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脹滿門
〔原文〕一法︰蹲坐,住心,卷兩手發心下,左右手搖臂,遞互欹身,盡膊勢,卷頭築肚,兩手衝脈至臍下,來去三七。漸去腹脹肚急悶,食不消化。
〔解說〕蹲坐,收心定意,卷曲兩手從心向下,然後左右搖動兩臂,交替側斜身體,兩肩盡量用力,低頭向肚,兩手沿衝脈按到臍下,上下反複二十一次。可逐漸去肚腹脹悶,食不消化。
〔原文〕二法︰腹中若脹有寒,以口呼出氣三十過止。
〔解說〕腹中若是脹滿有寒氣,以口呼氣,三十次為止。
〔原文〕三法︰若腹中滿,食飲苦飽,端坐伸腰,以口納氣數十,滿吐之,以便為故,不便複為之。有寒氣腹中不安,亦行之。
〔解說〕如果腹中脹滿,食後苦於作飽,可正坐直腰,用口吸氣數十次,氣吸足後吐出,以所苦消失為止,以後脹飽時仍可再行此法。如有寒氣腹內不適,也可以施行此法。
〔原文〕四法︰端坐伸腰,口納氣數十。除腹滿,食飲過飽,寒熱,腹中痛病。
〔解說〕正坐伸腰,口吸氣數十次。可消除肚腹脹滿,飲食過飽作脹,惡寒發熱,腹中痛等病。
〔原文〕五法︰兩手向身側一向,偏相極勢。發頂足氣散下,欲似爛物解散。手掌指直舒,左右相皆然,去來三七。始正身,前後轉動膊腰七。去腹肚脹,膀胱腰脊臂冷,血脈急強悸也。
〔解說〕兩手伸向身體一側,盡力側轉並行氣,使氣從頭頂下散腳,以意念想象就如腐爛的東西那樣使氣散開。手掌手指伸直,左右相同,來回做二十一次。然後轉正過身來,前後轉動肩臂和腰部七次。可祛除肚腹作脹,膀胱、腰脊和臂部寒冷,血脈急強悸動等病。
〔原文〕六法︰若腹內滿,飲食善飽。端坐伸腰,以口納氣十,以便為故,不便複為。
〔解說〕見本篇第三法。
〔原文〕七法︰脾主土,暖如人肉始得發汗,去風冷邪氣。若腹內有氣脹,先須暖足,摩上下並氣海,不限遍數,多為佳。始得左回右轉三七,和氣如用,腰身內一十五法,回轉三百六十骨節,動脈搓筋,氣血布澤,二十四氣和潤,臟腑均調。和氣用頭搖振,手氣向上,心氣向下,分明知去來。莫問平手,欹腰轉身。摩氣蹙回動盡,心氣放散,送至湧泉。一一不失氣之行度,用之有益。不解用者,疑如氣亂。
〔解說〕脾在五行屬土,土氣溫暖,人體便能發汗,汗出可祛除風冷邪氣。若腹內有氣作脹,要先溫暖兩腳,並按摩肚臍上下和氣海,次數不限,越多越佳。至少要左回右轉二十一次。要使氣平和,當用腰身內一十五法,回轉三百六十骨節,血脈流動,筋骨通利,氣血布澤各臟腑,就可使二十四氣調和,臟腑協調。要使氣和,須知用氣之法,頭要轉動搖振,以意念引手氣上行,心氣下行,使上下來去分明。不論是平手、斜腰、轉身、按摩行氣、動作結束,都要使心氣放散,送至湧泉,每一個動作,都要依法而行,不能失氣營運的規律。氣不失度,用之有益,氣若失度,可致氣亂。
小結︰
本篇對腹脹提出了搖手臂轉體,以手沿腹正中衝脈上下按摩的動功和以口吸氣,滿吐之,存思使氣從頭頂向下散布至腳,如腐爛東西那樣松散和自然地使氣下行的靜功。這兩種功法均有理氣舒腹,健脾除滿的作用。強調練功時要。“以便為故,不便複為”,堅持反複練習,才能收到良效。對呼吸主張以“口納氣”,“口呼氣”為主,以口大幅度的深呼吸,可使腹內充分受氣,脹滿消除。最後一條又強調指出,治脹要先理脾,理脾消脹,可先暖足,摩腹,活動腰內,搖頭,後以意引手氣向上,心氣向下,氣血和調,中焦得通,則脹自除。引氣時要使上下來去分明,各循其經,心氣始終要松散自如,如此則氣可行送於湧泉。引氣一定要依法而行,不失其度,方可有益,若失其度,反而會使氣亂,引起頭昏、目眩、胸悶、腹脹等不良回應。