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瘟疫

(附︰大頭天行病 蝦蟆瘟)

《內經》曰︰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又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瘟。是以多感於房勞辛苦之人,安樂者未之有也。俗名瘟病,醫書曰疫癘,曰黃病,嶺南閩廣等處曰瘴氣,蓋指山嵐霧露煙瘴濕熱惡氣而名之也,一皆觸冒四時不正之氣而為病焉。《傷寒論》曰︰春應溫而反清,夏應熱而反寒,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龐安常曰︰疫氣之發,大則流行天下,次則一方,次則一鄉,次則偏著一家,悉由氣運郁發、有勝有伏、遷正退位之所致也。視斯疾者,其可不推運氣而治之乎。陶氏曰︰夫疫氣之中人,輕重不一,仲景無治法,後人用敗毒散治,甚得理,然亦有愈不愈者,蓋疫氣有淺深,資稟有壯怯。怯而受癘氣之深者,雖智者尚不能治,況庸劣之士乎。

若資稟壯實,所感又淺,則庶幾可愈。切不可作傷寒正治而大汗大下也,但當從乎中治而用少陽、陽明二經藥(少陽,小柴胡湯;陽明,升麻葛根湯也),看所中陰陽經絡脈証,而以二方加減和治之,殊為切當。學人宜詳察之,毋忽。

 

脈法

脈陽濡弱,陰弦緊,更遇溫氣,變為瘟疫。
溫病二、三日,體熱腹滿頭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八日死。
溫病四、五日,頭痛腹滿而吐,脈來細而弦,十二日死。
溫病八、九日,頭身不疼,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澀澀,按之不鼓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
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自出,脈堅強急者生,虛軟者死。
溫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

方法

丹溪曰︰眾人病一般者,此天行時疫也,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用大黃、黃芩、黃連、人參、桔梗、蒼朮、防風、滑石、香附、人中黃為末,神曲糊為丸,每服五、七十丸。氣虛,以四君子湯下。血虛,以四物湯下。痰多,以二陳湯下。熱甚者,加童便(謂人中黃者,人糞也。今人多有以糞缸中清汁,頓飲一、二碗,病隨愈。然但恐畏其臭穢,不能下咽耳。故丹溪所取人中黃法,於冬月以竹截筒,削去青,兩頭留節,一頭打通一竅,以大甘草納入筒內,以竹釘塞其竅,投糞缸中,二、三個月取出,晒乾用)。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

陶尚文治瘟疫法︰

若病只在少陽經者,小柴胡加防風、羌活微發之而愈。若病兼陽明經者,柴、葛二方合服之(小柴胡對升麻葛根湯也)。
若見太陽証,大便泄者,以本方(小柴胡也)去黃芩對五苓散,尤當看脈寒熱,若無寒去桂留芩。
若小便不利,是膀胱本病,本方加去桂五苓散。
若入太陰經,無熱証見者,用理中湯,此証必須腹痛而瀉。明日瀉止痛止,仍用小柴胡和之。
若入少陰經及厥陰經,用陰証傷寒傳經法治之。
若初看未端的,且先以敗毒散治之,看歸在何經,再隨經施治,無不效者。
若發黃,小柴胡合去桂五苓散。未退,茯苓滲濕湯。
瘟疫作渴,本方加石膏、知母。濕溫渴,蒼朮白虎湯。
瘟疫發狂不識人,大柴胡湯加當歸。如大便泄者,三黃石膏湯、柴苓湯。
瘟疫胸膈滿悶,本方中加枳殼、橘紅、黃連。若大便不通,大柴胡湯微利之。

三黃石膏湯

石膏(三錢) 黃芩 黃連 黃柏(各一錢五分) 豆豉(半合) 麻黃(一錢) 梔子(五枚)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三分,連進三、五劑愈。

敗毒散 治瘟疫。(四時通用。)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殼 桔梗 白茯苓 人參(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或沸湯點服亦可。

此藥治傷寒瘟疫,風濕風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疼,不問老人、小兒皆可服。或嶺南煙瘴之地,或瘟疫時行,或人多風痰,或處卑濕之地,腳氣痿弱,此藥不可缺也。日三、五服,以知為度。

一方加薄荷少許,每服五錢,加薑,水煎服。

九味羌活湯(方見傷寒門。) 治瘟疫初感,一、二日間服之,取汗而愈,其效如神。

黑奴丸 治瘟毒發斑,煩躁大渴,及時行熱病,六、七日未得汗,脈洪大而數,面赤目眩,身痛大熱,狂言欲走,渴甚。又云︰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胸中,口噤不能言,為壞傷寒,醫所不治,棄為死人,精魄已竭,心下尚溫,斡開其口灌藥,下咽則活。

黃芩 釜底煤 芒硝 麻黃 梁上塵 小麥奴 灶突墨(各一兩) 大黃(一兩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新汲水化服,飲水盡足當發寒,寒已汗出,乃瘥。若時頃不汗,再服一丸,須見微利。若不渴,不可與此藥。

神朮散(太無) 治四時瘟疫,頭痛項強,憎寒壯熱,身痛,專主山嵐瘴氣之妙劑也。

陳皮(二錢) 蒼朮 濃朴(各一錢) 甘草 藿香 石菖蒲(各一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一方無菖蒲,有香附一錢,名神朮散氣散。

附︰大頭天行病

丹溪曰︰大頭病,乃濕熱在高巔之上,用羌活及酒炒黃芩、酒蒸大黃,隨病加減,切不可用降藥。

東垣曰︰陽明邪熱太甚,實資少陽相火而為之也。濕熱為腫,火盛為痛,此邪見於頭,多在兩耳前後先出,皆主其病也。治法大不宜速藥,速則過其病所,謂上熱未除,中寒複生,必傷人命。宜用緩藥緩服,徐徐少與,當視其腫勢在何部分,隨經處治之。陽明為邪首大腫,少陽為邪出於耳項前後也。

二黃湯(東垣) 治大頭天行疫病。

黃芩(酒製炒) 黃連(酒製炒) 生甘草(各等分)
上細切,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徐徐呷之。如未退,用鼠粘子不拘多少,水煎,入芒硝等分,亦時時少與,毋令飲食在後。如未已,只服前藥,取大便利、邪氣已則止。

前方宜各少加引經藥,陽明渴,加石膏,少陽渴,加栝蔞根,陽明行經,升麻、芍藥、葛根、甘草,太陽行經,甘草、荊芥、防風,並與上藥相合用之。或云︰頭痛酒芩,口渴乾葛,身痛羌活、桂枝、防風、芍藥,俱宜加之。

普濟消毒飲子(東垣)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癘,初覺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乾口燥,俗云大頭傷寒,諸藥雜治,終莫能愈,漸至危篤。東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氣也。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面而為腫耳。須用下項藥共為細末,半用湯調時時服之,半用蜜丸噙化,服盡良愈,活者甚眾。時人皆曰天方,謂天仙所製也。遂刻諸石,以傳永久。

黃芩(五錢,酒製炒) 黃連(五錢,酒製炒) 人參(三錢) 陳皮(去白,二錢) 甘草(二錢) 連翹(一錢) 玄參(二錢) 白僵蠶(七分,炒) 升麻(七分) 柴胡(五分) 桔梗(三分) 板藍根(一錢) 馬勃(一錢) 鼠粘子(一錢)
上為末,服如上法。或加防風、川芎、薄荷、當歸身,細切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時稍熱服之。如大便硬,加酒蒸大黃一錢或二錢以利之。腫勢甚者,以砭針刺之。

附︰蝦蟆瘟

丹溪曰︰蝦蟆瘟,屬風熱,防風通聖散加減用之。或用小柴胡加防風、羌活、荊芥、薄荷、桔梗煎服,外以側柏葉搗汁,謂火 蚯蚓糞敷之。或用丁香尖、附子尖、南星,醋調敷之。或五葉藤、車前草皆可搗敷之,有效。

甘桔湯 治冬瘟,咽喉腫痛。

甘草 桔梗(各等分。)
上細切,水煎,時時頻呷之。

萎蕤散 治冬瘟,頭面腫。

萎蕤(二錢五分) 石膏(一錢五分) 麻黃 白薇 羌活 杏仁 甘草 青木香 川芎(各五分) 干菊花(一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日三服。

(祖傳方)

人黃散 治四時疫癘,大頭天行等病。

甘草(三錢) 辰砂 雄黃(各一錢五分) 糞缸岸(置風露中年遠者佳,水飛細研,一兩重)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煎薄荷桔梗湯送下,日三、五服。煎藥︰甘草、桔梗、茯苓、 本、白朮各五分,水煎服。

疫癘,夏感寒,伏於少陰,咽痛,次必下利,名曰腎傷寒,宜用半夏、桔梗、甘草各一錢,加薑五片,煎服。大頭天行病,從 頷腫熱者,又名顱○ 瘟,東垣有方用羌活、酒炒黃芩、酒蒸大黃加減,水煎服。十五、六日,服小柴胡湯不愈者,仍用陳皮、紫蘇發散而愈。又法︰洒炒黃芩、黃連為君,炙甘草為佐,水煎,細細呷之。再加鼠粘子、酒蒸大黃煎,入芒硝,亦細細頻與服之,微利為度。腫減後,去後三味,只服前藥。如渴,屬陽明,加石膏;屬少陽,加栝蔞根。

若陽明行經,加升麻、芍藥、葛根、甘草;太陽行經,加羌活、荊芥、防風。如頭痛,加黃芩;渴,加葛根;身痛,加羌活、防風、荊芥、桂枝、芍藥,隨宜用之,入上藥相合煎服。或時疫腫毒疙瘩,或臟腑積熱,發於頭項,咽嗌堵塞,水漿不下,或面赤,脈浮洪,熱甚,漏蘆湯治之。升麻、黃芩、大黃各一兩,藍葉(即大青葉)、玄參各二兩,煎服。

(丹溪活套)云︰眾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時疫。蓋冬月閉藏之時,反行春令,溫勝於寒,而發泄真陰,土勝水虧矣。

所勝者妄行,土有餘也。所生者受病,所勝者侮之,火土相合,濕熱相聚。故春來木長之時,無水滋生化源,故人病瘟。

治有三法,見前。春感清氣,無汗惡寒,為疫癘,通用升麻葛根湯。春感清氣,發熱而渴,不惡寒,宜解肌湯,葛根、黃芩、芍藥各一錢,麻黃一錢半,甘草、桂枝各七分半,大棗一枚,水煎服。春溫,發熱咳嗽,身疼口燥渴,脈浮洪熱甚,宜小柴胡湯加桂枝治之。咳嗽,加五味子。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人參。脈實渴,宜大柴胡湯下之。渴,加知母、石膏。凡溫病,脈尺寸俱浮,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熱相搏。其証四肢不收,身熱自汗,頭痛喘息,發渴昏睡,或體重不仁。慎勿發汗,汗之則譫語煩躁,目昧無睛光。病在少陰厥、陰二經,宜萎蕤湯、人參敗毒散、葛根龍膽湯、小柴胡湯。甚者,栝蔞葛根湯。脈浮身腫汗出,漢防己湯。誤汗者,防己黃耆湯。四時傷寒疫癘,或傷風有汗,或風濕,身腫體痛,惡風口乾,日晡潮熱,脈實,並用人參敗毒散。夏應熱而反寒,夏及秋初而為暴寒,折於盛暑,熱結四肢,則壯熱頭痛,或寒傷於胃,下利膿血或水瀉,脈實者宜下之安。調中東加︰大黃三錢,葛根、黃芩等藥各二錢。

醫案

東陽李文會內子陳氏,年二十九,三月間得瘟疫証,病三日經水適來,發熱愈甚,至七、八日病劇,胸中氣築作痛,莫能臥。眾醫技窮辭去,黑夜來迎予延醫。病者以綿花袋盛托背而坐於床,令婢磨胸不息,手六脈俱微,數極而無倫次,又若蝦游狀。予問曰︰恐下早成結胸耳?主人曰︰未曾下。予再思之,三日而經水適來,致中氣虛,與下同。用黃龍湯、四物湯、小陷胸湯共合一劑,加薑、棗煎服。主人曰︰此藥何名?予曰︰三合湯也。一服而諸病悉減,遂能臥。再服,熱退而病全安。愈後,又因食粥太多而病複熱,又作內傷處治,而用補中益氣湯出入加減調理而愈。

斑疹

(附︰冷丹)

《內經》曰︰少陰所至為瘍疹。夫少陰所至者,言君火有餘,熱令大行,戊子戊午之歲也。在人則心主之心火太過,則製己所勝而燒爍肺金。蓋肺主皮毛,故紅點如蚤之狀,見於皮膚之間,心火侮而乘之之色也,名曰癮疹;或傷寒溫熱病而發斑斑如錦文者,名曰發斑,皆熱毒之所致也。其証有陽毒,有陰毒,是皆冬應寒而反溫,人受不正之氣,故至春夏而發為斑爛,夫陽脈浮數而陰脈實大者,名為溫毒。或為內外結熱極深,舌卷焦黑,鼻若煙煤,狂言見鬼,面赤而斑爛者,名為陽毒。如溫病下之太早,熱氣乘虛入胃,或下之太遲,熱病鬱積胃中,或醫者誤用熱藥過多,胃氣熱甚,及內傷熱病,虛火燔灼肺之間,皆能成發斑也。是故發赤斑者半生半死,發黑斑者九死一生。治法用化斑湯(即人參白虎湯)、升麻葛根湯、玄參升麻湯、黑膏、黑奴丸之類,是皆正治之法也,學人宜詳察而用之。

 

脈法

脈陽浮而數,陰實而大。(火盛在表,故陽脈浮數。下焦實熱,故陰脈實大。)
脈多沉伏,或細而散,或絕無。(滑伯仁曰︰脈者,血之波瀾。故發斑者,血散於肌膚,故脈伏。)

方法

丹溪曰︰發斑屬氣熱挾痰而作,自裡而發於外,通聖散中消息用,當微汗以散之,下之非理也。
戴氏曰︰有色點而無顆粒者,曰斑。一云︰發斑似傷寒,痰熱之病發於外也。
有屬裡者,因胃熱助手少陰火,入手太陰肺也,故紅點如斑,生於皮毛間耳,白虎、瀉心、調味承氣從長選用之。
內傷發斑者,胃氣極虛,一身之火游行於外所致,宜補以降之。
疹屬熱與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下者。
戴氏曰︰疹,浮小有顆粒者是也,隨出即沒,沒而又出,主乎解散,汗之即愈,通聖散中消息用之。
丹疹皆是惡毒熱血蘊蓄於命門,遇君相二火合起即發也。如遇熱時,以通聖等辛涼之劑解之;寒月,以升麻葛根等辛溫之劑解之。

凡丹疹,先從四肢起而後入腹者,死。
有乳孩因胎毒兩腋生癤,後腹脹發赤疹如霞片,取剪刀草杵汁,調原蠶沙敷之而愈。
冷丹屬血風血熱,用通聖散。有痰血相搏,用蟬蛻、僵蠶、荊芥、南星治之。

(以上丹溪方法凡七條)

消風散

荊芥穗 甘草(炙) 陳皮(去白) 濃朴 白僵蠶(炒) 蟬蛻(去土,炒) 人參 茯苓 防風 川芎 藿香 羌活(各等分)
上細切,每服二錢,煎荊芥湯或茶清調下。

葛根橘皮湯(元戎) 治肌膚斑駁,冬溫治發,咳而心悶,但嘔清汁。

葛根 橘紅 杏仁 知母 黃芩 麻黃 甘草(各等分)
上細切,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陽毒升麻湯(活人) 治傷寒一、二日間,身發斑爛,或吐下後變成陽毒,腰背疼痛,面赤狂言,下利,脈浮大,咽痛。(方見傷寒門。)

玄參升麻湯(活人) 治發斑咽痛煩躁譫語。(方見傷寒門。)

陽毒梔子湯(活人) 治傷寒壯熱百節煩痛,身發斑爛。

升麻 梔子仁 黃芩 芍藥(各一錢) 石膏(二錢) 知母(一錢五分) 杏仁(七分半) 柴胡(一錢) 甘草(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入薑三片,香豉一百粒,煎服。

犀角消毒飲(和劑) 治發斑癮疹等証。

牛蒡子(四分) 荊芥穗 防風(去蘆,各三錢) 甘草(一分) 犀角(一錢五分,另鎊為細末,不入湯煎)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調犀角末服。

解毒防風湯(和劑) 治發斑及癮疹癢痛。

防風(一錢五分) 地骨皮 黃 芍藥 荊芥穗 枳殼 牛蒡子(炒,各七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升麻葛根湯(仲景) 治傷寒陽明實熱發斑。(方見傷寒門。)

陰毒升麻鱉甲湯 治陰斑。

升麻(二錢) 當歸 甘草(各一錢五分) 蜀椒(二十粒) 鱉甲(炙,一錢) 雄黃(四分,另研)
上細切,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調雄黃末服。

加味羌活散 治感四時不正之氣,發為癮疹。

羌活 前胡(各一錢) 人參 桔梗 甘草(炙) 枳殼(麩炒黃色) 川芎 天麻 茯苓(各五分) 蟬蛻 薄荷(各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調中湯 治內傷外感所發陰斑。

蒼朮(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砂仁 藿香 芍藥(煨) 甘草(炙) 桔梗(去蘆) 半夏(湯泡七次) 白芷 羌活 枳殼(各七分) 川芎(五分) 麻黃(去節) 桂枝(各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大盞,煎七分,溫服。

化斑湯(仲景) 治傷寒汗吐下後,發斑脈伏。即傷寒門白虎加人參湯也。守真《類萃》又加白朮,水煎,時時服之。

黑膏(活人) 治溫毒發斑。(冬月大溫,人受不正之氣,至春發斑如錦文,脈浮散屬陽,沉伏屬陰,用此以消疫毒之氣。)
生地黃(半斤) 香豉(一升)
上二味細切,以豬膏二斤合煎之,取濃汁如膏,用雄黃麝香如豆大內中,攪和勻,每服用彈子大,白湯化下。

大青四物湯(活人) 治瘟疫發斑。

大青(四錢) 阿膠(炒成珠子) 甘草(炙,各二錢) 香豉(一合)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服之。

(祖傳方)

加味敗毒散 治瘟疫及癮疹等証。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川歸 川芎 枳殼 桔梗 茯苓 人參(各五分) 甘草 薄荷(各二分半)
加︰白朮 防風 荊芥 蒼朮 芍藥 生地黃(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此因虛而感冒風濕以致發斑者,服之良驗。

內傷

《內經》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是故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此內外陰陽腑臟虛實之不同也。舉世醫者,但見惡寒發熱、頭目沉重之証,更不察內外虛實,便作傷寒模糊處治,輒用仲景汗下解利之法治之多死,良可嘆哉﹗我東垣先生,憫生靈之夭枉,著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等書,一皆以扶植胃氣為本,誠萬世不刊之妙典也。其諄諄告誡之意,屢以飲食失節、勞役過傷為言,而立補中益氣等湯為主治。若能確守其法而行之,無有不驗。惜乎今之醫者,多承因習之弊,懵然不識機變,睥睨其書而不視。間有讀者,不明脈候虛實,不偏於此則偏於彼,或遇內傷挾痰與食,清氣怫鬱於下、濁氣填塞胸中之候,驟以補中益氣等藥一試,則氣滿痞塞,遂謂補藥不宜於此証也,決意改用汗下解利之法,醫死而不之悔。故王安道有內傷不足中有有餘之議,此發東垣之所未發者耳。學人宜潛心究察其虛實似是之非,庶不夭人之天年也。

東垣辨內外虛實之法,學人宜熟玩於胸中,臨証之際,庶無魯魚亥豕之訛焉。抑考辨惑論曰︰夫外傷風寒有餘之証,其發熱惡寒,寒熱並作。其熱也,拂拂發熱,發於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熱在表也。其口鼻氣塞不通,心中煩悶不安。其惡風寒也,稍似裸體,便不能禁,雖重衣濃幕,逼迫烈火,終不能御其寒,一時一日,增加愈甚,必待邪傳入裡乃已。語聲重濁,前輕後重,高厲有力,腹中和,口知谷味,大小便如常,筋骨疼痛,不能動搖,手背熱,手心不熱,是皆外感有餘之候也。其內傷飲食勞役不足之証,其發熱惡寒,寒熱間作。及熱也,蒸蒸燥熱,發於肌肉之間,捫之烙手,明其熱在內也。其口鼻中氣短,少氣不足以息。其惡風寒也,居露地中,遇大漫風起卻乃不惡,惟門窗隙中些少賊風則大惡之,亦必待其陰陽既和,汗出則已。語言困倦,前重後輕,氣不相續,腹中不和,口不知谷味,大小便或閉或溏,或心下痞悶,或胸中如刀 之痛,手心熱,手背不熱,是皆內傷不足之候也。以此辨之,豈不如黑白之易見乎。愚故略述東垣之言,以為後學之矜式耳。臨証又當參考其脈候,求其有餘中之不足,或不足中之有餘,或外感挾內傷,或內傷挾外感,視其輕重而權宜用藥以施治之,庶幾登東垣之堂而為當世之司命矣。

 

脈法

東垣曰︰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過在少陰則二倍,太陰則三倍。(右手三部屬三陰,少陰在關主脾,太陰在寸主肺,肌膚大熱,故脾肺二臟之脈皆緊盛也。)
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
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也。)數中顯緩,時一代也。(此不甚勞役之脈也。)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右關脈沉而滑。(此宿食不消之脈也。)

方法

丹溪曰︰東垣內外傷辨甚詳,世之病此者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邪者,有熱鬱於內而發者,皆當以補元氣為主,看所挾而兼用藥。氣虛甚者,必少加附子,以行參 之氣。挾痰者,補中益氣加半夏,更以竹瀝、薑汁傳送。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

戴氏曰︰凡內外兼証,或內傷重而外感輕者,為內傷挾外感証,治法宜先補益而後散邪,或以補中益氣為主治,加散邪藥,當以六經脈証參究,各加本經藥治之。或外感重而內傷輕者,為外感挾內傷証,治法宜先散邪而後補益,或以辛涼等解散藥為君,而以參、朮、茯苓、芎、歸等藥為臣使,是其治也。

補中益氣湯(東垣)

黃耆(一錢) 甘草(炙,五分或七分) 人參(病甚者一錢) 白朮 當歸(各七分) 陳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 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也。上喘氣短,損其元氣,用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用炙甘草之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縮者,宜多用之。此三味,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白朮苦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升胃中之清氣,又引黃 、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又緩帶脈之縮急。用當歸以和血脈,橘紅以理胸中之氣,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甘辛為用。或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而瀉陰中之伏火也。表熱者,一、二服,氣和微汗而愈。如咽乾者,加干葛。如心刺痛,乃血澀不足,加當歸。如精神短少者,加人參、五味子。如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頭痛腦痛,加 本、細辛。

有痰,加半夏、生薑。如咳嗽,夏加五味子、麥門冬;秋冬,加去節麻黃;春加佛耳草、款冬花。久咳,肺中伏火,去人參。如食不下,乃胸中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木香、陳皮;寒月,更加益智、草豆蔻;夏月,更加芩、連;秋,更加檳榔、砂仁。如心下痞悶,加芍藥、黃連。如腹脹,加枳實、木香、砂仁、濃朴;天寒,加生薑、肉桂。如腹痛,加白芍藥、甘草;有寒,加桂心;夏,加黃芩、甘草、芍藥;冬,加益智、草豆蔻、半夏。如脅痛或縮急,加柴胡、甘草。如臍下痛,加熟地黃;不已,乃是寒也,加肉桂。如大便閉澀,加當歸、大黃。如腳軟乏力或痛,加黃柏;不已,更加防己。如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

上此方加減法,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如病熱中,則可用之。若未傳寒中,則不可用也,蓋甘酸適足以益其病耳,如黃耆、人參、甘草、芍藥、五味子之類是也。見脾胃論。

朱砂安神丸

黃連(一錢五分) 朱砂(一錢) 酒生地黃 酒當歸身 炙甘草(以上各五分)
上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咽下,食後服。(一方無地黃、歸身,用生甘草。)

調中益氣湯

其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時一澀,其証四肢倦怠,肢節煩疼,難以屈伸,身體沉重,煩心不安,忽肥忽瘦,口失滋味,腹難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數,或上飲下便,或大便澀滯不行,一、二日一見,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後見血,或見白膿,胸滿短氣,膈噎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鳴耳聾,目中溜火,視物昏花, 肉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穩,嗜臥無力,不思飲食,此藥主之。

黃耆(一錢) 人參(有嗽去之) 甘草 蒼朮(各五分) 柴胡(此味為上氣不足,胃氣與脾氣下溜,乃補上氣,從陰養陽也) 升麻(各二分) 橘紅(二分,如腹中氣不得運轉,更加一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

寧心絕思,藥必神效,蓋病在四肢血脈,空心在旦是也。
如時顯熱躁,乃下元陰火蒸發也,加生地黃二分,黃柏三分。
大便虛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血虛血澀也,加當歸身三分。
如身體沉重,雖小便數多,亦加茯苓二分,蒼朮一錢,澤瀉五分,黃柏三分。
如胃氣不和,加半夏五分,生薑三片。有嗽,加生地黃二分,以製半夏之毒。
如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陰脾經邪所作也。
如兼燥熱,加黃柏、生地黃各二分。如無以上証,只服前藥。
如春夏腹痛,加白芍藥三分。如惡熱而渴或腹痛者,更加白芍藥五分,生黃芩二分。
如惡寒腹中痛,加桂心三分,去黃芩,名桂枝芍藥湯。
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藥,蓋其性之大寒也。只加乾薑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薑製之。
如秋冬之月,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病名厥逆。

《內經》曰︰逆氣上行,滿脈去形。明七神昏絕,離去其形而死矣。其証氣上沖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臥。加吳茱萸五分或一錢,湯泡去苦用,觀厥氣多少而用。如夏月有此証,為大熱也,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

宜以酒黃柏、酒黃連、酒知母各等分,為細末,熟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湯空心送下,仍多飲熱湯,服畢少時,便以美膳壓之,使不得胃中停留,直至下元以瀉衝脈之邪也。大抵治飲食勞倦之病,乃虛勞七損症也,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是其本法也。

升陽順氣湯 治因飲食不節,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惡寒,飢則常如飽,不喜食冷物。

黃耆(一錢) 半夏(六分) 甘草(炙二分) 草豆蔻(四分) 神曲(三分,炒) 升麻 柴胡(各二分) 當歸身 陳皮(各三分) 黃柏(一分半) 人參(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夫脾胃不足之証,須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脾胃中清氣,行於陽道及諸經,生發陰陽之氣,以滋春氣之和也。又引黃耆、人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充實腠理,使陽氣得衛外而為固也。凡治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

升陽補氣湯 治飲食不時,飢飽勞役,胃氣不足,脾氣下溜,氣短無力,不能寒熱,早飯後轉增昏悶,頻要眠睡,怠惰四肢不收,懶倦動作,五心煩熱。

濃朴(薑製,三分) 升麻 羌活(各五分) 白芍藥(煨五分) 獨活(五分) 防己(五分) 甘草(炙,五分) 澤瀉(五分) 柴胡(一錢二分) 生地黃(七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前大溫服。如腹脹及腹中窄狹,加濃朴一倍。

如腹中似硬,加砂仁三分。

當歸補血湯 治肌熱燥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內經》曰︰脈虛血虛。

又云︰血虛發熱。証像白虎,惟脈不長實為辨耳,誤服白虎湯必死,此病得之於飢困勞役。

黃耆(一兩) 當歸(酒洗,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溫服。

木香化滯湯

治因憂,食濕面結於中脘,腹皮抵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食之不散,常常痞氣,或胃脘當心而痛,並皆治之。

半夏(湯泡洗,一錢五分) 草豆蔻(濕麵裹煨,杵碎) 甘草(炙,各七分半) 柴胡(去蘆,六分) 木香 橘紅(各四分半) 枳實(麩炒黃色) 當歸(各三分) 酒紅花(一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升陽益胃湯 治肺及脾胃虛,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燥舌乾,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不欲食,食不消,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當升陽益胃,此藥主之。

黃耆(一錢) 半夏 人參(去蘆) 甘草(炙,各五分) 獨活(三分) 防風(三分,因秋旺,故以辛溫瀉之)白朮(二分) 羌活(三分) 黃連(一分) 柴胡(去蘆,二分) 澤瀉(二分,不淋秘者,不可用) 橘紅(二分半) 白芍藥(三分,何故秋旺用人參白朮芍藥之類補肺?蓋為脾胃虛則肺最受邪,故因時而補,易為力也) 茯苓(二分,小便利、口不渴者,勿用)
上細切,作一服,生薑五片,大棗二枚,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

服藥後,如小便罷而病加增劇,是不宜利小便,當去茯苓、澤瀉。如方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脾胃之氣不得轉運升發也。須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可以少役形體,使胃與藥得轉運開發,慎毋大勞役使氣複傷,若脾胃得安靜尤佳。若胃氣稍強,少食嘉果以助藥力,經云五果為助是也。

雙和散 補血益氣,治虛勞少力,不熱不寒,溫而有補。

白芍藥(一錢) 黃耆(蜜炙) 熟地黃 川芎 川歸(各六分) 甘草(炙) 肉桂(各四分)
上細切,作一服,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大病後血虛氣乏者,以此調治。

門冬清肺飲 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喘,精神短少,或衄血吐血等証。

紫菀茸(一錢) 黃耆(蜜炙) 白芍藥(炒) 甘草(炙,各七分) 人參 麥門冬(去心) 當歸身(各五分)五味子(九粒)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食後溫服。

寬中進食丸 滋形氣,喜飲食。

麥面(一兩,炒黃) 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 豬苓(去黑皮,各七錢) 草豆蔻(濕麵裹煨) 神曲(炒,各五錢) 枳實(麩炒黃色) 橘紅(各三錢) 白朮(五錢) 白茯苓 澤瀉(各三錢) 砂仁(二錢) 乾生薑(炮,五錢) 甘草(炙) 人參 青皮(各二錢) 木香(一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送下,食後服。

白朮和胃丸 治病久厭厭不能食,而臟腑或閉或溏,此胃氣虛弱也。常服則和中理氣,去濕消痰,和脾胃,進飲食。

白朮(一兩五錢) 半夏(湯泡洗七次) 濃朴(薑製,各一兩) 陳皮(去白,八錢) 人參(五錢) 甘草(炙,二錢) 枳實(麩炒黃色) 檳榔(各二錢五分) 木香(一錢五分) 乾生薑(七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米飲送下。

枳朮丸 治痞滿,消食強胃。

白朮(二兩) 枳實(麩炒黃色,一兩)
上為細末,用沸湯泡青荷葉,乾者亦可,頃間去葉,用湯浸晚粳米杵粉,以原湯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至七、八十丸,白湯送下。

本方加橘紅一兩,名橘皮枳朮丸,治元氣虛弱,飲食不消,心下痞悶。
本方加炒神曲一兩,炒麥 面一兩,名曲 枳朮丸,治飲食太過,致心腹滿悶不快。
本方加木香一兩,名木香枳朮丸,能破滯氣,消飲食,開胃進食。
本方加半夏一兩,名半夏枳朮丸,治因冷食內傷。
本方加酒炒黃連、酒蒸大黃、炒神曲、淨橘紅各二兩,黃芩四兩,名三黃枳朮丸,治傷肉食濕面、辛辣味濃之物,填塞悶亂不快。

草豆蔻丸 治傷飲食卒心痛,甚效。或秋冬傷寒冷之物,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痛,膈噎不通,食飲不下。

草豆蔻(麵裹煨) 枳實(麩炒黃色) 白朮(各一兩) 麥 (麵炒黃色) 半夏(湯泡洗) 黃芩(去朽,酒炒) 神曲(炒黃色,各五錢) 乾生薑(炮) 橘紅 青皮(炒,各二錢) 炒鹽(五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如冬月,不可用黃芩。歲火不及,又傷冷物,加以溫劑,是其治也。然亦有熱物傷者,從權以寒藥治之,隨時之宜,不可不知也。

枳實導滯丸 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

大黃(一兩) 枳實(去穰,麩炒) 神曲(炒,各五錢) 茯苓(去皮) 黃芩(去朽) 黃連 白朮(各三錢)澤瀉(二錢)或加木香、檳榔各二錢,名木香導滯丸。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溫水送下,食遠,量強弱加減丸數,以利為度。

白朮丸 治傷豆粉、濕面、油膩之物。

白朮(六兩) 枳實(炒) 半夏(泡洗,七次) 神曲(炒,各五錢) 橘紅(七錢) 黃芩(炒,五錢) 白礬(枯,三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湯送下,量所傷加減丸數。原素食多用椒、薑,故用黃芩以瀉之。

木香見 丸 治傷生冷硬物,心腹滿悶疼痛。

神曲(炒) 京三棱(煨,各一兩) 草豆蔻(麵裹煨) 香附子(各五錢) 升麻 柴胡(各三錢) 木香(一錢) 巴豆霜(五分) 石三棱(五錢,去皮煨)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量所傷多少服之。

三棱消枳丸 治傷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滿悶。

京三棱(醋煮) 廣術(醋煮) 神曲(炒,各七錢) 淨青皮 巴豆(和皮米炒焦黑,去米及皮) 茴香 陳皮(去白,各五錢) 丁香 益智(去殼,各三錢)
上為細末,醋調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生薑湯送下,食前,量虛實加減。如更衣,止後服。

備急大黃丸 治心腹諸卒暴痛。

大黃 巴豆(去皮膜及油) 乾薑(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以利為度。

保和丸(丹溪) 治一切飲食所傷,胸腹飽悶不安,或腹中有食積癖塊,多服日漸消散,脾胃虛者勿服。

山楂肉(五兩,去核) 神曲(炒,三兩) 半夏(湯泡洗,三兩) 茯苓 陳皮(去白,各一兩) 連翹(一兩)萊菔子(炒一兩) 麥 面(炒,一兩)
上為細末,別用生神曲五兩,入生薑汁一小盞,水調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或清米飲送下。

一方加麥 面,有白朮二兩,名大安丸,健脾胃,消食積,最效。
一云︰脾虛者服之,虛虛之禍,疾如反掌。或以四君子等作湯使送下。蓋山楂一物,大能克化食物。若胃中無食、脾虛不運、不思食者服之,則克伐脾胃之氣,故云然也。

加味二陳湯(丹溪) 導痰補脾,消食行氣。

橘紅 茯苓(各七分) 半夏(湯泡洗,一錢) 甘草(炙,三分) 川芎 蒼朮 白朮(各八分) 山楂肉(一錢五分) 砂仁(五分) 神曲(炒,七分) 香附子(一錢) 麥麵(炒,五分)
上件,除神曲、麥 面細研炒另包,餘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二盞,煎至一盞,調神曲、麥入內服。

(祖傳方)

溯源散 凡傷食物,致惡寒發熱久不愈,或傷寒後食諸物,致食複潮熱不已,必詢問其先食何物所傷,或 粽,或肉食,則以原食之物燒存性,一兩重,細研為末,別用生韭菜連根約一握,杵汁調服,過一、二時,以東垣枳實導滯丸百餘粒催之,其所傷之宿食即下,熱退而愈。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瀉利。其大病後補助脾胃,此藥極妙。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乾山藥 白扁豆(去殼,薑汁浸,炒,一兩五錢) 甘草(炙) 桔梗(去蘆) 薏苡仁 蓮肉(以上各一兩)

家傳治噤口痢,用石蓮肉,又加石菖蒲一兩。有氣,加木香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噤口痢用粳米湯,休息痢用砂糖湯調下。別方有縮砂一兩。

醫案

杜門傅氏婦,予族侄女也,年三十歲,因勞倦傷食,致腹痛 脹面黃,十數日後求予治。診得右手氣口脈洪盛而滑,右關脈浮診虛大而滑,重按則沉實,左寸關亦弦滑而無力,兩尺皆虛而伏。予曰︰此中氣不足,脾氣弱而不磨,當補瀉兼施而治。初與補中益氣湯二服,次日與枳實導滯丸八十丸,大便去二次,次日又與補中益氣湯。如此補一日,瀉一日,二十日服補藥十數帖,導滯丸千數丸,腹脹漸退而安。

東陽盧廉夫,善推明丹溪之醫學人也,自病亦誤治。年四十五,時正月間,因往永康,路途跋涉,勞倦發熱,身體略痛而頭不痛,自以為外感而用九味羌活湯,三帖汗出熱不退,前後又服小柴胡湯五、六帖,熱愈甚,經八日召予診視。

至臥榻前,見煎成湯飲一盞在案,問之,乃大承氣湯,將欲飲。診其脈,右三部浮洪略弦而無力,左三部略小,而亦浮軟不足。予曰︰汝兒自殺矣,此內傷虛証,服此藥大下必死。伊芳曰︰我平生元氣頗實,素無虛損証,明是外感無疑也。

予曰︰將欲作陽明內實治而下之歟?脈既不沉實,而又無目疼鼻乾、潮熱譫語等証。將欲作太陽表實治而汗之歟?脈雖浮洪而且虛,又無頭痛脊強等証。今經八日,不應仍在其表,汝欲作何經而處治之乎?伊芳則唯唯不語。以補中益氣湯加附子三分,作大劑與之,是夜連進二服,天明往診,脈略平和。伊芳言尚未服,仍謂前藥無效,欲易外感退熱之藥。予曰︰再飲前藥二服,不效當罪我。又如前二服,脈証俱減半。伊芳始曰︰我兒誤矣。去附子,再煎二服與之,得熱退氣和而愈。予則告曰:其熱雖退,體猶困倦,伊芳如前自合二十餘帖,服後方得強健複元而安。

上湖呂氏子,年三十餘,九月間因勞倦發熱。醫作外感治,用小柴胡、黃連解毒、白虎等湯,反加痰氣上壅,狂言不識人,目赤上視,身熱如火,眾醫技窮。八日後召予診視,六脈數疾七、八至,又三部豁大無力,左略弦而芤。予曰︰此病先因中氣不足,又內傷寒涼之物,致內虛發熱,因與苦寒藥太多,為陰盛格陽之証,幸元氣稍充,未死耳。以補中益氣湯,加製附子二錢,乾薑一錢,又加大棗、生薑煎服。眾醫笑曰︰此促其死也。黃昏時服一劑,痰氣遂平而熟寐。伊芳父報曰︰自病不寐,今安臥,鼾聲如平時。至半夜方醒,始識人,而諸病皆減。又如前再與一劑,至天明時,得微汗氣和而愈。

中暑

《內經》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証,中熱者陽証。東垣曰︰暑熱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之陽氣不得伸越,大順散等熱藥主之。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大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等涼劑主之。王安道曰︰暑熱之氣一也,皆夏月中傷其邪而為病焉,豈以一暑熱分為陰陽二証而名之耶?其避暑於深堂大廈,及恣食藏冰瓜果寒涼之物,正經所謂口得寒物、身犯寒氣之病耳,自當同秋冬即病陰証傷寒處治,不可名中暑也。此論固是,抑亦有未悉之旨也歟。

愚按︰仲景傷寒論中,一証曰中,即中暑也,虛而微弱,煩渴引飲,體熱自汗,此蓋得勞役體虛而暑邪干衛之候,是宜東垣清暑益氣湯等補益之劑治之而愈。一証曰熱病,即中熱也,脈洪而緊盛,頭疼身熱,口燥心煩,此蓋得之於冬感寒邪,郁積至夏而發,乃挾暑而成大熱之候,是宜黃連、白虎、解毒等湯清涼之劑調之而愈。曰中暑者,陰証內傷之為病也;曰中熱者,陽証外感之為病也。曰陰曰陽,豈不於斯而明辨之乎,學人宜再思之。

 

脈法

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脈弦細芤遲。(許學士云︰傷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內經》曰︰寒傷形,熱防氣。蓋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所謂弦細芤遲,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朱肱亦曰中暑脈虛細弱,暑脈虛可知矣。)
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不見。(微弱隱伏,皆虛類也。)

方法

丹溪曰︰夏月陽氣盡出於地,人之腹屬地氣,陽氣於此時浮於肌表,腹中之陰虛矣。夏月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誤矣。古人治暑,有用大順散等劑,蓋以涼亭水閣寒涼冰雪之傷,不用溫劑,病何由安,非為伏陰而用也。火令之時,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孫真人製生脈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虛而何。

暑証,用黃連香薷飲、清暑益氣湯、五苓散等藥。有挾痰者,加南星、半夏之類。挾虛者,加入參、黃耆之類。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條)

戴氏曰︰暑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或腹痛水瀉者,胃與大腸受之。惡心者,胃口有痰飲。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黃連退熱,香薷消暑氣。或身熱頭疼、躁亂不寧者,或身如針刺者,此為熱傷在肉分也,當以解毒、白虎等東加柴胡,氣虛加人參。或咳嗽發寒熱、盜汗出不止、脈微者,熱在肺經,火乘金也,此為中暑,宜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急治則可。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大勝,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煩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痞滿,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泄黃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未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熱相搏,必加之以遲,病雖互換少差,其脈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

黃耆(汗少,一錢) 蒼朮(各一錢半) 升麻(一錢) 人參 白朮 陳皮 神曲(炒) 澤瀉(各五分) 甘草(炙) 黃柏(酒浸炒) 川歸 青皮 麥門冬(去心)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白虎湯(仲景) 治暑熱發渴。(方見傷寒門。)

益元散(河間,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此藥能燥濕,分利水道,實大腑,化熱毒,行積滯,逐凝血,補脾胃,降火之要藥也。(方見痢門。)

香薷飲(局方) 治一切暑熱腹痛,霍亂吐利煩心等証。

香薷(三錢) 濃朴(薑製) 白扁豆(炒,各一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黃蓮香薷飲(局方) 治証同前,以前方去扁豆,加黃連七分半也。

十味香薷飲

香薷(一錢) 人參 陳皮 白朮 白茯苓 白扁豆(炒) 黃 木瓜 濃朴(各五分,薑汁製炒) 甘草(炙,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桂苓甘露飲(河間) 治伏暑,發渴脈虛。

桂心 人參 黃耆 茯苓 白朮 甘草 葛根 澤瀉 石膏 寒水石(各一兩) 滑石(二兩,火,另研) 木香(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

五苓散(方見傷寒門。) 本方加茵,名茵 五苓散,治濕熱發熱黃証最捷。

大順散(易老)

甘草 乾薑 杏仁(湯煮,去皮尖,炒) 肉桂(各等分)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同炒,次入薑,卻下杏仁炒過,篩去砂,同桂研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王安道曰︰大順散,本為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嘔吐、水穀不分、臟腑不調所立,故甘草、乾薑皆經火炒,又肉桂而非桂枝,蓋溫中藥也。內有杏仁,不過取其能下氣耳。若以此藥治靜而得之之証,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內煩矣。

愚按︰《內經》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其暑月,豈可用此熱藥。此方雖錄於此,不可輕用。

生脈散

人參 五味子 麥門冬(泡去心,各等分)
上細切,水煎,夏月時時代熟水飲之。孫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東垣曰︰夏月服生脈散加黃耆 、甘草,令人氣力涌出。

祖傳方

凡人夏月沖斥道途,或於田野中務農作勞,或肥白氣虛之人,不能抵當暑熱,忽然昏悶運仆,其氣將絕。如在日中,即當移病者於陰處,徐徐以溫湯水灌之。如未蘇,急灸氣海穴,以複其元氣。醒後,以大劑滋補之藥補之。切不可灌以涼水,即死。

愚按︰《內經》有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憒憒乎若壞都,乎不可止。是則中暑運厥之候也。

濕証

《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濕勝則濡泄。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原病式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夫濕之為病,所感不同,有從外感而得之者,有從內傷而得之者。若居處卑濕之地,與夫道途沖斥風雨,或動作辛苦人,汗沾衣裳,皆濕從外感者也。或恣飲酒漿 酪,多食柑橘瓜果之類,皆濕從內傷者也。大抵宜發汗及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是其治也。經又曰︰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長, 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丹溪釋曰︰濕者,土之濁氣。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氣清,其體虛,故聰明系焉。濁氣熏蒸,清道不通,故沉重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濕鬱為熱,熱留不去,熱傷血,不能養筋,故為拘攣,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王注曰︰素嘗氣疾,濕熱加之,氣濕熱爭,故為腫也。邪氣漸盛,正氣漸微,陰氣衰少,致邪代正,氣不宣通,故四維發腫,諸陽受氣於四肢也。但今人見膝間關節腫痛,全以為風,治者多誤矣,學人宜詳察之。

 

脈法

《脈經》曰︰濕家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裡也。或弦而緩,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

方法

丹溪曰︰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
濕在上,宜微汗而解。經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也。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黃、干葛等劑。濕在中下,宜利小便,此淡滲治濕也。一云︰濕在下,宜升提之。濕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內得者,陰雨濕地,皆從外治,宜汗散,久則疏通滲泄之。

蒼朮治濕,上下部都可用。一云︰上焦濕,用蒼朮,其功甚烈。
二陳湯加酒芩、羌活、蒼朮、木通,散風行濕最妙。

(以上丹溪方法凡四條)

防己黃耆湯(金匱)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或周身疼痛。

防己(三錢) 甘草(一錢五分) 白朮(二錢) 黃耆(三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喘者,加麻黃。胃氣不和,加芍藥。

氣上沖,加桂枝。下有寒,加細辛。濕勝身重,陽微中風,則汗出惡風,故用黃 、炙甘草以實表,防己、白朮以勝濕。

甘草附子湯(仲景) 治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而痛者。

甘草(炙,二錢) 白朮(二錢) 附子(一錢五分) 桂枝(四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金匱》方︰無桂枝,加生薑、大棗,名曰白朮附子湯。

加味五苓散(元戎) 治濕勝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渴者。

本方中,加羌活一倍是也。

除風濕羌活湯(東垣) 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羌活(七分) 防風 升麻 柴胡(各五分) 本 蒼朮(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羌活勝濕湯(東垣) 治肩背痛,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鬱而不行,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此足太陽經不通行,此藥主之。

羌活 獨活(各一錢) 本 防風 甘草(炙) 川芎(各五分) 蔓荊子(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經中有寒濕也,加酒洗漢防己五分,輕者附子五分,重者川烏五分。

茯苓滲濕湯(東垣) 治濕鬱成黃膽,寒熱嘔吐而渴,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莫能安臥。

黃芩 黃連 梔子 防己 白朮 蒼朮 陳皮 青皮 枳實(各四分) 赤茯苓 澤瀉(各五分) 茵 (六分) 豬苓(去黑皮,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茵 五苓散(局方) 治濕熱大勝,黃膽發熱。五苓散內,加茵 一倍即是也。

(祖傳方)

白朮酒 治中濕,遍身疼痛,不能轉側,及皮肉痛,難著席。

白朮(一兩)
上細切,作一服,無灰老酒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丹溪活套)云︰濕本為土氣,火熱則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乾燥。夫熱而怫郁,則生濕也,因濕生痰,故用二陳湯加酒芩、羌活、防風,去風行濕,蓋風藥能勝濕也。大抵治濕宜利小便為上策,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如一身盡痛或無汗,是濕流關節,邪氣在表,宜五苓散加羌活、蒼朮以微汗之,不可大汗,恐汗去而虛濕仍在也。若自汗多者,宜白朮甘草湯。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泄瀉,身痛自汗,此為寒濕,宜五苓散加生附、蒼朮、木瓜。如風濕身痛,微腫惡風,宜杏仁湯︰官桂五錢,大門冬、芍藥、麻黃各二錢五分,杏仁七個,水三盞,薑十片煎,分二服。又治濕,消腫脹,利小便,健脾胃,葶藶木香散︰葶藶子、茯苓、豬苓、白朮各一兩,木香、澤瀉、木通、甘草、桂枝各五錢,滑石三兩,為末,湯調服。然以上諸方,乃略示其端倪耳,全在活法加減而用之,不可執一論也。夫治濕者,固當以二朮為君,以補脾為主治。然亦有濕盛氣滿膨脹者,又當以利水行氣為先,補脾藥又未可遽用。或以二朮為君,而利水藥為臣使;或以木通、澤瀉、葶藶、草前子等利水藥為君,而以茯苓、白朮、人參等補脾藥為臣使。有本而標之者,亦有標而本之者。看緩急而施治,則萬舉萬全之功,可立而待也。

燥証

《內經》曰︰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於燥。原病式曰︰經云風、熱、火同陽也,寒、燥、濕同陰也,又燥、濕少異也。然燥金雖屬秋陰,而異乎寒濕,故反同其風熱也。故火熱勝,則金衰而風生,緣風能勝濕,熱能耗液而反寒,陽實陰虛,則風熱勝於水濕而為燥也。凡人風病多因熱甚,而風燥者為其兼化,以熱為其主也。蓋肝主於筋,而風氣自甚,又燥熱加之,則筋大燥也。燥金主於收斂,其脈緊澀,故為病勁強緊急而口噤也。或病燥熱太甚而脾胃乾涸成消渴者,或風熱燥甚怫郁在表而裡氣平者,或善伸數欠筋脈拘急,或時惡寒筋惕而搐,又或風熱燥並而郁甚於裡,故煩滿而或秘結也。及風癇之發作者,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爍而瘈瘲 昏冒僵仆也。凡此諸証,皆由熱甚而生風燥,病各有異者,由風熱燥各微甚不等故也。所謂中風筋緩者,因其風熱勝濕而為燥之甚也。然筋緩不收而痿痺,故諸 郁病痿皆屬於肺金,乃燥之化也。如秋深燥甚,則草木萎落而不收,病之象也。是以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夫燥之為病者,血液衰少,不能榮養百骸,故若是也,學人不可不知。

脈法

脈緊而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

方法

丹溪曰︰皮膚皴揭拆裂,血出大痛,或肌膚燥癢,皆火爍肺金,燥之甚也,宜以四物湯去川芎,加麥門冬、人參、天花粉、黃柏、五味子之類治之。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

(以下皆 仙方)

瓊脂膏 治血虛、皮膚枯燥及消渴等証。

鹿角膠(一斤) 生地黃(二十斤,洗淨細搗,取真汁去渣) 白沙蜜(二斤,煎一、二沸,掠去上沫淨而止) 真酥油(一斤) 生薑(二兩,搗取真汁)
上先以文武火熬地黃汁數沸,以絹濾取淨汁,又煎二十沸,下鹿角膠,次下酥油及蜜同煎,良久候稠如餳,以瓷器收貯,每服一、二匙,空心溫酒調下。

瓊玉膏 治証同前,及肺熱咳嗽甚者。(方見咳嗽門。)

天門冬膏 治血虛肺燥,皮膚折裂,及肺痿咳膿血証。

天門冬(新掘者不拘多少)
上一味,淨洗,去皮心,細搗,絞取汁,澄清,以布濾去渣滓,用銀鍋或沙鍋,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

地仙煎 治諸燥証。

山藥(杵細,一斤) 杏仁(去皮尖,一升) 生牛乳汁(二斤)
上件將杏仁研細,入牛乳、山藥拌勻,絞取汁,用新瓷瓶密封,重湯煮一日,每服一、二匙,空心溫酒或湯調下。

和血益氣湯(東垣) 治口燥舌乾便數,舌上赤脈。此藥生津液,除乾燥,生肌肉。(方見消渴門。)

當歸潤燥湯(東垣) 治消渴,大便秘澀乾燥結硬,兼喜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乾,眼澀難開等証。(方見消渴門。)

生津甘露湯(一名清涼飲子。東垣)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燥,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方見消渴門。)

生津甘露飲子(東垣) 治消渴,諸燥証。(方見消渴門。)

辛潤緩肌湯(東垣) 治諸燥肌渴,及皮膚燥澀等証。(方見消渴門。)

潤燥湯(東垣) 治大便燥結,腸胃枯涸等証。

潤腸丸(東垣) 治大便乾燥,閉結不通。潤燥和血。

活血潤燥丸(東垣) 治大便風秘、血秘,常常燥結。

潤腸湯(東垣) 治大便結燥不通。(以上四方,並見大便結燥門。)

通幽湯 治大便結燥,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甘草(炙) 紅花(各一分) 生地黃 熟地黃(各一錢) 升麻 桃仁泥 當歸身(各一錢)
上銼,水煎,調檳榔末五分,稍熱服之。

醫案

予仲兄懷德處士,年四十五,平生體瘦弱血少,值庚子年歲金太過,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証,皮膚折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濃,反而莫能搔癢。予製一方,名生血潤膚飲,服數十帖,其病如脫,後治十數人皆驗。

(祖傳方)

生血潤膚飲

川歸身(酒洗) 生地黃 熟地黃(酒洗) 黃耆(蜜炙,各一錢) 天門冬(一錢五分) 麥門冬(去心,一錢)五味子(九粒) 片芩(去朽,酒洗,五分) 栝蔞仁(五分) 桃仁泥(五分) 酒紅花(一分) 升麻(二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如大便結燥,加麻仁、郁李仁各一錢。

火熱

《內經》曰︰諸熱瞀,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 腫疼酸,氣逆沖上,禁栗如喪神守, 嘔瘡瘍,喉痺耳鳴耳聾,嘔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暴病暴死,皆屬於火。丹溪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動而變,陰靜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質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動而見,故謂之相。

天主生物,故恆於動,人有此生,亦恆於動,其所以恆於動者,皆相火之為也云云。又曰︰五者之性為物所感,不能不動,謂之動者,即《內經》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扇,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愚按︰心為君火,而又有相火寄於肝腎二臟,即《內經》一水不能勝二火也。五性之火,為物所感而動,即《內經》一水不能勝五火也。夫五行之理,天人所同,知乎此,則造化陰陽,洞明於胸臆之間,又能灼知其火邪之虛實,或補或瀉,用藥以平之,則愈疾之功,如射之中鵠矣,學人其可忽諸。

 

脈法

脈浮而洪數為虛火,脈沉而實大為實火。

洪數見於左寸為心火,見於右寸為肺火,見於左關為肝火,右關為脾火,兩尺為腎經、命門之火。
男子兩尺洪大者必遺精,陰火盛也。

方法

丹溪曰︰陰虛火動者,難治。

實火可瀉,黃連解毒之類。

虛火可補,參、朮、生甘草之類。(謂之實者,邪氣實也。謂之虛者,正氣虛也。)
鬱火可發,當看在何經。

風寒外束者可發,輕者可降,重則從其性而升之。

凡火盛者,不可驟用寒涼,必須溫散。

火急甚者必緩之,生甘草兼瀉兼緩,參、朮亦可。

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硝、黃、冰水之類。

人虛火盛狂者,以生薑湯與之,若投以冰水之類正治,立死。

有補陰則火自降,炒黃柏、生地黃之類。

凡氣有餘便是火。氣從左邊發者,肝火也。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

愚按︰氣有餘者,非真氣也,五志厥陽之火動而為邪氣也。

飲酒人發熱者,難治。不飲酒人因酒發熱者,亦難治。

輕手按之熱甚,重手按之不甚,此熱在肌表,宜清之,地骨皮、麥門冬、竹茹之類。

重手按之,熱甚而烙手,輕手按之,不覺熱,此病在肌肉之內,宜發之,東垣升陽散火湯、火鬱湯之類。

煩躁者,氣隨火升也。

木通下行,瀉小腸火。人中白,瀉肝火。(尿缸岸也,秋石亦是。)
黃芩、黃連以豬膽汁拌炒,能瀉肝膽之火。

黃柏加細辛,瀉膀胱之火。

青黛能瀉五臟之鬱火。玄參能瀉無根之游火。

小便降火極速。山梔子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其性能屈曲下行,人所不知。

人有氣如火從腳下起入腹者,此虛極也,蓋火起於九泉之下也,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四物湯加降火藥服之,外以附子末,津調貼腳心涌泉穴,以引火下行。

愚按︰此條言猶有未悉者。如果勞怯陰虛之人有此,固為作陰虛治;若壯實之人有此,則是濕鬱成熱之候也。愚嘗冒雨徒行,衣濕得此証,以蒼朮、黃柏加牛膝、防己等藥,作丸服之而愈,後累醫數人皆驗。若誤作陰虛治,即成痿証,劇矣。

(以上丹溪方法二十一條)

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治肝火。

黃連(六兩) 吳茱萸(一兩,湯泡浸半時許,焙乾用)
上為細末,粥丸,煎白朮、陳皮湯下。

大補丸 治陰火。

黃柏(去粗皮,細切,用新瓦盛鹽酒炒褐色)
上為細末,粥丸或水丸,煎四物湯送下。又云︰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送下。

抑青丸 治肝火。

黃連(不拘多少)
上為細末,粥丸,白湯送下。

石膏丸 瀉胃火,並食積痰火。

石膏( )
上為細末,醋丸綠豆大,清米飲送下。

四物湯加白馬脛骨,降陰火,代芩、連用。

陰虛發熱,四物湯加炒黃柏、知母,乃降火補陰之妙劑。甚者,加龜板。兼氣虛,加參、耆 、白朮。

手心熱,屬熱郁,當用火鬱湯,或用梔子、香附、白芷、半夏、川芎,曲糊為丸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三條)

火鬱湯(東垣) 治四肢熱,及五心煩熱。因熱伏土中,或血虛得之,或胃虛多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之中。

羌活 升麻 葛根 芍藥 人參(各七分) 柴胡 甘草(生,各三分) 防風(二分半) 蔥白(五莖)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稍熱服。

升陽散火湯(東垣) 治男子婦人四肢發困熱,筋骨間熱,肌表熱如火燎,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火鬱則發之。

升麻 葛根 獨活 羌活 白芍藥 人參(各六分) 甘草(炙,一分) 柴胡(三分) 防風(三分半) 生甘草(二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熱服,忌生冷等物。

瀉陰火升陽湯(東垣) 治肌熱頭熱,面赤食少,喘咳痰盛,右關脈緩弱,或弦,或浮而數。

羌活 甘草(炙) 黃耆 蒼朮(各一分) 升麻(八分) 柴胡(一錢半,去蘆) 人參 黃芩(各七分) 黃連(酒炒,五分) 石膏(五分,秋冬勿用)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滋腎丸(東垣) 降腎火。

黃柏(二兩,酒拌陰乾) 知母(二兩,去毛,酒浸陰乾) 肉桂(一錢,去粗皮)
上二味氣味俱陰,以同腎氣,故能補腎而瀉下焦火也。桂與火邪同體,故以寒因熱用。凡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
上為細末,以熟水丸,百沸湯下。

涼膈散(河間)
大黃(酒浸,紙裹煨) 朴硝 甘草(各五分) 連翹(一錢) 梔子 黃芩 薄荷(各二分半) 淡竹葉(五片)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渣,入蜜一匙,和勻服。

三補丸(河間) 瀉三焦火。

黃芩 黃連 黃柏(各等分)
上為細末,新汲水丸服。

紫雪(局方) 治內外煩熱不解,口中生瘡,顛狂叫走,解諸熱毒邪熱,小兒驚癇等証。

黃芩(百兩) 寒水石 磁石 石膏 滑石(研,各二斤)
以上用水一石,煮至四斗,去渣,入下項藥︰

甘草(炙,八兩) 青木香 生犀角屑 羚羊角屑 沉香(各五兩) 丁香(一兩) 升麻 玄參(各一斤)
以上再煮,至一斗五升,入下項藥︰

硝石(芒硝亦可,二斤) 朴硝(擇淨者,十斤)
以上入前藥汁中,微火煎,柳枝不住手攪,候有七斤,拋放水盆中,半日,待藥凝定,入下項藥,攪令勻。

朱砂(三兩) 當門子(即麝香,一兩二錢半)
上煎成霜雪紫色,每服一錢或二錢,涼水調下。大人小兒,臨時以意斟酌加減多寡服之,並食後服。

妙香丸(局方) 治時疫傷寒,解五毒潮熱積熱,及小兒驚癇等証。

巴豆(取淨,三百五十粒) 牛黃 片腦 膩粉 麝香(各七錢五分) 辰砂(九兩) 金箔(九十片)
上研極細,煉蠟六兩,入蜜七錢五分,同煉令勻,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小兒綠豆大二丸,白湯下。

《拔萃方》

無金箔,有水銀, 砂,治久遠成積。

按︰ 砂不可輕用,製煉不精則害人,慎之﹗

瀉心湯(局方) 治心經蘊熱。

上以黃連一味為細末,水調服之。

麥門冬湯(千金) 治諸病後,火熱乘肺,咳唾有血,胸脅脹滿,上氣喘急,羸瘦,五心煩熱,渴而煩悶。

麥門冬(去心) 桑白皮(蜜炒) 生地黃(各七分) 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 紫菀茸 桔梗 淡竹葉 麻黃(各五分) 五味子 甘草(各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愚按︰此方曰病後火熱乘肺,麻黃其可用乎?曰渴而煩悶,半夏亦不用可也。宜去此二味,加貝母、天門冬,方為穩當也。

梔子仁湯(河間) 治發熱潮熱,發狂煩躁,面赤咽痛。

梔子仁 赤芍藥 大青 知母(各五分) 升麻 黃芩 石膏(各一錢) 杏仁(湯煮去皮尖,七分半) 柴胡(一錢二分) 生甘草(一錢) 豆鼓(五十粒)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去渣溫服。

當歸龍薈丸(河間) 治腎水陰虛,風熱蘊積,時發驚悸,筋惕搐搦,神昏不寧,榮衛壅滯,頭目昏眩,肌肉,胸膈咽嗌不利,腸胃燥澀,躁擾狂越,罵詈驚駭,火熱等証。

當歸 草龍膽 梔子仁 黃連 黃柏 黃芩(各一兩) 大黃 青黛 蘆薈(各五錢) 木香(一錢) 麝香(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

三黃丸(河間) 治三焦火盛,消渴,不生肌肉。

大黃 黃連 黃芩(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白湯送下。服至一月,行及奔馬。

(丹溪活套)云︰凡去上焦濕熱,須酒洗黃芩以瀉肺火。如肺有實熱,宜用;如虛熱而用黃芩,則傷肺氣。須先用天門冬保定肺氣,然後用之。如去中焦濕熱與痛,須用黃連以瀉心火。若中焦有實熱,宜用;若脾胃氣虛不得轉運,及中焦有鬱熱者,當用茯苓、白朮、黃芩、葛根代之。如胸中煩熱,須用梔子。實熱者,切當;若虛煩,須用補藥為主,人參、白朮、黃芩、芍藥、茯苓、麥門冬、大棗之類。如下焦有濕熱腫痛、並膀胱有火邪者,須用酒洗防己、草龍膽、黃柏、知母之類,固是捷藥。若肥白人氣虛者,宜用白朮、蒼朮、南星、滑石、茯苓之類。如黑瘦之人,下焦有濕熱腫痛者,必用當歸、紅花、桃仁、牛膝、檳榔等藥。柴胡瀉肝火,須用片芩佐之。片芩又能瀉肺火,須用桑白皮佐之。若鼠尾者,能瀉大腸之火。黃連瀉心火。若用豬膽汁拌炒,更以草龍膽佐之,大能瀉膽中之火。白芍藥瀉脾火。若冬月用,必以酒浸炒,蓋其性之酸寒也。知母、黃柏瀉腎火,又瀉膀胱之火。梔子瀉三焦之火。在上、中二焦,連殼用。在下焦,須去殼,水洗去黃漿,炒焦色,研細用之。人中白非獨瀉肝火,又能瀉三焦火及膀胱之火,從小便中出,蓋膀胱乃此物之故道也。

(祖傳方)

人中白散 治陰虛火盛,及五心煩熱等証。

人中白(二兩) 黃柏(鹽酒拌炒褐色) 生甘草 青黛(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童子小便調服。

醫案

駱氏婦,年四十餘,夜間發熱,早晨退,五心煩熱,無休止時,半年後求予治。六脈皆數,伏而且牢,浮取全不應。

予與東垣升陽散火湯,四帖而熱減大半,胸中覺清快勝前。再與二帖,熱悉退。後以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少佐以炒乾薑,服二十餘帖全安。

郁証

《內經》曰︰木郁達之,火鬱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張子和曰︰木郁達之,謂吐之令其條達也。

火鬱發之,謂汗之令其疏散也。土郁奪之,謂下之令無壅礙也。金郁泄之,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折之,謂抑之製其沖逆也。此治五郁之大要耳。我丹溪先生觸類而長之,而又著為六郁之証,所謂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諸病生焉,此發前人之所未發者也。夫所謂六郁者,氣、濕、熱、痰、血、食六者是也。或七情之抑遏,或寒熱之交侵,故為九氣怫郁之候。或雨濕之侵凌,或酒漿之積聚,故為留飲濕鬱之疾。又如熱郁而成痰,痰鬱而成癖,血鬱而成,食鬱而成痞滿,此必然之理也。又氣鬱而濕滯,濕滯而成熱,熱郁而成痰,痰滯而血不行,血滯而食不消化,此六者皆相因而為病者也。是以治法皆當以順氣為先,消積次之,故藥中多用香附、撫芎之類,至理存焉,學人宜知此意。

 

脈法

脈多沉伏,氣鬱則必沉而澀,濕鬱則脈必沉而緩,熱郁脈必沉數,痰鬱脈必弦滑,血鬱脈必芤而結促,食鬱脈必滑而緊盛,郁在上則見於寸,郁在中則見於關,郁在下則見於尺,左右亦然。

脈或結,或促,或代。

滑氏《診家樞要》曰︰氣血食積痰飲,一有留滯於其間,脈必因之而止節矣,但當求其有神,何害之有。夫所謂有神者,即經所謂有中氣也。

方法

丹溪曰︰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其証有六︰曰氣鬱,曰濕鬱,曰熱郁,曰痰鬱,曰血鬱,曰食鬱。氣鬱(戴氏曰︰胸脅痛,脈沉)︰香附(此味而能橫行胸臆間,必用童便浸,焙乾用,否則燥)、蒼朮(米泔浸五、七次)、撫芎(即蘼蕪芎 苗頭小塊,氣脈上行,故能散郁也)。濕鬱(戴氏曰︰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蒼朮、白芷、川芎、茯苓。熱郁(戴氏曰︰目瞀,小便赤,脈沉散)︰梔子、青黛、香附、蒼朮、撫芎。痰鬱(戴氏曰︰動則喘,寸口脈沉滑)︰海石、香附、南星、栝蔞子。血鬱(戴氏曰︰四肢無力,大便紅,脈沉)︰桃仁、紅花、青黛、川芎、香附。食鬱(戴氏曰︰咽酸腹悶,不能食,左寸脈平和,右寸脈緊盛)︰香附、蒼朮、山楂、神曲、針砂(醋炒)或保和丸。

諸郁藥,春加防風,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凡藥在中焦,以蒼朮、撫芎開提其氣以升之。假令食在氣上,氣升則食降。餘仿此。

越鞠丸(一名芎朮丸。)
神曲(炒) 香附(童便浸一宿) 蒼朮 川芎 梔子(炒)
上為細末,水丸綠豆大,每服五、七十丸,溫水下。

生韭飲 治食鬱久則胃脘有瘀血作痛,大能開提氣血。

生韭葉(一握,搗取自然汁一盞)
上先以生桃仁連皮細嚼十數個,後以韭汁送下。

六郁湯 解諸郁。

陳皮(去白,一錢) 半夏(湯泡七次) 蒼朮(米泔浸) 撫芎(各一錢) 赤茯苓 梔子(炒,各七分) 香附(二錢) 甘草(炙,五分) 砂仁(研細,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如氣鬱,加烏藥、木香、檳榔、紫蘇、乾薑,倍香附、砂仁。
如濕鬱,加白朮,倍蒼朮。如熱郁,加黃連,倍梔子。
如痰鬱,加南星、枳殼、小皂莢。
如血鬱,加桃仁、紅花、牡丹皮。如食鬱,加山楂、神曲、麥 面。

升發二陳湯 治痰鬱,火邪在下焦,大小便不利。此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陳皮(去白,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 撫芎(一錢) 升麻 防風 柴胡(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七條)

升陽散火湯(東垣) 治熱郁。

火鬱湯(東垣,二方並見火門。)

醫案

一男子,年二十九歲,三月間,房事後騎馬渡溪,遇深淵沉沒,幸得馬健無事,連濕衣行十五裡抵家。次日憎寒壯熱,肢節煩疼,似瘧非瘧之狀。一醫作虛証治,而用補氣血藥,服月餘不效。又易一醫,作勞瘵治,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地骨皮,及丹溪大補陰丸倍加紫河車服至九月,反加滿悶不食。乃顧倩有乳婦人在家,止吃人乳汁四、五杯,不吃米粒。召予診視,六脈皆洪緩,重按若牢,右手為甚。予作濕鬱處治,用平胃散,倍蒼朮,加半夏、茯苓、白朮、川芎、香附、木通、砂仁、防風、羌活,加薑煎服。黃昏服一帖,一更時又進一帖,至半夜,遍身發紅丹如癮疹,片時遂沒而大汗。索粥,與稀粥二碗。由是諸病皆減,能食。仍與前方,服三帖。後以茯苓滲濕湯倍加白朮,服二十餘帖平安。

痰飲

《內經》曰︰諸氣憤郁,皆屬肺金。蓋肺氣鬱則成熱,熱盛則生痰。丹溪曰︰自郁成積,自積成痰,痰挾瘀血,遂成窠囊,此為痞、為痛、為噎膈翻胃之次第也。王隱君曰︰痰証古今未詳,方書雖有懸飲、留飲、支飲、痰飲諸飲之異,而莫知其為病之源。或頭風目昏。眩運耳鳴,或口眼蠕動,眉棱耳葉瘙癢,或四肢游風腫硬,似痛非痛,或為齒頰癢痛,牙床浮腫而痛癢不一,或噯氣吞酸,嘈雜嘔噦,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色似煤,形如破絮桃膠蜆肉之類,或心下如停冰雪,心頭冷痛時作,或夢寐奇怪鬼魅之狀,或足腕酸軟,腰背卒痛,或四肢骨節煩疼,並無常所,乃至手麻臂痛,狀若挫閃,或脊中每有一掌如冰凍之寒痛者,或渾身習習如蟲行者,或眼沿澀癢,口糜舌爛,甚為喉閉等証,又或繞項結核,似 非,或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悶,有如煙氣上沖,頭面烘熱,或為失志顛狂,或為中風癱瘓,或為勞瘵荏苒之疾,或為風痺及腳氣之候,或心下怔忡,驚悸如畏人將捕,或喘嗽嘔吐,或嘔冷涎綠水黑汁,甚為肺癰腸毒便膿攣跛,其為內外疾病,非止百端,皆痰之所致也。蓋津液既凝為痰為飲,而洶涌上焦,故口燥咽乾;流而之下,則大小便閉塞,面如枯骨,毛髮焦乾。婦人則經閉不通,小兒則驚癇搐搦。治法宜先逐去敗痰,然後看虛實調理,故製沉香滾痰丸,為通治三焦痰飲之要藥也。愚竊以其論証固詳,不問虛實而以一峻藥攻之,恐未中乎肯綮也歟。

蓋資稟有濃薄,病邪有淺深,一或失手,何以收救。故丹溪有曰︰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虛,則痰反易生而多矣。又曰︰中焦有食積與痰而生病者,胃氣亦賴所養,卒不可便攻,攻盡則愈虛而病劇。夫滾痰丸,止可投之於形氣壯實、痰積膠固為病者;若氣體虛弱之人,決不可輕用也。慎之慎之﹗

脈法

《要略》云︰脈雙弦者,寒飲也。(或大下後善虛。)其脈偏弦者,飲也。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又云︰脈浮而細滑者,傷飲。脈弦數有寒飲,春夏難治。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走痛,脈沉者,有留飲。

陳無擇云︰飲脈皆弦微沉滑。
或云︰左右手關前脈浮弦大而實者,膈上有稠痰也,宜吐之自愈。
病患百藥不效,關上脈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炭煙熏黑者,亦痰也。
丹溪曰︰久得澀脈,痰飲膠固,脈道阻澀也。卒難得開,必費調理。

方法

丹溪曰︰有熱痰,有濕痰,有酒痰,有食積痰,有風痰,有寒痰,有老痰。
熱痰,用青黛、黃連及用青礞石丸最捷。
濕痰,身多軟,而重用蒼朮、白朮。又曰︰濕痰,用黃芩、香附、半夏、貝母。熱痰,加栝蔞、青黛。
酒痰,用栝蔞、青黛,蜜丸噙化。
食積痰,用神曲、麥牙、山楂,或化痰丸、消積藥攻之。
風痰,用南星、白附子。
寒痰用半夏。(盧氏注曰︰凝結清冷,其狀若寒,非寒也。然亦有用溫藥者,蓋寒因熱用,使引導無捍格也。)
老痰,用海石、香附、半夏、栝蔞、五倍子。一云︰五倍子佐他藥,大治頑痰。

痰結核在咽喉,嗽而不能出,化痰藥加鹹能軟堅之味,栝蔞仁、杏仁、海石、桔梗、連翹,少佐以朴硝、薑汁,蜜丸噙化。
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痰在四肢,非竹瀝不行。痰在腸胃間,可下而愈。痰之為物,隨氣升降,故無處不到。
脈浮當吐,痰在膈上必用吐,膠固稠濁必用吐,痰在經絡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發散之義。

凡吐法,宜先升提其氣,用防風、山梔、川芎、桔梗、芽茶、生薑之類,或就以此藥探吐。吐時,須先以布勒腰腹,而於不通風處行之。

吐法,用蘿卜子半升擂,和以漿水一碗,去渣,入少油與蜜,溫服。或用蝦半斤,入醬、蔥、薑等物料,水煮,先吃蝦,後飲汁,少時以鵝翎探吐。其鵝翎須先以桐油浸,而以皂角水洗,晒乾待用。如服瓜蒂、藜蘆等藥,不用探法,自吐。

凡虛弱人,中焦有痰,胃氣亦賴所養,卒不可便攻,攻盡則愈虛。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虛,則痰反易生而多。

許學士用蒼朮治痰挾瘀血成窠囊,行痰極效。(即神朮丸也。)
油炒半夏,大治濕痰,又治喘、心痛,粥丸,生薑湯下。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六條)

燥濕痰星夏丸

南星 半夏(各一兩) 海蛤粉(三兩)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青黛為衣,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送下。

中和丸 治濕痰氣熱。

蒼朮 黃芩 半夏 香附(各等分)
上為細末,薑汁調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送下。

小胃丹

上可取胸膈之痰,下可利腸胃之痰。能損胃不食,胃氣虛而少食者,不可用。

大黃(酒拌,濕紙裹,煨熟焙乾,再以酒炒潤,一兩五錢) 黃柏(炒褐色,二兩) 甘遂(麵裹煨熟,去面。) 大戟(長流水煮一時許,洗淨晒乾用) 芫花(醋拌經宿,炒黑勿焦,各一兩)
上為細末,粥丸麻子大,每服十丸,溫湯送下。

墜痰丸 能利痰,從穀道中出。

風化硝 枳實(麩炒黃色) 黑牽牛(取頭末,五錢) 生白礬(三錢) 豬牙皂角(去皮弦酥炙黃,三錢)
一本有貝母三錢
上為細末,萊菔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雞鳴時服,先見屎,次見痰(古方無硝、枳,而用水丸,分兩亦不同。)

青礞石丸 能化痰降痰。一云治食積,去濕痰。

青礞石(敲碎如骰子大,以焰硝同入鍋, 黃色) 茯苓 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 南星(慢火煨裂) 黃芩(各五錢) 風化硝(三錢,盆淨者,冬月以絹袋盛,懸風前化之)
上為細末,神曲糊入薑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送下。此藥重在風化硝。
一方加蒼朮五錢,滑石一兩。一方無南星,有白朮。一方有枳實,倍青礞石。

枳實瀉痰,能沖牆倒壁。黃芩治痰,假其下火也。天花粉,大能降上膈熱痰。海粉,熱痰能降,濕痰能燥,頑痰能消。

人中黃,飯丸,如綠豆大,每服十數丸,白湯送下,能降陰火,清痰,又治食積。
痰因火盛逆上,治火為先,白朮、黃芩、石膏之類。
凡久病,陰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補血製相火,其痰自除,血藥必用薑汁傳送。
痰成塊、吐咯不出、氣鬱滯者,難治。
脾虛者清中氣,二陳湯加白朮之類,兼用提藥。
實脾土,燥脾濕,是治其本。

二陳湯 一身之痰都管,治痰之要藥也。欲下行加引下藥,上行加引上藥(引上,柴胡、升麻、防風之類。引下,黃柏、木通、防己之類)。又曰︰二陳加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陳皮(去白,一錢) 半夏(湯泡七次,二錢)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以上丹溪方法又七條)

導痰湯(局方) 治風濕痰等証。

半夏(二錢,湯泡七次) 南星(煨裂) 橘紅(去白) 枳殼(麩炒黃色)甘草(炙) 茯苓(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如久嗽肺燥熱者,去半夏,加五味子九枚,杏仁五分。

千緡湯(局方) 治風痰壅盛。

半夏(湯泡七次,七個四破) 皂角(一寸,去皮炒黃) 甘草(炙,一寸)
上細切,作一服,入生薑三片,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利膈化痰丸(丹溪)

南星(煨裂) 蛤粉 半夏(湯泡) 貝母(去心) 栝蔞仁(去殼) 香附(去皮,童便浸) 皂角(去皮弦) 杏仁(去皮尖,炒) 青黛(各等分)
上以前六味研為細末,卻以皂角杵碎煎濃汁,擂杏仁如泥,再以薑汁和蒸餅為丸,如綠豆大,青黛為衣,每服五十丸,薑湯送下。

滾痰丸(王隱君方) 治濕熱、食積,成窠囊、老痰。

大黃(酒拌蒸) 黃芩(去朽,各半斤) 沉香(五錢) 礞石(硝 黃金色,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強弱,加減丸數。

神朮丸(丹溪) 治痰飲。

蒼朮(一斤,米泔浸) 生芝麻(五錢,用水二小盞研細取漿) 大棗(十五枚,煮肉研細)
上以蒼朮焙乾為末,然後以芝麻漿及棗肉和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湯下。

黃芩利膈丸(東垣) 除胸中熱,利膈上痰。

生黃芩 炒黃芩(各一兩) 半夏(湯泡七次) 澤瀉(去毛) 黃連(各五分) 天南星(煨裂) 枳殼(麩炒)陳皮(去白,各三錢) 白朮(二錢) 白礬(五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入薑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遠溫水下。忌酒及濕面。

蠲飲枳實丸(丹溪) 逐飲消痰,導滯清膈。

枳實(麩炒) 半夏(泡) 陳皮(去白,各三兩) 黑丑(半斤,取頭末三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送下。

十棗湯(仲景) 治懸飲內痛。

芫花(醋炒黑色) 甘遂(面包水煮) 大戟(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水一升半,煮大棗十枚,至八合,去渣,調藥末,強人一錢,弱人五分,平旦服之。不下,更加五分。

下後,以糜粥調養之。河間曰︰芫花之辛以散飲,大戟之苦以泄水,其甘遂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乃泄水飲之聖藥也。然亦有大毒,人虛者不可輕用。

三花神 丸 治一切濕熱沉積痰飲變生諸病,或風熱燥郁,肢體麻痺,走注疼痛,風痰涎嗽,氣血壅滯,不得宣通等証。人壯 氣實者,可服。

甘遂(依前製) 大戟 芫花(醋拌濕炒,各五錢) 黑丑(二兩,取頭末) 大黃(一兩)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日三服,加至快利,利後須服,至病根盡除為度。痞悶極甚者,若便多服,則頓攻不開,轉加痛悶,則當初服二丸,每服加二丸,至快利即止。

控涎丹(三因方) 治患胸背脅頸項及手足腰胯隱痛不忍,筋骨牽引釣痛,時時走易,乃是痰涎在胸膈間,隨氣升降,於經絡中作楚而然。或手足冷痺,氣脈不通,誤認為癱瘓者。

甘遂(去心,依前製) 大戟(去皮) 白芥子(主上氣發汗,胸膈有冷痰)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下,食後臨臥服,量病患虛實加減丸數。
一方名妙應丸,治驚痰,加朱砂為衣。痛甚者,加全蠍。
酒痰,加雄黃、全蠍。
驚氣痰成塊者,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莪朮。

臂痛,加木鱉子霜、桂心。熱痰,加盆硝。寒痰,加丁香、胡椒、肉桂。

半夏丸 治肺熱痰嗽。

栝蔞仁(另研) 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焙開,各一兩)
上為細末和勻,薑汁打糊為丸服。

取竹瀝法︰大治熱痰,及能養血清熱。有痰厥不省人事幾死者,得竹瀝灌之遂蘇,誠起死回生藥也。

用水竹、早 竹(俗名雷竹。蘇東坡曰︰淡竹對苦竹為文耳,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我丹溪先生存日,只用此二竹。蓋取其為諸竹中之最淡者,以其筍味之甘淡也),截長二尺許,每段劈作四片,以薄磚二塊排定,將竹片架於磚上,兩頭露一、二寸,下以烈火迫之,兩頭以盆盛瀝,六分中加薑汁一分服之。痰熱甚者,止可加半分耳。

取荊瀝法︰能治熱痰,功勝竹瀝,但不補耳。

用黃荊截作短片,炙取瀝,同上法。

(丹溪活套)云︰二陳湯,一身之痰,無所不治。但在上加引上藥,在下加引下藥。如偏頭痛在右,本方加川芎、白芷、防風、荊芥、薄荷、升麻之類;在左,本方合四物湯,亦加防風、荊芥、薄荷、細辛、蔓荊子、柴胡、酒片芩之類。頂痛者,本方加川芎、 本、升麻、柴胡、蔓荊子、細辛、薄荷等藥。如痰在腰胯膝下腫痛,本方加蒼朮、防己、木通、黃柏、萆 、川牛膝之類。如痰在胸腹中作痛或痞滿,本方加白朮、神曲、麥芽、砂仁之類。如痰在脅下作痛,或漉漉有聲,本方加柴胡、青皮、川芎、芍藥之類。如痰在經絡中,或胸背手足臂膊作痛者,上加防風、羌活、葳靈仙,在下加防己、牛膝、木通之類,冬月加烏、附行經。如風痰壅盛,喘急咳咳不寧,本方加防風、羌活、南星、枳殼、皂角之類。如熱痰為病,腹脹喘滿,本方加黃芩、黃連、梔子、栝蔞仁、滑石、石膏、竹瀝之類。如濕痰,身重倦怠,本方加蒼朮、白朮、南星之類。如酒痰,本方加葛根、枳 、砂仁、神曲、麥芽之類。寒痰,本方加乾薑、附子、益智、草豆蔻之類。氣痰,本方加木香、檳榔、砂仁、枳殼、烏藥、香附之類。燥痰,本方加栝蔞仁、杏仁、貝母、五味子之類。陰虛咯血痰嗽,本方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黃柏、貝母、款冬花、紫菀、馬兜鈴之類。如痰在中焦,作噯氣吞酸,胃脘當心而痛,或嘔清水,惡心等証,本方多加白朮、蒼朮、神曲、麥芽、川芎、砂仁、草豆蔻、枳實、豬苓、澤瀉、黃連、吳茱萸、梔子仁、木香、檳榔之類,作丸服之。

醫案

予侄婦何氏在室時,四月間因多食青梅,得痰飲病,日間胸膈中大痛如刀錐,至晚胸中痛止而膝○大痛,蓋痰飲隨氣升降故也。一醫作胃寒治,用乾薑、良薑、官桂、烏、附、丁、沉輩,及煮胡椒粥間與。病日刷,加之口渴,小水淋澀。求予治,診其六脈洪數而滑,予作清痰處治,令其急烹竹瀝服。三日口不渴,小水亦不淋澀,但胸中與膝互痛如舊。用蘿卜子研汁,與半碗,吐痰半升許,至夜痛尤甚於前,正丹溪所謂引動其猖狂之勢耳。次日用人參蘆一兩,逆流水煎服,不吐。又次日與苦參煎湯服,又不吐;又與附子尖、桔梗蘆,皆不吐。一日清晨,藜蘆末一錢,入麝香少許,酸漿水調與,始得大吐,至次日天明,吐方定,前後得頑痰及稠飲一小桶許,其痛如脫,後以軟粥將理而安。

咳嗽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臟之咳延久,乃移於六腑。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生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脾濕者,秋傷於濕,積於脾也。故《內經》又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大抵素秋之氣宜清肅,反動之,氣必上沖而為咳,甚則動於脾濕,發而為痰焉。又曰︰寒、暑、燥、濕、風、火,六氣皆令人咳,惟濕病痰飲入胃,留之而不行,上入於肺,則為咳嗽。假令濕在心經,謂之熱痰;濕在肝經,謂之風痰;濕在肺經,謂之氣痰;濕在腎經,謂之寒痰,為患不同,宜隨証而治之。是故咳而無痰者,以辛甘潤其肺。夫欲治咳嗽者,當以治痰為先;治痰者,必以順氣為主。是以南星、半夏勝其痰,而咳嗽自愈;枳殼、橘紅利其氣,而痰飲自降。痰盛而能食者,小承氣湯微下之;痰盛而不能食者,濃朴湯疏導之。夏月嗽而發熱者,謂之熱嗽,小柴胡加石膏、知母;冬月嗽而發寒熱,謂之寒嗽,小青龍湯加杏仁。此治法之大要也,學人不可不知。

 

脈法

關上脈微為咳。肺脈微急為咳而唾血。脈弦澀而咳為少血。脈緊者為肺寒。雙弦者寒。脈浮而緊者為虛寒。脈浮而緩者傷風。脈細者濕。脈數為熱。脈沉數為實熱。脈弦為水。偏弦為飲。脈沉為留飲。洪滑多痰。

咳,脈浮直者生。脈浮濡者生。脈緊者死。沉小伏匿者死。咳而羸瘦,脈堅大者死。咳而脫形發熱,脈小堅急者死。凡肌瘦脫形,熱不去,咳嘔,腹脹且泄,脈弦急者,皆死証也。

方法

丹溪曰︰咳嗽有風寒,有火,有勞,有痰,有肺脹。

風寒者,主發散行痰,二陳湯加麻黃、杏仁、桔梗之類。(戴氏曰︰風寒者,鼻塞聲重惡寒是也。)
風寒鬱熱於肺,夜嗽者,三拗東加知母。脈大而浮,有熱,加黃芩、生薑。

寒嗽,古方有以生薑切作薄片,焙乾為末,糯米糊為丸,如芥子大,空心清米飲下三十丸。

聲啞屬寒(寒包熱也,此言感寒而嗽者),宜細辛、半夏、生薑,辛以散之。

風入肺久嗽者,用鵝管石、雄黃、蔚金、款冬花為末,以生薑一片置舌上,以藥末拌艾,於薑上灸之,取煙入喉中愈。一方有南星、佛耳草,無蔚金(此即煙筒法,小異。)
治嗽煙筒方,用鵝管石、雄黃、款冬花、佛耳草為末,以雞子清劇紙上,卷藥末作筒,燒煙,以口銜,吸煙入喉,薑湯送下。

喘嗽遇冬則發,此寒包熱也,解表熱自除。枳殼、桔梗(各一錢)、麻黃、防風、甘草、陳皮、紫蘇、木通、黃芩(各等分)。如嚴寒,去黃芩,加杏仁五分。

感冷則嗽,膈上有痰,二陳湯加炒枳殼、黃芩、桔梗、蒼朮、麻黃、木通、生薑。

火者,主降火清金化痰,黃芩、海石、栝蔞、青黛、桔梗、半夏、香附、訶子、青皮之類(戴氏曰︰有聲痰少面赤是也),蜜丸噙化。

乾咳嗽者,系火鬱之甚,難治,乃痰鬱火,邪在肺中,用苦梗以開之,下用補陰降火,不已則成勞,須行倒倉法,此証不得志者有之。

有痰因火逆上者,必先治火,然亦看痰火孰急,若痰急,先治痰而後降火也。

勞者,主補陰清金,四物湯加竹瀝、薑汁。(戴氏曰︰盜汗出,兼痰多作寒熱是也。)
陰虛火動而嗽,四物合二陳,順而下之。(加炒黃柏、知母尤佳。)
陰虛喘嗽或吐紅者,四物湯加知母、黃柏、五味子、人參、麥門冬、桑白皮、地骨皮。

好色之人,元氣虛弱,咳嗽不愈,瓊玉膏最捷。

肺虛甚者,人參膏以生薑、陳皮佐之,有痰加痰藥,此好色腎虛者有之。

久嗽、勞嗽,用貝母、知母各一兩,以巴豆同炒黃色,去巴豆,再用白礬、白芨各一兩為末,以生薑一片蘸藥,睡時噙化,藥盡嚼薑咽之。麥門冬、陳皮、阿膠珠各等分,蜜丸噙化。又方有人參、五味子。

咳嗽聲嘶啞,乃血虛受熱,用青黛、蛤粉蜜調服之。

《醫說》內一方治痰嗽,用蚌粉新瓦上炒通紅,拌入青黛少許,以淡 水滴入麻油數點調服。

痰者,主豁痰。(戴氏曰︰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是也。)
痰嗽,用半夏、栝蔞子各五兩,貝母、桔梗各二兩,知母一兩,枳殼一兩半,為細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服。

一方︰黃芩一兩半酒洗,白芥子去殼、滑石各五錢,貝母、南星各一兩,風化硝二錢半,薑汁浸,蒸餅為丸,青黛為衣。

痰多喘嗽,白朮、半夏、蒼朮、香附、杏仁各一兩,黃芩五錢,為末,薑汗調麵糊為丸服。

痰嗽因酒傷肺,栝蔞仁、杏仁俱杵如泥,黃連為末,以竹瀝入紫蘇葉煎,再入韭汁調丸服。一方用青黛、栝蔞,蜜丸噙化以救肺。

久嗽,有積痰留肺脘中如膠,氣不能升降,或挾溫與酒而作,茜根(俗名過山龍,童便浸)、僵蠶、炒海粉、栝蔞仁、蜂房、杏仁、神曲為末,薑汁、竹瀝調,噙化。

痰嗽氣急,蒼朮三兩,香附一兩半,蘿卜子蒸、杏仁、栝蔞仁、半夏各一兩,黃芩、茯苓各五錢,川芎三錢,丸服。

嗽而有痰,宜灸天突穴、肺 穴,以泄火熱,瀉肺氣。

食積痰嗽發熱,半夏、南星為君,栝蔞、蘿卜子為臣,青黛、海石、石 為使,薑汁浸,蒸餅丸服。

食積痰嗽,三補加二母炒為末,丸如椒核大,以竹瀝、藕汁吞之。(三補,芩、連、柏也。二母,知、貝母也。)
肺脹者,主收斂。(戴氏曰︰動則喘滿、氣急聲重者是也。)
肺因火傷極,遂成郁遏脹滿,用訶子為君,佐以海粉、香附、青黛、杏仁之類。

肺脹,郁遏不得眠者,難治。

凡嗽,春是春升之氣,夏是火炎於上,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束,用藥發散之後,必以半夏等藥,逐去其痰,庶不再作。

早晨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流入肺中,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上半日嗽多者,胃中有火,知母、石膏降之。午後嗽多者,屬陰虛,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先降其火。黃昏嗽多者,火氣浮乘肺,不宜用涼劑,以五味子、五倍斂而降之。

嗽而脅痛,宜以青皮疏肝氣,後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薑汁。一云︰實者,白芥子之類。
嗽而心煩不安,六一散加辰砂服。
嗽而失聲,潤肺散。

訶子肉 五倍子 五味子 黃芩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蜜丸噙化。

(以上丹溪方法凡三十八條)

嗽而無聲有痰方(河間)

半夏 白朮 五味子 防風 枳殼 甘草(各等分)

嗽而有聲無痰方(河間)

生薑 杏仁(泡去皮尖) 五味子(九枚) 升麻 防風 桔梗(各等分) 甘草(炙,二分)

嗽而有聲有痰方

白朮 半夏 五味子 防風
久不愈,加枳殼、阿膠珠各等分。

寒熱交作而痰嗽者,小柴胡加知母之類。一方加白芍藥、五味子、桑白皮。

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嗽嘔吐喘促,瀉白散加青皮、五味子、人參、茯苓、粳米。

熱嗽胸滿,小陷胸湯(方見傷寒門。)
治嗽劫藥,五味子湯

五味子(五錢) 甘草(一錢半) 五倍子 風化硝(各一錢)
上為末,蜜丸噙化。或用訶子、百藥煎、荊芥穗、蜜丸噙化。

治嗽最要分肺虛肺實。若肺虛久嗽,宜五味子、款冬花、紫菀、馬兜鈴之類以補之;若肺實有火邪,宜黃芩、天花粉、桑白皮、杏仁之類以瀉之。

東垣曰︰治嗽必用五味子為君,然有外邪者驟用之,恐閉住其邪氣,必先發散之,而後用之可也。

治嗽用呵子,味酸苦有收斂降火之功。五味子收肺氣,乃火熱必用之劑。杏仁散肺氣風熱,然肺實有熱因於寒者為宜。桑白皮瀉肺氣,然性不純良,用之多者當戒。或用馬兜鈴,以其去肺熱補肺也。多用生薑,以其辛能發散也。栝蔞子甘,能補肺潤肺降氣,胸中有痰者,以肺受火逼,失降下之令,今得甘緩潤下之助,則痰自降,宜其為治嗽之要藥也。

瓊玉膏(丹溪) 治虛勞、乾咳嗽。

人參(十二兩) 沉香 琥珀(各五錢) 白砂蜜(五斤,煎沸去沫) 白茯苓(去皮淨者,二十五兩) 生地黃(去蘆淨者,十斤,洗淨銀石器內,杵細,取自然汁,大忌鐵器)

仙曰︰今予所製此方,加沉香、琥珀二味,其功效異於世傳之方。

上以人參、茯苓、沉香、琥珀俱為細末,先將地黃汁與白砂蜜攪勻,用密絹濾去細渣,入藥末攪勻,入好瓷瓶或銀瓶內,用綿紙十數層,外加箭箬包封,扎瓶口,入砂鍋內或銅鍋內,以長流水浸沒瓶頸,用桑柴文武火煮三晝夜取出,換蠟紙數重包扎瓶口,浸沒井中半日,以出火毒,提起,仍入前鍋內煮半日,以出水氣,然後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前、後,取一、二匙,用溫酒一盞調服。不飲酒人,白湯亦可。……。

九仙散(局方) 治一切咳嗽、久嗽,乃擊其惰歸之藥也。

人參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阿膠(炒成珠) 五味子(各一錢) 烏梅(一個) 貝母(五分) 罌粟殼(去穰蒂蓋,蜜炙,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三拗湯(局方) 治風寒咳嗽喘急。

麻黃(不去根節) 甘草(生用) 杏仁(不去皮尖,另研細,各一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痰清乃止。

溫肺湯(局方) 治肺感寒邪,咳嗽吐痰。

半夏(泡) 陳皮(去白) 五味子 乾薑(泡) 桂心(各五分) 杏仁(去皮,炒研,五分) 北細辛 阿膠(炒成珠) 甘草(炙,各二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愚按︰此方乃冬月寒冷之時,觸冒寒邪而未鬱熱者,極效。如久嗽鬱熱者,切不可用。

杏蘇飲(局方) 治上氣喘嗽,面目浮腫。

紫蘇葉(七分) 五味子 大腹皮(酒洗淨) 烏梅肉 杏仁泥(各五分) 陳皮(去白) 桔梗 麻黃(去根節)柔白皮(蜜炙) 阿膠珠(各二分半) 紫菀茸(三分半) 甘草(炙,一分)
上細切,加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丹溪活套)云︰二陳湯治咳嗽,去痰代病根之藥也,除陰虛血虛火盛乾咳嗽者勿用。如血虛有痰者,本方合四物湯,加五味子、麥門冬、栝蔞仁之類。如傷風邪咳嗽,本方加南星、枳殼、防風、荊芥、前胡、細辛、旋複花之類。如傷寒邪咳嗽,本方加麻黃、杏仁、桔梗、乾薑、桂枝之類。如傷熱邪咳嗽,本方加黃芩、薄荷、知母、石膏、桔梗之類。

如先傷風寒鬱熱,久嗽不已,欲成勞者,本方加知母、貝母、款冬花、紫菀、五味子、天麥二門冬、馬兜鈴、當歸、生地黃之類。如傷風寒,喘嗽並作,本方加麻黃、杏仁、防風、荊芥、枳殼、桑白皮、桔梗、地骨皮、紫蘇之類。如咳嗽聲嘶,引兩脅痛不可忍者,本方加芎、歸、芍藥、青皮、柴胡、草龍膽、黃芩、竹茹之類。如年久喘嗽,遇風寒則發作者,本方加紫菀、款冬花、桑白皮、杏仁、五味子、知母、石膏之類。不問風寒鬱熱,勞嗽久嗽,曾先服麻黃、杏仁、防風等藥,病雖退減而病根未除者,本方加粟殼、烏梅、阿膠、五味子、栝蔞仁之類,可一服而愈。凡諸嗽,須分氣虛、氣實、新、久用藥。如新咳嗽挾虛者,可用人參;風寒邪甚者,則不可用;如久嗽已鬱熱者,切不可用人參,反增喘滿嗽劇。如肺虛久嗽,加五味子、款冬花、紫菀茸、馬兜鈴之類以補之。若肺實而有火邪者,宜桑白皮、片黃芩、天花粉、杏仁、枳殼、桔梗之類以瀉之。

(祖傳方)

潤肺除嗽飲 治遠年咳嗽如神。

人參 杏仁 生甘草 薄荷(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款冬花 紫菀茸 麻黃 陳皮(去白) 石膏( ) 桔梗 半夏 桑白皮(蜜炙) 枳殼(麩炒) 烏梅 粟殼(去穰,蜜炙,各等分)
上細切,加生薑三片,細茶一撮,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服。

三聖丹 治久嗽極效。

天南星(泡製,一兩) 半夏(湯泡七次,二兩) 甘草(生用,五錢)
先以星、夏二味研為細末,用生薑自然汁拌勻, 作曲,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五日取出,再同甘草共研為細末,別取淡竹瀝一碗,將前藥末用竹瀝拌勻作餅子,焙乾,又將竹瀝沃濕,又焙乾,如此沃焙十數次,待竹瀝盡為度,研為極細末,用白沙蜜調如餳,每臨臥,抄一匙於口內噙化下,再用竹瀝漱口咽之。

哮喘

《內經》曰︰諸逆沖上,皆屬於火。又曰︰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河間曰︰火氣甚為夏熱,衰為冬寒,故病寒則氣衰而息微,病熱則氣盛而息粗。又寒水為陰,主乎遲緩,熱火為陽,主乎急數,是以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大抵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屬不能以息者,謂之喘。雖然未有不由痰火內鬱、風寒外束而致之者歟。外有陰虛發喘,氣從臍下起,直沖清道而上者。又有氣虛發喘,而短氣不能以接續者。是故知喘之為証,有實有虛,治法天淵懸隔者也。若夫損不足而益有餘者,醫殺之耳,學人不可不詳辨焉。

 

脈法

喘急,脈滑而浮者生,澀而數者死。

脈宜浮遲,不宜急數。

脈數有熱,喘咳吐血上氣,不得臥者死。

上氣面浮腫肩息,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氣躁而喘者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一云︰咳而上氣肺脹,其脈沉,心下有水氣也。(《要略》《千金》、《外台》沉作浮。)
寸口伏,胸中有逆氣。尺寸俱沉、關上無有者,苦心下喘。

方法

丹溪曰︰喘急者,氣為火所郁而稠痰在肺胃也。有痰者,有火炎者,有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而上逆者,有氣虛而致氣短而喘者。

哮專主於痰,宜用吐法。亦有虛而不可吐者,謹之。

治哮必使薄滋味,不可純用寒涼藥,必兼散表。

戴氏曰︰痰者,凡喘便有痰聲。火炎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則喘。大概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墜下其痰,喘則暫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虛,治以燥熱之藥,以火濟火也。

昔葉都督患此証,諸醫作胃虛治之不愈,後以導水丸利五、六次而安。氣短喘急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又有胃虛喘者,抬肩拮肚,喘而不休者是也。

痰者,降痰化氣為主。火炎者,降心火,清肺金。

陰虛痰喘者,補陰降火,四物湯加枳殼、半夏。一云︰陰虛氣喘,四物湯加陳皮、甘草些少以降氣補陰。白芍藥須以酒浸,日乾,忌火。

氣虛發喘,以參、 補之而愈。

凡人喘未發時,以扶正氣為主;已發,以攻邪為主。

喘急甚者,不可用苦寒藥,火盛故也,宜溫劫之。劫藥用椒目五、七錢,研為極細末,生薑湯調服。喘止之後,因痰治痰,因火治火。

千緡湯 治痰喘不得臥,人扶而坐數日,一服而安。(方見痰門。)

一方 用導痰湯合千緡湯服。

一方 用萊菔子二兩蒸熟,皂角五錢燒存性,栝蔞仁、海粉、南星(用白礬一錢半,研細入水,浸一宿,曝干,各一兩,為末,煉蜜為丸,噙化。一方無南星、栝蔞、海粉。)

一方 治喘而嗽,用南星、栝蔞、半夏、香附、橘紅、萊菔子、青黛、皂角為末,神曲糊丸,薑湯送下。(一方有杏仁。)
喘用阿膠,須分虛實。若久病發喘,必是肺虛,故用阿膠、人參、五味子之類補之。若新病肺實而發喘者,宜桑白皮、葶藶子、麻黃、杏仁之類瀉之。(東垣曰︰久嗽鬱熱在肺,不用人參;新病未成鬱熱者,用人參。未知孰是。)
氣實人,因服黃 過多而喘者,宜服三拗湯以瀉氣。

三拗湯 治肺感風寒,喘急不已。(方見咳嗽門。)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四條)

葶藶大棗瀉肺湯(河間) 治肺壅脹,胸膈滿悶,上氣喘急,身體面目浮腫等証。

葶藶子(不拘多少,炒黃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上以水三盞,大棗十枚,煎至二盞,去棗,入葶藶一丸,再煎至一盞,溫服之。

葶藶散(濟生) 治過食煎,或飲酒過度,致肺壅喘不得臥,及肺癰,咽燥不渴,濁唾腥臭。

甜葶藶子(炒) 桔梗(去蘆) 栝蔞子 升麻 薏苡仁 桑白皮(蜜炙) 葛根(各八分) 甘草(四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瀉白散 治大人小兒,風寒傷肺,喘急咳嗽。

桑白皮(一錢) 地骨皮(一錢) 生甘草(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薑,水煎服。

一方,加防風、荊芥各七分半。又方,加麻黃、杏仁各五分,其效尤捷。

祖傳方 治遠年喘急。

桑木內蠹蟲糞(炒,一升) 萊菔子(炒,半升) 杏仁(不去皮尖,炒,半升) 甘草(生,二兩)
共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淡薑湯送下。

又方 治哮喘,用苧麻根和砂糖爛煮,時時嚼咽下,永絕病根,神效。

又方 用貓兒頭骨燒灰,酒調二、三錢,一服便止。

又方 用郭公 刺根煎服,即止而不發。

醫案

東陽一羽士,年五十餘,素有喘病,九月間得發熱惡寒証,喘甚,脈洪盛而似實。一醫作傷寒治,而用小柴胡湯加枳殼、陳皮等藥,六日後欲行大承氣。一醫曰︰不可,當作傷食治,宜用枳實導滯丸。爭不決,召予視之。二醫皆曰︰脈實氣盛,當瀉。予為診後,曉之曰︰此火盛之脈,非真實也。觀其氣短不足以息,當作虛治。乃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入附子三分,煎服。二帖脈收斂,四帖而病輕減,六帖病痊安。

瘧証

《內經》曰︰夏傷於暑,秋為 瘧。又曰︰先寒而後熱者,名曰寒瘧。先熱而後寒者,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名曰癉瘧。丹溪曰︰ 瘧皆生於風, 瘧者老瘧也,以其隔二日一作,纏綿不去,古方多用峻劑,恐非稟受怯弱與居養所移者所宜。始悟常山、烏梅、砒丹劫劑,或誤投之,輕病變重,重者必危。夫三日一作者,邪入於三陰經也。作於子午卯酉日者,少陰瘧也。作於寅申巳亥日者,厥陰瘧也。作於辰戌丑未日者,太陰瘧也。瘧得於暑,當以汗解。或因取涼太過,汗郁成痰,其初感也,弱者即病,胃氣強者伏而未動,至於再感,複因內傷,其病乃作,宜其難瘥。夫感暑與風,皆外邪也,故非汗多不解。今之遘此疾者,已經再三劫試,胃氣重傷,何由得愈。欲治此証,必先與參、朮等補劑為君,加柴、葛等發散藥,漸而取汗,得汗而虛,又行補養。下體屬陰,最難得汗,補藥力到,汗出至足,方是佳兆。

又有感病極深,邪氣必自臟傳出至腑,其發無時。若發於午之後、寅之前者,血受病也,為難愈。須漸趲早,亦佳兆也。

治斯疾者,春夏為易,秋冬為難。大忌飽食,遇發日食飽,病愈加重。尤當以汗之難易,較輕重也。《內經》又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謂用三棱針刺孫絡出血),此直往而未得並者也。故今人多以諸般草藥,於臂膊內縛之,即此遺意耳。外有陰虛証,每日午後惡寒發熱,至晚亦得微汗而解,脈必虛濡而數。且瘧脈弦,而虛脈不大弦為辨耳。若誤作瘧治,而用常山、砒丹及柴胡、干葛等藥,多至不救。醫者宜以脈証參驗其虛實而療之,毋縱巨膽以殺人也。

 

脈法

《要略》曰︰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而小緊者下之瘥,弦遲者宜溫,弦緊者可發汗針灸,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脈經》云︰瘧脈自弦,微則為虛,代散則死。

方法

丹溪曰︰有暑瘧,有風瘧,有濕瘧,有痰瘧,有食瘧。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一日一發者受病一月。連發二日住一日者,氣血俱受病。俗名脾寒,乃因名而迷其實也。苟因飲食所傷而得之,未必是寒,況其他乎。

暑瘧,宜人參白虎湯之類。

有痰者,二陳湯加常山、草果、柴胡、黃芩。

不能食者,必於飲食上得之,當以食治。

虛者,必用參、朮一、二帖,托住其氣,不使下陷,後用他藥。若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若有汗,要無汗,扶正氣為主,帶散邪。

數發之後,便宜截而除之。久發則中氣虛弱,病邪已深而難治。世有砒丹等截藥,有大毒,不可輕用。

大渴大熱,用小柴胡去半夏,加知母、麥門冬、黃連、黃柏、梔子、天花粉。

瘧渴,用生地黃、麥門冬、天花粉、牛膝、知母、炒黃柏、干葛、生甘草。

久瘧,二陳湯加川芎、蒼朮、柴胡、葛根、白朮,一補一發藥也。

甚者發寒熱,頭痛如破,渴而飲水,多汁,可以參、 、芩、連、梔子、川芎、蒼朮、白朮之類治之。

痰滯胸滿,熱多寒少,大便燥實,大柴胡利之愈。

久瘧不得汗,以二陳湯倍加蒼朮、白朮,少加檳榔。

小兒瘧疾者,有痞塊,生地黃、芍藥各一錢半,陳皮、川芎、炒黃芩、半夏各一錢,甘草二分,加生薑煎,調醋炙鱉甲末。

瘧母,用丸藥消導之,醋炙鱉甲為君,三棱、蓬術、香附、海粉、青皮、桃仁、紅花、神曲、麥芽隨証加減,為丸,醋湯送下。

老瘧系風暑入在陰分,宜用血藥引出陽分而散,川芎、撫芎、當歸、紅花、蒼白朮、白芷、黃柏、甘草煎,露一宿服之。

瘧,老瘧也,三日一發,陰經受病也。夫瘧得於暑,當以汗解。或處涼冷,令汗不得泄,郁而成痰,又複嗜欲縱飲,及輕試劫藥,胃氣大傷,其病難愈。必先與參、朮、陳皮、芍藥等劑,佐以本經引用之藥,若得汗而體虛,又須重補。俟汗通身,下過委中,方是佳兆。仍節飲食,避風寒,遠房勞,無不愈者。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六條)

截瘧常山飲(局方)

川常山 草果 檳榔 知母 炙甘草 烏梅 穿山甲(慢火煨脆)
上各等分,細切,每服五錢,水酒各半盞,煎至八分,露星月一宿,清晨冷服之,欲吐則順之,忌熱湯一日。然常山性暴悍,善驅逐痰飲,大傷真氣,病患稍虛弱者,戒勿輕用。

截瘧七寶飲(局方)

常山(一錢) 濃朴 青皮 陳皮 炙甘草 檳榔 草果仁(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酒水各半盞,寒多加酒,熱多加水,煎八分,露星月一宿,空心冷服,忌熱茶湯一日,至午食溫粥。

東垣曰︰夏月天氣上行,秋月天氣下行,治者當順天道。如先寒後熱,太陽陽明病,白虎加桂也,此天氣上行宜用之。若天氣下行,則不宜瀉肺,宜瀉命門相火則可矣。亦有內傷冷物而作者,當先調中,後定瘧形,治隨應見,乃得康寧。亦有久而不瘥者,當求虛實,以脈為期,虛補實瀉,可使卻疾,此之謂也。

太陽証,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 然,熱止汗出,難已,羌活加生地黃湯、小柴胡加桂湯。

陽明証,令人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日月光火氣乃快然,桂枝二白虎一湯、黃芩芍藥加桂湯。

少陽証,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小柴胡湯。

太陰証,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小建中湯、異功散。

少陰証,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小柴胡加半夏湯。

厥陰証,令人腰痛,小腹滿,小便不利如癃伏,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四物玄胡苦楝附子湯。

白虎加桂枝湯(活人) 治溫瘧。

知母(四錢) 甘草(一錢) 石膏(五錢) 桂枝(一錢) 粳米(一合)
上以水三盞煎米,至二盞去米,入諸藥,再煎至一盞,溫服。三服,汗出愈。

溫脾散(寶鑒) 治久瘧不愈。

紫河車(俗名金線重樓) 綠豆(各一兩) 甘草(五錢) 信砒(一錢五分,研細)
上為細末,入砒一處研勻,每服五分,新汲水少許調下。須於發日隔夜夜深服藥,忌葷酒瓜果生冷魚腥雞肉等物三日,孕婦勿服。但至誠合此藥,與人並不吐。此雖有砒一味,而有河車、綠豆、甘草三味及新汲水皆能解毒,不妨。

按︰以上二方,劫病之捷勝於他方,但虛弱或久病羸瘦之人,終不可輕用。如服上藥吐不止者,以生綠豆細研,新汲水調飲,多即止。

(丹溪活套)云︰凡瘧証,或連日或間日發作,惡寒發熱,腰背頭項俱痛,此屬太陽經瘧也,宜二陳湯加麻黃、羌活、 本、防風之類。如連日或間日發作,先寒後熱,或寒少熱多,或但熱不寒,目痛鼻孔燥,此屬陽明經瘧也,宜用二陳湯加干葛、升麻、石膏、知母、白芷之類。如連日或間日發,或先寒後熱,或寒熱間作,脅痛口苦,或嘔吐惡心,此少陽經瘧也,宜二陳湯倍加柴胡,及黃芩、人參、青皮之類。如於子午卯酉日發,寒熱嘔吐,舌乾口燥,此少陰經瘧也,宜二陳湯加川歸、川芎、黃柏、黃連、柴胡之類。如於辰戌丑未日發,寒熱嘔吐,不嗜食,或腹滿自利,此太陰經瘧也,宜二陳湯加蒼白朮、柴胡、芍藥之類。如於寅申巳亥日發,惡寒發熱,寒多熱少,或腹痛引陰,如淋狀,善恐,此厥陰經瘧也,宜用二陳湯加桂枝、附子、乾薑之類。大抵瘧屬三陽,宜汗宜吐,麻黃、葛根、柴胡、常山、草果、烏梅之屬治之。瘧屬三陰,宜下宜溫宜和,大柴胡湯、柴胡桂薑湯、柴胡四物湯、附子理中湯之類,選而用之。

祖傳方

截法︰

木通 秦艽 常山 穿山甲(醋炙黃,各一錢) 辰砂(五分,另研) 烏梅(七個) 大棗(七枚)
上細切,以水三盞,煎至一盞,先以棗和辰砂末食,後服藥。

一方 用常山、草果、知母、檳榔各一錢,酒一盞浸一日,臨發日早服。

又方 治久瘧不愈,一服便止,永不發,其效如神。

常山(一錢五分) 檳榔(一錢) 丁香(五分) 烏梅(一枚)
上細切,作一服,用好酒一盞浸一宿,臨發日清晨飲之。

予壯年過杭,同舟有二男子,皆年逾四十,已各得 瘧三年矣,俱發於寅申巳亥日,一人晝發於巳而退於申,一人夜發於亥而退於寅。予曰︰但到杭,可買藥俱與痊可。晝發者,乃陰中之陽病,宜補氣解表,與小柴胡湯倍柴胡、人參,加白朮、川芎、葛根、陳皮、青皮、蒼朮。夜發者,為陰中之陰病,宜補血疏肝,用小柴胡合四物,加青皮。各與十帖,教其加薑、棗煎,於未發前二時服,每日一帖。服至八帖,同日得大汗而愈,永不再發。

霍亂

《內經》曰︰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複。陳無擇曰︰霍亂者,心腹卒痛,嘔吐下利,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利,心腹齊痛,吐利並作,甚則轉筋,入腹即死。蓋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墜,陰陽痞隔,上下奔趨。河間曰︰吐瀉不止者,其本在於中焦,或因渴而大飲,飲而過量,或因飢而始食,食而過飽,以致濕熱內甚,故陰陽交錯而不和,是為吐瀉。仲景曰︰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既吐且瀉。此為急病也,然吐瀉為患,十死其一、二,如揮霍撩亂而不得吐瀉者,此名乾霍亂也,多死。法日既有其入,必有所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痞塞也。故轉筋吐瀉者,其氣有三︰一曰火,二曰風,三曰濕。大抵霍亂吐瀉之証,皆風火濕熱之為害耳。治法宜分利陰陽,散風行濕而降火也。又當引清氣上升,使濁氣下降,無有不安。

仲景又曰︰熱多欲飲水,五苓散;寒多不飲水,理中丸。河間亦曰︰凡覺此証,急用五苓益元散、桂苓甘露飲,乃吐瀉之聖藥也。慎勿與粟米粥湯,入胃必死。丹溪曰︰內有所積,外有所感,陽不升,陰不降,乖隔而成,非因鬼邪,皆飲食所致,此先哲確論也。切勿與穀食,雖米湯一呷,下咽立死。必待吐瀉止,過半日飢甚,方可與稀粥少食,以漸而將息也。學人詳之。

 

脈法

脈微而澀,或代而散,或隱而伏,或大而虛。
脈右關滑,為霍亂吐瀉。
脈結促代者,不可斷以死。脈大者生。脈微弱漸遲者死。
脈洪者為熱。脈弦者為飲。氣口脈弦滑,膈間有宿食留飲,宜順其性以鹽湯探吐之。

方法

丹溪曰︰大法,生薑理中湯最好。有宜吐者,雖自吐利,還須以吐法提其氣,用二陳湯探吐,或樟木屑煎湯,或鹽湯,皆可吐之。

一方︰蒼朮、濃朴、陳皮、干葛各一錢五分,水煎服。

或用薑湯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轉筋屬血熱,四物湯加酒芩、紅花、蒼朮、南星,煎服。

轉筋,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乳近兩傍,此千金妙法也。

乾霍亂(忽然心腹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者是也,俗名 腸痧即是),難治,死在須臾,升降不通故也。宜吐以提其氣,最是良法。內有物所傷,外為邪氣所遏,大法宜發汗,有用吐法者,即兼發散之義。有用溫藥解散者,二陳湯加川芎、蒼朮、防風、白芷等解散藥也。

委中穴出血,或十指頭出血,皆是良法。

(以上丹溪方法凡七條)

桂苓甘露飲(河間)

五苓散(二方並見中暑門。)

半夏湯 治霍亂轉筋,吐瀉不止。

半夏曲 茯苓 白朮(各五錢) 淡桂(二錢五分) 甘草(炙,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渴者以涼水調下,不渴者以溫水調下,不拘時候。

理中丸(仲景)

白朮 人參 乾薑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涼水化下。

六和湯(河間) 治霍亂,吐瀉不止。

白朮 半夏(泡) 砂仁(炒) 杏仁(泡去皮尖) 人參 甘草(各五分) 赤茯苓 藿香(洗去土) 白扁豆(薑汁拌炒) 木瓜(各一錢) 香薷 濃朴(薑汁製炒,各二錢)
上細切,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漿水散(機要) 治暴泄如水,周身汗出盡冷,脈弱不能言語,甚而吐逆不止。

半夏(二錢) 附子 乾生薑 炙甘草 桂心(各五分) 良薑(三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漿水煎服之。

薑附湯(活人) 治霍亂,吐瀉轉筋,手足厥冷,多汗。(方見傷寒門。)

理中湯(局方) 治過食生冷,遂成霍亂吐瀉,食不消,心腹滿悶不快。加青皮、陳皮,名治中湯。更加丁香、附子,名丁香治中湯。宜臨病斟酌施治。(方見傷寒門。)

(祖傳方)

灸法︰治霍亂已死而胸中尚有暖氣者,灸之立蘇。

其法,以鹽填滿臍孔,灸之不計壯數。

又法 治霍亂吐瀉不止,灸天樞、氣海、中脘四穴,立愈。

天樞二穴,在臍心兩傍各開二寸。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半。中脘一穴,在臍上四寸。

洗法 治霍亂轉筋。

用大蓼一握,水煮熏洗,立效。

(丹溪活套)云︰凡霍亂不渴,用生薑理中湯。如渴,用五苓散加五味子、麥門冬、滑石。轉筋,用四物湯加酒芩、紅花、南星、蒼朮。又云︰冬月,用理中湯。夏月,用黃連香薷散,放井中浸冰冷,頓服乃效。

一方 治吐瀉,用藿香、蒼朮、濃朴、陳皮、砂仁、白芷、甘草、半夏、茯苓、人參、炒神曲各等分,水煎。遇寒加乾薑,寒甚加附子。

泄瀉

《內經》曰︰濕勝則濡泄。又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又曰︰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叔和云︰濕多成五泄。是故知風寒濕熱皆能令人泄瀉,但濕熱良多而風寒差少耳。《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黃赤黑為熱也。大抵瀉利,小便清白不澀為寒,赤澀為熱。又大便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不腥穢,水液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冷不渴,脈遲細而微者,皆寒証也。凡穀肉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証,便斷為熱。夫寒泄而谷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急速,轉化失常,完穀不化而為飧泄者,亦有之矣。仲景曰︰邪熱不殺谷。然熱得濕,則為飧泄也。

噫﹗寒熱二証,冰炭相反,治之者差之毫厘,謬以千裡者也,醫者可不謹乎。

脈法

《內經》曰︰脈細,皮寒,少氣,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是為五虛,死。其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脈經曰︰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

又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膿血,脈微小流連者生,勁急者死。

《脈訣》云︰下利微小則為生,脈大浮洪無瘥日。

方法

丹溪曰︰泄屬濕,屬氣虛,有火,有痰,有食積者。

戴氏曰︰凡瀉水,腹不痛者,濕也。飲食入胃不住,完穀不化者,氣虛也。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

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積也。

燥濕,四苓散加蒼朮,倍白朮。甚者,二朮炒為末,米飲調服。

氣虛,用人參、白朮、芍藥。

火宜伐火利小水,四苓散加滑石、黃芩、梔子、木通。

痰宜伐痰,海石、青黛、黃芩、神曲為丸服,或用吐以提其清氣。

食積,宜消導疏滌之,神曲、大黃、枳實之類。

水瀉,用蒼朮、濃朴、陳皮、炒曲、茯苓、豬苓、澤瀉、地榆、甘草,冬加乾薑,等分煎服。

泄瀉水多者,必用五苓散。

夏月水瀉,桂苓甘露飲。(二方並見暑門。)
治泄瀉諸藥,多作丸子效。

脾胃不和泄瀉者,胃苓湯。(五苓合平胃散是也。)
世俗例用澀藥治瀉,若病久而虛者或可。若初得者,必變他証,為禍不小。殊不知瀉多因於濕,分利小水,為上策也。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二條)

清六丸 治泄瀉。

六一散(一料) 加紅曲五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服。

溫六丸 治泄瀉,或兼嘔吐者。

六一散加乾薑,或生薑汁亦可,蒸餅丸服。

薑曲丸 治食積瀉。 陳曲 茴香(各五錢) 生薑(一兩)
上為細末,蒸餅丸服。

止瀉方

肉豆蔻(五錢) 白滑石(春冬一兩二錢五分,夏二兩五錢,秋二兩)
上為細末,薑汁調神曲作糊,為丸服。

脾泄丸

白朮 神曲 芍藥(並炒,各等分)
冬加肉豆蔻,去芍藥,為細末,神曲糊為丸服。

(以上皆丹溪方)

茯苓湯(東垣) 治因傷冷凍飲料水,泄瀉注下,一夜十餘次,變作白痢,或變赤白相雜,腹中 痛,食減熱燥,四肢沉因無力。

生黃芩(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肉桂 炙甘草(各二分半) 豬苓 茯苓(各三分) 澤瀉(五分) 芍藥(七分半) 蒼朮 生甘草 升麻 柴胡(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稍熱服。

黃耆補胃湯(東垣) 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作泄,腸中鳴,小便黃。

黃耆 柴胡 當歸身 益智 橘紅(各一錢五分) 升麻(二錢) 炙甘草(五分) 紅花(少許)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稍熱,食前服。

升陽除濕湯(東垣) 自下而上者,引而去之。

蒼朮(一錢)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五分) 炙甘草 陳皮 麥面(各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服。如胃寒腸鳴,加益智仁、半夏各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同煎。非腸鳴勿用。

治痛泄要方(劉草窗)

白朮(二兩,炒) 白芍藥(二兩,炒) 陳皮(一兩五錢,炒) 防風(一兩)
上細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久瀉,加升麻六錢。

白朮芍藥湯(機要) 治太陰脾經受濕,水泄注下,體重微滿,困弱無力,不欲飲食,水穀不化,宜此和之。

身重暴下,是大勢來,亦宜和也。

白朮 白芍藥(各四錢) 甘草(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茯苓湯(機要) 治濕瀉,又治食積、濕熱作瀉。

白朮 茯苓(各五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食前服。一方有芍藥,三味各等分,名白朮散,為末,米飲調下。

蒼朮芍藥湯 治証如前。

蒼朮(五錢) 芍藥(二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淡桂(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防風芍藥湯(機要) 治飧泄身熱,脈弦,腰痛微汗。

防風 芍藥 黃芩(各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空心服。

蒼朮防風湯(機要) 治泄瀉,脈弦頭痛。

蒼朮(二錢) 防風(一錢) 白朮(四錢) 麻黃(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

神朮散(良方) 治春傷於風,夏必飧泄之証。

蒼朮(一錢五分) 本 川芎(各六分) 羌活(四分) 甘草(炙,三分) 細辛(二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如欲汗,加蔥白三莖。

胃風湯(局方) 治証如前,及治風冷乘虛,入客腸胃,米谷不化,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或如魚腦,日夜無度,久不得愈者。(方見中風門。)

(丹溪活套)云︰泄瀉注下如水,用生料五苓散,加蒼朮、車前子,倍白朮,為末,米湯調服。濕熱甚、下泄如熱湯者,本方去桂,加滑石、黃芩、梔子、木通之類。如腹中 痛,下泄清冷,喜熱手蕩熨,口不燥渴,乃寒泄也。本方倍桂,加肉豆蔻。有氣,加木香。病甚者,更加丁香、附子。作丸服。如久泄,穀道不合,或脫肛,此元氣下陷、及大腸不行收令而然。用白朮、芍藥、神曲、陳皮、肉豆蔻、訶子肉、五倍子、烏梅為丸,以四君子湯加防風、升麻,煎湯送下。如食積,時常腹痛,瀉積先以木香檳榔丸或東垣枳實導滯丸推遂之,而後以四苓加濃撲、蒼朮、神曲、麥芽之類,作丸服之,以安胃氣。如瀉水腹不痛者,屬氣虛,宜四君子湯倍白朮,加黃 、升麻、柴胡、防風之類,補以提之而愈。

祖傳方 治暴泄注下用。

車前子(一兩,微炒)
上一味,研為細末,清米飲調服。

又方 治腹痛泄瀉用。

艾葉(一握) 車前子葉(一握,陰乾)
上先將二葉細切,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入薑汁,再煎一沸,稍熱服,立愈。

醫案

一人泄瀉,日夜無度,諸藥不效。偶得一方,用針沙、地龍、豬苓三味,共為細末,生蔥搗汁,調方寸匕,貼臍上,小便長而瀉止。

一人吐瀉三日,垂死囑付後事。予為灸天樞、氣海三穴,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