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一 月經門諸論

人身之病四百有四,婦人之証與男子無殊,其所異者,惟月經、孕育、胎前產後、崩淋、帶下、乳癰、陰瘡諸病,為閨房隱曲。孫真人所謂,婦人之病,治療倍難於男子者此也。

《經》曰︰衝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滲灌諸陽,下入於足,為十二經絡之海。其出入皆少陰經以行,故為血海。然衝、任、督三者,一源而三歧也。沖自少腹後臍兩旁而上行,循腹以任於前,為陰脈之總。任督脈起自少腹循背,以督於後,為陽脈之都綱。

沖為血海,諸經朝分,男子則運而行之,女子則停而止之。營運者,無積而不滿動也。停止者,有積而能滿靜也。不滿者以時而溢謂之信,男子以氣運,故陽氣應日而一舉,女子以血滿,故陰血應月而一下。

衝、任二脈,奇經八脈之二也。《經》云︰沖為血海,作主胞胎,一脈也。通於任而下,既行而空,至七日後而漸滿,如月之盈虧相似,當知血海之有餘,以十二經皆然,非特血海之滿也。故始得以行耳。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故曰︰陰脈之海。任者,妊也。此人生養之始,故曰︰任脈,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顛,循額至鼻,柱督之為言都也,是為陽脈之大綱也。故云︰陽脈之海,任脈主任一身之陰血,太沖屬陽明,為血之海,故穀氣盛則血海滿,而月事以時下也。

婦人月水,本於四經,二者衝任,二者手太陽小腸、手少陰心。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資,故令有子,小腸經屬腑主表為陽,少陰經為藏,主裡屬陰,此二經在上為乳汁,在下為月水。(惟鳥獸無天癸而成胎,蓋鳥獸惟知飲食交媾,故運精血往來,獨聚於尾閭也。)

《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天謂天真之氣,癸為壬癸之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女子陰類,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天真氣降,故曰天癸。常以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不失其期,故曰月信。 然名天癸者,以比陰精也。蓋腎屬水,癸亦屬水,由先天之氣,畜極而生,故謂陰精為天癸。王冰以月事為天癸者非也。 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稱,若以女子之血為天癸,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男女交媾之時各有精,而行經之際,方有其血,未聞交媾時可以血言也。但女子之精二七而至,其月事亦與此時同候也。

男子為陽,陽中有陰,陰中之數八,故一八而陽精升,二八而陽精溢。女子為陰,陰中有陽,陽中之數七,故一七而陰精升,二七而陰血溢,皆飲食五味之實秀也。《經》曰︰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東垣謂脾為生化之源,心統諸經之血,心脾平和,則經候如常。 苟或七情內傷,六淫內侵,飲食失節,起居不時,脾胃虛損,心火妄動,則月經不調矣。夫血生於脾土,故云脾統血。 凡血病當用甘溫之藥,以助陽氣,而生陰血也。

血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臟,洒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婦人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故雖心主血,肝藏血,實皆統攝於脾,補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經行之際,禁用苦寒之藥,飲食亦然,凡女子天癸未至之前為病,多從心脾,天癸既至之後,多從肝腎。

婦人經水與乳,俱由脾胃所生,穀氣入胃,其清純津液之氣歸於心,入於脈,變赤而為血,血有餘則注於衝任而為 經水,經水者陰水也。陰必從陽,故其色赤,稟火之色也。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若男子媾精,陰陽和合而成孕,則其血皆移陰於胎矣,既產。則胃中清純津液之氣,歸於肺,朝於脈,流入乳房,變白為乳,是稟肺金之色也。若不自 哺,則陽明之竅不通,胃中津液仍歸於脈,變赤而腹為月水矣。

夫男女各有精,凡房勞不節,皆能大傷精氣,故曰精枯殺人。奈世人所論,獨重男子,不知書云。女子嗜 欲過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況產蓐帶下,三十六病,損氣傷血,挾症多端,故女人尤宜清心節欲,便是調經卻 病之第一。

卷一 經病門諸論

凡女人稟賦旺,則十三歲即行,稟賦怯,則逾二七,常是稟賦贏弱,素多陰虛夜熱,十八九尚未至者,必因時滋補遲婚乃佳,倘陰氣未全,驟合男子,多成癆怯。若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未至合男,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或雖合而難子。合多則瀝枯虛人,產乳眾則枯血殺人。其言經者,謂常候也。若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行,皆由陰陽盛衰所致,陰氣乘陽,則胞寒氣冷,血不營運,《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若陽氣乘陰,經水沸騰,故令乍多,而在月前。當別其陰陽,謂其氣血,使不相乘,以平為期也。

婦人月水不調,有因風冷乘虛客於胞中,有傷衝任之脈。蓋衝任之脈起於胞中,將息順理則血氣調和,六 淫不能為害。若勞傷氣血,風冷乘之,脾胃一傷,飲食漸少,榮衛日衰,肌膚黃瘦,皆由衝任勞損。故凡經行,最宜謹慎,否則與產後成病相類。

婦人以血為海,每因憂思忿怒郁氣,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憂思過度,則氣結而血亦結;忿怒過度,則氣逆而血亦逆。如不及期而來者,有火也,宜六味淡水,則火自平矣;不及期而來多者,本方加海螵蛸、柴胡、白芍、五味子。如半月或十日而來,且綿延不止,此屬氣虛,用補中湯;如過期而來者,火衰也,為寒、為虛、為郁、為痰,方加艾葉、香附、半夏;如遲而色淡,本方加桂,此其略也。其間亦有不及期而無火者,有過期而有火者。凡紫黑色者,多屬火旺之甚,亦有虛寒而紫黑者;若淡白則無火明矣。然更有挾痰而淡白者,有挾濕痰帶黃而混濁者,故當兼以脈之遲數,稟之強弱辨之。

經水者,陰血也,陰必從陽,故其色紅,上應於月,月滿則虧,月虧則盈,其行有常,故名月經,為氣之 配,隨氣而行,氣熱則熱,氣寒則寒,氣滯則滯。成塊者,氣之凝也;將行而痛者,氣之滯也;行後作痛者,氣血虛也;錯經妄行者,氣之亂也;色淡者,虛而有水混之也;紫者,氣之熱也;黑 者,熱甚也。今人一見紫黑成塊作痛,率指為風冷乘之,用溫熱之劑,禍不旋踵。經曰︰亢則害,承乃製。熱 甚則兼水化,所以熱則紫,甚則黑也。《玉機》曰︰寒則凝而不行。既行而紫黑,故知非寒也。且婦人性多忿 郁,嗜欲倍加,臟腑厥陽之火,無日不有,非熱而何,當以脈辨之而自見矣。

凡寒冷外邪初感,入經必痛,久則郁而為熱。且血寒則凝,既行而雖紫黑,乃非寒也。如傷寒而為病熱也明矣。 有經行前臍腹絞痛如刺,寒熱交作,下如黑豆汁,兩尺沉澀,餘皆弦急,此由下焦寒濕之邪,搏於衝任,痛極則熱,熱則流通,因寒濕生濁,故下如豆汁也。宜治下焦,以辛散苦寒、血藥治之。亦有血虛血澀者,以 養血藥佐以順氣。

經行體痛者,蓋氣血盛,陰陽和則形體通暢,若外虧衛氣之充養,內乏榮血之灌溉,故經行身痛也。或曰 血海有餘者,時至而溢。血海不足,有時至而周身之血亦傷,故欲行而身體先痛也。至於經行後腹痛,尤屬氣 血俱虛,宜八珍湯;然亦有虛中有熱者,宜逍遙散;亦有氣滯而經行未盡者,宜四物加木香。 有經後發熱倦怠,兩目如帛蔽不明者,蓋脾為諸陰之首,目為血脈之宗,此脾陰虧損,而五臟皆為失所不 能歸明於目也,用補中湯、歸脾湯專主脾胃,調補氣血,目得血而自能視矣。若誤以清涼明目為事,反致變生 大病。

有婦人經行必先瀉二、三日,然後經下,診其脈皆濡弱者,此脾腎兩虛也。蓋脾統血,經水將行,脾氣營運,血海 不能滲濕固中矣。腎主禁固,月事應時而下,癸元消耗於中,而失禁固之權矣,宜以歸脾加減,溫補脾腎為主。若經去 過多,白帶時下,日輕夜重,泄瀉無時者,此陽虛下墮也,命曰脫陽,宜十全湯或補中湯主之。 婦人經閉不行者,有因脾胃久虛,形體羸弱,氣血漸衰,以致經水斷絕者;或因勞心過度,心火上行,不得下通府 脈,是以月事不來者;或因中消胃熱,善飢漸瘦,津液不生,血海枯竭,名曰血枯經絕者;有因冷客胞門,血寒凝泣而不下者;有因軀肥脂滿,痰多占住血海地位,閉塞不行者;有因或挾寒,或挾熱,而污血凝滯不行者;有因食與濕痰填 塞太陰,經閉作痛者。寒熱虛實之迥然不同,總不能遁乎脈之遲數有力無力間也。 經病有月候不調者,有月候不通者,然不調不通之中有兼疼痛者,有兼發熱者。不調之中,有趲前者,有退後者,則趲前為熱,退後為虛也。不通之中,有血滯者,有血枯者,則血滯宜行,血枯宜補也。疼痛之中,有常時作痛者,有 經前經後作痛者,則常時與經前作痛為血積,經後為血虛也。發熱之中,有常時發熱者,有經行發熱者,則常時為血虛 有積,經行為血虛有熱也。大抵多內因憂思忿怒,外因飲冷形寒。蓋人之氣血周流,忽因憂思忿怒所觸,則鬱結不行; 忽遇飲冷形寒,則惡露不盡,此經候不調,不通作痛,發熱之所由也。調其氣而行其血,開其郁而補其虛,涼其血而清 其熱,氣行血行,氣止血止,故治血病以熱藥為佐,肉桂之類是也。至於大病後經閉,系屬氣血兩虛,惟宜補脾養血,元氣充複自然經通,此不治而治也。

婦人以血為主,經行與產後一般最宜謹慎。其實若有瘀血一點未淨,或被內寒濕熱暑邪,或內傷生冷,或浣濯入冷; 或誤食酸鹹,七情鬱結凝積於中,名曰血滯。或經止後用力太過,入房太甚,及服食燥熱,以致火動,則邪氣盛而津液 衰,名曰血枯。若經後被驚,則血氣錯亂妄行,逆於上則從口鼻出,逆於身則血水相搏變為水腫。恚怒則氣血逆於腰腿、心腹、背肋、手足之間重痛,經行則發,怒極傷肝則有眩暈嘔血,瘰癧血風瘡癢等病。加之經血滲漏,遂成竅血生瘡,淋瀝不斷,濕熱相搏為崩帶。血結於內變 瘕。凡此變証百出,不過血滯與血枯而已,重則經閉不通,致成癆瘵。故犯時微若秋毫,成患重於山岳,是以治女人諸病,必先問經也。

血枯血隔皆經閉不通之候,然枯之與隔,有如水炭。枯者竭也,血虛極矣;隔者,隔阻也,血本不虛,而或氣、或寒、或積,有所逆也。隔者,病發於暫,其症或痛或實,通之則行而愈。若枯者,其來有漸,衝任內竭,其証無形。夫既枯矣,大宜補養陰氣,未至枯竭者,氣血或可漸充,如用通經峻削,枯者愈枯,斃可立待。

血滯經閉宜破者,原因飲食毒熱,或暴怒凝瘀積痰,直須大黃、干漆之類推陳致新,俾舊血消而新血生也。若氣旺血枯,起於勞役憂思,自宜溫和滋補。或兼有痰火濕熱,尤宜清之涼之,每以肉桂為佐者。熱則血行也,但不可純用峻藥以虧陰道,惟宜補益榮衛,調和飲食,自然血氣流通。苟不以根本為事,惟圖峻藥攻之,是求千金於乞丐矣。

有婦人生女子,年十五來診,言十四時經水自下,今經反斷,何也?緣婦人年十四時亦經水下,反以斷,此為避年,後當自下。此天一之源而來,積則一月而滿,滿則溢,似血而實非血也。然衝任起於胞中,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而為其用者。其間又恃一點命門之火為之主宰,是以火旺則紅,火衰則淡,火太旺則紫,火太衰則白,所以滋水更當養火。甚則乾涸不通者,雖曰火盛之極,亦由水虛之甚,亦不宜以苦寒之藥降火,只宜大補其水,從天一之源以養之,使滿,滿則自能流行而溢,萬無有毒藥可通之理也。

凡治病婦,當先問娠,不可倉卒。蓋既有病,則娠脈不能易辨,故凡看婦人病脈,不可純用破氣行血之藥,恐有娠在疑似間也。

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療。十四以上陰氣浮溢,百想經心,內傷五臟,月水去留前後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斷絕其中,傷墮不可具論,嗜欲過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愛憎嫉妒,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至於尼姑寡婦獨陰無陽,悒郁而傷心脾,尤非草木易於奏功也。

有因先病而後經不調者,有經不調而後生諸病者。如先因病而後經不調,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若因經不調而後生病,當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

《脈經》曰︰尺脈滑,血氣實,婦人經脈不利。尺脈來而斷絕者,月水不利。寸關如故,尺脈絕不至者,月水不利,當患少腹痛。肝脈沉,月水不利,主腰腹痛。

交加地黃丸

治經水不調、血塊氣痞、肚腹疼痛。

生 (一斤) 老生薑(一斤) 玄胡索 當歸 白芍 川芎(各二兩) 沒藥 木香(各一兩) 桃仁(去皮尖)人參(各一兩五錢) 香附(半斤)
上將地黃、生薑各搗汁,以生薑汁浸地黃渣,地黃汁浸生薑渣,各以汁盡為度。次將餘藥為末,共作一處,日乾同為末,醋糊丸,桐子大,空心服五十丸,薑湯下。

活血散

治衝任經虛,經事不調,不拘多少前後並治。

白芍藥 玄胡索 當歸 川芎(各四兩) 肉桂(去皮一兩)
每服四錢,水煎食後熱服。

四製醋附丸

治婦人女子經候不調。

香附子(去毛一斤,作四分,一分好酒浸七日,一分小便浸七日,一分鹽水浸七日,一分米醋浸七日)
谷焙乾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鹽酒送下,肥人依方服,瘦人加澤蘭葉、赤茯苓各二兩。

按︰香附子血中元氣藥也,婦人假血為本,以氣為用,今用香附子開郁行氣,氣行而血亦行矣,但氣調而血枯、血燥者用之,非徒無益也。

當歸地黃丸

治婦人血氣不和,月事不勻,腰腿疼痛。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 (各五錢) 牡丹皮 玄胡索(各二錢五分) 人參 黃耆 (各一錢二分半)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湯下。

通經丸

治婦人室女經候不通,臍腹疼痛,或成血瘕。

川椒(炒去汗) 蓬朮(炒去煙)青皮(去白)干漆(炒去煙) 當歸 乾薑(炒)大黃(炒) 桃仁(炒)紅花 桂心(各等分)
為末,將一半用米醋熬成膏,和餘藥,一半成劑,臼中柞之,丸桐子大、陰乾,每服五十丸,醋湯溫酒空心下。

通經散

治室女月水不通。

雄鼠屎一兩燒存性,為末,空心溫酒調下一錢神效。

血竭膏

治乾血氣。

錦紋大黃(酒浸晒乾四兩)為末,一升熬成膏,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熱酒化開,待溫臨臥服,大便一二行,紅脈自下,此藥調經水之仙藥也。

玄胡索湯

治婦人室女七情所感,血氣相並,心腹疼痛,或連腰脅,甚作搐搦,一切血氣經候不調。

玄胡索 赤芍藥 片子薑黃 官桂(不見人) 當歸(去蘆) 蒲黃(各五錢)甘草(一錢五分)木香(不見火)乳香 沒藥(各三錢)
每服四錢,薑水煎服。如吐逆,加半夏、橘紅(各五錢)

蠲痛散

治婦人血氣刺痛。

荔枝核(燒存性五錢) 香附(炒一兩)
為末每服二錢,淡鹽湯下。

失笑散

治小腸氣痛,婦人血氣痛欲死者。

五靈脂 蒲黃(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用醋一合熬藥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熱服。

小柴胡湯

治婦人傷風七八日,積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如瘧狀。

柴胡(八錢) 半夏(二錢) 人參 甘草 黃芩 生地(各三錢) 麥冬(二錢)
每服八錢,薑棗,水煎服。

治女人乾血勞方

用陳麥曲(四兩,火 存性)
為末,每服一兩,沖黃酒下,出臭汗為驗,忌面食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