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評選繼志堂醫案兩卷 上卷

內傷雜病門

心營與腎水交虧。肝氣挾肝陽上逆。胸中氣塞。口內常乾。手震舌掉。心煩不寐。即有寐時。神魂游蕩。自覺身非己有。甚至便溏納少。脾胃亦衰。脈形細小無神。而有歇止之象。逐症施治。似乎應接不暇。因思精神魂魄。必令各安其所。庶得生機勃勃。否則悠悠忽忽。恐難卜其旋元吉。擬許學士真珠母丸法。

石決明(鹽水 一兩) 人參(一錢) 歸身(錢半) 犀角(五分) 龍齒(三錢) 茯神(三錢) 生地(四錢) 麥冬(二錢) 棗仁(二錢) 炙草(三分) 淮藥(三錢) 沉香(磨沖三分) 另珠粉四分先服
詒按(此方於肝氣一層。嫌少理會。愚意去山藥、甘草。加木香、陳皮。則胸中之氣塞亦平矣。)

又接服方

生地 白芍 人參 丹皮 橘紅 茯神 棗仁 石決明 龍齒 秫米 佛手

再診 脈之歇止向和。便之溏泄不作。氣塞稍平。手震亦定。但寤多寐少。內藏之魂魄未安。胸痞脘悶。上壅之濁痰未降。容將通陽鎮逆法。參入前方。冀相與有成耳。

真珠母丸(真珠母 熟地 當歸 人參 棗仁 柏子仁 茯神 犀角 龍齒 沈香) 去柏子仁 當歸加旋複(一錢五分)代赭石(三錢) 陳皮(七分) 冬朮(七錢) 炙草(五錢) 白芍(二錢) 麥冬(三錢) 甘瀾水煎竹瀝一兩沖服
詒按(案雲、通陽鎮逆。方中用旋赭鎮逆。而朮、芍、麥、草。則未可謂之通陽也。)

三診 夜半得寐。心腎已交。肺魄肝魂。自能各安其藏。無如心易煩動。神反疲乏。氣猶短促。胸還痞悶。脈仍細小。兩足不安。脈虛症虛。是謂重虛。而兼有濕痰從之為患。夫痰即有形之火。火即無形之痰也。法當固本為主。消痰佐之。

人參固本丸 加龜板(五錢炙) 茯神(三錢) 棗仁(二錢) 白芍(三錢) 淮麥(三錢) 陳皮(一錢) 旋複花(一錢五分) 柏子仁(一錢五分去油) 冬朮(錢半)另珠粉二分、竹油二十匙、雞子黃一枚、和服。
詒按(于痰病重投冬、地。得無嫌其滋膩否。)

四診 風火痰三者之有餘。留滯肝經。以致臥血歸肝。魂不能與之俱歸。筋惕肉瞤而醒。前次氣短等症。莫不因此。而又起於有年病後。氣血兩虧。何堪磨耐。所治之方。不出許學士法加減。現下脈息細小帶弦。雖無止歇之形。尚有不靜之意。究屬難免風波。未可以能食為足恃也。

石決明(鹽水 三錢) 麥冬(二錢) 犀角(五分) 柏子仁(三錢) 龍齒(三錢)棗仁(鹽水炒三錢) 歸身(七分) 大熟地(浮石粉拌炒六錢) 羚羊角(一錢) 冬朮(一錢五分)白芍(三錢) 陳皮(一錢) 人參(二錢) 茯神(三錢) 銀花(一錢) 薄荷(五分)

另金箔(二張) 竹瀝(一兩) 真珠粉(三分) 薑汁一匙沖服
詒按(方中用銀花、薄荷兩味。不識其意何居。)

五診 前夜熟睡。昨又變為少寐。寐之時。適在子時以後。肝膽兩經。尚有餘邪可知。更兼痰火阻氣。時逆時平。其氣逆時。必面赤心悸。甚則肉 筋惕。煩熱不安。脈亦隨之變異。所謂心火一動。相火隨之是也。調治之外。必須靜養。俾心火凝然不動。方可漸入坦途。

人參 丹參 麥冬 元參(各二錢) 旋複花 冬朮(各一錢五分) 橘紅(一錢) 小麥(五錢) 棗仁(川連煎汁拌炒) 茯神 川貝(各三錢) 炙草(四分) 枇杷葉 竹茹(各三錢) 珠粉(沖三分)
詒按(相火屬少陽。即膽火也。方中川連、竹茹。恰合病機。)

六診 所患小恙。無一不除。蓋以清之、化之。補之、養之。無微不至。而得此小效耳。所嫌者。寐非其時。寤非其時。心陽太旺。神氣外馳。是衛氣獨行於陽。陽蹺脈滿。滿則不入於陰。陰分之虛、明矣。將滋陰之品。參入前方。未識能弋獲否。

前方加大生地(五錢) 陳膽星(五分)
另真珠母丸 朱砂安神丸各五十粒
詒按(此症不寐。乃肝膽有痰火所致。案中引內經、陽蹺脈滿之文。本屬強為牽合。至以經言陰虛。指為陰血之虛。尤非經文本旨。)

七診 人可以參天地之乾者。莫貴于眠食如常。今食能知味。眠則未安。昨夜忽寐忽醒。醒則不爽。寐則不安。以昭衛氣不得入於陰。獨留行於陽之意。(按案語牽合支離、總由誤認經文陰字、故說來總不入理)是陽蹺脈滿營血不能充足。肌肉不能潤澤。苟非陽生陰長。陰足戀陽。何以漸入佳境。然營中之血。既不生之於心。烏能藏之於肝。統之於脾。而欲藉草木之無情。俾血肉之有情者。以生以長。談何容易。況當此痰火易煩。得食暫安。以及虛風內動。筋惕肉瞤。支體牽搖。大便難通之候。更難為力矣。急宜加意調理。

前方去元參 旋複 珠粉 丹參 加黃耆(一錢) 遠志(三分)歸身(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豬膽汁炒) 木香(三分) 圓眼肉(三枚)

另真珠母丸(四十粒) 朱珠安神丸(三十粒)
詒按(黃耆、與此症不甚合。膽汁炒半夏。思路新穎。)

八診 徹夜好眠。神魂已定。是佳兆也。但脈形細小而兼滑數。數為有火。滑為有痰。細屬陰虛。小屬氣弱。虛弱之中。兼有痰火。有時面紅。有時咳嗽。有時氣痞而短。有時煩熱不安。更兼大便燥而小便短。筋惕肉瞤。支體動搖。神情困倦。語言無力等症。均未平複。還宜謹慎小心。

前方加柏子仁三錢

另朱砂安神丸(三十粒) 真珠母丸(四十粒)
詒按(此好眠。是痰蒙所致。未必定是佳兆。)

九診 臟之為言、藏也。心之神。肝之魂。肺之魄。脾之意。腎之志。無不各得其藏。五臟和矣。即有不和。因藏真不足。蓋有待也。而與藏相表裡者、為府。府以通為補。與藏之以塞為補者有間。因思胃主下行。腸主津液。津液不充。下行失令。故大便燥結而難通。此際不以滋養營陰。俾得施潤澤。非計也。目前之治如此。將來或痰、或火。或感、或傷。偶有違和。事難逆料。斷無預定之理。隨時斟酌為囑。

麻仁 郁李仁 柏子仁 松子仁(各三錢) 桃仁(七分) 陳皮 人參 蘇子(各二錢)

另朝服膏滋藥、晚服丸藥。

此王江涇、王姓病也。是人素有肝火上升之病。想熱病之後。必有餘邪餘火。留於肝膽。乘虛竊發。氣塞而不能臥起者。中有實痰。加於短氣不足以息之體。神魂搖蕩。身非己有。虛之甚矣。用真珠母丸法。先以犀角治實火。參、地、補氣血。俾相火得清而奠安。第二方、即參入陳皮、竹油、赭石、旋複花。挾補挾化。

第三方、人參固本。入龜板、 、芍、雞黃。第四方、加入羚羊、銀花。清藥與補藥。俱加倍用之。第五六方、竟是十味溫膽。吃重痰火一層。用藥心細手和。既沉著。亦靈敏。

洵可法可師之作。

陽絡重傷。咳無虛日。而於五更為甚。口乾盜汗。溺赤便溏。脈數而身熱。欲成損症也。咽中已痛。慮其加喘生變。權以清熱存陰。

黃芩湯合豬膚東加牡蠣

再診 所見病情。與前無異。喜食藕汁。咽中乾痛稍輕。大便溏泄更甚。雖屬肺熱下移於大腸。而實則中氣已虛。失其所守也。

六味丸 加牡蠣 川貝 元參 淡芩
詒按(大便溏泄。虛症中所最忌者。此症始終大便不堅。故再三反複。終不複元也。)

三診 溏泄已止。咳嗽未除。咽痛盜汗。脈數肺經尚有熱邪。

補肺阿膠散 加白芍 生地 淡芩 元參 山藥

四診 便泄稀。身熱輕。咽喉乾痛。亦漸向愈。而咳嗽腹鳴。神疲納少。脈小帶數。想是風熱遞減。氣陰兩虧。而脾中之濕。又從而和之為患。補三陰。通三陽之外。更以崇土化濕佐之。

六味丸 加牡蠣 淡芩 于朮 防風 陳皮 炙草
詒按(陰虛而挾脾濕。陽虛而挾肺火。邪實正虛。彼此相礙。凡治此等症。總須權其輕重緩急。又須心靈手敏。方能奏效。若稍涉呆滯。則效未見而弊先滋。如此症屢用六味。雖于症情亦合。究嫌落筆太重。少靈動之機括也。)

五診 氣陰得補漸和。不意又有燥風外感。襲入濕痰之中。微有寒熱。咽痛咳嗽不止。權以清養法。

六味丸去萸 加桑葉 杏仁 陳皮 川貝 炙草

六診 發熱惡風汗多。是屬傷風之象。但傷於壯者。氣行則已。傷於怯者。難免不著而為患也。大為棘手。

六味丸合玉屏風散 加桑葉 元參 川貝 橘紅 甘草

七診 多汗惡風之象漸輕。新風解矣。而咳嗽咽痛。大便溏。飲食少。仍是脾肺腎三藏皆虛之候。幸未氣喘。

玉竹飲子(玉竹、茯苓、甘草、桔梗、陳皮、川貝、紫菀、薑) 合豬膚湯 玉屏風散 加麥冬 山藥

八診 脾虛則便溏。肺虛則咳嗽。腎虛則虛火上炎。咽喉乾痛。脈弱無力。元氣傷矣。急宜補氣育陰。

人參 二冬 二地 黃耆 陳皮 阿膠 杏仁 百合 甘草
詒按(此方究非便溏所宜。)

九診 精生於谷。腎之精氣。皆賴谷食以生之。而谷食之化。又賴脾土以運之。今便溏納少。

脾失運矣。急宜補脾為要。

都氣丸合四君子湯 百花膏

另八仙長壽丸參湯下
詒按(此方亦嫌少靈活之致。)

又按(此症前後方案九則。議論頗有精當處。惟用藥未能面面照顧。總緣陰虛而兼便溏。彼此相礙。難於安置妥帖也。)

先生之病。素稟濕熱。又挾陰虛之病也。濕者、何。地之氣也。熱者、何。天之氣也。天地鬱蒸。濕熱生焉。濕熱稟于先天者。與元氣混為一家。較之內傷外感之濕熱。屬在後天者。豈可同日語哉。設使薄滋味。遠房幃。不過生瘍出血而已。乃從事膏粱。更多嗜欲。斯濕熱外增。陰精內耗。臟腑營衛。但有春夏之發。而無秋冬之藏。無怪乎風火相煽。而耳為之苦鳴也。當斯時也。靜以養之。猶可相安無事。何又喜功生事。火上添油。致陡然頭暈面赤。其一派炎炎之勢。蓋無非肝經之火。督脈之陽。上冒而為患。近聞用引火歸原之法。以為甘溫。能除大熱。嗟乎。未聞道也。夫甘溫除大熱者。良以下極陰寒。真陽上越。引其火。歸其原。則坎離交媾。太極自安。若陰虛濕熱。蒸動於上者。投以清滋。尚難對待。況敢以火濟火。明犯一誤再誤之戒乎。逮後、清已有法。滋亦頻投。飲食能增。身體能胖。而坐立獨不能久者。明是外盛中空。下虛上實。用藥殊難。嘗見東垣之清燥湯。丹溪之虎潛丸。潤燥兼施。剛柔並進。張氏每贊此兩方。謂必互用。始克有濟。何故而不宗此耶。然猶有進於此者。治病必資藥力。而所以載行藥力者。胃氣也。胃中濕熱熏蒸。致吐血痰嗽。鼻塞噫氣。二便失調。所謂九竅不和。都屬胃病也。然則欲安五內。先清外腑。又為第一要著矣。至秋末冬初病甚者。十月坤卦純陰。天已靜矣。而濕熱反動。腎欲藏矣。而濕熱仍露。能勿令病之加劇乎。附方謹複。

青鹽(四兩) 甘草(八兩) 荸薺(一斤) 海 (二斤) 萆薢(一兩)飴糖(八兩) 刺 皮(一兩五錢) 霞天曲(一兩五錢) 十大功勞葉(一斤) 橘葉(五兩)
共為末。竹瀝和水泛丸。每朝四錢。服完後。合虎潛丸全料。同合常服。(按方中海 、荸薺、飴糖。不能作丸。此必有誤。愚意用東垣清燥湯方。合青鹽以下數味為末。而用荸薺、海煮汁。和飴糖、竹瀝泛丸。乃合。)

原注(起手提清濕熱之病。陰虛之體。發明先天素稟濕熱之故。第二段一折。折出嗜欲膏粱。因此更加陰虛。第三段再折。折出動火傷陰。第四段、直辟用熱之謬。下乃歸到治病先治胃。通篇說理既精。筆力遒老。饒有古文筆意。)
詒按(推論病原。指陳治法。言言切實。絕無模糊影響之談。最後推出先清胃府一層。尤為洞中 要。深合機宜。凡治陰虛濕熱者。於此可悟出法門矣。)

身熱。手心熱。少力神倦。 利脈濡。此脾陽下陷。陰火上乘。甘溫能除大熱。正為此等症設也。

補中益氣湯 加鱉甲
詒按(此脾虛內熱症也。用東垣法最合。)

勞倦而招風濕。右脈濡小。左脈浮弦。舌苔薄白。溺赤便溏。肢體酸楚。神倦嗜臥。少納口乾。

升陽益胃湯(參、朮、耆、草、夏、陳、苓、澤、羌、獨、防、柴、連、芍、薑、棗) 加川朴 青皮
詒按(此與前症略同。故用藥亦相似。)

胃虛、則納食無味。脾虛。則運化無常。

六君子湯合治中湯 加熟地 益智仁 粳米
詒按(脾喜溫升。宜香燥。胃喜清降。宜柔潤。脾陽健。則能運。胃陰充。則能納。凡脾胃同治者。用藥須識此意。愚意去熟地加石斛。似與胃虛者更宜。)

五臟六腑。皆有營衛。營衛不調。則寒熱分爭。此病分爭之後。肌肉暗消。因思脾主肌肉。肌肉暗消。正所以昭脾之營衛虛也。無怪乎、脘痞納少。力乏嗜臥。脈形軟弱。有種種脾虛見象。于法當健脾為主。而八八已過之年。陽氣必衰。又宜兼壯元陽。使火土合德。尤為要務。

烏龍丸合香砂六君丸 加首烏 當歸

心脈宜大者、反小。腎脈宜沉者、反浮。浮則為傷。小則為虛。想是讀書攻苦。心腎不交。失其封藏之職。夫心腎。即嬰兒、 女。欲其交者。須得黃婆為之媒合。黃屬中央。脾土所主。舍補中宮之外。皆屬徒然。

歸脾湯
詒按(借丹訣以談醫理。原一貫也。此案說理頗精。惜未能指列病狀。)

晝為陽。陽旺、應不惡寒。夜為陰。陰旺、應不發熱。茲乃日間惡寒。夜間發熱。何以陰陽相反若是耶。此無他。陽虛、則惡寒於日。陰虛、則發熱于夜。陰陽之正氣既虛。所有瘧後餘邪。無處不可為患。足為之浮。腹為之滿。溺為之短。一飲一食。脾為之不運。生飲生痰。肺為之咳嗽。脈從內變。而為細弦。夫形瘦、色黃、舌白、陽分比陰分更虧。極易致喘。

桂枝加濃朴杏仁湯 加附子 乾薑 冬朮 半夏 橘紅
原注(案則一線穿成。藥則理中去參。以理其本。桂枝、以和其標。二陳、朴、杏、以化其邪。乃絲絲入扣之方。)

脾為陰土。胃為陽土。陽土病。則見嘔、惡。陰土病。則見泄瀉。二者、互相為患。此平則彼發。令人應接不暇。現下嘔止而泄。似脾病而胃不病。不知脾胃屬土。木必乘之。不乘胃土而嘔。必乘脾土而泄。治病必求其本。本在木。當先平木。必使陽土陰土。皆不受所乘方為正治。

理中湯 烏梅丸 吳仙散(吳萸茯苓) 加白芍
詒按(推究病機。即能融會貫徹。斟酌治法。自然入彀。)

舌乃心之苗。舌上之苔。剝落不生者。久矣。是心陰不足。心陽有餘也。

黃連阿膠湯去芩 加大生地
詒按(胃陰枯涸者。每有此病。心陰不足之說。亦可備一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