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溫熱暑疫全書 清 周揚俊


自序

醫之道難矣哉。凡病傷寒最重。溫熱尤烈。傷寒僅在一時。溫熱暑疫。每發三季。為時既久。病者益多。苟不明其源。溯流不得清也。不辨其類。療治不得當也。則溫熱暑疫。皆熱証也。燎原之下。竟乏清涼一滴。人無今昔。性有異同。神酣往聖。志切琳。俊以一隙微明。靜中索照焉。夫上古聖人。首重色脈。以營之未交已交。定人生死。片言已畢。中古聖人。專論穀氣盛衰。定人生死。片言已畢。仲景叔季聖人也。既立方論。複出不盡之臟。緯以膀胱之傷與絕。定人生死。先後合符。了無剩義矣。乃仲景於傷寒論中。溫熱森森。具載黃芩、白虎等湯。是其治也。後之學人。苟能引伸此意。便可變化不窮。神明千載。不能細察其理。反執以為治傷寒之法。盍思本湯既無外解之功。又無內奪之力。聖人立法。果何謂乎。自晉以來。疑鬼疑蜮。陋濕無巳。如崔文行解溫。用白朮、烏頭、細辛、桔梗四味。更加附子。名老君神明散。更加螢火。名務成子螢火丸。熱藥相投。以火濟火。誰其辨諸。如仲景書。謂太陽病發熱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朱肱活人書。謂發熱惡寒。頭疼身痛者。為溫病。已悖聖訓矣。

又云:春秋發斑咳嗽為溫病。至風溫治在少陰。其所立五方。如葳蕤湯、知母葛根湯、防己湯、栝蔞根湯、葛根龍膽湯。風火相熾。燔灼無休。複改聖散子。仍用附子。表裡香燥同之。東坡先生在黃州時。頗稱其效。豈知朱肱已三易其方。用敗毒散而遠熱藥。然厥功奚減厥罪。吳氏謂傷寒壞病。更遇溫熱為溫病。潔古老人。傷寒名家也。其子雲岐。以傷寒過經不解者為溫病。指叔和之言。為仲景之文。趙嗣真謂仲景雲重感異氣。變為溫病。汪機謂仲景云遇溫氣為溫病。遇溫熱為溫毒。竟不顧聖經之載於方策者。何曾有此一語。巢氏病源。遵崔文行解散法。一日用摩膏火灸。二日針灸解散。三日複汗之。四日用藜蘆丸、瓜蒂散吐之。五六日解未了了者複針之。七日熱已入胃。雞子湯下之。遂使龐安常自撰微言。一以和解為主。奉為靈寶。少移則蹶。巢龐比匪何極。李思訓亦宗和解。王海藏稱其當宋全盛。明哲莫逾。擬非其倫矣。丹溪長於溫熱。善用涼藥。溫熱遇之。自能解散。要非有斟酌於其間也。東垣不善外感。長於內傷。乃從內經悟出冬溫春溫二義。誠暗中一大炬。嘉言極口歡頌。真先得我心者矣。迨劉河間傷寒直格。於熱病每多入理深談。然混在正傷寒中。在人眼光采擇。不免金屑雜於泥沙者歟。至明季方中行著傷寒條辨。可謂直登仲景之堂。獨開生面。惜其論溫熱。亦分陰分陽。似可用熱。遂為嘉言所宗。嗟乎。病名溫熱。自需寒涼。乃千百年來。盈庭聚訟。先後支吾。陽春寡和於漢庭。塤篪迭奏於晉室。良由來派不清。複無面牆體認。誠習焉而不察耳。不然。豈諸公各自名家。乃甘悖聖矩如是耶。若夫夏月暑証。即金匱中濕 氣蒸之病也。

潔古東垣。以動靜分陰陽。動而得之為陽。用白虎。靜而得之為陰。用大順、冷香諸劑。豈知夏月杲杲炎威。有陽無陰。動靜不甚相遠。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幃。致傷太陰少陰者。熱藥可以暫用。豈得視溫熱之味。為通行之藥乎。漕憲北海林夫子。為一代偉人。醫學宗匠。俊立雪程門。三五年間。極蒙提命。因授所刻明計部張鳳逵治暑書。申明理蘊。精確不磨。雖有小疵。不掩大德。誠可振聾 於千古者也。至叔和雲四時不正之氣。感則為疫。不知非時不為厲氣。僅為寒疫。而大疫之沿門闔境。傳染相同者。允在兵荒之後。尸濁穢氣。充斥道路。人在氣交。感之而病。氣無所異。人病亦同。所以月令於孟春。掩骼理 。不敢或後者。聖王早慮及此耳。非徒澤及枯骨也。後世治疫之法。未有定見。如嘉言上焦如霧。升逐解毒。中焦如漚。疏逐解毒。下焦如瀆。決逐解毒。俟其營衛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暗長於未盡之時。此固不易之論。然求其反複盡義。變態直窮。老長吳又可之言。別無依傍也。俊幸生明備。不安苟且。日引光明之藏。志披榛莽之途。輯仲景傷寒論。三注金匱。補注之餘。先將溫熱暑疫四証。厘訂經文。采集方論。無背聖法。有合病情。各自成帙。蒙藩憲丁夫子。因戊午年時疫盛行。憫編戶之疾苦。如恫 之乃身。遂下詢疫所自始。與所為治。惻然嘆曰。嗟乎。安得明此理者數十輩。循行救治。俾在火輪火樹。夢魘心迷者。一旦提置冰山雪寶之中。奚止飲醍醐而稱快哉。命急付棗。以公同志。

康熙己未辜月吳門周揚俊禹載識

卷一‧溫病方論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周注:溫病由伏邪自內發出。一達於外。表裡俱熱。熱勢既壯。郁邪耗液。故發而即渴。其表本無邪鬱。內方喜寒。故不惡寒。延至三五日間。或腹滿。或下利者。即此証也。與傷寒之先表後裡者大異。然獨系太陽。以未顯他經之証。明自少陰發出為表裡也。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方注:灼熱。謂熱轉加甚也。風溫。謂於溫病有風也。陰陽俱浮。太陽本浮。而風溫皆陽。故上下皆見浮也。自汗出。亦衛受傷也。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者。風擁則氣昏。熱甚則氣鬱也。小便不利者。太陽主膀胱。而風溫皆陽。下則反攻。徒亡其津液。而膀胱之氣傷也。直視者。太陽之筋。支者為目上綱。故不轉睛而上竄也。失溲。言小便甚失其常度也。火。灸熨之類也。微。言攻之微。則變亦微。 發黃者。火熱則土燥。故其色外奪也。劇。言攻之劇。則變亦劇。如驚癇時螈 者。 火盛熱極而生風也。熏。亦火劫也。一逆。言乍誤也。尚引日。言猶可俄延。再逆。言複誤也。促命期。言夭枉人之天年。其致警之意深矣。

周注:此條緊承上文云。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是仍太陽病溫。誤發其汗。與更感於風者自是不同。然亦名風溫何也?既曰太陽。不即顯少陰証。惟誤汗則其証本溫。複以辛熱之藥汗之。則陰津外出。表裡增熱。脈必至尺寸俱浮。正以風與溫混。腎水不能獨沉。其証自汗身重。腎本病也。多眠睡。鼻息鼾。語言難。腎本病也。始先太陽。因汗使少陰之候同時荐至。危且殆矣。古律垂戒云。風溫治在少陰。不可發汗。發汗者死。豈知太陽亦不可發汗。發汗則亦同於風溫之少陰乎。緣醫者誤認為傷寒。而用正汗藥也。若不汗而誤下者。傷膀胱之氣化。小便不利。津液大傷。直視失溲。一腑一臟。同時兩絕矣。至誤被火劫者。微則熱傷營氣。而熱瘀發黃。劇則熱甚風生。而驚癇螈 。蓋因亂其神明。擾其筋脈也。然則於三者之中。一逆已待斃。再犯則立危矣。

喻嘉言論內經刺熱論溫。首引太陽之脈色榮顴骨。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厥陰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榮頰前。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互言得汗。非發汗也。故聖人專論穀氣。腎中精勝。乃汗則生。腎中虛甚。更熱則死。其旨至矣盡矣。仲景複出不盡之臟。更視膀胱以緯之。視小便不利。則膀胱傷甚。直視失溲。命門所藏之精不能照物。神髓涸矣。瞳子高為太陽不足。戴眼為太陽已絕。已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是以中風暴病。多絕膀胱。不識人者。風溫扼要。首視膀胱。未有膀胱不絕。而腎水先絕者也。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周注:黃芩湯。治溫本藥也。明言太少二陽。何不用二經藥。非傷寒也。傷寒由表入裡。此則自內發外。無表何以知太少二陽。或脅滿。或頭痛。或口苦引飲。因不惡寒而即熱。故不得謂之表也。如傷寒合病。皆表病也。今不但無表。且有下利裡証。傷寒協熱利。必自傳經而入。不若此之即利也。溫何以即利。外發未久。內郁已深。其人中氣本虛。豈能一時盡泄於外。勢必下走作利矣。

黃芩湯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煎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周注:黃芩滌熱。故為溫利主藥。以能泄熱也。然用芍藥者。性酸寒,深入陰分。一泄一收。熱去而利止耳。取甘、棗者。和中也。膀胱與膽。二腑既病。胃無獨安之理。至有嘔。明有痰飲結聚。非薑、半不除。薑、半辛燥。非伏氣所宜。而去嘔則有殊功也。況以芩為君。又何畏乎。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方注:太陽脈浮。陽明脈大。關上乃少陽之部位。故曰三陽合病。但欲眠睡者。熱聚於膽也。目合則汗者。少陽少血。虛則不與陽和。寐屬陰。故盜汗出也。

周注:溫氣發出。乃至三陽皆病。其邪熱溷實。不言可知。故其脈浮大也。憶邪伏少陰時。則尺脈亦已大。今因由內發外。由下達上。而浮大見於關以上。故曰上關上也。邪雖上見陽位。少陰之源未靖。則欲眠尚顯本証。而目合則汗。即為盜汗。又顯少陽本証。何以獨見少陽。因母虛子亦虛。而少陰邪火與少陽相火。同升燔灼也。所以稍異熱病者。但目合則汗。不似熱病之大汗不止也。然何以不言太陽陽明二經証。以浮為太陽經脈。大為陽明經脈也。治法當以小柴胡去人參、薑、半。加芍藥為主。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痺也。病患云。實咽中痛。雖爾。今複欲下利。

周注:於伏氣之時。見伏氣之病。而脈得微弱。則是少陰脈也。其人腎氣虛者。不及於陽。而即發於陰。以少陰脈本循喉也。故將發必咽痛。至發後則痛極似傷矣。豈可認為痺証。而誤治耶。然咽痛勢已發於上。殊不知腎司開闔。陰熱上升。豈遂盡泄。故必疾趨後陰。而下利可預知也。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周注:伏氣發出少陰之經。必咽痛者。不必言矣。先與甘草湯。以緩其上升之勢。更與桔梗湯。以開其怫郁之邪。亦不必言矣。但伏氣為重証。少陰為至虛。仲景輕輕先試。不用黃芩本湯者。夫豈無故。以才發少陰。止見咽痛。無胸滿心煩等症也。無下利嘔渴等症也。欲用他藥。從何入手。故二三日間。姑就咽痛。連舉二湯。使服之痛止。則少陰之邪。先已去其大半。後有証見。隨之投藥。此聖人明示不可妄治之道也。

甘草湯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周注:少陰之脈循喉嚨。邪熱客之。能無痛乎。正挾少陰之火上升也。主甘草者。甘能治熱火也。

桔梗湯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周注:設服前湯而不除。非藥之不勝病也。正以少陰之火挾邪上攻。則並其母亦病。故加桔梗開之。而自無不愈矣。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周注:伏邪未發。津液先已暗耗。今得之二三日以上。雖陰火不升。未見咽痛等証。而心煩不臥。已知陰血消耗。故令芩、連祛熱。膠、芍滋陰。兩得之矣。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入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裡熱當祛之。內燥須滋之。然滋之而即得其潤。祛之而適滌其熱。惟聖人合宜也。心煩故主黃連。佐以黃芩。則肺胃之邪俱清。然熱甚以消少陰之水。水源既燥。津液有不匱乏者乎。雞子黃、阿膠。深益血分之味。以滋其陰。連、芩得此。功莫大焉。況加芍藥以斂消爍之心氣。兼以入肝。遂使煩者不煩。不臥者臥矣。

卷一‧溫病方論 春溫集補証治並方

凡溫病發。必渴而煩擾。脅滿口苦。惡熱而不惡寒。明系自內發出。更無表証。雖經絡不同。必先少陽。以春行風木之令也。

一法。少陽陽明合病。裡証多者。承氣湯。

一法。三陽合病。大柴胡湯。或雙解散。

一法。若少陽經有客邪而發。脈弦兩額旁痛。寒熱口苦。宜小柴胡去人參、薑、半。加栝蔞根。有嘔者但去人參。

一法。脈微緊。兼惡寒頭痛。宜梔子豉湯。或益元散加蔥、豉、薄荷。熱甚涼膈散。去大黃、朴硝。加蔥、豉。

一法。頭痛如破。暴感外邪。宜葛根蔥白湯。散邪後。用黃芩湯。

一法。脈洪大而數。外熱譫語。熱在三焦也。三黃石膏湯。

一法。凡應下証。下後熱不去。或暫解複熱。再下之。

一法。下後熱不止。脈澀咽痛。胸滿多汗。熱傷血分也。葶藶苦酒湯吐之。

一法。裡熱已甚。陽邪怫郁。作戰而不能汗出。雖下証未全者。宜涼膈散。

一法。腹滿煩渴。脈沉實者。三承氣湯選用。勢劇者。合黃連解毒湯。

附風溫

一法。倘溫病少陰伏邪發出。更感太陽客邪。名曰風溫。必陽脈浮滑。陰脈濡弱。發熱。咽痛口苦。 但微惡寒者。黃芩湯。加桂枝、石膏。或以蔥、豉先撤其外。後用黃芩湯。甚則葳蕤東加減。

一法。本太陽病。發熱而渴。誤發汗。身灼熱者。亦名風溫。脈陰陽俱浮如前証。用麻黃升麻湯。去二麻、薑、术。按誤汗風溫一証。仲景不出方者。以為太陽少陰同時荐至。危於兩感。去生甚遠也。

附冬溫

一法。冬時有非節之暖。未至而至。即為不正之氣。獨冬不藏精之人。腎氣外泄。腠理不固。溫氣襲人。感之為病。此為冬溫。脈必寸洪尺數。或實大。心煩嘔逆。身熱不惡寒。或頭疼身重。面腫咳嗽。咽痛下利。與溫無異。而時令不同也。宜陽旦湯。加桔梗、茯苓。

一法。若有寒食停滯。加濃朴溫藥一味。以溫散其中。黃芩涼解其外。即仲景陰旦湯之意也。

一法。若先感溫氣。即被嚴寒遏抑。則發熱而微畏寒。汗不出而煩擾。陽旦加麻黃、石膏發之。

一法。醫視冬溫。每有誤認傷寒。辛熱發汗。致令發斑成毒者。當以升麻葛根湯。加犀角、黑參。或犀角黑參湯。

一法。更有辛熱發汗。徒耗津液。裡熱益甚。胸腹滿悶。因誤用下藥。反發熱無休止。脈來澀。此陰血受傷也。急宜葶藶苦酒湯探之。以收陰氣。泄邪熱。若服後熱勢轉劇。神氣昏憒。譫語錯亂者。必不救也。冬溫為病。亦自不一。當各隨見証治之。

凡冬溫之毒。大便泄而譫語。脈虛小。手足冷者。皆不治也。

附溫瘧

一法。春時溫病未愈。適複感寒。忽作寒熱者。溫瘧也。陰陽例云。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其証寒熱交作。胸脅滿。煩渴而嘔。微惡寒者。小柴胡去參、半。加栝蔞根、石膏。

一法。無寒但熱。其脈平。骨節煩疼。時嘔者。黃芩加生薑湯。至如內經所言。先熱後寒之溫瘧。乃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骨髓之內。至春陽氣大發之時。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勞力。邪氣與汗共並而出。此病藏於腎。自內達外者也。如是則陰氣虛而陽邪盛。故為熱。熱盛則必衰。衰則氣反而複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又寒矣。故先熱後寒。名曰溫瘧。治宜人參白虎湯。

周禹載曰:或有客邪。則必先微惡寒。繼大熱。熱而後大寒者也。本湯中略用桂枝。此伏邪自發之溫瘧。與溫病複感外邪之溫瘧。自是兩種。

附溫毒發斑

(熱病發斑同此)發斑因失於汗下。熱毒內攻。不得散。蘊於胃腑。而發出肌表。或汗下不解。足冷耳聾。胸中煩悶。咳嗽嘔逆。躁熱。起臥不安者。便是發斑之候。春至溫病之人。更遇時熱。為未至而至之異氣。變為溫毒。

王叔和云: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感溫濕。變為溫毒。伏溫與時熱交並。表裡俱熱。溫熱為病最重也。其脈浮沉俱盛。其証心煩悶。嘔逆喘咳。甚則面赤。身體俱赤色。狂亂躁渴。咽腫痛。狂言下利而發斑。最為危候。斑如錦紋。身熱煩躁。大便燥結者。黃連解毒湯。
若躁悶狂妄而無汗者。三黃石膏湯。
自汗煩渴而發斑。為胃熱。人參化斑湯。
煩熱錯語不眠。白虎合黃連解毒湯。
斑不透。犀角大青湯。已透熱不退。本湯去升麻、黃芩。加人參、生地黃、柴胡。凡斑色紫者為危候。黃連解毒合犀角、地黃。然須與病家言過而用。以此証雖藥。十中僅救二三。若黑色而下陷者。必死也。
發斑雖禁下。若大便秘。躁渴色紫者。可微下之。
若發斑已盡。外勢已退。內實不大便譫語。小劑涼膈散。或大柴胡微下之。
凡發斑紅赤者為胃熱。紫為胃傷。黑為胃爛也。大抵鮮紅起發者吉。雖大不妨。稠密成片紫色者。半死半生。雜色青紫者。十死不一生矣。凡斑既出。須得脈洪數有力。身溫足暖者易治。若脈小足冷。元氣虛弱者難治。狂言發斑。大便自利。或短氣燥結不通。而黑斑如果實 者。皆不治。

附醫案三則

許叔微治一人。內寒外熱而發斑。六脈沉細。肩背胸脅斑出數點。隨出隨隱。旋更發出。語言狂亂。乃陽為陰逼。上入於肺。轉之皮毛。故錯亂如狂。非譫語也。肌表雖熱。以手按之。須臾冷透如冰。與薑、附等藥數劑。乃大汗而愈。

滑伯仁治一人。身大熱。脈沉實而滑。四末微清。以燈燭之。遍體皆赤斑。舌上苔黑。而燥裂芒刺。神昏譫語。以小柴胡加知母、石膏。一夕連進三服。次用大承氣下之而安。

呂滄州治一人。脈虛自汗。誤與真武湯。遂至神昏。時時熟睡。脈伏不至。而肌熱灼指。此營熱致斑之候。非陽病陰脈之比。先與白虎加人參湯化其斑。複以桃核承氣下之而愈。

周禹載曰。發斑之証。已致慎其下。及用辛熱。更無是理。而病情之變。複有如三案者。可見病機不可執一。妙在臨証化裁耳。故附之。以廣識見云。

卷一‧溫病方論 春溫病論

周禹載曰。喻嘉言尚論篇。闡發仲景傷寒論殊暢也。醫門法律。闡發金匱要略殊貫也。雖皆有所粉本。然學廣才張。心靈筆古。以各成其妙者也。至尚論溫病云。會內經之旨。以發仲景不宣之秘。且謂仲景略於治溫。而法度錯出於治傷寒中。因內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一大例也。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此一大例也。既冬傷於寒。又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時病發。此一大例也。奉此三例以論溫証。而詳其治。然後與仲景三陽三陰之例先後合符。蓋冬傷於寒。邪藏肌膚。即邪中三陽之謂也。冬不藏精。邪入陰臟。即邪中三陰之謂也。嘉言之論如此。予謂溫病無陰陽之分也。何也?冬有溫氣。先開發人之腠理。而寒得以襲之。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惟不藏精之人而後虛也。虛則寒傷其經。經必少陰者。以少陰臟本虛也。然所傷原微。且冬月大水當令。其權方盛。微邪不敢抗衡。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惟有阻彼生意。暗爍精髓。至於春。時強木長。而水不足以供其資。始則當春而溫。木旺水虧。所郁升發。火氣燔灼。病溫而已矣。其所傷者寒也。所病者溫也。所伏者少陰也。所發者少陽也。故病必有陽而無陰。藥必用寒而遠熱。黃芩湯其主治也。則嘉言之論溫。有陰有陽。如傷寒三陰經可用辛熱者。予曰:否否。不然也。

又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言所感者本寒也。王叔和云。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外。冬時伏寒。變為溫病。此亦明言寒也。變字大妙。嘉言以為非。予獨以為確。寒氣內伏。郁久而發。自成熱矣。傷寒寒也。暫襲營間。不久而為大熱。況遲之又久耶。為熱乃自然之理。但不言變。不足以教天下也。然何以不言熱而言溫。以春行溫令故也。如李明之所云。冬傷於寒者。冬行春令也。當冬而溫。火勝而水虧矣。水既虧。則所勝妄行。土有餘也。所生受病。金不足也。所不勝者侮之。火太過也。火土合德。濕熱相助。故為溫病。然由明之所言。是冬溫而感之即病者也。非伏寒也。非變也。不然。必無冬溫一証也而後可。既有冬溫。則有是氣。已有是証矣。由其言以悉冬溫。便可垂論不磨。若論春溫。不免貽昧千古矣。經曰:逆冬氣則少陰不藏。不藏則寒邪得而入之。傷於肌膚。伏於骨髓。始知冬為藏精之時。惟逆冬氣。遂使少陰之經氣不閉。複遭非時之暖。致令開泄。忽然嚴寒驟返。不免受傷。故受傷者。仍是寒邪也。因先被溫令開泄。似乎喜寒。且所傷不甚。故不即病。而潛伏於少陰也。然所以不病於冬而病於春者。正因水在冬為旺時。邪伏於經。且俯首而不敢抗。內鬱既久。已自成熱。至行春令。開發腠理。陽氣外泄。腎水內虧。至春三月。而木當生發。孰為鼓舞。孰為滋養。生化之源既絕。木何賴以生乎?身之所存者溫也。時強木長。故為溫病。余故以彼論冬時之感溫非是。而此論冬月之伏寒最精。愚性甚拙。何敢好議先賢。但以為必如此。方與冬溫兩不相阻。且與仲景論溫熱。必推本自始。動曰傷寒之旨無悖雲耳。

門人問曰:傷者寒也。何以病溫?答曰:傷寒非病寒乎。而何以熱也。寒鬱營間。不一二日而成大熱。況伏藏於內者數十日之久耶。夫既邪傷肌肉。何以得入少陰經中。蓋惟不藏精則少陰先病。故邪傷者少陰也。春屬木。則自內發出。無論兼太陽或陽明。總無不由少陽何也?彼少陽行春令也。然既從少陰矣。何仲景專雲太陽病。蓋太陽與少陰相表裡也。故以發熱為太陽也。曰不惡寒。明無表症也。則其熱自內出。無外邪鬱之也。然則仲景複言太少合病者。見發熱不惡寒。或兼有耳聾脅滿証也。言三陽合病者。以脈大屬陽明。而多眠則熱聚於膽也。不言法者。總以黃芩湯為主治也。乃嘉言複謂有發表三五次而外証不除。攻裡三五次而裡証不除。以為在表也又似在裡。以為在裡也又似在表。此溫疫証。感天地人濕氣熱氣尸氣。邪入口鼻。溷淆三焦者相近。與春溫全不相涉也。愚故及之。以破後學之惑。

門人複問曰:春溫亦間有一二表症者乎。曰有之。伏氣之病。雖感於冬。然安保風之傷人。不在伏氣將發未發之時乎。但兼外感者。必先頭痛。或惡寒而後熱不已。此新邪引出舊邪來也。或往來寒熱。頭痛而嘔。稍愈後渾身壯熱為病者。此正氣又虛。伏發更重也。總之無外証者。以黃芩湯為主治。兼外感者。必加柴胡。或以本經藥輕解。必無發汗之理。故仲景云。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謂誤用辛熱之藥。既辛散以劫其陰。複增熱以助其陽。遂使熱更熾。脈俱浮。有如此之危証也。以及誤下誤火。嚴加戒諭者。舍黃芩湯別無治法也。

溫熱病脈論

溫病熱病之脈。或見浮緊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寒邪束於外。熱邪結於內。故其脈外繃急而內洪盛也。或不識脈形。但見弦脈。便呼為緊而妄治之。蓋脈之盛而有力者。每每兼弦。豈可錯認為緊而誤以為寒乎。夫溫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於左手者。誠由怫郁在內故也。其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於風寒。否則非溫熱病。自是非時暴寒耳。

溫熱病亦有先見表証。而後見裡証者。蓋怫郁自內達外。熱鬱腠理之時。若不用辛涼發散。則邪不得外泄。遂還裡而成可攻之証。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或有不悟此理。乃於春夏溫熱病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疏乎。

溫病方五道

黃芩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甘草湯 桔梗湯 黃連阿膠湯(方俱見前)

附集方二十九道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去皮) 濃朴(二兩炙) 枳實(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去皮酒洗) 芒硝(三兩) 濃朴(八兩炙) 枳實(五枚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兩清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大柴胡湯

柴胡(八兩)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洗) 芍藥(三兩)枳實(四枚炙) 生薑(五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酒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雙解散

麻黃(去節) 防風 當歸 川芎 薄荷 芍藥 連翹 大黃(酒洗) 芒硝(各半兩) 石膏(碎) 黃芩(酒洗) 桔梗(各一兩) 荊芥 山梔 白朮(薑汁拌生用)甘草(各二兩炙) 滑石(三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去滓溫服。

小柴胡湯

柴胡(八兩)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八兩洗)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生用)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

益元散

桂林滑石(六兩) 生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水或新汲水調服。取汗加香豉、薄荷。安神加朱砂。止泄加炮薑。消斑加青黛。

涼膈散

連翹 梔子 薄荷 黃芩 大黃(各五錢酒洗) 芒硝(二錢半) 甘草(一兩半炙)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滓。入白蜜一匙。微煎溫服。一方無薄荷。加芍藥、大棗、蔥白。

葛根蔥白湯

葛根 芍藥 知母(各一錢半) 川芎(二錢) 生薑(二片) 蔥白(五寸連鬚)
上六味。水煎溫服。 本方去知母。加甘草、大棗。名增損葛根蔥白湯。治感冒風寒頭痛。

三黃石膏湯

黃連(酒洗) 黃芩(酒洗) 黃柏(各二錢酒洗) 石膏(五錢碎)麻黃(一錢去節泡) 梔子(二十枚碎) 香豉(一合) 生薑(二片) 蔥白(三莖)
上用地漿水澄清煎服。半日許不得汗解。再服。
如脈數便閉。上氣喘急。舌卷囊縮者。去麻黃、香豉。加大黃、芒硝。捶法加細茶一撮。

葶藶苦酒湯

葶藶(三錢研搗取汁) 苦酒(三合即米醋) 生艾汁(一合如無干艾浸搗)
上水煎作三服。探吐取汗。

黃連解毒湯

黃連(酒洗) 黃芩(酒洗) 黃柏(酒洗) 梔子(各一錢半)
上四味。水煎。溫服無時。

葳蕤湯(治風溫)葳蕤(一錢五分) 石膏(二錢碎) 白薇 麻黃(去節泡)川芎 葛根 羌活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 青木香(各一錢)
上十味。水煎。日三服。

麻黃升麻湯(治誤汗風溫須去二麻薑朮)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十八銖)天門冬(去心) 芍藥 乾薑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桂枝 石膏(各六銖碎綿裹)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栝蔞根湯(治風溫無大熱而渴)栝蔞根(一錢) 石膏(三錢碎) 葛根(一錢五分) 防風 人參 甘草(各五分炙)
上六味。水煎。溫服無時。

陽旦湯(治冬溫)桂枝(三錢) 芍藥(酒焙) 甘草(各二錢炙) 黃芩(二錢酒炒) 生薑(三片) 大棗(三枚擘)
上六味。水煎。溫服無時。頭疼咳嗽。咽痛下痢。加桔梗、茯苓。寒食停滯。加濃朴。發熱畏寒。加麻黃、石膏。

升麻葛根湯

升麻 葛根 芍藥(酒洗) 甘草(各一錢半炙)
上四味。水煎。溫服無時。

犀角黑參湯

犀角(鎊) 黑參(各二錢) 升麻 射干 黃芩 人參(各一錢) 甘草(八分)
上七味。水煎。溫服無時。

小柴胡去參、半加栝蔞湯(即前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加栝蔞根四兩)

黃芩加生薑湯(即前黃芩東加生薑一兩半)

白虎加人參湯(方見後熱病以上三方治溫瘧)

白虎合黃連解毒湯(即前黃連解毒湯合後白虎湯)

犀角大青湯

犀角(二錢鎊) 大青(一錢五分) 黑參 升麻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一錢) 甘草(八分)
上水煎。熱服無時。如脈虛熱甚。本方去芩、柏、升麻。加人參、生地、柴胡。名消斑青黛飲。

黃連解毒合犀角地黃湯

黃連(酒洗) 黃芩(酒洗) 黃柏(酒洗) 梔子(各一錢半)犀角(磨水更佳鎊屑亦可) 生地黃(酒浸搗) 牡丹皮 芍藥(各二錢)
上先以七味水煎。去滓。入地黃再煎數沸。濾清。加藕節汁、側柏汁。並磨好墨少許。攪令黑。服之。

調中飲

蒼朮(二錢泔水浸麻油炒) 白朮(生) 濃朴(薑汁炒) 陳皮 甘草(炙) 枳實(炒)神曲(炒) 黃連(各一錢薑汁炒) 山楂(二錢薑汁炒) 草果(八分) 炮薑(五分)
上水煎去滓。磨木香汁少許調服。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黃。口乾加省頭草。

理中去朮加附子藿香升麻橘皮湯

人參 甘草(炙) 乾薑 附子(炮) 藿香 升麻 陳皮(等分)
上水煎。溫服無時。

補中益氣湯

人參 白朮(炒) 黃耆(炙) 甘草(各一錢半炙)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上八味。加薑、棗。水煎溫服。

通脈四逆湯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卷二‧熱病方論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方注:浮者風也。言不獨傷於寒也。滑為裡熱。以滑且浮。知熱不獨在裡也。故指言此表有熱。蓋表裡俱熱之謂也。裡有寒者。裡字非對表而稱。以熱之裡言。蓋傷寒之熱。本寒因也。故謂裡有寒。指熱之所以然者言也。夫表裡皆熱。欲兩偕而解之。誠哉極其難也。譬如夏秋兩屆之間。燥熱酷甚。非金風之荐涼。則毒暑不解也。

又注:世本作表有熱。裡有寒。必系傳寫之誤。夫白虎本為治熱病暑病之藥。其性大寒。安得裡有寒者可服之理。詳本文脈浮滑。不但無緊。且複多滑。乃陽氣盛而鬱蒸。此裡有熱也。裡熱甚。必格寒於外。多厥逆身涼。而為亢害之証。此表有寒也。厥陰篇中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則知此表裡二字。為錯誤可知。當為上下更易。

周注:熱病皆傷寒伏邪也。至發則但熱矣。乃仲景仍以傷寒揭之者。所謂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也。

白虎湯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注: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陰獸。虎嘯谷風冷。涼生酷暑消。神於解熱。莫如白虎。知母、石膏。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辛甘且寒。得白虎之體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溫。甘取其緩。溫取其和。緩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飲四物之成湯。來白虎之嗥嘯。陽氣者。以天地之疾風名也。風行而虎嘯者。同氣相求也。虎嘯而風生者。同聲相應也。風生而熱解者。物理必至也。抑嘗以此合大小青龍真武而論之。四物者。四方之通神也。而以命名。蓋謂化裁四時。神妙萬世。名義兩符。實自然而然者也。方而若此。可謂至矣。然不明言其神。而神卒莫之掩者。君子盛德。此其道之所以大也。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周注:此因中 而引動伏邪齊出。三陽為病極重。腹滿者。熱本病也。身重難以轉側者。濕本病也。若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則是 本病矣。惟熱 相兼。其熱勢尤劇。此時倘複汗之。則津液外亡。而譫語轉甚。若下之。則陰氣下竭。而陽氣上脫。故額上汗而手足逆冷矣。故必仍自汗者。主以白虎。設誤汗下而証如上者。加人參為無疑也。

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周注:滑為邪實。何反至厥。即熱深厥深之義。故特申之曰。裡有熱也。裡熱安得不用白虎湯乎。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發熱汗出。熱本病也。今脈浮無汗。必因邪風襲表矣。豈可竟與白虎湯乎。故必以辛涼先撤其邪。然後治熱。始為無礙。假使表邪解而煩渴轉甚者。明系因邪以更耗津液。白虎湯固非解表之劑。又豈有助正之功。加人參者。益其元也。元稍益而熱易清矣。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燥渴且煩。為熱証本病。而曰無大熱者。以獨背微惡寒也。背為太陽經位。正氣大虛。故微惡寒。安得不用補正之藥。於本湯中乎。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滑者。梔子豉湯主之。(方見前)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周注:浮緊傷寒脈也。何以為熱病。以其發於夏。反惡熱不惡寒也。又何以獨言陽明。以夏時濕熱上蒸。邪從胃發。且腹滿而喘。種種皆陽明証也。然咽燥非少陰証耶。不知陽明為從出之途。少陰其伏臟之地也。夫既陽明熱病。曷又為脈反浮緊。正以夏時肌腠本開。人本多汗。邪風襲入。致腠理反閉而無汗。故夏之風脈。每反顯冬之寒脈也。今雲汗出而脈亦浮緊者。正因浮甚有力。熱邪盛而致也。若不知者。以辛熱汗之。耗其津液。必至躁妄昏昧。火劫溫針。燥其陰血。必至驚擾無寐。下之必亡其陰。必至胃虛邪陷。心中懊憹。此皆誤治。將何以救之乎。觀舌上苔滑者。則外邪尚在。以梔子解熱。香豉去邪。是為合法。若渴飲水漿。口乾舌燥。知其外邪亦入。總以白虎湯為治。加人參者。以誤治而津液大傷也。設使緊脈去而浮在。發熱飲水。小便不利。則其浮為虛。而熱已入膀胱矣。六H胱眭怴C曷不飲以四苓。而主以豬苓耶。傷寒之小便不利。結於氣分。熱病之小便不利。由於血分者也。因邪鬱既深。耗液日久。故必以阿膠補虛。滑石祛熱。而無取於白朮也。

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周注:口至干。舌至燥。無津液極矣。能生津液而神速者。莫若人參。故加之。

豬苓湯

豬苓(一兩去皮) 茯苓(一兩) 阿膠(一兩) 滑石(一兩碎) 澤瀉(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熱甚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無祛熱之力也。故用豬苓之淡滲。與澤瀉之鹹寒。與五苓不異。而此易白朮以阿膠者。彼屬氣此益血也。易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為消熱也。然則所蓄之水去。則熱消矣。潤液之味投。則渴除矣。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周注:渴而小便不利。本當用豬苓湯。然汗多在所禁也。此與傷寒入腑。不令溲數同意。蓋邪出陽明。已劫其津。汗出複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幾。尚可下奪耶。當以白虎加人參去其熱。則小便之不利者。津回而自利矣。 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吐下後至七八日不解。知誤治而熱邪不為吐下少衰。反因吐下轉甚。時惡風者。陽外虛也。舌燥而煩渴。飲水至數升者。陰內亡也。舍人參白虎。將何以解其表裡。補其津液耶。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桂枝辛熱藥也。熱病本汗。或疑為風。飲以此湯。不更益其熱。而大汗淋漓乎。如是則津液益傷。煩渴益甚。洪大轉增。當與本東加人參也審矣。

夏熱集補証治並方

交夏至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發熱身疼不惡寒。但大熱而大渴者為熱病。

仲景以白虎湯為主治。今人以此湯治傷寒者誤也。熱病下發上。內發外。必經陽明。故無論三陽。總以石膏之辛涼。乘勢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陰伏邪之源。甘草、粳米。維持中氣。一了百當。至傷寒既非其時。複非其病。邪自外來。未入者解表。已入者下奪。石膏本非表藥。又非下藥。即欲解熱。熱何從解。況有知母。引入少陰。為害不淺。理自如此。達者自會。愚不敢好與今人辯也。故除以上見証正方外。補集方治。

一法。熱病之脈本洪大。若見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謂輕舉見緊。略按則仍洪盛。以內伏已發也。治宜通解散。去麻黃、蒼朮。或加蔥白、香豉。或先以連鬚蔥白香豉湯。減生薑撒其外。後用白虎加人參湯。

一法。熱病凡客邪所感。不論脈浮緊。惡風惡寒。宜解不宜下者。通用雙解散去硝黃。於中加減。如去白朮、芍藥、桔梗二三味。加知母蔥豉最妥。

一法。凡溫病之發。因暴寒者居多。熱病之發。兼暑 者為盛。若始病見譫語面垢遺溺。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

一法。若本病兼衄。於本湯中加生地黃、牡丹皮。喘加栝蔞根、濃朴、杏子仁。

一法。若惡熱煩渴腹滿。舌黃燥或黑干。五六日不大便。涼膈散或三一承氣湯。

一法。若本病兼暑濕者。或涼膈合天水散。若小便不利者。竹葉石膏湯倍石膏。

一法。若兼風痰者。用雙解散。煎一大豌。先飲半作探吐。法以引痰出外。再盡劑。微以被覆。令汗出解。蓋用涼藥熱飲。發汗百無一損也。河間製雙解散。子和演為吐法甚妙。

一法。誤用辛溫藥。致發斑譫語。喘滿昏亂者。黃連解毒東加減。

一法。屢下後熱勢猶盛。不便再下。或諸濕內盛。小便黃澀。大便溏。小腹痛者。欲作利也。宜黃連解毒湯。

總論溫熱死脈死証

周禹載曰。內經刺熱云。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營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厥陰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營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太陽之脈色屬赤。初起時其色止榮顴骨一處。不交他處。純是赤色。曰今且得汗者。謂邪勢漸從外解。即餘証未靖。少待而自解。言無害也。至於厥陰爭見者。死不外三日。是為交已。熱病大熱煩渴汗出。反見厥陰肝經之脈色。爭見赤紫晦滯。已為主死。況爭見青黑之色耶。何者。少陽青色。少陰黑色也。爭見者。命期甚促矣。又評熱病論云。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夫帝既曰病溫矣。複曰病名為何者。正欲知病之本於陰陽也。岐伯曰:名陰陽交。交者死。何也。交則不解也。謂人所以汗出者。生於精氣也。精氣者穀氣也。邪正交爭而得汗者。是邪退而精氣勝也。精氣勝則能食而不複熱。複熱者邪勝。則是汗出不為汗衰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其壽可立而傾也。故熱病曰。汗出脈尚躁盛者死。脈既不與汗應。此不勝病矣。其死必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此段論溫。獨創穀氣之旨。穀氣為精。精氣為汗。 故藏精者不病溫。其病溫者。咸不藏精之人也。而有生有死者。不藏精甚與不甚之分也。

二陽搏。病溫者。死不治。雖未入陰。不過十日死。二陽者。手足陽明也。
溫病發於三陰。脈微足冷者難治。
溫病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冷者死。
溫病初起大熱。目昏譫語。脈小足冷。五六日而脈反躁急。嘔吐昏沉。失血痙搐。舌本焦黑。脈促結代沉小者皆死。
溫病汗後反熱。脈反盛者死。
溫病誤發汗。狂言不能食。脈躁盛者皆不治。(以上春溫死証)熱病七八日。脈微小。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或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熱病已得汗。脈尚躁。喘且複熱。喘甚者死。
熱病不知痛處。耳聾不能自收持。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
熱病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熱病泄甚。而腹愈滿者死。
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熱病汗不出。嘔吐下血者死。
熱病舌本爛。熱不止者死。
熱病咳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
熱病熱而痙者死。腰折螈 齒噤 也。(以上夏熱死証)

總論溫熱死脈死証

附濕溫

活人書云。先傷於濕。又中於暑。名曰濕溫。許學士云。先受暑。後受濕。所言先後感受不同。然濕病則緩。暑中則速。由斯以推。先濕後暑者為確也。其証兩脛逆冷。

胸滿頸目痛。妄言多汗。蓋濕得暑邪。遏抑陽氣。故脛冷而腹滿。暑挾濕邪。鬱蒸為熱。故頭痛妄言多汗。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許學士以關前為陽。關後為陰。紀氏以浮為陽。沉為陰。羅謙甫云。濡弱見於陽部。濕摶暑也。小急見於陰部。

暑摶濕也。然濕傷血。則必小急。暑傷氣。則必濡弱。於此加浮為陽。沉為陰者當矣。切不可發汗。汗之名重 死。治宜白虎加蒼朮湯。如有寒熱外邪。加辛涼表藥一二味。

若濕氣勝。一身盡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加茵陳、香薷。若有寒物停滯。及中寒宜溫。必小便清白。然後可。如赤澀而少。斷不可用。通宜十味香薷飲。清暑益氣。合天水散。

王宇泰云。昔人治濕溫。通身皆潤。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所服藥。皆陰病藥也。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以五苓合白虎十餘劑少蘇。更與清燥湯調理而安。凡陰病厥冷。兩臂皆冷。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故知非陽微寒厥。而合用祛熱藥也。

附陽毒發斑

陽邪亢極。遂成陽毒。亦有誤以辛熱與之而成者。金匱云。陽毒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虛熱熾甚。毒不化者。陽毒升麻湯。大便結。去射干。加酒大黃。熱甚去人參。加大青。或吐下未當。陷邪內甚。其証壯熱。頭項強痛。躁悶不安。或狂言罵詈。妄見妄言。或面生斑紋。口吐膿血。或舌卷焦黑。鼻如煙煤。或下利黃赤。六脈洪大而數。犀角黑參湯。黃連解毒湯。慎不可用下藥也。勢甚者。以青布漬冷水。搭病患胸膛必喜。熱即易之。須臾得睡。

附陰毒發斑

有陰熱亢極而成陰毒者。金匱云。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主之。活人用本方加桂枝。名陰毒甘草湯。複有陰寒極盛而成陰毒者。自是兩種。不可混也。惟陰寒至極。反大熱躁渴。四肢厥逆。脈沉細而疾。或尺部短而寸口大。額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因入房而後著寒。或內傷生冷而犯房室。內既伏陰。複加外寒。積寒伏於下。微陽消於上。遂成陰盛格陽。陽氣上脫之候。後五六日。胸前發出紅斑。其色淡。其點小。是為陰斑。雖盛夏宜附子理中湯。甚至身重眼睛疼。額冷汗出。嘔噦呃逆。或爪甲青。或腹絞痛。或面赤足冷厥逆。躁渴不欲飲。身發青黑色斑。目鼻灰色。舌黑而卷。莖與囊俱縮。脈沉細而遲。或伏而不出。或疾至七八至而不可數者。急用蔥餅於臍上熨之。隨用附子散。或人參三白湯。合四逆湯。熨後服湯已。手足不和暖者不治。

劉守真曰:世俗所言陰毒。皆陽熱亢極。蓄熱深於內。身表似有陰寒。此特指仲景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陰熱亢極之証。若後世所言陰寒極盛之陰毒。非用回陽退陰之藥。內溫正氣。逼邪外出。烏能起死回生耶。

王安道曰:陰陽二毒。與陰陽二証迥異。仲景書雖有陰毒之名。其所敘証。不過面目青。身如被杖。咽喉痛而已。並不言陰寒極盛之証也。沉所治之方。不過升麻、甘草、當歸、鱉甲而已。並不用大溫大熱之藥。故知仲景所謂陰毒。非陰寒之病。乃是感天地惡毒之氣。入於陰經。故名陰毒。而非純陰冱寒。可用熱藥之比也。

趙以德曰。按古方書謂陽毒者。陽氣獨盛。陰氣暴衰。內外皆陽。故成陽毒。陰毒者。陰氣獨盛。陽氣大衰。內外皆陰。故成陰毒。二者或傷寒初得。便有是証。或服藥後變而成者。陽毒治以寒涼。陰毒治以溫熱。藥劑如冰炭之異。何仲景以一方治之乎。且治陰毒去雄黃、蜀椒。則反去其溫熱者矣。豈非一皆熱毒傷於陰陽二經乎。在陽經絡。則面赤如錦紋。唾膿血。在陰經絡。則面青身如被杖。此皆陰陽水火動靜之本象也。其曰七日不可治者。陰陽之津氣血液。皆消減矣。傷寒七日。經氣已盡。而此加之以毒。至七日不惟消滅其陰。且火抑亦自減矣。

夏熱病論

周禹載曰。冬傷於寒。夏必病熱。則是熱病與春溫對峙。而非夏時所感之熱也。乃嘉言尚論天之六氣。春秋冬各主一氣。獨夏月兼主三氣。謂為痙濕 者。此仍是氣感之証。而非伏藏之寒。至夏始發之熱也。故人素有伏氣將發。複感濕 者言之。若但病痙濕 。不得即謂之熱病也。故熱病自內發出。不論兼見何經。必由陽明。並無表証。其有表者。必外受風邪。不得遽投白虎。亦必先撤外邪。而後本湯可用。此亦先表後裡之法也。

又曰:熱病即伏寒也。彼冬傷於寒。發於春為溫病。發於夏為熱病。何彼發於春。此發於夏耶。蓋感之輕重不同。人之強弱亦異。而觸發亦異。有因飢飽力役者。有因房室勞傷者。故春時雖行風木之令。使氣血不致大虧。感觸亦有先後。不即發也。至夏則陽氣盡泄。火令大行。正屬濕土寄旺。爾時邪烏肯伏。故其發源。皆自少陰。熱病由出之途自陽明。溫病由出之途自少陽。雖所合之經不一。要不離乎陽明少陽者。各因時令之氣也。但為日既遲。為熱愈熾。此仲景所以用石膏升涼胃熱。以知母蕩滌腎伏。用甘草、粳米維持中氣也。名湯曰白虎者。白屬金屬涼。風從虎且猛。人逢悶熱煩躁。無可奈何之際。忽然狂風荐至。偃草揚波。火輪火樹。不頓成清涼世界而稱快乎。

熱病方四道

白虎湯 白虎加人參湯 梔子豉湯 豬苓湯(方俱見前)

附集方一十八道

通解散麻黃(去節酒洗) 石膏(碎) 滑石 黃芩(各二兩) 蒼朮(四兩去皮泔水浸炒) 甘草(一兩五錢炙)
上為末。每服半兩。加薑三片。水煎。溫服取汗。陶節庵方加羌活、川芎、蔥白、香豉。

蔥白香豉湯

蔥白(七莖連鬚) 香豉(一合勿炒) 生薑(一片)
上三味。水煎。日三服。覆取微似汗。不汗加蘇葉。

雙解散 承氣湯 涼膈散 天水散(即益元散四方俱見前)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連解毒湯(方見前) 白虎加蒼朮湯(即前白虎東加蒼朮二兩)

十味香薷飲 清暑益氣湯(二方見後暑病)

金匱升麻鱉甲湯

升麻(二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當歸(一兩) 甘草(二兩) 雄黃(半兩研) 蜀椒(一兩炒去汗)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陰毒去雄黃、蜀椒。

陽毒升麻湯

升麻 犀角(各一錢半)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各一錢)
上水煎溫服。溫覆手足。汗出則解。不解再作。

陰毒甘草湯(即前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加桂枝)犀角黑參湯(方見前)

附子理中湯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乾薑(各三兩)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散

附子(七錢五分炮) 桂心 當歸 白朮(各五錢) 乾薑(炮) 半夏(各二錢五分洗)
上為散。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暖覆取汗。不汗再服。

人參三白合四逆湯

人參(二錢五分) 白朮(蒸炒) 白茯苓 白芍藥(各一錢五分)生薑(三片) 大棗(三枚去核) 乾薑 附子(炮) 甘草(各一錢炙)
上九味。水煎冷服。

卷三‧暑病方論

太陽中 。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趙注:此証屬陰陽俱虛。脈弦細者陽虛也。芤遲者陰虛也。所以溫針複損其陰。汗之複傷其陽。惟宜甘藥補之。以解其熱耳。即靈樞所謂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補陰則陽脫。可以甘藥。因是知白虎湯中石膏之甘寒。粳米、甘草之輔正。人參之益元。為的對之藥矣。雖知母之苦寒。為除足陽明及手太陰氣分之熱。並可益腎。以除煩躁耳。捨此其誰與歸。

太陽中熱者。 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見前)

周注:趙氏引成注一段。因表裡不明。足以惑疑後人。故刪之。趙云。此証為令火之氣酷其金。肺主氣者也。肺傷則氣虛。然太陽膀胱屬水主表。肺金之子也。母虛而子亦不足。衛虛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熱惡寒。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膈消則渴也。皆相火傷肺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雖能除三焦火熱。然仲景名白虎者。為石膏功獨多於清肺。退金中之火。是用為君。知母亦就肺中瀉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液。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滋金為佐也。愚按冬月有寒。則能傷人名中寒。夏月有熱。亦能傷人名中熱。此是外來之熱。故曰中。非即伏寒發出。夏必病熱之熱也。然而同用白虎者。總以所傷在氣。則所主在金。所病在熱。生金者土。金生者水。金病則我母我子俱病。故與伏氣之在少陰發出之由陽明者無異。要皆並主一湯。全不因冬月之伏。與夏月之中。為二義也。又全不以伏氣之渴與今病之渴為稍異。而必主人參也。嗚呼。聖人於此。有意立方。無心表異。以千古之前。自有此理。萬世之下。自有此悟。不意今之學人。不知冬月伏氣。與暑月中熱。同治之旨。反當以此湯治傷寒。每至投而輒斃。光與盞落。反疑聖人有未盡善者。何可勝悼。

太陽中 。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熱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一物瓜蒂湯

瓜蒂(二七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

周注: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今身熱脈微弱者 也。身體疼痛者水也。夏因暑熱。以水灌洗而得。一物瓜蒂湯吐之。常觀仲景。 病惟出三証。豈偶然哉。舉其端為萬世準繩。一者明其表裡俱虛。一者言其 中表之熱。而此言水邪鬱令火而成中 也。若邪鬱令火。比類而推。其因殆有不可勝言。如取風涼者。感霧露者。食生冷者。素有積熱者。陰血素虛。不勝大熱者。宿邪感而動者。處陰地者。凡此之類。皆足以郁其令火。為中 之由。或輕或重。或表或裡。或虛或實。隨証發現。若論治邪退熱。較量權衡。何可一言盡哉。諸集類方論。徒多其証。聚其方。未有明言其脈証。屬於何因。害於何經。用何藥為君以主之。何藥為臣以佐之。苟不潛心仲景書者。吾未信其泛然方証。果切病情否也。瓜蒂本草謂其主胸腹邪氣。皆吐下之。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而皮中者豈非屬表。何乃用是藥去胸中之水乎。蓋形寒飲冷則傷肺。皮乃肺之合。胸中又肺之部。內外相應。且瓜蒂又治四肢浮腫。下水而冷。水之在皮中者。不惟灌洗得散。而飲冷所傷者。亦得散於皮中。故兩者皆得而用之。

喻嘉言合論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云。金匱治 病。止出二方。一以白虎加人參專治其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以瓜蒂湯專治其濕。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 而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湯之製。以治上焦濕熱而清肺金。則絕無一方矣。抑知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於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

脈理

周禹載曰。夏日暑濕交蒸。人多中暑。証與熱病相似。首宜以脈辨之。夫熱病之脈必盛。中暑之脈必虛。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暑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然又有弦細芤遲之脈者何也?人當暑月必多汗。汗多則脈虛。此其常也。守真曰。熱為陽中之至陽。以熱傷氣。則汗自出。病雖為熱。脈不能實。而反虛弱也。若汗出當風。閉其汗孔。則風與汗濕留泊肌腠。脈故弦細。或虛風不作郁熱。表虛仍自汗出者。脈必芤遲也。統而言之曰虛。分而言之曰弦細芤遲。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之中。稱為暑病之脈也。

張鳳逵曰。劉複真云。暑脈虛而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弦細芤遲。皆暑脈也。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中 。脈虛而微者是也。寒病傳經。故脈日變。溫熱不傳經。故脈不變。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細無力者難治。無脈者不治。若溫熱則不然。溫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絕無也。於病無妨。攻之亦易。醫人一切驚走不知。照經用辛寒藥。火散而脈起。脈起而病愈。徒駭何益乎。要在辨之詳耳。蓋溫熱病發在一二經。始終止在此一二經。更不傳遞別經者。其一二經或洪數。則別經弱且伏。依經絡調之。則洪者平。伏者起。乃愈征也。昔在萬歷丁未三月間。予寓京師。備員太倉庫瘥。忽一日吏部同鄉劉蒲亭馳報曰。病劇求救。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諸公環守之。已備後事。譫語捻衣。不寐者已七八日。御醫院吳思泉名醫也。偕醫數人治之。予診其脈。止關脈洪大。其餘皆伏。乃書方竹葉石膏湯。諸公皆驚曰。吳等已煎附子理中湯。何冰炭如是。予詰之。吳曰。陽証陰脈。故用附子。予曰:兩關洪大。此陽脈也。其餘經為火所伏。非陰脈也。吳厲聲相爭。予亦動色自任。諸公從之。一劑甫時。即止譫語。就寐片時。予視其脈已洪者乎。而伏者起。諸公相視曰。此真張仲景也。又用辛涼藥調理痊愈。脈証有相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難知。脈明而後可以辨証。証真而後可以施藥。要在虛心細察。不可執已見。而以百藥嘗試。令命在反掌間也。慎之慎之。

辨寒暑各異

張鳳逵曰。暑証變幻無常。入發難測。不可尋思。彼暴中之激烈。扁鵲不及 指而投咀。久伏之深毒。長桑不能隔膚而見臟。最為難察而難救已。即尋常之感。亦難於知覺。非若傷寒之有定期定証。可據可療者。不拘表裡。不以漸次。不論臟腑。冒暑蒸毒。從口鼻入者。直中心胞經絡。先煩悶。後身熱。行坐近日。熏爍皮膚肢體者。即時潮熱煩渴。入肝則眩暈頑麻。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咳痿 。入腎則消渴。非專心主而別臟無傳入也。中暑歸心。神昏卒倒。暑傷肉分。周身煩躁。或如針刺。或有赤腫。蓋天氣浮於地表。故人氣亦浮於肌表也。冒暑入腸胃。腹痛惡心嘔瀉。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腸胃之間。熱傷氣而不傷形。旬日莫覺。變出寒熱不定。霍亂吐瀉。膨脹中滿。瘧痢煩渴。腹痛下血等。自入肝至此。采醫學入門並主治法。皆以清內火為主。而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虛。暑則虛實並中。而實更劇。

蓋氣血強盛之人。內已有伏火。加之外火炎炎相合。故焦灼為甚。經虛處寒棲之。經實處暑棲之。寒凌其弱。而暑親其類也。又藜藿常被寒。惟膏粱獨能御。若暑則不問膏粱藜藿。而咸能勝之侮之。雖廣廈累冰。蕙質生粟。輕羅紈綺。泠泠玉樹。一犯其烈焰。詎能卻之乎。是以知暑氣之毒盛於寒。乃古人專以寒為殺厲之氣。而不及暑何也?試觀傷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則有危在二三日間。甚至朝發暮殆。暮發朝殆。尤有頃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風乾霍亂之類。然則暑之殺厲之氣。視寒尤甚。彰明較著矣。且暑証多歧。中熱中 中內中外。甚者為厥為風。為顛癇。即發則泄瀉霍亂乾霍亂。積久後發則瘧痢瘡瘍。種種病名。約有十餘科。皆暑為厲。則殺厲之氣。視寒豈少哉。除暴中暴發。久伏後發。不可度量。其餘受發。亦有漸次焉。蓋盛夏之時。熱毒鬱蒸。無論動得靜得。其初入人也。不識不知。外之流火與內之陽氣。驟遇而爭。陽氣不服。先昏 倦疲。及火與氣合。氣不能勝。火力漸強。散為外熱。燒灼不已。氣耗而血枯。故燥渴痞塞腹痛。諸惡証作焉。此其變化。或乍或久。人莫自覺。醫家亦不能辨。至病深而後施治。故難速愈。宜早辨而早治之。則取效速而易愈。

暑中二陽

中 雖云太陽。然亦頗多陽明。汗大出。微惡寒發熱為太陽。面赤大汗。煩渴喘急為陽明。重者脈或洪大。昏 不省人事。有似熱病。但忽輕忽重為異耳。太陽五苓去桂加香薷。陽明消暑丸。

常暑

平人偶然中暑。身熱背惡寒。汗退場門渴。煩躁悶亂。痰逆惡心。或吐瀉轉筋。小便閉澀。指頭微寒。並宜五苓去桂。合益元散。

脾胃素虛之人。上焦不足。暑濕鬱蒸。肢體困倦。頭重心煩。飽悶喘促。如在煙霧。早晚則寒。日高則熱。此氣血俱虛也。宜清暑益氣。或清燥湯選用。

暑天汗出過多。風犯汗孔。身體重痛。肢節麻瞀。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黃澀。此風郁汗濕。與暑相搏。宜益元散加蔥頭。

動暑

遠行勞役。大熱而渴。陽氣內伏。熱舍於腎。為水不勝火。發熱煩渴。氣急喘促。日晡病減。此脾胃大虛也。宜補中益氣去升麻。加麥冬、五味、茯苓、澤瀉、黃連、黃柏之類。補益中兼清解漸愈。農夫田野。及慣力役之人。過受燔灼。頭角額痛。發熱大渴引飲。脈洪汗大泄者。急作地漿水。煎蒼朮白虎湯。

或年高及虛寒之人。不宜用寒涼者。竹葉石膏湯。稍加熟附子溫而行之。
或平昔陰虛多火。不可用溫者。白虎加人參竹葉湯。酷暑之時。道途卒倒。湯藥不便。恐氣脫難治。急扶陰涼處。不可臥濕冷地。掬地上熱土。放臍腹上。撥開作竅。令人溺於其中。索生薑或蒜搗汁。和童便或熱湯灌下。外用布蘸榻。俟醒後用藥。

靜暑

避暑深堂。起居不時。汗出煩躁。面垢背微惡寒。或手足微厥。甚則洒然毛聳。腠理開則洒洒然寒。閉則蒸蒸熱悶。乃心胞之火。不勝時火。故反微惡寒也。或坐臥陰涼。表虛不任風寒。自認外感。誤醫發表。禍如反掌。宜清暑益氣湯。

涼亭水閣。大樹濃陰之下。過受涼快。為寒所襲。頭疼惡寒發熱。肢體拘急。是亦感寒之類。脈必弦緊。宜消暑十全散。

脾氣虛弱。汗多惡寒者。十味香薷飲。

過傷飲食。泄瀉嘔吐霍亂者。六和湯。或香薷正氣散。中暑亦有無汗。脈弦細。此雖中暑。必過襲陰涼。身中陽氣。被其所遏。所以煩心。肌膚火熱無汗。非暑邪也。宜消暑十全散。不可全用表藥。暑月腠理易開。香薷熱服。便能汗出也。倘人迎弦緊而氣口反大。咳嗽目疼。鼻流清涕。額與眉棱角痛。選奇湯最效。

夾水傷暑

汗出浴起當風。或冷水浸澡。或坐臥濕地而病。非暑傷也。人自致之病。宜溫散之。

內傷夾暑

暑熱之時。恣情房欲。兼膏粱與水果雜進。致周身陽氣不得伸越。脈沉細或弦緊。 面垢如塵。無汗惡寒。四肢厥逆拘急。或霍亂嘔吐者。冷香飲子。 吐利兼作。脈微欲絕。或虛浮欲散。此為緊病。非漿水散不救。 若冒暑伏熱。引飲過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腹痛嘔泄。水穀不分。脈沉緊者。宜大順散。  

伏暑

人受暑熱之毒。棲伏三焦腸胃之間。久久而發者。為伏暑。如霍亂吐瀉。發於秋間。以及瘧痢等証。又如昔人云。三伏之時。以夏晒曝烈日之中。隨即收藏於笥。火氣未散。冬時啟笥。觸之遂病。明者細詢其因。以香薷飲服之立愈。 伏暑霍亂腹痛泄瀉。正氣散。身熱足冷。勢危者。五苓散下來複丹。

暑風

病患忽然手足搐攣者。暑風也。香薷飲加羌活、防風。嘔吐加藿香、陳皮。小便不利加茯苓、澤瀉、豬苓、滑石。有痰加薑半夏。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瀉利不止加白朮。
轉筋加木瓜。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者。此熱兼 也。白虎湯。
更有痛勢重者。手足搐攣。厲聲呻吟。角弓反張。如中惡狀。亦有先病熱。服表散後漸成風者。
譫語狂呼浪走。氣力百倍。此暑風也。以寒涼攻劫之。與陰風不同。宜解散化痰。不宜汗下。
日久而脾胃弱者。兼溫補。

暑瘍

凡癰疽毒瘡。發熱有時。晡甚旦止。若夏月間有頭面外項赤腫。或咽喉腫痛。或腿足腫。長至數寸。不能步履。人皆疑為毒瘡。但頭痛內燥。晝夜發熱不止。自與瘡毒不同。服敗毒散、石膏、黃連等藥。熱証一解。赤腫自消。全無膿血。此名暑瘍。與外科毫厘千裡者也。

暑瘵

盛暑之月。火能爍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甚。勞熱躁擾。火動心脾。令人咳嗽氣喘。驟然吐血衄血。頭目不清。胸膈煩渴不寧。即童稚老夫。間有此病。昧者以為勞瘵。不知火載血上。非真陰虧損。而為虛勞者比也。宜四物去芎、芍。黃連解毒去黃柏。二陳以貝母易半夏。加桔梗以抑之。薄荷以散之。麥冬、五味以斂之。自愈。或黃連香薷飲亦可。

暑瘡

暑熱之時。有遍身發泡。如碗如杯。如桃如李。晶瑩脆薄。中含臭水。此濕熱之水。泛於肌表也。黃連、香薷及解毒湯。重者內實便秘。口疳臭穢。涼膈散、承氣湯選用。外以鮮蓮花瓣貼瘡上。周時平複。

暑痿

膏粱富貴之人。暑月陽事痿頓。醫以溫熱進之。誤也。濕熱交蒸。石金滲潤。草木流膏。精神虧乏之人。時令應之。金風一鼓。萬類肅然。宜黃連解毒合生脈散。

絞腸沙

夏月不頭痛發熱。但覺小腹疼痛。或心腹俱痛。脹痞不能屈伸。醫疑生冷過多。執為陰証。不知皆暑火流注臟腑。故先小腹痛。遍及心腹。宜六和湯清解之。或四苓加香薷、木瓜、紫蘇、半夏之類和散之。或正氣散。或二陳加濃朴炒梔。或炒鹽和滾湯探吐痰涎。大抵此証以吐法為上。若用熱藥。去生遠矣。

霍亂

暑氣入腹。惡心腹痛。上吐下瀉。瀉如水注。此暑火暴發。升降不利。清濁不分。所瀉者皆五臟之精液。宜速止之。用五苓散。或胃苓湯。利小便。清暑火。甚者桂苓甘露。此証有夾食積者。醫用下之誤矣。不知精液暴涸。元氣頓傷。當立止之為上。按雲止者。非通因塞用之謂也。分陰陽。去暑氣。則吐利自止矣。

乾霍亂

更有吐瀉無物。亦有上下關閉。竟不吐瀉者。為乾霍亂。惟心腹絞痛。令人立斃。急以炒鹽湯或二陳湯探吐之。通則可救。即定後周時。勿進粒米。得食複發。慎之慎之。集論曰。中暑一証。不過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補真氣而已。即脈來虛弱。重者伏匿。喘促逆冷。卒然昏暈。不可用溫。此熱傷陰氣。用溫則助陽耗陰。且冬月脈浮緊浮緩。分中風傷寒。夏月弦緊傷風。弦緩中暑。表疏自汗則脈緩。表致無汗則脈緊耳。世俗不明。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為必用之藥。夫陰非寒也。陽外而陰內耳。丹溪云。伏陰在內。陰字有虛之義。作陰冷則誤矣。火令之時。爍石流金。何陰冷之有。
孫真人用生脈散。氣虛可知也。古人用大順。非謂伏陰。本治冰果所傷。冷香飲子。治陽氣大虛。多欲厥逆。漿水散治汗多亡陽。脈微欲絕。其餘不過清暑益氣湯。消暑十全散。十味香薷飲之類足矣。

薛氏曰:若中 者。乃陰寒之証。法當補陽為主。先哲多用薑、桂、附子。或云 字當作暑字看。然何不竟用暑字。而滋後人之惑耶。

周禹載曰,薛氏本東垣大順散而有此說。其乖謬不可勝言。草菅人命。難逃作俑之罪。

服藥總法

傷寒傷暑。溫涼諸証。皆邪氣欺正氣也。用藥如對敵。藥入則邪漸退。藥力盡則邪複熾。必一服周時。即詳勢診脈。藥對則日夜連進三五服。以邪退病安為主。此法惟張長沙傷寒論。孫思邈千金方中載之。孫云。夏月日五夜三服。冬月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後止。如御敵者。愈驅逐愈加精銳。蕩平而後班師。此萬全之勝算也。自宋以後不傳。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予用此法。屢獲神效。

李東垣暑傷胃氣論

刺志論云。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熱傷氣故也。痿論云。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則陽氣內伐。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陽明。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溏而頻。或利出黃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病雖互換少瘥。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內經云。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炅則氣泄。今暑邪干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耆、人參甘溫補之為君。甘草、橘皮、當歸甘辛微溫。補中益氣為臣。蒼朮、白朮、澤瀉。滲利而除濕。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濕勝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以黃柏苦辛寒。借其氣味。瀉熱補水。虛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於庚金為佐。名曰清暑益氣湯。

王宇泰複立清暑益氣變証加減法

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發。陽氣伏於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當歸和血。少用黃柏以益真陰。如脾胃不足之証。須少用升麻。蓋升麻乃足陽明太陰引經之藥也。使行陽道。自脾胃中左遷。少陽行春令。生萬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諸經右遷。生發陰陽之氣。以滋春之和氣也。如脾虛緣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氣受邪。為熱所傷。必用黃耆最多。甘草次之。人參又次之。三者皆甘溫陽藥也。蓋脾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之甘溫。以益皮毛之氣。而閉腠理。不令自汗而損元氣也。上喘氣短懶言語。須用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用炙甘草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然甘草最少者。恐滋滿也。若脾胃之急痛。並脾胃大虛。腹中急縮。腹皮急縮者。卻宜多用。經曰急者緩之之義也。若從權治。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遷之邪堅盛。卒不肯退。反致項上及臀尻肉添而行陰道。故引之以行陽道。使清氣出地。右遷而上行。以和陰陽之氣也。若中滿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參。口乾嗌乾者加干葛。如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發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伏於地中。陰火熾盛。日漸煎熬。血氣虧少。且心胞絡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 。 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是由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亂於胸中。使周身血氣逆行而亂。經曰:從下上者。引而去之。故當加辛溫甘溫之劑生陽。陽生而陰長也。或曰。甘溫何能生血。又非血藥也。曰。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也。更加當歸和血。又宜稍加黃柏。以救腎水。蓋甘寒瀉熱火。火減則心氣得平而安也。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蓋將補腎水。使腎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陽氣也。如氣浮心亂。則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以防瀉陽氣之反陷也。如心中痞。亦少加黃連。氣亂於胸。為清濁相干。故以陳皮理之。能助陽氣之升而分滯氣。又助諸甘辛為用。故長夏濕土。客邪火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散消其濕熱之氣。濕氣大盛。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更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此三伏中長夏正旺之時之藥也。

按東垣意見精密。立方中和。清暑益氣湯。近世多宗之。然氣血虛弱之人。用之最宜。如遇強壯者。不能取效。且助濕火。不可不斟酌也。

朱丹溪辨動靜二暑

苦暑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涼亭冷館。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陰証也。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無汗。此為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之劑。以解表散寒。用濃朴、紫蘇、干葛、藿香、羌活、蒼朮之類。若外既受寒。內複傷冰水生冷瓜果者。前藥再加乾薑、縮砂、神曲之類。此皆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之病也。

按靜得動得。分中暑傷暑。此論出自張潔古。後皆因之。夫盛暑之時。炎火若炙。無之非是。故古人聞避暑而未聞避寒。深堂廣廈。正以避暑。安得入而中之。且房室陰涼。正可護衛陽氣。又安得而遏傷之乎。即膏粱深處。必不能無。冒暑應接。其傷暑者。亦於動中得之耳。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靜即可祛暑。何從而中也。至於冰水瓜果等寒物。多食自傷脾胃。亦生雜証。謂瀉利諸証。內有此物積聚則可。謂專以此致暑病則不可。若執口得寒物。身犯寒氣。同冬時寒病治之。則謬以千裡矣。

方古庵論

寒則傷形。熱則傷氣。何以言之。人與天地同一橐 。夏月天之氣浮於地表。則人之氣浮於肌表。況被盛暑所傷。膚腠疏豁。氣液為汗。發泄於外。是表裡之氣俱虛矣。不善攝生者。暑熱傷於外。生冷戕於中。若之何而能運化也。是以水穀停積。而為濕熱。發為嘔吐。為泄瀉。甚則吐瀉俱作。而揮霍悶亂也。若不即病。濕熱拂鬱於內。他日為瘧為利之所由矣。今大順散非治暑熱之藥。乃治暑月飲涼過多為病之劑也歟。

王安道中暑中熱辨

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証。中熱者陽証。東垣云。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俱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大順散主之。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竊謂暑熱者。夏之令也。大行於天地之間。人或勞動。或飢餓。元氣虧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極。於是受傷而為病。名曰中暑。亦名曰中熱。其實一也。今乃以動靜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熱者。固多在勞役之人。勞役則虛。虛則邪入。邪入則病。不虛則天令雖亢。亦無由以傷之。彼避暑於深堂大廈。得頭痛惡寒等証者。蓋亦感冒微風。或靜夜著涼耳。不可以中暑名之。其所以煩心與肌膚火熱者。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外邪所遏而作也。既非暑邪。其可以中暑名乎。苟欲治之。則辛溫輕揚之劑發散可也。夫大順散一方。甘草最多。乾薑、杏仁、肉桂次之。除肉桂外。其三物皆炒者。原其初意。本為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嘔吐。水穀不分。臟腑不調所立。故甘草、乾薑。皆經火炒熟。又肉桂而非桂枝。蓋溫中藥也。內有杏仁。不過取其能下氣耳。若以此藥治靜而得之之証。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內煩矣。今世俗往往不明。類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散為必用之藥。吁。其誤也。不亦甚歟。夫陰氣非寒氣也。蓋夏月陽氣發散於外。而陰氣則在內耳。豈竟視陰氣為寒氣。而用溫熱之藥乎。陰果為寒。何以夏日則飲冰乎。然則蒼朮白虎湯。豈可視為通行之藥。必參之治暑諸方。隨所見之証而用之。然後合理。若夫所謂靜而得之之証。雖當夏月。即非暑病。宜分出之。勿使後人有似同而異之惑。

王安道中暑中熱辨

附醫案十三則

羅謙甫治蒙古百戶。因食酒肉。飲潼乳。得霍亂吐瀉証。從朝至午。精神昏憒已困。急來告。羅視之。脈皆浮數。按之無力。所傷之物已出矣。即以新汲水半碗。調桂苓白朮散。徐徐服之。稍得安靜。又於牆陰掘地約二尺許。貯以新水。在內攪動。待一時澄定。用清水一杯。再調服之。漸漸氣調。吐瀉遂止。至夜安臥。翌日微煩渴。遂煎錢氏白朮散。時時服良愈。或曰。用地漿者何也?曰。坤屬地。地屬陰。土平曰靜。順感至陰之氣。又於牆陰貯新汲水。以收重陰之氣也。陰中之陰。能瀉陽中之陽。霍亂因暑熱內傷所得。故用地漿治之也。

又治提舉公年近八十。至元丙寅六月初四日中暑毒。霍亂吐利。昏冒終日。不省人事。時夜方半。請羅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頭熱如火。足冷如冰。半身不遂。牙關緊急。因思內經五亂篇中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胃氣逆行。亂於胸中。是謂大 。亂於腸胃。則為霍亂。於是霍亂之名。自此而生。蓋因年高氣弱。不任暑氣。陽不維陰則瀉。陰不維陽則吐。陰陽不相維。則既吐且瀉矣。前賢見寒多以理中丸。熱多以五苓散為定法。今暑氣極盛。陽明得時。況因動而得之。中 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劑。則不能瀉其暑熱。墜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瀉熱補氣。加白茯苓以分陰陽。約重一兩。冰水調灌。漸漸省事。而諸証悉去。後慎言語。節飲食三日。以參朮調中湯之劑增減。服之理正氣。逾十日後。方平複。

又治一倉官。季夏時病。胸項多汗。足逆冷譫語。醫者不曉。雜治經旬。羅診之。關前濡。關後急。當作濕溫治。蓋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是名濕溫。先以白虎加人參湯。次以白虎加蒼朮湯。病漸退。足漸溫。汗漸止。三日愈。此名賊邪。誤用藥。有死之理。心病中暑為正邪。中濕得之。從所不勝者為賊邪。今心受暑而濕邪勝之。水克火。從所不勝是也。五邪中之最逆也。經曰: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濡弱見於陽部。濕氣搏暑也。小急見於陰部。暑氣蒸濕也。暑濕相搏。名曰濕溫。是謂賊邪也。予亦素有停飲之疾。每至暑月。兩足 。未常干。服此藥二三服即愈。

滑伯仁治一人。病自汗如雨。面赤身熱。口燥心煩。盛暑中且帷幕周密。自以至虛亡陽。服术、附數劑。脈虛而洪數。舌上苔黃。伯仁曰。前藥誤矣。輕病重治。醫者死之。素問云。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术、附豈可輕用。以犯時令。又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暑家本多汗。加之剛劑。脈洪數而汗甚。乃令撤幔開窗。少頃漸覺清爽。以黃連人參白虎。三進而汗止大半。諸証亦減。兼以既濟湯。渴用冰水調天水散。七日而愈。

丹溪治一人。夏發大熱大汗。惡寒戰栗。不自禁持。且煩渴。此暑病也。脈虛微細弱而數。其人好賭。致勞而虛。以人參。竹葉作湯。調辰砂四苓散。八帖而安。

又治一人。年五十。質弱多怒。暑月因怒後患痢。口渴自引蜜水。病緩數日。後脈稍大不數。朱令以參朮湯調益元散。飲之利減。數日後倦甚。發咳逆。知其久下陰虛。令守前藥。利尚未止。以煉蜜與之。眾欲用薑、附。朱謂陰虛。服之必死。待前藥力到自愈。又四日。咳逆止利除。

吳茭山治一婦。冬月感病。洒洒惡寒。翕翕發熱。惡食乾嘔。大便欲去不去。諸醫皆以虛弱痰飲治之。以二陳補心等藥服不效。延及半月。吳診其脈。虛而無力。類乎傷暑。眾不然之。究問病因。其婦曰。因天寒換著綿衣。取綿套一床蓋之。須臾煩渴。寒熱嘔吐。延綿至今耳。吳曰。誠哉傷暑也。蓋綿套晒於盛暑。夾熱收入笥中。必有暑氣。尚未開泄。今人體虛。得之易入。故病如是。其婦曰。然。遂製黃連香薷飲。連進二服而愈。

陳斗 治倫司成。舟中昏暈不知人。自汗螈 。醫以為中風。陳曰。人迎脈過盛。病因飲後便涼。痰火妄動。非中風也。以清暑益氣湯。一劑而愈。 汪希說治一壯男子。形色蒼黑。暑月客游舟回。患嘔噦。顛倒不得眠。粒米不入六日矣。脈沉細虛豁。諸醫雜投藿香、柴、苓等藥不效。危殆。汪曰。此中暑也。進人參白虎湯。人參五錢。服下嘔噦即止。鼾睡五鼓方醒。索粥。連進二三服。乃減參。稍輕。調理數劑而愈。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餘。形體瘦弱。病上吐下瀉。水漿不入口者七日。自分死矣。汪診脈八至而數。曰。當夏而得是脈。暑邪深入也。吐瀉不納水穀。邪氣自甚也。宜以暑治。遂以人參白虎湯。進半杯。良久複進一杯。覺稍安。三服後。減去石膏、知母。以人參漸次加至四五錢。黃柏、陳皮、麥冬等。隨所兼病而佐使。一月後平複。

又治一人年三十餘。忽病渴熱昏悶。面赤倦怠。汪診之。脈皆浮緩而弱。兩尺尤甚。

曰:此得之色欲。藥宜溫熱。其人曰。先生之言誠然也。但病熱如此。複加熱藥惑矣。汪曰。寒極生熱。此証是也。腎虛寒者。本病也。熱甚者。虛象也。譬如雷火。雨驟而火愈熾。日出火斯滅矣。遂以附子理中湯煎熟。冷服三帖。熱渴減半。再服清暑益氣湯。十帖而安。

又治一婦。形色脆白。年五十餘。憂勞六月。背瘡艾灸百餘壯。瘡散病瘧。身熱自汗。口渴頭暈。吐嘔泄瀉。不進飲食。寒少熱多。自用清暑益氣湯。病甚。汪診左脈浮微。似有似無。右脈浮小。按之不足。曰。病雖屬瘧。當作虛治。依方而用清暑益氣湯。固與病宜。但邪重劑輕。病不去耳。令以參、朮加作五錢。黃 三錢。茯苓一錢。陳皮七分。甘草五分。煎服病退。

石山翁年逾六十。形質近弱。八九月酷熱時。往來休歙。外有藥劑之勞。內有病者之憂。內外弗寧。晝夜不靜。至十月初旬。瘧作三日。午後一發。寒熱不甚。喜熱惡寒。寒去熱來。則覺爽快。口乾微渴。臨發昏倦嗜臥。左脈沉小而數。右脈浮濡無力。亦近於數。獨脾部弦而頗洪。瘧去則脈皆大小浮沉相等。微覺緩弱而已。初服補中益氣湯十餘帖。病無加減。夜苦盜汗。繼服當歸六黃湯。黃 每帖四錢。五帖汗止。瘧如舊。再服白虎湯。人參四錢。石膏三錢。知母一錢。甘草六分。米一撮。煎服十餘帖而愈。

又治一人。病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絞痛。脈之沉伏如無。此乾霍亂也。急令鹽湯探吐。宿食痰涎碗許。遂飲與六和湯而愈。

暑病論

周禹載曰。仲景本內經病熱之旨。申伏氣之論。特敘夏月熱病。白虎湯之治。可謂精矣。乃複出 病於金匱中曰。太陽中熱者。 是也。正恐人誤認為熱病。故又言自外來而入。熱由內伏而發。實為兩途。然暑為夏火之令。傷人之氣。脈虛身熱。遂令人大渴。齒燥汗出而喘。與伏發無異。並治以白虎湯。俱主甘寒去熱。苦寒除火。甘溫益中。益中者。以暑傷氣故益之。然津液耗甚者。必加人參。與辛散溫散之味。不相涉也。或謂伏發自內。白虎宜也。中 既由外而內。何為遽用裡藥。則以風藥略兼表散。似無不可。愚謂千古之誤。正在於此。雖夏暑與冬寒對峙。而表裡則大不同也。冬月腠理密。即衛虛而受者。必以漸進何也?外陰而內陽也。若夏月。則人身已陽外而陰內。外垣既撤。暑得直入。故風寒必顯有餘。有餘者邪也。暑氣必顯不足。不足者正也。今人以香薷一味。謂傷暑必用之藥。不知乘涼飲冷。遏抑陽氣。或致霍亂者宜之。若強力作勞。內傷重者。清暑益氣。庶幾近之。苟用香薷。是重虛其虛矣。況可以表散辛溫之味。加於其間乎。計部張鳳逵先生編輯諸書。特救其謬。我北海林夫子。申明大義。並集名案。以表其後。不亦勝任而愉快耶。余小子又複為之辨者。願以白虎湯為主治。清暑益氣輔之。亦必隨証加減。至於天水散、甘露飲諸方。皆可引用。如節庵之論。吾未見其可也。設有疑者。請觀汗下溫針之禁。本於仲景聖人。至有夾食而吐利。夾氣而脹悶。夾寒而厥逆。兼風而畏寒。要皆本於脈以測識。而毋庸混淆。然後知聖人之論者常也。隨其所遇者變也。明其常則善於處經。通於變而靡不善於用權者。則有昔賢之案在。亦惟洞曉傷寒書者。可以神而明之也。

暑病方二道

白虎加人參湯 一物瓜蒂湯(方俱見前)

附集方二十九道

五苓去桂加香薷湯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朮 香薷
上五味等分。水煎。服無時。

消暑丸

半夏(十二兩醋煮乾) 生甘草 茯苓(各四兩去皮)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熱湯下。

香薷飲

濃朴(製) 白扁豆(各半斤炒) 香薷(一斤)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入酒一杯。煎七分。沉冷不拘時服。熱則作瀉。香薷須陳者佳。

桂苓甘露飲

茯苓(去皮) 白朮(土炒) 豬苓(去皮) 滑石(各二兩研)寒水石(研) 甘草(炙) 澤瀉(各一兩) 肉桂(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冷水任下。入蜜少許更妙。一方加人參、香薷、甘草。

益元散(方見前)

清暑益氣湯

人參(一錢) 白朮(五分炒) 黃耆(一錢) 蒼朮(一錢)升麻(一錢) 神曲(五分炒)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當歸(五分) 麥門冬(五分去心) 黃柏(五分) 五味子(三分)葛根(三分) 澤瀉(三分) 青皮(三分)
上水煎。溫服無時。

清燥湯

黃 (一錢五分) 五味子(九粒) 黃連 神曲 豬苓 柴胡 甘草(各二分)蒼朮 白朮 麥門冬 陳皮 生地黃 人參 澤瀉(各五分) 茯苓 當歸升麻(各三分) 黃柏(二分酒拌)
上水煎。服無時。

白虎加蒼朮湯 竹葉石膏湯(二方俱見前)

白虎加人參竹葉湯(即前白虎東加人參三兩竹葉二把)

消暑十全散

香薷(二錢) 白扁豆(炒捶) 濃朴(薑汁炒) 木瓜 陳皮(一作半夏) 甘草(炙)白朮(薑汁炒) 茯苓 藿香 蘇葉(各一錢)
上水煎。熱服無時。取微汗。

十味香薷飲

香薷(二錢) 人參 黃耆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炙) 白扁豆陳皮 濃朴(各一錢薑炒) 木瓜(五分)
上以水二鐘。煎七分。欲令汗熱服。欲利水冷服。 如伏暑去人參、黃耆。加黃連、藿香、澤瀉。

六和湯

縮砂仁(炒研) 半夏(湯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去蘆) 甘草(各一兩炙)赤茯苓(去皮) 藿香 白扁豆(薑汁略炒) 木瓜(各二兩) 香薷 濃朴(各四兩薑汁製)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溫服。

藿香正氣散

大腹皮(黑豆水洗七次) 白芷 茯苓(去皮) 白朮(土炒) 濃朴(薑汁炒) 桔梗 紫蘇葉 甘草(各一兩炙) 藿香 陳皮(各三兩去白) 半夏(二兩湯洗七次)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溫服。

選奇湯

羌活(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 甘草(一錢五分夏生冬炙) 黃芩(一錢酒炒熱甚倍用)
上水煎。食後稍熱服。

冷香飲子

附子(生用) 草果 橘紅 甘草(各一錢炙) 生薑(五片)
上水煎冷服。

漿水散

附子 乾薑(炮) 甘草(炙) 肉桂(各五錢) 高良薑 半夏(各二錢半醋製)
上用漿水煎。去滓冷服。(漿水即點乳酪淡醋也)如虛熱喘乏。加人參。汗多加黃 、五味子。

大順散

甘草 乾薑(各五錢) 杏仁(去皮尖) 官桂(各三錢)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卻下杏仁。炒過篩去砂。合桂為末。每服三錢。沸湯調下。

黃連香薷散

香薷(二錢) 濃朴(一錢薑製) 黃連(五分酒蒸)
上水煎冷服。

加減瀉黃散

黃連 茵陳(各五分) 黃柏 黃芩(各四分)茯苓 梔子(各三分) 澤瀉(二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一服減半。待五日再服。

二香散

藿香(一兩) 半夏(薑製) 陳皮 桔梗 白朮(土炒) 茯苓 蘇葉 濃朴(薑汁炒)黃連(各二兩去鬚) 香薷(一斤) 白扁豆(八兩炒) 白芷(一兩)甘草(二兩五錢) 大腹皮(黑豆水捶洗七次)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生薑三片。蔥白二根。煎一鐘。食後溫服。

枇杷葉散

枇杷葉(二兩去毛炙) 香薷(七錢五分)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甘草(炙) 木瓜(各一兩) 丁香 陳皮(去白) 濃朴(各五錢去皮薑汁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鐘。生薑三片。煎服。如止渴燥去丁香。加知母。冷水調下。

百合湯

百合(一錢二分) 人參(五分去蘆) 柴胡(一錢去蘆) 黃芩(一錢)知母(八分去毛) 陳皮(一錢去白) 甘草(五分) 生地(七分)
上 咀。水二鐘。薑三片。捶法醋炙鱉甲。煎之溫服。如渴加栝蔞根。胸中煩熱加山梔。頭痛加羌活、川芎。嘔吐加薑炒半夏。胸滿加枳殼、桔梗。食複者加枳實、黃連。甚重大便實者加大黃。胸中虛煩加竹茹、竹葉。瘥後乾嘔。錯語失神。呻吟不寐。加黃連、犀角。咳喘加杏仁。血少心中驚惕加當歸、茯神、遠志。虛汗加黃 。疲倦加白朮。腸鳴加煨生薑。勞複時熱不除。加葶藶、烏梅、薑汁。

加味胃苓丸

蒼朮(五兩) 陳皮(三兩) 濃朴(二兩) 甘草(二兩炙)白朮(四兩) 茯苓(二兩) 肉桂(二兩) 豬苓(二兩) 澤瀉(二兩去毛) 人參(一兩去蘆) 黃連(一兩薑汁炒) 白芍(二兩炒)
上為末。蜜丸。每服五六十丸。清米湯下。

黃龍丸

黃連(二斤去毛)
上以好醋煮乾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湯下。

玉露散

寒水石 滑石(去黃垢土) 石膏(火 ) 栝蔞根(各二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汲水調下。

卻暑散

赤茯苓(四兩) 寒食面 生薑(各一斤) 甘草(四兩生)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傷暑霍亂轉筋危急方

吳茱萸(三錢)同黃連炒至煙起方取。去黃連。將茱萸煎湯一大盞。溫服。

香連丸

木香(二兩) 陳皮(二兩) 地榆(一兩) 枳殼(二兩麩炒)黃連(八錢吳茱萸炒) 枳實(一兩麩炒) 檳榔(二兩) 槐角子(一兩五錢) 益元散(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每服一錢。紅痢米湯下。白痢薑湯下。或白湯下。日三服。或湯一丸二亦可。老弱數服後。即當溫補。

卷四‧疫病方論

吳又可曰。疫癘之邪。從口鼻而入。舍於伏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胃亦近。乃表裡之分界。即內經瘧論所謂橫連膜原者也。其熱淫不正之氣。本氣充滿者。或不受邪。適有內因。便乘外因。感之淺者。或俟有觸而發。若感之深者。中而即病也。其始陽格於內。營衛營運之機。阻抑於表。遂覺凜凜惡寒。甚則四肢厥逆。至陽氣困郁而通。厥回而中外皆熱。昏昧不爽。壯熱自汗。此時邪伏膜原。縱使有汗。熱不得解。必俟伏邪已潰。表氣潛行於內。精氣自內達表。表裡相通。振栗大汗。邪方外出。此名戰汗。脈靜身涼而愈也。若伏邪未盡。必複發熱。其熱有久有淺。因所感之輕重也。

因元氣之盛衰也。要皆始先惡寒。既而發熱。至於發出。方顯變証。其証或從外解。或從內陷。外解則易。內陷則難。更有先後表裡不同。有先表後裡者。有先裡後表者。有但表而不複裡者。有但裡而不複表者。有表而裡再表者。有裡而表再裡者。有表裡分傳者。有表多於裡者。有裡多於表者。此為九傳。從外解者。或發煩。或戰汗自汗。從內陷者。胸膈痞悶。心下脹滿。腹中痛。燥結便秘。熱結旁流。協熱下利。或嘔吐惡心。譫語舌黃。及黑苔芒刺等証。因証用治。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皆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不可用辛熱藥汗之。又不可下。宜用達原飲。以透膜原之邪為當也。若見各經。加入引各經藥。不可執滯。感之輕者。舌苔亦薄。脈亦不甚數。如此者。必從汗解。如不能得汗。邪氣盤錯於膜原。表裡不相通達。未可強汗。衣被逼汗。

湯火劫汗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粉漬。藥後反從內陷。舌根先黃。漸至中央。此邪漸入胃也。前方用大黃下之。若脈長洪而數大汗多。此邪氣適離膜原。欲表未表。白虎湯証也。如舌上純黃色。兼見裡証。此邪已入胃。乃承氣湯証也。有兩三日即離膜原者。有半月十日不傳者。有初得之四五日。厭厭聶聶。至五六日。陡然勢張者。凡元氣勝者。毒易傳化。元氣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傳。故曰邪與元氣。不兩立也。倘有他病久虧。適又感邪。能感而不能化。安望其傳。不傳則邪不去。淹留日久。愈沉愈伏。因誤進參、 。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達原飲

檳榔(二錢) 草果(五分) 濃朴(一錢) 知母(一錢)芍藥(一錢) 甘草(五分) 黃芩(一錢)
上七味。以水二鐘。煎八分溫服。

疫邪為病。有從戰汗解者。有從自汗盜汗不解者。有無汗竟全歸胃者。有自汗淋漓。熱渴反甚。終得戰汗而解者。有胃氣壅抑。必從下而得戰汗解者。有汗解未盡。越三四日前熱複發者。有發黃因下。而複熱發出斑者。有竟從發斑而愈者。有裡証急。雖有斑不愈者。此雖傳變不常。要亦為常變也。又有局外之變者。男子適逢使內。邪熱乘虛陷於下焦。氣道不施。以致小便淋塞。少腹脹滿。至夜發熱。以導赤五苓散之類。分毫不效。與大承氣一服。小便如注而愈。女子經水適來適斷。失血崩帶。及心痛疝氣。痰火喘哮。凡此皆非常變。大抵邪行如水。惟窪處受之。此妙喻也。要之新疫而來舊病。但治其疫。他病自已也。

疫發一二日。舌上苔白如粉。早服達原飲一服。午後舌色變黃。隨見胸膈滿痛。大渴煩燥。此伏邪之毒傳裡也。前方加大黃下之。煩熱稍減。傍晚複加躁煩。發熱通舌變黑。刺生。鼻如煙煤。此邪毒最重。複合瘀胃。急投承氣湯。抵暮大下。至夜半熱退。次早苔刺如失。一日有此三變。數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故傳變亦速。用藥不得不緊。設用緩劑。必無救矣。每見瘟疫二三日即死者。皆此類也。

疫病初起。脈雖數。未至洪大。其邪尚在膜原。宜達原飲。若誤用白虎。既無破結之能。但求清熱。是猶揚湯止沸耳。邪入胃者。非承氣不愈。誤用白虎。既無奪邪之能。徒伐胃氣。反抑邪毒。致脈不行。反變細小。倘認陽証陰脈。妄言不治。因見脈微。複不敢下。逡巡死耳。當此之際。惟急投承氣湯。庶可救也。

疫發於半表半裡。一定之法也。至於傳變。出表入裡。表裡分傳。俱未可定。醫見有表有裡。乃引經論。先解其表。乃攻其裡。此大謬也。嘗見大劑麻黃。一毫無汗。轉加煩熱者何耶。蓋發汗者。以邪氣在表。故用表藥。即得宣其氣而使之出也。今邪在裡。裡氣結滯。陽氣不得即達於表。即四肢未免微厥。又安能氣勢蒸蒸而達乎外。譬之水注。閉其後竅。則前竅不得涓滴。與此欲汗之義相類。故必承氣解其裡。裡氣一通。不待發散。多有自汗而解者。其義可知也。設下後脈浮而微數。身微熱。神思不爽。此邪熱浮於肌表。而裡已無滯也。再與白虎湯。則餘熱複得清散。外即蒸蒸汗解。仍此意也。若下後脈空而數。按之豁然如無。宜白虎加人參湯。覆杯即汗解。下後脈數而浮。原當汗解。遷延五六日。脈証不改。仍不得汗者。以其反複數下。致血液枯。正氣微故也。用白虎加人參湯。以涼解中外。鼓舞元氣。開泄腠理。即得汗而解也。裡証脈沉而數。當下之。下之當得汗解。脈改浮矣。今不得汗。二三日脈更沉者。膜原之邪。仍瘀到胃也。更宜下之。或脈浮即與白虎湯。裡証下後。熱退身涼。越幾日複熱者。非關飲食勞複。乃膜原之餘邪複聚。醫者不知。每歸咎於病者誤也。仍下之為當。但製劑宜輕耳。應下失下。口燥舌乾而渴。身反熱減。四肢時厥。欲得被近火。此陽氣伏也。既下厥回。脈大而數。舌上生津。不思水飲。此裡邪去而郁陽暴伸也。宜柴胡清燥湯。去栝蔞根、知母。加葛根。隨其性而升泄之。

柴胡清燥湯

白芍藥 當歸 生地黃 陳皮 甘草 竹心 燈心 栝蔞根 知母 柴胡
上九味。水煎溫服。

溫病下後。二三日舌上複生苔刺。邪未盡也。再下之。苔刺雖去。而煩熱未除。更下之。熱渴已減。日後更複熱複苔者。更下之。不以數計。總之有是証。則用是藥耳。醫者經歷未到。中道生疑。往往失治。但其中有間日一下者。有連下三四日者。有下二日間一日者。其後輕重緩急。有應用柴胡清燥湯者。有用犀角地黃湯者。至投承氣。何日多與少與。亦皆治法。苟或不明。亦足誤事。然數下之証。亦僅見也。

疫病下後。脈証俱平。腹中有塊。按之則痛。自覺有所阻而微悶。或時升降之氣。往來不利。常作蛙聲。此邪氣已盡。其宿結尚未除也。此不可攻。攻之陡損元氣。須飲食漸進。胃氣漸複。津液潤下。常見病疫愈。●粥半月。結塊方下。堅黑如石者。又有氣促之病。過月餘其塊方消者。此又無形之結也。不可不知。

瘟疫下後。脈証俱平。大便十數日不行。時時作嘔。此為下膈之証。蓋下不能通。必反於上。宜調胃承氣湯熱服。宿垢頓下。嘔吐立止。慎不可補也。

凡疫邪貴乎早下。但見舌黃。心腹脹滿。便可選用承氣以驅其邪。乘人氣血未亂。 津液未枯。投劑不致掣肘。勿拘下不厭遲之說也。且疫証之下。與傷寒異。傷寒必俟結定而後攻。疫邪正欲驅熱以為用。況疫氣多濕。豈能即結。遷延不下。但蒸作極臭如敗醬。如藕泥。臨死不結者多矣。

疫邪傳裡。遺熱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其傳為癉。身目如金。宜茵陳蒿湯。若用茵陳五苓散不效。此皆胃家移熱。是以大黃為專功也。

茵陳蒿湯

茵陳蒿(二錢) 山梔子(一錢) 大黃(五錢) 水薑(三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三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疫邪在胸膈。滿悶喜嘔。腹不滿。欲吐不吐。欲飲不飲。此邪與痰飲結滯也。宜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

胡瓜蒂(一錢) 赤小豆(一錢) 生梔仁(二錢)
上水煎。分二服。緩下。無瓜蒂。用淡豆豉二錢。

疫氣留血分。裡氣壅閉。不下則斑不出。出則毒邪從外解矣。如下後斑漸出。更不可下。設有下証。宜少與承氣緩服。倘大下則元氣不振。斑毒內陷則危。宜托裡舉斑湯。如下後斑毒隱伏。反見循衣撮空脈微者。本方加人參三錢。得補發出者不死。

舉斑湯

白芍藥(一錢) 當歸(一錢) 升麻(五分) 柴胡(七分)白芷(七分) 穿山甲(二錢) 水薑(一片)
上七味。水煎溫服。

疫病日久失下。自利純臭水。晝夜十數行。口燥唇乾舌裂。此熱結旁流也。急下。以大承氣去其宿垢頓止。胃實失下。郁而為黃。熱更不減。摶血為瘀。故經氣不為熱郁。不致發黃。熱邪不乾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發黃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發黃也。但蓄血一行。熱隨血泄。黃隨泄減。故治黃茵陳蒿湯。治蓄血桃仁承氣湯。 去桂枝、甘草。加牡丹皮、當歸、芍藥。

桃仁承氣湯

桃仁(十八粒碎) 甘草(二錢) 大黃(四錢酒浸) 芒硝(二錢)桂枝(二錢)
上水煎。熱服。

胃移熱於下焦氣分。小便不利。熱結膀胱也。若移熱於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夫蓄血証。 在小便利不利也。故晝日稍減。夜發熱譫語者瘀血也。未行。桃仁承氣下之。後用犀角地黃調之。

犀角地黃湯

地黃(一兩) 赤芍藥(二錢) 犀角(二錢鎊) 牡丹皮(二錢)
上四味。以水二鐘。煎八分。溫服無時。

凡失下。以致循衣摸床。撮空肉惕。目不了了。邪熱愈盛。元氣將脫者。勢不可竟下。

又不得不下。不得已用陶氏黃龍湯下之。(黃龍湯即大承氣東加甘草人參當歸)因不下必死。當於死中求生也。得下後用生脈散。加地黃、當歸、白芍藥、知母、陳皮、甘草。

疫病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實於胃。切勿絕其飲食。但少少與之耳。

凡大下後調理。清燥養營湯。

清燥養營湯

知母 栝蔞根 當歸 白芍藥 生地黃 陳皮 甘草 燈心
上八味。水煎溫服。
如表有餘熱。柴胡養營湯(即小柴胡去半夏人參加陳皮當歸芍藥濃朴生地黃大黃枳實生薑)
如有痰飲。胸膈不清者。宜栝貝養營湯。

栝貝養營湯

栝蔞根 貝母 栝蔞仁 蘇子 橘紅 白芍藥 當歸 知母 生薑
上九味。水煎溫服。

舌苔。邪在膜原故白。在胃則黃。苔老則沉香色。白者不可下。黃者下。黑者急下。下後苔不脫。舌刺舌裂。舌短舌硬舌卷。白沙苔。黑硬苔。皆當下。白苔滑澤。邪在膜原。倘別有下証。宜達原飲加大黃。若大汗脈洪大而渴。白虎湯未可下也。惟目赤咽乾。氣噴如火。小便黃赤。涓涓作痛。揚手擲足。脈沉數。下之無疑。有心下痛。腹脹滿。頭痛。下之立止。初起未可下。如血液枯竭者為虛燥。宜導。

統論傷寒與時疫異同。夫傷寒必有感冒之因。惡風發寒。頭痛身痛。發熱而仍惡寒。脈浮緊無汗。為傷寒。脈浮緩有汗。為中風。時疫初起。原無感冒之因。忽覺凜凜。

以後但熱而不惡寒。然亦有所觸而發者。或飢飽勞役。或焦思怒郁。皆能觸動其邪也。然不因有所觸。而自發者居多。且傷寒投劑。一汗即解。時疫發散。雖汗不解。

傷寒不染。時疫能染。傷寒之邪。自毫竅入。時疫之邪。自口鼻入。傷寒感而即病。時疫感而後發。傷寒汗解在前。時疫汗解在後。傷寒可使立汗。時疫俟其內潰。自汗盜汗戰汗。傷寒不發斑。時疫能發斑。傷寒感邪在經。以經傳經。時疫感邪在內。邪溢於經。經不自傳。傷寒感發甚暴。時疫多有淹纏二三日。或漸加重。或至五六日。忽然加重。傷寒初起。以發表為先。時疫初起。以疏利為主。其所同者。皆能傳胃。至是同歸於一。故用承氣導邪而出。故傷寒時疫。始異而終同也。傷寒之邪。自外傳內。原無根蒂。惟其傳法。有進無退。故下之皆能病愈。時疫之發。始則匿於膜原。根深蒂固。時發與營衛交並。客邪由經之處。營衛未有不被其傷者。故曰潰。然不潰則不能傳。不傳則邪不能出。邪不出而疾不愈。乃時疫下後。多有不能即愈者何耶。蓋疫邪多有表裡分傳者。因有一半向外。邪傳留於肌肉。一半向裡。邪傳留於胃家。惟傳於胃。故裡氣結滯。裡結表氣因亦不通。於是肌肉之邪。不得即達於肌表。下後裡氣一通。表氣亦順。向郁肌肉者。方能盡達於表。或斑或汗。然後可以謀治而愈。傷寒下後。無有此法。雖曰終同。實不同也。

凡陽証似陰者。傷寒與瘟疫多有之。其陰証似陽者。正傷寒有之。溫疫必無此証。宜辨之。夫陽証似陰。外雖寒而內有熱。故小便必赤澀。若陰証似陽者。格陽之証也。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萬不失一。

凡四損不可治。大勞大欲。大病久病後。氣血俱虛。陰陽並竭。正氣先虧。邪氣自陷也。

夫人疫發。見証或輕。雖有頭疼身熱自汗。而飲食不絕。力可徒步。又烏知其疫也。況脈又不浮不沉而數。病患無處追求。每每妄訴病情。醫家不辨是非。便引東垣勞倦傷脾。元氣下陷。乃執甘溫除熱之句。轉補壅熱。至於不救矣。

疫痢相兼之証最危。夫疫者胃家事也。必從下解。利者大腸事也。大腸既病。失其傳送之職。故糞不行。下膿血。所以向來谷複。停積在胃。直須大腸邪氣將退。胃氣通行。積糞從此而下。今既大腸失職。糞尚不行。又何能與胃載毒而出耶。毒既不行。最能傷敗胃氣。毒瓦斯在胃。一日有一日之害。在一時有一時之害。耗氣摶血。神氣既盡則死。凡遇疫痢兼証者。在痢尤為吃緊。宜檳榔順氣湯。

檳榔順氣湯

大黃 濃朴 芍藥 檳榔 枳實 生薑
上六味。水煎溫服。

妊娠時疫。設用三承氣。須隨証施治。不可過慮。慎勿惑於參、 安胎之說也。病家見用承氣。先自驚疑。更加左右有粗知醫者。從旁嘈雜。必致掣肘。遂令子母不祥。
若應下之証。反用補劑安胎。熱毒愈熾。胎愈不安。耗氣摶血。胞胎何賴。是以古人有懸鐘之喻。梁腐而鐘未有不落者。惟用承氣逐其邪。火毒消散。炎 頓為清涼。氣回而胎自固。當此証候。大黃反為安胎聖藥。歷治歷當。母子俱安。若見腹痛腰疼。則必墮無疑矣。須預言之。 婦人病疫。與男子無異。惟經水適來適斷。及崩漏產後。與男子不同。經水適來。邪不入胃。入於血海。胸膈無邪。勿以胃實攻之。但熱隨血下自愈。宜小柴胡加生地黃、牡丹皮、赤芍藥主之。如結胸狀者。血因邪結。刺期門。經水適斷。血室空虛。邪乘虛入為難治。與適來者有虛實之分。宜柴胡養營湯。新產亡血。衝任空虛。與素病崩漏。經氣久虛者。亦用此湯。若藥停不行。加生薑以和其性。中氣虛而不運。加人參以助其行。疫行之時。凡小兒兩目上吊。驚搐發痙。十指勾曲。角弓反張。勿認驚風治。宜同大人。但藥劑輕小耳。

應下之証。下後當脈靜身涼。今反發熱者。因結開氣通。郁陽暴伸也。不久自息。如不息。仍是餘邪未盡也。下後自臥二三日。或四五日。汗不止。身微熱。此仍屬熱。其表有餘邪。邪盡汗止。不止者。小柴胡東加廣皮。嘔加半夏。虛加人參。斟酌治之。不可用 、术之屬。如脈靜身涼。數日後反盜汗。宜用略補。虛實之分。在有熱無熱也。

下後邪去嘔止。今反複嘔者。胃虛也。少進粥飲調之。

如人方食肉而病。停積在胃。用承氣連下。惟下旁流臭水。其病不退。必加人參一味。即數十日停積頓行也。應下失下。真氣微虛。及投承氣下咽。少頃額上汗出發根搔癢。手足厥冷。甚則戰栗。心煩坐臥不安。如狂之狀。此中氣已虧。不勝藥力。名曰藥煩。凡遇此証。藥中多加生薑。均二三次服。以防嘔吐之患。

病有勞複食複自複。勞者補之養之。食者輕則損谷。重則下奪。自複者。前用何藥。依前增減自愈。

感冒兼疫。先治感冒後治疫。瘧疫相兼。治疫而瘧自已。瘟疫九傳。

但表不裡

疫之傳有九。然亦不出表裡之間而已。但表而不裡者。其証頭疼身痛發熱。而複凜凜。內無胸滿等証。谷食如常。此邪傳外。由肌表而出。或斑消。或汗解為順。輕劑可愈。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宜白虎湯。或斑出不透而熱不退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並不透者。合用前湯。

但裡不表

但裡不表者。惟胸膈痞悶。欲吐不吐。吐而不快。宜瓜蒂散。若邪傳裡之中下者。心腹脹滿。不吐不嘔。或燥結便閉。或熱結旁流。或協熱下利。或大腸膠閉。並宜承氣輩。有裡而再發。或至於三。皆依前法。

表而再表

表而再表者。所發未盡。膜原尚有隱伏之邪。故三四日後。依前發熱。脈洪而數。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至於三表者。亦稀有也。

表裡分傳

表裡分傳。始則邪氣伏於膜原。尚在半表半裡。二証俱現。必先通其裡。令裡邪去。自能達表。或斑或汗。隨其性而升泄之也。病退而熱未除者。膜原尚有未盡之邪也。宜三消飲調之。若分傳至再至三。未之頻見。照前同治。

再表再裡

有再表再裡。或再表裡分傳者。醫家不解。反責病患不善調養。以致反複。病家不解。每咎醫師疏於救治。彼此歸怨。胥失之矣。不知病勢之當然。其氣性如此。

先表後裡

先表而後裡者。始則但有表証。而無裡証。宜達原飲。有經証者。當依三陽加法。繼而脈大且數。自汗而渴。邪離膜原。未能出表。宜白虎湯。辛涼解散。邪從汗解。脈靜身涼而愈。二三日後。或四五日後。依然發熱。宜達原飲。至後反加胸滿腹脹。不思榖食。煩渴等証。加大黃微利之。

先裡後表

先裡後表者。始則發熱。漸蓋理証。下之便愈。後複發熱。反加頭疼身重脈浮者。宜白虎湯。服之不得汗者。津液枯竭也。加人參。覆杯即解。若大汗大下後。表裡之証悉去。繼而一身盡痛。身如被杖。脈沉細者。此汗出太過。陽氣不周。骨寒而痛。非表証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內陽回自愈。

表証偏勝

表証偏勝者。膜原伏邪發時。傳表之邪多。傳裡之邪少。何以知之。表証多而裡証少。當治其表。裡証兼之。

裡証偏勝

若裡証多而表証少。但治其裡。表証自愈。 邪之傷人也。始而傷氣。既而傷血。傷肉傷筋。以至傷骨。有行邪。有伏邪。故治法有難有易。取效有遲有速。如行邪者。即正傷寒也。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少陽。病勢雖重。一汗可解。若歸胃府。一下而愈。如瘟疫之邪。先伏後行。伏於膜原。如鳥棲巢。如獸藏穴。營衛所不關藥石所難及。至其發也。邪毒漸張。內侵於腑。外淫於經。

營衛受傷。諸証漸顯。然後得而治之。方其侵淫之際。邪毒尚在膜原。此時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離膜原。乃觀其變。或出表或入裡。然後可導邪而出。邪盡方愈。初發之時。毒邪漸張。莫之能御。不惟不能即瘳。而病証日惟加重。病家見証反增。即欲更醫。醫家不解。亦自驚詫。竟不知先時感受。邪盛則病重。邪微則病輕也。人云。瘟疫莫治頭。勞怯莫治尾。所以疫邪方張之際。勢不可遏。但使邪毒速離膜原。便是治法也。全在後段工夫。識得表裡虛實。詳夫緩急輕重。投劑不致差謬。如是可以萬全。即使感受之最重者。按法治之。必無隕命之理。若夫久病枯極。酒色耗竭。耆耄之年。皆是天真幾絕。又加疫証。自難支矣。

大頭瘟

大頭瘟者。此天行之厲氣也。其濕熱傷高巔之上。必多汗氣蒸。初憎寒壯熱體重。頭面腫甚。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乾口燥。不速治。十死八九。宜普濟消毒散。如大便硬。加酒蒸大黃一二錢。緩緩服。作丸噙化尤妙。若額上面部 赤。面腫脈數者。屬陽明。本方加石膏。內實加大黃。若發於耳之上下前後。並額角旁紅腫者。此少陽也。本方加柴胡栝蔞根。便實亦加大黃。若發於頭腦項下。並耳後赤腫者。此太陽也。荊防敗毒散。去人參。加芩、連。甚者砭針刺之。

普濟消毒散

黃連 黃芩(酒炒) 人參 黑參 甘草(生) 桔梗 連翹 牛蒡子(炒研) 升麻 白芷 馬勃(各一錢)僵蠶(炒七分)藍根(如無以青黛代之) 柴胡(各二錢)
上為末。半用水煎去滓。食後徐服。半用蜜丸。噙化就臥。以令藥性上行也。 節庵於普濟消毒散中。去人參、升麻、白芷、黑參、馬勃、僵蠶、藍根。加川芎、羌活、防風、荊芥、射干、薑汁、竹瀝。名芩連消毒飲。

捻頸瘟

捻頸瘟者。喉痺失音。頸大腹脹。如蝦蟆者是也。宜荊防敗毒散。

荊防敗毒散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人參 甘草(人中黃更妙) 枳殼 桔梗 茯苓 川芎 牛蒡子(炒研) 薄荷 荊芥 防風
上諸藥各一錢。惟防風加五分。水煎緩服。加金汁一杯尤效。

瓜瓤瘟

瓜瓤瘟者。胸高脅起。嘔血如汁者是也。宜生犀飲。

生犀飲

犀角(二錢鎊) 蒼朮(泔水浸麻油炒一錢) 川黃連(一錢) 黃土(五錢)茶葉(一大撮) 金汁(半盞)
上五味。水煎去滓。入金汁攪和。日三夜二服。如大便結加大黃。渴加栝蔞根。虛加人參。鹽水炒。表熱去蒼朮、黃土。加桂枝、黃連。便膿血去蒼朮。倍黃土。加黃柏。便滑以人中黃代金汁。

楊梅瘟

楊梅瘟者。遍身紫塊。忽然發出霉瘡者是也。清熱解毒湯。下人中黃丸。並刺塊出血。

人中黃丸

大黃(三兩溺浸) 人中黃(如無坑垢代之) 蒼朮(去皮麻油炒) 桔梗 滑石(各二兩) 人參 黃連(酒洗) 防風(各五錢) 香附(薑汁拌勿炒一兩五錢)
上神曲為丸。氣虛四君子湯送。血虛四物湯送。痰甚二陳湯送。熱甚童便送。通用清熱解毒湯送二三服。

清熱解毒湯

黃連(酒洗) 黃芩(酒洗) 白芍藥(酒洗) 生地 人參(各三錢) 石膏(雞子大碎) 羌活 知母(各二錢) 甘草(生一錢五分) 升麻 葛根(各一錢)生薑(二錢切)
上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疙瘩瘟

疙瘩瘟者。發塊如瘤。遍身流走。旦發夕死者是也。三棱針刺入委中三分出血。及服人中黃散。

人中黃散

辰砂 雄黃(各一錢五分) 人中黃(一兩)
上為末。薄荷桔梗湯下二錢。日三夜二服。

絞腸瘟

絞腸瘟者。腸鳴乾嘔。水泄不通者是也。探吐之。宜雙解散。

軟腳瘟

軟腳瘟者。便清泄白。足腫難移者是也。即濕溫。宜蒼朮白虎湯。不可輕下。 小兒亦易傳染。人見驚搐發痙。誤作驚治。與大人多仿佛也。故凡盛夏濕溫之証。 即藏疫癘在內。一人受之。則為濕溫。一方傳遍。即為疫癘。所以疫癘之發。每每盛於春夏者。以其濕熱暑三氣交蒸故也。蓋春主厥陰肝木。秋主陽明燥金。冬主太陽寒水。各行其政。惟春分以後。至秋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其事。天本熱也。益以日之暑。日本烈也。益以地之濕。三氣交動。時分時合。其分也風動於中。勝濕解蒸。不覺其苦。其合也。天之熱氣下。地之濕氣上。人在氣交之中。無隙可避。故病之繁且苛者。莫如夏月為最。以無形之熱。蒸動有形之濕。即無病之人感之。未免為患。況素有濕熱。或下元虛人。安得不患濕熱之証乎。是以濕熱之証。最忌發汗。發汗則濕熱混而為一。中氣盡傷。多成死証。惟宜分解。先抉中氣。使中氣徐領其表其裡。上下分消。故多愈也。至若疫氣。則邪正混合。邪極勝。 正極衰。轉眼立斃。苦寒傷胃。溫補助邪。如人中黃之類。方為合法也。夫傷寒之邪。 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由外廓而入。瘟疫之邪。則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上焦為清陽。故清邪從之上入。下焦為濁陰。故濁邪從之下入。中焦為陰陽交界。凡清濁之邪。必從此區分。甚者三焦相混。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傷寒邪中外廓。一表即散。疫邪行在中道。表之不散。傷寒邪入胃腑。則腹滿便 。故可攻下。疫邪布在中焦。散之不收。下之複合。此與治傷寒表裡諸法。有何涉哉。 周禹載曰。按吳又可皆論尋常所有疫癘。喻嘉言止論天地不正之大疫。各極快暢。不可執一。要知瘟疫有傷氣。傷血傷胃之殊。故見証不同。治亦稍異。若入臟者。 則必不知人而死矣。大法以証為則。毋專以脈為據也。

軟腳瘟

附醫案十則

成化二十一年。新野疫癘大作。死者無虛日。鄰人樊滋夫婦。臥床數日矣。余自學來。聞其家人如殺羊聲。急往視之。見數人用綿被覆其婦。床下置火一盆。令出汗。其婦面赤聲啞幾絕。余叱曰。急放手不然死矣。眾猶不從。乃強拽去被。其婦躍起倚壁坐。口不能言。問曰。飲涼水否。頷之。與水一碗。一飲而盡。始能言。又索水。仍與之。飲畢汗出如洗。明日愈。或問其故。曰。彼發熱數日。且不飲食。腸中枯涸矣。以火蒸之。速死而已。何得有汗。今因其熱極。投之以水。所謂水火既濟也。得無汗乎。觀以火然枯鼎。雖赤而氣不升。注之以水。則氣自來矣。遇此等証者。不可不知。

虞恆德治一婦。年二十九。三月間患瘟疫証。病三日。經水適來。發熱愈甚。至七八日病劇。胸中氣築作痛。莫能臥。眾醫技窮。入夜迎虞治。病者以綿花袋盛托背而坐於床。令婢摩胸不息。六脈俱微數而無倫次。又若蝦游狀。虞問曰。恐下早成結胸耳。主人曰。未也。虞曰。三日而經水行。致中氣虛與下同。乃用黃龍湯、四物湯、小陷胸湯。共為一劑。加薑、棗煎服。主人曰。此藥何名。虞曰。三合湯也。一服諸証悉減。遂能臥。再服熱退病安。又因食粥太多。複病熱作內傷。治用補中益氣湯。出入加減。調理而愈。

汪石山治一人。年弱冠。房勞後。忽洒洒惡寒。自汗發熱。頭背胃脘皆痛。唇赤舌強。嘔吐。眼胞青色。醫投補中益氣。午後譫語惡熱。小便長。初日脈皆細弱而數。次日脈則浮弦而數。醫以手按臍下痛。議欲下之。汪曰。此疫也。疫兼兩感。內傷重。外感輕耳。臍下痛者。腎水虧也。若用利藥。是殺之耳。古人云。疫有補有降有殺。茲宜合補降二法以治。用清暑益氣湯。除蒼朮、澤瀉、五味。加生地、黃芩、石膏。服十餘帖而安。

壺仙翁治文學張微伯。病風熱不解。時瘟疫大行。他醫診其脈。兩手俱伏。曰。此陽証見陰不治。欲用陽毒升麻湯升提之。翁曰。此風熱之極。火盛則伏。非陰脈也。升之則死矣。卒用連翹涼膈之劑。一服而解。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癘。初覺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乾口燥。俗云大頭傷寒。諸藥雜治。莫能愈。漸至危篤。東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氣也。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面而為腫耳。用普濟消毒散。如法服之。活者甚眾。時人皆曰天方。

羅謙甫治中書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時毒。至元戊辰春。因酒再發。頭面腫疼。耳前後腫尤甚。胸中煩悶。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脛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坑。身半以上臥於床。身半以下臥於坑。飲食減少。精神困倦而體弱。命羅治之。診得脈浮數。按之弦細。上熱下寒明矣。內經云。熱勝則腫。又曰:春氣者病在頭。難經云。蓄則腫熱。砭射之也。蓋取其易散故也。遂於腫上。約五十餘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狀。頃時腫痛消散。又於氣海中。大艾炷灸百壯。乃助下焦陽虛。退其陰寒。次於三裡二穴。各灸三七壯。治足 冷。亦引導熱氣下行故也。遂處一方。名既濟解毒湯。論曰。熱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遠近。無越其製度。以黃芩、黃連。苦寒酒炒。瀉其上熱以為君。桔梗、甘草。辛甘溫上升。佐諸苦藥以始其熱。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發散上熱以為臣。連翹苦辛平。以散結消腫。當歸辛溫。利血止痛。酒煨大黃苦寒。引其上行至巔。驅熱而下以為使。

投劑之後。腫消痛減。大便利。再服減大黃。慎言語。節飲食。不旬日良愈。

秋官陳同野。元氣素弱。脈細微而伏。用參、朮、芎、歸、陳皮、柴胡、升麻、炙甘草以升舉陽氣。用牛蒡、玄參、連翹、桔梗以解熱毒。二劑腫頓消。而脈亦複矣。設以脈微細為純陰。以腫為純陽。藥之鮮有不誤者。

江篁南治給事中游讓溪。嘉靖壬子正月。忽感大頭風証。始自頸腫。時師以為外感。而誤表之。繼以為內傷。而誤補之。面發赤。三陽俱腫。頭頂如裂。身多汗。寐則譫語。綿延三日。喘咳勢急。其親汪子際以竹茹橘皮湯。繼以川芎茶調散。合白虎湯。去人參服一劑而減。次日用前方去寒峻藥。至晚漸定。耳葉發水泡數個。

餘腫漸消。獨耳後及左頰久不散。又次日以當歸六黃湯為主。加散毒之藥。延及二旬。頂巔有塊。如雞子大。突起未平。及面頰餘腫未消。有時頭痛。大便稀溏。時二月中旬。江至。診得左脈浮小而駛。右脈浮大近快。有勃勃之勢。江按脈証。當從火治。以生黃 八分。白朮、薏苡各一錢半。茯苓、片芩各八分。生甘草三分。煎加童便服。次日脈稍平。然兩頰猶赤。早間或覺頭痛。蓋餘火未全殺也。黃加作一錢二分。薏苡加作二錢。頂塊漸消。以後加生 二錢。更飲綠豆湯、童溲。五劑而愈。靖康二年春。京師大疫。有異人書一方。凡因疫發腫者。服之無不效。方用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炙黃。水二盞。煎半。時時呷之。 崇禎壬午癸未。時疫盛行。道 相藉。發汗和中藥內。惟用人參者。多以活人。

疫病論

周禹載曰。疫之行於天地間久矣。而人之治之者。未之知也。治之而適奏其效者。亦未知之也。觀周禮方相氏所掌。難以逐疫。則疫者氣為之也。惟氣故為害。從口鼻入。雖然。六淫之氣皆氣也。而風寒暑濕燥火之病。不聞有沿門闔境相染。觸發者何也?六淫之氣。日留於天地之間。偏勝則病。且人之病之者。每因於己之所不勝。以淫於所勝。而不獨天地之氣。足以害之也。若疫則古今來雖有是証。而天地間實無是氣。或因天之風雨不時地之濕濁蒸動。又因 骼掩埋不濃。遂使大陵積尸之氣。隨天地之升降者。飄泊遠近。人在氣交中。無可逃避。感之而病而死。於是更增一種病氣尸氣。流行其間。複相漸染。至久彌甚矣。故從來疫癘行於兵荒之後居多。不但人之中氣先弱也。良由所積之穢氣特甚耳。乃數千年來。說鬼說夢。賴嘉言先生。援經據古。特標蘊義。我北海林夫子。引伸觸類。指點治法。豈非功在萬世者乎。但嘉言自詡於平脈篇中。已見一斑。謂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云云。以為此即是仲景論疫。予未之信也。天下穢惡之氣。至疫則為毒極矣。人犯之者。三焦混淆。內外無間。不分表裡。直行中道。然究竟古今恆變。未有定情。而中上中下之說。仲景實論濕氣之脈如是。而後入腑入臟。游行經絡。便有種種危証。只因三焦相混。內外不通等語。有似乎疫。而實無涉也。此嘉言善讀書處。能開發人之聰明。譬之茫無畔岸。借為指南。則可。謂竟為疫之脈証。則甚謬矣。然則如世俗所稱大頭瘟者。下非不病也。特甚於上耳。所稱疙瘩瘟者。內非不病也。特現於外耳。所稱蝦蟆瘟者。腹非不病也。特痺於喉耳。其他証顯多端。要以寒涼解毒則一。施治之法。先上先下。從內從外。可以因証起悟。予惟奉吳又可先生書為主治。余采集諸方。以相裨佐。俾後之學人。豁然心目云。

附北海林先生題喻嘉言疫論序

張鳳逵之著傷暑全書也。翻古人之成案。妙生心之化裁。可謂善於立言者矣。第疫証引說不明。關系醫學非小。雖以東垣之淵通。丹溪之博洽。亦隨俗相沿。未有確解。近喻嘉言先生。以通今博古之才。著開天辟地之論。掃叔和之穢。闡仲景之奧。不剿陳言。獨標新義。從來迷謬。渙然冰釋。至於治法。高出千古。直發前人所未發。誰謂今人不及古人之精乎。故附刊之。用告業醫之士焉。蓋天地以生物為心。寒熱溫涼。四氣遞運。萬古不易。人生其間。感觸寒暑而病者。皆其起居無時。飲食不節。氣虛體弱。自行犯之。非寒暑之過也。然亦不過千百中之一二耳。若以寒暑為殺厲之氣。觸之即病。則人無 類久矣。豈天地生人自然之道哉。至非其時而有其氣。謂之不正之氣則可。謂之疫氣則非也。何也?不正之氣。人感之者。有病有不病。未可一概論也。若夫疫氣。則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強弱虛實。沿門闔境。傳染相同。人無得免者。此唯大兵大荒之後有之。而飢饉之年尤甚。流離滿野。道相望。或趨鄉鎮。或集郡邑。或聚都城。安置失所。賬濟寡術。九重萬裡。呼答無門。三五為群。死無虛日。千百一 。埋藏不深。掩蓋不濃。時至春和。地氣轉動。浮土塌陷。白骨暴露。血水汪洋。死氣尸氣。濁氣穢氣。隨地氣上升。混入蒼天清淨之氣。而天地生物之氣。變為殺厲之氣。無形無影。無聲無臭。從口從鼻而入。直犯臟腑。正氣閉塞。邪氣充斥。頃刻雲亡。莫可救藥。說文云。疫者。民皆病也。厲鬼為災。斯名疫耳。禮記月令云。孟春之月。先王掩骼埋 。正以是月天氣下降。地氣上升。誠恐骼穢惡之氣。隨天地之氣升降。混合為一。有害人物。故掩埋之。此預補造化。大有功也。蓋以人在氣交之中。如魚在水。一毫渣滓。混雜不得。設川澤潑灰。池塘入油。魚鮮有得生者。人受疫氣。何以異此。是以自古聖君賢相。參贊化育。變理陰陽。消弭疫端於平日。捍患御災。煮粥施藥。救濟疫害於臨時。人無橫夭。世躋雍熙。文人解為澤及枯骨。失其旨矣。詎春月當澤及枯骨。而夏秋冬之枯骨。遂不當澤及哉。近有好事之輩。設立壇廠。每於小兒出痘之年。購求夭亡尸骸。雖經埋痤。亦必刨出。堆集如山。架火燒焚。烈焰張熾。腥聞於天。神人掩鼻。毒瓦斯熏蒸。惡味氤氳。流行傳染。以致嬰孩生出一等怪証。似痘非痘。似疹非疹。似斑非斑。一二日間。即涉危篤。雖有良醫。莫敢措手。共相詫諤。咸謂天生異災。不知致此之由。頻年以來。冤枉赤子。何啻數萬。離城二三十裡。即無此証。豈非明驗與。嗟嗟。異端妖術。惑世誣民。昧者反以為善。聚眾嘩之。斂財助之。此倡彼和。奔走若狂。揆之先王掩骼埋 之義。不大相乖舛耶。因序疫証而並及之。以望世之學醫者。加之意焉。漁陽林起龍北海識於補拙齋。

附喻嘉言瘟疫論

喻昌曰。聖王御世。春無愆陽。夏無伏陰。秋無淒風。冬無苦雨。乃至民無夭札。物無疵癘。太和之氣。彌滿乾坤。安有所謂瘟疫哉。然而周禮儺以逐疫。方相氏掌之。則瘟疫之由來。古有之矣。鄉人儺。孔子朝服而致其誠敬。蓋以裝演巨像為儺神。不過仿佛其形。聖人以正氣充塞其間。俾疫氣潛消。乃位育之實功耳。古人元旦。汲清泉以飲芳香之藥。上已采蘭草以襲芳香之氣。重滌穢也。後漢張仲景著傷寒論。欲明冬寒春溫夏秋暑熱之正。自不能並入疫病以混常法。然至理已畢具於脈法中。叔和不為細繹。乃謂重感於寒。變為瘟疫。又謂春時應暖而複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又謂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複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又謂從春分節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蓋以春夏秋為寒疫。冬月為瘟疫。所以又云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後人奉此而廣其義。謂春感清邪在肝。夏感寒邪在心。秋感熱邪在肺。冬感溫邪在腎。塤篪遞奏。舉世若狂矣。嗟嗟。疫邪之來。果寒折陽氣。乘其所勝。而直入精神魂魄之臟。人無 類久矣。更有謂疫邪無形象聲臭。定時定方可言。是以一歲之中。長幼莫不病此。至病傷寒者。百無一二。治法非疏裡則表不透。非戰汗則病不解。愈摹愈遠。究竟所指之疫。仍為傷寒傷溫傷暑熱之正病。疏裡則下早可知。戰汗則失表可知。只足自呈敗闕耳。夫四時不正之氣。感之者因而致病。初不名疫也。因病致死。病氣尸氣。混合不正之氣。斯為疫矣。以故雞瘟死雞。豬瘟死豬。牛馬瘟死牛馬。推之於人。何獨不然。所以飢饉兵凶之際。疫病盛行。大率春夏之交為甚。蓋溫暑熱濕之氣。交結互蒸。人在其中。無隙可避。病者當之。魄汗淋漓。一人病氣。足充一室。況於連床並榻。沿門闔境。共釀之氣。益以出戶尸蟲。載道腐 。燔柴掩席。委壑投崖。種種惡穢。上混蒼天清淨之氣。下敗水土物產之氣。人受之者。親上親下。病從其類。有必然之勢。如世俗所稱大頭瘟者。頭面腮頤。腫如瓜瓠者是也。所稱蝦蟆瘟者。喉痺失音。頸筋脹大者是也。所稱瓜瓤瘟者。胸高脅起。嘔汁如血者是也。所稱疙瘩瘟者。遍身紅腫。發塊如瘤者是也。所稱絞腸瘟者。腹鳴乾嘔。水瀉不通者是也。所稱軟腳瘟者。便清泄白。足重難移者是也。小兒痘瘡尤多。以上疫証。不明治法。咸委劫運。良可傷悼。大率瘟疫痘疹。古昔無傳。不得聖言折衷。是以墮落叔和坑塹。曾不若俗見摸索病狀。反可顧名思義也。昌幸微窺仲景一斑。其平脈篇中云。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栗也。表氣虛微。裡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

陰氣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裡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郁。臟氣相熏。口爛蝕齦也。中焦不治。胃氣上沖。脾氣不轉。胃中為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摶。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微厥。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 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凡二百六十九字。闡發奧理。全非傷寒所有事。乃論疫邪從入之門。變病之總。所謂赤文綠字。開天辟地之寶符。人自不識耳。篇中大意。謂人之鼻氣通於天。故陽中霧露之邪者。為清邪從鼻息而上入於陽。入則發熱頭痛項強頸攣。正與俗稱大頭瘟蝦蟆瘟之說符也。人之口氣通於地。故陰中水土之邪者。為飲食濁味。從口舌而下。入於陰。入則其人必先內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臍築湫痛。正與俗稱絞腸瘟軟腳瘟之說符也。然從鼻從口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以次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因而不治。中焦不治。則胃中為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其釀變即見中焦。俗稱瓜瓤瘟疙瘩瘟等証。則又陽毒癰膿。陰毒遍身青紫之類也。此三焦定位之邪也。若三焦邪混為一。內外不通。臟氣熏蒸。上焦怫郁。則口爛蝕齦。衛氣前通者。因熱作使。游行經絡臟腑。則為癰膿。營氣前通者。因名客邪。嚏出聲 咽塞。熱擁不行。則下血如豚肝。然以營衛漸通。故非危候。若上焦之陽。下焦之陰兩不相接。則脾氣於中。難以獨運。斯五液注下。下焦不闔。而命難全矣。傷寒之邪。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由外廓而入。瘟疫之邪。則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上焦為清陽。故清邪從之上入。下焦為濁陰。故濁邪從之下入。中焦為陰陽交界。凡清濁之邪。必從此區分。甚者三焦相溷。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故聲 咽塞。口爛蝕齦者。亦複下血如豚肝。非定中上不及下。中下不及上也。傷寒邪在外廓。故一表即散。疫邪行在中道。故表之不散。傷寒邪入胃腑。則腹滿便堅。故可攻下。疫邪在三焦。散漫不收下之複合。此與治傷寒表裡諸法。有何干涉。奈何千年憒憒。試折衷以聖言。從前謬迷。不渙然冰釋哉。治法。未病前。預飲芳香正氣藥。則邪不能入。此為上也。邪既入。則以逐穢為第一義。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營衛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或問春夏秋蒸氣成疫。豈冬溫獨非疫耶。余曰:冬月過溫。腎氣不藏。感而成病。正與不藏精之春溫無異。計此時有春無冬。三氣即得交蒸成疫。然遇朔風驟發。則蒸氣化為烏有矣。是以西北土高地燥。即春夏氣難上升。何況冬月之凝冱。東南土地卑濕。為霧露之區。蛇龍之窟。其溫熱之氣。得風以播之。尚有可耐。設旦暮無風。水中之魚。衣中之虱。且為飛揚況於人乎。蒸氣中原雜諸穢。益以病氣死氣。無分老少。觸之即同一病狀矣。此時朔風了不可得。故其氣轉積轉暴。雖有熏風。但能送熱。不能解涼。盛世所謂解慍阜財者。在兵荒反有注邪布穢之事矣。叔和以夏應大熱而反大寒為疫。詎知大寒。正疫氣消弭之候乎。故疫邪熾甚。惟有北方。始能消受。詩惡人。思欲投畀有北。以熄其焰。析義精矣。

疾病方一十六道

達原飲 柴胡清燥湯 茵陳蒿湯

瓜蒂散 舉斑湯 桃仁承氣湯

犀角地黃湯 清燥養營湯 栝貝養營湯

檳榔順氣湯 普濟消毒散 荊防敗毒散

生犀飲 人中黃丸 清熱解毒湯

人中黃散(方俱見前)

附集方一十六道

既濟解毒湯

黃芩(一錢酒炒) 黃連(一錢酒炒) 桔梗(一錢) 甘草(五分生)柴胡(五分) 升麻(七分) 連翹(一錢) 當歸(一錢酒洗) 大黃(一錢酒煨)
上以水二盞。煎一盞。徐徐溫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阿膠湯(二方俱見前)

黃連瀉心湯

黃連 生地黃 知母(各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生)
上以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

黃連龍骨湯 治腹痛咽痛。體熱煩苦。

黃連 黃芩 芍藥(各八分) 龍骨(五分為末)
上以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

黃連犀角湯 治狐惑。

犀角(三錢磨汁) 黃連(二錢) 烏梅(四個) 木香(三錢磨汁)
上以水一盞半。入黃連、烏梅。煎八分。入犀角汁、木香汁和勻服。

黑膏 治疫毒發斑嘔逆。

生地黃(二兩六錢) 淡豆豉(二兩六錢)
上二味。以豬膏六兩合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滓。取濃汁如膏。入明雄黃豆大

麝香少許。和勻分三服。

犀角消毒湯

牛蒡子(炒) 防風(各二錢) 荊芥(一錢) 甘草(八分) 犀角(磨汁)
上 咀。每服三錢。水煎。入犀角汁服。

漏蘆湯 治臟腑積熱。發為腫毒。時疫疙瘩。頭面洪腫。咽溢堵塞。水藥不下。一切危惡疫癘。

漏蘆 升麻 大黃 黃芩(各一兩) 藍葉 黑參(各二兩)
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腫熱甚加芒硝二錢半。及生甘草、牛蒡子、連翹更神。

消毒丸

大黃 牡蠣(燒) 僵蠶(各一兩炒)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無時。

雄黃丸

雄黃(一兩研) 赤小豆(炒熟) 丹參 鬼箭羽(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五丸。雖同床共屋。亦不相染。

運氣五瘟丹

黃芩 黃柏 黃連 山梔子 香附 紫蘇 甘草梢 大黃
上七味生用。於冬至日為末。將大黃三倍。煎湯去滓。搗藥丸如雞子大。朱砂、雄黃為衣。再貼金箔一丸。取泉水七碗。浸化可服七人。此藥乙庚年黃芩為君。丁壬年山梔子為君。丙辛年黃柏為君。戊癸年黃連為君。甲巳年甘草梢為君。為君者多一倍也。餘四味與香附、紫蘇為臣者減半。每年熱病。改為小丸。救人甚妙。

大青丸

薄荷 山梔子 黃芩 黃連(各三錢) 連翹(六錢) 甘草(三錢)大黃 白龍骨粉(各八分)
上為末。用青蒿自然汁為丸。綠豆大。雄黃為衣。每服十丸。白湯送下。

二黃丸 治大頭時疫。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 生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稍溫徐徐呷之。

救急解毒丸

甘草 桔梗(各二兩) 荊芥 防風 連翹 酒黃芩 酒大黃 薄荷 酒黃連 升麻(各一兩) 僵蠶 蒲黃 青黛 盆消 射干(各五錢)
上十五味。共為極細末。羅淨。以烏梅湯調柿霜和丸。如圓眼大噙化。煎湯亦可。

神授香蘇散 治瘟疫。昔有城中大疫。一白髮老人教富人合此藥施病者。皆愈。疫鬼相顧曰。此老教三人矣。遂遁。

紫蘇 香附(各二兩醋製) 陳皮(一兩去白) 甘草(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

凡遇天行時氣。恐其傳染。須遲出早入。腹中常飽。身佩靈符。時焚椒、蘭、芷、术清烈之香。鼻孔塗雄黃最良。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等方。皆一派辛熱燥烈有毒之藥。全無扶正驅邪逐穢解毒之品。不知醫書。何以列之疫條。必系後人偽托。學人慎勿徇名妄用。害人非淺。虞天民辨之最詳。不可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