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六 陰陽易瘥後勞複方

燒散

治陰陽易。
上取婦人中 近隱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中 燒服。

歌曰 近陰襠褲剪來燒。研末還須用水調。同氣相求療二易。長沙無法不翹翹。

張隱庵曰:襠乃陰吹注精之的。蓋取彼之餘氣劫彼之餘邪。邪毒原從陰入。複使之從陰以出。故曰:小便利。陰頭微腫。即愈。

枳實梔子豉湯

治大病瘥後。勞複者主之。若有宿食。加大黃。

枳實(三枚 炙。) 梔子(十四枚) 香豉(一升)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歌曰 一升香豉枳三枚。十四山梔複病該。(傷寒論只以大病後勞複者六字該之。不著其病形。)漿水法煎微取汗。食停還藉大黃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張隱庵曰:大病瘥後。則陰陽水火始相交會。勞其形體。則氣血內虛。其病複作。其証不一。故不著其病形。只以此方統治之。方中梔子清上焦之煩熱。香豉啟下焦之水津。枳實炙香宣中焦之土氣。三焦和立三百九十七法。法以方而行。方以法而定。開千百年之法眼。不可專謂為方。仲景後。此道漸晦。至唐。賴有孫思邈起而明之。著千金方。其方俱從傷寒論套出。又將傷寒論一一備載不遺。惜其字句不無增減。章節不無移易。又不能闈發其奧蘊。徒汲汲於論中各方。臨摹脫換。以求新異。且續刻千金翼以養性補益。各立一門。遂致後醫以補脾補腎。脾腎雙補。補氣補血。氣血兩補。溫補涼補。不溫不涼之平補等方。迎合於富貴之門。鄙陋之習。由此漸開。究非千金方之過。不善讀千金方之過也。後學若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則千金書何嘗非仲景書之翼也耶。千金私淑仲景。時有羹牆之見。其方托言龍宮秘方。蓋以仲景居臥龍岡。其傷寒金匱方即為龍宮方。老生恆談。神明瘁鬼神來告。豈其真為神授哉。家嚴少孤。家徒四壁。半治舉子業。半事刀圭家。日見各醫競尚唐宋各匯方。金元劉張朱李四大家。以及王宇泰、薛立齋、張景岳、李士材輩。濫收各方而為書。是有方之書行而無方之書逐廢。心甚憫之。每欲以家藏各方書付之祖龍。而於無方之本經、內經、難經。及祖述伊芳聖經方之仲景書。寢食數十年弗倦。自千金以下無譏焉。壬子登賢書後。寓都門。適伊芳雲林先生患中風証。不省人事。手足偏廢。湯米不入者十餘日。都門名醫。咸雲不治。家嚴以二大劑起之。名噪一時。就診者門外無虛轍。後因某當事強令館於其家。辭弗就。拂其意。癸丑秋托病而歸。後出宰畿輔。恐以醫名蹈癸丑歲之前轍。遂絕口不談。而猶私自著書。嘗語蔚曰。三不朽事。立言居其一。時文詞賦不與焉。有人於此。若能明仲景之道。不為異端末學所亂。民不夭札。其功德且及於天下後世也。前刻公余醫錄等書。皆在保陽己注釋後。若存若沒。千有餘年。至今日方得其真諦。與時俗流傳之醫書大有分別。所苦者方中分兩輕重。煮漬先後。分服、頓服、溫服、少冷服等法。毫厘間大有千裡之判。不得不從俗本。編為歌括。以便記誦。命蔚於歌括後各首擬注。親筆改易。其於蔚之千慮一得處。則圈之又圈。點之又點。意欲大聲疾呼。喚醒千百醫於靡靡欲寤中忽然警覺而後快。至於金匱方。又命弟元犀韻之。蔚則仿建安許氏內台方議體。為之逐條立議焉。蓋以高年之心。不堪多用。蔚與弟元犀不過效有事服勞之道。非敢輕動筆墨也云爾。時嘉慶二十四年歲次己卯冬至後五日也。男蔚謹識。

蔚再按。以上擬注及附識一條。皆家嚴親自裁定。付刻後。每欲於注中說未了者。續出數條。庶無剩義。因閱時賢徐靈胎醫書六種。其首卷有論六條。頗見曉暢。蔚可以不必再續也。今附錄於後。以公同好。

附錄六首

(俱徐靈胎著。靈胎名大椿。江蘇吳江人也。)

方藥離合論

方之與藥,似合而實離也。得天地之氣,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變易血氣。以除疾病,此藥之力也。然草木之性,與人殊體,入人腸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聖人為之製方以調劑之,或用以專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輔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製者;故夫按病用藥,藥雖切有一二味與病不相關者,謂之有方無藥。譬之作書之法,用筆已工而配合顛倒,與夫字形俱備而點畫不成者,皆不得謂之能書。故善醫者,分觀之而無藥弗切於病情,合觀之而無方不本於古法,然後用而弗則亦同於殺人而已矣。至於方之大小奇偶之法,則內經詳言之,茲不複贅云。

古方加減論

古人製方之義。微妙精詳。不可思議。蓋其審察病情。辨別經絡。參考藥性。斟酌輕重。其於所治之病不爽毫發。故不必有奇品異術。而沉痼艱險之疾。投之輒有神效。此漢以前之方也。但生民之疾病不可勝窮。若必每病製一方。是曷有盡期乎。故古人即有加減之法。其病大端相同。而所現之症或不同。則不必更立一方。即於是方之內。因其現症之異。而為加減。如傷寒論中治太陽病用桂枝湯。若見項背強者。則用桂枝加葛根湯。喘者。則用桂枝加濃朴杏仁湯。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白芍湯。更惡寒者。去白芍加附子湯。此猶以藥為加減者也。若桂枝麻黃各半湯。則以兩方為加減矣。若發奔豚者。用桂枝為加桂枝湯。則又以藥之輕重為加減矣。然一二味加減。雖不易本方之名。而必明著其加減之藥。若桂枝湯倍用芍藥而加飴糖。則又不名桂枝加飴糖湯而為建中湯。其藥雖同而義已別。則立名亦異。古法之嚴如此。後之醫者不識此義。而又欲托名用古。取古方中一二味。則即以某方目之。如用柴胡則即曰小柴胡湯。不知小柴胡之力全在人參也。用豬苓、澤瀉即曰五苓散。不知五苓之妙專在桂枝也。去其要藥。雜以他藥。而仍以某方目之。用而不效。不知自咎。或則歸咎於病。或則歸咎於藥。以為古方不可治今病。嗟乎。即使果識其病。而用古方支離零亂。豈有效乎。遂相戒以為古方難用。不知全失古方之精義。故與病毫無益而反有害也。然則當何如。曰:能識病情與古方合者,則全用之。有別症,則據古法加減之。如不盡合。則依古方之法。將古方所用之藥而去,取損益之,必使無一藥之不對症。自然不倍於古人之法,而所投必有神效矣。

方劑古今論

後世之方,已不知幾億萬矣。此皆不足以名方者也。昔者聖人之製方也,推藥理之本原,識藥性之專能,察氣味之從逆,審臟腑之好惡,合君臣之配偶,而又探索病源,推求經絡。其思遠。其義精。味不過三四。而其用變化無窮。聖人之智。真與天地同體。非人之心思所能及也。上古至今,千聖相傳,無敢失墜,至張仲景先生,複申明用法,設為問難,注明主治之症。其傷寒論、金匱要略,集千聖之大成以承先而啟後,萬世不能出其范圍。此之謂古方,與內經並垂不朽者,其前後名家如倉公、扁鵲、華佗、孫思邈諸人,各有師承,而淵源又與仲景微別,然猶自成一家。但不能與靈、素、本草一線相傳,為宗支正脈耳,既而積習相仍,每著一書,必自撰方千百。唐時諸公,用藥雖博,已乏化機,至於宋人,並不知藥,其方亦板實膚淺,元時號稱極盛,各立門庭,徒騁私見,迨乎前明,蹈襲元人緒余而已。

今之醫者。動云古方,不知古方之稱,其指不一。若謂上古之方,則自仲景先生流傳以外。無幾也。如謂宋元所製之方。則其可法可傳者絕少。不合法而荒謬者甚多。豈可奉為典章。若謂自明人以前皆稱古方,則其方不下數百萬。夫常用之藥不過數百品,而為方數百萬,隨拈幾味,皆已成方。何必定雲某方也。嗟嗟。古之方何其嚴,今之方何其易,其間亦有奇巧之法。用藥之妙,未必不能補古人之所未及可備參考者。然其大經大法,則萬不能及,其中更有違經背法之方,反足貽害,安得有學之士,為之擇而存之,集其大成。刪其無當,實千古之盛舉,余蓋有志而未遑矣。

古今方劑大小論

今之論古方者。皆以古方分兩太重為疑。以為古人氣體濃。故用藥宜重。不知此乃不考古而為此無稽之談也。古時升斗權衡。歷代各有異同。而三代至漢。較之今日。僅十之二。(余親見漢時有六升銅量。容今之一升二合。)如桂枝湯乃傷寒大劑也。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共八兩。二八不過一兩六錢為一劑。分作三服。則一服藥不過今之五錢三分零。他方間有藥品多而加重者。亦不過倍之而已。今人用藥。必十數品。各一二錢。或三四錢。則反用三兩外矣。更有無知妄人。用四五兩作一劑。近人更有用熟地八兩為一劑者。尤屬不倫。用丸散亦然。如古方烏梅丸。每服如桐子大二十丸。今不過四五分。若今人之服丸藥。則用三四錢至七八錢不等矣。末藥只用方寸匕。不過今之六七分。今亦服三四錢矣。古人之用藥分兩。未嘗重於今日。(周禮遺人,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釜。注:六斗四升曰釜。四釜共二石五斗六升。為人一月之食。則每日食八升有餘矣。)而謬說相傳。方劑日重。此一端。而荒唐若此。況其深微者乎。蓋既不能思考古。又無名師傳授。無怪乎每舉談也。

煎藥法論

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飪禽魚羊豕。失其調度。尚能損人。況然後加餘藥同煎。此主藥當先煎之法也。而桂枝湯又不必先煎桂枝。服藥後須啜熱粥以助藥力。又一法也。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則以甘瀾水先煎茯苓。如五苓散則以白飲和服。服後又當多飲暖水。小建中湯則先煎五味去渣而後納飴糖。大柴胡湯則煎減半去渣再煎。柴胡加龍骨二十沸。煎藥之法。不可勝數。皆各有意義。大都發散之藥及芳香之藥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泄。補益滋膩之藥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總訣也。故方藥雖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藥難愈也。若今之醫者。亦不能知之矣。況病家乎。

服藥法論

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則非特無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如發散之劑。欲驅風寒出之於外。必熱服而暖覆其體。令藥氣行於營衛。熱氣周遍。挾風寒而從汗解。若半溫而飲之。仍當風坐立。或僅寂然安臥。則藥留腸胃。不能得汗。風寒無暗消之理。而營氣反為風藥所傷矣。通利之藥。欲其化積滯而達之於下也。必空腹頓服。使藥性鼓動。推其垢濁從大便解。若與飲食雜投。則新舊混雜。而藥氣與食物相亂。則氣性不專而食積愈頑矣。故傷寒論等書服藥之法。宜熱。宜溫。宜涼。宜冷。宜緩。宜急。宜多。宜少。宜早。宜晚。宜飽。宜飢。更有宜湯不宜散。宜散不宜丸。宜膏不宜丸。其輕重大小上下表裡。治法各有所當。此皆一定之至理。深思其義。必有得於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