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上 辨証

瘴瘧形狀

或問曰。發熱頭痛人俱稱為傷寒。一以傷寒藥治之可乎。予曰:當有所辨。諸般發熱種種不一。而最毒者在內傷有瘴瘧。或曰。若內傷。果有東垣內外傷論。辨別詳晰甚為有理。若醫瘴瘧則不能無疑矣。將以予為妄。吾見子治斯病活人甚多。但未聞是書未聆是語。當明以告我。予曰:傷寒內傷所病處廣。況立法者。乃仲景東垣。二人聖醫也。名重寰宇。而擴充是法者。陶節庵薛立齋二君。故其書傳之廣。而心於活人者未有不讀也。若夫瘴瘧惟炎方有之僻於一偶。況業醫者鮮。惜李待製治瘴之聖。其書所傳不廣。宜乎吾子之未聞是書。未聆是語。或曰。既有是書。其病形可得聞歟。予曰:其病有三。而形狀不外於頭痛。發熱。腰重。腳軟。或冷或嘔或泄。或大便秘。或小便赤。面赤。目紅。口渴。心煩。胸中大熱。舌或黑。狂言譫語。欲飲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無汗。諸証。以有寒有熱者為寒瘴。或間日。或不間日。為易治。以單熱不寒者。為熱瘴。為難治。得間日猶可以不言語。惟噫噫作聲者。為 瘴為不治。瘴瘧之形狀大都如是矣。

人身肖天地瘴瘧類天時

天以一氣覆於上。地以一氣載於下。人居覆載中。若何能與覆我載我者。相肖也。上古聖人等。天地人為三才。豈無灼見而妄立說耶。蓋謂天以輕清之氣。上浮而下轉。地居其中。而乾健之運。無一毫少息。若一毫不續。則穹壤判。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人身肖之。其氣亦無息。天以日月循環。人以榮衛循環。地有九州。人有九竅。經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陽之汗以雨名。陽之氣以風名。人之一身。身以上其氣象天。身以下其氣象地。故天不足西北。而人之耳目。右不如左之聰明也。故西北之人頭常冷。地不滿東南。而人之手足。左不如右之利便也。故東南之人。腰足常冷。天有陰陽。以生風暑濕燥寒。地有陰陽。以生木火土金水。人有陰陽。以生肝心脾肺腎。天氣以四時溫熱涼寒運於上。地氣以生長收藏應於下。而人之陽氣以升浮降沉應之。為生生不息之妙何也?天令春其氣溫。惟其氣溫。故地中之陽氣鼓動而升於外。以生萬物。人之陽氣。亦應之以升。天令夏其氣熱。惟其氣熱。地中之陽氣盡出於外。以長萬物。所以地之下極寒。人之陽氣亦應之。盡出於外。脾坤土也象地。斯時脾土亦寒。天令秋其氣涼。惟其氣涼。所以陽氣能降於地。而行收成之令。人之陽氣。亦應之而降於內。天令冬其氣寒。惟其氣寒。陽氣盡沉於地。而成閉藏之令。所以地之下暖。人之陽氣。亦應之沉藏於內。斯時脾土。亦暖。此天地得其常。而人之災害亦不生。發瘴之地則不然。春夏多寒。秋冬多熱。盛夏久雨。則可挾纊。隆冬久晴。寧不搖扇。一日之間。日未升則寒。日中則熱。日入又寒。一日一夜。寒暑迭變。無論四時。久晴則熱蒸。蒸極則雨。雨下則濕。蒸雨久則淒涼。人生其間。飲食起居。安能一一謹慎。稍失調養。便感此乖戾之氣。而發寒熱。即謂之瘴。然瘴之發。多在秋冬。以其天氣熱。地中之陽氣不能收藏而外泄。故草木不花而花。不葉而葉。人之陽氣亦應之。不能收固。而恆泄之於外。惟其外泄。則脾土所以內虛寒。身以上象天則極熱。身以下象地則不熱而寒。或熱蒸極而汗。汗出則淒涼。其人身之寒熱濕蒸。一與天時相似。故曰:人身肖天地。瘴瘧類天時。知斯道者。則治瘴之法過半矣。

受病之源

南方之地。寒暑不時。春夏淫雨則多寒。晨夕霧昏。地下濕蒸。故陰濕之氣常盛。秋冬久晴則多熱。草木不凋而放花。故陽燠之氣恆泄。晝燠。夜寒。晴霽熱。陰雨寒。人居其中。因寒濕之氣盛。故下體重濕。生痰又多。痰因秋冬熱故。熱多上壅。膚多出汗。至腠理不密。陽外而陰內。陽浮而陰閉。於斯時也。若飲食失度。起居不時。及食生冷食炙 。則痰與食相並積於胃。而寒熱之病作矣。或不避暑。奔走於日中。或避暑而坐臥當風。閉其汗孔。使汗不出。此病亦因之而作。或因其晨多霧而寒。飲酒以御之。少焉日出。而熱。則酒與痰相並滯於膈上。此病亦因之而作。或晨寒而少衣。或夜冷而薄衾。則寒與痰相並。亦作寒熱。或因晨寒多衣。行至日中未解。則暑與痰相並。亦作寒熱。要之此病之本。本於天氣熱元陽恆泄。在人之陽氣。自不降而內又多痰。再不能調攝。感於不正之氣。宜其病有上熱下寒之症。所謂無痰不成瘧者是也。養生者能遠房室。省勞役。毋食生冷。毋食炙 。毋醉早酒。毋飽晚飯。毋乘暑行走。毋當風坐臥。一日之中。順其寒暑。而加減衣裳。則瘴雖毒。庶可免矣。

瘴瘧傷寒辨

外傷寒邪之症與瘴瘧。俱有寒熱。醫者盡以瘴瘧作傷寒。率用汗吐下之法治之。其枉死者。不可勝計。由其不辨寒熱症候耳。今細分之。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瘟。冬若即病。謂之傷寒。不即病至春變為瘟病。至夏變為熱病。其病也。多自太陽經始。故發熱惡寒。頭痛脊強無汗。口中和而不惡。食脈浮緊。為傷寒。或惡風自汗。而脈浮緩。為傷風。其熱無退時。若傳經或傳陽明經。則有目痛鼻乾不得眠脈長之症。或傳少陽經。則有耳聾脅痛。口苦嘔吐。舌白苔脈弦之症。若傳陽明腑病為入裡。舌苔黃口渴。心煩舌乾。不惡寒反惡熱。揚擲手足。揭去衣被。狂言譫語。脈洪數內實之証。宜用下劑。下遲則入陰經。方舌黑大。凡傷寒之熱。全不間斷。直至傳入裡。下後方罷。經曰:夏傷於暑。秋必 瘧。夏暑汗不出。秋成風瘧。是知瘧之發。多因於暑。故發瘴之地。四時常似夏。其病也無傳經。若是冷瘴。則有惡寒發熱。頭痛腳弱腰重。口中不和。嘔吐或不嘔吐。脈弦帶數。一呼一吸。脈來六至。或七至八至。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方其寒也。脈則沉遲而伏。及其熱也。脈則六至七至。而弦洪渴欲飲水。飲則多吐。揭去衣被。待其汗出。熱則退矣。或無汗而熱久亦退。或間日再發。或一日一發。此為輕症。若是熱瘴。則不惡寒惟發熱壯熱。頭痛身倦。腰重腳弱煩躁。胸膈不利。嘔逆或不嘔逆。自利或不自利。小便赤澀。口渴脈洪弦七至八至。熱亦不間斷。一日二日舌便黑。目紅面赤。渴欲飲冷。與之水亦能飲。狂言譫語。或大便閉。至日晡尤甚。與傷寒下症無異。細察之。身中之熱有不熱處。以手捫之。額上極熱。面微熱黃尖涼。心胸及腹極熱。背微熱。腰以下不甚熱。重者常冷。或厥且譫語。以手捫心胸。蜷臥狂起。則腳重無力何也?瘴病是上熱下寒。故腰以下。不熱而沉重。上身之症。雖陽而陰。症隱具於其中。鼻尖為年壽宮。年壽屬脾。脾寒所以鼻尖涼。此病是外熱內寒。熱症雖見於外。而內寒之症。驗於鼻涼。蜷臥叉手。胃胸隱然見矣。或謂是傷寒陰症。似陽亦非是。若陰症似陽。渴欲飲冷。與之冷則不飲。瘴病與之則能飲。若用藥得宜則熱退。或得間日熱。退時則脈微弱。非複前之洪弦數矣。大抵瘴與傷寒大不相同。傷寒因於寒。瘴病因於暑。傷寒有傳經。有變症。有傳染。而瘴病不傳經。無變症。不傳染。若醫者誤認惡寒發熱為表症。用傷寒汗藥。以狂言譫語。大便秘舌黑為裡症。用傷寒下藥。則不旋踵而告變矣。

瘴瘧內傷辨

內傷飲食勞役過度之病。其發熱惡寒。與瘴瘧相似。若以瘴瘧。而用內傷勞役之藥治之。則神識昏亂。譫語如狂。其熱愈劇。服多亦至不起。由不細察其症候耳。今細辨之。內傷勞役之病。其惡寒也。見風見寒居陰處。無日陽處則惡之。若避風寒。居溫暖處。或添衣被。則不惡也。或雖發寒。一暖便已。其發熱也。蒸蒸然。上徹頭頂。旁徹皮毛。下至腰足。渾身燥熱。若袒衣被。近寒涼處則已。或熱極而汗出亦解。若涼片時。即惡寒。添衣被。則不惡寒。又發熱。直至甘溫之劑。進多則病已。其他頭痛。身重。手心熱。口渴。心煩。舌黑。妄語。妄有見聞。大便秘或沸。小便赤澀或嘔。口不知味。其脈氣口洪大。或兼各臟形症內傷之病。如此瘴瘧之作其寒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領腰杳俱痛。雖重衣濃被。滾湯熱火。不能溫。寒去則內外皆熱。渴欲飲冷。雖袒去衣被。重冰泉水不能寒。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一日一發。或間日一發。或一日二三發。此是冷瘴。其脈洪弦數。冷瘴與內傷。其寒熱不同又如此。惟熱瘴熱未間斷時。又當細辨之。內傷之熱。渾身上下皆熱。熱瘴之熱。惟額極熱。胸腹極熱。腰以下則不熱。足發厥。又易辨之。亦有足熱者。雖熱亦不甚。內傷之熱。袒去衣被即解片時。熱瘴之熱。即臥於冷地亦不解。內傷之脈。氣口獨洪大而六至。熱瘴之脈。六脈俱弦洪而七八至。或陽症而見陰脈。要之。兼症雖多。惟以寒熱及脈。潛心分別。則瘴瘧內傷若冰炭矣。苟誤認瘴瘧為內傷。而用補中益氣湯。則熱愈劇而神愈昏。蓋瘴因陽氣不降而然。升麻柴胡。乃輕清升藥。使不降之陽氣。愈飛越矣。瘴乃類天時。天氣鬱蒸。得雨方解。瘴之熱悶。欲俟下元溫固。自然出汗方舒。黃 白朮斂腠理藥也。使腠理閉塞。汗不得出。愈加熱悶神昏矣。若是內傷。此藥一進。病勢即漸減。縱不減亦不加。病之疑難如此。醫者不明望聞問切之理。不分別其內傷瘴瘧傷寒。而妄為施治者。屠劊之流也。

諸瘧瘴瘧辨

或曰。傷寒內傷瘴瘧之不同。已知之矣。敢問瘴與瘧。何以辨之。予曰有三陽經瘧。三陰經瘧。五臟瘧。又有以寒多熱少者。及單寒者。名寒瘧。寒熱相半者。名溫瘧。單熱不寒者。名單瘧。胸膈痰痞心下脹滿氣逆煩嘔為痰瘧。噫氣吞酸胸腹脹吐酸惡酸惡食為食瘧。惡風自汗筋骨痛抽搐為風瘧。面垢口渴心煩多汗為暑瘧。三日一發。久而不愈為 瘧。表裡俱虛。客邪未散。真氣不複。間一日連二日發。或疾雖間。遇勞即發。久而不瘥為勞瘧。進退無時。進則神昏。退則如常為鬼瘧。久而不瘳。膈下結塊為瘧母。發於陽者為牡瘧。發於陰者為牝瘧。雖種種不同。其大略不外於一日一發。或二日一發。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二日發。有一日兩發。有日與夜各發。有上半日發。有下半日發。有有汗。有無汗。此一定之規。若瘴瘧只是三症。以有寒者為寒瘴。單熱者為熱瘴。不語者為啞瘴。其始發也。多不間斷。重者七日方間斷。其間斷也。一日十二時。只間一二時。即發亦有間斷半日者。退去時。莫起動則可。若起動則發。又終屬難退。即退去。胸腹之熱尚在。或間一日一發者。其發時去死一間。其退去之時。渾身上下筋骨。若無其難過也。不可以言語形容。非若諸瘧退去之時。即如平人。又或先輕後重。或先重後輕。或先間斷而後反不間斷。或先不間斷而後間斷。變怪不常。非若諸瘧作息自有定期。以此辨別。皎若日星。其治諸瘧。用藥錯者尚可救。療瘴瘧。用藥一錯。禍如反掌。瘴最忌者。汗吐下及小柴胡湯。柴苓湯。解肌湯。其故何也?蓋瘴因陽氣外泄而然。發汗之藥多驅內陽外泄。是重虛其內。所以多死。瘴因陽氣不降於下焦。吐則陽氣愈上升。下元無陽氣。是無根也。故死。瘴疾是下真寒而上假熱。下藥太寒。一下咽則中寒大作。陽氣隨之即脫。所以死極速。瘴病外雖熱而內實寒。故人謂瘴疾為脾寒。正謂瘴也。故小柴胡柴苓解肌之類。其性俱大寒。服之則外熱不降。而內寒更甚。故至外熱微時。裡外俱無陽氣。所以難救。欲治斯病。醫者自首至尾。不同妄用一藥。只遵大法。溫中鎮下。正氣相解。且攻且守。主病者無責速效。病者能慎疾。則治自愈。萬不失一矣。若夫啞瘴。當歸之天命。千百中可救一二。非人力之所能為也。

傷寒瘴瘧分南北辨

或曰如子之言。傷寒因於寒。瘴瘧因於熱。則北地多寒。傷寒乃北方之病。南地多熱。瘴瘧乃南方之病歟。予曰子言亦有理。上古聖人。亦有異法方宜之論。然不可執一不通。第曰北方傷寒病多。南方瘴瘧病多。則可。若曰北方無瘴瘧。南方無傷寒。則不可。蓋天道無常。假令北方暑熱過多。秋時暴熱數日。北人感此氣。亦多病瘴。廣之東南。設有冬時大寒數日。南方素無寒。若感此氣。亦多病傷寒。故醫者當上察天時四時溫涼寒熱。上明五運六氣司天在泉之理。下察四方風土之宜。中辨病患平日之性。宜涼宜熱。平日是何脈。再審今病。或外傷風寒暑濕。或內傷飲食勞役七情男女。或感乖戾之氣而為瘴灼。見其病之在何經何臟。宜補宜瀉宜吐宜汗宜溫宜和解。萬舉萬全。庶不愧為醫矣。

瘴瘧五臟俱病

夫人身自胸膈至頭為上焦。其氣象天。自胸膈至腹為中焦。其氣象人。自腹至足為下焦。其氣象地。以五行論之。上焦屬丙丁火。中焦屬戊己土。下焦屬壬癸水。在五臟。心肺陽也居上。脾陰坤土也居中。腎肝陰也居下必也。陰能升。陽能降。以成水火之既濟。天地之交泰。則為平人。若夫發瘴之地。秋冬多熱。則人身陰陽之氣。上者自上。下者自下。而成水火之未濟。天地不交之否。故一觸外邪。五臟俱病。其病多上熱下寒。外熱內寒。何也?天氣通於肺。天氣熱。故肺熱極。所以大渴引飲小便頻數或遺尿氣逆胸中痞悶。或衄血。心在上焦火位。天氣熱。故心熱極。所以心煩悶亂狂言譫語神識昏沉瞀不知人。或吐血飲冷舌黑面紅口唇生瘡。脾為中州坤土。天氣熱則地中陽氣恆浮而不降。地下無陽則寒。故脾土虛。所以鼻尖涼多痰肌肉削不能食面黃四肢無力。或嘔或泄中焦虛痞氣倦怠。肝腎居下焦。地之分。天氣熱。陽氣不降。地下無陽故肝腎虛寒。所以腰重腳弱筋骨痛腿足寒厥。或吐蛔或吐沫。瘴病一作。五臟之症俱見。非若傷寒之傳經。傳一經方見一經之症也。知此則知傷寒汗吐下之法。不當施於瘴瘧矣。而治瘴之法。當知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而逆之之理。必使心肺之陽。降於下焦。俾下元溫暖。下元者人身之根本也。溫暖則根本固。根本固則邪熱退。諸病息矣。

冷瘴

其症惡寒發震發熱。頭或痛或不痛。或嘔吐或不嘔吐。胸膈痞悶。身重腰痛腳軟。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寒時雖濃衣被不能溫。熱時雖臥冷地不能涼。或大渴飲水。或一日一發。發時多。退時少。或間日三日一發。所兼之症極多。不能盡述。惟以其有寒。謂之冷瘴。有陰有陽。故諺有云。冷瘴必不死。此瘴之輕者也。其脈或寒時微遲。熱時弦數。或來六七至。或陽症見陰脈。治法先用感應丸十四粒。薑湯送下。次用陳皮半夏湯三四服。或不換金正氣散三四服。重者七八服。方用和解湯三四服或七八服,加濃桂更好。得寒熱間斷多時。後用截瘧丸。酒送截之。或養胃湯。不已。四獸飲。此常法也。

如往來寒熱。痰逆嘔吐。頭痛及身腰痛如被杖。汗多煩躁。引飲自利。小便赤或如中風者。薑附湯主之。如寒熱往來。煩渴手足冷。鼻尖涼。身重舌黑。渴欲飲水。自利嘔逆。汗出惡風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如上半身熱極。下半身冷。腿足寒厥者。沉附湯主之。或送養正丹。黑錫丹。靈砂丹。
如發熱手足厥冷煩渴悶亂上吐下瀉者。附子理中湯主之。
如發熱咽嗌乾燥焦煩大渴飲水不止者。冷湯主之。或既濟湯理之。渴甚者。奪命散加附子主之。
如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澀或利。或嘔或咳者。真武湯主之。
如發熱惡寒嘔不止者。藿香正氣散主之。夫瘴病多嘔。病因飲食傷脾而得。又炎方之病。氣多上逆。痰與氣並而上。故多嘔。如因食生冷太過。嘔而惡食。頭目昏沉肢體拘急。痰多腹痛者。養胃東加附子沉香主之。嘔甚送來複丹。或治中湯主之。
如嘔吐膨脹者。二陳湯送感應丸。
如嘔而胸膈不快。脅筋脹滿。心腹刺痛。食少多痰。吞酸噎氣。及見症不一者。以嘉主散主之。
如寒熱往來。惡心嘔吐。吞酸噫腐。腹痛痰痞不能食。紅丸子主之。
如大便秘者。先服和解湯。自然通利。或秘甚者。用嘉禾散加蜜主之。又有多日不通者。看病勢何如。得大便利而後病方得愈。方可用蜜導法。若不甚急。只以治瘴為主。得熱瘴不來。大便自然通利矣。
如寒熱臍腹刺痛。脅痛煩亂。引飲霍亂。手足厥冷者。冷香湯主之。
如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者。其人平日虛弱。七棗湯主之。
如神思昏亂。狂言譫語。不知人事者。輕則養胃東加附子沉香。重者二陳湯加沉附。若甚者。沉附湯主之。
如脈代者。此病甚不宜代脈。看大便如何。如大便照常。養胃東加附子主之。
如大便不利。可與正氣散或和解散加桂。大便行則代脈去矣。
如發熱頭痛。小便不利。煩躁飲水。水入即吐者。五苓散主之。若引飲自汗。小便赤澀者。不得服五苓散。汗出更利小便。必亡陽也。況滲泄之劑。下虛者尤忌之。如四肢厥冷。頭額虛汗。咳逆脈促。其症甚危。三建湯主之。
如症候不一。多所變怪者。和解湯主之。
如瘴止後腰痛腳軟者,加減五積散主之。
如瘴止後汗多者。黃耆建中湯主之。
如瘴止後食少體倦者。異功散主之。
如瘴止後多痰及食入而心下飽悶者。香砂六君湯。或吞養脾丸。
如瘴止後虛煩不得眠。心膽虛怯。觸事易驚者。溫膽湯主之。

熱瘴

其病身發大熱。神氣沉昏。晝夜如臥炭火中。腰痛腳弱。大渴欲飲冷水。上脘痞悶。神昏妄語。頭痛或不痛。或嘔逆或不嘔逆。小便赤澀或頻數。或遺尿。大便或秘或自利。舌黑面赤目紅。或吐血衄血。兼見之症。不能盡述。惟以其單熱不寒。謂之熱瘴。其熱多不間斷。因陽氣盡發泄於外而然。諺云。熱瘴久不死。此瘴之重者也。治得其道。得生者多。其脈洪弦數。或來七八至。亦有見陰者。治法先刺之。

南人治熱瘴。初起不用藥。只挑草子之法。廣中之處有人能之。凡有瘴發一二日。卷其上下唇之裡。以針刺其血。正中用手捻去紫血。又以楮業擦舌出血。又令病患並足而立。於兩足後腕橫縫中。青脈刺之。出血如注。乃以青蒿水與服。應手而愈。若冷瘴與雜病。決不可刺。熱瘴之所以刺而得愈者。即太陽傷寒症。邪氣在表。當汗之法也。刺出其血。即是得汗而其效速於得汗。蓋人身之上下唇。是陽明胃脈之所經。足後腕。是太陽膀胱脈之所經。

太陽受病三日。而陽明受病。南人之針。可謂暗合。若患熱瘴而不即刺。及其三陽傳遍。邪氣入裡。雖刺而血已凝。非惟無益。或至重傷。又南人針法。別有不可曉者。發瘴過經已入裡而將死。刺病人陰莖而愈。竊意其通五臟。刺之或可去內腑之熱耳。然少壯者。尚可用此法。苟施於怯弱者。豈不危哉。

按黃帝內經。九針從南方來。刺熱論曰。病未見赤色而刺之。是謂治未病。然則南方挑草子之法。不可廢也。但南人未知辨赤色之道。愚謂熱瘴初起。刺病患兩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頭痛兩額角脈脹者與兩額角脈上刺之出血。其病勢果衰大半。次服不換金正氣散。又服和解湯七八服。得間斷一日一發。然後截之。若間斷作二日一發尤妙。不來之日。服和解湯七八服。和解後熱勢稍緩。服養胃湯吞截瘧丸。酒送。日服六七次。如未止。服四獸飲。此平常之法也。如變症不一。當與治冷瘴方法。互治之。如其症未解。或疑有熱。亦不宜服發汗及涼藥。但取嘉禾散服之。若果蘊熱但冷。服無害。

蓋嘉禾散治下虛中滿。能升降陰陽。正與秋冬作熱之地為宜。服二三日則寒熱之症自判矣。然後隨症調治。自無不效。
如嘔逆以養胃湯。來複丹。治中湯。二陳湯。選而用之。
如兀兀欲吐而不吐者。二陳湯主之。
嘔而熱不退者。藿香正氣散主之。
嘔而膨脹二陳湯下感應丸。
嘔而頭痛。來複丹兼如聖飲子。
嘔而胸膈不快。下虛中滿。嘉禾散主之。
嘔而大便秘。嘉禾散加蜜主之。
嘔而腹痛。紅丸子及烏沉散。
嘔而痰逆。頭痛身痛。腳痛腳弱。大汗多。煩躁引飲。大便自利。小便赤澀者。薑附湯主之。吞養正丹。或靈砂散。
如發熱煩躁。手足冷。鼻尖涼二症。病患因熱大煩躁。多不自知。醫者須以手捫其手足與鼻尖。方知之。身重腳腰痛。舌生黑苔。大渴引飲。自利嘔逆。自汗惡風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如大熱咽嗌乾渴。煩躁不解者。冷香湯主之。
如熱大煩渴大作。飲水無度者。既濟湯主之。甚者合奪命散。
如熱大神昏。不知人事。妄語遺尿。吐血衄血。舌黑面紅。目赤煩渴。脈弦而七八至。以手捫之。額上極熱。胸腹熱。腰以下不熱而冷。雖狂言妄語。病患心蜷臥。叉手捫心。或引衣自蓋。陰症具於隱微之中。況脈只以五六至。為數。為實熱。若七至八至是內陽盡出於外之脈。腹內則空虛矣。若誤用寒涼。攻外熱。其斃也可立而待。急用沉附湯主之。吞黑錫丹。稍緩者。二陳湯合沉附主之。輕者養胃湯合沉附湯主之。
如熱大煩渴悶亂逆泄瀉。手足稍微冷者。附子理中湯主之。
如嘔逆泄瀉。臍腹刺痛。脅肋脹痛。引飲無度。胸膈不利者。冷香湯主之。
如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澀。或嘔或咳。自汗多者。真武湯主之。
如因誤攻外熱以至四肢厥冷。兩足如無。頭顱虛汗不止。或時發噦。脈數而促。其危尤甚。急宜收心液。壯真陽。庶可更生。宜服三建湯。
如大便秘。其脈六至。兼弦而有力者。和解湯主之。甚者用蜜導法。
如夏月冒暑。伏熱即發熱瘴。煩躁口渴。上吐下泄。心脾不調。 全不具。陰症其脈弦而六七至有力。六和湯主之。
如熱大便堅硬。其人平素脾胃壯實。而脈弦數有力者。和解東加蘇葉地骨皮主之。
如發熱頭疼。或眼睛疼。大便實。其脈舉按皆弦數。全無陰症。其人平素宜涼劑者。參蘇飲主之。只可一二服。稍和即止。不可過用。須要詳認。不可誤人。
如已分為間日。脾胃已和。濕冷已去。病退時。脈亦弦數者。養胃東加柴胡主之。
如已服正氣和解溫中固下後。熱已間斷。截瘧丸。不住者。十四日外可少與柴平湯。或柴胡散。尤隱不可多服。參蘇飲。柴平湯。柴胡散。三方。須細察。病患平素宜涼劑。胃氣壯實。及脈實而無陰症。具於隱微之中者。方可用之。如稍緩。不若和解東加減守之。免致失手。
如已經七日。發熱煩躁。引飲喜冷水。大便不通。小便赤澀。狂言內熱。神昏不省者。藥令黃湯主之。若因上熱未降者。尤宜沉附湯主之。
如無汗發熱頭痛小便澀。煩渴飲水水入即吐。五苓散主之。不可多服。
如瘴止後。猶狂言神昏者。因心經之陽尚未降於下焦故也。二陳東加沉附主之。或養胃湯亦加沉附。
如瘴止後。腹痛腸鳴。大便溏而頻。平胃散主之。
如瘴止後虛煩不眠。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不祥或異象。眩惑夜不安寢者。溫膽湯主之。無多服。
如瘴止後。精神倦。不喜飲食者。異功散主之。
如瘴止後。腰痛腳痛,加減五積散。
如瘴止後。自汗多者。黃耆建中湯主之。多痰體倦。六君子湯。
如瘴止後。易飢易飽者。香砂六君湯。吞以養脾丸。

瘴病初起發熱頭痛。或嘔逆或不嘔逆。兼症雖多。惟以其神昏不能言。但噫噫作聲。或全不作聲。謂之 瘴。此熱瘴之甚者。故諺云。 瘴無不死。為不治之症也。但不犯不可服之藥。治得其道。千百人亦可起一二人。其脈初起一二日。七八至而弦。熱大至三四日。熱微神清脈反和平。如其症。精神清目開如常。能飲食能大小便。熱微脈平常。只是全不作聲者。此真 瘴極難救。

蓋肺氣入心則為聲音。今瘴毒之熱沸其血湧於上。塞於心肺之竅。故不能言。七日後多死。治當散其血。用麥冬湯。調黑神散。亦有得生。如其症目上視。口噤牙關緊閉昏不知人。遺尿遺屎不能言。以手重拿曲池虎口。頰車人中亦知畏疼。不能出聲叫哭。待熱微時稍言一二句。此痰迷心竅也。為啞瘴用青州白丸子二陳合星附湯。或三生飲。元氣虛者,加人參十可活三四。如手足搐搦氣逆者。附香散。及養正丹。如因食冷所致者。蘇感丸。如其症。精神不甚昏。能飲食。大小便亦通。熱不甚。惟舌本強木不轉而不能言者。亦非正 瘴。乃瘴毒中於心脾二經所致。心之別脈系舌本。脾之別脈連舌下。邪氣入其經絡亦然。用正舌散。及全蠍麝香南星茯苓之類治之。

如其症初起或是寒瘴。或是熱瘴。能言語。因醫者誤用發汗。及升藥降藥而變 者。為不治之症。雖神氣清爽脈息和平。二三日決死。不可用藥。

不治症

  • 瘴病初起熱大。不語至二三日。熱微神清脈和。惟不作聲。此真 瘴不治。
  • 瘴病上吐下泄。精神昏亂。脈微遲無力。二三日決死勿治。
  • 瘴病因食生冷過多。至四五日作泄。手足冷者。決死勿治。
  • 瘴病熱退時。脈亦七八至。無神者。決死勿治。
  • 瘴病脈大而散。無胃氣者不治。
  • 瘴病陽症見陰脈。無胃氣不治。有胃氣者生。
  • 瘴病誤服麻黃發汗藥。及柴胡黃芩苦寒藥而變 者。決死不治。
  • 因誤服麻黃。而筋惕肉 者死。
  • 因誤服麻黃。而目赤喘急者死。
  • 因誤服麻黃。汗出不止。發寒而噦者死。
  • 因誤服寒涼。自利而手足厥冷。漸及肘膝者死。
  • 因誤服寒涼。而發噦者不治。
  • 因誤服寒涼。狂起亂搏人者不治。
  • 因胎前染瘴。胎落而變 者不治。
  • 產後染瘴。脈洪大如竹管。鼓指七至者不治。

瘴病之脈。不可不細察。假如其脈沉細而遲。此元氣虛寒之脈外症。雖見純陽。當急用沉附等藥。苟誤投以寒劑。其逝即在頃刻。正所謂承氣入胃。陰盛乃亡也。在傷寒。陽症見陰脈。為必死之症。

瘴瘧為上熱下寒。外熱內寒之病。陽症見陽脈為真病脈。見有胃氣者反為易治。萬不失一。如其脈弦帶數。六七至有力而不散大。此元氣不虛寒。外症無陰症。具於隱微之中。只宜正氣散。和解湯等藥。苟誤投以薑附亦難收功。正所謂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或間有陰症。見有陽脈。亦不宜例用薑附。且與和解正氣。守之若苦寒之藥。不可以脈見陽而妄用也。如其脈洪大無倫。七八至按之鼓指者。或無力者。此元陽氣盡泄於外之脈。不可謂之陽脈。

蓋脈只以六七至為數為熱。若七八至為元氣已飛越。而邪氣獨盛。正不勝邪。故見是脈。以浮而無力為洪。若洪大通筋似指則為元氣不固於內。反泄於外。故見是脈。正內經。所謂脈大為虛是也。鼓指者。更虛於無力。二脈兼見。似內傷火不歸經之症。方書謂龍雷之火。其外症決見大熱之病。細察之必有陰症。具於隱微之中。急宜用薑附等大熱之藥。冷凍飲料之。其效可必。倘誤投涼藥。禍如反掌。在他症脈至七八至。為七極八脫。決死之脈。在瘴瘧如治以法者。永保無虞。如脈代而不散者。當問大便如溲。小便調為元氣不足。宜參附之劑補之。元氣實。代脈去矣。若數日未更衣。更宜和解正氣。使大便利。黑屎去。則代脈去矣。若代而兼散。則為不治之脈。如脈瘴作時。七八至。溫中固下。正氣和解後。熱退去時。一呼一吸只來二至。在他症為二敗必死之脈。在瘴瘧為邪氣盡退。正氣將複之脈。其外症決見渾身冰冷。困倦乏力。惟口中所出之氣略溫。或大汗如雨。惡寒之極。斯時惟宜調養。內服補脾之藥。一日則前症俱退。二三日脈複。四五至矣。

日期

瘴病無傳經。治得其道。則有減病常期。治失其道。則至其時日而增劇。如瘴初起。輕則自間斷正類瘧病。治之當一日一發者。十四日愈。或二十一日愈。二日一發者。七日愈。其故何也?

夫瘴多是元氣不勝邪。一日一發。元氣難複。其愈遲。二日一發元氣易複。其愈速。若三日一發。則與 瘧無異。當以治瘴治 之方。斟酌合用。必半年一年方可愈也。其次初發不間斷。正氣和解後。三日即間斷七日可愈。或十日愈。又有重者。直至七日方間斷。十四日可愈。如不愈二十一日。才已有二十一日。猶未已者。雖未愈。謹慎用藥。再無變証。若不知治瘴之法。妄用藥餌。不問輕重。如重犯發汗涼藥。則三日變証。七日死。有十日變症者。有十四日變症者。有二十一日變症者。若犯石膏大黃。則變症只在頃刻。總之治失其道。七日內變症極多。十四日變症次之。二十一日內變症又次之。

婦人

南方陽浮陰閉。陽恆泄。陰恆固。男子以陽為主。故瘴病者多。女子以陰為主。故病瘴者十中一二。治法與男子同。更加以豁痰調氣降氣為主。用四七湯。烏沉散。佐以沉香間服。或加四物。惟胎前產後與男子異。在胎前以正氣和解方,加大腹皮。砂仁杜仲續斷。安胎或兼四物。若見陰症。亦照薑附溫中鎮下方法。胎亦不落。即經所謂有故無殞是也。或不幸而瘴毒深重。熱極大。胎多雖保。胎下不變。 不作痙。脈不洪大無倫。鼓指數八七至者。猶可治。設變 或脈七八至。雖參附亦無如之。何矣。在產後染瘴者。當大補氣血為主。佐以溫中鎮下。正氣和解。不變 。脈不大。七至八至多有得生者。蓋脈大鼓指七八至。瘴脈之常。本可治。惟產後不見此。其大法不出於前三症中。參論臨時斟酌可也。

小兒

小兒瘴病。多因乳母不與之避寒暑。啖生冷。飧炙煎。致兒聚痰為患。況小兒較之大人。謂之啞科。以其不能言病情。故難辨別。醫者當審諦。聞其聲。望其色。察其舉止。看其虎口。參以三症。治法斟酌。其輕重而後藥之。可也。如熱大不寒振。不作聲。以手重拿合谷。不作聲。惟手撐動。熱微時亦不作聲者。此是 瘴。必不可治。如熱大面赤。舌黑目赤。唇紅欲扯甌碗頻含乳。唇紅是肺熱欲扯甌碗頻含乳是口大渴。上吐下泄。蜷臥或俯臥。手足指梢冷。是虛欲就實。手足指冷中胃中冷。睡露睛。是脾虛。時時狂叫。或曲腰而啼。是腹痛。虎口脈通三關。當用附子理中湯治之。服至病減方止。如熱大面赤。舌黑目赤。唇紅頻含乳。不吐大便秘小便赤。手足指梢不冷。睡不露睛。仰臥時時狂叫。虎口脈通三關。此無虛寒之症。當用正氣和解。參以熱瘧方法治之。如先寒後熱。先熱後寒。或間一日發者。或日一發者。此是冷瘴。治當以前。審病之法用藥。庶幾可稱為幼科之國手。

發瘴時調理卻病法

眾人多發瘴時。必須加意保養。晨興盥漱後。先服平胃散。或不換金正氣散。過一刻啖少粥。巳時早食。申時晚食。夜間服理脾消食丸。藥酒少飲不妨。不宜太醉。天氣若不常。一日之間。順其寒燠,加減衣裳。不食生冷。則脾胃自壯。省食油膩。則胸膈自快。無大忿怒。以傷天和。重節色欲。以固真氣。如此調攝。決保無恙。如秋冬大熱。服以降氣鎮墜藥。養正丹。黑錫丹。蘇子降氣湯。秘傳降氣湯。沉香降氣湯。選而用之。

瘴病中將息法

凡才病瘴時。切須忌口。非惟生冷油膩不可食。尤忌酒肉魚面之類。飯亦可住。只可食粥。仍戒葷食。不得已吃白糝。咸豉蘿卜。即當發時亦不可食。候發過稍久卻食。如不發。日從便吃白粥。不可太飽。不忌口。則病難已。所食之物。皆助邪氣。致便服藥不效。若食素粥數日。依前法服藥即效。所謂服藥不如。忌口是也。每日只宜漱口而已。不可洗手面及梳頭。但安心坐臥。數日莫動。如此將息。無所不瘥。

瘴病後將息法

凡瘴病才住。可記初發幾日。依前日數十分畏謹。大率瘴不發後。三日方可洗手。七日後方可洗面。半月後可略梳頭一二次。三月內戒房事。能戒百日尤妙。瘴不發時。仍素粥三日。經五日後方以豬脾熟煮羹。薄吃軟飯。十日後略飲些酒。少吃肉羹。但不可食諸般骨汁。若犯之即再發。如牛羊雞肉。複忌一月為妙。如不能將息或至再發。又須依前法服藥。前法將息而已。如飢飽勞役。喜怒不時再發。雖依前法服藥調理。多致延綿半年。方得平複。終不若小心謹慎調理。不再發為妙。

灸法

凡冷瘴初起。腰足寒厥。其脈沉細。因失飢寒傷飲食致病者。內服薑附等藥。外灸中脘。(從建裡上行。在臍上四寸。中脘穴也。)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宛宛中。氣海穴也。)三裡(從下廉穴上行一寸。銳肉之端按之肉起手。三裡穴也。)三穴。使中氣溫。下元暖。則病無不愈。若無前症。其人平日不甚虛弱。及病始發者。未可便灸。如瘴病既久。氣血已虛。服藥不效者。宜灸膏肓。(從魄之下行第四椎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或大椎。(一椎之上。大椎穴也。)及第五椎(五椎下神道穴也。)二穴。隨年壯尤妙。及足三裡。則久瘴自痊。熱瘴忌灸。

瘴後變症

瘴後調攝。較之他病。其難百倍。善養生者。於飲食起居之際。兢兢業業。無一毫差忒。謹慎百日。待脾胃元氣複常。方可免變症之患。若瘴後懈怠。起居不時。恣意飲食與夫沽酒市脯。色氣無忌。當此脾胃之元氣未複。不能消化。豈不積而作痢。聚而作痰。浮而作腫乎。此難以立方施治。蓋謂瘴後元氣常虛。是無根本。將何以當病耶。今攝數方法於後。以備審用。當其臨時可權衡虛實而補瀉之。

下痢之因。由元氣脾胃衰弱。飲食不節。積而不化。遂致濕熱傷於氣分則白。傷於血分則赤。氣血俱傷則赤白相雜。其青黃黑色者。由濕熱兼傷各臟。故見各經之色也。脈沉小流連有胃氣者生。洪大而數者死。身涼脈靜者生。身熱脈大者死。

治法。初起腹痛裡急。後重而痢者。當審元氣何如。元氣未虛者。先服蘇感丸以下之。去其積滯。更兼有實熱者。量用木香檳榔丸下之。蓋謂無積不成痢。故先宜蕩滌以去其積。若兼伏暑。以香茹飲送下。小便不利。五苓散送之。次用消導和氣行血藥。後服香連丸。或變亂丸。久不止。斷下湯。真人養臟飲。斟酌選用。若元氣虛弱者。不可更行蕩滌。先用六君子湯。隨所傷物加藥。送保和丸。如傷米食,加穀芽神曲。谷食傷加麥芽神曲。肉食傷加山楂神曲。酒食傷加干葛神曲。兼嘔吐加砂仁藿香。次用香連丸及四神丸。如渴甚。用七味白朮散送之。如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送下。若兼脾胃虛寒。用理中湯。又有噤口者。衛生方云。噤口乃下痢不納飲食是也。醫者但知危篤。而乃畏縮不究其所致之由。故多不救。良可悲哉。易簡方謂宜四柱湯理中湯茯苓散加肉蔻木香。或咽震靈丹等藥。何乃王德膚知其一未知其二耶。蓋古方有清心蓮子飲及壓毒藥者。有用生胃進食藥。豈可執一物以治之耶。如診視而知其脾胃脈不弱。問知其心煩頭痛。手足溫熱。未嘗多服涼藥。此乃毒瓦斯上沖心肺。所以嘔而不食。宜用敗毒散。每服四錢。陳倉米百粒薑棗煎服。又一方石蓮子捶碎去殼留心。研為細末。用陳倉米飲調下。若其脈微弱或心腹虛膨。或手足厥冷。初病不嘔。因服粟殼烏梅及諸苦澀涼劑。或飲草藥過多。早晨未食先嘔。不思飲食。此乃脾胃虛弱。卻可信簡易方之言。又有一方猶為簡易。用山藥一味。 小豆大。一半銀石器內炒熟。一半生用。同為末。米飲調下。甚有奇效。又嘗觀前輩癰疽方。治嘔逆不食者。亦有一說。毒瓦斯攻心者。以乳香綠豆粉作內托散服之。脾氣虛弱者。嘉禾散山藥丸治之。胸中當存活法。裁其方法。為噤口痢。用何患不收功於危篤耶。大都瘴後痢疾。極難施治。如前數藥。雖是良劑。特準繩耳。至於臨時變通。在醫者盡望聞問切之功。極精巧以別其虛實寒熱。然後施治。庶可為人之司命。

腫脹

腫脹之因。蓋為脾胃元氣虛損。又不能調攝飲食。起居失時。複傷脾肺腎三經。俱能作腫。傷脾而腫者。即經所謂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是也。傷肺而腫者。即經言飲食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令肺傷。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小便不利。 溢作腫是也。傷腎而腫者。腎屬水。以腎氣虛寒不能攝氣。以致 溢反以浸潰乎上。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為腫也。脈浮大者生。沉細者死。臍突缺盆平。手足心腫起無紋。滿肚青筋。腰腫陰腫無縫者。俱不治。

治法傷於脾者。宜實脾利水快氣。嘉禾散、烏沉散、五加散、實脾散、五苓散、五皮散、平胃散、胃苓散、流氣飲斟酌詳用。切不可用樟柳芫花黑牽大戟甘遂下水之劑。傷於肺者。補中益氣東加減用之。腎水虛寒者。附子理中湯香砂六君東加薑附煎送金匱腎氣丸。以上諸方。腫荃蹄變通之妙。尤在醫者隨時取用。

瘴瘧之作。多由痰滯而成。故其痊後稍不調攝。痰症即作。然痰之變症。非止一端。為嗤。為咳。為嘔逆。為麻木。為痞膈。及為異病之最重者。又為卒暴痰厥眩暈等症。若痰厥僵仆。不知人事。脈浮而遲者生。數而急疾者死。目開眼合手撒遺尿吐沫喉如鼾睡發直搖頭汗綴如珠皆不治之症。治法痰厥者。三生飲合奪命散。元氣不虛者。吹鼻藥、三生飲、星附湯、星香散及導痰湯選用。其他痰症以二陳湯為主。隨症施治。不可執一也。

治濕要訣

濕有內外之殊。外感則入經絡而流關節。內傷則由臟腑而歸脾腎。濕為土氣。土居水火之中。水陰而火陽。陰陽交感。水火相蒸則生濕氣。火盛則濕化為熱。水盛則濕化為飲。濕熱者治以辛涼。濕寒者治以辛溫。(入腑臟者行其水道入經絡者開其汗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