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二 太陽方

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背KT KT ,。無汗惡風者。又治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此方主之。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去節。) 甘草(二兩 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服一升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歌曰 四兩葛根三兩麻。棗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薑三兩。無汗憎風(項背KTKT太陽病。)下利(太陽陽明合病)夸。

蔚按: 第二方桂枝加葛根湯與此湯。俱治太陽經輸之病。太陽之經輸在背。經云。邪入於輸。腰脊乃強。師於二方皆云。治項背KT KT 。KT KT 者。小鳥羽短。欲飛不能飛。而伸頸之象也。但前方治汗出。是邪從肌腠而入輸。故主桂枝。此方治無汗。是邪從膚表而入輸。故主麻黃。然邪既入輸。肌腠亦病。方中取桂枝湯全方加葛根、麻黃。亦肌表兩解之治。與桂枝二麻黃一湯同意。而用卻不同。微乎微乎。葛根性用解見第二方。

張令韶曰: 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太陽主開。陽明主闔。今太陽合於陽明。不從太上騰。氣騰於上。利自止矣。

葛根加半夏湯

治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此方主之。

葛根湯原方。加半夏(半升 洗。) 煎服同前。

歌曰 二陽(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嘔逆嗟。須取原方照分兩。半升半夏

張令韶曰: 不下利但嘔者。太陽之氣仍欲上達而從開也。因其勢而開之。故加半夏以宣通逆

葛根黃芩黃連湯

治太陽病桂枝証。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 黃芩(二兩) 黃連(二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服一升滓。分溫再服。

歌曰 二兩連芩二兩甘。葛根八兩論中談。喘而汗出脈兼促。誤下風邪利不堪。(一本。黃連三兩。)

蔚按: 太陽桂枝証而反下之。邪由肌腠而內陷於中土。故下利不止。脈促與喘汗者。內陷之

肺主皮毛而汗出。方主葛根。從裡以達於表。從下以騰於上。輔以芩、連之苦。苦以堅之。堅毛竅而止汗。堅腸胃以止瀉。又輔以甘草之甘。妙得苦甘相合。與人參同味而同功。所以補中土而調脈道。真神方也。許宏方議云。此方亦能治陽明大熱下利者。又能治嗜酒之人熱喘者。取用不窮也。(蔚按。金桂峰之女患痢。身熱如焚。法在不治。余斷其身熱為表邪。用人參敗毒散。繼服此方全愈。益信長沙方之取用不窮也。)

麻黃湯

治太陽病頭疼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而喘者。此方主之。

麻黃(三兩 去節。) 桂枝(二兩 去皮。) 杏仁(七十個 去皮尖。) 甘草(一兩炙。)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服一升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覆按。今醫不讀神農本草經。耳食庸醫唾余。謂麻黃難用。而不知氣味輕清。視羌、獨、荊

歌曰 七十杏仁三兩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無汗頭身痛。溫覆休教粥到牙。

蔚按: 以上俱言桂枝証。至此方言麻黃証也。方下所列各証。皆兼經氣而言。何謂經。內經云。太陽之脈。上連風府。上頭項。挾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是也。何謂氣。內經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又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是太陽之氣主周身之表而主外也。桂枝証病在肌腠。肌腠實則膚表虛。故以自汗為提綱。此証病在膚表。邪在膚表則膚表實。故以無汗為提綱。無汗則表氣不通故喘。痛而曰疼痛之甚也。此經與氣並傷。視桂枝証較重。故以麻黃大開皮毛為君。以杏仁利氣。甘草和中。桂枝從肌以達表為輔佐。覆取似汗而不啜粥。恐其逗留麻黃之性。發汗太過也。

大青龍湯

治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此方主之。

麻黃(六兩 去節。) 桂枝(二兩 去皮。) 甘草(二兩 炙。) 杏仁(五十枚 一本四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服一升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一升。取微

歌曰 二兩桂甘三兩薑。膏如雞子六麻黃。棗枚十二五十杏。無汗煩而且躁方。(一本。 杏 兩。為細末。撲其身則汗止。)

蔚按: 太陽底面便是少陰。少陰証本無汗。而煩躁証少陰與太陽俱有之。若太陽中風脈浮。寒為太陽之本病。是標與本俱病也。太陽之氣主周身之毫毛。太陽之經挾脊抵腰。身疼痛是經與氣並病也。風為陽邪。病甚而汗不出。陽邪內擾。不可認為少陰之煩躁。以致議溫有四逆湯。議寒有黃連阿膠湯之誤。只用麻黃湯以發表。桂枝湯以解肌。而標本經氣之治法俱在其中。去芍藥者。惡其苦降。恐引邪陷入少陰也。加石膏者。取其質重性寒。紋理似肌。辛甘發散盡行於外而發汗。不留於內而寒中。方之所以入神也。下節言脈即不緊而緩。身即不疼而但重且有輕時。雖不若上節之甚。而無汗與煩躁。審非少陰証。亦可以此湯發之。論云無少陰証者。此者字承上節不汗出而煩躁言也。

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渴。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或喘。此方主之。

麻黃(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 桂枝(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服一升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一升。若微 去 仁半升。

歌曰 桂麻薑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記要諳。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發熱句中探。(柯韻伯雲 渴或利。留於腸胃則小便不利而小腹因滿矣。惟發熱而咳是為水証。)

加減歌曰 若渴去夏取蔞根。三兩加來功亦壯。微利去麻加蕘花。(吳云。此味不常用。以除尿短小腹脹。若喘除麻加杏仁。須去皮尖半升量。

蔚按: 此傷寒太陽之表不解而動其裡水也。麻、桂從太陽以祛表邪。細辛入少陰而行裡水。乾薑散胸前之滿。半夏降上逆之氣。合五味之酸。芍藥之苦。取酸苦湧泄而下行。既欲下行而仍用甘草以緩之者。令藥性不暴。則藥力周到。能入邪氣水飲互結之處而攻之。凡無形之邪氣從肌表出。有形之水飲從水道出。而邪氣水飲一並廓清矣。喻嘉言云。方名小青龍者。取其翻波逐浪以歸江海。不欲其興雲升天而為淫雨之意。若泥麻黃過散。減去不用。則不成其為龍。將何恃以翻波逐浪乎。

桂枝加濃朴杏仁湯

治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 杏仁(五十枚) 濃朴(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歌曰 下後喘生(桂枝証下之微喘。)及喘家。(素有喘名喘家。)桂枝湯外更須加。朴加二太陽表病未解而下之。氣不因下表。加濃朴以寬之。杏仁以降之。表解而喘平矣。與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參看。

乾薑附子湯

治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安靜。不渴不嘔。無表証。脈沉微。此方主之。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 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服一升滓。頓服。

歌曰 生附一枚一兩薑。晝間煩躁夜安常。脈微無表身無熱。幸藉殘陽未盡亡。

蔚按: 太陽底面便是少陰。太陽証誤下之。則少陰之陽既虛。又發其汗。則一線之陽難以自主。陽王於晝。陽虛欲援同氣之救助而不可得。故煩躁不得眠。陰王於夜。陽虛必俯首不敢爭。故夜則安靜。又申之曰。不嘔不渴。脈沉微。無表証。身無大熱。辨其煩躁之絕非外邪。而為少陰陽虛之的証也。証既的則以回陽之薑、附頓服。何疑。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

治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三兩)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 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分溫服一升。余如桂枝湯法。(按內台云。

歌曰 汗後身疼脈反沉。新加方法軼醫林。方中薑芍還增一。三兩人參義蘊深。

蔚按: 此言太陽証發汗後。邪已淨而營虛也。身疼痛証雖似外邪。而血虛不能養營者必痛也 方用桂枝湯取其專行營分。加人參以滋補血液生始之源。加生薑以通血脈循行之滯。加芍藥之苦平。欲領薑、桂之辛。不走於肌腠而作汗。潛行於經脈而定痛也。曰新加者。言邪盛忌用人參。今因邪淨而新加之。注家謂有餘邪者。誤也。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治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此湯主之。下後

麻黃(四兩 去節。) 杏仁(五十枚) 甘草(二兩 炙。) 石膏(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一升。

歌曰 四兩麻黃八兩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須知禁桂為陽盛。喘汗全憑熱勢操。

男元犀按。此借治風溫之病。論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灼熱者名風溫一節。未出其方。此處補之。其文略異。其實互相發明。不然。汗後病不解。正宜桂枝湯。曰不可更行者。知陽盛於內也。汗出而喘者。陽盛於內。火氣外越氣上越而喘也。其云無大熱。奈何?前論溫病曰發熱而渴不惡寒者。邪從內出。得太陽之標熱。無太陽之本寒也。今曰無大熱。邪已蘊釀成熱。熱盛於內。以外熱較之而轉輕也。讀書要得間。不可死於句下。至於方解。柯韻伯最妙。宜熟讀之。

柯韻伯云: 此方為溫病之主劑。凡冬不藏精之人。熱邪伏於臟腑。至春風解凍。伏邪自內而証此法是也。此病得於寒時。而發於風令。故又名曰風溫。其脈陰陽俱浮。其証自汗身重。蓋陽浮則強於衛外而閉氣。故身重。當用麻黃開表以逐邪。陰浮不能藏精而汗出。當用石膏鎮陰以清火。表裡俱熱。則中氣不運。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眠鼻鼾。語言難出。當用杏仁、甘草以調氣。此方備升降輕重之性。足以當之。若攻下火熏等法。此粗工促病之術也。蓋內蘊之火邪與外感之餘熱。治不同法。是方溫病初起。可用以解表清裡。汗後可複用以平內熱之猖狂。下後可複用以徹伏邪之留戀。與風寒不解用桂枝湯同法。例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特開此涼解一法。為大青龍湯之變局。白虎湯之先著也。然此証但熱無寒。用青龍則不宜薑、桂。恐脈流薄疾。斑黃狂亂作矣。此証但熱不虛用白虎。則不宜參、米。恐食入於陰則長氣於陽。譫語腹脹矣。此為解表之劑。若無喘鼾語言難出等証。則又白虎之証治矣。凡治溫病表裡之實。用此湯。治溫病表裡之虛。用白虎加參、米。相須相濟者也。若葛根黃芩黃連湯則治痢而不治喘。要知溫病下後。無利不止証。葛根黃連之燥。非治溫藥。且麻黃專於外達。與葛根之和中發表不同。石膏甘潤。與黃連之苦燥懸殊。同是涼解表裡。同是汗出而喘。而用藥有毫厘之辨矣。

桂枝甘草湯

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此方主之。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 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服一升滓。頓服。

歌曰 桂枝炙草取甘溫。四桂二甘藥不煩。叉手冒心虛已極。汗多亡液究根源。

張令韶曰: 此發汗多而傷其心氣也。汗為心液。汗出過多。則心液空而喜按。故用桂枝以保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治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方主之。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 甘草(四兩 炙。)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一斗。置在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歌曰 八兩茯苓四桂枝。炙甘四兩悸堪治。棗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瀾兩度施。(程知本。

蔚按: 此治發汗而傷其腎氣也。桂枝保心氣於上。茯苓安腎氣於下。二物皆能化太陽之水氣 神方也。

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治發汗後腹脹滿。此方主之。

濃朴(半斤 炙。去皮。) 生薑(半斤) 半夏(半升 洗。)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 濃朴半斤薑半斤。一參二草亦須分。半升夏最除虛滿。汗後調和法出群。

張令韶曰: 此治發汗而傷脾氣。汗乃中焦水穀之津。汗後亡津液而脾氣虛。脾虛則不能轉輸也。半而滋生津液者也。津液足而上下交。則脹滿自消矣。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治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者。此方主之。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朮(二兩) 甘草(二兩 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分溫三服。

歌曰 病因吐下氣衝胸。起則頭眩身振從。茯四桂三術草二。溫中降逆效從容。

張令韶曰: 此治吐下後而傷肝氣也。心下逆滿者。心下為脾之部位。脾主中焦水穀之津。吐 本脈本証。方 金匱所謂知肝之病當先實脾是也。

芍藥甘草附子藥

治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湯主之。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 炙。) 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溫服。

歌曰 一枚附子勝靈丹。甘芍平行三兩看。汗後惡寒虛故也。經方秘旨孰能攢。

男元犀按。各家以此証為發汗虛其表陽之氣。似是而非。於病不解三字說不去。且虛故也三 亦有大汗亡陽明之陽用白虎加人參法。亡少陰之陽用真武四逆法。論有明訓也。今但雲不解。可寒若系陽虛。四逆輩猶恐不及。竟以三兩之芍藥為主。並無薑、桂以佐之。豈不慮戀陰以撲滅殘陽乎。師恐人因其病不解而再行發汗。又恐因其惡寒而徑用薑、附。故特切示曰虛故也。

言其所以不解。所以惡寒。皆陰陽素虛之故。補虛自足以勝邪。不必他顧也。方中芍藥、甘草。苦甘以補陰。附子、甘草。辛甘以補陽。附子性猛。得甘草而緩。芍藥性寒。得附子而和。且芍、草多而附子少。皆調劑之妙。此陰陽雙補之良方也。論中言虛者。間於節中偶露一二語。單言虛而出補虛之方者只一節。學人當從此隅反之。

茯苓四逆湯

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方主之。

茯苓(四兩 一本 六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 生用。) 甘草(二兩 炙。)干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 生附一枚兩半薑。二甘六茯一參當。汗傷心液下傷腎。腎躁心煩得媾(水火交媾則煩躁定矣。)昌。

張令韶曰: 此汗下而虛其少陰水火之氣也。汗下之後。心腎之精液兩虛。以致病仍不解。陰煩。四逆補腎臟以定陰躁。

五苓散

治發汗後。煩渴。欲飲水者主之。

豬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
上五味。搗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內台。茯苓、豬苓、歌曰 豬術茯苓十八銖。澤宜一兩六銖符。桂枝半兩磨調服。暖水頻吞汗出蘇。(魏念庭雲次男元犀按。苓者令也。化氣而通行津液。號令之主也。豬苓、茯苓、澤瀉。皆化氣之品。解之。作散以散之。多服暖水以助之。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達皮毛。微汗一出。而表裡之煩熱兩蠲矣。白飲和服。亦即桂枝湯啜粥之義也。

茯苓甘草湯

治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方主之。

茯苓(三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生薑(三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服一升滓。分溫三服。

歌曰 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傷寒厥悸優。二桂一甘三薑茯。須知水汗共源流。

蔚按: 此承上服五苓散多飲暖水以出汗。人知五苓之用在汗。而不知五苓之証在渴也。五苓為脾不轉輸。非關胃燥。推而言之。不輸於上為渴。不輸於中為水逆。不輸於下為小便不利,知中焦水穀之津發泄而傷脾。脾傷則不能輸津而作渴。故取五苓散布散其水津。若不渴者。中焦之液未傷。只用茯苓甘草湯。取茯苓之利水。俾腎水不沸騰而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