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自序

余賦性孱弱。幼嬰多病。迨丁年尤甚。嘗患內傷。諸藥罔效。於是悉取內經。難經。甲乙經。東垣十書。傷寒六書各論。及薛氏等書。至於殊國僻壤。奇方怪疾。皆沿波溯源。推詳考索。循古人之餘而為之。不知其已瘳已。人情莫不欲言其所自。知交親承是謬。推庸多奏效。妄意遂謂凡病不出傷寒內傷之范圍也。壬寅秋。天時熱甚。入冬仍不寒。四方疫癘大作。其証似瘧而寒熱不閑。似傷寒而三陽經少陰太陰經証齊。似內傷而氣口脈不大於人迎。向所妄意以自信者。胥失之矣。彼以傷寒治者七日逝。以內傷治。以瘧治者。先後亦逝。間有染輕本固者。稍淹浹旬。終歸不起。至一發不能言者。其死尤速。惟輕而不服藥者。百起一二。即老醫宿匠。計與術兩窮矣。然天地之大德曰生。塞極必有以通之者。有宋李待製之書在也。書名瘴瘧衛生方。專是一証。始以風壤闊越。一涉獵而置之。而後乃知其寶也。論証則辨晰周詳。用藥則簡易平順。此真妙於治也。且諸書瘧部亦嘗及瘴瘧矣。本末未甚悉。豈身履其地。傳不獲習乎。待製造端王張討潤。皆因宦彼地。得其真詮。是書賴以全。予始以一二及十百。因沿鄉曲面流疏遠。隨手應心。刻期色起矣。予秘之。是以人命為私也。告之同業。懼不能遍。謀梓以廣之。區區之公而已。客有告之者曰。夫瘧何有於瘴哉。閩廣之間。山深雨淫。積嵐為瘴。黃霧隱天。中人作苦。吾信界在中土。土不同方。風亦殊俗。曠絕千裡。嵐瘴何從。母乃巧於署名以炫技乎。余曰:否否。諸疾之作。由天時也。四時之變。由氣數也。人身肖天地與氣順逆也。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其征在國。國實以人。天氣流轉。山澤通之。以時驗變。以人驗時。奧氣不藏。時之變也。物直槎夭。人直疾病。山川不必同。而氣至則行之矣。故吾信不必閩廣而氣類之。此瘴瘧之所由作也。且如癸卯之冬。四山花木盎然。如春甲辰夏仲菊華如秋六月反擁絮。春秋隕霜不殺。注謂四時失其序。則其施必悖。月令仲夏行秋令。民殃於疫。在昔識之。蓋天失其序。 氣旁行。於是乎在邇。年以來冬複大暖。草木禽蟲不含不蟄。殆物得氣之先。與韓昌黎雪擁藍關句。李唐嶺南尚雪。今絕無之。馴至洛陽。杜鵑天氣。自南而北。不尤信乎。客因領之。予又謂瘴瘧於文為瘧。章言疾彰於外。內無實也。為瘧如虎。反爪向人也。以瘧施無實之人。故多瀕於死。李待製之調劑。思深哉。不揣愚陋。次其源委。附以鄙見。別傷寒內傷諸瘧之形似。詳藥餌之宜用宜禁。驗病色之可治弗治。編曰瘴瘧指南。車僭妄之罪固無所逃。然於活人。或有小補。庸有未盡。以俟後之君子。

萬歷三十七年歲次己酉十月朔信州鄭全望撰。


卷上 辨証

瘴瘧形狀

或問曰。發熱頭痛人俱稱為傷寒。一以傷寒藥治之可乎。予曰:當有所辨。諸般發熱種種不一。而最毒者在內傷有瘴瘧。或曰。若內傷。果有東垣內外傷論。辨別詳晰甚為有理。若醫瘴瘧則不能無疑矣。將以予為妄。吾見子治斯病活人甚多。但未聞是書未聆是語。當明以告我。予曰:傷寒內傷所病處廣。況立法者。乃仲景東垣。二人聖醫也。名重寰宇。而擴充是法者。陶節庵薛立齋二君。故其書傳之廣。而心於活人者未有不讀也。若夫瘴瘧惟炎方有之僻於一偶。況業醫者鮮。惜李待製治瘴之聖。其書所傳不廣。宜乎吾子之未聞是書。未聆是語。或曰。既有是書。其病形可得聞歟。予曰:其病有三。而形狀不外於頭痛。發熱。腰重。腳軟。或冷或嘔或泄。或大便秘。或小便赤。面赤。目紅。口渴。心煩。胸中大熱。舌或黑。狂言譫語。欲飲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無汗。諸証。以有寒有熱者為寒瘴。或間日。或不間日。為易治。以單熱不寒者。為熱瘴。為難治。得間日猶可以不言語。惟噫噫作聲者。為 瘴為不治。瘴瘧之形狀大都如是矣。

人身肖天地瘴瘧類天時

天以一氣覆於上。地以一氣載於下。人居覆載中。若何能與覆我載我者。相肖也。上古聖人等。天地人為三才。豈無灼見而妄立說耶。蓋謂天以輕清之氣。上浮而下轉。地居其中。而乾健之運。無一毫少息。若一毫不續。則穹壤判。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人身肖之。其氣亦無息。天以日月循環。人以榮衛循環。地有九州。人有九竅。經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陽之汗以雨名。陽之氣以風名。人之一身。身以上其氣象天。身以下其氣象地。故天不足西北。而人之耳目。右不如左之聰明也。故西北之人頭常冷。地不滿東南。而人之手足。左不如右之利便也。故東南之人。腰足常冷。天有陰陽。以生風暑濕燥寒。地有陰陽。以生木火土金水。人有陰陽。以生肝心脾肺腎。天氣以四時溫熱涼寒運於上。地氣以生長收藏應於下。而人之陽氣以升浮降沉應之。為生生不息之妙何也?天令春其氣溫。惟其氣溫。故地中之陽氣鼓動而升於外。以生萬物。人之陽氣。亦應之以升。天令夏其氣熱。惟其氣熱。地中之陽氣盡出於外。以長萬物。所以地之下極寒。人之陽氣亦應之。盡出於外。脾坤土也象地。斯時脾土亦寒。天令秋其氣涼。惟其氣涼。所以陽氣能降於地。而行收成之令。人之陽氣。亦應之而降於內。天令冬其氣寒。惟其氣寒。陽氣盡沉於地。而成閉藏之令。所以地之下暖。人之陽氣。亦應之沉藏於內。斯時脾土。亦暖。此天地得其常。而人之災害亦不生。發瘴之地則不然。春夏多寒。秋冬多熱。盛夏久雨。則可挾纊。隆冬久晴。寧不搖扇。一日之間。日未升則寒。日中則熱。日入又寒。一日一夜。寒暑迭變。無論四時。久晴則熱蒸。蒸極則雨。雨下則濕。蒸雨久則淒涼。人生其間。飲食起居。安能一一謹慎。稍失調養。便感此乖戾之氣。而發寒熱。即謂之瘴。然瘴之發。多在秋冬。以其天氣熱。地中之陽氣不能收藏而外泄。故草木不花而花。不葉而葉。人之陽氣亦應之。不能收固。而恆泄之於外。惟其外泄。則脾土所以內虛寒。身以上象天則極熱。身以下象地則不熱而寒。或熱蒸極而汗。汗出則淒涼。其人身之寒熱濕蒸。一與天時相似。故曰:人身肖天地。瘴瘧類天時。知斯道者。則治瘴之法過半矣。

受病之源

南方之地。寒暑不時。春夏淫雨則多寒。晨夕霧昏。地下濕蒸。故陰濕之氣常盛。秋冬久晴則多熱。草木不凋而放花。故陽燠之氣恆泄。晝燠。夜寒。晴霽熱。陰雨寒。人居其中。因寒濕之氣盛。故下體重濕。生痰又多。痰因秋冬熱故。熱多上壅。膚多出汗。至腠理不密。陽外而陰內。陽浮而陰閉。於斯時也。若飲食失度。起居不時。及食生冷食炙 。則痰與食相並積於胃。而寒熱之病作矣。或不避暑。奔走於日中。或避暑而坐臥當風。閉其汗孔。使汗不出。此病亦因之而作。或因其晨多霧而寒。飲酒以御之。少焉日出。而熱。則酒與痰相並滯於膈上。此病亦因之而作。或晨寒而少衣。或夜冷而薄衾。則寒與痰相並。亦作寒熱。或因晨寒多衣。行至日中未解。則暑與痰相並。亦作寒熱。要之此病之本。本於天氣熱元陽恆泄。在人之陽氣。自不降而內又多痰。再不能調攝。感於不正之氣。宜其病有上熱下寒之症。所謂無痰不成瘧者是也。養生者能遠房室。省勞役。毋食生冷。毋食炙 。毋醉早酒。毋飽晚飯。毋乘暑行走。毋當風坐臥。一日之中。順其寒暑。而加減衣裳。則瘴雖毒。庶可免矣。

瘴瘧傷寒辨

外傷寒邪之症與瘴瘧。俱有寒熱。醫者盡以瘴瘧作傷寒。率用汗吐下之法治之。其枉死者。不可勝計。由其不辨寒熱症候耳。今細分之。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瘟。冬若即病。謂之傷寒。不即病至春變為瘟病。至夏變為熱病。其病也。多自太陽經始。故發熱惡寒。頭痛脊強無汗。口中和而不惡。食脈浮緊。為傷寒。或惡風自汗。而脈浮緩。為傷風。其熱無退時。若傳經或傳陽明經。則有目痛鼻乾不得眠脈長之症。或傳少陽經。則有耳聾脅痛。口苦嘔吐。舌白苔脈弦之症。若傳陽明腑病為入裡。舌苔黃口渴。心煩舌乾。不惡寒反惡熱。揚擲手足。揭去衣被。狂言譫語。脈洪數內實之証。宜用下劑。下遲則入陰經。方舌黑大。凡傷寒之熱。全不間斷。直至傳入裡。下後方罷。經曰:夏傷於暑。秋必 瘧。夏暑汗不出。秋成風瘧。是知瘧之發。多因於暑。故發瘴之地。四時常似夏。其病也無傳經。若是冷瘴。則有惡寒發熱。頭痛腳弱腰重。口中不和。嘔吐或不嘔吐。脈弦帶數。一呼一吸。脈來六至。或七至八至。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方其寒也。脈則沉遲而伏。及其熱也。脈則六至七至。而弦洪渴欲飲水。飲則多吐。揭去衣被。待其汗出。熱則退矣。或無汗而熱久亦退。或間日再發。或一日一發。此為輕症。若是熱瘴。則不惡寒惟發熱壯熱。頭痛身倦。腰重腳弱煩躁。胸膈不利。嘔逆或不嘔逆。自利或不自利。小便赤澀。口渴脈洪弦七至八至。熱亦不間斷。一日二日舌便黑。目紅面赤。渴欲飲冷。與之水亦能飲。狂言譫語。或大便閉。至日晡尤甚。與傷寒下症無異。細察之。身中之熱有不熱處。以手捫之。額上極熱。面微熱黃尖涼。心胸及腹極熱。背微熱。腰以下不甚熱。重者常冷。或厥且譫語。以手捫心胸。蜷臥狂起。則腳重無力何也?瘴病是上熱下寒。故腰以下。不熱而沉重。上身之症。雖陽而陰。症隱具於其中。鼻尖為年壽宮。年壽屬脾。脾寒所以鼻尖涼。此病是外熱內寒。熱症雖見於外。而內寒之症。驗於鼻涼。蜷臥叉手。胃胸隱然見矣。或謂是傷寒陰症。似陽亦非是。若陰症似陽。渴欲飲冷。與之冷則不飲。瘴病與之則能飲。若用藥得宜則熱退。或得間日熱。退時則脈微弱。非複前之洪弦數矣。大抵瘴與傷寒大不相同。傷寒因於寒。瘴病因於暑。傷寒有傳經。有變症。有傳染。而瘴病不傳經。無變症。不傳染。若醫者誤認惡寒發熱為表症。用傷寒汗藥。以狂言譫語。大便秘舌黑為裡症。用傷寒下藥。則不旋踵而告變矣。

瘴瘧內傷辨

內傷飲食勞役過度之病。其發熱惡寒。與瘴瘧相似。若以瘴瘧。而用內傷勞役之藥治之。則神識昏亂。譫語如狂。其熱愈劇。服多亦至不起。由不細察其症候耳。今細辨之。內傷勞役之病。其惡寒也。見風見寒居陰處。無日陽處則惡之。若避風寒。居溫暖處。或添衣被。則不惡也。或雖發寒。一暖便已。其發熱也。蒸蒸然。上徹頭頂。旁徹皮毛。下至腰足。渾身燥熱。若袒衣被。近寒涼處則已。或熱極而汗出亦解。若涼片時。即惡寒。添衣被。則不惡寒。又發熱。直至甘溫之劑。進多則病已。其他頭痛。身重。手心熱。口渴。心煩。舌黑。妄語。妄有見聞。大便秘或沸。小便赤澀或嘔。口不知味。其脈氣口洪大。或兼各臟形症內傷之病。如此瘴瘧之作其寒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領腰杳俱痛。雖重衣濃被。滾湯熱火。不能溫。寒去則內外皆熱。渴欲飲冷。雖袒去衣被。重冰泉水不能寒。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一日一發。或間日一發。或一日二三發。此是冷瘴。其脈洪弦數。冷瘴與內傷。其寒熱不同又如此。惟熱瘴熱未間斷時。又當細辨之。內傷之熱。渾身上下皆熱。熱瘴之熱。惟額極熱。胸腹極熱。腰以下則不熱。足發厥。又易辨之。亦有足熱者。雖熱亦不甚。內傷之熱。袒去衣被即解片時。熱瘴之熱。即臥於冷地亦不解。內傷之脈。氣口獨洪大而六至。熱瘴之脈。六脈俱弦洪而七八至。或陽症而見陰脈。要之。兼症雖多。惟以寒熱及脈。潛心分別。則瘴瘧內傷若冰炭矣。苟誤認瘴瘧為內傷。而用補中益氣湯。則熱愈劇而神愈昏。蓋瘴因陽氣不降而然。升麻柴胡。乃輕清升藥。使不降之陽氣。愈飛越矣。瘴乃類天時。天氣鬱蒸。得雨方解。瘴之熱悶。欲俟下元溫固。自然出汗方舒。黃 白朮斂腠理藥也。使腠理閉塞。汗不得出。愈加熱悶神昏矣。若是內傷。此藥一進。病勢即漸減。縱不減亦不加。病之疑難如此。醫者不明望聞問切之理。不分別其內傷瘴瘧傷寒。而妄為施治者。屠劊之流也。

諸瘧瘴瘧辨

或曰。傷寒內傷瘴瘧之不同。已知之矣。敢問瘴與瘧。何以辨之。予曰有三陽經瘧。三陰經瘧。五臟瘧。又有以寒多熱少者。及單寒者。名寒瘧。寒熱相半者。名溫瘧。單熱不寒者。名單瘧。胸膈痰痞心下脹滿氣逆煩嘔為痰瘧。噫氣吞酸胸腹脹吐酸惡酸惡食為食瘧。惡風自汗筋骨痛抽搐為風瘧。面垢口渴心煩多汗為暑瘧。三日一發。久而不愈為 瘧。表裡俱虛。客邪未散。真氣不複。間一日連二日發。或疾雖間。遇勞即發。久而不瘥為勞瘧。進退無時。進則神昏。退則如常為鬼瘧。久而不瘳。膈下結塊為瘧母。發於陽者為牡瘧。發於陰者為牝瘧。雖種種不同。其大略不外於一日一發。或二日一發。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二日發。有一日兩發。有日與夜各發。有上半日發。有下半日發。有有汗。有無汗。此一定之規。若瘴瘧只是三症。以有寒者為寒瘴。單熱者為熱瘴。不語者為啞瘴。其始發也。多不間斷。重者七日方間斷。其間斷也。一日十二時。只間一二時。即發亦有間斷半日者。退去時。莫起動則可。若起動則發。又終屬難退。即退去。胸腹之熱尚在。或間一日一發者。其發時去死一間。其退去之時。渾身上下筋骨。若無其難過也。不可以言語形容。非若諸瘧退去之時。即如平人。又或先輕後重。或先重後輕。或先間斷而後反不間斷。或先不間斷而後間斷。變怪不常。非若諸瘧作息自有定期。以此辨別。皎若日星。其治諸瘧。用藥錯者尚可救。療瘴瘧。用藥一錯。禍如反掌。瘴最忌者。汗吐下及小柴胡湯。柴苓湯。解肌湯。其故何也?蓋瘴因陽氣外泄而然。發汗之藥多驅內陽外泄。是重虛其內。所以多死。瘴因陽氣不降於下焦。吐則陽氣愈上升。下元無陽氣。是無根也。故死。瘴疾是下真寒而上假熱。下藥太寒。一下咽則中寒大作。陽氣隨之即脫。所以死極速。瘴病外雖熱而內實寒。故人謂瘴疾為脾寒。正謂瘴也。故小柴胡柴苓解肌之類。其性俱大寒。服之則外熱不降。而內寒更甚。故至外熱微時。裡外俱無陽氣。所以難救。欲治斯病。醫者自首至尾。不同妄用一藥。只遵大法。溫中鎮下。正氣相解。且攻且守。主病者無責速效。病者能慎疾。則治自愈。萬不失一矣。若夫啞瘴。當歸之天命。千百中可救一二。非人力之所能為也。

傷寒瘴瘧分南北辨

或曰如子之言。傷寒因於寒。瘴瘧因於熱。則北地多寒。傷寒乃北方之病。南地多熱。瘴瘧乃南方之病歟。予曰子言亦有理。上古聖人。亦有異法方宜之論。然不可執一不通。第曰北方傷寒病多。南方瘴瘧病多。則可。若曰北方無瘴瘧。南方無傷寒。則不可。蓋天道無常。假令北方暑熱過多。秋時暴熱數日。北人感此氣。亦多病瘴。廣之東南。設有冬時大寒數日。南方素無寒。若感此氣。亦多病傷寒。故醫者當上察天時四時溫涼寒熱。上明五運六氣司天在泉之理。下察四方風土之宜。中辨病患平日之性。宜涼宜熱。平日是何脈。再審今病。或外傷風寒暑濕。或內傷飲食勞役七情男女。或感乖戾之氣而為瘴灼。見其病之在何經何臟。宜補宜瀉宜吐宜汗宜溫宜和解。萬舉萬全。庶不愧為醫矣。

瘴瘧五臟俱病

夫人身自胸膈至頭為上焦。其氣象天。自胸膈至腹為中焦。其氣象人。自腹至足為下焦。其氣象地。以五行論之。上焦屬丙丁火。中焦屬戊己土。下焦屬壬癸水。在五臟。心肺陽也居上。脾陰坤土也居中。腎肝陰也居下必也。陰能升。陽能降。以成水火之既濟。天地之交泰。則為平人。若夫發瘴之地。秋冬多熱。則人身陰陽之氣。上者自上。下者自下。而成水火之未濟。天地不交之否。故一觸外邪。五臟俱病。其病多上熱下寒。外熱內寒。何也?天氣通於肺。天氣熱。故肺熱極。所以大渴引飲小便頻數或遺尿氣逆胸中痞悶。或衄血。心在上焦火位。天氣熱。故心熱極。所以心煩悶亂狂言譫語神識昏沉瞀不知人。或吐血飲冷舌黑面紅口唇生瘡。脾為中州坤土。天氣熱則地中陽氣恆浮而不降。地下無陽則寒。故脾土虛。所以鼻尖涼多痰肌肉削不能食面黃四肢無力。或嘔或泄中焦虛痞氣倦怠。肝腎居下焦。地之分。天氣熱。陽氣不降。地下無陽故肝腎虛寒。所以腰重腳弱筋骨痛腿足寒厥。或吐蛔或吐沫。瘴病一作。五臟之症俱見。非若傷寒之傳經。傳一經方見一經之症也。知此則知傷寒汗吐下之法。不當施於瘴瘧矣。而治瘴之法。當知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而逆之之理。必使心肺之陽。降於下焦。俾下元溫暖。下元者人身之根本也。溫暖則根本固。根本固則邪熱退。諸病息矣。

冷瘴

其症惡寒發震發熱。頭或痛或不痛。或嘔吐或不嘔吐。胸膈痞悶。身重腰痛腳軟。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寒時雖濃衣被不能溫。熱時雖臥冷地不能涼。或大渴飲水。或一日一發。發時多。退時少。或間日三日一發。所兼之症極多。不能盡述。惟以其有寒。謂之冷瘴。有陰有陽。故諺有云。冷瘴必不死。此瘴之輕者也。其脈或寒時微遲。熱時弦數。或來六七至。或陽症見陰脈。治法先用感應丸十四粒。薑湯送下。次用陳皮半夏湯三四服。或不換金正氣散三四服。重者七八服。方用和解湯三四服或七八服,加濃桂更好。得寒熱間斷多時。後用截瘧丸。酒送截之。或養胃湯。不已。四獸飲。此常法也。

如往來寒熱。痰逆嘔吐。頭痛及身腰痛如被杖。汗多煩躁。引飲自利。小便赤或如中風者。薑附湯主之。如寒熱往來。煩渴手足冷。鼻尖涼。身重舌黑。渴欲飲水。自利嘔逆。汗出惡風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如上半身熱極。下半身冷。腿足寒厥者。沉附湯主之。或送養正丹。黑錫丹。靈砂丹。
如發熱手足厥冷煩渴悶亂上吐下瀉者。附子理中湯主之。
如發熱咽嗌乾燥焦煩大渴飲水不止者。冷湯主之。或既濟湯理之。渴甚者。奪命散加附子主之。
如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澀或利。或嘔或咳者。真武湯主之。
如發熱惡寒嘔不止者。藿香正氣散主之。夫瘴病多嘔。病因飲食傷脾而得。又炎方之病。氣多上逆。痰與氣並而上。故多嘔。如因食生冷太過。嘔而惡食。頭目昏沉肢體拘急。痰多腹痛者。養胃東加附子沉香主之。嘔甚送來複丹。或治中湯主之。
如嘔吐膨脹者。二陳湯送感應丸。
如嘔而胸膈不快。脅筋脹滿。心腹刺痛。食少多痰。吞酸噎氣。及見症不一者。以嘉主散主之。
如寒熱往來。惡心嘔吐。吞酸噫腐。腹痛痰痞不能食。紅丸子主之。
如大便秘者。先服和解湯。自然通利。或秘甚者。用嘉禾散加蜜主之。又有多日不通者。看病勢何如。得大便利而後病方得愈。方可用蜜導法。若不甚急。只以治瘴為主。得熱瘴不來。大便自然通利矣。
如寒熱臍腹刺痛。脅痛煩亂。引飲霍亂。手足厥冷者。冷香湯主之。
如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者。其人平日虛弱。七棗湯主之。
如神思昏亂。狂言譫語。不知人事者。輕則養胃東加附子沉香。重者二陳湯加沉附。若甚者。沉附湯主之。
如脈代者。此病甚不宜代脈。看大便如何。如大便照常。養胃東加附子主之。
如大便不利。可與正氣散或和解散加桂。大便行則代脈去矣。
如發熱頭痛。小便不利。煩躁飲水。水入即吐者。五苓散主之。若引飲自汗。小便赤澀者。不得服五苓散。汗出更利小便。必亡陽也。況滲泄之劑。下虛者尤忌之。如四肢厥冷。頭額虛汗。咳逆脈促。其症甚危。三建湯主之。
如症候不一。多所變怪者。和解湯主之。
如瘴止後腰痛腳軟者,加減五積散主之。
如瘴止後汗多者。黃耆建中湯主之。
如瘴止後食少體倦者。異功散主之。
如瘴止後多痰及食入而心下飽悶者。香砂六君湯。或吞養脾丸。
如瘴止後虛煩不得眠。心膽虛怯。觸事易驚者。溫膽湯主之。

熱瘴

其病身發大熱。神氣沉昏。晝夜如臥炭火中。腰痛腳弱。大渴欲飲冷水。上脘痞悶。神昏妄語。頭痛或不痛。或嘔逆或不嘔逆。小便赤澀或頻數。或遺尿。大便或秘或自利。舌黑面赤目紅。或吐血衄血。兼見之症。不能盡述。惟以其單熱不寒。謂之熱瘴。其熱多不間斷。因陽氣盡發泄於外而然。諺云。熱瘴久不死。此瘴之重者也。治得其道。得生者多。其脈洪弦數。或來七八至。亦有見陰者。治法先刺之。

南人治熱瘴。初起不用藥。只挑草子之法。廣中之處有人能之。凡有瘴發一二日。卷其上下唇之裡。以針刺其血。正中用手捻去紫血。又以楮業擦舌出血。又令病患並足而立。於兩足後腕橫縫中。青脈刺之。出血如注。乃以青蒿水與服。應手而愈。若冷瘴與雜病。決不可刺。熱瘴之所以刺而得愈者。即太陽傷寒症。邪氣在表。當汗之法也。刺出其血。即是得汗而其效速於得汗。蓋人身之上下唇。是陽明胃脈之所經。足後腕。是太陽膀胱脈之所經。

太陽受病三日。而陽明受病。南人之針。可謂暗合。若患熱瘴而不即刺。及其三陽傳遍。邪氣入裡。雖刺而血已凝。非惟無益。或至重傷。又南人針法。別有不可曉者。發瘴過經已入裡而將死。刺病人陰莖而愈。竊意其通五臟。刺之或可去內腑之熱耳。然少壯者。尚可用此法。苟施於怯弱者。豈不危哉。

按黃帝內經。九針從南方來。刺熱論曰。病未見赤色而刺之。是謂治未病。然則南方挑草子之法。不可廢也。但南人未知辨赤色之道。愚謂熱瘴初起。刺病患兩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頭痛兩額角脈脹者與兩額角脈上刺之出血。其病勢果衰大半。次服不換金正氣散。又服和解湯七八服。得間斷一日一發。然後截之。若間斷作二日一發尤妙。不來之日。服和解湯七八服。和解後熱勢稍緩。服養胃湯吞截瘧丸。酒送。日服六七次。如未止。服四獸飲。此平常之法也。如變症不一。當與治冷瘴方法。互治之。如其症未解。或疑有熱。亦不宜服發汗及涼藥。但取嘉禾散服之。若果蘊熱但冷。服無害。

蓋嘉禾散治下虛中滿。能升降陰陽。正與秋冬作熱之地為宜。服二三日則寒熱之症自判矣。然後隨症調治。自無不效。
如嘔逆以養胃湯。來複丹。治中湯。二陳湯。選而用之。
如兀兀欲吐而不吐者。二陳湯主之。
嘔而熱不退者。藿香正氣散主之。
嘔而膨脹二陳湯下感應丸。
嘔而頭痛。來複丹兼如聖飲子。
嘔而胸膈不快。下虛中滿。嘉禾散主之。
嘔而大便秘。嘉禾散加蜜主之。
嘔而腹痛。紅丸子及烏沉散。
嘔而痰逆。頭痛身痛。腳痛腳弱。大汗多。煩躁引飲。大便自利。小便赤澀者。薑附湯主之。吞養正丹。或靈砂散。
如發熱煩躁。手足冷。鼻尖涼二症。病患因熱大煩躁。多不自知。醫者須以手捫其手足與鼻尖。方知之。身重腳腰痛。舌生黑苔。大渴引飲。自利嘔逆。自汗惡風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如大熱咽嗌乾渴。煩躁不解者。冷香湯主之。
如熱大煩渴大作。飲水無度者。既濟湯主之。甚者合奪命散。
如熱大神昏。不知人事。妄語遺尿。吐血衄血。舌黑面紅。目赤煩渴。脈弦而七八至。以手捫之。額上極熱。胸腹熱。腰以下不熱而冷。雖狂言妄語。病患心蜷臥。叉手捫心。或引衣自蓋。陰症具於隱微之中。況脈只以五六至。為數。為實熱。若七至八至是內陽盡出於外之脈。腹內則空虛矣。若誤用寒涼。攻外熱。其斃也可立而待。急用沉附湯主之。吞黑錫丹。稍緩者。二陳湯合沉附主之。輕者養胃湯合沉附湯主之。
如熱大煩渴悶亂逆泄瀉。手足稍微冷者。附子理中湯主之。
如嘔逆泄瀉。臍腹刺痛。脅肋脹痛。引飲無度。胸膈不利者。冷香湯主之。
如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澀。或嘔或咳。自汗多者。真武湯主之。
如因誤攻外熱以至四肢厥冷。兩足如無。頭顱虛汗不止。或時發噦。脈數而促。其危尤甚。急宜收心液。壯真陽。庶可更生。宜服三建湯。
如大便秘。其脈六至。兼弦而有力者。和解湯主之。甚者用蜜導法。
如夏月冒暑。伏熱即發熱瘴。煩躁口渴。上吐下泄。心脾不調。 全不具。陰症其脈弦而六七至有力。六和湯主之。
如熱大便堅硬。其人平素脾胃壯實。而脈弦數有力者。和解東加蘇葉地骨皮主之。
如發熱頭疼。或眼睛疼。大便實。其脈舉按皆弦數。全無陰症。其人平素宜涼劑者。參蘇飲主之。只可一二服。稍和即止。不可過用。須要詳認。不可誤人。
如已分為間日。脾胃已和。濕冷已去。病退時。脈亦弦數者。養胃東加柴胡主之。
如已服正氣和解溫中固下後。熱已間斷。截瘧丸。不住者。十四日外可少與柴平湯。或柴胡散。尤隱不可多服。參蘇飲。柴平湯。柴胡散。三方。須細察。病患平素宜涼劑。胃氣壯實。及脈實而無陰症。具於隱微之中者。方可用之。如稍緩。不若和解東加減守之。免致失手。
如已經七日。發熱煩躁。引飲喜冷水。大便不通。小便赤澀。狂言內熱。神昏不省者。藥令黃湯主之。若因上熱未降者。尤宜沉附湯主之。
如無汗發熱頭痛小便澀。煩渴飲水水入即吐。五苓散主之。不可多服。
如瘴止後。猶狂言神昏者。因心經之陽尚未降於下焦故也。二陳東加沉附主之。或養胃湯亦加沉附。
如瘴止後。腹痛腸鳴。大便溏而頻。平胃散主之。
如瘴止後虛煩不眠。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不祥或異象。眩惑夜不安寢者。溫膽湯主之。無多服。
如瘴止後。精神倦。不喜飲食者。異功散主之。
如瘴止後。腰痛腳痛,加減五積散。
如瘴止後。自汗多者。黃耆建中湯主之。多痰體倦。六君子湯。
如瘴止後。易飢易飽者。香砂六君湯。吞以養脾丸。

瘴病初起發熱頭痛。或嘔逆或不嘔逆。兼症雖多。惟以其神昏不能言。但噫噫作聲。或全不作聲。謂之 瘴。此熱瘴之甚者。故諺云。 瘴無不死。為不治之症也。但不犯不可服之藥。治得其道。千百人亦可起一二人。其脈初起一二日。七八至而弦。熱大至三四日。熱微神清脈反和平。如其症。精神清目開如常。能飲食能大小便。熱微脈平常。只是全不作聲者。此真 瘴極難救。

蓋肺氣入心則為聲音。今瘴毒之熱沸其血湧於上。塞於心肺之竅。故不能言。七日後多死。治當散其血。用麥冬湯。調黑神散。亦有得生。如其症目上視。口噤牙關緊閉昏不知人。遺尿遺屎不能言。以手重拿曲池虎口。頰車人中亦知畏疼。不能出聲叫哭。待熱微時稍言一二句。此痰迷心竅也。為啞瘴用青州白丸子二陳合星附湯。或三生飲。元氣虛者,加人參十可活三四。如手足搐搦氣逆者。附香散。及養正丹。如因食冷所致者。蘇感丸。如其症。精神不甚昏。能飲食。大小便亦通。熱不甚。惟舌本強木不轉而不能言者。亦非正 瘴。乃瘴毒中於心脾二經所致。心之別脈系舌本。脾之別脈連舌下。邪氣入其經絡亦然。用正舌散。及全蠍麝香南星茯苓之類治之。

如其症初起或是寒瘴。或是熱瘴。能言語。因醫者誤用發汗。及升藥降藥而變 者。為不治之症。雖神氣清爽脈息和平。二三日決死。不可用藥。

不治症

  • 瘴病初起熱大。不語至二三日。熱微神清脈和。惟不作聲。此真 瘴不治。
  • 瘴病上吐下泄。精神昏亂。脈微遲無力。二三日決死勿治。
  • 瘴病因食生冷過多。至四五日作泄。手足冷者。決死勿治。
  • 瘴病熱退時。脈亦七八至。無神者。決死勿治。
  • 瘴病脈大而散。無胃氣者不治。
  • 瘴病陽症見陰脈。無胃氣不治。有胃氣者生。
  • 瘴病誤服麻黃發汗藥。及柴胡黃芩苦寒藥而變 者。決死不治。
  • 因誤服麻黃。而筋惕肉 者死。
  • 因誤服麻黃。而目赤喘急者死。
  • 因誤服麻黃。汗出不止。發寒而噦者死。
  • 因誤服寒涼。自利而手足厥冷。漸及肘膝者死。
  • 因誤服寒涼。而發噦者不治。
  • 因誤服寒涼。狂起亂搏人者不治。
  • 因胎前染瘴。胎落而變 者不治。
  • 產後染瘴。脈洪大如竹管。鼓指七至者不治。

瘴病之脈。不可不細察。假如其脈沉細而遲。此元氣虛寒之脈外症。雖見純陽。當急用沉附等藥。苟誤投以寒劑。其逝即在頃刻。正所謂承氣入胃。陰盛乃亡也。在傷寒。陽症見陰脈。為必死之症。

瘴瘧為上熱下寒。外熱內寒之病。陽症見陽脈為真病脈。見有胃氣者反為易治。萬不失一。如其脈弦帶數。六七至有力而不散大。此元氣不虛寒。外症無陰症。具於隱微之中。只宜正氣散。和解湯等藥。苟誤投以薑附亦難收功。正所謂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或間有陰症。見有陽脈。亦不宜例用薑附。且與和解正氣。守之若苦寒之藥。不可以脈見陽而妄用也。如其脈洪大無倫。七八至按之鼓指者。或無力者。此元陽氣盡泄於外之脈。不可謂之陽脈。

蓋脈只以六七至為數為熱。若七八至為元氣已飛越。而邪氣獨盛。正不勝邪。故見是脈。以浮而無力為洪。若洪大通筋似指則為元氣不固於內。反泄於外。故見是脈。正內經。所謂脈大為虛是也。鼓指者。更虛於無力。二脈兼見。似內傷火不歸經之症。方書謂龍雷之火。其外症決見大熱之病。細察之必有陰症。具於隱微之中。急宜用薑附等大熱之藥。冷凍飲料之。其效可必。倘誤投涼藥。禍如反掌。在他症脈至七八至。為七極八脫。決死之脈。在瘴瘧如治以法者。永保無虞。如脈代而不散者。當問大便如溲。小便調為元氣不足。宜參附之劑補之。元氣實。代脈去矣。若數日未更衣。更宜和解正氣。使大便利。黑屎去。則代脈去矣。若代而兼散。則為不治之脈。如脈瘴作時。七八至。溫中固下。正氣和解後。熱退去時。一呼一吸只來二至。在他症為二敗必死之脈。在瘴瘧為邪氣盡退。正氣將複之脈。其外症決見渾身冰冷。困倦乏力。惟口中所出之氣略溫。或大汗如雨。惡寒之極。斯時惟宜調養。內服補脾之藥。一日則前症俱退。二三日脈複。四五至矣。

日期

瘴病無傳經。治得其道。則有減病常期。治失其道。則至其時日而增劇。如瘴初起。輕則自間斷正類瘧病。治之當一日一發者。十四日愈。或二十一日愈。二日一發者。七日愈。其故何也?

夫瘴多是元氣不勝邪。一日一發。元氣難複。其愈遲。二日一發元氣易複。其愈速。若三日一發。則與 瘧無異。當以治瘴治 之方。斟酌合用。必半年一年方可愈也。其次初發不間斷。正氣和解後。三日即間斷七日可愈。或十日愈。又有重者。直至七日方間斷。十四日可愈。如不愈二十一日。才已有二十一日。猶未已者。雖未愈。謹慎用藥。再無變証。若不知治瘴之法。妄用藥餌。不問輕重。如重犯發汗涼藥。則三日變証。七日死。有十日變症者。有十四日變症者。有二十一日變症者。若犯石膏大黃。則變症只在頃刻。總之治失其道。七日內變症極多。十四日變症次之。二十一日內變症又次之。

婦人

南方陽浮陰閉。陽恆泄。陰恆固。男子以陽為主。故瘴病者多。女子以陰為主。故病瘴者十中一二。治法與男子同。更加以豁痰調氣降氣為主。用四七湯。烏沉散。佐以沉香間服。或加四物。惟胎前產後與男子異。在胎前以正氣和解方,加大腹皮。砂仁杜仲續斷。安胎或兼四物。若見陰症。亦照薑附溫中鎮下方法。胎亦不落。即經所謂有故無殞是也。或不幸而瘴毒深重。熱極大。胎多雖保。胎下不變。 不作痙。脈不洪大無倫。鼓指數八七至者。猶可治。設變 或脈七八至。雖參附亦無如之。何矣。在產後染瘴者。當大補氣血為主。佐以溫中鎮下。正氣和解。不變 。脈不大。七至八至多有得生者。蓋脈大鼓指七八至。瘴脈之常。本可治。惟產後不見此。其大法不出於前三症中。參論臨時斟酌可也。

小兒

小兒瘴病。多因乳母不與之避寒暑。啖生冷。飧炙煎。致兒聚痰為患。況小兒較之大人。謂之啞科。以其不能言病情。故難辨別。醫者當審諦。聞其聲。望其色。察其舉止。看其虎口。參以三症。治法斟酌。其輕重而後藥之。可也。如熱大不寒振。不作聲。以手重拿合谷。不作聲。惟手撐動。熱微時亦不作聲者。此是 瘴。必不可治。如熱大面赤。舌黑目赤。唇紅欲扯甌碗頻含乳。唇紅是肺熱欲扯甌碗頻含乳是口大渴。上吐下泄。蜷臥或俯臥。手足指梢冷。是虛欲就實。手足指冷中胃中冷。睡露睛。是脾虛。時時狂叫。或曲腰而啼。是腹痛。虎口脈通三關。當用附子理中湯治之。服至病減方止。如熱大面赤。舌黑目赤。唇紅頻含乳。不吐大便秘小便赤。手足指梢不冷。睡不露睛。仰臥時時狂叫。虎口脈通三關。此無虛寒之症。當用正氣和解。參以熱瘧方法治之。如先寒後熱。先熱後寒。或間一日發者。或日一發者。此是冷瘴。治當以前。審病之法用藥。庶幾可稱為幼科之國手。

發瘴時調理卻病法

眾人多發瘴時。必須加意保養。晨興盥漱後。先服平胃散。或不換金正氣散。過一刻啖少粥。巳時早食。申時晚食。夜間服理脾消食丸。藥酒少飲不妨。不宜太醉。天氣若不常。一日之間。順其寒燠,加減衣裳。不食生冷。則脾胃自壯。省食油膩。則胸膈自快。無大忿怒。以傷天和。重節色欲。以固真氣。如此調攝。決保無恙。如秋冬大熱。服以降氣鎮墜藥。養正丹。黑錫丹。蘇子降氣湯。秘傳降氣湯。沉香降氣湯。選而用之。

瘴病中將息法

凡才病瘴時。切須忌口。非惟生冷油膩不可食。尤忌酒肉魚面之類。飯亦可住。只可食粥。仍戒葷食。不得已吃白糝。咸豉蘿卜。即當發時亦不可食。候發過稍久卻食。如不發。日從便吃白粥。不可太飽。不忌口。則病難已。所食之物。皆助邪氣。致便服藥不效。若食素粥數日。依前法服藥即效。所謂服藥不如。忌口是也。每日只宜漱口而已。不可洗手面及梳頭。但安心坐臥。數日莫動。如此將息。無所不瘥。

瘴病後將息法

凡瘴病才住。可記初發幾日。依前日數十分畏謹。大率瘴不發後。三日方可洗手。七日後方可洗面。半月後可略梳頭一二次。三月內戒房事。能戒百日尤妙。瘴不發時。仍素粥三日。經五日後方以豬脾熟煮羹。薄吃軟飯。十日後略飲些酒。少吃肉羹。但不可食諸般骨汁。若犯之即再發。如牛羊雞肉。複忌一月為妙。如不能將息或至再發。又須依前法服藥。前法將息而已。如飢飽勞役。喜怒不時再發。雖依前法服藥調理。多致延綿半年。方得平複。終不若小心謹慎調理。不再發為妙。

灸法

凡冷瘴初起。腰足寒厥。其脈沉細。因失飢寒傷飲食致病者。內服薑附等藥。外灸中脘。(從建裡上行。在臍上四寸。中脘穴也。)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宛宛中。氣海穴也。)三裡(從下廉穴上行一寸。銳肉之端按之肉起手。三裡穴也。)三穴。使中氣溫。下元暖。則病無不愈。若無前症。其人平日不甚虛弱。及病始發者。未可便灸。如瘴病既久。氣血已虛。服藥不效者。宜灸膏肓。(從魄之下行第四椎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或大椎。(一椎之上。大椎穴也。)及第五椎(五椎下神道穴也。)二穴。隨年壯尤妙。及足三裡。則久瘴自痊。熱瘴忌灸。

瘴後變症

瘴後調攝。較之他病。其難百倍。善養生者。於飲食起居之際。兢兢業業。無一毫差忒。謹慎百日。待脾胃元氣複常。方可免變症之患。若瘴後懈怠。起居不時。恣意飲食與夫沽酒市脯。色氣無忌。當此脾胃之元氣未複。不能消化。豈不積而作痢。聚而作痰。浮而作腫乎。此難以立方施治。蓋謂瘴後元氣常虛。是無根本。將何以當病耶。今攝數方法於後。以備審用。當其臨時可權衡虛實而補瀉之。

下痢之因。由元氣脾胃衰弱。飲食不節。積而不化。遂致濕熱傷於氣分則白。傷於血分則赤。氣血俱傷則赤白相雜。其青黃黑色者。由濕熱兼傷各臟。故見各經之色也。脈沉小流連有胃氣者生。洪大而數者死。身涼脈靜者生。身熱脈大者死。

治法。初起腹痛裡急。後重而痢者。當審元氣何如。元氣未虛者。先服蘇感丸以下之。去其積滯。更兼有實熱者。量用木香檳榔丸下之。蓋謂無積不成痢。故先宜蕩滌以去其積。若兼伏暑。以香茹飲送下。小便不利。五苓散送之。次用消導和氣行血藥。後服香連丸。或變亂丸。久不止。斷下湯。真人養臟飲。斟酌選用。若元氣虛弱者。不可更行蕩滌。先用六君子湯。隨所傷物加藥。送保和丸。如傷米食,加穀芽神曲。谷食傷加麥芽神曲。肉食傷加山楂神曲。酒食傷加干葛神曲。兼嘔吐加砂仁藿香。次用香連丸及四神丸。如渴甚。用七味白朮散送之。如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送下。若兼脾胃虛寒。用理中湯。又有噤口者。衛生方云。噤口乃下痢不納飲食是也。醫者但知危篤。而乃畏縮不究其所致之由。故多不救。良可悲哉。易簡方謂宜四柱湯理中湯茯苓散加肉蔻木香。或咽震靈丹等藥。何乃王德膚知其一未知其二耶。蓋古方有清心蓮子飲及壓毒藥者。有用生胃進食藥。豈可執一物以治之耶。如診視而知其脾胃脈不弱。問知其心煩頭痛。手足溫熱。未嘗多服涼藥。此乃毒瓦斯上沖心肺。所以嘔而不食。宜用敗毒散。每服四錢。陳倉米百粒薑棗煎服。又一方石蓮子捶碎去殼留心。研為細末。用陳倉米飲調下。若其脈微弱或心腹虛膨。或手足厥冷。初病不嘔。因服粟殼烏梅及諸苦澀涼劑。或飲草藥過多。早晨未食先嘔。不思飲食。此乃脾胃虛弱。卻可信簡易方之言。又有一方猶為簡易。用山藥一味。 小豆大。一半銀石器內炒熟。一半生用。同為末。米飲調下。甚有奇效。又嘗觀前輩癰疽方。治嘔逆不食者。亦有一說。毒瓦斯攻心者。以乳香綠豆粉作內托散服之。脾氣虛弱者。嘉禾散山藥丸治之。胸中當存活法。裁其方法。為噤口痢。用何患不收功於危篤耶。大都瘴後痢疾。極難施治。如前數藥。雖是良劑。特準繩耳。至於臨時變通。在醫者盡望聞問切之功。極精巧以別其虛實寒熱。然後施治。庶可為人之司命。

腫脹

腫脹之因。蓋為脾胃元氣虛損。又不能調攝飲食。起居失時。複傷脾肺腎三經。俱能作腫。傷脾而腫者。即經所謂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是也。傷肺而腫者。即經言飲食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令肺傷。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小便不利。 溢作腫是也。傷腎而腫者。腎屬水。以腎氣虛寒不能攝氣。以致 溢反以浸潰乎上。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為腫也。脈浮大者生。沉細者死。臍突缺盆平。手足心腫起無紋。滿肚青筋。腰腫陰腫無縫者。俱不治。

治法傷於脾者。宜實脾利水快氣。嘉禾散、烏沉散、五加散、實脾散、五苓散、五皮散、平胃散、胃苓散、流氣飲斟酌詳用。切不可用樟柳芫花黑牽大戟甘遂下水之劑。傷於肺者。補中益氣東加減用之。腎水虛寒者。附子理中湯香砂六君東加薑附煎送金匱腎氣丸。以上諸方。腫荃蹄變通之妙。尤在醫者隨時取用。

瘴瘧之作。多由痰滯而成。故其痊後稍不調攝。痰症即作。然痰之變症。非止一端。為嗤。為咳。為嘔逆。為麻木。為痞膈。及為異病之最重者。又為卒暴痰厥眩暈等症。若痰厥僵仆。不知人事。脈浮而遲者生。數而急疾者死。目開眼合手撒遺尿吐沫喉如鼾睡發直搖頭汗綴如珠皆不治之症。治法痰厥者。三生飲合奪命散。元氣不虛者。吹鼻藥、三生飲、星附湯、星香散及導痰湯選用。其他痰症以二陳湯為主。隨症施治。不可執一也。

治濕要訣

濕有內外之殊。外感則入經絡而流關節。內傷則由臟腑而歸脾腎。濕為土氣。土居水火之中。水陰而火陽。陰陽交感。水火相蒸則生濕氣。火盛則濕化為熱。水盛則濕化為飲。濕熱者治以辛涼。濕寒者治以辛溫。(入腑臟者行其水道入經絡者開其汗孔)


卷上 辨藥

升藥

南方之地。其氣不正。陰常盛。春夏多寒。陽恆泄。秋冬多熱。陽外而陰內。陽浮而陰閉。故人得病多內寒外熱。下寒上熱。醫者不察。概用升陽發表等藥。致病者痰滯神昏。而不知人。服多者氣逆。噦而汗出即逝。蓋瘴病之作。秋冬為多。人之陽氣。春升夏浮。秋降冬藏。秋冬熱。是行夏浮之令。而秋冬之令不行。陽氣之不降也明矣。陽氣不降。則中下二焦空虛而寒。大法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知此者急使陽氣下降。及溫中之不暇。而況敢用升浮涼藥以犯逆時之戒乎。凡升陽之藥。味辛性涼。味辛便能散真氣。性涼非脾胃虛寒所宜。因其升。故心肺之陽不降。所以神愈昏不知人。因其散氣。故中氣愈虛。不能運痰。所以痰滯。因其性涼。脾胃愈寒。所以發噦。因其發汗。故汗一出翻然作冷。上焦幾微之間。氣隨汗而出。所以即逝。議論至此。治瘴者。豈可以升陽風藥而妄用之哉。所謂升陽風藥者。如升麻。防風。荊芥。羌活。獨活。前胡。薄荷。天麻。蔓荊。葛根。細辛。白芷。川芎。紫蘇之屬是也。余觀今之醫瘴者。不識其端。妄以頭痛發熱。身痛口渴。為時行寒疫。用敗毒散及升陽散火湯二三服。則痰滯不語。目瞪口噤。元氣素實者。熱退時此症亦退而蘇。熱來時其症複來。此時急宜溫中利痰。用治瘴正法。多有得生者。若元氣虛。服三四服即變 瘴。七日外竟成大夢。又有一等元氣極實者。服前藥亦不痰滯。亦不變 。止是熱不退。直至十四日內熱微時。方作噦而逝。此等變症不惟敗毒散火湯。雖參蘇飲變症亦如此。

降藥

經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瘴病之作。天氣熱而人身亦熱。上多燥渴。心胸煩熱。是重陽也。而鼻尖涼。腰足冷痛。是陰寓於其中也。又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故瘴之始作也。必大熱。及其病退也。身無尺寸之膚下如冰冷。醫者不知此理。見其發熱煩躁舌黑面紅目赤脈數便以為大熱之症。用苦寒降藥。如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知母之屬。愈投愈劇。連服數劑。則上熱未降。中寒作。或變。或痰滯。或發噦。或手足梢冷厥而泄。諸症一起。百無一生。又有甚者。見其煩躁引飲。而用白虎湯石膏湯見其舌。黑大便秘小便赤。而用大柴胡湯承氣湯。此藥下咽或即發狂而斃。或即痰滯而卒。頃刻危亡。是知瘴病未必遽能危人。醫危之也。苦寒降藥。如天花粉木通滑石車前子元參連翹元明粉生地黃之類。亦不可輕用。醫者審之。庶不誤人。

平胃

或曰。瘴病因於脾胃虛寒。外感乖戾之氣而成。而治法必先正氣和解。所用正氣散養胃湯不換金和解散諸方。俱有平胃散在內。蓋平胃散古人用以治脾胃敦阜。有削平之義。故曰平胃。非補脾胃藥。何又用之。況瘴病脈弦。脈弦而服平胃散。又犯東垣虛虛之戒何也?予曰發瘴之地。其地多山。其土卑薄。方其晴明。天氣熱蒸。地下生水。及其陰雨。地下多濕。人生其間。常履於濕土之上。經曰穀氣通於脾。濕傷脾內。故脾胃之虛。多由陽氣浮於上。陰濕之氣傷於下而然。非若內傷之主於飲食勞倦也。用平胃以去脾濕。胡為不可。中有蒼朮之燥濕。不閉腠理。使汗易出。陳皮之消痰下氣。川朴溫中下氣理痰消食。甘草之調中氣。益脾胃。故李待製選。以為治瘴要藥也。若謂脈弦在內傷。謂肝木克脾土。宜補脾抑肝。不宜去濕。故犯虛虛之戒。不知瘴病脈弦。是瘧脈自弦之弦。為邪在半表半裡。因濕生痰而作。故不禁平胃。正欲其溫中去濕也。

麻黃

衛生方云。麻黃生於中牟。有麻黃之地。冬雪不積。蓋麻黃能泄外陽故也。今南方無霜雪。皆如麻黃之地。陽氣恆泄。即此可知。人居其間。不勞麻黃而自汗。有病則不宜輕發汗。輕用麻黃。此理甚明。前輩詩云。四時恆是夏。一雨便成秋。讀此一聯。不惟知南方天氣。亦可觸類而知。夫人之病也。假如病者多熱。才經一汗。便翻然為冷。是豈宜輕發汗耶。如五積散。通關散。金沸草散。九寶飲。小續命湯。十神湯。香蘇散。俱有麻黃。雖有主對。亦不可服。若麻黃湯。青龍湯。南方尤不可遽用也。今人例以麻黃為發散藥。殊不知其力只能驅我之內陽。以劫外寒也。古今方書用肺經咳嗽。以肺之性惡寒。肺為嬌臟。易於感寒。乃宜用之。仲景治足太陽傷寒。以太陽在表。非汗不解。及治少陰經傷寒。發熱脈沉。蓋少陰當無熱惡寒反發熱者。邪在表也。故以溫劑佐之。發中有補。皆所當用也。除此三經。方書已自少用。況南方不寒之地。瘴氣交重。瘴病豈盡因感寒耶。不因感寒。不用麻黃。又何不可。南史記范雲欲赴梁武帝九錫之命。忽爾傷寒。召醫徐文伯治之。恐不得與慶事。實告之曰。欲即愈。當先期取汗。但不免妄泄元陽。恐二年後不複起矣。雲曰朝聞夕可。況二年乎。文伯燒地布席。置雲於上。得汗而解。雲大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後二年果應。夫發汗先期。尚促壽限。況不當汗而汗乎。又嘗見有染瘴者。上熱下寒。腰足寒痛。自謂五積散症也。遂倍加麻黃。多衣覆汗。竟成重症。雖服真武湯。亦莫能救。並贅於此。為妄用藥者之戒。大凡瘴病誤用麻黃。服後啞者。七日內死。或筋惕肉 者。十四日內死。或目赤上氣喘促者。十四日內死。若汗出不止。脈細如無悸動。寒戰發噦者。即時死。余常目擊。可不慎哉。

柴胡

衛生方云。夫人身本地水火風。四大假合。陰陽和會。上焦屬火為陽。下焦屬水為陰。遇有寒熱。見上熱下寒之疾。不能升降既濟之。而反用藥。實實虛虛。則水火解散。而人身壞矣。嘗謂見柳司教彭亮一曰。染瘴身熱心煩。自以為實熱乘渴。以冷水吞黃連黃芩丸。又取冷水以漬胸膈。至日晡小便漸多。更服黃芩湯小柴胡湯。是夜連進數服。小便愈數。次日早。熱漸才退。而即逝。可畏哉。夫下元為人身根本。根本既虛。身乎何有。小柴胡湯。今人但知為可用退熱。抑知其所以用乎。夫仲景製方惟用之以治足少陽膽經傷寒。蓋膽無出入道路。柴胡乃本經藥。邪在半表半裡。非柴胡黃芩之苦。能發傳經之熱則不可。佐以半夏之辛。以散除煩嘔。複用人參甘草之甘。以緩中和之氣。又且存攻守之意也。倘不擇其可而概用之。鮮有不蹈彭司教之轍者。大凡瘴病誤用柴胡湯後。愈增煩渴。舌愈黑。身沉重。自利頻頻。手稍冷。漸漸厥者。二三日決死。或發噦者。七日內死。或痰逆而啞者。七日死。俱所目擊者。或曰。若然柴胡斷不可用與。余曰:柴胡能治邪氣在半表。非不可用也。但必須其症一定。不可已。方可用之。亦不可遽用。其性極寒。必須先溫中。固下正氣後。及十四日後。其病退時。脈亦弦數。外症的系實熱。方可用之。亦當與正氣平胃養胃兼用可也。或李待製柴胡散。尤為穩當。

檳榔

嶺表之俗。多食檳榔。蓋謂瘴瘧之作。率由飲食過度。氣痞痰結。而檳榔最能下氣。消食去痰。故土人狃於近利。而暗於遠害。此謂北人之飲酥酪塞北地寒。食酥酪膚理縝密。一旦病疫。當汗則寒塞而汗不得出。南方地熱。食檳榔不得。檳榔味辛。能下泄元氣。大泄胸中至高之氣。久食檳榔。臟氣疏泄。一旦病瘴。元氣已自虛羸。故不能堪。所以南方多體瘠色黃。夫豈全是氣候所致。蓋亦檳榔為患。殆不思耳。

附子

衛生方云。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熱之變。物極則反。今瘴病或始寒戰而終大熱。或連日極熱而後作寒。正謂此也。第傷寒以不飲水為內寒。瘴則內寒者也。亦飲水甚。則欲坐水中取水。以漬其心。胸蓋炎方受病。氣專炎上。心肺焦熬。華蓋乾涸。所以多渴。若其脈浮而虛。按之無力。又或病潮時。脈洪數。病不潮時。脈微弱。其症則心煩躁。額上極熱。面色多赤。舌多黑。頭或痛或不痛。小便或頻或赤。大便或泄。腰腿沉重。兩足不熱。其有寒厥或疼。誤服涼藥。則渴轉甚。燥轉急。治此者。當引上焦熱氣。降於下焦。正宜用大附子。及灸丹田氣海足三裡等穴。使下元暖。陰陽交泰。而病自和解矣。或曰口渴心煩。面赤舌黑。小便赤。脈數。明是熱症。而子謂治此病者。宜用大附子。附子乃大熱藥也。以之治大熱之病。是以火濟火。甚駭耳目。吾子其有說以通之乎。余曰方書有云。凡間之火得木則炎。得水則伏。其疾之小者似之。故立方有正治。龍雷之火。得木則燔。得水則炎。日出則滅。其疾之大者似之。故立方有從治。複佐以熱因寒用之。寒因熱用之之理。今人染瘴。或啞而不能言。或熱而精神昏亂。如臥炭火之中。去死一間。不謂之火病可乎。所以立從治之方。有薑附湯。乾薑附子湯。沉附湯。附子冷湯。附子理中湯。真武湯。冷香湯。七棗湯。極重三建湯。雖各有主對。俱系溫劑。合冷服之。或佐以涼藥。乃寒因熱用也。或曰以熱治之之法。既聞命矣。而三建湯用川烏附子天雄乃一物也。何以別之。余曰以春月采小者。為川烏。主除寒濕去痰。冬月采大而有小子附於旁者。為附子。主回陽反本。補下焦之陽虛。大而旁無小子者。為天雄。取之雄不孕子之意。其力全無分散。補上焦之陽虛。以三物同一本出於建平。故名曰三建。瘴虛因醫者誤用涼藥。以致四肢厥冷。頭額虛汗。發噦。脈數而促。症甚急。用之能收心液。能止真陽。多有得生者。

常山

瘴與瘧。似同而實異。故瘴之輕者。全類瘧疾。醫者不知治瘴之法。例用常山白砒及草果。湧吐其痰。致元氣實者。荏苒難安。元氣弱者。即加腫脹。多致不起。深可太息。蓋瘴疾因陽氣不降又吐之。則不降之陽氣愈升。中氣愈虛。其不危者幾希。故白砒草果毫不可用。若常山猶有用處。其力能去皮膚毛孔中之瘴氣。寒熱所感。邪氣多在榮衛及肉之間。欲除根本。非常山不可。然常山多能吐。人須製之使不吐。方可用。七寶飲冷服之。不吐截瘧丸。日服六七次。酒送之。亦不吐。屢驗之藥也。當知此藥乃末後之兵。方其瘴之始發。必先正氣和解。溫中鎮下。固守乎病患元元之氣。兵法所謂避其來銳是也。及其熱之間斷也。明見其作息有時。一日一作。只有五六時即退。或間一日一作。審知其脾胃已和。下焦濕冷已去。元氣漸而平複。邪熱漸微漸短。即用七寶飲截瘧丸。則應手而愈。兵法所謂擊其惰歸者。是也。苟不明此理。當其病熱正盛。而用常山。則非徒無益。而正氣愈損矣。

黃白朮肉桂

瘴疾之作。率由暑熱。所以腠理不密。多自汗。醫者因其自汗。以治瘧之法治之。用參 歸術之劑補之。服後愈覺煩悶難安。神識昏迷不知。天熱氣蒸。得雨方解。瘴病熱蒸。煩汗方除。白朮止汗。黃 止汗。密腠理。汗不得出。熱蒸無由得解。更作煩悶神昏。故白朮黃 亦不宜遽用。或曰白朮黃 。其性斂汗。為不可用。而肉桂亦非汗藥。何又用之。余曰肉桂固能止汗。本草有曰主溫中。又曰本乎地者。親下。補腎用肉桂。故其性亦能引上焦之陽氣。下達腎經。故可用。或曰子言。天氣熱蒸。得雨方解。瘴病熱蒸。得汗方除。今病者自汗。宜其瘴之愈也。何又不除。余曰此自汗略得舒片時之熱悶耳。若欲其愈。必也溫中固下。正氣和解。使陰升陽降。榮衛和調。邪無容地。自然大汗如雨。自頭至足。無處不出。大汗後渾身冰冷。惟口中所出之氣略溫。此等証候不見。瘴熱不複來矣。此時惟當慎其調攝。得百日。元氣可複常耳。

本草載。三人晨同行觸霧。空腹者死。食粥者病。惟飲酒者。獨不病。南方天氣。清晨多霧而寒。故人相勉以飲酒。謂其可以御寒辟瘴。殆不知乃發瘴之源也。蓋南方暑濕。飲酒則多中暑濕毒。兼瘴瘧之作。率由上膈痰飲。而酒尤能聚痰。嶺外諺云。莫飲卯時酒。莫飽申時飯。此誠攝生之要也。然忌夕食者。人雖易曉。戒卯時酒者。人以為疑。蓋南方氣候不常。雖盛夏陰雨必寒。雖隆冬日出必暖。一日之間。寒燠屢變。要之晝多燠。夜多寒。飲酒過度。固非所宜。而卯酒尤甚。方其朝寒而飲。遇暴熱。則必聚痰以為病也。


卷下 正氣方

陳皮半夏湯

治瘴瘧。不問先寒後熱。先熱後寒。多熱小寒。多寒小熱。皆因夏月傷暑。汗出不透。或秋傷風。或過食生冷。先傷脾胃。沐浴感冒。多作此疾。因為痰涎停於胸膈。所謂無痰不生瘧。初起宜先下感應丸。溫中去積滯。方服此以正氣去痰。

陳皮(去白) 半夏(湯泡七次)
各等分為粗散。每服四錢。薑七片水煎。不拘時服。壯實人日三四服。虛弱人日二服。瘴瘧本於痰。痰生於濕。半夏能勝脾胃之濕。所以化痰。與陳皮同用。其味辛。辛能散滯氣。利水穀下氣。氣行則痰行。所以治瘴先用之。以正氣理痰也。

不換金正氣散

治四時感冒。五腫膈氣。和脾胃。溫中下痰。止霍亂吐瀉。心腹疼痛脹滿。吞酸噫痞。噎塞干嘔惡心。中受寒濕生冷。外感風邪。及山瘴之氣。發而為瘴。身體沉重。骨節酸疼。頭昏鼻塞。未分陰陽之間。正宜服之。則氣自正。而病自退。及能止汗。治諸瘧疾。遍身浮腫。或風氣所灌。手足腫痛。全不思飲食。腸腑時鳴。婦人胎前產後,皆可服之。小兒脾胃不和。時氣諸疾。又治四方不服水土。凡寓嶺南。此藥不可缺也。

濃朴(去皮生薑汁浸一夜) 半夏(湯泡七次薑汁浸晒乾)陳皮(去白) 藿香(去梗洗淨) 甘草 草果(去皮) 蒼朮(去皮米泔水浸一宿妙)
上各等分先用鍋炒濃朴令香。次入蒼朮,炒令紫色。又會半夏。炒香熟。再入甘草炒黃。又入陳皮炒。方將眾藥安。藿香在中心。用藥遍蓋罨定。少時許。藿香干。方可取出。同草果為散。每服薑棗水煎。一方無草果。按發瘴之地。地土卑薄。陰濕之氣恆盛。四時多熱。陽燠之氣恆泄。濕氣盛則脾胃傷。陽氣泄。則脾胃冷。是方用濃朴之溫中去濕。滿陳皮之消痰下氣。蒼朮之燥濕健胃安脾。甘草之調中。同用以去敦阜之氣。半夏之利痰以除瘴本。藿香之芬芳助脾開胃止嘔。草果之辛以消食化滯。共為溫中正氣之劑。方名正氣者。謂其能正不正之氣。故治瘴為先用之劑。

藿香正氣散

治証同前。嘔吐不止者。用此藿香葉(晒乾) 陳皮(去白) 半夏(湯泡薑汁浸炒)甘草 濃朴(去皮薑汁炒)
上各等分。薑棗水煎。此即前方去蒼朮草果。治瘴之嘔甚者。聞藥氣則嘔。蒼朮草果其氣太辛竄。故去之。

大無神朮散

治証同前。若兼耳閉心痛者。用此蒼朮。濃朴。陳皮。藿香。甘草。石菖蒲。薑水煎服。
此方即不換金去半夏,加石蒲。此太無治瘴之方。若瘴初起兼耳閉心氣痛者。可擇用之。以菖蒲味辛能散邪開竅。治冷氣也。

二陳湯

治瘴病術術欲吐不吐。及嘔而膨脹。又治証候未分。用此服之待其明白見証。方用對証藥。

陳皮(五兩) 半夏(五兩湯泡七次) 茯苓(一兩去皮) 甘草(一兩)
上 散。每服五錢。薑七片。烏梅一個。水煎溫服,不拘時候。

諺雲無痰不成瘧。故瘴病當以治痰為主。痰生於濕。由脾土不能製濕而成。是方用半夏辛溫能燥濕。茯苓甘淡能滲濕。濕去則痰不生。陳皮辛溫能和氣。甘草甘平能益脾。則土足以製濕。和氣則痰不能留滯。名曰二陳者。以半夏陳皮二藥宜陳用之為君。故名之。此方治瘴。首尾俱可用溫中固下之藥。恐其太峻,加入此方。含用則少緩。

養胃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增寒壯熱。頭目昏痛。肢體拘急。乃辟山嵐瘴氣。脾寒痰瘧。四時疫病。治冷瘴及寒痰,加附子。人參。伏苓。甘草。半夏。蒼朮。濃朴。藿香。草果。陳皮。上各等分。每服三錢。烏梅一個。薑七片煎。熱服不拘時。是方乃不換金。合二陳加人參烏梅。瘴初起於濕痰之內積。邪氣之外感而成。故平胃以除濕。二陳以去痰。正氣以正不正之氣。人參之甘溫補脾。益元氣而利痰。烏梅之酸以止渴。收肺氣。可為治瘴良方。予每用溫中固下之藥。參合此方。甚獲奇效。


卷下 和解方

和解散

治瘴瘧正氣之後。專用此方。一日五六服。南人常自汗。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多是脾胃感冷成病。此方和脾胃逐風邪。其妙如神。感病輕者。更不再發。重者亦自減輕。

蒼朮(半斤製) 陳皮(二兩去白) 本(四兩洗) 桔梗(四兩) 甘草(四兩) 濃朴(二兩去皮薑浸炒)
上共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鐘。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一日夜五六服。不拘時。若用此藥不發。更服此藥一日方服別藥。發稍輕亦有奇效。後再發次日更服。一日亦五六服。若第三次不發更服此藥。一日卻服別藥如三次再發。卻服後藥此藥不止。治瘴神效。就是傷風傷寒作瘧。証候未分之時。並服此藥。一二日皆有效驗。如不效即自依各症用藥。若無於藥之地。病初發至末後。皆服有效。瘴病起於地濕。濕則生痰。天氣熱外泄。脾胃多寒。是方用蒼朮為君。能去濕不閉腠理。使汗易出。汗出則病從汗減。與濃朴。甘草。陳皮。同為平胃之劑。能去濕溫脾胃。去冷氣調中氣。濕去則痰不生。脾胃溫冷氣去。則土暖中氣既調。且和暖則瘴毒不能留。自然作汗而解,加以 本。乃太陽經藥。頭痛身熱。腰脊強痛。乃邪氣鬱結於太陽經。 本能使其邪自然作汗。而又治風流於四肢。凡中霧露之氣。皆能為瘴。 本能祛其氣而清上焦。更去風除濕。桔梗之利肺氣利痰。發散胸膈瘴熱之氣。與平胃合為和解之劑。為治瘴和解之神方。


卷下 溫中方

附子理中湯

治瘴毒發熱煩渴悶亂。外熱內寒。自利嘔逆。手足厥冷。

大附子(炮去皮臍) 人參(去蘆) 炙甘草炮乾薑白朮(去蘆土炒)
上各等分水煎溫服。如欲飲冷則冷服。瘴病發熱煩渴。是心肺之陽不降而然。自利嘔逆。手足冷。是脾土無陽虛寒而然是方也。寒淫於內。治以辛熱。乾薑附子之辛熱以治內寒。吐利則脾虛。脾虛者以參朮甘草之甘補。大附子能引上焦之陽入於中焦。則煩熱退中焦曖則吐利除。

治中湯

治瘴疾。嘔吐心腹滿痛。人參。白朮。乾薑。甘草。陳皮。青皮。上各等分。水煎熱服。不拘時。

瘴疾多嘔者。因脾土虛寒。痰氣上逆而然也。故以乾薑之辛熱治寒。人參白朮甘草之甘溫以補脾。同為理中之劑。而陳皮青皮之辛以散氣。氣降則痰下而嘔止矣。

真武湯

治療病數日後。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澀。或嘔或咳。

大附子(炮) 白茯苓(去皮) 白朮(炒) 白芍(炒黃色)
上藥薑五片水煎。食前溫服。小便利者。去茯苓。大便利者。去白芍,加乾薑。嘔者加生薑五片。

易簡方云:不下利而嘔者去附子加生薑。然既去附子但存三味。似太平易更當臨時消息之。治病之法。本當遙度也。活人書云。太陽病發其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身 筋惕。振振欲擗地。真武湯主之。意謂太陽經傷風。醫者借用麻黃。既然不解。複成重虛。故宜朮附。芍藥。之類。又云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痛疼自利。或嘔或咳。或小便利。此為有水氣。真武湯主之。今並贅於此。以資用藥者見聞庶不局於一偏也。瘴病頭目昏沉。四肢沉重疼痛者。寒濕傷脾之外証也。腹痛自利小便不利者。寒濕傷脾之內証也。脾惡濕濕勝則濡泄。故用茯苓白朮之甘以補脾去濕。寒淫所勝。治以辛熱。附子生薑以補脾。益陽氣而去寒。白芍收脾氣除腹痛。又能停諸濕而益津液。使小便自行。然必須酒炒黃色以去寒性。名真武者真武乃北方之神。能鎮北方寒水氣使不為禍也。

嘉禾散

(又名谷神散)

治中滿下虛。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悶。脅筋脹滿。心腹刺痛。不進飲食。或多痰。或吞酸胸滿。短氣肢體倦怠。面色萎黃。如中焦虛痞。不任攻擊。臟腑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中氣衰。食不複常。稟受祛弱。不能多食。及瘴疾陰陽表裡未分之際。尤宜服之。

枇杷葉(去毛薑汁炙一兩) 石斛(酒拌微炒三錢) 杜仲(酒薑汁同炒三錢) 青皮(五錢)甘草(一兩五錢) 藿香葉(三錢) 穀芽(炒五錢) 陳皮(去白三錢) 白朮(炒二兩)砂仁(二兩) 薏米仁(炒一兩) 隨風子(一錢如無小訶子代之) 半夏(薑汁製三錢) 丁香(五錢不見火) 木香(三錢) 桑白皮(炒五錢) 檳榔(炒五錢) 五味子(炒五錢) 神曲(炒一兩) 人參(去蘆一兩) 白蔻(去皮炒五錢) 茯苓(一兩去皮) 大腹皮(炒三錢) 沉香(三錢)
上為末每服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不拘時。此方療四時感冒。能調陰陽。使無變動。刻日得安。如療五噎加乾柿蒂一枚。同煎如療膈氣。吐逆羸困入蔥白三寸。棗五枚。同煎婦人亦可服。瘴病發熱候冷服。老人虛人大便閉,加蜜少許煎冷服。

瘴病多因脾胃感冷而成。是方用參朮。苓草。陳半。六君以補脾利痰。丁香。木香。砂仁。白蔻。藿香。以開胃除積冷以溫中。青皮以理氣。穀芽神曲以消積。瘴病上熱。肺最受邪。枇杷葉薏米仁桑白皮以養肺散肺熱。五味隨風子之酸以補肺斂肺氣。瘴病陽氣不降。檳榔大腹皮沉香以降氣。氣不降則下寒。下寒則腎無陽。石斛杜仲合沉香引陽氣入腎而暖腰膝。故李待製謂其宜於瘴病。能升降陰陽。雖証候未分。亦可服之。

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膈噎痰氣。嘔吐酸水。氣刺氣悶脅筋虛脹。腹痛腸鳴。胸膈痞滯。飲食不美。常服則溫養脾元。及辟嵐瘴冷濕。病後進食悉有神效。

濃朴(三兩去皮薑汁炒) 陳皮(留白三兩)甘草(二兩炙) 蒼朮(五兩米泔水浸炒) 生薑(四兩和皮薄切) 小棗(二百粒去核)
上用水五升。漫火煎干。搗作餅子。先晒後焙。碾為末。入鹽少許。調服。如泄瀉加生薑。烏梅。空心服。脾寒瘧疾可加草果。烏梅。各一個。如胃寒嘔吐,加丁香茯苓生薑。氣不舒快。不美飲食,加砂仁香附各三兩。生薑湯調服。

瘴地陰濕之氣常盛。脾惡濕。蒼朮以扶脾燥濕。濃朴以溫中下氣。理痰消食去濕。陳皮以消痰利氣。甘草能健脾和中。姜以利痰溫胃。小棗之甘。可以補脾氣。

紅丸子

治食瘧惡心。腹滿寒熱。右手寸關脈弦實。或沉滑。要之瘴瘧多因食積。氣痞痰結。此藥消食下氣化痰。寓廣者正宜服之。但礬紅阿魏難得好者。又阿魏雖為下氣消瘴之妙藥。卻不可常服。而又不宜於孕婦虛老之人。所以易簡方云:礬紅阿魏不宜常服。用以治瘧黃丹為衣。最好若食積 瘕痞脹。得真阿魏卻甚良。然亦在修合之際。用好米醋煎陳米糊為丸。自洗米至作糊。不著水純用醋為妙。

蓬莪朮(五兩煨) 青皮(五兩去穰) 陳皮(五兩去白) 京三棱(五兩煨) 胡椒(三兩) 乾薑(三兩) 阿魏(二兩酒化) 礬紅(為衣用)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礬紅為衣。每服六十丸。不拘時。治瘴疾生薑桔皮湯。下大病後飲食難化。及中脘停酸。薑湯下心腹脹滿紫蘇湯下。酒疸食疸遍心皆黃。大麥煎湯下。酒傷面黃。腹脹或時乾嘔煨薑湯下。脾氣刺痛菖蒲湯下。兩脅引乳作痛沉香湯下。瘴瘧外因四時之氣乖戾。內因積食生冷而成。留者攻之。故用阿魏棱術以去積冷。積為患氣快則消。氣滯則聚。得熱則行。得寒愈結。青陳皮之辛溫以快氣。椒薑之辛熱以散冷結。用礬紅為衣者。假其土性以培脾胃耳。治瘴用之以溫中。消積甚得其宜。

感應丸

治瘧初起。先服以去冷積。及治飲食生冷。硬物停積不化。心下堅滿。胸膈痞悶。兩脅脹痛。心腹大痛。霍亂吐瀉。大便頻後重遲澀。下痢赤白。膿血相兼。米谷不消。愈而複發。嘔吐痰逆。惡心喜睡。大便或秘或泄。不拘新久。積冷並皆治之。

南木香(一兩五錢去蘆) 丁香(一兩五錢) 乾薑(一兩炮) 肉豆蔻(去皮捶碎去油二十粒) 百草霜(二兩研細末) 巴豆(去心去油淨七十粒) 杏仁(去皮去尖四十粒研爛如膏)
上將前四味為末。同草霜。杏仁研勻。又將好黃臘六溶化作汁。以重棉濾去渣。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臘數滾。傾出候酒冷。其臘自浮。取臘聽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五錢。先於銚內熬。令不散香熟。次下煮過臘四兩化作汁。就銚內拌和。前藥末作錠。以油單紙裹之旋丸。每服十丸。綠豆大。薑湯送下。或用陳皮半夏湯送下亦可。


卷下 溫中固下方

薑附湯

治瘴病內弱發熱。或寒熱往來。痰逆嘔吐。頭痛身疼。或汗多煩躁。引飲或自利。小便赤兼主卒中風。

黑附子(大者要一兩以上者一個炮去皮臍)
分作四服。每服加薑十片。煎溫服。如欲冷者。候冷服之。不拘時。

瘴病痰逆嘔吐自利者。脾土無陽。虛寒也。汗多者。陽氣外泄也。煩躁引飲小便赤者。陽氣上浮。心肺焦熬而然也。頭痛心疼者。虛寒外甚也。是方用附子之辛熱以溫脾。收外泄之陽氣。佐以生薑又能發散外寒。候冷服之。則能導心肺之熱下行。除下焦宿冷。以熱攻熱。為治重瘴之良方。大意先見附子論。 乾薑附子湯

治瘴毒。陰虛發熱。煩躁手足冷。鼻尖涼。身體重。舌苔黑。引飲煩渴。自利嘔逆。汗出惡風。

大附子(一個,去皮臍分作四服) 乾薑(二錢炮)
上水煎。欲飲水者。冷服之。瘴病煩渴引飲。

舌黑陽氣上浮。心肺極熱也。手足冷。鼻尖涼。吐利脾土無陽。虛寒也。身體重。寒氣外盛也。汗出惡風。陽氣外泄。不能衛皮毛也。薑附之辛熱能溫中祛外寒。而收外泄之陽氣。冷凍飲料之以導心肺之熱下行。而暖下焦上焦之熱下行。中下二焦溫暖。則寒熱退。諸病息矣。 沉附湯

治瘴病上熱下寒。腿足寒厥。

大附子(五錢) 沉香(磨濃汁)
上薑七片煎。八分乘熱入沉香汁。勿令十分熱。放冷服之。

此藥既主上熱下寒。須真正沉香方佳。雖弄沉亦不濟事。況此香自有數種。既用服餌當以滋味別之。如咀嚼而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用者。須審擇以對証。附子率用小者。及漏蘆側子之類。謂難得大者。然陰毒及冷瘴。但欲一時壯陽氣可也。若虛而藉降氣斂陽。倘非地道大附子。非徒藥之無益。夫亦處方者之罪也。瘴病本上熱下寒,加之腿足寒厥。乃下焦腎經陽氣盡浮於上。腎經空虛之極。是方用附子。乃腎經本藥,加以沉香能引上焦陽氣上腎。腎中有陽氣則下元暖。根本固而邪氣自息矣。 冷湯

治瘴病內寒外熱。咽噎乾燥煩渴不止。

人參(五錢) 甘草(三寸炙) 淡竹葉(十四片) 大棗(五枚) 大附子(一錢去皮) 上水煎服。

瘴病內真寒外假熱。咽噎乾燥。煩渴不止者。心肺熱也。人參之甘。能補脾氣生津液。利痰。甘草之甘。能和平。二味合用。能緩心肺之火。淡竹葉能解煩渴。大棗能補元氣。大附子能引心肺之火下行。則煩渴止矣。 既濟湯

治瘴病熱大。煩渴飲水無度。

大附子(三錢) 人參(三錢) 甘草(一錢) 淡竹葉(二十片) 半夏(一錢) 粳米(二錢) 麥門冬(二錢去心)
上水煎服。

瘴病煩渴。飲水無度者。華蓋焦熬之極也。故用人參以補肺生津。甘草之甘。以緩火。麥冬竹葉之寒。以潤肺清肺。佐以半夏不令痰滯。粳米乃肺經之谷。用以養肺。若附子之用。妙在於引火下行。不令華蓋焦熬也。 冷香湯

治瘴病。胃脘刺痛胸膈不利。或吐或瀉。引飲無度。及治夏秋暑濕。恣食生冷。遂成霍亂。陰陽相干。臍腹刺痛。脅肋脹滿。煩亂口渴等証。

良薑(一兩) 檀香(二兩) 丁香(五錢)附子(一兩) 甘草(二兩) 川羌(一兩) 草豆蔻(一兩)
上為細末。每用三錢水一鐘半。煎數滾。貯瓶內。沉井底。待冷服之。

瘴因食生冷而得。胃脘痛。吐瀉胸膈不利。皆脾胃之寒也。寒淫於內。以辛熱川羌。良薑。檀香。草蔻。丁香。附子。皆辛熱之藥。去寒溫胃。甘草之甘。溫以和中。大渴引飲者。心肺中有邪熱。故冷凍飲料以導邪熱下行也。 三建湯

治瘴病。四肢厥冷。頭汗出不止。兩足如無或時發噦。

川烏 大附子 天雄 上各等分水煎服。

瘴病四肢厥冷。兩足如無者。脾胃虛寒之極。中下二焦。全無陽氣也。頭汗大出不止者。陽氣盡出於上。欲絕也。噦俗呼為呃逆。方書謂 絕者。聲嘶不凍者。葉落陽氣將脫也。此等証候。皆因醫者誤用攻熱之藥。以致此危急也。是方用川烏以去寒濕。攻寒痰。附子補下焦之虛陽。天雄補上焦之虛陽。合用之以收心液壯真陽。汗收噦止。四肢溫暖。則可複生矣。按此溫中固下二法。治瘴之重者。必用之第。瘴病顯然明見者。皆極熱之証。而陰寒之証。隱然難見。故以熱治熱之法。非玄機之士。未免皆以為怪也。然必冷凍飲料者。乃內經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義。已見附子論。


卷下 鎮下方

養正丹

治瘴病。上盛下虛。升降陰陽。補接真氣。及治虛風頭眩。吐涎不已。

黑錫 水銀 硫黃 朱砂(各一兩炒另研)
上先將淨鐵。銚入鉛。先熔去滓一兩。淨再入銚。內用鐵匙。炒攪將硫黃末一錢。漸投入或焰起。無妨只急手攪炒。令鉛熟無性。其硫黃皆燒去。但得鉛熟。遂領地下紙上。令硬即研細。以紗篩出鉛粉。其餘成朱者。再炒再研。再篩次將銚頓漫火上。又熔鉛粉入硫黃一兩。頻頻攪炒。至黃煙上。即急持起放冷處。少頃又頓火上再炒。鉛與硫黃皆成黑色。極調和了。卻放冷處。候其微冷。又頓在微火上。少頃入水銀。以匙攪炒。切勿令青煙上。又次入朱砂末。頻炒至十分調和。即頃在地中。紙上系硬別。研為末粘米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鹽湯送下。

瘴病之証多上熱下寒。是方用硫黃大熱之藥。能補真陽壯真火。佐以朱砂黑鉛水銀三味。皆至陰之物。其性寒。所以去巨格之寒。兼有伏陽不得不爾。硫黃亦號將軍。功能破邪歸正。返滯還清。挺出陽精。消陰回陽。化魄生魂。故治瘴用之。能引上焦陽氣降於下焦。使陰升陽降。成水火之既濟。鎮墜其陽氣。使不上浮外泄。元常溫暖。已病瘴者。得愈。未病者。可以免矣。

黑錫丹

治瘴病上熱下寒。升降陰陽。及治痰氣壅塞。上盛下虛。心火炎熾。腎水枯竭。及婦人血海久冷。無子赤白帶下。屬虛寒者並治之。

黑錫(二兩) 硫黃(二兩) 肉桂(五錢) 沉香 附子(炮去皮臍)故紙(炒) 小茴(炒) 木香 胡蘆巴(酒浸炒) 肉蔻(面煨) 陽起石(研細水飛)金鈴子(蒸去皮核各二兩)
上用新鐵銚。如常法。結黑硫砂於地上。出火毒候冷研極細末。餘藥並末
同研。自朝至暮。以黑光為度。酒麵糊丸。梧桐子大。陰干入布袋內。擦令光瑩。每服三五十丸。鹽湯下。或棗湯。婦人艾葉湯下。瘴病上熱下寒。是方硫黃之大熱。能助真火。佐以黑鉛之至陰。能治陰盛格陽之病。木香能理諸氣。肉蔻能下諸氣。沉香能降諸氣,加以故紙。小茴。胡蘆巴。引陽氣入腎。肉桂能保腎。附子導熱氣下行入腎。若陽起石。能補腎添精。直高巔之上。引陽氣下達腎經。共為溫補下元。鎮固陽氣與瘴病為宜也。

來複丹

治瘴病上盛下虛。升降陰陽。及治伏暑泄瀉如水。嘔吐不止。

硝石(三兩) 青皮(二兩去穰)五靈脂(二兩去砂石) 陳皮(二兩去白) 玄精石(二兩研飛) 硫黃(二兩為末)
同靈脂入鍋內微火炒。用柳條攪。不可火大。再研極細末。上末醋糊為丸。豆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瘴病內傷生冷。外感暑氣。氣不升降。是方硝石性寒。佐以青陳皮。性疏快。硫黃大熱。能助真陽。佐以硝石玄精石之至陰。則伏陽格陰皆退。五靈脂能理氣。共為通利三焦。升降陰陽之劑。瘴疾揮霍變亂者。尤宜用之。

靈砂丹

治瘴病上盛下虛。痰涎壅塞。此藥最能升降陰陽。鎮墜陽氣。安和五臟。扶助元氣。

水銀(八兩)硫黃(二兩)
上用新鐵銚炒成砂有煙即以醋酒。候研細入水火鼎內。醋調赤石脂封口。鐵線扎縛。燈盞鹽土固濟。晒乾用炭。二十斤。 煉如鼎裂。筆蘸赤石脂。頻抹。火盡為度。經宿取出。研為細末。糯米糊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棗湯下。米飲人參任下。瘴病多因秋冬熱則陽氣外泄。浮而不降。下元虛冷。是方用硫黃大熱。能補下元真火。佐以水銀至陰之物。複加 煉成水火既濟之義。能祛拒格之寒。兼有伏陽。大能降上焦之元氣。於下元鎮墜之。使不外泄。甚與瘴病為宜。


卷下 斷瘴方

七棗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或五臟氣虛。陰陽相勝。作為瘴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

大附子(一個炭火煨以鹽浸再煨再浸七次去皮臍切片)
上用生薑七片。棗七枚。水煎。當發早晨空心溫服。仍吃棗三五枚。忌口為要。冷瘴因寒疾而作。是方用大附子去寒痰。且能引上焦之陽氣。下入至陰以成天地之交泰。正王太仆所謂益火之元。以消陰翳,加以大棗之甘。以溫補脾氣。則寒痰息而瘴瘧止矣。

四獸飲

治喜怒不節。飲食過度。勞役兼並。致陰陽相勝。結聚痰飲。與衛氣相搏。發為瘴瘧。

人參 半夏(湯泡七次) 茯苓(去皮) 白朮 草果(去皮) 陳皮 甘草(炙減半) 烏梅(去核)
上 散用生薑棗子。入鹽少許 之。食頃濃皮紙裹水蘸溫。慢火煨香熟。焙乾。每服半兩。清水煎。未發前連進三服。

瘴瘧雖因天時。若平人脾胃元氣實。則瘴毒雖慘。於身乎何有。惟喜怒傷氣。飲食傷脾。則元氣不固。然後瘴毒得以干之。經所謂邪之所腠。其氣必虛是也。是方用參朮苓草之甘溫補脾。以益元氣,加陳皮之辛。以理氣。半夏之辛。以燥濕利痰。草果之辛。以消食。烏梅之酸。以斂氣生津。薑棗以補元氣。共為截瘧之方。亦君子滿座。小人自退之意也。

截瘴丸

治瘴病不問冷熱。或一日一發。二日一發。三日一發。

常山(五兩醋炒七次) 烏梅(四十粒去核) 檳榔(四十粒) 甘草(三兩)上再同炒為細末。薑汁打米糊為丸。梧子大。未發時。好酒吞二十一丸。一日服七八次。尤妙。發時莫服。瘴止後。忌雞魚羊肉。及 面蔥韭。並生冷瓜果。一切毒物。避風寒。成房事毋忿怒。瘴與瘧同病而異名。第瘧有定規。瘴多變怪。治瘴之法。不間斷者。使之間斷。明見作息有時。已間斷者。使之輕減。然後用是方。無痰不瘧。故用常山以去痰。寒熱所感。邪氣多在榮衛肌肉之間。常山能去皮膚毛孔中之邪氣。佐以檳榔能下滯氣。消積利痰。甘草之甘。以和中氣。借烏梅之酸。以斂外泄陽氣。生薑之辛。以開胃利痰。痰去則瘴本去矣。截瘴之方。惟此為妙。

七寶飲

治瘴瘧一日一發。或間日一發。明白作息。有時此以截之。

常山 檳榔 青皮 草果(去皮) 濃朴 甘草
上各等分用酒水各一鐘。煎好以棉罩之。放星月下露一宿。當日早冷服。服後莫熱飲食。無痰不成瘧。是方用常山以逐痰。檳榔以墜痰氣。草果以溫中去寒痰。濃朴青陳皮之辛以行氣。氣行則痰不能留。甘草以調胃和中。共為行氣消痰之劑。痰消則瘧本消。宜乎瘴之不再作也。

按瘴病治法最難。於始發熱不間斷時。及其溫中固下。正氣和解後。明白作息。有時正氣漸和。下焦濕冷已去。諸凡截藥不犯寒涼。不吐不利者俱可用。

麥門冬湯

治 瘴。神清目開。大小便如常。惟全不能出聲身熱。

麥冬(去心) 人參 白朮 陳皮 川芎 半夏 當歸 肉桂 烏梅 大附子 甘草 茯苓(去皮)
上加薑三片。水煎溫調。黑神散服。

瘴若神昏直視。不知人事。痰響者屬痰。神昏不知人事。不痰響能飲食。惟不能出聲。此邪熱湧沸其血。上塞心肺之竅。故不能言也。是方用六君子。緩火邪以補脾救元氣。門冬解心肺之熱。烏梅生津以收外泄陽氣。歸芎以行散上竅之血。血得熱則行。故用桂附之熱以行之。且能引上焦之陽下入陰分。再調黑神散。以驅逐其血。血散則心肺之竅開。而聲音出矣。

黑神散

治 瘴。

黑豆(二合半炒去皮) 當歸(二兩) 蒲黃(二兩) 乾薑(二兩) 熟地(二兩)肉桂(二兩去粗皮) 白芍(酒炒五錢) 甘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調麥門冬湯下。瘴病之熱專熬心肺。熱甚則湧沸其血。出於上竅。則為吐衄。不能上退場門鼻。惟塞於心肺之竅。則為 瘴。是方蒲黃能逐敗血。芍歸能去舊血。生新血。姜能使血行。甘草以和氣益血。乃陰類。熟地黑豆。乃北方之物。合諸藥以導血歸源也。

青州白丸子

治 瘴目上視。口噤痰涎閉塞。昏不知人。遺尿遺屎。及治中風痰甚等証。

生半夏(七兩) 南星(二兩) 生白附子(二兩) 生川烏(五錢)
上為細末。以生絹袋。盛於井花水內。擺出未出者。再以手揉。令出渣。再研再入。絹袋擺盡為度。於瓷盆中。日晒夜露。每日一換新水。攪澄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乾。研細以糯米粉煎粥。清為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

瘴口噤。目上視。痰涎閉塞。昏不知人。遺尿遺屎。因脾胃感冷。中氣不能運痰。以致痰氣上迷心竅。故神昏不能言也。痰生於濕。半夏南星能燥濕。痰滯於寒。白附之溫。川烏之辛熱。能祛寒。送以薑湯。最能治痰滯之瘴也。

星附湯

治 瘴。痰涎上壅。昏不知人。聲如牽鋸。口噤直視。遺尿遺屎。

生南星(一兩) 生附子(一兩) 木香(五錢)
上 散每服四錢姜九片。水煎溫服。

瘴有痰涎上塞。聲如扯鋸之狀。則再兼異証。皆痰所為。由脾胃感冷。中氣虛寒。不能運痰而然。故用南星之燥。以去痰。附子之辛熱以溫中。佐以木香之辛以行氣。氣行則痰行也。予治痰証。多以氣方為主。重者單用。或加二陳湯。內虛者。再倍加人參。更佐以沉香。屢屢獲效。

三生飲

治 瘴。如前証之甚者。及治瘴後痰厥。

生南星(一兩) 生附子(五錢) 生川烏(五錢)木香(二錢五分)
上 散。每服五錢。生薑十片。水煎溫服。元氣虛者,加人參五錢。同煎是方。即前方加川烏。因脾胃虛寒之甚。故加之。若元氣虛者,加人參補元氣利痰。有起死回生之妙。

正舌散

治瘴病。舌本強硬。語言不出。

蠍梢(二錢五分去毒) 茯神(一兩微炒去皮木) 薄荷(一兩焙乾)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或擦牙頰間亦。妙瘴病舌本強硬。語言不出者。因瘴熱入於心脾經絡而然。蓋心之別脈系舌本。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是方用茯神可以寧心。益脾。薄荷能去風熱。蠍梢能去風痰。風熱去則心脾清。而舌強自消矣。

柴胡散

治瘴病。十四日外。寒熱不已。不潮時。脈弦數者。

柴胡(一兩去蘆) 半夏(五錢湯泡)桂心(五錢去皮) 白芍(五錢炒炙) 甘草(三錢)
上 散。薑七片。棗一枚。水煎溫服。寒熱。得退。便止此藥。

瘴病十四日外。已過經矣。病雖未愈。元氣稍蘇。更兼其脈。熱不潮時。亦弦數。此正瘧脈弦數多熱之証。況寒熱脈弦。是邪在半表半裡。足少陽實主之。故用柴胡為君。本經藥也。木得桂而枯。故用以散少陽之邪。半夏生薑之辛。以散邪氣。兼能燥濕利痰。治之瘴本若白芍之酸。甲味也。大棗甘草之甘。己味也。甲己化土。養脾之妙法也。是方李待製立。以治瘴扶脾利痰。以退半表半裡之邪熱。用以桂心。佐以柴胡。使柴胡之寒不能為柄。非神於用藥者。不可同語也。

草果飲

治瘴瘧頭痛。身疼寒熱。脈浮弦。

草果(去殼) 良薑 青皮(去穰) 川芎 白芷 蘇葉 甘草
上各等分 散。水煎熱服。當發日前連進一服,不拘時候。

四時治要方。雲風瘧。食瘧。瘧即瘴也。多生於東南。謂東南乃魚鹽之地。及多暴風。風瘧宜草果飲。此方用川芎。青皮。白芷。發散風邪。良薑。蘇葉。發散寒熱。今咳痰脈浮緊。頭痛身疼。惡風寒。乃感乎凜冽暴風也。正宜草果飲。因食生冷肥膩。中脘生痰。嘔逆遂成食瘧。宜服二陳湯。三因方。治食瘧用紅丸子。亦為極妙。

奪命散

治傷寒瘴瘧。陰陽証候不明。誤投藥。致病垂困。煩躁發渴。及婦人產後。胎煎受熱。瘴等証。

人參(一兩去蘆切片)
用水二鐘。於銀石器內。煎至一鐘。以冷水沉取冷一服而盡。若鼻有汗滴尤妙。

五苓散

治傷寒瘴疾。感暑中濕。小便不利。頭疼身熱。煩躁發渴等証。夏月主治尤多。能伐腎氣下虛者。不可過服。

澤瀉(三兩) 豬苓(去皮一兩五錢) 茯苓(去皮一兩五錢) 肉桂(一兩) 白朮(去蘆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夏月背寒。頭疼。發熱無汗。小便秘。濃煎蔥白湯調熱服。令額上有汗。為妙或只用百滾湯。調熱服。仍續啜熱湯。沖令汗出。冒暑極熱。新汲水調亦可。熱瘴痢疾。小便不利者。並用熱水調。大便泄小便不利者。車前子湯調。不宜多服。瘀熱在裡。發黃膽。茵陳湯調。或加辰砂尤治蘊熱心煩。

毛崇甫。因母病。孝感天地。夢投此方。可謂神方也。但五苓散。用桂正如小柴胡用人參。備急丸用乾薑之類。欲其剛柔相濟。亦存戰守之意也。故方書謂五苓散。無桂及隔年陳者。俱不可用。如去桂而加人參。卻謂之春澤湯。治煩躁效。

烏沉散

治瘴疾心腹刺痛調中快氣。

烏藥(一兩) 香附(三兩焙乾) 甘草(一兩炒)
上共為細末入鹽少許滾湯調服。

加減五積散

治瘴後腰疼腳痛渾身疼。

蒼朮 陳皮 濃朴 半夏 茯苓 當歸 川芎(大) 肉桂 乾薑 桔梗 甘草 枳殼(氣弱者不用)
上薑三片煎服。

黃耆建中湯

治瘴後自汗。

黃耆 白芍 肉桂 甘草上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異功散

治瘴後。精神少。不喜飲食。此藥能調胃進食。順氣化痰。不冷不燥。功效尤多。

人參 白朮 陳皮 茯苓 甘草
上各等分。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六君子湯

治瘴後體倦。食少多痰。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
上各等分。薑水煎服。如易飢食不多。即飽悶者,加藿香砂仁。名香砂六君湯。

大養脾丸

(治同六君湯)

人參(一兩) 白朮(五錢) 茯苓(一兩) 乾薑(二兩炮) 砂仁(二兩) 麥芽(一兩炒)甘草(一兩五錢)
上煉蜜為丸。每兩八丸。每服一丸。食前細嚼薑湯下。

濕疽湯

治瘴後虛煩。不眠心膽虛怯。氣鬱生痰。痰與氣搏。變生諸証。或四肢浮腫。心虛煩悶。觸事易驚。或夢不祥。或異象眩惑。遂致心驚膽怯。

半夏(一兩五錢) 枳實(一兩) 陳皮(一兩五錢) 甘草(四錢) 茯苓(三兩) 竹茹
上薑七片。棗一枚。水煎食前熱服。

如聖餅子

治瘴疾嘔逆。頭疼及氣厥痰飲。

防風 天麻 半夏(各五錢生用) 南星 乾薑 川烏(各一兩) 川芎 甘草
上共為末。水丸作餅子。每服五餅薑湯下。

六和湯

治夏月冒暑。伏熱發瘴。煩躁口渴。及心脾不調。霍亂吐瀉。或瘧或痢。或咳嗽。

人參 砂仁 甘草 杏仁 半夏 扁豆 藿香 茯苓 木瓜 香薷 濃朴
上 散。每服四錢。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參蘇飲

治瘴瘧。壯熱脈弦數。按之不絕。頭痛目睛疼。

人參 蘇葉 前胡 干葛 半夏(各二錢) 茯苓 陳皮 桔梗 甘草 枳殼(各五錢)
薑七片。棗一枚。水煎服。不拘時。如頭痛。目疼,加川芎。聞之陽氣恆泄之地。得疾者。雖身熱亦多內寒。正經所謂。言熱未已。寒病複始。又王叔和云。有熱不可太攻之。熱去則寒起是也。所以瘴疾熱多卑熱者。攝生方。衛生方。皆以病深而難治。參蘇有不當服者。且如脈虛內弱煩躁而熱。衛生方治以冷湯生薑附子湯甚效。余於湟川得周醫云。近日三五証。熱甚大。用附子乾薑入麝香少許。汲水調下。心間如覺頓涼。即覺愈。未嘗再服。

柴平湯

治瘴疾十四日外。熱尚未除。其脈弦數有力。

柴胡 黃芩(炒黑) 人參 半夏 陳皮 甘草 蒼朮 濃朴
上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樂令黃耆湯

治瘴疾。發熱煩躁。引飲大便不通。小便赤澀。狂言內熱。神昏不省。

黃耆 人參 陳皮 當歸 桂心 細辛 前胡 炒芍 茯苓 半夏 甘草 麥冬
上各等分。薑三片棗一枚。煎溫服。

星香湯

治 瘴。手足搐搦。及痰厥等証。氣盛者用之。

南星(八錢) 木香(一錢)
上每服四錢。薑十片水煎服。

附香飲

治 瘴。氣逆及痰厥。氣虛者用之。

大附子(八錢炮) 木香(一錢)
上每服四錢。薑十片。水煎服。以天雄易附子尤妙。

痰涎壅盛者,加全蠍五個。仍服黑錫丹鎮墜。如六脈俱虛者。用三建各一兩。木香五錢。薑棗煎。更磨沉香同服。

蘇感丸

治因食生冷。至寒痰上壅。作 瘴。及瘴後痰厥。或痢初起。用蘇合香丸。感應丸。上各等分。和勻如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六十丸。薑湯下。

蘇合丸

沉香(三兩) 青木香(三兩) 丁香(三兩) 麝香(三兩) 犀角(三兩) 安息香(三兩)檀香(三兩) 白朮(三兩) 香附(三兩) 蓽茇(三兩) 朱砂(三兩) 訶子(三兩) 薰陸香(一兩) 冰片(一兩) 蘇合油(一兩)
上將安息香。用好酒熬膏。入蘇合油和勻。餘藥為細末。入膏油。內再加煉蜜為丸。

蘇子降氣湯

治男子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壅隔痰響。咽喉不利。咳嗽虛煩。引飲頭昏。腳疼腰痛。倦怠肚腹。刺痛。冷熱氣泄。大便風秘。澀滯不通。

真蘇子(五兩炒) 當歸(三兩) 前胡(三兩)濃朴(三兩) 甘草(三兩) 肉桂(三兩) 陳皮(三兩) 半夏(三兩)
上 散。每服薑三片。棗一枚。煎服不拘時。

秘傳降風湯

治男女上熱下寒之病。凡飲食過度。致傷脾胃。色欲過節。耗損真元。脾胃不和。遂致氣不升降。上熱則頭痛目眩。或痰涎嘔逆。胸膈不快。咽喉乾燥。飲食無味。下虛則腰膝無力。大便泄澀。裡急後重。臍肚冷痛。治以涼。則脾氣怯弱。腸鳴下利。治以溫。則上焦壅熱。口舌生瘡。及腳氣上攻。與浮腫心煩。宜先服此藥。然後以所主之藥治之。無不效者。

五加皮(五錢酒炒) 枳殼(二兩炒) 甘草(一兩炒) 草果(五錢)柴胡(一兩) 陳皮(五錢) 地骨皮(兩炒) 訶子(五兩去核) 半夏(五錢) 桑白皮(二兩炒)桔梗(五錢) 骨碎補(五錢去毛炒)
上 散,加蘇葉生薑。水煎食後服。嗽倍半夏。上隔熱甚加黃芩。下部虛弱甚熟附子。如用附子。更加生薑。女人血虛加當歸。

瘴疾多上熱而下寒。此正張給事所謂陽浮而陰閉也。愚嘗謂寓於廣者。平居無疾。亦須服降氣鎮墜之藥。及養正丹。黑錫丹。然養正丹。四藥皆有利性。南方陽氣恆泄。稍失製度。寧免誤人。怕服不若黑錫丹。降氣藥。及蘇子降氣湯。秘傳降湯二藥。均治上盛下虛。然秘傳降氣湯。若胃寒氣虛者。亦不宜多服。得病而上熱下寒者。李待製乾薑附子湯法。最妙易簡方。亦類在降氣湯。後更雲煎臨時以藥汁磨沉香。再煎滾此法最良。病退而餘熱在上者。正宜服之。

沉香降氣湯

治陰陽壅滯。氣不升降。胸膈痞塞。喘促短氣。

沉香(一兩) 砂仁(一兩) 香附(四兩) 甘草(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滾湯點服。

四物湯

治婦人瘴病。宜調血者。此方合瘴瘧。諸方用之。

大川芎 當歸 熟地 白芍
上各等分。水煎服。

四七湯

治婦人瘴疾。中脘痞滿。氣不舒快。痰涎壅盛。及七情氣結。成痰或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

半夏(五兩) 茯苓(四兩) 濃朴(三兩) 紫蘇(三兩)
上每服四錢。薑七片。棗一枚。水煎熱服。

木香檳榔丸

治瘴後痢疾。元氣實者。腸胃有積。裡急後重。腹痛頻頻至圊。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青皮(一兩) 陳皮(一兩去白) 枳殼(一兩) 黃柏(一兩) 三棱(醋煨一兩)莪朮(醋炒一兩) 當歸(一兩) 黃連(一兩) 香附(三兩) 黃芩(二兩) 大黃(三兩)黑丑(半生半熟取末四兩)
上為末滴水為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滾湯下。

香薷飲

治瘴後伏暑作痢。

香薷 黃連 濃朴 扁豆 甘草
上藥 散。薑三片。水煎服。

香連丸

治諸痢。

川連(二十兩用吳萸淨一兩同好酒浸一夕同炒乾去吳萸不用以川連為末) 南木香(一不見火另研為末每連末五兩入木香一兩)
上共和勻。用米醋打老。倉米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泔下。

雙亂丸

治赤白痢。

川連(去鬚蘆) 吳茱萸(去梗)
上各等分共一處。以好酒浸一宿。取出揀開。晒乾各為細末。各麵糊為丸。梧子大。赤痢用川連丸。三十丸。甘草湯下。白痢用茱萸丸三十丸。乾薑湯下。赤白相兼。各三十丸相合。用甘草乾薑湯下。

斷下方

治赤白痢。及休息痢。瘴病後患痢。俱宜此藥。

草果(連殼一個) 白朮(面炒) 粟殼(十個去肋膜及蒂醋拌炒透) 茯苓
上為粗末。共作一劑,加薑三片。棗三枚。烏梅三個。赤痢加烏豆七粒。白痢加乾薑五分水煎。分作二服之。

真人養臟湯

治小兒大人。腸胃虛弱。患赤白痢。或下膿血。或如魚腦。髓臍腹 痛。日夜無度。大便脫肛。

人參(二錢) 肉桂(五錢) 訶子(一兩去核) 粟殼(三錢六分) 白朮(炒) 當歸(二錢)白芍(一兩六錢) 甘草(五錢炙) 肉蔻(五錢面煨) 木香(一兩四錢不見火)
上 散。每服四錢。水煎食前溫服。滑瀉及白痢。並加熟附子五六片。生薑三片。冷甚者加乾薑。

保和丸

治內傷飲食。致成痢疾。元氣祛弱。不堪下者。

山楂(二兩去核) 神曲(一兩) 半夏(一兩) 茯苓(一兩) 陳皮(五錢) 連翹(五錢) 蘿卜子(五錢)
上為末。粥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滾湯下。或原物燒灰調湯下。

四神丸

治瘴後元氣虛弱。患痢赤白。及脾胃虛。清晨溏泄。

故紙(四兩炒) 五味(一兩去核) 肉蔻(二兩面煨) 吳萸(一兩去梗)
上為末用紅棗六十粒。生薑六兩。切碎同煮。熟去姜將棗肉搗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七味白朮散

治下痢虛渴。

白朮 茯苓 人參 甘草 藿香 木香 干葛
上共 散。水煎溫服。

補中益氣湯

治瘴後痢疾。元氣下陷者。

黃耆(二錢) 人參(一錢) 白朮(八分) 當歸(五分)陳皮(三分) 甘草(一錢)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上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

四柱散

治元氣虛。真陽耗。臍痛痢不止。

人參 附子 茯苓 木香
上各等分。每服四錢。薑五片。
水煎溫服。

參苓白朮散

治瘴後。脾胃虛弱。飲食不進。致嘔吐瀉痢。病後此藥最好。

人參 茯苓 白朮 山藥 甘草 蓮肉 薏米 桔梗 扁豆 砂仁
上共為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

震靈丹

治病後虛羸。少氣泄痢不止。

禹余糧(二兩) 代赭石(俱火 醋淬二兩) 赤石脂(二兩) 五靈脂(二兩) 乳香(二兩) 沒藥(二兩) 朱砂(一兩) 紫石英(四兩三味俱搗碎入砂鍋以瓦蓋口鹽泥固濟候乾用硬炭十斤 通紅火盡為度入地坑埋出火毒二日夜研末。)
上為末。和勻糯米粉糊為丸。小芡實大風干每服三丸。用炒故紙棗湯。調鐘乳粉少許。空心送下。

敗毒散

(一名倉廩湯)

治下痢赤白。噤口不食。頭疼心煩。手足溫。脈不虛弱。

人參 桔梗 甘草 茯苓 川芎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枳殼
上各等分。 散。每服四錢。陳倉米。百粒。薑三片。棗二枚。
水煎溫服。

進食丹

治痢毒熱上沖心肺。嘔逆噤口。

石蓮子(去殼)
上為細末。陳倉米煎湯調下。

補脾丹

治痢脾胃虛弱。聞食則嘔。不思飲食。

山藥(切碎半生半炒熟)
上為細末。陳倉米煎湯調下。

五皮飲

治瘴後飲水過多。或食毒物。或飲食不節。致傷脾氣。頭面四肢臍腹腫滿。

生薑皮 茯苓皮 大腹皮 桑白皮 桔紅皮
上各等分。 散水煎服。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忌生冷毒物糕 。

實脾散

治瀉後脾虛腫滿。

大附子(一兩) 草果仁(一兩) 大苓子(一兩即檳榔) 乾薑(一兩)宣木瓜(一兩) 甘草(一兩)
上用水同煎干一半。手劈開。附子心。不白為度。勿令水同乾。恐近底焦取出割四片。焙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日午滾湯調服。

五苓五皮散

治瘴後。脾氣凝滯。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急促。小便不利。

茯苓皮 白朮 豬苓 澤瀉 五加皮 肉桂 陳皮 生薑皮 大腹皮 地骨皮
上各等分。每服四錢。水煎熱服。忌生冷油膩堅硬諸物。

胃苓湯

治瘴後濕勝腫滿。

蒼朮 陳皮 川朴 甘草 肉桂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上各等分。用姜一撮。水煎熱服。

木香流氣飲

治諸氣痞塞。胸膈膨脹。走注刺痛。氣促痰嗽。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便秘結。小便不利。

青皮(四兩) 陳皮(四兩) 甘草(四兩) 川朴(四兩) 紫蘇(四兩) 香附(四兩)木通(二兩) 腹皮(一兩五錢) 丁香(一兩五分) 木香(一兩五分) 藿香(一兩五分)檳榔(一兩五分) 草果(一兩五分) 莪朮(一兩五分) 肉桂(一兩五分) 人參(一兩)麥冬(一兩) 白朮(一兩) 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 川蒲(一兩) 木瓜(一兩) 白芷(一兩) 半夏(一兩)
上 散。每服五錢。薑三片水煎服。

金匱腎氣丸

治脾腎虛寒。腰重腳腫。濕飲留積。小便不利。或吐。腹腫脹。四肢浮腫。氣喘痰盛。其效如神。

茯苓(三兩) 附子(五錢) 牛膝(一兩) 肉桂(一兩) 澤瀉(一兩) 車前(一兩)石棗(一兩) 山藥(一兩) 丹皮(一兩) 熟地(四兩)
上為末。和地黃膏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導痰湯

治一切痰涎壅盛。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南星(一兩) 枳殼(一兩) 陳皮(一兩) 茯苓(一兩) 甘草(五錢) 半夏(四兩)
上 散。每服四錢。薑十片。水煎溫服。

通關散

治瘴後痰厥。昏不知人。痰涎上壅。牙關緊閉。急要諸藥。不得下咽喉。

細辛(一兩) 牙皂(一兩) 半夏(一兩)
上共為細末。吹入鼻中。候噴嚏得少蘇。卻急進藥。

蜜導法

治瘴後有汗過多。津液內竭。大便不通。不妄用下藥。惟宜此法。

蜂蜜(四兩)
上於銚內漫火煉攪之。勿令焦。候稍冷。如糖狀。以水濕手。捏作錠。如拇指大。約長二三寸。令一頭銳。乘其稍熱。納穀道中。以手抱住。如未效。更用一枚。火上略炙。便溫。嚴氏方云。蜜三合。入豬膽汁二匙。在內同煎。無膽只如前亦可。又一方。入皂角五錢在內,皆可隨病淺深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