮澀之症,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異,彼編入桂枝湯類,此編入理中湯類,細思之各當其理,分兩之不可忽如此,義亦精矣。後人何得以古方,輕於加減也。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六)

白朮(四兩) 甘草(二兩)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痺,半日許,複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並走皮內,逐水氣,附朮並力,則逐水之功愈大。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

此即前桂枝附子湯。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觀此條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附子能劫陰氣。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濕則身重。不嘔不渴,濕而兼寒。脈浮虛而澀者,內外之陽俱虛。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白朮生腸胃之津液。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七)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朮 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此亦陽虛而動腎水之症。即真武症之輕者,故其法亦仿真武之意。

芍藥甘草附子湯(八)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三服。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甘草附子加芍藥,即有和陰之意,亦邪之甚輕者。

桂枝人參湯(九)

桂枝(四兩,別切) 甘草(四兩,炙) 白朮 人參 乾薑(各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取三升,桂獨後煮,欲其於治裡症藥中,越出於表,以散其邪也。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陽病,外証未除;而數下之,下之太早又多。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邪陷入裡。心下痞硬,邪在上焦,猶屬半表。表宜桂枝。裡宜餘四味。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此必數下之後,而現虛症,故雖協熱而仍用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