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濕暑三氣門
(法二十五條 論三篇 律十一條)
六氣,春主厥陰風木,秋主陽明燥金,冬主太陽寒水,各行其政。惟春分以後,秋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其事。是故天本熱也,而益以日之暑;日本烈也,而載以地之濕;三氣交動,時分時合。其分也,以風動於中,勝濕解蒸,不覺其苦。其合也,天之熱氣下,地之濕氣上,人在氣交之中,受其炎蒸,無隙可避,多有體倦神昏,肌膚 起,胸膺痤出,頭面癤生者矣。甚則消渴癰疽,吐瀉瘧痢,又無所不病矣。其不能澹泊滋味,屏逐聲色者,且以濕熱預傷金水二臟,為秋冬發病之根。故病之繁而且苛者,莫如夏月為最。夫天氣無形之熱,與地氣有形之濕交合,而大生廣生之機益彰,然殺機每伏於生機之內。所稱移星易宿,龍蛇起陸者,即於夏月見之,人身亦然。《內經》運氣主病,凡屬少陰君火,即與太陰濕土一類同推,不分彼此。而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治濕之法則然矣。下文即出治熱之法云︰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可見濕淫而至於上甚,即為熱淫,其人之汗,必為濕熱所郁,而不能外泄,故不更治其濕,但令汗出如其故常,斯熱從汗散。其上甚之濕,即隨之俱散耳。觀於《內經》濕熱二氣合推,即以得汗互解,妙義彰彰矣。
仲景以痙病、濕病、喝病,共為太陽經外感之候者,合而名篇。蓋痙為熱病之最惡者,而要皆為濕熱之所釀,正從三氣交動中,會其微旨也。然三氣雜病,非傷寒之比者,曷可枚舉。但有一端為時令所乘,即當推三氣主病。何有何無,孰淺孰深,以求確然之治。如當風冒濕,飲醇啖爆,精津素虧,熱毒內蘊,濕邪久著之體,發為瘡瘍、瘧、痢、黃癉、腫滿、消渴、痿厥之病,既有濕熱多寡之不同,又有氣血虛實之各異,向非深入軒岐仲景堂奧,而取途於諸家之狹隘,所稱活人手眼,果安在哉?故會三氣交病之義,以審脈辨証用方,其於濕熱之孰多孰少,治療之從上從下,補救之先陰先陽,纖悉畢貫矣。不遵聖法,而欲免過差,其可得乎?
《金匱》論痙病,於風木主事之時,蚤已申不可汗下之戒云︰夫風病下之則痙,複發汗必拘急。見風與熱合而生病,風則內應肝而主筋,熱則內應心而主脈,妄下損陰,則筋失養而成痙。妄汗損陽,則脈失養而拘急矣。至濕 所釀之痙,其不可汗下之意,則為少變,維時陽氣在外,既屢以發汗為戒,及遇無汗之剛痙,又不得不用葛根湯,取其微汗。至於下法,全不示戒,且云可與大承氣湯,其意甚微。見身內之陰,為外熱所耗,容有不得不下之証,但十中不得一二,終非可訓之定法。略舉其端,聽用者之裁酌耳。熱亦見風寒之邪中人,不可妄用苦寒,濕熱之邪中人,不可妄用辛溫矣。
論《金匱》治痙用栝蔞根桂枝湯方 本文云︰太陽病,其証備,身體強。KT KT 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根桂枝湯主之。傷寒方中,治項背KT KT,用桂枝加葛根湯矣。此因時令不同,故方亦少變,彼之汗出惡風,其邪在表。而此之太陽証,罔不具備,其邪之亦在於表可知也,但以脈之沉遲,知其在表之邪,為內濕所持而不解。即系濕熱二邪交合,不當從風寒之表法起見,故不用葛根之發汗解肌,改用栝蔞根味苦入陰,擅生津徹熱之長者為君,合之桂枝湯,和榮衛,養筋脈,而治其痙,乃變表法為和法也。
論《金匱》治痙用葛根湯方 本文云︰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傷寒論》太陽篇中,項背KT KT,無汗惡風者,用葛根湯。此証亦用之者,以其邪在太陽陽明兩經之界,兩經之熱,並於胸中,必延傷肺金清肅之氣,故水道不行,而小便少,津液不布而無汗也。陽明之筋脈,內結胃口。
外行胸中,過人迎環口。熱並陽明,斯筋脈牽引,口噤不得語也。然剛痙無汗,必從汗解,況濕邪內鬱,必以汗出如故而止。故用此湯,合解兩經之濕熱與風寒之表法,無害其同也。
論《金匱》治痙用大承氣湯方 本文云︰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 齒。可與大承氣湯。
仲景之用此方,其說甚長,乃死裡求生之法也。《靈樞》謂熱而痙者死,腰折瘈瘲 齒 也。茲所云臥不著席,即腰折之變文,腳攣急,即瘈瘲 之變文。且 齒加以胸滿口噤,上中下三焦,熱邪充斥,死不旋踵矣。何以投是湯乎?在傷寒証腹滿可下,胸滿則不可下。又何以投是湯乎?須知所謂胸滿不可下者,謂其邪尚在表,未入於裡,故不可下,此証入裡之熱,極深極重,匪可比倫。況陽熱至極,陰血立至消亡,即小小下之,尚不足以勝其陽救其陰,故取用大下之方。以承領其一線之陰氣,陰氣不盡為陽熱所劫,因而得生者多矣。可與二字甚活,臨証酌而用之,初非定法也。既有下之重傷其陰之大戒,複有下之急救其陰之活法,學人欲為深造,端在斯矣。
痙病論
喻昌曰︰六淫之邪,至於成痙,乃病証之最多最深最惡最易惑人者。軒岐仲景,奧中之奧,後世罔解。因至肆無忌憚,鑿空妄譚,此唱彼和,夭枉接踵,豈操生人之術以殺人耶﹗繇辨之不蚤辨耳。夫痙者,強也。後名為,傳者之誤也。《素問》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是病機顓主於濕矣。《千金》推展其義,謂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則變痙,見太陽中風身必多汗,或衣被不更,寒濕內襲,或重感天時之寒,地氣之濕,因而變痙,是合風寒濕三者以論痙矣。《金匱》以痙濕 名篇,又合熱暑濕三者言之,然所謂柔痙、剛痙,未嘗不兼及風寒。且亦云發汗過多因致痙,見夏月人本多汗,尤不可過發其汗也。古今言痙之書止此,後世王海藏論痙,知宗仲景,雖識有未充,要亦識大之賢矣。《傷寒論》載痙病五條,《尚論篇》中已明之。茲複詳《金匱》所增十條,其旨已悉,然終古大惑,不立論以破其疑,心有未慊。誠以仲景論痙病,所舉者太陽一經耳。後之治此病者,謂太陽行身之背,故頸項強,背反張,屬在太陽,而用《金匱》桂枝葛根二方。茫不應手,每歸咎仲景之未備,不思外感六淫之邪,由太陽而傳六經,乃自然之行度,邪不盡傳即不已,故三陽三陰皆足致痙。仲景之書,通身手眼,雖未明言,其隱而不發之旨,未嘗不躍然心目。如太陽之傳陽明項背KT KT,少陽之頸項強,是知三陽皆有痙矣。而三陰豈曰無之?海藏謂三陽太陰皆病痙,獨不及少陰厥陰。云背反張屬太陽,低頭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構,屬陽明。一目或左或右斜視,一手一足搐搦,屬少陽。發熱脈沉細腹痛,屬太陰。以防風當歸湯治太陽陽明,發汗過多而致痙者。以柴胡加防風湯治少陽汗後不解,寒熱往來而成痙者。雖不及少陰厥陰,然其製附子散、桂心白朮湯、附子防風散,意原有在。觀其白朮湯下云︰上解三陽,下安太陰。一種苦心,無非謂傳入少陰厥陰必成死証耳。詎知傳經之邪,如風雨之來,而畫地以限其不至,豈可得乎?況足少陰厥陰之痙,不死者亦多。《靈樞》謂足少陰之經筋,循脊內俠膂,上至頂與足太陽筋合,其病在此,為主 及痙。在外陽病者不能俯,在內陰病者不能仰。是則足少陰之藏,與足太陽之府。兩相連絡,而以不能俯者,知為太陽主外。不能仰者,知為少陰主內,其辨精矣。《素問》亦謂太陽者,一日而主外,則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之主外,從可識矣。少陰主內,則太陰厥陰之主內,從可識矣。仲景之以頭強脊強不能俯者,指為太陽之痙,原以該三陽也。而其以身蜷足蜷不能仰者,指為少陰之痙,以該三陰。實所謂引而不發,躍然心目者也。《素問》謂腎病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形容少陰病俯而不能仰之狀更著。
海藏謂低頭視下,肘膝相構,正不能仰之陰病,反指為陽明之痙,立言殊有未確。況仲景謂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又謂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言可用溫以治之也。然仲景於太陽証,獨見背惡寒者,無俟其身蜷,蚤已從陰急溫,而預救其不能仰。於少陰証而見口燥咽乾,及下利純清水者,無俟項背牽強,蚤已從陽急下,而預救其不能俯。蓋藏陰之盛,府有先征;府陽之極,入藏立槁,此皆神而明之之事。後代諸賢,非不心維其義,究莫能口贊一辭,亦可見由賢希聖,升天之難。若不肖者之涉誕,則墜淵之易矣。即如小兒之體脆神怯,不耐外感壯熱,多成痙病。後世妄以驚風立名,有四証生八候之鑿說,實則指痙病之頭搖手勁者,為驚風之抽掣。指痙病之卒口噤腳攣急者,為驚風之搐搦。指痙病之背反張者,為驚風之角弓反張。幼科翕然宗之,病家坦然任之,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腦麝之藥,千中千死而不悟也。又如新產婦人,血舍空虛,外風襲入,而成痙病。仲景之所明言,不肖者罔顧悖聖,輒稱產後驚風,妄投湯藥,亦千中千死而不悟也。昌不惜金度針人,其如若輩之不受度者,轉生仇恨,何哉?可慨也已﹗
痙脈論
喻昌曰︰痙証之顯者,後世且並其名而失之,況痙脈之微乎?然而可得言也。痙証異於常証,痙脈必異於常脈,是故體強其脈亦強,求其柔軟和緩,必不可得,況強脈恆雜於陰脈之內,所以沉弦沉緊,邪深脈錮,難於亟奪。仲景謂脈陰陽俱緊,亡陽也。此屬少陰,見非太陽之緊比也。又謂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可見痙証之欲解,必緊實之脈,轉為微弱,而現劇病之本象,乃可漸返平脈,不遽解也。古今言痙証之及脈者,莫如《金匱》,然皆片言居要,非深明傷寒比類互推之法,茫不知其立言之意,故因論痙病而並及痙脈焉。其曰︰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名曰痙,為難治。以發熱為太陽証,沉細為少陰脈,陽病而得陰脈,故難治也。難治初非不治,仲景治發熱脈沉,原有麻黃附子細辛之法,正當比例用之。設仍用太陽之桂枝葛根二方,則立鏟孤陽之根,真不治矣。以少陰所藏者精,所宅者神。精者陰也,神者陽也。凡見微脈即陽之微,見細脈即陰之細,微則易於亡陽,細則易於亡陰,此其所以難治也。故病傳厥陰,而少陰之精神未虧,即無死証。其厥逆下利煩躁,脈微而死者,究竟以厥陰而累少陰之絕耳。此脈中之真消息,凡病皆然,不但為痙脈之金針也。其曰︰太陽病其証備,身體強,KT KT 然,脈反沉遲,此為痙。雖亦陽証陰脈,而遲與微細,大有不同。遲乃太陽榮血之陰受病,故脈之朝於寸口者,其來遲遲,是榮血不能充養筋脈而成痙。但取益陰生津,以和筋脈,而不與少陰同法矣。兩証之夾陰脈,其辨如此。其引《脈經》云︰痙家其脈伏,堅直上下,而複以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互發其義。明伏非伏藏之伏,按之可得,即所謂沉也。堅非漫無著落,即緊如弦,不為指撓,邪氣堅實也,直上下行者,督脈與足太陽合行於脊裡,太陽邪盛,督脈亦顯其盛,緣督脈行身之背,任脈行身之前,如天地子午之位,居南北之中,故其脈見則直上直下。《脈經》謂直上下行者,督脈也。見之則大人癲,小兒 者是也。惟其夾於沉脈之內,重按始得,所以病癲 及痙,有非陽病可比。若舉指即見直上直下,則病為陽狂。其証登高逾垣,勇力且倍平昔,何至攣縮若是耶?痙証陰脈之似陽,其辨又如此。然在傷寒誤發少陰汗者,必動其血,為下厥上竭,亡陰而難治。而痙病之誤發其汗者,必動其濕,濕雖陰類,乃外受之陰邪,非身中陰血之比。但所動之陽,奔入濕中,為濕所沒,而成滅頂之凶,即是亡陽之變証。仲景曰︰其脈如蛇。不言其証,然未發汗之先,已見惡寒頭搖,口噤背張,腳攣KT KT,陽之欲亡。則發汗以後,肉 筋惕,舌卷囊縮,背曲肩垂,項似拔,腰似折,頸筋粗勁,四末逆冷,皆痙病之所畢具,不待言矣。第因發汗而動下焦之濕,又因發汗逼令真陽脫入濕中,是則多汗亡陽之外,更添亡陽一証,所以形容其脈如蛇。言脫出之陽,本急疾親上,輕矯若龍,為濕之遲滯所紐,則如蛇行之象,盡力奔迸,究竟不能奮飛也。此脈之至變,義之至精,而從來未解者也。更有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複弦者,《經》之文不敘病之原委。突云欲解,如禪家半偈,令人何處下參耶?試一參之,妙不容言矣。蓋傷寒傳至厥陰,有欲解者,有過經不解者。此之出欲解之証,複出不解之脈,殆謂痙傳厥陰,其經已盡。解與不解,辨其脈証而可知也。欲解之証,厥陰之邪,必傳脾土,克其所勝,腹當為之暴脹。本《內經》厥陰在泉,民病腹脹之義以論証。亦見厥陰不再傳太陽,而但轉太陰,邪欲解耳。解則其脈必見微浮,何以知之?於傷寒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而知之也。若脈仍陰象,反見沉弦,必自病其筋脈,而拘急成痙,亦如過經之例,未可定其解期矣。至於論治,六經皆有成法。《金匱》但取太陽二方,陽明一方為例,而厥陰之筋脈自病,又必少陰之陽虛,不能柔養筋脈所致,所以脈反沉弦,此當用溫以救其陽也。傷寒厥陰亡陽,必顯內拘急之証。內拘急者,即《靈樞》在內者陰病不能仰之奧旨。故知少陰主內,厥陰之用溫,仍從少陰溫之也。又厥陰下利,腹脹滿者,仲景亦先溫其裡。病機雖云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而暴腹脹大,乃是少陰陽虛,更兼陰盛,故其腹之脹大,不徐而暴也。陰故暴,陽即不暴,故知厥陰亦從少陰之溫法也。不溫則不但無解期,且有死期矣。昌特推原仲景,以誘掖來學,未知其能弋獲否也?謹論。
《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言地濕之中人,先中其履地之足,然後漸及於上者也。曰濕流關節,言地濕之中人,流入四肢百節,猶未入於臟腑者也。曰陰受濕氣,言地濕之中人,已入於太陰脾土,未入於陽明胃土者也。曰濕上甚為熱,此則下受之濕,襲入三陽,胸背頭面之間,從上焦之陽,而變為熱濕者也。濕至上焦而變熱,其証夏月為最多。蓋夏月地之濕氣,上合於天之熱氣,日之暑氣,結為炎蒸。人身應之,頭面赤腫,瘡癤叢生,疫邪竊據,其由來自非一日矣。
諸家論濕,但云濕流關節止耳。至濕上甚為熱之旨,從未言及,今悉論之。濕上甚為熱,《內經》申一義云︰汗出如故而止,妙不容言。蓋濕上甚為熱,即所謂地氣上為雲也。汗出如故,即所謂天氣下為雨也。天氣下為雨,而地氣之上升者,已解散不存矣。治病之機,豈不深可會哉﹗
濕上甚為熱,其人小便必不利。蓋膀胱之氣化,先為濕熱所壅而不行,是以既上之濕,難於下趨。《經》又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可見治上甚之濕熱,利其小便,即為第二義矣。然有陽實陽虛二候︰陽實者,小便色赤而痛,利其小便,則上焦遏郁之陽氣通,其濕熱自從膀胱下注而出矣。陽虛者,小便色白,不時淋滴而多汗,一切利小水之藥,即不得施。若誤施之,即犯虛虛之戒,不可不辨也。
《金匱》治上焦之濕,本《內經》濕上甚為熱之義,而分輕重二証。輕者但發熱面赤而喘,頭痛鼻塞而煩。邪在上焦,裡無別病者,但內藥鼻中,搐去濕熱所釀黃水而已。以鼻竅為腦之門戶,故即從鼻中行其宣利之法,乃最神最捷之法也。重者身熱足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皆濕上甚為熱之明征。濕熱上甚,故頭熱面赤目赤。濕熱上甚,故陽氣上壅,不下通於陰而足寒。自成無已謂是濕傷於下,風傷於上,仲景發明《內經》奧旨,成土苴矣,豈其不讀《內經》耶?
豈風始生熱,濕不生熱耶?在冬月傷寒,已為熱病。豈夏月傷濕,反不為熱病耶?詳仲景以上甚為熱之重証。發入痙病最重之條,而不言其治。昌欲於此,微露一纖,然而竿頭之步,觀者得無望之卻走乎?《內經》原有上者下之之法,邪從下而上,必驅之使從下出,一定之理也。其証輕者,裡無別病,但搐其黃水,從清陽之鼻竅而下出。則其重而裡多危証者,必驅其黃水,從前後二陰之竅而出,所可意會也。《金匱》於本文之下,增若發其汗者二十四字,垂戒初不以下為戒,又可意會也。但下法之難。不推其所以不可汗之故,即不得其所以用下之權。仲景以其頭搖口噤,背張KT KT,陽之欲亡,若更發其汗,重虛衛外之陽,惡寒必轉甚。若發汗已,其脈如蛇,真陽脫離,頃刻死矣。由是推之,濕上甚為熱之重者,非用下法,難以更生。而下法必以溫藥下之,庶幾濕去而陽不隨之俱去耳,此非無征之言也。仲景即於本篇申一義云︰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豈非因下而並奪其陽之大戒乎?噫嘻﹗此殆與性與天道同義矣。
論《金匱》治濕用麻黃白朮湯方 本文云︰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此治熱濕兩停,表裡兼治之方也。身煩者熱也,身疼者濕也。用麻黃取微汗以散表熱,用白朮健脾以行裡濕,而麻黃得術,則雖發汗,不至多汗。術得麻黃,並可行表裡之濕,下趨水道,又兩相維持也。傷寒失汗而發黃,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分解濕熱,亦是此意。但傷寒無用術之法,《金匱》複出此法,又可見雜証脾濕內淫,必以術為主治矣。
合論《金匱》治濕用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三方 凡夏月之濕,皆為熱濕,非如冬月之濕為寒濕也。
而《金匱》取用附子之方,不一而足者,何耶?宜乎據方推証者,莫不指熱濕為寒濕矣。不思陽氣素虛之人,至夏月必且益虛,虛故陽氣不充於身,而陰濕得以據之。此而以治濕之常藥施之,其虛陽必隨濕而俱去,有死而已。故陽虛濕盛,舍助陽別無驅濕之法,亦不得不用之法耳。
桂枝附子湯 白朮附子湯 本文云︰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用桂枝附子,溫經助陽,固護表裡以驅其濕。以其不嘔不渴,津液未損,故用之也。若其人大便堅,則津液不充矣。
小便自利,則津液不走矣。故去桂枝之走津液,而加白朮以滋大便之干也。此連下條甘草附子湯,俱《傷寒論》太陰篇中之文也。傷寒痙濕 篇中不載,而《金匱》痙濕 篇中載之,可見治風濕與治熱濕,其陽虛者之用本方,不當彼此異同矣。而《傷寒論》但云︰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金匱》重立其方,且於方下云一服,覺身痺,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 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成無己注傷寒於此條云︰以桂枝散表之風,附子逐經中之濕,總不言及陽虛。而昌諄複言之︰得此一段,始為有據。其一服覺身痺者,藥力雖動其濕,而陽氣尚未充,不便運旋也。三服都盡,陽氣若可行矣。遍身如攢針之刺,其渙而難萃之狀尚若此,《金匱》可謂善於形容矣。不但此也,人身借有陽氣,手持足行,輕矯無前,何至不能自轉側乎?此豈可諉咎於濕乎?即謂濕勝,陽氣果安往乎?況其証不嘔不渴,其脈浮虛而澀,陽虛確然無疑,無己輒以治風濕之外邪為訓,寧不貽誤後人耶﹗
甘草附子湯 本文云︰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此亦陽虛之証,與前條大約相同,風傷其衛,而陽不固於外。濕流關節,而陽不充於經。用此固衛溫經散濕也。
論《金匱》防己黃耆湯本文云︰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此治衛外之陽太虛,而在裡之真陽無患者,附子即不可用,但用黃 實衛,白朮健脾,取甘溫從陽之義,以緩圖而平治之。方下云︰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以下如冰,暖坐被上,又以一被圍腰以下,溫令微汗差。可見汗出乃是陽虛自汗,而腰以下屬陰之分,則無汗也。服此雖動其濕,而衛外之陽,尚不足以勝之。故皮中如蟲行,較前遍身如 之狀,為少殺矣。姑以暖被圍腰以下,致令微汗,以漸取差。亦從下受者,從下出之之法也。
脾惡濕,夏月濕熱相蒸,多有發黃之候。然與傷寒陽明瘀熱發黃,微有不同。彼屬熱多,其色明亮。此屬濕多,其色黯晦。
《內經》云︰濕勝為著痺。《金匱》獨以屬之腎,名曰腎著。云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此証乃濕陰中腎之外廓,與腎之中藏無預也。地濕之邪,著寒藏外廓,則陰氣凝聚,故腰中冷,如坐水中,實非腎藏之精氣冷也。若精氣冷,則膀胱引之,從夾脊逆於中上二焦,榮衛上下之病,不可勝言。今邪止著下焦,飲食如故,不渴,小便自利,且於腸胃之府無預,況腎藏乎?此不過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但用甘草、乾薑、茯苓、白朮,甘溫從陽,淡滲行濕足矣。又何取暖胃壯陽為哉﹗甘薑苓朮湯。
《內經》病機十九條,敘熱病獨多。謂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混濁,腹脹大,鼓之有聲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悶,身熱惡寒,戰栗驚惑,悲笑譫妄,衄 血污,皆屬於熱。劉河間逐病分注了明,所以後世宗之,故《原病式》不可不讀也。
雜病惡寒者,乃熱甚於內也。《經》云惡寒戰栗者,皆屬於熱。又云禁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原病式》曰︰病熱甚而反覺其寒,此為病熱,實非寒者是也。古人遇戰栗之証,有以大承氣湯下燥糞而愈者。惡寒戰栗,明是熱証,但有虛實之分耳。
雜病發熱者,乃陰虛於下也。《經》云︰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至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而用補養之法可也。
東垣發熱惡熱,大渴不止,煩躁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無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証也。此血虛發燥,當以當歸補血湯主之。又有火鬱而熱者,如不能食而熱,自汗短氣者虛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非如能食而熱,口舌乾燥,大便難者,可用寒下之比。
又有腳膝痿弱,下尻臀皆冷,陰汗臊臭,精滑不固,脈沉數有力,為火鬱於內,逼陰向外,即陽盛拒陰。當用苦寒藥下之者,此水火征兆之微,脈証治例之妙,取之為法。
夏月火乘土位,濕熱相合,病多煩躁悶亂,四肢發熱,或身體沉重,走注疼痛。皆濕熱相搏,郁而不伸,故致熱也。
《內經》敘病機十九條,而屬火者五︰謂諸熱瞀,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 腫疼酸,氣逆沖上,禁栗如喪神守,喘嘔瘡瘍,喉痺耳鳴,及聾嘔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暴病暴死,皆屬於火。《原病式》解之甚詳。
丹溪曰︰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扇,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君火之氣,《經》以暑與熱言之。相火之氣,《經》以火言之,蓋表其暴悍酷裂,有甚於君火者也。然則厥陰風木之後,少陽相火,雖分主六十日,而相火實隨觸而動,四時皆然,不定主於春夏之間矣。但熱暑濕三氣交合,而相火尤為易動,則有之也。
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耳。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 、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血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鬱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咸冷之劑折之。
如大黃、朴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製之。如生地黃、元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葛根之屬。不明諳此,求為大病施治,何所依據耶?
《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原病式》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 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脈經》曰︰脈來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黃者,濕熱。脈洪而緩,陰陽兩虛,濕熱自甚。脈洪而動,濕熱為病也。
《內經》因於濕,首如裹。丹溪解之甚明︰謂濕者,土之濁氣。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氣清,其體虛,故聰明系焉。濁氣熏蒸,清道不通,沉重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濕鬱為熱,熱留不去。大筋 短者,熱傷血不能養筋,故為拘攣。小筋弛長者,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
因於氣為腫,王注亦明。謂素常氣疾,濕熱加之,氣濕熱爭,故為腫也。邪氣漸盛,正氣漸微,陽氣衰少,致邪伐正,氣不宣通,故四維發腫。諸陽受氣於四肢也。然則今人見膝間關節腫疼,全以為風治者,豈不誤耶?
濕病所主,內傷外感不同,況有寒濕風濕各異。而夏月三氣雜合為病,不過大同小異,多少先後之分耳。
人只知風寒之威嚴,不知暑濕之炎暄,感人於冥冥之中。《原病式》云︰諸強迫積飲等証,皆屬於濕,或腫滿體寒,而有水氣者,必小便赤少不通或濁,是蓄熱入裡極深,非病寒也。
大抵治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桂苓甘露木香葶藶木通治之。守真曰︰葶藶木香散下神芎丸,此藥下水濕,消腫脹,利小便,理脾胃,無出乎此也。腹脹腳腫,甚者,舟車丸下之。濕熱內深發黃,茵陳湯下之,或佐以防己黃耆,當以脈証辨之。如脈滑數,小便赤澀引飲者,皆不宜下之也。
濕溫之証,因傷濕而複傷暑也。治在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名曰重 。如此死者,醫殺之也。(詳見卷之一)中濕有與中風相似者,其脈必沉澀沉細。由脾虛素多積痰,偶觸時令濕熱,內搏其痰,心胸涎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昏不知人。其治亦在太陰,若作中風治,則脾氣立虧,亦殺之也。(暑風見本門後)
風濕論
喻昌曰︰風也濕也,二氣之無定體而隨時變易者也。濕在冬為寒濕,在春為風濕,在夏為熱濕,在秋為燥濕,以濕土寄王於四季之末,其氣每隨四時之氣而變遷。昌言之矣,惟風亦然。風在冬為 發之寒風,在春為調暢之溫風,在夏為南熏之熱風,在秋為淒其之涼風。《內經》謂風者百病之長,其變無常者是也。其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俱從太陽膀胱經而入。風傷其衛,濕流關節;風邪從陽而親上,濕邪從陰而親下;風邪無形而居外,濕邪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邪相搏擊,故顯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煩疼,身重微腫等証。此固宜從汗解,第汗法不與常法相同。用麻黃湯必加白朮,或加薏苡仁以去其濕。用桂枝湯必去芍藥加白朮,甚者加附子以溫其經。其取汗又貴徐不貴驟,驟則風去濕存,徐則風濕俱去也。其有不可發汗者,緣風濕相搏,多夾陽虛,陽虛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熱氣壯之藥,扶陽以逐濕而已。凡見短氣,雖為邪阻其正,當慮胸中陽虛。凡見汗出微喘,雖為肺氣感邪,當慮真陽欲脫,明眼辨之必早也。《傷寒論》中,風濕相搏,以冬寒而例三時。《金匱》痙濕 篇中,風濕相搏,以夏熱而例三時。其日病者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豈非夏月當風,取涼過久,而閉其汗乎?日晡所劇,其病在陽明。然與痙病之 齒,熱甚入深,陽明可下之証不同,此但可汗而不可下也。何以言之?《內經》謂太陰、陽明為表裡,外合肌肉,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所以風濕客於太陰、陽明,即為半表半裡。而一身之肌肉盡痛,即為在表之邪未除,故可汗而不可下也。況人身之氣,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平旦屬少陽,日中屬太陽,日西屬陽明。日晡所劇,邪在陽明,而太陽、少陽之氣,猶未盡退,故亦可汗不可下也。觀《金匱》一則曰︰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再則曰︰可與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雖未言及不可下,而其可汗不可下之意,比例具見矣。若下之,則虛其胃氣,而風邪下陷,濕邪上涌,其變不可勝言矣。其濕流關節之痛,脈見沉細者,則非有外風與之相搏,只名濕痺。濕痺者,濕邪痺其身中之陽氣也。利其小便,則陽氣通行無礙,而關節之痺並解矣。設小便利已,而關節之痺不解,必其人陽氣為濕所持,而不得外泄,或但頭間有汗,而身中無汗,反欲得被蓋向火者,又當微汗以通其陽也。因風濕相搏之文,錯見不一,難於會通,故並及之。
者中暑之稱,《左傳》蔭 人於樾下,其名久矣。後世以動而得之為中熱,靜而得之為中暑。然則道途中 之人,可謂靜而得之耶?動靜二字,只可分外感內傷。動而得之,為外感天日之暑熱。靜而得之,因避天日之暑熱,而反受陰濕風露,瓜果生冷所傷,則有之矣。時令小寒、大寒,而人受之者為傷寒。時令小暑、大暑,而人受之者即為傷暑。勞苦之人,凌寒觸暑,故多病寒暑。安養之人,非有飲食房勞,為之招寒引暑,則寒暑無由入也。所以膏梁藜藿,東南西北,治不同也。
體中多濕之人,最易中暑,兩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動內濕,二氣交通,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濕多,夏月百計避暑,反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濕,即不能避天之暑也。益元散驅濕從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有自來矣。然體盛濕多則宜之。清 無濕之人,津液為時令所耗,當用生脈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況暑熱蒸動之濕,即肥人多有內夾虛寒,因至霍亂吐瀉,冷汗四逆,動關性命者,徒恃益元解暑驅濕,反促其臟腑氣絕者比比,可不辨而輕用之歟?不特此也,凡見汗多之體,即不可利其小便。蓋胃中只此津液,夫既外泄,又複下行,所謂立匱之術也。仲景名曰無陽,其脈見短促結代,則去生遠矣。
中暑卒倒無知,名曰暑風。大率有虛實兩途,實者痰之實也,平素積痰。充滿經絡,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氣,卒倒流涎,此濕 合病之最劇者也。宜先吐其痰,後清其暑,猶易為也。虛者陽之虛也,平素陽氣衰微不振,陰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湊其虛,此濕 病之得自虛寒者也。宜回陽藥中兼清其暑,最難為也。丹溪謂火令流金鑠石,何陰冷之有?立言未免偏執,十中不無二三之誤也。夫峨眉積雪,終古未消,豈以他山不然,遂謂夏月曠剎皆熱火乎?
人身之有積陰,乃至湯火不能溫者,何以異此。《內經》謂無者求之,虛者責之,可見不但有者實者之當求責矣。管見謂大黃龍丸,有中 昏死,灌之立蘇者,非一征乎?間亦有中氣者,為七情所傷,氣厥無痰,宜用蘇合香丸灌之。許學士云︰此氣暴厥逆而然,氣複即已。雖不藥亦愈,然蘇後暑則宜清也。
夏月人身之陽,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陰,以熱而內耗。陰陽兩俱不足,仲景於中 病,禁用汗下溫針,汗則傷其陽,下則傷其陰,溫針則引火熱內攻,故禁之也。而其用藥,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陽益陰為治。此等關系最巨,今特挈出。《靈樞》有云︰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亡。蓋謂陽以陰為宅,補陽須不傷其陰。陰以陽為根,瀉陰須不動其陽。夫既陰陽俱不足,則補瀉未可輕言,才有補瀉,必造其偏。如重陰重陽之屬,其初不過差之毫厘耳。所以過用甘溫,恐犯補陽之戒。過用苦寒,恐犯瀉陰之戒。但用一甘一寒,陰陽兩無偏勝之藥,清解暑熱而平治之,所以為百代之宗也。
合論《金匱》治 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
《金匱》治 病,止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參湯,顓治其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蒂湯,顓治其濕,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而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湯之製,以治上焦濕熱,而清夫肺金,則絕無一方矣。故特舉二方,合論其義。見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其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二方《傷寒‧痙濕 篇》中不載,《金匱‧痙濕 篇》中複出之,金針暗度,宜識之矣。
白虎加人參湯 本文云︰太陽中熱者, 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本方之義,已見《尚論》一百一十三方中,茲再詳之。夏月汗出惡寒者,衛氣虛也。身熱而渴者,肺金受火克而燥渴也。《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消亦渴也。心火適王,肺金受製,証屬太陽,然與冬月感寒之治不同,用此湯以救肺金,是為第一義矣。
瓜蒂湯 本文云︰太陽中,身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湯主之。
變散為湯,而去赤小豆、酸漿水,獨用瓜蒂一味煎服。搐去胸中之水,則皮中之水,得以俱出也。搐中有宣泄之義,汗如其故,不複水漬皮間矣。此即《內經》以水灌汗,乃至不複汗之証,仲景會其意,言中 者兼乎中濕,有所祖也。
然水行皮中,何以脈見微弱耶?蓋中 脈本虛弱,而濕居皮膚,內合於肺,阻礙營衛之營運,其脈更見微弱也。 脈虛弱,按之無力。濕脈微弱,舉之不利。濕與 合之脈,則舉按皆不利也。搐去其水,而營衛通,肺氣行,舉指流利,即濕去之征。按之有力,即 解之征。一物之微,其功效之神且捷者,有如此矣。
水行皮中,乃夏月偶傷之水,或過飲冷水,或以冷水灌汗,因致水漬皮中,遏郁其外出之陽,以故身熱疼重。用瓜蒂一物驅逐其水,則陽氣行而遏郁之病解矣。凡形寒飲冷則傷肺,乃積漸使然。此偶傷之水,不過傷肺所合之皮毛,故一搐即通。並無借赤小豆、酸漿水之群力也。即是推之,久傷取冷,如風寒雨露,從天氣而得之者,皆足遏郁其上焦之陽,又與地氣之濕,從足先受,宜利其小便者異治矣。可無辨歟?
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乃心火暴甚,暑熱乘之,令人噎悶,昏不知人。然亦有他藏素虛,暑得深中者,但不似心藏之篤耳。入肝則眩暈頑痺;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 ;入腎則消渴。雖當補益與清解兼行,然必審其屬於何藏,用藥乃得相當也。
傷暑之脈,《內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甲乙經》曰︰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者是也。若《難經》曰︰其脈浮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脈,非病脈也。仲景不言,但補其偏曰︰弦細芤遲,芤即虛豁也;弦細遲,即熱傷氣之應也。其水行皮中之脈,則曰微弱,見脈為水濕所持,陽氣不行也。統而言之曰虛,分而言之曰弦細芤遲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之中,稱為病暑之脈,慮何周耶。
日中勞役,而觸冒其暑者,此宜清涼解其暑毒,如白虎湯、益元散、黃連香薷飲、三黃石膏湯之類,皆可取用也。
深居廣廈,襲風涼,餐生冷,遏抑其陽而病暑者,一切治暑清涼之方,即不得徑情直施。如無汗仍須透表以宣其陽;如吐利急須和解以安其中;甚者少用溫藥以從治之。故冒暑之霍亂吐瀉,以治暑為主。避暑之霍亂吐瀉,以和中溫中為主,不可不辨也。
元豐朝立和劑局,萃集醫家經驗之方,於中暑一門獨詳,以夏月暑証,五方歷試,見聞廣耳。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湯,不治其暑,顓治其濕。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見消暑在消其濕,名正言順矣。其香薷飲,用香薷、扁豆、濃朴為主方,熱盛則去扁豆,加黃連為君,治其心火;濕盛則去黃連,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濕;其縮脾飲,則以脾為濕所浸淫而重滯,於扁豆、葛根、甘草中,佐以烏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惡之濕;甚則用大順散、來複丹,以治暑証之多瀉利者,又即縮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葉散,則以胃為濕所竊據而濁穢,故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香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惡之臭;甚則用冷香飲子,以治暑証之多嘔吐者,又即枇杷葉散而推之也。醫者於熱濕虛寒,淺深緩急間,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後來諸賢,以益虛繼之。河間之桂苓甘露飲,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虛。子和之桂苓甘露飲,用人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虛之中,又兼去濁。或用十味香薷飲,於《局方》五味中,增人參、黃耆、白朮、陳皮、木瓜,益虛以去濕熱,乃至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人參黃 湯,又補中實衛以去其濕熱。肥白內虛之人,勿論中暑與否,所宜頻服者也。中暑必顯躁煩熱悶,東垣仿仲景竹葉石膏湯之製,方名清燥湯,仍以去濕為首務。夫燥與濕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務除濕,非東垣具過人之識,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濕,而加辰砂則並去其熱。五苓散之去濕,而加人參則益虛,加辰砂減桂則去熱。白虎東加人參則益虛,加蒼朮則勝濕。合之局方,則大備矣。然尚有未備焉,昌觀暑風一証,其卒倒類乎中風,而不可從風門索治。百一選方雖有大黃龍丸,初不為暑風立法,管見從而贊之曰︰有中 昏死,灌之立蘇,則其方亦可得治暑風之一斑矣。倘或其人陰血素虧,暑毒深入血分,進以此丸,寧不立至危殆乎?良方複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涼血之藥,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風,良莫良於此矣﹗後有用之屢效,而美其名為潑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運,流金爍石,而此能潑之。益見暑風為心火暴甚,煎熬陰血,舍清心涼血之外,無可撲滅耳。綜群方而論列之,以其詳故益加詳焉。(諸方俱匯本門後)
三氣門方
痙病二十方 熱病十五方 濕病十五方 暑病三十一方
栝蔞根桂枝湯方(《金匱》方 論具本門前)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食熱粥發之。
按︰此方原是不欲發汗之意,以夏月縱不得汗。服藥亦易透出也。若服此食頃不得汗,當食熱粥發之。所以桂枝有汗能止,無汗能發也。然既以栝蔞根為君,當增之;桂枝為臣,當減之。大約栝蔞根三錢,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二錢,甘草一錢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無汗發以熱粥,連服三劑可也。蓋濕持其汗,或兼微受風寒,榮衛不和。設不用此通其榮衛,則未痙者成痙,已痙者難愈矣。凡用古方,分兩當仿此裁酌。
葛根湯方(《金匱》方 論具本門中)
葛根(四兩) 桂枝(三兩) 麻黃(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三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複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湯方法及禁忌。
按︰此方為夏月傷寒,脈緊發熱無汗者而設。仲景云︰夏月脈洪大者,是其本位。若其人病苦頭疼,發熱無汗者,須發其汗,亦此意也。然身才有潤,便撤其複,勿令汗出為節可矣。
大承氣湯方(《金匱》方 論具本門)
大黃(四兩酒洗) 濃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三枚炙) 芒硝(一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按︰此治痙病之極重難返,死裡求生之法。在邪甚而正未大傷者,服此十有九活,所以仲景著之為法也。
麻黃加獨活防風湯(治剛痙)
麻黃(去節) 桂枝(各一兩) 芍藥(三兩) 甘草(半兩) 獨活 防風(各一兩)
上銼細,每服一兩,以水二鐘,煎至一鐘半,溫服。
按︰此方乃後人假托仲景之名而立,以治風濕相搏,骨節煩疼,無汗而成剛痙者。然無引及服法,殊不精詳。當知前葛根湯方內,去葛根加獨活、防風,與此無二,但引及服法詳明耳。
海藏神朮湯(治內傷冷凍飲料,外感寒邪而無汗者。)
蒼朮(製) 防風(各二兩) 甘草(一兩炒)
上 咀。
加蔥白、生薑同煎服,如太陽証,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者,加羌活二錢。太陽脈浮緊中帶弦數者,是兼少陽,加柴胡二錢。太陽脈浮緊帶洪者,是兼陽明,加黃芩二錢。婦人加當歸,或加木香湯,或加 本湯。如乳吹,煎成調六一散三五錢。
按︰此海藏得意之方也。以治春夏外感寒邪,內傷生冷,發熱而無汗者。即痙病亦可用之。蓋不欲無識者,輕以麻黃、桂枝之熱傷人也。夫麻黃、桂枝,遇濕熱時令,原不敢輕用。即有宜用之証,十中不過一二而已。昌明仲景,不得不表揚海藏之功。
海藏白朮湯(治內傷冷物,外感風寒有汗者。)
白朮(三兩)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炙)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一日止用一二服。待二三日,漸漸汗少為解。
按︰二朮最能行濕,夏月分有汗無汗用之,所以為神。
海藏白朮東加藥法(上解三陽,下安太陰。)
白朮(如欲汗之換用蒼朮) 防風(各一兩)
上 咀,水煎至七分,溫服。若發熱引飲者,加黃芩、甘草。若頭疼惡風者,加羌活散,羌活一錢五分、川芎七分五厘、細辛五分是也。若身熱目痛者,加石膏湯,石膏二錢半、知母八分、白芷一錢是也。腹中痛者,加芍藥湯,芍藥二錢、桂枝一錢是也。往來寒熱而嘔者,加柴胡散,柴胡二錢、半夏一錢是也。心下痞者,加枳實一錢。若有裡証,加大黃一錢。量虛實加減之,邪去止服。三方總稱神朮,所稱上解三陽,下安太陰,縱未必然。而太陰脾惡濕者也,夏月預清其濕,俾不與熱邪相合,其得力不亦多乎。
海藏桂枝葛根湯 治傷寒項背強,及有汗不惡風柔痙,即仲景葛根湯去麻黃也。若無汗之剛痙,又必用麻黃矣。
可見麻黃、桂枝,夏月原有不得不用之病。蓋邪在太陽,通其榮衛,則外受之邪,有出無入,其所全不更大乎。但未可執為常法耳,學人參之。
海藏桂枝加川芎防風湯 治發熱,自汗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即仲景葛根湯去麻黃、葛根,加川芎、防風也。
海藏柴胡加防風湯 治汗後不解,乍靜乍躁,目直視,口噤,往來寒熱,脈弦,此少陽風痙。
柴胡 防風(各一兩) 半夏(製六錢) 人參 黃芩(各五錢) 生薑 甘草(各六錢五分) 大棗(三枚) 每服一兩,水三盞,煎一盞半,去渣溫服。
海藏防風當歸湯 治發汗過多,發熱,頭面搖動,口噤,背反張者,太陽兼陽明也,宜去風養血。 防風 當歸川芎 地黃(各一兩) 每服一兩,水三盞,煎至二盞溫服。
按︰痙病,本太陽經病。太陽日久,勢必傳遍六經,然必兼乎太陽。二方治太陽兼少陽,太陽兼陽明,論証頗詳,超越尋常萬萬。惜其於三陰之痙,獨詳太陰,連出五方,似欲推及少陰、厥陰而未明言。觀其後三方項下云︰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意可識矣。然終是三陰混同立治,未有精詳,且三陰經既有陰痙矣,又豈無陽痙耶。此等處,合《尚論篇》三陰經細參。自為得師可矣。
海藏八物白朮散 治傷寒陰痙三日,面腫,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陰氣內傷。 白朮 茯苓 五味子(各半兩) 桂心(三分) 麻黃(半兩) 良薑(三分) 羌活(半兩) 附子(三分) 每服四錢,水一大盞,薑五片,同煎至五分,去渣,溫服無時。
按︰此方乃太陽兼三陰之証治也。
海藏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 治發熱脈沉而細者,附太陰也,必腹痛。 桂枝(一兩半) 防風 防己(各一兩) 芍藥(二兩) 生薑(一兩半) 大棗(六枚) 每服一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渣溫服。亦宜服小續命湯。
按︰脈沉而細,未是太陽確証,少陰亦有發熱者,服此方。及小續命湯,恐有不對。
海藏附子散 治傷寒陰痙,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頭項強直,頭搖口噤。
桂心(三錢) 附子(一兩炮) 白朮(一兩) 川芎(三錢) 獨活(半兩) 每服三錢,水一盞,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渣溫服。
海藏桂心白朮湯 治傷寒陰痙,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 白朮 防風 甘草 桂心 川芎 附子(各等分) 每服五錢,水二鐘,生薑五片,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海藏附子防風散 治傷寒陰痙,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
白朮(一兩) 防風 甘草 茯苓附子 乾薑(各七錢五分) 柴胡 五味(各一兩) 桂心(半兩)
每服三錢,生薑四片,同煎,去渣溫服。
按︰三方俱用白朮在內,原為太陰而設。然俱云汗出不止,則陽亡於外,津亡於內,方中每兼表散,何耶?況筋脈拘急,全賴陽氣以柔和之,陰津以灌潤之,方中兩不相照,殊有未到也。
羚羊角散(此四方,別選精益。) 治傷寒陽痙,身熱無汗惡寒,頭項強直,四肢疼痛,煩躁心悸,睡臥不得。
羚羊角(屑) 犀角(屑) 防風 茯神 柴胡 麥門冬 人參 葛根 枳殼 甘草(炙各二錢五分) 石膏 龍齒(各五錢)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按︰此方治陽痙,深得清解之法。
麥門冬散 治傷寒陽痙,身體壯熱,項背強直,心膈煩躁,發熱惡寒,頭面赤色,四肢疼痛。
麥門冬 地骨皮麻黃(去節) 赤茯苓(去皮) 知母 黃芩 赤芍藥 白蘚皮 杏仁(麩炒去皮尖) 甘草(炙) 犀角屑(各七分半)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按︰此方徑用麻黃,不用防、柴、葛、枳,其意更深。但羚角、石膏,似不可少。
石膏散 治傷寒陽痙,通身壯熱,目眩頭痛。
石膏(二兩) 秦艽(去土) 龍齒(各一兩另研) 犀角屑前胡(各半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豆豉五十粒,蔥白七莖,同煎至五分。去渣,入牛黃末一字,攪令勻,溫服不拘時。
按︰三方俱用龍齒之澀,似有未當。餘藥則各極其妙,此方用豆豉、蔥白作引,調入牛黃末,更妙。
牛黃散 治傷寒陽痙,發熱惡寒,頭項強直,四肢拘急,心神煩躁。
牛黃(另研) 麝香(另研) 犀角屑朱砂(水飛) 人參 赤茯苓 防風 芎 甘草 麥門冬 桂心 地骨皮 天麻(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研勻,每服二錢,竹瀝調下,不拘時。
按︰發熱惡寒之証,邪在經絡。此一方,直攻神明,何耶?即謂邪入心胞,用犀、羚、牛黃足矣。何並朱砂、麝香而用之,毋乃開門延寇乎?
海藏愈風湯(一名舉卿古拜飲) 治一切失血,筋脈緊急,產後與汗後搐搦。 荊芥(為細末) 先以炒大豆黃卷,以酒沃之,去黃卷,取清汁調前末三五錢,和渣服之。輕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即止。氣虛者,忌服。童便調亦可。
按︰此海藏治風入血分之方,與痙病無涉。然而《金匱》有垂戒二條云,夫風病下之則痙,複發汗必拘急;又云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設使不發汗,但用此方治之,亦何遽成痙病耶?蓋邪風從虛而入,補則補其邪,汗則傷其正。惟先服此出其風,隨即補之,乃為要訣耳。以上治痙。
人參瀉肺湯(治熱十五方) 治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膈脹滿,痰多大便澀。
人參 黃芩 梔子仁 枳殼(炒) 薄荷 甘草 連翹 杏仁(去皮尖) 桑白皮 大黃 桔梗(各等分) 每服七錢,水二盞,煎八分,食後通口服。
按︰人參肺熱反能傷肺。此清肺經積熱,以人參瀉肺立名,可見瀉其肺熱,必不可傷其肺氣也。況人參之溫,以一味清涼,監之有餘。如此大隊寒下之藥,不推之為君,其敢用乎?
天門冬散 治肺壅腦熱,鼻乾,大便秘澀。
天門冬(去心) 桑白皮 升麻 大黃 枳殼(麩炒) 甘草(各八分) 荊芥(一錢) 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溫服。
按︰此方藥味,較前少減。然用升麻,且升且降,以散上焦壅熱,可取。
半夏湯 治膽熱,精神不守。 半夏曲 黃芩 乾薑(炮) 遠志(去心) 茯苓 生地黃(各八分) 黍米(一合) 酸棗仁(微炒研八分) 長流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溫服。
按︰此方雖曰治膽熱,尚有未備。如柴胡、人參、青黛、羚羊角、豬膽汁之屬,加入一二味為切。
赤茯苓湯 治膀胱實熱,小便不通,口苦舌乾,咽腫不利。 赤茯苓 豬苓 葵子 枳實 瞿麥 木通 黃芩車前 滑石 甘草(各等分) 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按︰此方不清肺熱,顓利小便。且有降無升,上竅不開,徒開其下,是名霸道,是為劫法,庸醫多蹈此。
龍腦雞蘇丸 除煩熱,鬱熱,肺熱。咳嗽吐血,鼻衄血崩,消渴驚悸。解酒毒膈熱,口臭口瘡,清心明目。
薄荷葉(一兩六錢) 生地黃(六錢浸汁) 麥門冬(四錢) 蒲黃(炒) 阿膠(炒各二錢) 黃耆(一錢) 人參 木通(各二錢) 甘草(錢半) 銀柴胡(用木通浸二日取汁入膏)
上為末,用蜜三兩煉過,後下地黃汁等藥,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嚼碎湯送下。
按︰此丸兩解氣分血分之熱,有益無損,宜常製用之。
利膈散 治脾肺大熱,虛煩上壅,咽喉生瘡。 雞蘇葉 荊芥穗 防風 桔梗 牛蒡子(炒)人參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沸湯點服。咽痛口瘡甚,加僵蠶一兩。
按︰此方清上焦熱,全用辛涼輕清之氣,不雜苦寒降下之味,其見甚超,較涼膈散更勝。
地黃煎 治積熱 地黃汁(四升三合) 茯神 知母(各四兩) 葳蕤(四兩) 栝蔞根 生薑汁 鮮地骨皮生麥冬汁 白蜜(各二升) 石膏(八兩) 竹瀝(三合)
上 咀,以水一斗零二升,先煮諸藥取汁三升。去渣,下竹瀝、地黃、麥冬汁,緩火煎四五沸,下蜜薑汁,微火煎至六升。初服四合,日三服,夜一服。加至五七合,四五月作散服之。
按︰此方生津涼血,製火徹熱,兼擅其長,再加人參,乃治虛熱之聖方也。
碧雪 治一切積熱,咽喉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咽物妨悶,致咽閉壅塞。及天行時熱,發強昏憒。 芒硝 朴硝硝石 馬牙硝 青黛 石膏 寒水石(水研飛) 甘草(各等分) 上將甘草煎湯二升。去渣,卻入諸藥再煎,用柳木棍不住手攪,令消溶得所,卻入青黛和勻,傾入砂盆內候冷,結凝成霜,研為細末。每用少許,含化津咽,不拘時候。如覺喉壅閉塞,不能吞物者,即以小竹筒,吹藥入喉中,即愈。
按︰此方仿紫雪之製,而不用黃芩、犀、羚等貴重之藥,亦為簡便。
消毒犀角飲 治大人小兒,內蘊邪熱,痰涎壅盛,腮項結核,口舌生瘡。及遍生瘡癤,已潰未潰,並宜服之。
犀角(磨汁) 防風(各一錢) 鼠粘子(炒二錢) 荊芥穗(一錢) 甘草(炙錢半)
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溫服。
按︰此方顓清上焦蘊熱,與利膈散略同。彼可多服,此可暫服耳。
四物二連湯 治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晝則了明,夜則發熱。
當歸 生地黃 白芍藥(各一錢) 川芎黃連 胡黃連(各八分) 水盞半,加薑煎。
四順清涼飲子 治血熱壅塞,面赤,蘊結煩悶。 大黃 赤芍藥 當歸 甘草(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食遠通口服。
按︰二方清血分之熱,然惟實熱可用,虛熱則不宜用,恐傷其胃也。
牛黃膏 治熱入血室,發狂心熱,不認人者。
牛黃(一錢) 朱砂 鬱金(各二錢) 腦子(五分) 甘草牡丹皮(各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皂角子大。新汲水化下。
按︰此方乃清鎮安神之劑,熱由心胞,襲入神明,不得已而用之也。
楊氏秦艽扶羸湯 治肺痿骨蒸成勞,或嗽或寒或熱,聲啞不出,體虛自汗,四肢倦怠。
柴胡(二錢) 人參 鱉甲(炙) 秦艽 當歸 地骨皮(各一錢半) 半夏 紫菀 甘草(一錢)
上 咀,水煎服。
按︰此治少陽經久熱成勞,氣血兩治之法。
《局方》當歸補血湯 治肌熱躁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脈虛血虛也。若誤服白虎湯必死,宜此主之。 黃耆 當歸
上 咀,水服。
按︰此足三陰血分之病。若以肺氣虛熱,白虎湯法施之,則脾氣從之下溜,轉促其陰之亡耳。蓋病深之人,服藥中竅,未必效。一不當而追之不及矣,可不辨哉。再
按︰人身熱病最多,蓋素蘊之熱,挾天時之熱而橫發耳。是則胃氣清和,遇暄熱而不覺其熱者,乃為平人。迨至積熱既久,然後治之,已為失算,況於藥不對病乎﹗所以肥人之病,多因血肉過盛,而積飲食之熱。瘦人之病,因津液素衰,而生火炎之熱。治肥人之熱,慮虛其陽。治瘦人之熱,慮虛其陰,未可執方妄施矣。茲所錄方,各宜自為推展。至表裡之熱,及升陽滋陰等法,各有顓方,此不及。再
按︰六腑實熱,腹脹不通,口舌生瘡,有生薑瀉心湯一法。大奇用生薑、橘皮、竹茹、黃芩、梔子仁、白朮各三兩,桂心一兩,茯苓、芒硝各二兩,生地黃十兩, 咀入大棗煎,每服一兩。蓋必陰虛血燥,火熱難伏,為從治耳。因推《金匱》腎氣丸,童子亦可服附桂者,不過從治法。虛熱得除,可多服哉。以上治痙熱。
《金匱》麻黃白朮湯(論見前 治濕十五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白朮(四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渣,溫服八合,複取微似汗。
桂枝附子湯方(論見前) 桂枝(四兩) 生薑(三兩) 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完。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半)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癢,半日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 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金匱》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個) 白朮(二兩) 桂枝(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複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
《金匱》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方 病者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
麻黃(去節泡四兩) 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斤)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炒)
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渣,溫服,有微汗避風。
《金匱》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炒) 白朮(七錢半) 黃耆(一兩二錢)
上銼麻豆大,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渣,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沖加桂枝三分。下有沉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水暖,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瘥。
《和劑》五積散 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或有腹痛。又治傷寒發熱,頭疼惡風,無問內傷生冷,外感風寒。及寒濕客於經絡,腰腳酸疼。及婦人經血不調,或難產並治。 白芷 茯苓 半夏(湯洗七次) 當歸川芎 甘草(炒) 肉桂 芍藥(各三兩) 枳殼(麩炒) 麻黃(去節) 陳皮(去白各六兩) 桔梗(十二兩)濃朴(薑炒) 乾薑(炮各四兩) 蒼朮(米泔浸去皮四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蔥白三根,煎七分,熱服。胃寒用煨薑。挾氣加茱萸。婦人調經催生加艾醋。
按︰此一方,能治多病,粗工咸樂用之。而海藏云︰麻黃、桂、芍、甘草,即各半湯也。蒼朮、甘草、陳皮、濃朴,即平胃散也。枳殼、桔梗、陳皮、茯苓、半夏,即枳桔二陳湯也。又川芎、當歸治血,兼乾薑、濃朴散氣,此數藥相合,為解表溫中泄濕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雖為內寒外感表裡之分所製,實非仲景表裡麻黃桂枝薑附之的方也。主積冷嘔泄時疫,項背拘急加蔥白、豆豉。厥逆加吳茱萸。
寒熱 逆加棗。婦人難產加醋。始知用之非一途也,惟知活法者其擇之。由海藏所云觀之,可見裡急者治先其裡,表急者治先其表,毋取於兩頭忙矣。
活人敗毒散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芎 枳殼 白茯苓 桔梗 人參(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或沸湯點亦得。治傷寒瘟疫,風濕風眩,拘蜷風痰,頭疼目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疼,及老人小兒皆可服。或瘴煙之地,或瘟疫時行,或人多風痰,或處卑濕腳弱,此藥不可缺也。日二三服,以知為度,煩熱口乾,加黃芩。
昌鄙見三氣門中,推此方為第一,以其功之著也。雷公問黃帝曰︰三陽莫當,何謂也?帝曰︰三陽並至,如風雨,如霹靂,故人莫能當也。然則夏月三氣聚合,其為病也。豈同一氣之易當乎?人感三氣而病,病而死,其氣互傳,乃至十百千萬,傳為疫矣。倘病者日服此藥二三劑,所受疫邪,不複留於胸中,詎不快哉﹗方中所用皆辛平,更以人參大力者,負荷其正,驅逐其邪,所以活人百千萬億。奈何庸醫俗子,往往減去人參不用,曾與眾方有別而能活人耶?
清熱滲濕湯 黃柏(鹽水炒二錢) 黃連 茯苓 澤瀉(各一錢) 蒼朮 白朮(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水二鐘,煎八分服。如單用滲濕,去黃連、黃柏,加橘皮、乾薑。
昌閱此一方,差合鄙意,以夏月所受之濕,為濕熱暑濕,而群方所主之藥,多在寒濕風濕,殊不慊耳。方後云云,乃是去寒增熱,依樣葫蘆矣。
二朮四苓湯 治諸濕腫滿,一身盡痛,發熱頓悶,二便不利。 白朮 蒼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黃芩 羌活芍藥 梔子仁 甘草(各等分) 水二盞,薑三片,燈心一撮,煎服。此方通治表裡濕邪,從水道出,兼清暑熱之氣,所宜遵也。
桂苓甘露飲 治濕熱內甚,煩渴瀉利,小便澀,大便急,霍亂吐下,頭痛口乾。(方見本門)羌活勝濕湯 治脊痛項強,腰如折,項如板,上沖頭痛,乃足太陽經氣不行,此方主之。 羌活 獨活(各一錢) 本 防風(各一錢半) 荊子 川芎 甘草(炙各四分) 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溫服。
按︰濕土甚而熱,汗之則易,下之則難。故當變其常法而為表散,此方得之。
續隨子丸 治肺經有濕,通身虛腫,滿悶不快,或咳或喘。
人參 漢防己 赤茯苓 寒食面(包煨) 檳榔木香(各半兩) 葶藶(四兩炒) 續隨子(一兩) 海金砂(半兩)
上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桑白皮湯下。
按︰攻下之方,多過於峻。此治肺經病,以人參為君,海金砂散以白朮為君,瘥可耳。
除濕湯 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
半夏曲(炒) 濃朴(薑製) 蒼朮(米泔製各二錢) 藿香葉 陳皮(去白) 白茯苓(各一兩) 甘草(炙七錢) 白朮(生用一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七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前溫服。
按︰脾惡濕,濕從下入而傷其脾,是以身重足軟,小便澀,大便反利。不溫其脾,濕無由去,當以此方加清熱利水藥。
白朮酒 治中濕骨節疼痛。 白朮一兩,酒三盞,煎一盞,不拘時頻服。不能飲酒,以水代之。
按︰此方顓一理脾,不分功於利小便。蓋以脾能健運,濕自不留而從水道出耳。然則胃中津液不充,不敢利其小便者,得此非聖藥乎?
《金匱》白虎加人參湯(有論治暑三十二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甘草(二兩) 粳米(一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金匱》瓜蒂湯(有論) 瓜蒂(二七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清暑益氣湯(東垣方) 治夏月暑熱蒸人,人感之四肢倦怠,胸滿氣促,肢節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痞脹,小便黃數,大便溏泄。或痢口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
人參 黃耆 升麻 蒼朮(各一錢) 白朮 神曲(各五分) 陳皮 炙甘草 黃柏 麥門冬 當歸 干葛 五味子 澤瀉 青皮(各三分)
上水煎,溫服。(諸方總論見前。)
人參益氣湯(東垣) 治暑熱傷氣,四肢倦怠嗜臥,手指麻木。
人參(一錢二分) 黃耆(二錢) 白芍(七分) 甘草(一錢)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五分) 上水煎服。
生脈散 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大行,金為火製,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各等分) 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 治暑熱煩躁。 石膏(一兩) 半夏(二錢) 人參 麥門冬(各三錢) 甘草(二錢) 竹葉(二十個揉碎) 上薑三片,水煎服。
黃 人參湯(並加減法)黃耆(一錢自汗過多者加一錢) 人參 白朮(各五分) 蒼朮(五分無汗一錢)橘皮(不去白) 甘草 當歸身(酒洗) 麥門冬(各二分) 黃柏 神曲(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 五味子(九粒)
上水二盞,煎一盞,去渣,稍熱食遠或空心服之。忌酒濕面大料物之類,及過食冷物。如心下痞悶,加黃連二三分。胃脘當心痛減大寒藥,加草豆蔻仁五分。脅下痛或縮急,加柴胡二三分。頭痛目中溜火,加黃連二三分、川芎三分。
頭目不清利,上壅下熱,加蔓荊子三分、 本二分、細辛一分、川芎三分、生地黃二分。如氣短精神少,夢寐間困乏無力,加五味子九粒。大便澀,隔一二日不見,致食少食不下,血中伏火而不得潤也,加當歸身、生地黃各五分、桃仁三粒去皮尖、麻子仁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藥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別藥,少加大黃五分煨。如久不利,非血結血閉而不通也,是熱則生風,其病患必顯風証,行血藥不可複加,只宜常服黃 人參湯。外用羌活、防風各五錢,水四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服之,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胸中氣滯,加青皮倍陳皮,去其邪氣,此病本元氣不足,惟當補元氣,不當瀉之。氣滯太甚,或補藥太過,或心下有憂滯鬱結之事,更加木香二三分、砂仁二三分、白豆蔻二分,與正藥同煎服。腹痛不惡寒者,加芍藥五分、黃芩二分、卻減五味子。
香薷飲 治一切暑熱腹痛,或霍亂吐利煩心等証。 香薷(一斤) 濃朴(製) 白扁豆(炒各半斤) 每服五錢,水盞半,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五物香薷飲 驅暑和中,即前方少加茯苓、甘草也。
黃連香薷飲 黃連(四兩) 香薷(一斤) 朴濃(半斤) 每服四錢,如前服。
十味香薷飲 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
香薷 人參 陳皮 白朮 茯苓 黃 木瓜 濃朴 扁豆甘草(各五錢)
上 咀,水煎,每服一兩。
《宣明》桂苓甘露飲(共八味) 茯苓 澤瀉(各一兩) 白朮 石膏 寒水石(各一兩) 滑石(四兩) 豬苓肉桂(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湯調下。
子和桂苓甘露飲 治伏暑發渴,脈虛水逆滯。 共十二味,即前方加人參、甘草、干葛各一兩,藿香、木香各一錢,減桂只用一錢,豬苓不用。
桂苓丸 治冒暑煩渴,飲水過多,心腹脹滿,小便赤少。
肉桂 茯苓(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每兩作十丸。
每細嚼一丸,白湯下。
五苓散(加人參一錢名春澤湯。) 治暑濕為病,發熱頭疼,煩躁而渴。
白朮 豬苓 茯苓(各兩半) 澤瀉(二兩半) 肉桂(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二錢,熱湯調下。
辰砂五苓散 加辰砂等分,減桂三之一。
益元散(即天水散) 治傷寒表裡俱熱,煩渴口乾,小便不通,及霍亂吐瀉下利腸 。偏主石淋,及婦人產難,催生下乳神效。 滑石(膩白者六兩) 粉草(一兩)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新水亦得。加薄荷末少許,名雞蘇散。加青黛末少許,名碧玉散,治療並同。但以回避世俗之輕侮耳,加辰砂少許,名辰砂益元散。
通苓散 治傷暑潮熱煩渴,小便不利。
麥門冬 淡竹葉 車前穗 燈芯 各等分,水煎服。
三黃石膏湯
黃連(二錢) 黃柏 山梔 玄參(各一錢) 黃芩 知母(各一錢五分) 石膏(三錢) 甘草(七分) 水煎服。
白虎加蒼朮湯 即本方不用人參,加蒼朮二兩,增水作四服。
六和湯 治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吐瀉,寒熱交作,傷寒陰陽不分。冒暑伏熱煩悶,或成痢疾,中酒,煩渴,畏食。 香薷(二錢) 砂仁 半夏(湯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 甘草(炙各五分) 赤茯苓 藿香 白扁豆(薑汁略炒) 濃朴(薑製) 木瓜(各一錢)
水二鐘,薑五片,紅棗二枚,煎一鐘,不拘時服。
卻暑散 赤茯苓 甘草(生各四兩) 寒食面 生薑(各一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新汲水,或白湯調服。
消暑丸 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用醋五升煮乾) 甘草(生用) 茯苓(各半斤)
上為末,薑汁糊丸,毋見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熱湯送下。中暑為患,藥下即蘇。傷暑發熱頭疼,服之尤妙。
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雖飲水多,亦不為害。應時暑藥,皆不及此。若停痰飲,並用生薑湯下,入夏之後,不可缺此。
枇杷葉散 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惡心,頭目昏眩。
枇杷葉(去毛炙) 陳皮(去白焙) 丁香 濃朴(去皮薑汁炙各半兩) 白茅根 麥門冬 乾木瓜 甘草 香薷(一錢半)
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七分溫服。溫湯調服亦得。如煩躁,用井花水調下。小兒三歲以下,可服半錢,更量大小加減。
潑火散(即地榆散)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並治傷暑煩躁,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及血痢。 地榆 赤芍藥 黃連 青皮(去白各等分) 每服三錢,漿水調服。若血痢,水煎服。
香薷丸 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燥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惡心,口苦舌乾,肢體困倦︰不思飲食。或發霍亂,吐利轉筋。 香薷(一兩) 蘇葉(五錢) 甘草(炙)檀香(銼)丁香(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細嚼溫湯下。
酒煮黃連丸 治伏暑發熱,嘔吐惡心。並治膈熱,解酒毒,濃腸胃。 黃連(十二兩) 好酒(五斤) 上將黃連以酒煮乾,研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送下三五十丸。
水葫蘆丸 治冒暑毒,解煩渴。
川百藥(煎三兩) 人參(二錢) 麥門冬 烏梅肉 白梅肉 干葛 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雞頭實大。含化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按︰孔明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分給此丸於軍士,故名水葫蘆。孟德遙指前有梅林,失於未備耳。
縮脾飲 消暑氣,除煩渴。 縮砂仁 烏梅肉(淨) 草果(煨去皮) 甘草(炙各四兩) 干葛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兩) 每服四錢,水一碗,煎八分,水澄冷服以解煩。或欲熱欲溫,任意服。或熟水飲之,極妙。
大順散 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 甘草乾薑 杏仁(去皮尖) 桂枝(去皮)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次入薑,卻下杏仁炒過,篩去沙淨,合桂為末。每服二三錢,湯點服。
冷香飲子 治傷暑渴,霍亂腹痛煩躁,脈沉微或伏。
附子(炮) 陳皮(各一錢) 草果 甘草(炙各一錢半) 水盞半,薑十片,煎八分,去渣,井水頓冷服。
大黃龍丸 治中暑身熱頭疼,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昏悶不食。
舶上硫黃 硝石(各一兩) 白礬 雄黃滑石(各半兩) 白面(四兩)
上五味研末,入面和勻,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見云︰有中昏死,灌之立蘇。
【律十一條】凡治痙病,不察致病之因,率爾施治,醫之罪也。因者,或因外感六淫,或因發汗過多,或因瘡家誤汗,或因風病誤下,或因灸後火熾,或因陰血素虧,或因陽氣素弱,各各不同,不辨其因,從何救藥耶?
凡治痙病,不深明傷寒經候脈候,妄肩其任者,醫之罪也。不知邪在何經,則藥與病不相當。不知脈有可據,則藥徒用而無濟。故痙病之壞,不出亡陰亡陽兩途。亡陰者,精血津液素虧,不能榮養其筋脈,此宜急救其陰也。亡陽者,陽氣素薄,不能充養柔和其筋脈,此宜急救其陽也。陰已虧而複補其陽,則陰立盡;陽已薄而複補其陰,則陽立盡。不明傷寒經候脈理,則動手輒錯,何可自貽冥報耶?
凡治小兒痙病,妄稱驚風名,色輕用鎮驚之藥者,立殺其兒,此通國所當共禁者也。小兒不耐傷寒壯熱,易至昏沉,即於其前放銃吶喊,有所不知。妄捏驚風,輕施鎮墜,勾引外邪,深入內藏,千中千死,從未有一救者。通國不為共禁,寧有底止哉﹗
凡治產後痙病,妄稱產後驚風,輕用鎮驚之藥者,立殺其婦。此庸工所當知警者也。產後血舍空虛,外風易入,仲景謂新產亡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後賢各從血舍驅風,成法可遵。非甚不肖者,必不妄用鎮驚之藥,不似小兒驚風之名,貽害千古,在賢智且不免焉。茲約通國共為厲禁,革除驚風二字,不許退場門入耳。凡兒病發熱昏沉,務擇傷寒名家,循經救治,百不失一。於以打破小兒人鬼關,人天共快也。
凡治濕病,禁發其汗,而陽郁者不微汗之,轉致傷人,醫之過也。濕家不可發汗,以身本多汗,易至亡陽。故濕溫之証,誤發其汗,名曰重 。此為醫之所殺,古律垂戒深矣。其久冒風涼,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陽者,不微汗之,病無從解。《內經》謂當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亦其一也。不當汗者反發其汗,當微汗者全不取污,因噎廢食,此之謂矣。
凡治濕病,當利小便。而陽虛者一概利之,轉至殺人,醫之罪也。濕家當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陽素虛之人,汗出小便滴瀝。正泉竭而陽欲出亡之象。若以為濕熱,恣膽利之,真陽無水維附,頃刻脫離而死矣。此法所不禁中之大禁也。
凡治中濕危篤之候,即當固護其陽。若以風藥勝濕,是為操刃,即以溫藥理脾,亦為待斃,醫之罪也。人身陽盛則輕矯,濕盛則重著,乃至身重如山,百脈痛楚,不能轉側,此而不用附子回陽勝濕,更欲何待?在表之濕,其有可汗者,用附子合桂枝湯以驅之外出。在裡之濕,其有可下者,用附子合細辛、大黃以驅之下出。在中之濕,則用附子合白朮以溫中而燥其脾。今之用白朮,而雜入羌、防、枳、朴、梔、橘等藥,且無濟於事。況用檳榔、滑石,舟車導水 川等法乎?
凡治中暑病,不辨外感內傷,動靜勞逸,一概襲用成方者,醫之罪也。傷寒夾陰,誤用陽旦湯,得之便厥。傷暑夾陰,誤用香薷飲,入喉便喑。後賢於香薷飲中,加人參、黃耆、白朮、陳皮、木瓜,兼治內傷,誠有見也。而不辨証者之貽誤,寧止此乎?
凡治中暑病,不兼治其濕者,醫之過也。熱蒸其濕是為暑,無濕則但為干熱而已,非暑也。故肥人濕多,即病暑者多。瘦人火多,即病熱者多。
凡治中暑病,遇無汗者,必以得汗為正。若但清其內,不解其外,醫之罪也。中暑必至多汗,反無汗者,非因水濕所持,即為風寒所閉,此宜先散外邪,得汗已,方清其內。若不先從外解,則清之不勝清,究成瘧痢等患,貽累無窮。
凡治中暑病,無故妄行溫補,致令暑邪深入,逼血妄行,醫之罪也。暑傷氣,才中即懨懨短息,有似乎虛。故清暑益氣,兼而行之。不知者,妄行溫補,致令暑邪深入血分,而成衄痢。即遇隆冬大寒,漫無解期,故熱邪誤以溫治,其害無窮也。
(論一首 法十一條 律五條)
秋燥論
喻昌曰︰燥之與濕,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氣也;濕者,地之氣也。水流濕,火就燥,各從其類,此勝彼負,兩不相謀。春月地氣動而濕勝,斯草木暢茂。秋月天氣肅而燥勝,斯草木黃落。故春分以後之濕,秋分以後之燥,各司其政。今指秋月之燥為濕,是必指夏月之熱為寒然後可,奈何《內經》病機一十九條,獨遺燥氣。他凡秋傷於燥,皆謂秋傷於濕,歷代諸賢,隨文作解,弗察其訛。昌特正之,大意謂春傷於風,夏傷於暑,長夏傷於濕,秋傷於燥,冬傷於寒。
覺六氣配四時之旨,與五運不相背戾,而千古之大疑始一決也。然則秋燥可無論乎?夫秋不遽燥也,大熱之後,繼以涼生,涼生而熱解,漸至大涼,而燥令乃行焉。《經》謂陽明所至,始為燥終為涼者,亦誤文也。豈有新秋月華露湛,星潤淵澄,天香遍野,萬寶垂實,歸之燥政?迨至山空月小,水落石出,天降繁霜,地凝白鹵,一往堅急勁切之化,反謂涼生,不謂燥乎?或者疑燥從火化,故先燥而後涼,此非理也。深乎﹗深乎﹗
《上古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謂脈之從四時者,不循序漸進,則四塞而不退也。所以春夏秋冬孟月之脈,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不改其度。俟二分二至以後,始轉而從本令之王氣,乃為平人順脈也。故天道春不分不溫,夏不至不熱,自然之運,悠久無疆。使在人之脈,方春即以弦應,方夏即以數應,躁促所加,不三時而歲度終矣。其能長世乎?即是推之,秋月之所以忌數脈者,以其新秋為燥所勝,故忌之也。若不病之人,新秋而脈帶微數,乃天真之脈,何反忌之耶?且夫始為燥,終為涼,涼已即當寒矣。何至十月而反溫耶?涼已反溫,失時之序,天道不幾頓乎。不知十月之溫,不從涼轉,正從燥生,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以故初冬常溫,其脈之應,仍從乎金之澀耳。由澀而沉,其澀也,為生水之金;其沉也,即為水中之金矣。珠輝玉映,傷燥云乎哉?然新秋之涼,方以卻暑也,而夏月所受暑邪,即從涼發。《經》云︰當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舉一瘧,而凡當風取涼,以水灌汗,乃至不複汗而傷其內者,病發皆當如瘧之例治之矣。其內傷生冷成滯下者,並可從瘧而比例矣。以其原來皆暑濕之邪,外內所主雖不同,同從秋風發之耳。若夫深秋燥金主病,則大異焉。經曰︰燥勝則乾。夫乾之為害,非遽赤地千裡也。有乾於外而皮膚皺揭者;有乾於內而精血枯涸者;有乾於津液而榮衛氣衰,肉爍而皮著於骨者。隨其大經小絡,所屬上下中外前後,各為病所,燥之所勝;亦云 矣。至所傷則更厲,燥金所傷,本摧肝木,甚則自戕肺金。蓋肺金主氣,而治節行焉,此惟土生之金,堅剛不撓,故能生殺自由,紀綱不紊。
若病起於秋而傷其燥,金受火刑,化剛為柔,方圓且隨型埴,欲仍清肅之舊,其可得耶?《經》謂咳不止而出白血者死,白血謂色淺紅,而似肉似肺者,非肺金自削。何以有此?試觀草木菁英可掬,一乘金氣,忽焉改容,焦其上首,而燥氣先傷上焦華蓋,豈不明耶。詳此則病機之諸氣 郁,皆屬於肺;諸痿喘嘔,皆屬於上。二條明指燥病言矣。生氣通天論謂秋傷於燥,上逆而咳,發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終。與病機二條適相吻合。只以誤傳傷燥為傷濕,解者競指燥病為濕病,遂至經旨不明。今一論之,而燥病之機,了無餘義矣。其左脅痛,不能轉側,嗌乾面塵,身無膏澤,足外反熱,腰痛驚駭筋攣,丈夫 疝,婦人少腹痛,目昧皆瘡,則燥病之本於肝,而散見不一者也。《內經》燥淫所勝,其主治必以苦溫者,用火之氣味而製其勝也。其佐以或酸或辛者,臨病製宜,宜補則佐酸,宜瀉則佐辛也。其下之亦以苦溫者,如清甚生寒,留而不去,則不當用寒下,宜以苦溫下之。即氣有餘,亦但以辛瀉之,不以寒也。要知金性畏熱,燥複畏寒,有宜用平寒而佐以苦甘者,必以冷熱和平為方,製乃盡善也。又六氣凡見下承之氣,方製即宜少變。如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則苦溫之屬宜減,恐其以火濟火也。即用下,亦當變苦溫而從寒下也。此《內經》治燥淫之旨,可贊一辭者也。至於肺氣 郁,痿喘嘔咳,皆傷燥之劇病,又非製勝一法所能理也。茲並入燥門,細商良治,學人精心求之,罔不獲矣。若但以潤治燥,不求病情,不適病所,猶未免涉於粗疏耳。
《痺論》云︰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下文但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曾不及於肺也。其所以致燥而令陰氣消亡之故,引而未發也。至《靈樞》云︰形寒飲冷則傷肺,始知傷肺關於寒冷矣。可見肺氣外達皮毛,內行水道,形寒則外寒從皮毛內入,飲冷則水冷從肺中上溢,遏抑肺氣,不令外揚下達。其治節不行,周身之氣,無所稟仰,而肺病矣。
究竟肺為嬌臟,寒冷所傷者,十之二三。火熱所傷者,十之七八。寒冷所傷,不過裹束其外。火熱所傷,則更消爍其中,所以為害倍烈也。然火熱傷肺,以致諸氣 郁,諸痿喘嘔而成燥病,百道方中,率皆依樣葫蘆。如烏藥、香附、紫蘇、半夏、茯苓、濃朴、丁、沉、訶、蔻、薑、桂、蓬、棱、檳榔、益智之屬,方方取足。只因《內經》脫遺燥証,後之無識者,競皆以燥治燥,恬於操刃,曾罔顧陰氣之消亡耳。
雖以東垣之大賢,其治燥諸方,但養榮血,及補肝腎虧損,二便閉結而已,初不論及於肺也。是非謂中下二焦有燥病,而上焦獨無也。不過闕經旨傷濕之疑,遂因仍不察耳。夫諸氣 郁之屬於肺者,屬於肺之燥,非屬於肺之濕也。苟肺氣不燥,則諸氣稟清肅之令,而周身四達,亦胡致 郁耶。諸痿喘嘔之屬於上者,上亦指肺,不指心也。若統上焦心肺並言,則心病不主痿喘及嘔也,惟肺燥甚,則肺葉痿而不用,肺氣逆而喘鳴,食難過膈而嘔出,三者皆燥証之極者也。
經文原有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之文,其可稱為濕病乎。更考東垣治肺消方中,引用白豆蔻、蓽澄茄,及治諸氣方中,雜用辛香行氣之藥,覺於傷燥一途,有未悉耳。又如丹溪折衷雜証,為後代所宗,亦無一方一論及於肺燥。但於熱郁湯下云︰有陰虛而得之者;有胃虛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中而得之者;其治法皆見發熱條中,此治非陰虛非陽陷,亦不發熱,而常自蒸蒸不解者。夫蒸蒸不解,非肺氣為熱所內蒸,而不能外達耶。方用連翹、薄荷葉、黃芩、山梔仁、麥門冬、甘草、鬱金、栝蔞皮穰八味,竹葉為引。方後複設為問答云︰何不用蒼朮、香附、撫芎?曰︰火就燥,燥藥皆能助火,故不用也。似此一方,示不欲以燥助火之意,於熱郁之條,其不敢以燥益燥,重傷肺金,隱然可會。何為不立燥病一門,暢發其義耶?又如繆仲醇治病,所用者,無非四君、四物、二冬、二母、沙參、玄參、黃耆、山藥、蘇子、橘紅、桑葉、枇杷葉、杏仁、棗仁、扁豆、蓮心、栝蔞、五味、升、葛、柴、前、芩、蓮、梔、柏、滑石、石膏、菊花、枸杞、牛膝、續斷、薏苡、木瓜、胡麻、首烏、豆豉、霜梅、膠飴之屬,千方一律,不過選擇於此。增入對証一二味,自成一家。識者稱其不盡用方書所載,投之輒效,蓋獨開門戶者也。又有稱其精於本草,擇用五六十種無過之藥,屢獲奇驗,無以多為者。昌謂不然,世之患燥病者多,仲醇喜用潤劑,於治燥似乎獨開門戶,然亦聰明偶合,未有發明,可以治內傷之燥,不可以治外感之燥。何況風寒暑濕哉,節取其長可矣﹗
《內經》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肺燥之繇來者遠矣。苟其人腎水足以上升而交於心,則心火下降而交於腎,不傳於肺矣。心火不傳於肺,曾何傷燥之虞哉?即腎水或見不足,其腸胃津血足以協濟上供,肺亦不致過傷也。若夫中下之澤盡竭,而高源之水,猶得措於不傾,則必無之事矣。所以經文又云︰二陽結,謂之消。手陽明大腸,熱結而津不潤。足陽明胃,熱結而血不榮,証成消渴。舌上赤裂,大渴引飲,與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文雖異而義則一也。治膈消者,用白虎加人參湯顓救其肺,以施於諸氣 郁,諸痿喘嘔,罔不合矣。學人可不知引伸觸類,以求坐進此道耶。
《陰陽別論》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男子少精,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死不治。此亦肺燥所繇來,而未經揭出者,夫燥而令男子精液衰少,女子津血枯閉,亦云極矣。然其始,但不利於隱曲之事耳。其繼則胃之燥傳入於脾而為風消,風消者,風熱熾而肌肉消削也。大腸之燥,傳入於肺而為息賁,息賁者,息有音而上奔不下也。是則胃腸合心脾以共成肺金之燥,三藏二府,陰氣消亡殆盡,尚可救療者乎?夫由心之肺,已為死陰之屬。然脾氣散二陽之精,上輸於肺,猶得少蘇涸鮒。今以燥之為害,令生我者盡轉而浚我之生,故直斷為死不治也。從前憒憒,特繹明之。
病機十九條內云︰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燥金雖為秋令,雖屬陰經,然異於寒濕,同於火熱。火熱勝則金衰,火熱勝則風熾,風能勝濕,熱能耗液,轉令陽實陰虛,故風火熱之氣,勝於水土而為燥也。
肝主於筋,風氣自甚;燥熱加之,則液聚於胸膈,不榮於筋脈而筋燥。故勁強緊急而口噤,或瘈瘲 昏冒僵仆也。
風熱燥甚,怫郁在表而裡氣平者,善伸數欠,筋脈拘急,或時惡寒,或筋惕而搐,脈浮數而弦。若風熱燥並郁甚於裡,則必為煩滿,必為悶結,故燥有表裡氣血之分也。
至於筋緩不收,痿痺不仁,因其風熱勝濕,為燥日久,乃燥病之甚者也。至於諸氣 郁,諸痿喘嘔,皆屬於肺。金從燥化,金且自病,而肺氣日見消亡,又何論痿痺乎?
五臟五志之火,皆有真液以養之,故凝聚不動,而真液尤賴腎之陰精,胃之津液,交灌於不竭。若腎胃之水不繼,則五臟之真陰隨耗,五志之火,翕然內動,而下上中三消之病作矣。河間云︰燥太甚而脾胃乾涸,則成消渴,亦其一也。
燥病必渴,而渴之所屬各不同,有心肺氣厥而渴;有肝痺而渴;有脾熱而渴;有腎熱而渴;有胃與大腸結熱而渴;有小腸痺熱而渴;有因病瘧而渴;有原素食肥甘而渴;有因醉飲入房而渴;有因遠行勞倦,遇大熱而渴;有因傷害胃,乾而渴;有因風而渴。五臟部分不同,病之所遇各異,其為燥熱亡液則一也。另詳消渴門。
治燥病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中燥熱之甚,濟胃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
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故腎主五液,津則大便如常。若飢飽勞逸,損傷胃氣,及食辛熱味濃之物,而助火邪,伏於血中,耗散真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結燥。仲景云︰小便利,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約丸潤之。戒輕下而重傷津液也。然藏結複有陽結陰結之不同,陽結者以辛涼潤之,陰結者以辛溫潤之,其辨又在微芒之間矣。
【律五條】凡秋月燥病,誤以為濕治者,操刃之事也。從前未明,咎猶可諉。今明知故犯,傷人必多,孽鏡當前,悔之無及。
凡治燥病,燥在氣而治血,燥在血而治氣,燥在表而治裡,燥在裡而治表,藥不適病,醫之過也。
凡治雜病,有兼帶燥証者,誤用燥藥,轉成其燥,因致危困者,醫之罪也。
凡治燥病,須分肝肺二藏見証。肝藏見証,治其肺燥可也。若肺藏見証,反治其肝,則坐誤矣﹗醫之罪也。肝藏見燥証,固當急救肝葉,勿令焦損。然清其肺金,除其燥本,尤為先務。若肺金自病,不及於肝,即顓力救肺。焦枯且恐立至,尚可分功緩圖乎?
凡治燥病,不深達治燥之旨,但用潤劑潤燥,雖不重傷,亦誤時日,只名粗工,所當戒也。
秋燥門方
滋燥養榮湯 治皮膚皴揭,筋燥,爪乾。
當歸(酒洗二錢) 生地黃 熟地黃 白芍藥 秦艽 黃芩(各一錢半) 防風(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大補地黃丸 治精血枯涸,燥熱。 黃柏(鹽水炒二錢) 熟地黃(酒蒸四兩) 當歸(酒洗) 山藥 枸杞子(甘州佳各三兩) 知母(鹽水炒) 山茱肉 白芍藥(各二兩) 生地黃(二兩五錢) 肉蓯蓉(酒浸) 元參(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東垣潤腸丸
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澀,或乾燥閉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風結秘,皆令閉塞也。以潤燥和血疏風,自然通矣。
麻子仁(另研) 桃仁(另研) 羌活 當歸尾 大黃(煨各半兩) 皂角仁 秦艽(各五錢) 上除另研外,為細末,五上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三五十丸,食前白湯下。又有潤燥丸一方,本方加郁李仁、防風。
東垣導滯通幽湯 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沖,吸門不開,噎塞不便。燥秘氣不得下,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當歸 升麻 桃仁(另研各一錢) 生地黃 熟地黃(各五分) 紅花 甘草(炙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調檳榔末五分服,加大黃名當歸潤燥湯。
清涼飲子(一名生液甘露飲。) 治上焦積熱,口舌咽鼻乾燥。
黃芩 黃連(各二錢) 薄荷 元參 當歸 芍藥(各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大便秘結,加大黃二錢。
大秦艽湯 治血弱,陰虛不能養筋,筋燥而手足不能運動,指爪乾燥,屬風熱甚者。方見三卷中風門。
元戎四物湯 治臟結秘澀者。
當歸 熟地黃 川芎 白芍藥 大黃(煨) 桃仁(各等分) 水煎,或丸。
丹溪大補丸 降陰火,補腎水,治陰虛燥熱。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 熟地黃(酒蒸) 敗龜板(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末,豬脊髓和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六味地黃丸 治下焦燥熱,小便澀而數。又治腎氣虛,身體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下血,自汗盜汗,水泛為痰,咽燥口渴,眼花耳聾等証。功效不能盡述。
懷熟地(八兩杵膏) 山茱萸肉 乾山藥(各四兩)牡丹皮 白茯苓 澤瀉(各三兩)
上各另為末,和地黃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湯下。
自製清燥救肺湯 治諸氣 郁,諸痿喘嘔。
桑葉(經霜者得金氣而柔潤不凋取之為君去枝梗淨葉三錢) 石膏( 稟清肅之氣極清肺熱二錢五分) 甘草(和胃生金一錢) 人參(生胃之津養肺之氣七分) 胡麻仁(炒研一錢)真阿膠(八分) 麥門冬(去心一錢二分) 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 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塗炙黃)
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痰多加貝母、栝蔞。血枯加生地黃。熱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黃。
昌按︰諸氣 郁之屬於肺者,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氣鬱之方,用辛香行氣,絕無一方治肺之燥者。諸痿喘嘔之屬於上者,亦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嘔屬陽明,以喘屬肺,是則嘔與痿屬之中下,而惟喘屬之上矣。所以千百方中,亦無一方及於肺之燥也。即喘之屬於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氣即瀉氣,間有一二用潤劑者,又不得其旨矣。總之《內經》六氣,脫誤秋傷於燥一氣,指長夏之濕,為秋之燥。後人不敢更端其說,置此一氣於不理,即或明知理燥,而用藥夾雜。如弋獲飛蟲,茫無定法示人也。今擬此方,命名清燥救肺湯,大約以胃氣為主,胃土為肺金之母也。其天門冬,雖能保肺,然味苦而氣滯,恐反傷胃阻痰,故不用也。其知母能滋腎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正治之藥,尤在所忌。蓋肺金自至於燥,所存陰氣,不過一線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氣,傷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誠仿此增損以救肺燥變生諸証,如沃焦救焚,不厭其頻,庶克有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